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7-5 00:46
晨山尚书
三国群英传
1998年2月奥汀科技的第一款游戏三国群英传上市了,游戏是仿照SS上的龙之力量而制作的,强调作战简化内政。这种游戏方式在当时PC上基本以SLG为主的三国题材游戏中可算是独树一帜。
游戏画面就当时来说也显得有点简陋。不过百人战时效果倒是很好,颜色鲜艳,人物动作流畅。但是3D人武将头像却基本是用几个造型进行小修改来作区别,导致所有人都是大众脸。不过游戏是以玩为主,脸孔只要顺眼也就行了。
游戏中的作战模式如同龙之力量,一百人对一百人,玩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的部队在战场上的行动而不再是其他SLG中那种代表千军万马的棋子。不同的阵型、不同的兵种其相克关系也不同,有时候可以做到几乎完胜。游戏中不平衡的地方比较多,比如文官明显比武官弱,兵种想克也不平衡。尤其是武斗兵,此兵种几乎是无敌了,虽然也有克它的兵种,但是被它克的却更多,而且武斗兵对武将攻击力也极其可怕。我还记得当时一个武斗兵连打了夏侯惇二十一拳。
游戏中武将每十级就可以册封一次,每个官职带有一个武将技,也就是说每个武将最后可以学到五种武将技。虽然和以后的作品相比实在是少,可是在1代这几个武将技已经可以杀光敌人了,多了也用不上。
我认为1代的音乐还是非常好的,能烘托游戏的紧张气氛,恰如其分地表现不同战场环境的感觉。
总体来说,作为系列的开山之作,三国群英传还是一款很不错的游戏。
三国群英传2
时隔一年之后的1999年2月,三国群英传2登场了。本作相对前作说在各方面均进行了大幅强化,也是目前很多人都认为是最好的一作。
游戏画面整体感觉类似前作,但是战场细节有所增加,并且士兵武将形象很“饱满”。武将技的效果表现漂亮,就是颜色略嫌过于鲜艳。武将头像全部手绘,不过可以说本作头像是系列作品中最难看的一部。
百人战是三国群英传系列的主打,2代为了改变前作文官鸡肋的情况专门增加了军师技,使文官有了自身的价值。并且通过军师技的干扰,文官作战也不会感觉吃力了。战前模式增加了实力对比,一个猛将+相克阵形+相克兵种+军师技常常可以造成恐怖的数值对比,而这也是玩游戏的一大乐趣所在。2代作战人数变成了二百对二百人。当一百人升级到足够的时候就会每次多两名骑兵直到一百步兵+一百骑兵。
2代游戏中取消了武将册封的升级方法,而变成了类似RPG的升级方法,等到一定等级武将就会学到新技能,而武将技和军师技的数量多少则是靠武力、智力来影响,所以一些废物经常是很高等级也学不到什么。2代有一项系列中的独有数值——“疲劳度”,这个数值会因为作战而增加,累积到一定程度武将忠诚度就开始减少。所以玩游戏就经常需要让武将进行修整,打乱了游戏的节奏。在后来的几部作品中,这项数值就被取消了。
本作音乐是一大败笔,连作战的音乐都好似庙堂之音,非常缓和,缺少了1代的热血感。
三国群英传2在系列中的地位可以说是非常高,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在玩。同时游戏也获得了2000年台湾最佳国产战争游戏奖。
三国群英传3
沉寂了三年之后,于2002年1月三国群英传3横空出世。本作依旧延续前两代的模式,并且作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变动。
可以说经过了三年时间,游戏的品质提升非常明显。首先就是游戏画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富丽堂皇,精美的菜单、场景无不体现着奥汀科技的用心。本作的人物头像也非常漂亮,并且都是根据真人来改的,所以能找到很多明星脸,这也成为后面几作的一个标志性特征。
