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中国历史上为何总是君子斗不过小人


2005-8-22 16:47 瑶姬小公主
[color=purple][size=2]中国封建政治的根本特征,是它的专制性和暗箱操作。封建帝皇为了坐稳宝座,消弥任何动摇自己地位的威胁,总是有意识地制造各种政治陷阱,营造使臣下人人自危的氛围,以便于操纵权柄,上下其手。这样一来,那些品质卑劣、心术不正的宵小之徒,便有机会曲意逢迎,兴风作浪,以售其奸了,这时朝廷上下往往充斥猜忌、诬陷的圈套。而这正是封建

帝皇所企冀达到的效果。于是乎,竞相告密者有之,卖主求荣者有之,蓄意相诬者亦有之。功臣宿将在这一问题上稍有不慎,便会身陷绝地,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遭遇厄运。轻则被剥夺权力、废黜官位;重则陷身囹圄,授首刑场,诛灭九族。

  “惟辟作威,惟辟作福”,身处权力顶端的君主,颐指气使,作威作福惯了,最喜欢的就是有人处处曲意逢迎,给他吹喇叭、抬轿子,让他充分感受君临天下的美妙滋味。“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既然君主有此嗜好,自然会有奸佞小人瞅准机会,投其所好,缘夤而进,从事政治投机,骗取君主信任。可不是吗,你辛辛苦苦杀敌建功,踏踏实实理政治事,到头来远不如那些奸佞之徒一个谄笑、一记马屁能让坐在金銮宝殿上的君主开心受用;你煞费苦心在君主那里培植起来的一点好感,奸佞之徒轻飘飘一句谗言,就可以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君子万一惹犯了小人,双方真的针尖对麦芒斗将起来,结局绝大多数可以预料:小人赢而君子输。这也许是中国封建政治机制运作上的一个特点。

  历史上这样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像战国晚期赵国的名将廉颇、李牧,当年曾戎马倥偬,南征北战,为赵国的强盛立下过多么大的功劳,可是让赵王身边的宠臣郭开、韩仓等人一玩手脚,便处处碰壁,大祸临头,一个仓皇逃命,流亡到异国他乡当“寓公”,在百无聊赖中郁郁而终;另一个不幸遇害,抱恨终生。又如燕国名将乐毅,统帅五国联军伐齐,攻克齐国城池70余座,几亡齐国,为燕国一洗昔日遭齐入侵之国耻,功勋盖世。可是让燕惠王身边的小人一挑拨、一捣乱,即刻便有性命之虞,没奈何只好逃亡赵国,其彻底平定齐地的夙愿就此付诸东流。再如唐代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受命扼守潼关,针对叛军兵锋甚锐、来势凶猛的实情,持重待机,坚壁不战。这在当时形势下,应该说是正确的战略部署,如能贯彻,则潼关或许可保,唐明皇或许不必“千乘万骑西南行”,逃往四川做“太上皇”了。可是几个奸佞之徒一搅和,唐明皇居然给高、封二人安上丧师失地、畏葸不战的罪名,残忍杀害,结果造成军心动摇,大势尽去,并逼得继任者哥舒翰为避免蹈高、封两人之覆辙,而投降了贼酋安禄山。潼关终于不守,京城长安终于落入叛军之手,局面糜烂,不可收拾。小人乱政、奸佞受宠的恶果一至于斯!

