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中国历史上历次起义口号的煽动性之比较


2005-8-26 22:40 zhangxdscb
按时间排序,而不是按影响范围,因为影响范围是在很难统计,就算统计出来了,也会有一大票的人出来反驳道“问什么不是甲而是乙”之类的。
————————————————————————————————
1、夏人:时日曷(he)丧,予及汝偕亡!
口号意为:你这个可恨的太阳啊,我愿与你同亡!
评估:夏桀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屠杀百姓极其残酷。这句话也很有名,国人迎接商汤,放逐了他。虽然起义的具体情况已不太容易考证了,但鉴于这是第一个可靠的有记载的起义口号,而且有很强的激烈性,推定为有吧。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5进步指数:6

2、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
口号意为: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么?——征伐无道,诛灭暴秦。
评估:这个口号确实很厉害,当时还有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秦始皇我可以取代你)。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大丈夫就应当像秦始皇一样)不过他们的话更像是给自己打气,而不是激励大家,所以没有入选。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9进步指数:7

3、赤眉军: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口号意为:杀人偿命,伤人者赔偿相应的伤害。也就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评估:这种强调秩序的口号虽不响亮,但是开宗明义,具体实在,很容易让老百姓了解自己,支持自己。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7进步指数:8

4、李通:刘氏复起,李氏为辅。
口号意为:刘姓家族将要重新复出,而李姓的人会成为刘秀的辅佐。
评估:汉朝时迷信盛行,各种术士、法师流转于世,预言性的东西在那会是很时髦的。这句话其实就是“半仙”李通劝刘秀起兵时,给他打气的话。但是很有迷惑性,一般小民们对此会趋之若鹜的。
口号类型:迷惑型
煽动指数:6进步指数:4

5、黄巾军: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口号意为:大家都给知道的,我就不重复了。
评估:那时候预言性的东西更吃香,当时东汉政权虽然摇摇欲坠,但封建豪强们大都兵强马壮,如果不在各地同时举事,就没有成功地希望。
口号类型:迷惑型
煽动指数:8进步指数:4

6、王薄:无向辽东浪死歌
口号意为:不要去辽东无谓送死。
评估:隋朝末年,隋炀帝剥削残酷,大兴土木、巡幸游乐、徭役、兵役甚为繁重,民不聊生,终于激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611年隋炀帝为征高丽作准备,征发全国兵、民数百万,“天下死于役而家伤于财”,尤其是山东、河北地区遭到的破坏最为严重,加上水旱灾荒,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首先在这里拉开。这个口号用诗的形势告诉民众——已经没有活路了!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8进步指数:6

7、李密: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口号意为:砍光南山的竹子,也写不完隋炀帝犯下的罪过。用尽东海的水,也洗刷不掉隋炀帝的罪恶。
评估:这时李密讨伐隋炀帝的檄文,因为李密也是社会上层,不可能像农民一样提出深层次的建议,而是从封建统治阶级的道德标准上攻击。不过文笔很好,留下了一个成语“罄竹难书”
口号类型:声讨型
煽动指数:8进步指数:6

8、黄巢:天均补平。
口号意为:天下东西要平分。
评估:黄巢“均平”的提出,在农民起义的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出现。
口号类型:政策性
煽动指数:9进步指数:8

9、王小波、李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
口号意为:我一向痛恨贫富不均,今天就为大家平分贫富。
评估:随着历史经验的总结,农民起义口号的迷信色彩逐渐淡化,所提问题逐渐指向封建制度本身,而且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越来越明确、具体和系统。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7进步指数:8

10、钟相、杨幺:等贵贱,均贫富。
口号意为:贵贱平等,财富均分。
评估:钟相、杨幺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提出“等贵贱”的口号,这次起义由钟相策划发起,但是在起义正式爆发后不久钟相即牺牲,之后五年的起义斗争都是在杨幺的率领下进行的。在杨幺失败后,降于岳飞的义军也都成了抗金的中坚。这个口号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对政治地位问题提出了目标,即“等贵贱”。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9进步指数:9

11、韩山童、刘福通红巾军:明王出世;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口号意为:纯粹的占卜预言,摆明了不让人看懂(要保持神秘性)。
评估:元末农民起义的口号迷信性很强,但是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借助外来“明”教的力量,加上本来就激烈的民族矛盾,在短时间内即成燎原烈火,最后由朱元璋由取得了成功。严格的说,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唯一的一次成功。
口号类型:迷信型
煽动指数:9进步指数:6

12、张献忠:荡平中土,剪除贪官污吏。
口号意为:大白话一看就懂。
评估:矛头针对性很强,但是却没有涉及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9进步指数:7

13、李自成:均田免粮。
口号意为:平分土地,免除苛捐杂税。
评估:李自成起义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刻的影响。“均田免粮”的口号已经触及到封建土地所有制,标志着农民起义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8进步指数:9

