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9 06:45
klause
宋兵其实还好,关键是兵制和统帅太差了。
2005-10-19 13:30
yjz99s1
[quote]原帖由[i]Sphynxyu[/i]于2005-09-29, 15:08:46发表
我一直搞不明白的就是:岳飞到底是如何用步兵正面破骑兵的? [/quote]
注释:背嵬军乃岳飞亲军,皆优选勇士,号“马战无俦”,为精锐中的精锐。“背嵬”之名,乃岳飞效韩世忠而取,北人呼酒瓶为嵬,大将之酒瓶,必令亲信人负之,故取为亲随军之名
转一个新浪论坛的“总司令”发的《冷兵器时代最强的中国军队》
(一)
四千七百年的华夏古代历史上,谁是绝对单位战斗力最强的军队?
如果对军队有所限制,规定最少1000人以上.那么,它既不是冉闵部队,也不是哲别部队.
它是岳飞军的先锋部队,岳云统帅的背嵬军.
岳飞军(最大时兵力约十万人)在十年对金作战中以牺牲一万五千人,伤残两万人的代价,杀死战斗力强悍的金兵约十五万人,杀伤至少五万人.
岳云部背嵬军一千人的经典战例:
堰城之战.岳飞军主力8千人与兀术主力12万人在堰城郊外发生遭遇.
兀术见岳飞兵少,立刻指挥对岳飞合围.岳飞在主力部队未到的紧急关头,亲率五十名亲兵,并岳云部八百名骑兵背嵬突击敌军重骑兵,两个时辰敌军击溃金主力三万人,斩杀近万;随后,岳飞军七千驰援,击溃兀术全军十二万人.兀术的12万金军在与8千岳飞军的一天多对战中死伤近五万人.
岳飞一生三百多次主要战斗,未尝一败.
岳飞,无愧华夏第一将.
(二)
不足十万人的岳飞部,一部分作为新兵进行训练,一部分驻守武昌到河南安徽中部的广大地区,保持对金作战的机动部队只有三至四万人,分为两个作战方向,一指向开封,安徽北部,目标河北,一个指向洛阳,目标山西.
与岳飞军对抗的金军机动部队常年保持在二十万,外加十多万伪齐军. 岳飞部三大精锐:指挥所亲兵, 岳云王刚部背嵬军步骑兵, 杨再兴部骑兵, 一般情况下,这三支精锐面对1:10的兵力劣势,常能击溃金兵.在1:20倍以内的劣势下也保持相持下撤退.
(三)
背嵬军分骑兵,步兵.
步兵由岳云统制,骑兵由王刚统制.两支部队由岳云统一节制.
堰城之战前,骑步兵编制各在一千人左右,步兵略多.
骑兵背嵬属于重骑兵,主要用于突击金军骑兵及重甲骑兵.
步兵背嵬兵种复杂,主要用于掩护骑兵野战与攻城.
步兵背嵬装备复杂,这里不论.
骑兵背嵬
主要装备:
长刀/长矛,短刀,短弩(配弩箭约10支),硬弓(配箭约20支);
围盔,铁叶片革甲.
战术很灵活,举个例子,五百骑兵背嵬突击两千金军重骑兵:
岳云在指挥骑兵背嵬冲击时候,常常分为三四十个基本独立的作战小组,第一次对冲时每个作战小组在接敌前一百余步七八人发射弓箭,七八人发射短弩(用来射马),然后长刀/长矛对劈,迅速冲透敌骑兵阵,迅速集结再次对冲,尽力发挥弩箭的作用,杀伤对方马匹.
分群独立作战,迅速集结,小组配合作战,大量杀伤敌骑兵马匹消弱其战斗力,快速用俘获的敌方马匹补充自己损失的战马,是岳云的惯用伎俩.
当然,这必须建立在普通背嵬士兵的出众武艺上.
以后简要说说背嵬士兵的惊人武艺,士兵选拔,士兵补充的状况.