本作可以说完全模仿借鉴了南梦宫三国志系列两作的游戏方式,如此三国群英传3就成了龙之力量+霸王的大陆的结合体。
百人战继续进化,升级到了四百人对四百人,不过每个势力最多只能有四个人达到这个上限。本作武将技军师技的学习又有了变化,因为功勋的引入,所以学习技能需要用功勋来换。这样技能的学习就有了很大的自由度,既可以每一项都学也可以积攒到一定数量直接学最强技能。本作取消了阵型相克的影响只保留了兵种相克。并且一个武将的部队中可以代领多兵种作战,这样就避免了兵种相克影响过大的缺陷,同时也造成了作战容易出现两败俱伤的现象。游戏作战并不是直接开战,而是如同南梦宫三国志那样先进入野战地图,然后各自移动并且使用军事技,两军接触即开战。本作引入了天候和地形的概念,某些武将技有了地形和天候的限制,比如地泉不能再陆地、沙漠地形使用,鬼戟不能再白天使用。3代增加了必杀技,武将可以根据不同武器使用不同的必杀技,必杀技并不可控制,而是根据武力智力高低来绝对发出的几率大小。
3代的系统变化较大。取消了以前一年内政一年作战的模式,而是改成类似南梦宫三国志那样每月都内政方式。平时都在内政大界面,如果要作战便切换到大地图界面,并且不对一动也不耗费时间。执行任何行动都需要耗费一个令牌来完成。武将册封回归,但是仅仅影响到带兵数量的多少,而且还有官职数量限制,能够带满四百人的只有四个官职,这样一来很多猛将就不能以最大兵力来参展,四百人对四百人的口号就显得有些小气了。
本作出现了很受欢迎的每年一次的全国武将大赛,采取幽游白书中的前锋、次锋、中坚、副将、主将方式来参赛,获胜之后可以得到经验和金钱等奖励。游戏还引入了光荣三国志的事件系统,达到条件后就会引发事件。不过事件仅仅是武将在对话,连个图都没有。并且本作出现了双结局,根据不同条件会出现献帝让位和逼献帝退位这样的好坏两个结局。
本作的音乐也是一大进化点,出现了多种风格的音乐,将游戏气氛烘托得完美无缺。
三国群英传3可以说没有辜负玩家三年来的期待,是一个非常好的游戏。并且进行了很多革新与探索。我个人最喜欢的游戏就是3代。
三国群英传4
2003年1月,短短一年之后三国群英传4便登场了。游戏赶工痕迹明显,BUG众多。本作放弃3代南梦宫风格,开始又学习了很多光荣三国志的要素特点。
游戏画面相对前作进化不大,基本就是解析度提高到了600*800。人物头像大量沿用3代。地图达到了二十几个屏幕大小,并且出现很多特殊场景。
游戏内政和作战都是在大地图上以半即时的方式来进行,点击我方城池选择一个部队进行内政工作。部队出城即可以算作“野战”了,部队在地图上各自行动,接触即可开展。因为部队是在大地图上自由行动所以本作强化了阵形要素,不同振型在不同地形上行动速度也不一样,要想快速移动就必须不断更换阵形。但是实际上基本拥有锥形之阵和方形之阵就可以在中原地区四处流窜了。因为游戏中水路发达,就象铁路大动脉,用锥形之阵就可以快速移动到任何地方,“下车”之后就换成方形之阵走“马路”。4代地图上的关卡被很多人认为是鸡肋,但是实际上却是很好的中转补给站,如果队伍中又几个文官负责放军师技更是可以快速恢复然后迅速投入作战。3代的外交系统在本作消失。
百人战上升到了千人战,但是其实却是下降了。因为前作是一个人带400兵,而本作是五个人一共带500兵。本作的千人战系统又进行了大调整,兵种进行了重新构建。三国群英传4的武将技在3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天候加乘和地形加乘这一概念,如此一来在拥有加乘的情况下武将技就会自动变为高一级的武将技,比如神剑在白天就变成神剑闪;火箭在森林中变成火箭烈。武将册封系统强化并且和带兵数分开计算,带兵数要靠士兵不断作战来提升。武将册封则会影响武将各项数值、必杀技、武将技、军师技以及带将数量。
游戏中第一次出现了大陆以外的隐藏势力—日出之国,如果游戏中满足条件卑弥呼就会率领日出众出现。繁体版中通关一次即可使用卑弥呼,但是大陆因为国情而取消了卑弥呼的选择。
