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落魄”的战国名将


2005-7-13 20:24 东方未明
打开史记慢慢研读,感觉战国这一群雄争霸的时代,名将是出奇的多。未读史书之前,我也知晓不少名将,乐毅——差点灭了齐国,吴起——与孙子齐名的绝世名将,白起——长平之战中坑杀了四十万赵军,廉颇——迫使秦国不敢轻易东进的赵国良将,李牧——传奇色彩的边关名将。看了史记后,发现这些名将居然处于同一时代,更奇怪的是他们都没有善始善终。有的逃忘他国,郁郁而终;有的被君王赐死;有的被政敌捕杀而死。也许他们的死,是那一时代给予他们的夙命。
  本想好好的介绍一番以上几个人,但是发现本区关于他们的事迹已经介绍很多了。那我就粗略的写几句。
  赤心报国却无门——吴起:最令我痛心的就是他。这个卫国人,拜孔子的学生曾子为徒,母亲死了,也没有出去看望。于是其他学生到曾子面前说他寡情薄义,结果曾子把他赶出师门。后来到鲁国为将,碰上齐国攻打鲁国。吴起为了求将出征,杀了身为齐人的妻子。大破齐国回来,还是因为谗言,吴起流亡魏国。魏文侯重用了吴起,委为将帅。吴起治军号令严明,军纪森严,赏罚严明,任贤用能,还能身先士卒。后来魏文侯让吴起守护河西,打了近百仗,未尝一败。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后来被公叔谋害,吴起便离开魏国,投奔楚国。楚悼王拜他为相国,吴起在楚国进行了一年的变法,使得楚国国力大增。结果得罪了贵族,吴起被射杀。可惜他如此才能却是如此死法,真可叹上天对他的不公。假如赏识吴起的国君能长命一点,又或者吴起不是那么锋芒毕露,目空一切!结局应该会不同吧!
  北讨南征斩百万——白起
  白起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长平之战中,坑杀了四十万赵军。而在此之前,白起早已双手沾满血腥,伊阕之战,斩首韩魏联军二十四万。伐楚,斩首数十万。可惜在长平之战后,攻赵时得罪了应侯。后来,白起又称病不去攻打邯郸,秦军败后,还颇有微词,秦王知道后,贬了白起。几经周折,又有应侯在秦王身边进谗,秦王赐死了白起。也许是名将总有那么点傲气吧!我觉得他也死在性格上。
  齐山王气顿然消——乐毅
  乐毅作为魏使出使燕国,得燕昭王重用。当时齐国是一大国。齐湣王与秦昭王东西为帝。齐湣王穷兵黩武,连续对外战争,虽然战果辉煌,但是齐国已经元气大伤。燕昭王问乐毅伐齐之事,乐毅分析了成败,建议燕昭王联合赵、楚、韩、魏。接着乐毅亲率燕军连下齐国七十余城,打得齐国只剩下独莒、即墨。当时燕昭王死了,儿子燕惠王即位。又一次的先王仙誓,历史总是那么的相似,燕王受了田单的离间计,乐毅担心被诛杀,就投降了赵国。后来燕王召乐毅回国,他言辞深切的婉拒了。他那一句“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就是乐毅的真实写照。如若乐毅真的灭了齐国,那我们的历史又会走向何方?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有它产生的原因,也有其消亡的必然。可笑的是乐毅之后乐间、乐乘又是忘燕入赵。
  列国匈奴尽胆寒——李牧
  李牧,赵国名将,守长城,大破匈奴,使匈奴十几年不敢侵犯边疆。廉颇逃亡魏国后,赵王派李牧攻打燕国,大胜。秦国大举攻赵的时候,李牧以少胜多,连续击败秦军。赵王封李牧为武安君。而后,秦国派王翦攻打赵国,赵王派李牧、司马尚抵挡。两军对垒之际,秦国又来了一次反间计,还真是屡试不爽,赵王中计了。李牧被自家人捕杀!那如果赵王不中计呢?起码秦国统一天下的时间要延后,又或者……
  年逾古稀心未老——廉颇
  这位长平之战的另一大主角。他的防御战术,拖跨了秦军进攻的战略。结果由于历史上第N次成功的反间计,临阵异帅,使得赵国损失了四十万的军队。后来赵王派廉颇攻打魏国,这时又一个赵王仙誓了,还来了一次临阵易帅,愤怒的廉颇投奔了魏国。在魏国,廉颇不受重用。廉颇想回到赵国,恰巧赵王也派人来迎接廉颇。可惜被廉颇的仇人郭开多阻扰,他贿赂使者,让使者在赵王面前说廉颇的坏话。后来楚国暗地里派人把廉颇请到楚国,可是廉颇还是心系赵国,最后含恨老死于楚国。

  有人说一个历史的瞬间,也许就能改变整个历史发展的轨迹。那么一个古代名将的死会改变什么呢?