网友6253 回复
(一)
我看未必,打得好也许会收复汴梁,但最大的可能是全军覆没。
不要以为8百破十万就一定能打到黄龙府,当时南宋全国5支主要部队(不算陕西的吴氏兄弟)中,战斗力尚可的只有岳,韩及张俊的军队。其中真正坚持北伐的不过岳,韩两人,而韩世忠充其量打打埋伏(还得在水里),想成为岳飞倚重的偏师,我看还不如叫岳家军中拨一个都统制过去。岳飞正是深知此点才没有贸然孤军北伐。因为他知道:黄河甚至淮河以北,宋金战略态势就发生变化,战场的主宰就从步军转为骑兵。区区十万没有支援,缺少补给的孤师如何面对金国数十万铁骑.打仗打得是钱粮,是兵员.岳家军是以仁义纪律起家.不能偷不能抢,只能靠国家财政拨款,扩军要国家指标,否则就是图谋不轨,赵构一度想把淮西军归岳飞节制,反悔后岳飞气得要撂挑子不干,可见岳飞多么\"求兵若渴\" 总之,后勤和兵源问题是多次困扰岳飞北伐因素,也是其多次小规模北伐终止或是无法扩大战果的根源.如果能完全依靠手头部队,岳飞也不至于数次上表要赵构亲帅六军北伐.一句话,岳飞撤军非愚忠也,实不得已.
另:印象中背嵬军好像是指卫队.即现在的警卫团之类的.王贵指挥的好像是游奕军.
岳飞曾经靠指挥踏白军起家.岳家军中前后左右中军好像出现的不多,水军是收编杨幺残部.翻来覆去使用的好像就是上面说的几种.欢迎行家指正
(二)
关于韩世忠军的战力我认为不是很低,但难以胜任协助岳飞北伐的重任。金军过江后由于地理地形兵力分散的原因,的确吃过很多败仗,白衣书生打顺了都可以采石大捷。况且很多战役击败的都是伪军,真正伤及金国主力筋骨的战例不多。女真人不过万,过万天下无敌不是没道理的。
从这个角度筛选,符合北伐要求的军队惟有岳家军了。但即使如此,渡河后仍无绝对胜算。重甲步兵可以在开阔平原与骑兵相持甚至击败骑兵。但这是需要特定条件的。
北伐时自战略防御转入反攻的重要阶段,不是说凭一两仗击败金军主力就会直捣黄龙府的。自古从北向南攻易,自南向北伐难。岳飞北伐需要的是步步为营,需要的是分兵经略,要得是屯田筹粮,要得是军政两手抓,要得是分化瓦解,劝降封官许愿,要得是招安河北忠义。一句话,要黄河南北地区的军,财和人事权。 最好神武前后左右军都归自己节制才好(杨析中率中军护卫老赵)。而且时间不能短,少则3,5年,多则十年。还要视金国是否有内乱。这是北伐最低的要求,却超了赵构的底线,他老祖宗一夜之间黄袍加身,给你岳飞十年经略河北,就是你无反心,你儿子和部下把黄袍披你身上你怎么办。
至于其他军头就不要想了,老韩是个老滑头,帮助说说话可以,抗旨出兵他不敢,张俊恨岳飞恨的牙根痒,谁让你岳飞战功卓著,谁让你上马杀贼下马作诗,谁让你30岁授两镇节,和你出兵胜了是你岳家军的功劳,输了是自己的错,为此恼了老赵风波亭死的就不只是3个人了。陕西吴氏兄弟爱莫能助,刘琦被夺了兵权,王彦和岳飞不对付,张浚不当大哥已多年(也和岳飞闹过别扭)。刘光世杨析中泛泛之辈。明眼人包括岳飞自己都知道北伐的可行性是零,可岳飞挂在嘴边的总是北伐,所以岳飞必须死。
(三)
岳家军中编制:一,背嵬军;二,前军;三,右军;四,中军;五,左军;六,后军;七,游奕军;八,踏白军;九,选锋军;十,胜捷军;十一,破敌军;十二,水军;总兵力有十万余人。
宋史是元人写的,可信度有多少很难说,兀术损了几万骑兵不见得伤了元气,宋军中其他部队和岳家军战力相差太大,且矛盾重重,而岳家军不括则力单势孤,括则给养困难,岳飞部曾于襄阳屯田,也只"槽运岁省其半"而且还会遭受猜忌.这就是堰城大捷后岳飞面临的两难;其实南宋从来就不乏主战派,但现在看来清议和愤青居多,如张浚之流.真正能打并有全局观的只有岳飞,也正是知道孤军北伐的结局,才会领命退兵,他也知道自己的结局,才会冒死给韩世忠告密,韩在岳死后拼死保护其家小,看来说岳飞无政治眼光也不完全对.