  其他像曹魏名将邓艾之死,是他的同僚、无耻小人钟会陷害的结果。邓艾率敢死将士翻越人迹罕至的崎岖阴平,出奇制胜,兵临成都,立下平蜀第一功。这让身为主帅、却顿兵挫锐于剑阁的钟会感到十分没有面子。这个当年曾经诬陷过大思想家嵇康、使之喋血刑场的恶人,此时妒火中烧,竟给邓艾父子安上“谋反”的罪名,擅加诛杀。所幸的是“天道有常,报应不爽”,“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钟会自己也没有获得好下场,不久就死于心肠更歹毒的司马昭之手,罪名与邓艾相同,也是“谋反作乱”。而南齐名将、时任南兖州刺史的王敬则之死,则是他的东床快婿、著名诗人谢朓告密邀宠的结果。当时昏庸凶残的齐明帝对功臣王敬则颇有猜忌,王敬则忠而见疑,不免乎牢骚太盛,双方关系由此而日趋紧张。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位文才超伦、佳诗如泉的谢朓诗人,为了摆脱干系,从皇帝那里讨一份残羹剩汤,遂不惜出卖亲情,向朝廷告发其岳丈大人“怀有异志”,致使王敬则不明不白做了刀下冤鬼。而谢朓却用岳丈大人的鲜血从朝廷那里换回一顶大大的官帽,被破格提升为尚书吏部郎。这位能写“二百年来无此诗”的大诗人,虽然才华横溢,甚至得到了李白的推崇,但是在人品上却不无污点,同样沾染了中国封建政治的恶习劣行——寡廉鲜耻,损人利己,投机钻营,落井下石。

  由此可见,在中国历史上,君子与小人斗法,结果多是小人赢而君子败。因为那些庸庸碌碌的小人,虽无一技之长,却能凭着八面玲珑、摇唇鼓舌而飞黄腾达、左右逢源。会做事的不如会做人的,有功劳的不如没功劳的,英雄豪杰、功臣勋将四处碰壁、历尽坎坷,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无能之辈、奸佞之徒春风得意、称心如愿,或当大官,或捞大钱,这可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色,也是令人痛心疾首的历史悲剧。正因为这个缘故,历代的经史典籍,差不多全是教人如何为人处世的,却很少有教人如何做事的。它们所要向人们提醒的,就是只要会做人,就等于拥有了一切,否则你能力再强,功劳再大,贡献再多,也是白搭。中国封建政治条件下,是君子向小人看齐,而不是小人向君子靠拢。而君子一旦向小人看齐,按照小人的思维方式与行为规范行动,则不复是君子了。这正是中国封建政治没有希望的缘故[/size][/color]

2005-8-22 17:01 larry990
何为君子,何为小人,在帝王面前没有君子小人之分,只有有利自己的和不利自己的,有利的就用,不利的就杀或弃!帝王的眼光不同自然用和杀的标准也不同!

2005-8-22 17:36 鸾舞碧霄
帝王更喜欢听话的小人,不喜欢那些有很多原则的君子

2005-8-22 19:43 黑十字
小人的手段要丰富的多,而且没有什么禁忌。君子们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怎么可能斗的过小人。

2005-8-22 20:53 陶心
在封建时代,伦理教条上讲国君代表国家,而实际的历史进程中,往往出现国君的意志与国家利益偏离的情况。
而君子,一类为愚忠于国君本人之士,所谓“愚”,需要在此国君大势将去的时候,方显其“愚”。这样的愚忠者,遭遇自然凄惨。
另一类为坚忠于民族大义、国家利益、民众权益之人,往往在国君的意志同大伦大义发生背离时,依旧刚直不阿,执着其信念,而且也有愚忠成分:坚信自己能说动统治阶级。如此一来,境遇当然也凄凉。
而小人之为小人,不是所有的有小人品质的人都有“资格”被称为小人的,还需要小人所需有的聪明。
故此,君子斗不过小人,自古其理矣!

2005-8-22 21:00 冰祁步
君子之所为君子
就在于他不屑与小人为伍,不屑于小人所为
那他就容易遭受打击报复

而此时帝王的态度就很重要
搂住所举的例子中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就是君主昏庸无能,没有自主的判断力
那就很容易被小人所把握

但如果是圣君当朝
小人还可得存乎?

2005-8-22 21:06 旁观者
有才有德为圣人,有德无才是为君子,有才无德为小人,君子有德却无才,当然可以欺方。小人若遇才德兼备之人,又岂能有好下场。

2005-8-22 22:54 XM8
用将军和文臣或内臣的斗争做例子代有明显的倾向性,大将领兵在外,和皇帝交流的机会为零,而文臣或内臣整天在皇帝周围转悠,交流很方便,加上对拥有兵权的将领的不信任.皇帝当然会更受他们的影响.
       其实将领和文臣或内臣的斗争中,将领取胜的例子还是不少的,比如甘茂,王翦,李靖,郭子仪等等,不过他们所用的手段也未必就是多么的君子.