2005-7-13 20:30 张建昭
吴起开始时是学儒的,后来却成为兵家

2005-7-13 21:43 赢任好
一将成名万骨枯!!

2005-7-13 22:33 扶楠
唉,几人中我不大同情吴起,那个杀妻求将真有点让人心寒啊

2005-7-13 22:57 东方未明
我是同情他的才能,一位战神就这么陨落了!
他实在是可以不死的!
至于杀妻求将那是道德问题,相比武将的功业不做考虑

2005-7-13 23:11 arnoldxie
最可惜的是 李牧啊

反间用的好真可谓是以最少的代价得到最大的利益

2005-7-14 00:22 扶楠
[quote]原帖由[i]西狂杨过[/i]于2005-07-13, 22:57:07发表
我是同情他的才能,一位战神就这么陨落了!
他实在是可以不死的!
至于杀妻求将那是道德问题,相比武将的功业不做考虑 [/quote]
说实话,吴起称为战神感觉并不大合适。
通常很多人称白起为战神,个人感觉这个还是差不多的。
从战争的数量质量上看,怎么看都不觉得吴起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出色,历史上吴起这样的将军不说一抓一大把,但也并不少见。吴起在军事上的造诣,其实更多的是他的兵法,而非实战。
至于杀妻求将,确实是道德上的问题,与功业无关。我们当然不能过于苛责他。但在没人强迫的情况下,不顾感情,只为了纯粹的名和利,心寒一下总是可以的吧

2005-7-14 05:07 兰陵王高长恭
这个就说错了拉!孙子才是战绩略逊,吴起是战国时期最厉害的兵家,统帅和政治家.甚至于在战国时期没有谁能像吴起一样到哪个国家就能使哪个国家强盛起来,以致能达到痛揍秦国的境界,除了他以外扁秦国我就见过魏公子无忌带6国一大票人才敢去打秦国!白起比起吴起综合差了一个档次,吴起可是绝对中华10大将之一阿。杀妻求将正说明吴起与众不同,君不见吴起还母死不丧,求官败家,更直接说出了:男子汉在世只是顺次要三样东西即可:权力,金钱,美女。我很欣赏他,因为古之如此,现之亦然!比起腐儒和绝对的贪官,中国现在更需要的是想吴起一样的人才,治军比孙子,勤政如管仲!如果现在有这样的人才为相的话,中国才会更快的成为超级强国!

2005-7-14 15:04 奇迹魔术师·杨
吴起与孙武并称孙吴,说他名将不会有问题。

2005-7-14 15:58 无知无畏
说起名将,战国还有不少,其实庞涓也算是名将,虽说其人品的确不怎么样,但是在没有孙膑的时候,他东征西讨也的确取得了不少胜利。

2005-7-14 16:04 东方未明
[quote]原帖由[i]我是无知者[/i]于2005-07-14, 15:58:24发表
说起名将,战国还有不少,其实庞涓也算是名将,虽说其人品的确不怎么样,但是在没有孙膑的时候,他东征西讨也的确取得了不少胜利。 [/quote]
这个我也知道,我发这个帖子有很大的个人感情因素。  
我为上述的名将感到惋惜,我不喜欢庞涓。  
还有一个问题是:对于庞涓的事迹只从侧面得知,真正写他的史书,我没有看过。
哎,没有材料不好写啊

2005-7-14 17:42 风之影
乱世出英豪

2005-7-14 17:54 犀牛司令
吴起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才能绝对是旷世奇才!!

