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中国古代史上,有哪次战役,双方总兵力投入过百万的?


2006-1-11 01:36 贾图
[quote]原帖由[i]马岱[/i]于2005-07-02, 20:21:28发表
秦国应该不是职业军人,前不久刚去西安看了兵马俑,秦军士兵的装束武器各异,看起来都是自带的,也就是说战国时代是亦民亦兵,打战时就都拉出去,史记也有“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的记载,说明基本上是全民总动员了。所以战国时期反而经常出现了人数众多的大战役,到后来逐渐用职业军人作战,所以虽然人口增长了,大的战争场面反而不如以前。 [/quote]
大兄看的是哪个坑?兵马俑分很多年很多批制造的,在这些年里,秦军的服装武器制式也在变化,所以装束武器各异就不奇怪了。但是,同时代的秦军,应该是7国中服装最整齐,装备最制式化的部队。当年我看的几个坑,感觉还是很整齐的,至少出土的同种武器都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只在于人物五官的不同和神态差异。而且兵马俑中刻画的士兵都是精锐部队,自然是职业军人。

2006-1-11 02:01 旖旎从雨
近代的 徐州会战 到了后期李宗仁有60万  日军40万  老蒋包围土原肥的16万. 武汉会战.薛岳的长江防线就不下30万 还有武汉北面的第二战区 人就更多了.后面大把的川军.

GCD和GMD的三次大内战. 还有过长江.

2006-1-11 02:03 贾图
官渡:袁绍11万,曹操3~5万;
赤壁:曹操23万,周瑜3万,刘备2万,孙权2万做后援;
夷陵:刘备8万,陆逊5万。
合肥:张辽7千,孙权10万。

2006-1-11 02:12 平生最爱周公瑾
早期主要是人口不足很难发生人数超过百万的战争。

解放战争时的三大战役肯定都够了,渡江战役也够了。

2006-1-20 23:28 虎豹狼
南朝梁的陈庆之北伐与朱尔荣的号称百万
7000VS百万
漠北决战也接近了吧~~~

2006-1-23 19:47 夕阳残雪
其实利用人口数据算一下,历史上估计没有真正动辄百万以上的战役吧?

2006-1-23 19:49 夕阳残雪
[quote]原帖由[i]旖旎从雨[/i]于2006-01-11, 2:01:19发表
近代的 徐州会战 到了后期李宗仁有60万  日军40万  老蒋包围土原肥的16万. 武汉会战.薛岳的长江防线就不下30万 还有武汉北面的第二战区 人就更多了.后面大把的川军.

GCD和GMD的三次大内战. 还有过长江. [/quote]
还有中原大战,就是以老蒋为首的新军阀之间的会战。解放战争时的三大战役。

2006-1-23 20:05 dubstar1
[quote]原帖由[i]巴孤[/i]于2005-07-01, 14:43:12发表
官渡:袁绍10万左右。曹操应为3-5万。也有说接近10万的,不过论证得比较牵强。

赤壁:曹军20w左右,孙刘联军包括周瑜军3万,刘备军号称2万(实际可能未必有这么多),还有孙权的援军

夷陵:刘备军4-8万(两种说法),陆逊军5万。

合肥:张辽军7千,孙权军号称10万,不算后来曹操的援军。btw,合肥战役根本没法同上面三场相比,汉中和关羽北伐之战还差不多。 [/quote]
鄱阳湖之战,朱元璋40万,陈友谅60万。
农民军的数量是不能考证的,应该只能算正规军的战役,否则黄巾起义的人更多。
至于四个战役,赤壁之战中中真正曹操的军队其实很少,大部分是刘表荆州的降军。

2006-1-23 20:13 夕阳残雪
赤壁中曹军主力应该是袁绍的降军居多吧?曹军大部分是北方人,只有袁绍军的兵源才来自北方啊~

2006-1-23 20:16 夕阳残雪
[quote]原帖由[i]贾图[/i]于2006-01-11, 1:36:51发表
大兄看的是哪个坑?兵马俑分很多年很多批制造的,在这些年里,秦军的服装武器制式也在变化,所以装束武器各异就不奇怪了。但是,同时代的秦军,应该是7国中服装最整齐,装备最制式化的部队。当年我看的几个坑,感觉还是很整齐的,至少出土的同种武器都是一模一样的,不同的只在于人物五官的不同和神态差异。而且兵马俑中刻画的士兵都是精锐部队,自然是职业军人。 [/quote]
秦朝有个什么政策(忘了……),就是战争时全民动员,和平时全部卸甲归田。和平时就留1成左右的军队。也就是说那1成左右的军队才算职业军人

2006-1-25 17:24 虎豹狼
是啊~~~~照这么说,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是人民战争,的兵力就~~~~~~

2006-1-25 18:45 庆次CCzy
这个问题其实讨论的意义并不是很大!!
偶认为该讨论一下历史上有谁有能力统帅单方上百万的军队哈!
我只提:韩信

2006-2-2 10:32 小陆伯言
隋伐高丽之战!