14、太平天国: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
口号意为:已经是近代了,也就没必要去翻白话文了。
评估:这个口号继承了先前的“等贵贱,均贫富”的具体内容,又用基督教的形式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理想世界的蓝图,确实是进步了。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9进步指数:10

15、义和团:扶清灭洋。
评估:最糊涂,也是最失败的口号。既没有明确的目标去刺痛国内的封建势力,也没有实力去打击入侵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者们。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5进步指数:4

16、同盟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评估:这个口号既有政治目的,也有经济政策,而把民族矛盾放在首位,激励国民。本身上讲是十分成功的口号,可惜“平均地权”这一项国民党在大陆始终未能实现,被共产党打败,根本上讲就是因为这个“平均地权”,在大陆国民党始终也没能完成“土改”。而蒋介石在台湾能站稳脚跟也正是靠了这个“平均地权”,即50年代后开始的台湾土地改革。
口号类型:政策型
煽动指数:10进步指数:10
————————————————————————————————
(完)

2005-8-26 22:41 小马爱犬屋
少了.

比如杀土豪分田地什么的.

2005-8-27 11:06 杀人如麻
新时代口号:复我中华清明共和,铲除贪官污吏!

2005-8-27 11:17 shaboyi
[quote]原帖由[i]杀人如麻[/i]于2005-08-27, 11:06:09发表
新时代口号:复我中华清明共和,铲除贪官污吏! [/quote]
同学您准备什么时候起义啊?

2005-8-27 11:21 剑客911
还是最后个比较好啊

2005-8-27 11:46 杀人如麻
[quote]原帖由[i]shaboyi[/i]于2005-08-27, 11:17:31发表
同学您准备什么时候起义啊? [/quote]
呵呵,偶是维新派,偶可不希望中国象晚清那样四分五裂,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英明领导是可能的,内战只会让中国元气大伤,说实话,如果中国没有废除皇权,也许中国的改革倒是容易一些,君主立宪制也许在中国已经开始了。

2005-8-27 12:25 狼一
[quote]、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
口号意为: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么?——征伐无道,诛灭暴秦。
评估:这个口号确实很厉害,当时还有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秦始皇我可以取代你)。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大丈夫就应当像秦始皇一样)不过他们的话更像是给自己打气,而不是激励大家,所以没有入选。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9进步指数:7[/quote]
这两个人开了个好头

2005-8-27 12:41 5288123
经常在电视剧里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反了...........

2005-8-27 17:09 yanhy
赤眉那条好象盗用了汉高了吧?

2005-8-27 17:11 yanhy
[quote]原帖由[i]杀人如麻[/i]于2005-08-27, 11:06:09发表
新时代口号:复我中华清明共和,铲除贪官污吏! [/quote]
那是下一次历史变革时的口号,想来也不远了。

2005-8-28 16:03 我自横刀向天笑
应该是从黄巢的“天均补平”开始,人类“不患贫而患不均”的意识第一次体现出来。从此以后,无论是“等贵贱,均贫富”还是“打土豪,分田地”,调动的都是人们“患不均”的利己思想,并不是要求“我们”能怎样,而是要求“我”怎样。

2005-8-28 16:11 小熬浆糊
天地会"反清复明"
呵呵!这样的口号太多啊!特别是近代史上

2005-8-28 19:05 冰祁步
8错
很好的了解以往口号的煽动性与进步性

不过我认为
对于起义而言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
当广大的百姓面对现实的不满时
出现一个很具煽动性且可能实现的民众愿景
较能引起响应

2005-8-29 12:34 誓扫匈奴不顾身
在我党的字典里,历史上的农民起义一般都是进步的,所谓“官逼民反”,造反有理嘛,不然我党的政权是来历不明,或是其合法性将会受到质疑。现在掌权了,要求大家保持安定、团结的局面,谁要造反,那就是破坏团结和稳定,是反革命罪呀!

2005-8-30 00:26 实干司马
打土豪,分田地——煽动性10,进步性10,欺骗性10

2005-8-30 04:24 孔闻岱
第2 14 16条印象最深刻

2005-8-30 07:25 糖果大魔王
[quote]原帖由[i]zhangxdscb[/i]于2005-08-26, 22:40:35发表


2、陈胜、吴广: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
口号意为: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么?——征伐无道,诛灭暴秦。
评估:这个口号确实很厉害,当时还有项羽的“彼可取而代之”(秦始皇我可以取代你)。刘邦的“大丈夫当如是也”(大丈夫就应当像秦始皇一样)不过他们的话更像是给自己打气,而不是激励大家,所以没有入选。
口号类型:激励型。
煽动指数:9进步指数:7

[/quote]
这句话说起来很私利化,没啥煽动性,至于起义是因为秦的暴政!