2005-7-14 18:28 第三帝国
吴起不仅是一个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个政治家,这是其他几位所不能相比的

2005-7-14 19:49 东方未明
[quote]原帖由[i]扶楠[/i]于2005-07-14, 0:22:42发表
说实话,吴起称为战神感觉并不大合适。
通常很多人称白起为战神,个人感觉这个还是差不多的。
从战争的数量质量上看,怎么看都不觉得吴起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出色,历史上吴起这样的将军不说一抓一大把,但也并不少见。吴起在军事上的造诣,其实更多的是他的兵法,而非实战。
[/quote]
对于斑竹的看法我不怎么认同。还好楼上还有这么多支持吴起的人。
  我本来发帖子想只写吴起的,但是不想写得太多,少又有灌水嫌疑。
  所以才把其他几个“不如意”的名将编了进来,来了个“衰将”组合。
  第一点,斑竹说吴起不算战神:在鲁国,吴起以一小国兵力大胜于不可一世的齐国,靠得是什么呢!在魏国,守卫河西,抵御秦国与韩国,大小七十余战,未尝一败。在楚国,经过一年的改革,吴起率领楚军南面征服吞并了百越之地,北面灭亡了陈国、蔡国,击败魏国劲旅,一直打到了黄河边上。影响: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的诸侯国;较弱的楚国也变得很强大。只要有国君起用吴起,他就能使这个国家在军事上取得领先优势。斑竹说白起是战神,我也不反对,但是如果历史上只允许一个战神,那肯定是吴起无疑。我个人觉得白起的百战百胜多少跟当时秦国的实力有很大关系,当时秦国已经能号令天下,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军事都是七国中最强的。此外,秦国还有不少智囊,善用计谋。斑竹又说吴起之流虽不一抓一大把,也不少见。我在说战国啊,感觉斑竹觉得白起比吴起强,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吴起可是到哪里,哪里就打胜仗啊!
  第二,说吴起“在军事上的造诣,其实更多的是他的兵法,而非实战。”,当然吴起著作了《吴起兵法》,所以经常跟孙子并称。但是他跟孙子不太一样,孙子让人感觉有点像军师,吴起可是身先士卒的,大多战役是亲自带兵的。太史公曰:世俗所称师旅,皆道孙子十三篇,吴起兵法,世多有,故弗论,论其行事所施设者。看来吴起作战是讲究灵活机动的,兵法也是实践中总结的。
  最后,根据历史,搀杂一点个人感情,我想分析一下吴起的道德问题。战国時代,是个「惟才是用」的时代。吴起作为一个济济无名的年轻人,想尽快的建立自己的功业,杀妻求将,当然是可耻的,但是在那一时代,梦想成就一番功业的热血男儿,那样做了,多少比现在可以谅解一点。说到他的死,吴起每次受谗,都能安然的逃亡。在楚国,得罪了那么多权贵,吴起那么聪明的人会不知道。楚王死了,他没有逃亡。为什么?我大胆猜测他是不想逃,人老了,心也死了!

2005-7-14 20:01 洗甲狼河
吴起也应该被理解。家国本难兼顾。当功名之心膨胀到一定高度之上,必然会与其它方面冲突。可笑的这本是君王所要求的,当人家做到了,却又故作惨然。早点理解一下,也就不会把吴起逼到这一步了!
先给人出了个左右都不是的难题,然后指指点点,最BS鲁穆公这种嘴脸。

2005-7-15 03:27 火雲楓
比综合能力的话吴起是这里面最强最突出的一位~~~其实我觉得吴起最主要的是政治变革方面的才能~~军事永远是为政治服务的~如果一个优秀的人才和一套高效,廉洁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制度的话谁都会选择制度~~因为好的制度会培养好的人才而一个好的人才到一个不好的制度里说不定就不是人才了~~吴起在楚的变革是适应当时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的~而白起在秦国来说因为商鞅的变革为秦建立了一套优于其他六过很多的制度所以就算没了白起还有很多可以代替他的将军~~

2005-7-15 07:49 狼一
[quote]原帖由[i]扶楠[/i]于2005-07-13, 22:33:31发表
唉,几人中我不大同情吴起,那个杀妻求将真有点让人心寒啊 [/quote]
就是
这个人连lp都不放过
还指望他能怎样?
好像易牙 易子而食了
这种人最该防着了
好像三国里一个煮掉lp给刘备的那个家伙

2005-7-15 08:26 东方未明
[quote]原帖由[i]mivy[/i]于2005-07-15, 7:49:06发表
就是
这个人连lp都不放过
还指望他能怎样?
[/quote]
这个也不是那么绝对吧
起码吴起对于他的士兵是没得说的
功业为先!
不能指望他,胜仗如何来的?