2005-8-23 00:24 实干司马
君子小人论害了中国起码2千年了

2005-8-23 01:32 六韬五略
[quote]有几个君子是真实存在的? [/quote]
[quote]君子小人论害了中国起码2千年了[/quote]
严重  

有几个君子?君子标准是什么?

小人?何为小人?

做事的时候,不想得是怎么把事做好,而是先找谁是小人。

小人不一定君主都喜欢,特别是能力强的,君主弱的。

只要使用得当,用小人何妨,讲的是能力。

君子不行的时候,借口就是,那是小人。

黑猫白猫,用的好,什么问题都没有。

所谓的君子小人,恰恰说明不能公事公办,不能做到只对事,不对人。

2005-8-23 07:41 marketing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小人,皆可为

2005-8-23 08:49 张建昭
君子要是斗过小人了,那还是“君子”吗?在酱缸里,不玩阴的肯定都不过小人,但要是玩了阴的自己也是小人了。

2005-8-23 09:00 糖果大魔王
这话我不赞成!自古邪不胜正,正不胜邪!小人也不老占上峰啊!

2005-8-23 09:16 完颜康
[quote]原帖由[i]糖果大魔王[/i]于2005-08-23, 9:00:23发表
这话我不赞成!自古邪不胜正,正不胜邪!小人也不老占上峰啊! [/quote]
谁说小人一定是邪的,君子一定是正的

孔子是个大大的君子吧,盗跖是个大大的小人吧——庄子里面怎么盗跖还理直气壮一些

曹操和刘备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王安石是不是君子、司马光是不是君子,难道熙宁变法的失败完全是底下的小人作祟,与两位君子没有任何关系?

朱熹算不算君子,南宋危难关头,无一言救国,无一言兴邦,这也叫君子?

张居正算不算小人等等等等

凡事不能用简单的二元论定义

2005-8-23 09:47 silverwind
君子与小人,当然不如动物和植物那般门类清晰。
所以说如果硬要找出个君子的标准,并照搬套入哪位名人以证明其不足君子之实,实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至于说君子与小人的斗争,其实君子与小人并不代表其政治斗争的才能差别,只不过往往君子的政治手腕反不如小人,究其根本:政治家基本都是大流氓!!!

2005-8-23 09:53 狼一
在政治这个问题上
我比较倾向灭绝师太的看法
不论手段,
但是需要讨论的何为正义
比如:民不聊生时候造反,和忠君

2005-8-23 10:17 糖果大魔王
巽二郎!老子啥时说小人一定是邪的,君子一定是正的。下回看好了再批评人!知道瞎批评的下场吗?蒋介石原来不是光头………………

2005-8-23 10:22 东方未明
[quote]原帖由[i]糖果大魔王[/i]于2005-08-23, 10:17:33发表
蒋介石原来不是光头……………… [/quote]
这个我也知道,老蒋是为了整顿军容,自己带头理了个光头。
其实他是个很有魄力的领袖

2005-8-23 10:44 绝世天骄
很简单,君子少,小人多

2005-8-23 10:49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i]silverwind[/i]于2005-08-23, 9:47:42发表
君子与小人,当然不如动物和植物那般门类清晰。
所以说如果硬要找出个君子的标准,并照搬套入哪位名人以证明其不足君子之实,实乃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至于说君子与小人的斗争,其实君子与小人并不代表其政治斗争的才能差别,只不过往往君子的政治手腕反不如小人,究其根本:政治家基本都是大流氓!!! [/quote]
我是要当政治家的,兄弟口下留情

