2005-9-3 08:39
张建昭
岳云兵器小考
--------------------------------------------------------------------------------
时间:2005-6-5 16:37:39 来源:中国宋代历史研究 作者:王曾瑜
《说岳全传》和京剧《八大锤》中的岳云使用双锤,似乎已给认以牢不可破的印象。在七十年代末,《中国青年》杂志邀我写一篇《岳飞与岳云》的短文,我叮咛编辑,如作插图,一定不要出现岳云使用双锤的错误,结果杂志出版,还是画了个使用双锤的岳云,令人啼笑皆非。关于岳云使用的兵器,笔者其实在《尽忠报国——岳飞新传》第131页注(2)和《鄂国金佗稡编续校注》第806页至807页已作考证,此处则作更详细的论述。
作为古兵器的“锤”,在繁体字忠一般作“鎚”。如抱朴子》内篇卷11《仙药》说,有一种风生兽,“以铁鎚锻其头数千下,乃死。”虞汝明《古琴疏》载,楚庄王“以铁如意鎚琴而破之”。此处是敲击之意。然而锤这种兵器,在宋代往往不称“鎚”,却称“骨朵”、“骨朵子”或“挝”。《武经总要》前集卷13《器图》中有两种骨朵图样,分别为“蒺藜”和“蒜头”,其说明文字如下:
右蒺藜、蒜头骨朵二色,以铁若木为大首。迹其意,本为胍肫。胍肫,大腹也,谓其形如胍而大,后人语讹,以胍为骨,以肫为朵(其首形制不常,或如蒺藜,或如羔首,俗亦随宜呼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上说:
国朝有骨朵子直,卫士之亲近者。予尝修日历,曾究其义。关中认谓腹大者谓胍托,上孤下都。俗因谓杖头大者亦为胍托,后讹为骨朵,朵从平声,然朵难得音。今为军额,固不可改矣。
对骨朵一词的起源,诸说不一,但骨朵与挝通用,则并无疑义。据《新五代史》卷25《周德威传》和《资治通鉴》卷261记载唐末太原一次战斗,周德威使用“铁挝”,或作“铁鎚”。《三朝北盟会编》卷165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81绍兴四年十月丙记载宋军“作铁鎚,上插狼牙钉,谓之破金鎚”,类似于狼牙棒,也是鎚与锤通用的实例。又《三朝北盟会编》卷178载绍兴七年淮西兵变,武将郦琼逮捕文臣吕祉,“有祉之承局者,以刀欲砍,琼大呼道‘怎敢如此!’忽见有持铁骨朵者,琼取以击承局,承局死于阶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3绍兴七年八月戊戍记载同一事件说“有琼之黄衣卒者以刀斫琼,中背,琼大呼曰:‘何敢尔!”顾见有持铁挝者,琼取之击卒,毙于阶下。“当时的骨朵或作为一种行军礼的仪仗,如王德取代刘光世,统率淮西一军,视事教场,诸将持挝,用军礼谒拜”(《齐东野语》卷2《张魏公三战本末略》。
尽管宋时锤和鎚亦可通用,如果岳云果然使用双锤,宋代史书中或可说他持双骨朵或双挝。然而据《鄂国金佗稡编》卷9《诸子遗事》说:
京西之役,手持双铁鎚,重八十斤,先诸军等城。
同一记事,《鄂国金佗稡编》卷21《鄂王传》和《宋史》卷365《岳云传》作“铁椎”,《鄂国金佗续编》卷22《襄阳石刻事迹》作“铁鎚”,卷27黄元振编岳飞事迹作“两锥”。可知宋时“鎚”“椎”“锥”三字亦可通用。《辽史》卷34《兵卫志》记载,“辽军每正军一名”,其装备“长短枪、(钅骨)(钅朵 )、斧钺、小旗、鎚锥”等,此处(钅骨)(钅朵 )即是骨朵,而分明与“鎚锥”是两种兵器。又《金史》卷77《亨传》载:
每畋猎,持铁连鎚击狐兔。一日与海陵同行道中,遇群豕,亨曰:‘吾能以鎚杀之。‘即奋鎚遥击,中其腹,穿入之。