2005-7-15 08:32 狼一
廉颇被搁置时
蔺相如有没有死啊

2005-7-15 08:39 东方未明
[quote]原帖由[i]mivy[/i]于2005-07-15, 8:32:05发表
廉颇被搁置时
蔺相如有没有死啊 [/quote]
後四年,赵惠文王卒,子孝成王立。七年,秦与赵兵相距长平,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赵王不听,遂将之。

2005-7-15 18:59 东方未明
[quote]原帖由[i]张建昭[/i]于2005-07-13, 20:30:57发表
吴起开始时是学儒的,后来却成为兵家 [/quote]
老张这句话有何含义?还是发了一感慨!
你回帖就说了一个吴起,楼上又那么多吴起的拥护者,我很高兴
希望大家能跟我多讨论一下吴起这个人。

2005-7-15 20:09 无知无畏
还有伍子胥呢,怎么没有人提他,把楚国的国都郢都攻下来了,难道比不上楼主说的那几位名将吗!

2005-7-15 20:43 东方未明
[quote]原帖由[i]我是无知者[/i]于2005-07-15, 20:09:15发表
还有伍子胥呢,怎么没有人提他,把楚国的国都郢都攻下来了,难道比不上楼主说的那几位名将吗! [/quote]
不好意思,其实我也觉得他不错,很同情他
但是他是春秋的,我写的是战国名将

2005-7-15 21:05 碧落赋
战国名将——项燕难道不算???

2005-7-15 21:15 狼一
[quote]原帖由[i]西狂杨过[/i]于2005-07-15, 8:26:39发表
[quote]原帖由[i]mivy[/i]于2005-07-15, 7:49:06发表
就是
这个人连lp都不放过
还指望他能怎样?
[/quote]
这个也不是那么绝对吧
起码吴起对于他的士兵是没得说的
功业为先!
不能指望他,胜仗如何来的?  [/quote]
这种人我不喜欢
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连自己家都不顾得人
还能他能忠孝嘛
全是假象

2005-7-15 21:25 碧落赋
[quote]原帖由[i]mivy[/i]于2005-07-15, 21:15:58发表
[quote]原帖由[i]西狂杨过[/i]于2005-07-15, 8:26:39发表
[quote]原帖由[i]mivy[/i]于2005-07-15, 7:49:06发表
就是
这个人连lp都不放过
还指望他能怎样?
[/quote]
这个也不是那么绝对吧
起码吴起对于他的士兵是没得说的
功业为先!
不能指望他,胜仗如何来的?  [/quote]
这种人我不喜欢
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连自己家都不顾得人
还能他能忠孝嘛
全是假象 [/quote]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不要太苛求这些渴望军功的男人了

2005-7-15 21:27 东方未明
[quote]原帖由[i]碧落赋[/i]于2005-07-15, 21:25:09发表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不要太苛求这些渴望军功的男人了 [/quote]
难得阿碧这个小女子还能理解吴起
上面我分析了一下吴起的道德问题,不知道对不对!

2005-7-17 17:57 初九勿用
"功高蓋主"本來就是大忌!反間計能屢試不爽沒什麼好奇怪的。

2005-7-17 18:25 闻琴解佩
[quote]赤心报国却无门——吴起:最令我痛心的就是他。这个卫国人,拜孔子的学生曾子为徒,母亲死了,也没有出去看望。于是其他学生到曾子面前说他寡情薄义,结果曾子把他赶出师门。后来到鲁国为将,碰上齐国攻打鲁国。吴起为了求将出征,杀了身为齐人的妻子。大破齐国回来,还是因为谗言,吴起流亡魏国。魏文侯重用了吴起,委为将帅。吴起治军号令严明,军纪森严,赏罚严明,任贤用能,还能身先士卒。后来魏文侯让吴起守护河西,打了近百仗,未尝一败。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后来被公叔谋害,吴起便离开魏国,投奔楚国。楚悼王拜他为相国,吴起在楚国进行了一年的变法,使得楚国国力大增。结果得罪了贵族,吴起被射杀。可惜他如此才能却是如此死法,真可叹上天对他的不公。假如赏识吴起的国君能长命一点,又或者吴起不是那么锋芒毕露,目空一切!结局应该会不同吧!
[/quote]
这样无情无义的人,神弗佑之。
百年难遇的天才,没有亲情的冷血动物,对于吴起,我不知道是喜爱还是鄙夷。

2005-7-18 22:15 一马当先
最可惜的还是廉颇啊,赵国栋梁就这样被毁了

2005-7-19 00:11 随风
赵武灵王  应该也算是个军事家吧

2005-7-19 01:40 秋色冷并刀
赵奢不错,可惜教子方面就.......