三国群英传4最令人诟病的部分就是满天的BUG,1.00版时简直无法进行游戏,1.021进行了一次大调整,让人怀疑游戏是否因为赶工连测试都省略了。然后1.05作为资料片出现,开放了隐藏地点。但是这些内容却是早期宣传中就已经提到了的,更让人觉得4代是一部赶工推出的半成品。
三国群英传5
2005年2月,在4代上市的两年之后三国群英传5终于上市了。
在单机游戏市场不多萎缩内外交困的时期,宇峻奥汀科技研发一处三国群英传5作为市场先锋上市了。由于目前游戏补丁程序还为出完,所以目前只能以最新的1.05版来作评论。
游戏整体来说相对4代进化很有限。
游戏画面分辨率上升到1024*768,但是很多人物头像以及士兵造型都沿用了前作。似乎在2D这条路上,游戏画面已经到了极限,需要一次大跃进才行了。游戏结尾动画进化倒是很大,有了一些轩辕剑肆和苍之涛的味道,第一次使用了2D手绘人物和水墨画贴图的山水风景。三国群英传终于能透露出一些中国味道了……
本作又回到了以前的内政加军事的模式,但是内政变更为每个季度执行一次。分为人才、物品、外交、情报四个大项。内政过后则是大地图半即时界面。大地图界面的关卡和港口有了更强的作用,可以用来镇守一方了。游戏增加了金钱预备兵运输选项,如此一来就免去了前作那样总要留一些废物用来作为运输大队的苦恼。
本作千人战回归2代,出现了战前选择军师技画面和战力数值对比,并且以前一些武将计也作为军师技出现了。如果部队中有一个强力军师,那么做战将轻松很多。不过也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很多军师技都是可以互相抵消的,但是敌人是在你选择完毕之后才会选择军师技,所以就要实现猜测敌人可能是用什么军事技,到后来基本就不理会了,因为除了封武将计和策反之计以外也没什么威胁太大的军师技了。战前阵型调整也比较郁闷,这次敌人就象2代使用了后选出阵一样,每次都是根据你选的兵种来摆放相克的兵种。
千人战人数翻倍,达到了一千对一千。但是实际上战场纵深变大人物变小造成作战很乱,如果游戏速度再选择了快速,简直就是一团乱。不过我从四代开始基本就只看雷达,上面群殴基本不太关注。武将技有了新变化,强力武将技变成了需要多人同时使用的组合技。这样一来作战时武将就缺一不可,只凭吕布一个人再也发不出鬼哭神嚎了。必杀机系统也作了更改,每种武器都有两种必杀技,全武器系必杀技有四种,其中两种为隐藏的。
本作的官职册封不需要看等级了,改成用功勋值来交换,如果有耐心的话可以把所有官职都封一遍。另外一些三国名人还会有隐藏官职可以册封。
三国群英传5继承了前作的老毛病—1.0版依旧是BUG满天飞。目前的五个补丁除了修正调整以外,还而外新增了很多功能,又让人觉得本作又是一个没有仔细测试的半成品。此外,简体版还存在一些特有的问题。比如因为国情而取消了的日本、不可更换的字体。
游戏的初始版本实在是让人感到挺失望,等到几个补丁出来之后才慢慢充实。
三国群英传1 最终版本 1.3
1. 修正游標會消失的問題。
2. 修正在某些VGA卡上,畫面會錯亂的問題。
3. 修正2台以上CD-ROM,必須放在第一台上的問題。
4. 修正在多台CD-ROM時,有時會無法播放音軌的問題。
====
三国群英传2 最终版本 1.05
v1.05版
1. 修正電腦可能出現6-7名武將的部隊。
2. 修正選擇武將進城時,可能跳回windows的問題。
v1.04版
1. 修正當多個部隊在城上,作戰後城市可能會變成別人的問題。
v1.03版
1. 修正武將數過多時,使用物品會跳回Windows的問題。
2. 加入 -vfw 的參數,可以不用DirectMedia播放動畫。
v1.02版
1. 修正在某些顯示卡上,播放動畫會錯亂的問題。
2. 修正有2台CD-ROM時,播放音樂可能會有問題。
3. 修正對戰時查看武將資料,可能查到其它武將資料。
v1.01版
1. 修正忠