可知所谓“铁连鎚”是类似后世链镖的穿刺性兵器,而决非是后世流星锤式的兵器。据《淳祐临安志辑逸》卷3和《武林旧事》卷5载,在作为岳飞功德院的褒忠衍福寺忠,“岳云所用铁枪犹存”。看来岳云的兵器是有名的,直到南宋后期,依然成为一件镇寺之宝。《西湖游览志》卷9载,到明朝弘治年间修岳庙,“云所用铁枪犹存”。又《武经总要》前集卷13《器图》记载一种“锥枪”,“锥枪者,其刃为四棱,颇壮锐,不可折,形如麦穗,边人谓为麦穗枪”(《长编》卷343元丰七年二月癸巳载,宋朝发往西北沿边的兵器,其中有“锥枪一万条”)。岳云的兵器其实就是锥枪一类,参照前引记载,可以判断岳云的兵器应是铁锥枪。
降及清代,随着《说岳全传》的流行,岳云使用“两柄铁鎚”的形象,已经相当普及。此书对“鎚”的词意,是按后世的理解,而没有考详宋时“鎚”的词意有何不同。然而《岳庙志略》卷1《画像》载:
旧存画像二,王像长五尺余,幅巾,束带,方袍,坐而观书,气象儒雅。王子继忠侯像长不及半,兜鍪戎服,手携双铜锥,英气勃勃。其椎形椭而锐首,异于今之所谓铜锥者。无年代,亦不知何人所画。
在这幅古画中,岳云的兵器“其椎形椭而锐首”其实就是枪,而与清人理解的“所谓铜椎者”不同,所以作者冯培感到需要特别说明。
通过以上考证,可知岳云的兵器不是后世的双锤,而是双铁锥枪,这应是没有疑义的。
(岳飞资料网的一干同仁OCR)
2005-9-3 08:43
慕容九九
八大枪大闹朱仙镇~~~
2005-9-3 12:11
b00095120
很多兵器本来就差不多
如鞭和锏,槊和枪
还有镋到底是什么东西
2005-9-3 14:02
冰祁步
说岳传已经深入人心了
所以使用双锤也没有什么原则性的错误
我们何时见到使用枪的岳云
倒是会让人少见多怪了呢
2005-9-4 06:07
黄钟毁弃
“云,飞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飞辄隐之。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攻下随州,又攻破邓州,襄汉平,功在第一,飞不言。……”
"我叮咛编辑,如作插图,一定不要出现岳云使用双锤的错误,结果杂志出版,还是画了个使用双锤的岳云,令人啼笑皆非"
标准的穷酸文人:“岳云的兵器有四样画法,你知道么?……”
2005-9-4 07:28
轮回
一对铁枪重八十斤?不过也可能
所谓四棱锥枪可能兼枪、锏两样功效,直刺为枪,横扫为锏,后者威力更大。
2005-9-4 08:59
糖果大魔王
人家说十八般武艺,说不定他样样精通!岳飞的儿子嘛!
2005-9-4 09:04
鸾舞碧霄
有些东西就算是错误的,只要无伤大雅
那还是按照我们的习惯认识更好
2005-9-4 11:38
赢任好
[quote]原帖由[i]b00095120[/i]于2005-09-03, 12:11:47发表
很多兵器本来就差不多
如鞭和锏,槊和枪
还有镋到底是什么东西 [/quote]
镋者,就是把一片像瓦(小时候见过房顶上的那种黑瓦)似的东东,不过略长,四边开刃,有内弧。将一根长柄接在瓦——不是,是镋的内弧中央,就成了。
上阵杀敌————“来将通名”,“行不改名,坐不该姓,哈利油是也!”,“好,先吃我一镋!”,哈哈,十分有趣啊。
2005-9-4 13:19
无知无畏
[quote]原帖由[i]轮回[/i]于2005-09-04, 7:28:23发表
一对铁枪重八十斤?不过也可能
所谓四棱锥枪可能兼枪、锏两样功效,直刺为枪,横扫为锏,后者威力更大。 [/quote]
这位兄弟肯定没见过战争中真正使用的枪是什么样子的,和平常所见的花枪很不一样。大概有人的手臂那么粗,所以双枪重80斤没什么了不起的,很正常。
2005-9-4 14:04
羽扇纶巾
艺术和历史本就是两回事。艺术全在虚构,历史尊重事实。
岳云在历史上只不过是个普通战将而已,怎比小说、戏剧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还是喜欢岳云手拿梅花亮银锤的少年英雄形象。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