2005-7-19 09:37 bujiehuang
白起只是个单纯的军事家,而吴起是军政全能,没有可比较性。

2005-7-20 12:46 龙牙
白起   
世界战争史上有名的杀人狂,一生军旅生涯杀人一百余万,无出其右者——杀星一个……

2005-7-20 13:11 关内侯
王翦也应该算是一个吧?

2005-7-20 13:18 东方未明
[quote]原帖由[i]关内候[/i]于2005-07-20, 13:11:13发表
王翦也应该算是一个吧? [/quote]
王翦死于非命吗?他似乎是正常死亡吧

2005-7-21 11:08 关内侯
倒!原来是评选死于非命的战国名将啊。

题目写清楚撒。

2006-9-10 05:37 东风吹醒英雄梦
吴起被公认为战国第一,文武双全,在鲁,他打败齐军,在魏,夺河西,打进函谷关.在楚,主持变法,多次打败三晋和秦,

2006-9-10 10:00 犀牛司令
吴起是战国第一绝对,最起码也能与白起并列吧。

不说别的战绩,吴起在魏国以5万击败50万秦军就俨然无敌了。

赵奢属于很有意思的一个人物,原来就是一个税务局长,竟然大败秦军,有天才,呵呵

2006-9-10 18:47 漳水枭枭
杀气求将这种事情不能用现代人滴眼光去理解~
要不然二十四孝图早被摒弃鸟~

2006-9-10 19:11 KYOKO
[quote]原帖由 [i]赢任好[/i] 于 2005-7-13 21:43 发表
一将成名万骨枯!! [/quote]
nod
杀人与被杀之间
我想大多人选择前者

2006-9-11 14:35 闻琴解佩
杀妻求将的作为,注定了他坎坷的境遇。一个连妻子都能下毒手的人,作为君主,谁不猜疑!?
我承认他的天才,但鄙夷他的无情。。。

2006-9-11 14:44 伟君子
至少吴起换东家都不算是反叛,只能算出走,对东家还是比较好的。

2006-9-11 15:51 瓦灰
赵括挺可惜的,如果能让他做个副将锻炼几年他有望成为一代名将.

2006-9-11 16:10 料峭春风
[quote]原帖由 [i]漳水枭枭[/i] 于 2006-9-10 18:47 发表
杀气求将这种事情不能用现代人滴眼光去理解~
要不然二十四孝图早被摒弃鸟~ [/quote]

二十四孝的精神值得肯定,但有些确实违背当代人文主义思想。
杀妻求将这种做法,老外一听就会认为你是个大骗子,一定是别有用心。
不过中国古代妻妾如衣服的这种思想也确实存在,无法苛责。

[[i] 本帖最后由 料峭春风 于 2006-9-11 16:15 编辑 [/i]]

2006-9-11 16:14 gsyzj
解压后,进入第二个进度(没有被覆盖的),主角太牛了,他一个人就行了,还要其他的同伴做什么啊。建议制作组给改一下!

2006-9-11 16:16 gsyzj
一将功能万骨枯,十年兵甲误苍生。名将的背后意味着杀戮

2006-9-11 16:32 傲云
赤心报国却无门——吴起:最令我痛心的就是他。这个卫国人,拜孔子的学生曾子为徒,

.........

2006-9-11 16:50 东风吹醒英雄梦
李牧在国家未亡的关头,在赵王要他交出兵权的时候,敢于违抗王命,以国家人民为重,最终被害,这是他作为战国名将的最大人格闪光点.在战国后期,他是东方六国唯一能同王翦等人对抗的将领.堪称擎天之柱,他死后,六国也完了,李牧英名长存

2006-9-11 17:05 阿巽
杀妻求将是非人,演阵排兵妙似神。 壮志难酬千古憾,赤心报国却无门


其实不要忘了信陵君、孟尝君也是将帅之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落魄”的战国名将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