2005-8-23 10:51 misaki
有没有这个可能呢?
史书为了维护皇帝 自然会把皇帝的错误全部推到周围的人身上
这样自然就是小人得志了

2005-8-23 11:15 古墓丝绸
君子在明,做事被很多所谓的道义条框所束缚,自然不能72变,小人在暗,做事不拘一格,变通了自然更厉害。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人心本是善恶并存,一个人究竟是君子还是小人,不是靠一件事判定,而一个人一生做过无数事情,又有谁会一辈子都是君子行事或一辈子都是小人嘴脸呢?真要做到这么极端,太难了。

2005-8-23 14:45 songye999
[quote]原帖由[i]巽二郎[/i]于2005-08-23, 9:16:52发表
谁说小人一定是邪的,君子一定是正的

孔子是个大大的君子吧,盗跖是个大大的小人吧——庄子里面怎么盗跖还理直气壮一些

曹操和刘备谁是君子谁是小人

王安石是不是君子、司马光是不是君子,难道熙宁变法的失败完全是底下的小人作祟,与两位君子没有任何关系?

朱熹算不算君子,南宋危难关头,无一言救国,无一言兴邦,这也叫君子?

张居正算不算小人等等等等

凡事不能用简单的二元论定义 [/quote]

什么君子小人的?!我认为目标是正确的就是好人!为了干坏事,再光明正大也是坏蛋!
至于是否作了坏事,那些所谓“君子”的封建卫道士也不去理会。
嘿嘿,你们说鲁迅先生是否君子?他就提倡以恶制恶的方法。
曹操和毛泽东是否君子?他们是否使用过阴招?
那些以翁同龢为代表的保守派为国家的进步作出过了多少负面的“贡献”,你说他们是否君子?我呸!

2005-8-23 14:54 songye999
再说,有几个自认为是君子的人真正大公无私,后乐先忧?
兴富匈奴的单于冒顿.夺得天下的刘邦.政变登基的唐太宗李世民.捣破韦后阴谋的唐玄宗李隆基.埋伏布库擒鳌拜的康熙等等,他们是否都因为用过阴招就算小人了?是的话,嘿嘿,倒要请教各位“君子”,以前哪位是真正的“君子”,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贡献有多少?

2005-8-23 15:24 慕容九九
前几天看了一个帖子:

是因为君子讲道义,小人讲势利;
君子爱讲正理,小人总说歪理;
君子言行一致,小人阳奉阴违;
君子追求和谐,小人存心捣乱;
君子严责自己,小人暗算他人;
君子总在明处,小人常在暗处;
君子不记人过,小人与人交恶;
君子唯理是求,小人拉帮结派;
君子顾全大局,小人只顾已私;
君子顾及脸面,,小人不计影响;
君子老实做事,小人弄虚做假;
君子襟怀坦荡,小人鼠肚鸡肠。
君子适可而止,小人揪住不放。

君子温和如三春暖风,小人阴险如冬日严霜

2005-8-23 15:31 火狐天下
君子顾及脸面,,小人不计影响;

这句是关键,
君子败了,却能流芳百世
小人胜了,只能遗臭万年

2005-8-23 15:33 当阳侯杜元凯
并不那么简单,但是君子斗不过小人时比较显眼。比如晋武帝灭吴,张华就“打赢”了贾充,可是就没多少人记得起这件事。

小人只能靠“打赢”君子出名,因此出名的都是君子斗不过小人了。

2005-8-23 16:21 沧桑寡人
“君子”与“小人”的含义甚为广泛,在春秋以前,“君子”是对“高层次”人的尊称,例如统治阶级与贵族男子等;“小人”当然数为“低层次”人的称呼,例如被统治的劳动百姓。从春秋时代开始,“君子”与“小人”便有所改观,演化为“有德者”和“无德者”的称谓。“有德者”指公道耿直、中正和平,所谓德行;“无德者”聪慧明察、刚强坚毅,但不注重人的品格行为,以个人主义为中心,所谓才能。随着社会发展变化与思想进化,“君子”与“小人”的含义更加丰富。它以人的素质修养与内涵来衡量,“君子”以人格高尚、品质优良、行为正派来定论;“小人”以人格卑鄙、品质恶劣、行为龌龊来定论。随着这一对词语的“流行”而被广泛使用,与之相应的待人标准和要求也出现了。如“近君子,远小人”、“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信小人者而失士,近君子者而得人”。同时,对“小人”人民更加“添油加醋”描绘其特征,如:奸佞、狡诈、卑鄙、轻薄、歹毒、势利、阴险、无赖………

