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对联雅座 » 【讨论】至雅座一周所感,提点意见。


2005-7-5 01:38 江郎才尽
本人刚注册一周时间,本是偶然查游戏攻略查到轩辕论坛,随意逛逛,就到了此处,如获至宝,诗词歌赋等我差不多有10年没摸了,一时技痒,对了几个,谁知一发不可收拾,每日必来此一逛。(扯得有点远了。  )
   言归正传,记得我发的第一个对子,只有上官小怜一人回了贴,第二个贴是我对了两日的联集,幸得湘江子龙及气流两位斑猪大驾光临,子龙还作了点评,鄙人真是受宠若惊。
   但我看了几日,出联的很多,对的也不算少,可是评的却是凤毛麟角,感觉不到交流的气氛。有的新手进来,绞尽脑汁对了,却无人理睬,不知道错在何处;有时明明觉得不太满意的,也找不到提意见的联友,特别是很少见到斑猪的高论;当然人各有事,岂能相强,都是有工作的人,不可能花太多时间来评联。因此我想提个建议,不光是好联应加精华,好的联评更是应加,而且应加得多,这样才能加强互动,提高论坛的人气及联友的水平。
  不知大家以为如何?

2005-7-5 08:36 烟波逐浪
江兄建议的是,由于常来雅座的都是一帮老家伙了,好坏都能看出来,便疏于点评了,今后可以每三天一评,或者一周一评,大家多交流交流。

2005-7-5 08:47 上官小怜
是的,雅座一定要建立个评联的制度,就从今天起吧.

2005-7-5 10:43 桓大司马
忽忽,支持评联;有时候自己不知道对得怎么样,需要大家指点的

2005-7-5 11:26 清秋轩主人
这个建议甚好! ^_^

2005-7-5 12:55 孤山夜话
谢谢江郎兄的提议。

2005-7-5 13:00 洗甲狼河
同感,同感!看来大家都是这么想啊!

很多好的出句,惹出众多高手妙对纷呈。建议出句者及节度使辛苦一下,给这样的帖子做个总结。

2005-7-5 13:09 江郎才尽
再补充一些想法,由于版主的时间有限,要他们来评如此多的联显然不切实际,我想是否能这样:
  1。每四人组一组,由版主视水平来定,必是常上线的方可,每人每天的出句数不得超过评联数,每组分两小队,两小队之间互相比赛,相互批评相互学习。只要是本小组的联必评,其它组的可按兴趣来选评。
2。由于每人水平不尽相同,鉴赏力也有强弱,评联难免会有分歧。遇到不同意见,大家可以讨论,如果本组无法解决,可请别组的高手来帮忙,如果仍不能解决,请版主来决断。
当然,艺术这东西是没有定规的,不一定非分个高低,只要大家在争论中有所收获,就是最大的幸事了。
  3。每组自建一个评联贴,集中本组所有对句,方便查找整理及点评。
  同意的请跟进。愿意和偶一组的也欢迎一起学习。

2005-7-5 13:25 孤山夜话
江郎兄,其实小弟的时间还是有宽裕的,但小弟的水平有限,对联勉强还凑合,但评联吗——怕因为才疏学浅漏看了一些地方伤了大家的心,但大家如果愿意,小可会尽可能做好。

2005-7-5 13:28 桓大司马
忽忽,俺觉得不要硬性指定罢;大家对联时看看别人的,有好的随口称赞一句,有不足的随口指出来就好啦

2005-7-5 13:29 晨山尚书
每个月不是有优秀对联集嘛,顺便说说优秀的地方啊

2005-7-5 13:29 寂寞空手道
楼主关于评联的设想甚合我心,也是让象我这样的新人能够得到迅速提高的一个有效手段。赞成!