2005-7-5 11:23
jxsghuang
三国三是战棋+策略类,攻城时用好军师技的话很容易打下来,而且武将技很厉害。一年一度的比武大会也是赚银子和经验的好机会。
不明白三国五为什么没有比武大会了。
2005-7-5 15:24
永远的小兵
对于群英传3,作者似乎有意隐瞒了群3的最大败笔。
群3中,为了克服群2中电脑先出阵,然后玩家出阵这个缺点,仿照三国志,引入了回合制,使游戏非常拖沓。
群英传3的必杀技还是很欣赏的。
2005-7-5 15:31
御剑
[quote]原帖由[i]永远的小兵[/i]于2005-07-05, 15:24:20发表
对于群英传3,作者似乎有意隐瞒了群3的最大败笔。
群3中,为了克服群2中电脑先出阵,然后玩家出阵这个缺点,仿照三国志,引入了回合制,使游戏非常拖沓。
群英传3的必杀技还是很欣赏的。 [/quote]
又看到小兵了
2005-7-5 15:38
jxsghuang
确实如此啊,只要你拖得过,来回跑,一会武将生命和技能又上去了,又可以去冲锋了。有些敌军负责守城的,死活不会出来打你,你只要到他边上多降敌士气几次,降到零(效果最好),打吧,那时他逃兵太快,一会就跑光了,这是我玩三国三常用的一种无耻灭敌法。
2005-7-6 20:35
yifanwang99
群英传5又有BUG问题吗??? 我正在下载啊!!请求楼主讲详细些
希望1.04补丁修正大部分的BUG
2005-7-6 20:38
yifanwang99
[quote]原帖由[i]jxsghuang[/i]于2005-07-05, 15:38:31发表
确实如此啊,只要你拖得过,来回跑,一会武将生命和技能又上去了,又可以去冲锋了。有些敌军负责守城的,死活不会出来打你,你只要到他边上多降敌士气几次,降到零(效果最好),打吧,那时他逃兵太快,一会就跑光了,这是我玩三国三常用的一种无耻灭敌法。 [/quote]
这并不无耻啊, 无耻的是傻瓜AI窝在城里不出
2005-7-6 20:59
杀人如麻
居然有人认为群三是最好的一代,在我看来群三是最烂的,就像小兵说的,打一仗可以打30天90个回合,还得每个人指挥,真是累都累死了,而且群三的武将是最没有特色的一代,诸葛这样的基本上属于半废物,随便上个军师加加宝物都可以强过诸葛,最强的军师居然是孔融,可以最终学会23个军师计中的20个。
2005-7-6 21:12
御剑
作者太片面了,对群3那个垃圾的评价尤其不能苟同
2005-7-8 08:47
奇迹魔术师·杨
群3我也不喜欢
最好的是群2,可惜头像太难看
2005-7-8 09:43
你想做什么
[quote]原帖由[i]MagicPeter[/i]于2005-07-08, 8:47:11发表
群3我也不喜欢
最好的是群2,可惜头像太难看 [/quote]
严重同意
2005-7-10 12:48
永远的鹰马
五代用自登陆武将,进去就显示“全灭”
郁闷~~~
2005-7-10 18:15
永远的小兵
[quote]原帖由[i]你想做什么[/i]于2005-07-08, 9:43:35发表
[quote]原帖由[i]MagicPeter[/i]于2005-07-08, 8:47:11发表
群3我也不喜欢
最好的是群2,可惜头像太难看 [/quote]
严重同意 [/quote]
其实我很喜欢二代的头像的,个性非常鲜明。(因为这是我接触的第一个游戏)
那上面的关羽、张飞、文丑、夏侯敦、太史慈、吕布等等实在是太帅了
2005-7-10 18:43
剑指天下
只玩过1和2,后面的实在是没有兴趣玩了
2005-7-11 09:09
wizard2003
5只玩了几天
2005-7-11 09:48
落花有意
三国群英,永远的怀念……
曾经在一中感叹画面不好,二中觉得音效难听。
三比较完美,但也有一些不足。
到了四五,根本玩不下去了。
仔细看了这篇,又回到了从前。
群英,永远支持你!