   纵观古往今来,国中的乱臣,家庭的败子,大多是才能有余而德行欠缺,以至于造成国亡家破。“小人”以才胜德为标准,他们凭借自己的才能,施展他的残暴,为害社会。其行为于人民所憎恨。大凡“小人”在他们未得志时,会绞尽脑汁、挖空心思、达到目的、不择手段,以求得志。一旦得志,势必造成社会祸乱,凭借手中的权力,肆无忌惮的实行他的梦想,实为猖狂异常,搞得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鹌鹑嗉里寻豌豆,鸳鸯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其行为令人发指,这种实属于“大小人”;情节轻微的,为一已之利,中饱私囊,没造成社会多大风波实属“小小人”。为什么“小人”总易得志;得志后为何如果异常猖狂,这点值得大家的深研。从历史上各角度来看,一般出自裙带关系、献媚弄姿、出卖自己、无耻卑鄙、投机钻营、唯利是图………

  “小人”有其共同的本质特性。反复无常,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期,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如动物界的变色龙,这是“小人”的主要特征之一。因为“小人”灵魂肮脏,但怕被他人识破,于是他们的一切活动时时刻刻改变自身的形象与色彩来迷惑大家。他们为了达到某一目的,时而伪装干练;时而伪装张牙舞爪;时而涕泗横流;时而对天发誓;时而矢口否认。这种多变的表现,由其变态心理而发,归根结底,还是来源于他们无限膨胀的私欲。

   妒人有,笑人无,坐卧不安;见品德高尚之人加以诋毁;对才能出众者贬低;见富有者垂涎三尺,坐卧不安;对高位者恨牙切齿。总之,嫉贤妨能,为“小人”的主要特征之二;“小人”一般出身地位微贱,本身就缺德少才,不学无术。他们为救得志,只有靠贬低陷害他人来抬高自己。一旦得志,又生怕别人揭他们的老底,因而形成一种“矮子怕说高,秃子忌说光”的变态心理。贤能出更加鲜明对比了“小人”的无德无才,阻碍了“小人”财路,因而“小人”千方百计的对贤能者加以诽谤、诬陷、打击和迫害,以求达到他们的目的。

   四处钻营、唯利是图,唯权是营,这是“小人”主要其特征之三。“小人”本身没人格可言,只讲利欲和权欲为中心,他们为了一点小利和实权,往往不加考虑后果而不顾一切,四处奔走钻营。找后门、拉关系,对权者一味阿谀奉承、歌功颂德。为求目的,他们任何事都可以出卖,为虎作伥;辱没家门,认贼作父;杀妻烹子,以求一权;尝粪舔痔,以获一宠。他们见利忘义,抓权忘仁,利欲熏心,嗜权如痴,财权互不放过。一旦得志,借用权势,贪赃枉法、贿赂公行,横征暴敛、手狠心毒,既唯恐钱财聚敛不多,又唯恐权力过期作废。

   笑脸藏刀,口腹蜜剑,奉面温厚,背后狠狠捅你一刀,这是“小人”的主要物征之四。在他们没得志前,掩盖本来的丑恶嘴脸和肮脏灵魄,在他人面人阴一套阳一套,当面好话说够,背后坏事做绝。一旦得志,无后顾忌,其凶残的狰狞面目就遗露无痕,不管恩人或好友,只要阻碍他们的发展,竟可兵刃相见,甚至为他出身入死的“战友”,也要铲除。至于属下,颐指气使,任意杀戮;对普通百姓,更是草管人命,随意宰割。

2005-8-23 21:35 菠菜
[quote]原帖由[i]糖果大魔王[/i]于2005-08-23, 9:00:23发表
这话我不赞成!自古邪不胜正,正不胜邪!小人也不老占上峰啊! [/quote]
不是因为你是“正”所以你才会“胜”,而是因为你“胜”了,所以你才有资格说自己是“正”!