2006-2-2 10:39 oblivion
鄱阳湖啊鄱阳湖,朱元璋战略战术水平完美的展现

2006-2-2 14:07 私掠者
百万之战不是好事,劳民伤财!应该追求以少胜多,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这样才能长久昌盛!

2006-2-2 19:04 慕容十二郎
[quote]原帖由[i]私掠者[/i]于2006-02-02, 14:07:39发表
百万之战不是好事,劳民伤财!应该追求以少胜多,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这样才能长久昌盛! [/quote]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避之。

2006-2-7 16:31 小陆伯言
鄱阳湖之战六十万对二十万.

2006-2-7 16:58 弓骑步
[quote]原帖由[i]私掠者[/i]于2006-02-02, 14:07:39发表
百万之战不是好事,劳民伤财!应该追求以少胜多,以小搏大,四两拨千斤!这样才能长久昌盛! [/quote]
不然,打仗其实追求的就是尽可能地以多胜少,谁没事喜欢以少对多啊。

2006-2-15 22:38 xyz1160
就从我国古代人口数量来看,很难有哪个政权能够这样众多的人口来支撑一次上百万人参加的战役!!!!所以,这样的战役绝对是屈指可数的

2006-2-16 11:07 断-浪
[quote]原帖由[i]第三帝国[/i]于2005-06-30, 22:53:36发表
淝水之战的出现,本身就是慕容垂、姚苌一个阴谋的开始,其动机就注定了这场战役的失败。 [/quote]
一定是看过《边荒传说》吧!

2006-2-16 23:07 红红火火
长平之战,秦军应该不会超过赵军,但也不会少太多。

坑杀40万余,那是那次的,如果包括总共赵国牺牲的,绝对不只这个数。那么赵国参战的总人数,就更可观了

2006-6-16 09:51 碧落赋
请问“挥师百万”一词的最原始出处?

2006-6-16 12:12 杨少凡
[quote]原帖由 [i]红红火火[/i] 于 2006-2-16 23:07 发表
长平之战,秦军应该不会超过赵军,但也不会少太多。

坑杀40万余,那是那次的,如果包括总共赵国牺牲的,绝对不只这个数。那么赵国参战的总人数,就更可观了 [/quote]

》》》《史记》记得很清楚,赵军损失是“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已经把此前历次损失加进去了。

》》》主题加一仗,明初白沟河之战,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朱棣命令张玉、朱能、陈亨、丘福等率军十余万迎战于白沟河。

[[i] 本帖最后由 杨少凡 于 2006-6-16 12:15 编辑 [/i]]

2006-6-16 13:40 碧落赋
[quote]原帖由 [i]杨少凡[/i] 于 2006-6-16 12:12 发表


》》》《史记》记得很清楚,赵军损失是“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已经把此前历次损失加进去了。

》》》主题加一仗,明初白沟河之战,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李景隆会同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 ... [/quote]

白沟河之战,的确我当时忘记了,谢谢提醒~

2006-6-23 15:34 王诩
任何国家发动的战争都不如我们的有迫力

2006-6-23 19:40 中庸
[quote]原帖由 [i]赵子龙帅[/i] 于 2005-10-5 15:48 发表
到底有多少人参战就是当时的统帅也不一定清楚何况是几千年后的我们!
那些数字应该到是估计的!!! [/quote]
如果连这个主帅都搞不清的话,那他就别打仗了!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不知己,不知彼,每战必败!

2006-6-23 19:43 中庸
[quote]原帖由 [i]夕阳残雪[/i] 于 2006-1-23 19:47 发表
其实利用人口数据算一下,历史上估计没有真正动辄百万以上的战役吧? [/quote]
把后勤算上去的话应该有这个数!

