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8-31 20:53
完颜康
[img]http://www.yyjtfc.com/mov1/UPLOAD/IMGWSF/2005510843480.jpg[/img]
脑袋里还对若干年前邋里邋遢的“济公”印象深刻,走进《满汉全席》演播室,看重出江湖的老“济公”游本昌在台上用地道的“宦官腔”大声宣读着“金牌菜令”,任台上台下乐翻了天,脸上却仍然波澜不惊,心想:到底是喜剧演员出身,能做到如此不动声色地轻松搞笑!
中央实验话剧院的元老级人物,观众公认的喜剧派表演艺术家,本想采访会在一派轻松调侃的气氛中进行,没想到,化妆室里,年逾古稀的游本昌一反台上的轻松幽默,短短十余分钟的访问,谈及艺术、表演、哑剧……老人竟连连叹息,且一声更比一声无奈——
叹息一:不再属于这个圈子
出名要趁早,趁热打铁更是演员早日出头的不悖真理。这个角度上讲,游本昌统统不及格。“‘济公’是我的第80个角色,那会儿距离我上戏毕业已经有30年了。”
17年前凭借《济公》一夜成名后,曾经有大量类似的角色涌来,“我一部也没有接,就是不想重复,怕被一类角色束缚住。”为坚持理想,宁愿与这个圈子渐行渐远。于是,我们看到的游本昌仿佛一下子从影视圈消失,不接电影也很少拍电视剧,名利都被放到了一旁,被喜新厌旧的观众遗忘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时也,运也,命也。做演员,首先要有才华、要努力,另外,机遇也很重要。演戏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我演不了的戏,任何人来劝都没有用,我不会去接;反过来,也有我看好的、并且自己有把握能演好的角色,却往往又已经定下了别的演员……唉!其实我跟这个圈子并不是很熟悉,而且也不擅长与圈内人交往……实际上,我已经不在这个圈子里了。”
叹息二:我不是喜剧演员
最近的游本昌,因为接拍了国内第一部古装情景喜剧《清明酒家》而重新受到观众的注意。不是时下流行的夸张搞笑,游本昌把情景喜剧界定为舞台表演与生活表演之间,“是相声的延长,不光靠贫嘴更要靠肢体和表情,有些地方我还会尝试用‘莎剧’的表演方式来处理。”
阔别荧屏多年却选择了正走下坡路的情景剧,游本昌强调“因为导演没把我当喜剧演员,我觉得可以沟通,并且是第一部古装的情景喜剧,我也愿意去尝试、开拓一些新的东西。”
觉得自己做喜剧演员始终不够资格,对观众强加给自己的“喜剧表演艺术家”的“封号”似乎一直“耿耿于怀”。采访中,游本昌反复强调“我是个性格演员,可以塑造不同的角色。我喜欢喜剧并对喜剧非常感兴趣,可是我并不擅长喜剧。人们愿意看我演喜剧,能演我会尽量去演。但是,我以后能把一个悲剧角色演得更好那也说不定呀……”有点认真还有点较真儿,这时的游本昌,同每一个爱絮叨的老人一样。
叹息三:哑剧后继无人
除了演活“济公”,游本昌更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哑剧表演艺术家,主演的《幽默芭蕾》、《三岔口》等一度给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
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接触,80年代有国外演员来华表演,从此就迷上了这门不出声的艺术。几十年来,游本昌一直默默地从事着哑剧艺术的研究创作,2000年更投资100多万,在总结西方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拍摄出了50集电视哑剧《哑然一笑》,“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这部片子最后一集都没有发出去。”
“哑剧是沉默的艺术,在国外已经被普及为街头艺术,可是在中国的发展却很困难,浮躁的大背景面前,哑剧这种需要静心欣赏的东西目前好像不被接受。”
尽管如此,还是在为振兴中国特色的哑剧艺术而奔走呐喊,“我希望能够有有志者在这方面继续开拓,让中国也能有自己的哑剧;我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国也能培养出自己的哑剧表演大师……”在电视媒体与文字记者面前,游本昌不厌其烦地重复着以上的说法,语气里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img]http://ent.tom.com/images/newshoo/20020627/zhangchunyuan435589015.jpg[/img]
2005-8-31 21:04
江东甘兴霸
游本昌是我母亲同事的表哥,据说此人成名后太得意忘形了,比如济公续集的主题歌什么,全部要求由自己一人包揽,并且渐渐有些不把他人放在眼里,殊不知当时的中国基本接受不了明星的自我包装,所以,游本昌后来也就被人淡忘了。
2005-9-1 04:55
ADIEU
不管人品问题了………济公还是很深入人心的角色嘛,隐约记得小时候偶曾经表演过鞋儿破帽儿破…………
2005-9-1 05:36
捣乱分子
喜欢济公
btw:最后的那个照片不好,感觉怪怪的,好像遗像
2005-9-1 08:44
完颜康
[quote]原帖由[i]飛雲[/i]于2005-09-01, 2:37:37发表
樓上說的跟樓主說的有點不同哦 [/quote]
甘宁兄的说法其实我也略有耳闻,只不过记者采访的时候肯定会用曲笔,自然也就会有出入
2005-9-2 15:11
鸾舞碧霄
我是断断续续听到过很多此人的负面传闻
与采访真是区别很大呀
2005-9-2 15:26
门清
不是我说,他长得就适合搞喜剧……
2005-9-2 17:07
James Bond
从此报道中也能看出他太过于计较了
我记得前阵子看对何润东的采访,他说:有时候不得不接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角色,因为只有这样,以后才有更多的机会去演自己喜欢的角色。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有时为了达到最终的目标,需要做些牺牲和妥协。
2005-9-2 17:15
大到暴雨
相比游本昌,个人更喜欢王景愚。
2005-9-2 17:17
秋月枫舞
今天再看看其实演技也不过如此
不过对那首歌倒是印象很深刻
2005-9-2 17:46
捣乱分子
想听牛群版的济公大战咨三四郎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