2005-8-30 09:05 鸾舞碧霄
感觉最琅琅上口的还是“反清复明”这四个字

2005-8-30 22:55 圆点
说实在的,讲口号古今中外没人能讲过中共和老毛的,少了他们真不应该。老毛的口号不但一矢中的,而且上口易懂,既好记凝炼又鼓动性极强,的确非常有水平,按理说导领人就应该有这种能力。

2005-8-31 00:38 zhangzhang
汉中张鲁:小弟们~一人交五斗米 你们就跟我混吧!

2005-8-31 01:24 davidminfei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08-30, 0:26:32发表
打土豪,分田地——煽动性10,进步性10,欺骗性10 [/quote]
兄台这句话台经典了~尤其欺骗性~

2005-8-31 07:36 轮回
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都是以天命为辞的,所谓真龙天子下凡,南北朝一直到清,弥勒转世,白莲下凡都是重要的口号,当然,还有反清复明。这些事实上是比均田地,不纳粮更具有煽动性的口号。
为什么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历史上只有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农民起义多是在后者的时候。也就是说,民不聊生,盼望者新的统治者出现。中国的百姓更寄托的是天命,希望天生的圣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点到毛泽东主席,甚至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也是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必然,这是需要注意的。

2005-8-31 09:28 杀人如麻
[quote]原帖由[i]轮回[/i]于2005-08-31, 7:36:50发表
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农民起义都是以天命为辞的,所谓真龙天子下凡,南北朝一直到清,弥勒转世,白莲下凡都是重要的口号,当然,还有反清复明。这些事实上是比均田地,不纳粮更具有煽动性的口号。
为什么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历史上只有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和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农民起义多是在后者的时候。也就是说,民不聊生,盼望者新的统治者出现。中国的百姓更寄托的是天命,希望天生的圣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点到毛泽东主席,甚至到现在,都没有改变,也是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必然,这是需要注意的。 [/quote]
你的中国百姓更寄托天命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古代社会,对现代来说就很牵强了,历史上以天命为辞的原因在于中国历来有君权神授,能做皇帝的都是真龙天子下凡这种迷信的说法,并且百姓们都深信不疑,甚至那些做到高官的哪一个在他的故乡没有神话方面的传说,这才是这种口号有生存和迷惑煽动性的原因,现代社会就算民不聊生恐怕用这种口号也不会有任何的号召力吧!  
      说现代百姓更寄托天命希望天生的圣人来改变自己的命运非常没有说服力,比如象我这样的确实希望中国出现一位“圣人”,但并不认为是天生的,而且也不是单单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而是希望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虽然这种愿望是不希望中国因激烈的革命而变成四分五裂但和大一统的意识又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了,只不过直观上认为陷于象晚清这样的境地对整个中国不是好事是灾难而已,而且把希望寄托在“圣人”的身上并不是盲目的寄托,而是认为在中国废除了终身制,中国民主改革力量日趋强大的情况下中国必然会出现这样的人,只不过是迟早的问题。

2005-8-31 09:41 fengxv
轮回兄说的有一定道理,有本书叫《帝梦惊华》(5555~~为什么我买不到~~)可以发现,即使在建国以后,偏远落后地区仍然很相信那种神乎乎的东西,想来古人也差不多罢。

2005-8-31 23:12 赢任好
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

2005-8-31 23:33 黑木崖
楼上的大哥,还记得兄弟我吗
我正想说这句口号,呵呵
就被你抢先了

2005-9-1 12:42 小马爱犬屋
岳飞不是起义.

2005-9-2 20:06 菠菜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说出了所有农民起义领导者们的心声:“我们不要当农民,我们要当王侯将相!”

2005-9-2 23:33 张凯凯
叛乱?起义?造反?

2005-9-3 00:18 fs7711
还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好,没有陈吴二人,刘邦、项羽也不过动动嘴罢了。

2005-9-3 18:20 赢任好
[quote]原帖由[i]黑木崖[/i]于2005-08-31, 23:33:21发表
楼上的大哥,还记得兄弟我吗
我正想说这句口号,呵呵
就被你抢先了 [/quote]
记得,哈哈哈,下次你先。怎么好久没有来我的帖子里发表意见了?

2005-9-4 22:56 yanhy
反清复明应该只对士大夫们有吸引力,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应该毫无用处,还不如反满兴汉有群众基础,因为明对百姓无恩德可言,不会被人民怀念。

2005-9-4 23:55 实干司马
[quote]原帖由[i]yanhy[/i]于2005-09-04, 22:56:23发表
反清复明应该只对士大夫们有吸引力,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应该毫无用处,还不如反满兴汉有群众基础,因为明对百姓无恩德可言,不会被人民怀念。 [/quote]
说得有道理,但不是全都如此。

须知百姓本就没什么文化,对汉族政权只知道前朝是“明朝”。在被清兵残酷压迫屠戮时,说这口号在百姓心中还是有点共鸣的。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