2006-6-23 21:01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 [i]弓骑步[/i] 于 2006-2-7 16:58 发表

不然,打仗其实追求的就是尽可能地以多胜少,谁没事喜欢以少对多啊。 [/quote]

是啊,以多胜少才是正途
以少胜多都是万不得以的事。但打赢了以少胜多的仗就比较容易出名,所以陈庆之名气比沈庆之大嘛

2006-6-23 22:39 碧落赋
呵呵。如果你在下棋,当然想方设法,棋盘上你的棋子比对方多。战争就是棋的放大。

2006-6-23 23:05 中庸
其实很多棋都是从战争中繁衍出来的!
楚河汉界!

2006-6-28 01:11 中庸
楼上的看看标题是古代史!
不会你连古代和近代都区分不开吧?:qoo+

2006-10-6 22:38 nakoruru
[quote]原帖由 [i]无知无畏[/i] 于 2005-7-1 19:32 发表

这两场成为战争更合适,而楼主所提的是战役
秦赵长平之战,赵国被坑杀的就有45万,估计整个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绝对超过百万。 [/quote]
长平之战,秦国的士兵比赵国少得多,我记得应该是不到10万,具体多少记不清 ... [/quote]

我看电视
说出土了一个秦的叫“喜”的士兵的坟墓
里面有很多秦的兵役制度
说秦的男子17 岁开始当兵。。。
说秦可以调动100万的大军

2006-10-7 12:37 hardyliao
回复 #15 碧落赋 的帖子

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双方投入的兵力外加后勤人员,确实是超过百万的。

2006-10-7 12:45 KYOKO
长平之战赵军都被坑杀40w,之前战死的呢?
秦军如果人数相当,那基本上就是100w
秦灭楚秦国出动了60w,+上楚军,也该有100来w

2006-10-17 11:44 动如雷霆
[quote]原帖由 [i]Dusk[/i] 于 2005-6-30 21:45 发表
秦灭楚之战,还有隋伐高丽之战 [/quote]
不明白了你们为什么喜欢把“高句丽”直接叫做“高丽”?????????

2006-10-19 10:32 瓦灰
真正双方投入都过百万的战役基本上被苏联和德国打完了.

2006-10-19 13:07 碧落赋
[quote]原帖由 [i]瓦灰[/i] 于 2006-10-19 10:32 发表
真正双方投入都过百万的战役基本上被苏联和德国打完了. [/quote]


嘿嘿,欧洲总人口加起来,也才中国的一半

中国的战役,还是可以挖掘滴~~~~~~~~~

2006-10-19 13:34 瓦灰
没什么好挖掘的,人口的多少并不能说明什么,古代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指挥系统,通信手段,后勤补给,兵力集结等等)注定不会发生规模巨大的战役,即使发生,往往也是军队规模大的一方失败.
进入20世纪随着各种技术手段的进步,才可能出现双方都投入上百万军队的大搏杀.

2006-10-19 13:41 碧落赋
按照科技的发展,现代战争追求的是最少的人员投入,最好己方0伤亡

所以最近的战争,人是越来越少,因为大家比的是科技,而不是人数

然古代,在科技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人数是占很大的影响的

2006-10-20 14:23 瓦灰
你看问题还真是简单,如果真是那样还不如让交战国的军事统帅之间玩场电脑游戏来决定胜败,那军队还有用吗?再先进的武器也是由人来控制的,人的生产周期要比武器的生产周期长得多,所以消灭一个人比消灭一件武器的价值要大得多.所谓的0伤亡,你不要只看到一方损失很小,另外一方呢?如果交战方的实力不是太悬殊,那战争只会变得越来越惨烈,因为随着武器的推陈出新使人在战争中变得越来越脆弱.

2006-10-20 18:46 中庸
楼上的现在的军队可不是在数量上来取胜了。
现代化军事武器没有出现前,职业士兵和普通的壮丁区别不是很大。但现在培养一个士兵是多么的不容易,一个飞行员的价值远远大于一架飞机的价值(当然指合格的飞行员)

2006-10-20 22:18 碧落赋
[quote]原帖由 [i]瓦灰[/i] 于 2006-10-20 14:23 发表
你看问题还真是简单,如果真是那样还不如让交战国的军事统帅之间玩场电脑游戏来决定胜败,那军队还有用吗?再先进的武器也是由人来控制的,人的生产周期要比武器的生产周期长得多,所以消灭一个人比消灭一件武器的价 ... [/quote]