2005-8-23 21:58 冰祁步
反正是正是邪全由后人说了算
政治斗争本来就是很残酷的
君子风度可是很难行得通的哦

2005-8-24 00:07 yanhy
君子斗不过小人其实也非封建制度所特有,现在何尝不如此呢?社会上得志的往往是阿谀奉承的小人。其实这也很正常,你若是领导,手下有一个马屁精,一个是敢于顶撞的人,你爱用谁?如果选后者只能说你自己不正常。使些阴谋的不一定是小人,那要看他耍手段的目的,如果为了有利与天下苍生,则不算小人,若为一己私利损害国家社稷,则就是彻头彻尾的小人,如此小人再有才也只会祸国殃民,还不如一个无才无德的市井小民!司马温公对这一点有过精辟的阐述,我也就不多说了!

2005-8-24 18:21 六韬五略
屈原算不算君子?
张仪算不算小人。
但是对他们两个国家来说,谁对国家的贡献更大?
工作也是要讲方法的,而不是一味撞墙

关键要看他们的客观贡献,为国家为人民做过什么

君子和小人其实不过是个符号而已。

2005-8-25 12:20 金圭子
毕竟所谓“君子”,往往是高堂贵宾,有头有脸的
进而所谓“小人”,往往是苟且偷生,不能拿来宣传的。
所以
君子斗的过小人的,正常,没必要拿来宣传。
君子斗败于小人的,稀奇,正传野史拿来当稀奇事情说啊说的。

所以我们就只知道后者了……

2005-8-25 15:05 啸哀
封建社会都是“人治”的社会,以君王一个人的意志为标准。所以君王喜欢的人往往会有权势。
而所谓的君子小人,从某一方面来说就是圆滑与否的区别,小人很明显更能够处理好与君主的关系,与其他人的关系,在一个以个人意志为法律的社会里,很明显的小人就更能够得势。

2005-8-26 18:40 实干司马
中国人自从出生后就被灌输“人之初,性本善”之类的君子小人观念,也从出生后就落后于西方

2005-8-26 20:30 菠菜
人出生如一张白纸,君子小人,也只是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罢了。

2005-8-26 20:35 b00095120
呵呵,小人付出千古骂名的代价,在和君子的较量中自然是要有点优势喽,否则谁做小人啊!

2005-8-26 23:10 陶心
虽然我们要作君子,不作小人。
不过也要看到,因为君子通常轻视小人,故而在同等条件下常有一败。
也有即使同等条件甚至更好条件却重视小人的君子,他们的名字叫智者。

2005-8-26 23:53 实干司马
我们总是君子,敌人总是小人;

我们做的都是对的,敌人做的都是错的;

凡是敌人的敌人都是君子,凡是敌人的朋友都是小人;

凡是敌人做的都是小人恶毒行径,我们都反对;凡是凡是我方做的都是君子神圣行为,我们都拥护;

灭敌九族,是除恶务尽,大快人心;被灭九族,是罪恶滔天,残暴无道。

2005-8-27 12:11 冰祁步
司马的话怎么那么像是语录里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
君子未必能干出什么宏大伟业来
小人也非必定一事无成的

关键还是后人怎么去看待他们

2005-8-27 13:18 倒行逆施
以此类推,是不是胜利者都是小人???