(四)
背嵬:欠(应为飞子云)
游奕:姚政
前军统制:张宪 副:王俊
后军统制:王经
左军:牛皋(后为李兴)
右军:庞荣
中军:王贵 副:郝晸
马军:寇成
踏白:董先
选锋:李道 副:胡清
胜捷:赵秉渊
破敌:李山
水军: 欠
资料来源:<<岳家军群体人物研究>> 张秀平,罗炳良
2005-10-20 16:50
面霸
我个人比较喜欢袁崇焕
2005-10-30 20:50
JC82
背嵬军那会儿可是内家枪法发展的最完善的时候
所以800精骑就击溃了金军十万铁骑
2005-11-2 15:26
jmc0626
[quote]原帖由[i]xiaomatu[/i]于2005-07-17, 13:05:42发表
[quote]原帖由[i]吾非鱼[/i]于2005-07-17, 12:00:56发表
[quote]原帖由[i]mivy[/i]于2005-07-17, 10:13:57发表
呵呵,除了经济
我就是看不上宋朝 [/quote]
你错了,宋可能就是军事和外交上给人印象较弱,其它的方面无不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居领先。
经济:以宋这么小的地方,经济实力之强,你也知道。
文化:单以唐宋八家有六家在北宋,可见一斑。就连被抓的宋徽宋也是书画圣手。
政治:宋的政治最开明,气氛最活泼。大家都知道司马光和王安石之争。各种不同政见者争来争去。可是有宋一代是唯一的一个没有因言犯罪被杀的文人。因为太祖在祖训中规定了不允许。
说实在的,如果论老百姓的生活,我觉得生活在宋代相比较而言,应该是比较幸福的。 [/quote]
是呀,能让姓柴的嫡派子孙代代相传而不是赶尽杀绝,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个朝代能作到? [/quote]
说得漂亮
2005-11-5 14:02
鹧鹄仔
宋、明弱的不是军队,是制度!
我说中国军事最强的是秦代,不光是军队强,更是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让他们变强的
2005-11-5 16:56
小乐乐
宋朝的“冗兵,冗费,冗员”侵蚀了他的国力,而且,他的“更戍法”不利于提高战斗力!
2005-11-5 20:52
zengyang100
一身肥肉,没有脊梁骨
2005-11-5 22:12
撤消
清朝后期输的也不少啊
2005-11-8 01:58
empwang
不可否认我们的个人战斗力差点,但是战争也不是就是比那个,最主要的是一旦最高建筑倒下了,没办法靠个人力量扭转乾坤,什么名将都没用
2005-11-11 12:30
晴雪飞滩
[quote]原帖由[i]狼一[/i]于2005-07-17, 10:13:57发表
呵呵,除了经济
我就是看不上宋朝 [/quote]
和你一样!
宋代的经济确实很发达,宋皇不会管军,但是管经济还是很有一套的,当时的一个宋代的小生意人和欧洲绝大多数的皇室的生活水平差不多!绝非夸张啊!
2005-11-11 12:33
晴雪飞滩
[quote]原帖由[i]鹧鹄仔[/i]于2005-11-05, 14:02:30发表
宋、明弱的不是军队,是制度!
我说中国军事最强的是秦代,不光是军队强,更是一套完整的军事制度让他们变强的 [/quote]
制度!
说得更彻底一些吧:独裁社会的国家兴衰系于一人!
制度是个屁,说改就改!