2005-7-12 03:51
国产凌凌漆
我最喜欢的还是群英2。我现在在玩5,1。05版的。发现一个问题,有时候物品会突然消失。前天还要夸张,所有物品全部消失了。还好我有存档。
2005-8-17 20:45
青山
小兵说得有理,群三的设计玩还是画蛇添足,所以后面的也没出了,群四我是看在群英系列的份上捏着鼻子玩了一通关,之后干脆把碟扔了,群二是玩得最多的,通关多少次自己都记不清了,前后玩了几年,从此奠定了群英在我心中的地位。但他的画面实在太差了,群五目前正在玩感觉相当不错!
2005-8-18 16:03
霁虹轩主人
只喜欢2代~~唉~~其他的......不好说~
2005-8-18 16:09
老顽童
群英1代给我的感觉是很震撼的,虽说此游戏本身有抄袭之嫌,但是对三国玩家
来讲,它毕竟是在这个领域内开了创了先河,让我们知道原来三国也可以这么
玩。
2代则是一个飞跃,武将的能力档次划分更加明显,名将与垃圾简直是天壤之别
(前提是玩家使用,呵呵),并大大突出了军师的作用,使文将不再是纯粹的鸡
肋。头像虽至今仍为人所诟病,但是其实那种水墨画风未尝不是一种新的尝试。
后边的几代偶不想多说了,可能5代还可以吧,总之再也不能让偶提起对群
英的兴趣了。。
三国群英2,曾经的经典。。。。。。
2005-8-24 18:34
孔龙
玩过12 2玩的最多 然后就没兴趣了 前一阵子又玩了5 还是没兴趣.......
总结:还是2给我印象最深
2005-8-24 20:37
水若不流
最好玩 绝对是三国2 最垃圾就是 3-4
2005-8-25 15:41
yzmloveBoA
好坏念啊
2005-8-29 15:02
幼常之才
个人觉得一代不错跟他的名字很符合 基本上一个猛将带点弓箭手就能打得赢对方满兵的武将了(当然你的武将要比他的猛了 群英传嘛当然要体现出将的风采了 虽然武将技少却很实用 一个炬石炼狱基本上对方的兵只剩五分之一了)到了二代相对来说有一个新的飞跃 (有了军师技的出现体现出了文官的作用 文官不再是软弱无能的鸡肋了 而且武将技比一代的更加华丽更加多 有了量的变化 至少质的变化嘛 马马虎虎过得去了)不过相对来说还是不错的 到了三代内政用令牌代替(到了中后期那仅有的一点令牌根本不够用的 唉 实在是。。。) 个人感觉除了必杀技和比武大赛有点点看头其它的根本不想说了 至于四代嘛(因下载玩不到10分钟删之故不作评论 反正是玩不下去的)到了五代文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 因为军师技的实用)而城里战斗增加了箭楼(这样可以体现出守城的好处 箭楼前期可是好东东来的)必杀技也有一个质的飞跃 虽说有某个必杀技修弱(但总的来说五还是算一般般过得去 相对比三四代好点但比起一二代来说根本不能相比的只能说画质上比一二代强但设计上还是一二代经典 ) 为啥好的游戏总是前面的经典到了后面只能用华而平庸来形容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