2005-8-27 13:26 实干司马
[quote]原帖由[i]冰祁步[/i]于2005-08-27, 12:11:05发表
司马的话怎么那么像是语录里的

在历史的长河中
君子未必能干出什么宏大伟业来
小人也非必定一事无成的

关键还是后人怎么去看待他们 [/quote]
MM好像还米明白我的意思

2005-8-27 16:14 冰祁步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08-27, 13:26:19发表
MM好像还米明白我的意思 [/quote]
确实还不是非常明白
请司马大哥指教

2005-8-27 17:37 白手违命
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

2005-8-27 19:14 songye999
[quote]原帖由[i]白手违命侯Tsin[/i]于2005-08-27, 17:37:18发表
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 [/quote]

不能一概而论.不过确实有很多是这样的.
君子分真伪,真君子胸怀坦荡,伪君子小肚鸡肠.
真君子行得正走得端,光明磊落,根本在于言行一致.
伪君子追求虚荣,暗藏心机,睚眦必报.
所谓"疾风知劲草,阪荡识诚臣".又有所谓"谦,亨,君子有终""谦谦君子,利涉大川".看看"国士无双"的袁盎,那才是君子的榜样.君子不是那些只求什么事都明着来的人:干坏事也明着来的人也叫坏蛋;如果使用暗斗的初衷是善良和正义,也不是坏人.
什么叫"君子用阴险手段对付小人就也是小人了"?可笑!!!

2005-8-27 19:28 实干司马
[quote]原帖由[i]冰祁步[/i]于2005-08-27, 16:14:56发表
确实还不是非常明白
请司马大哥指教 [/quote]
一旦被捧成了君子,就可以为所欲为,缺点也可以掩盖,甚至说成优点;
一旦被踩成了小人,就只有接受声讨,优点也可以忽略,甚至说成缺点。

2005-8-27 19:39 菠菜
我想司马的话可以这样理解:每人个对君子小人的定义都以自己为标准,先肯定自己是正义的,是君子,则自己的敌对方就一定都是小人,其一切行为都是邪恶的。

其实不管是怎么了不起的人,如果所属的旗帜不同,立场不同的话,那么就免不了要互相贬低,互相杀害。

2007-2-2 20:46 乐进
[quote]原帖由 [i]黑十字[/i] 于 2005-8-22 19:43 发表
小人的手段要丰富的多,而且没有什么禁忌。君子们被条条框框所束缚,怎么可能斗的过小人。 [/quote]
赞同!所谓的君子就是情商弱智,对付小人就要先下手为强,比小人更不择手段才能除去小人。

2007-2-2 23:26 mom4xwj
小人在暗,君子在明

君子不能太君子了,万不得以的时候也要用雷霆手段才行。所以万事都有个度,拿捏好分寸才事关键……

至于小人么,通常在没有发现的时候也是君子模样,所以还有一个说法就是伪君子……

2007-2-3 14:28 asky
问题不在小人身上,在君子身上。

另外,斗得过小人的人,都有一定手腕,很难和一般人心目中的君子扯到一块去。

2007-2-4 10:23 sos2290
君子没有输的。

岳飞没斗过秦相不是一个判定的准则,君不见千年以后,站的是岳飞,跪的还是秦相。

小人看的是眼前的利益,君子坦荡,是因为相信后世会还他公道。

到底谁输谁赢,看你怎么想了。

2007-2-4 10:50 哥舒夜扛刀
东林人自目清高,大都以君子自诩,但是说到对国家的危害恐怕要大于宦官.史可法是不是君子?但是他的所做所为和废物没啥区别.

2007-2-6 01:15 358056870
小人几乎没多大顾虑,很会做人,善于迎合他人

2007-2-6 05:39 夏侯称
君子,一个崇高的身份,当一个人成为君子,就要遵守君子的原则。
这样的君子其实已经失去了他原本的性质,所谓的伪君子。
君子不是要别人都把自己看做君子,只要心中坦荡荡,无愧于心就行了。
小人者,不需要遵守各种规矩,他想用什么招就用什么招,当然在招数上占了便宜。
:titter:列如比武,一个人能攻击对方的命根,一个却不能。其他地方也罢,命根被击中就完蛋了。
从各种比率来看,君子都是吃亏的了。
但如果有人对君子的范围观扩大,就不会发现世上有不少君子比小人厉害。
我奇怪君子为什么就不能用厚黑来对付小人?难道君子就不能不受规矩?

2007-2-6 07:07 正版商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2007-2-6 16:53 天宫公主
说了半天,都是异口同调。锁。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