2006-2-2 10:04
oblivion
老是拿一个朝代末期的军队战绩来代表一个朝代,这种事真是够无聊的。关于明代的武功,钱穆的评价是“相较李唐不远”,各个大王朝里面除了“独以强亡”的两汉,还有哪个朝代在守成方面比明朝做得更好的?是啊,明朝的确有土木堡之败,但是别的朝代就没有这样的大败了?汉唐强啊,照样有白登、大非川、素罗汉山、奄识迦河、南诏这样的大败。明代中后期对外战争除了对后金未能占上风,其他还有哪次打输的?快灭亡前不久的万历末年还有刘铤征缅甸直趋敌都阿瓦这样的武功,别的朝代有什么可吹的?
2006-2-2 10:23
绝世天骄
明军够强,但是宋军实在不敢恭维,仿佛也就是在统一过程中还能打真正的全胜
2006-2-2 10:24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i]oblivion[/i]于2006-02-02, 10:04:21发表
老是拿一个朝代末期的军队战绩来代表一个朝代,这种事真是够无聊的。关于明代的武功,钱穆的评价是“相较李唐不远”,各个大王朝里面除了“独以强亡”的两汉,还有哪个朝代在守成方面比明朝做得更好的?是啊,明朝的确有土木堡之败,但是别的朝代就没有这样的大败了?汉唐强啊,照样有白登、大非川、素罗汉山、奄识迦河、南诏这样的大败。明代中后期对外战争除了对后金未能占上风,其他还有哪次打输的?快灭亡前不久的万历末年还有刘铤征缅甸直趋敌都阿瓦这样的武功,别的朝代有什么可吹的? [/quote]
说的好。
但几个大一统的国家中,论军事实力,明几乎是最弱的。
2006-2-2 10:32
oblivion
[quote]原帖由[i]平生最爱周公瑾[/i]于2006-02-02, 10:24:56发表
说的好。
但几个大一统的国家中,论军事实力,明几乎是最弱的。 [/quote]
呵呵,这几个“大一统王朝”到底是哪几个?你又怎么证明明朝是最弱的?
2006-2-2 10:37
oblivion
宋军如果真的是一天到晚败仗的话就不会先扛辽后扛金最后扛蒙三百余年方灭了,宋辽战争基本可说是平手,在华北平原上靠着步兵扛人家的重骑扛了一百来年,这样的武力丝毫不弱。宋夏战争则是自熙宁开边以后就节节胜利,政和六年童贯西征一举拿下天都山和横山,西夏首府兴庆府已无屏障,而西夏最好的兵源地也丢完了,如果不是女真跑过来横插一杠子,十年之内西夏就要玩完了。宋军最大的问题还是:一,失去了燕云十六州;二,没有了马匹基地;三,少数民族政权此时完成了封建化过程,又有了农业基地冶炼基地和坚城,实力空前强大。应该说宋军战斗力不弱,只是时间不对,天生有不足,没办法
2006-2-2 10:45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i]oblivion[/i]于2006-02-02, 10:32:12发表
[quote]原帖由[i]平生最爱周公瑾[/i]于2006-02-02, 10:24:56发表
说的好。
但几个大一统的国家中,论军事实力,明几乎是最弱的。 [/quote]
呵呵,这几个“大一统王朝”到底是哪几个?你又怎么证明明朝是最弱的? [/quote]
汉、唐、元、明、清
那你来说哪个比明更弱呢?
2006-2-2 10:48
oblivion
秦不过十来年,直接无视
汉的武功没得说
唐前期很猛,天宝以后超烂,比中晚明烂多了
元自忽必烈以后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武功么?
清,呵呵,康熙朝以后一年比一年烂,乾隆吹上天的十全武功有四个是大败而归,十全武功下面垫的是四个大将军两个大学士的性命,嘿嘿,再往后的衰样就不要提了
除了汉,还有哪个王朝敢说自己比明朝肯定强的?