在这里还想提出另外一点建议:

大凡一项文艺的式微,都是由于曲高和寡、后继无人,比如旧律诗词;或者是因循守旧、难有新意,比如相声、评弹。所以要让对联这门艺术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必须要提高其广泛参与的能力。

也就是说,先不谈什么音律平仄,也不管什么虚实工整,而是从能够被广泛认可的意境出发,鼓励新人出新对、对新意。主要是培养其对对联的兴趣。联坛老手,看到新人的对联,应该多多鼓励其推陈出新的创意,而不要首先指责什么出律啦、不工整啦之类的。

规则不是不讲,而是要善于引导。象湘江子龙开设的箱子学堂,就是一个给新人介绍对联规则的好方法。但是规则不是第一重要的。

说的大一点,中国人就是因为太讲究规则,所以在创新精神上比不过西方。

一家之言,请不吝赐教。

2005-7-5 14:53 江郎才尽
[quote]原帖由[i]herui410[/i]于2005-07-05, 13:29:48发表
楼主关于评联的设想甚合我心,也是让象我这样的新人能够得到迅速提高的一个有效手段。赞成!

在这里还想提出另外一点建议:

大凡一项文艺的式微,都是由于曲高和寡、后继无人,比如旧律诗词;或者是因循守旧、难有新意,比如相声、评弹。所以要让对联这门艺术能够走入寻常百姓家,必须要提高其广泛参与的能力。

也就是说,先不谈什么音律平仄,也不管什么虚实工整,而是从能够被广泛认可的意境出发,鼓励新人出新对、对新意。主要是培养其对对联的兴趣。联坛老手,看到新人的对联,应该多多鼓励其推陈出新的创意,而不要首先指责什么出律啦、不工整啦之类的。

规则不是不讲,而是要善于引导。象湘江子龙开设的箱子学堂,就是一个给新人介绍对联规则的好方法。但是规则不是第一重要的。

说的大一点,中国人就是因为太讲究规则,所以在创新精神上比不过西方。

一家之言,请不吝赐教。 [/quote]
兄台之言甚善,其实刚接触对联的朋友,如果不是有很好的文学功底,很难做到既押韵合辙,又对仗工整,兼顾意境优美。那么我们首先必须让新手尽情表达自己,不必拘泥太多,有了浓厚的兴趣,再来慢慢学习音律,对仗等知识,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因此对此类联友的作品,只要意境写得好,便应鼓励,如果意思尚且不明,硬要先去钻这些套子,必然会以辞害意,虽日对千句,复有何益?
  但对联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好的对联,包罗万象,意趣迭生,更有意境机关双妙者,更是令人拍案叫绝。格律和对仗,是其必不可分的一部分,由音律方有抑扬顿挫之美,工整华丽的对仗更是让人赏心悦目。要成为对联方家,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熟知天文地理,通晓古今中外不可。这个循序渐进的度,就得把握好了。大家都知道一个笑话:有个小伙子学剃头,他师傅让他先剃冬瓜,他每次练习完后,便随手将剃刀往冬瓜上一插,师傅提醒他这是个坏习惯,但他听不进去,认为只要给人剃头不如此行事便可。结果后来技艺学成,师傅让他给第一个客人剃头,完事后他随手一甩,结果。。。我讲这个故事的意思就是,什么时侯让初学者改掉不重音律,不重对仗的坏习惯,应有个斟酌,既要学成技艺,也不能把剃刀往人头上插。
  至于说到创新,对句讲究炼字,炼句,炼意;我想,对联的创新应在意,而非抛去格律对仗,很多杰作,对仗都很出色,也没见出律,还是一个驾驭文字能力的问题。如果没有格律和对仗,对联只怕早已休矣!
  欢迎大家继续讨论。

2005-7-5 14:57 烟波逐浪
关于楼上格律那一块,以前已经讨论过了,观点还是:能写出好的意境,可以不管格律;如果写不出,老老实实按格律对联。后面不要再跟贴讨论相关的东西
虚影说得我们尽量去做吧,毕竟时间有限,总结那些都是很费事的。
另外给新人的建议:不要以为意境是多么高深莫测的东西,意境只不过是人的感觉,看你怎样用文字去表达。所以,对自己不确定的时候可以把想要表述的场景写出来,让大家给你建议如何去安排文字。对联的艺术之一就是遣词派字,学习意境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去运用文字。

2005-7-5 16:29 桓大司马
忽忽,赞同江郎兄关于格律的说法;开始对最好就尽量合律,是为了避免养成不好的习惯:)

2005-7-5 17:32 烛之幽
认真地做着学习笔记,,,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