2006-2-2 11:07
oblivion
就拿经常被人称为中国武功最盛的李唐来说,前期的确很猛,但是中后期武功整体不行。打吐蕃打得一塌糊涂:薛仁贵在大非川损兵十万;李敬玄刘审礼仪凤二年征吐蕃十八万尽墨;安西四镇被吐蕃抢去;王孝杰好不容易拿回来又打出个素罗汉山大败十万唐人尽墨;吐蕃两次兵逼长安,一次直接杀进去了;安西四镇最后靠着张义潮起义才收回来。打南诏也是一塌糊涂:阁逻凤二破唐军,李宓和鲜于仲通赔进去差不多二十万条性命;陪都成都被南诏攻克两次大掠工匠子女几十万,南诏军一路深入至贵州地界;交趾被南诏占去七年被屠十五万,最后唐军杀伐三万就称为绝世武功;不得已使出毒杀前来迎亲的南诏三相这样的非正常手段才能勉强制住南诏。其他的,如被新罗从朝鲜半岛赶出来,东北陷于契丹,本来属于唐朝皇帝的天可汗头衔被回鹘拿去,安西和北庭变成回鹘吐蕃大食争夺的地方,征大食“七万之众尽墨于怛逻斯之川”......可以说“盛唐”只限于天宝前面那一百三十来年,中晚唐之衰弱比南宋更甚
2006-2-2 11:09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i]oblivion[/i]于2006-02-02, 10:48:52发表
秦不过十来年,直接无视
汉的武功没得说
唐前期很猛,天宝以后超烂,比中晚明烂多了
元自忽必烈以后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武功么?
清,呵呵,康熙朝以后一年比一年烂,乾隆吹上天的十全武功有四个是大败而归,十全武功下面垫的是四个大将军两个大学士的性命,嘿嘿,再往后的衰样就不要提了
除了汉,还有哪个王朝敢说自己比明朝肯定强的? [/quote]
哈哈,你的比法我挺欣赏的,大一统的国家我确实不该算上秦和隋,再前面去掉了
不过,比的好象只是后期吧…………
明的后期抗清有优势,可对农民起义军的镇压就相对不利,这个是不是因为雄关坚壁加上火炮对骑兵有相对优势呢?
如果清后期也是来自东北那边的游牧民族那他可能也抗的住。
唐后期主要是藩镇割据,他藩镇的实力依旧强大,不能说是唐的军事差,只能说他处理的不好。
元朝自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也有小一百年了,他的民族问题处理的太差,被全民皆怒的汉族打回去很正常,可他回到草原依旧打败了徐达,并且朱棣的几次进攻也只有第一次战功最为辉煌,后面没有取得太大的优势。归根结底,蒙古军队不适合守城
这是后期,在把前期来个加权平均,我看明的排名也够悬的……
2006-2-2 11:25
oblivion
[quote]原帖由[i]平生最爱周公瑾[/i]于2006-02-02, 11:09:41发表
[quote]原帖由[i]oblivion[/i]于2006-02-02, 10:48:52发表
秦不过十来年,直接无视
汉的武功没得说
唐前期很猛,天宝以后超烂,比中晚明烂多了
元自忽必烈以后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武功么?
清,呵呵,康熙朝以后一年比一年烂,乾隆吹上天的十全武功有四个是大败而归,十全武功下面垫的是四个大将军两个大学士的性命,嘿嘿,再往后的衰样就不要提了
除了汉,还有哪个王朝敢说自己比明朝肯定强的? [/quote]
哈哈,你的比法我挺欣赏的,大一统的国家我确实不该算上秦和隋,再前面去掉了
不过,比的好象只是后期吧…………
明的后期抗清有优势,可对农民起义军的镇压就相对不利,这个是不是因为雄关坚壁加上火炮对骑兵有相对优势呢?
如果清后期也是来自东北那边的游牧民族那他可能也抗的住。
唐后期主要是藩镇割据,他藩镇的实力依旧强大,不能说是唐的军事差,只能说他处理的不好。
元朝自成吉思汗到忽必烈也有小一百年了,他的民族问题处理的太差,被全民皆怒的汉族打回去很正常,可他回到草原依旧打败了徐达,并且朱棣的几次进攻也只有第一次战功最为辉煌,后面没有取得太大的优势。归根结底,蒙古军队不适合守城
这是后期,在把前期来个加权平均,我看明的排名也够悬的…… [/quote]
明对农民军的优势远远大于对后金的,杨嗣昌、左良玉、洪承畴这些人几次把农民军打得土崩瓦解,但是因为天灾不断所以还是有新的农民军冒出来
唐中后期就算算上藩镇,它的军事水平也不怎么样啊
忽必烈死后元朝剩下那五十多年间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武功?老兄不如说出来听听
王保保对徐达的胜利只有一次,就是洪武七年出甘肃那一次,其余次次都被徐达打得裸奔。打到最后连蒙古人心中的两大圣地:哈剌和林、斡难河源都分别被蓝玉和成祖蹂躏了,实在是够衰。成祖五次北伐虽说后两次所获不大,但是整体战略上已经把蒙古打得不敢交手,太祖成祖对蒙古基本做到了见谁灭谁,把好好一个北元轰成了鞑靼和瓦剌,又把鞑靼打得衰落下去以致瓦剌坐大
应该说明代前期的战功是很辉煌的,太祖成祖朝北伐蒙古西定朵甘哈密,东北开拓奴儿干都司,南下三平安南,当时周围只要有点分量的都被明朝打了一顿,还要怎么样?明朝后期对外战争应该说在北方方向上和蒙古基本是僵持平手,在南方全部获胜,只有对后金暂时处下风,所以个人觉得就算前后期加权一下明朝也应该和唐朝差不多,远在元清之上
2006-2-2 11:27
平生最爱周公瑾
大家都看过《狼图腾》吧,他的羊性和狼性的分析还是有点道理的。
较早的汉唐,他后期自身的军事力量相对较弱了,但他的诸侯与藩镇割据实力较强,整体给人感觉并不算太弱。
后来的元清,根本就是马背上的民族,军事实力相对好。
而宋、明的军队给人感觉就是提不起气来
2006-2-2 11:30
oblivion
呵呵,汉论武功其实远在唐之上,“各朝皆以弱灭,惟汉以强亡”这句话老兄听过没?汉朝都衰得那个样子了还能拉出军队把乌丸和匈奴狠狠收拾一顿,换了别的朝代哪个做得到?
明朝的战功我觉得可是很提得起气来的,老兄有心可以去翻翻《明史》,论守成除了两汉还有哪个朝代比得上明朝的?
2006-2-2 11:32
平生最爱周公瑾
不过我倒觉的他们的军事实力不好比较。每个朝代所处的时代,所面对的对手都不一样,就好象让刘翔天天自己跑,他的速度也会慢下来,但你不能拿这个成绩去和别人在世界大赛有竞争时跑出来的成绩比吧。
2006-2-2 11:33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i]oblivion[/i]于2006-02-02, 11:30:41发表
呵呵,汉论武功其实远在唐之上,“各朝皆以弱灭,惟汉以强亡”这句话老兄听过没?汉朝都衰得那个样子了还能拉出军队把乌丸和匈奴狠狠收拾一顿,换了别的朝代哪个做得到?
明朝的战功我觉得可是很提得起气来的,老兄有心可以去翻翻《明史》,论守成除了两汉还有哪个朝代比得上明朝的? [/quote]
呵呵,也好,那我再去拜读拜读吧。
2006-2-2 11:43
oblivion
[quote]原帖由[i]平生最爱周公瑾[/i]于2006-02-02, 11:39:43发表
[quote]原帖由[i]oblivion[/i]于2006-02-02, 11:34:58发表
个人心目中大王朝武功整体排名:
1,汉
2,明、唐
3,宋、清、元 [/quote]
想了想,还是应该比较前期的实力,以及对外的扩张程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谁都知道。
四方太安定了会导致军事实力的明显下降。 [/quote]
呵,老兄,军事实力是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唐朝对南诏、契丹、吐蕃大败时可不是承平已久的年代。而且就算论扩张的程度明朝也不弱啊,最北到库页岛,最西到哈密,占领了西藏,最南到旧港布政使司,在东南亚有三宣六慰,这样的领土还小么?
前期实力明朝更是不弱啊,土木堡之前基本上见谁灭谁,南方在安南的失败与其说是军事失败不如说是政治失败,其余各处都是胜利的
2006-2-2 13:22
私掠者
强将手下无弱兵!将不行,军队就不行!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