人越来越脆弱,但是人的保护措施也越来越强——只要不是什么大规模杀伤武器

现在人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加之国际舆论的影响,很难再有百万大战了

2006-10-20 22:24 昔时人已没
夷陵:刘备军4-8万(两种说法),陆逊军5万。

四万地缺少了,8W差不多

2006-10-21 04:25 天宫公主
韩信说过刘邦统众顶多十万,而自己统兵多多益善。可见古代战争兵多了也不一定就好办,没有韩信这样的人,100万也是没多少使用价值。

P.S. 真正过100万人的战役,我能想起来的也就是淝水了,但就是不知道苻坚的97万有没有水份。

2006-10-21 07:19 xiaomatu
秦灭楚之战,秦军60万,楚军40万
还有元末脱脱曾动员百万大军包围张士诚的高邮城,这个"百万"据说是实数.守城的才几千人.

2006-10-21 13:14 众神之车
长平之战

2006-10-21 15:41 碧落赋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6-10-21 04:25 发表
韩信说过刘邦统众顶多十万,而自己统兵多多益善。可见古代战争兵多了也不一定就好办,没有韩信这样的人,100万也是没多少使用价值。

P.S. 真正过100万人的战役,我能想起来的也就是淝水了,但就是不知道苻坚 ... [/quote]

应该没有水分,因为各种史书上对这个数据基本一致

2006-10-21 15:42 碧落赋
[quote]原帖由 [i]xiaomatu[/i] 于 2006-10-21 07:19 发表
还有元末脱脱曾动员百万大军包围张士诚的高邮城,这个"百万"据说是实数.守城的才几千人. [/quote]

元朝末年,在内部自己打自己的情况下,脱脱还能动员100万去打张士诚的几千?

2006-10-26 15:36 仆射
秦伐楚,秦将王翦所率秦军就有60万,楚面临亡国的危险应该是倾力而为的,估计兵力不下40万,当然这也是战争而不是战役。明土木堡之战,明军损失约五十万左右,瓦剌应该也有兵力30至40万左右,虽然可能不及100万,但也应该有超过90万。这应该是一次战役。

2007-3-10 03:57 冰冷小手
初看长平之战秦军10W的说法有点不屑,后来渐被燕京晓林说服了,但是还有个问题待解答:若秦军只有10W,那秦应当还有足够的部队可以调动的,因为秦的常备军总有数十万,但是援军没来,秦皇只能带来临时征调的民兵,难道是不及征调,而河内距离战场近,所以.....

2007-3-21 11:54 eatan
对数字没概念。不管史书怎么写,仔细算算人口基数,补给需求,就知道很多数字都很玄。

2007-3-21 19:57 十年砥砺
长平有,不算后勤应该都够了

淝水不能算,兵力只是一只主力而已。
当然如果说前秦伐晋之战,而且只算投入兵力的话过百万差不多

三国时期大战兵力都不是特别多(相对来说),赤壁应该是参战人数最多的。
官渡袁绍起兵时将近10W,曹操兵力不明,但各方记载,都有兵力悬殊之意,本纪更是说兵不过万,骑不满千,那么双方总兵力大致有10W
赤壁曹操20W应该是比较可信的,孙刘4-5W
夷陵陆逊5W,先主兵力虽不明,但算来也应该4-6W间

2007-3-22 11:43 白色自由大帝
所谓战役当然要把那些压粮运草之人也计算在内.真正战场被歼灭的兵力中,有大部分都是他们.而非手持兵刃的真正士兵.

2007-3-31 23:32 zidaneluo
第一次大非川之战,吐蕃40万,不过唐军比较少...

2007-3-31 23:41 wave4ever
[quote]原帖由 [i]仆射[/i] 于 2006-10-26 15:36 发表
秦伐楚,秦将王翦所率秦军就有60万,楚面临亡国的危险应该是倾力而为的,估计兵力不下40万,当然这也是战争而不是战役。明土木堡之战,明军损失约五十万左右,瓦剌应该也有兵力30至40万左右,虽然可能不及100万 ... [/quote]



土木堡明军20w
哪有50w

2007-4-1 01:24 KYOKO
夷陵之战中蜀国的兵力只在吴军之下

5w vs 8w

陆迅的成功不完全是战略战术

2007-4-9 13:07 索虾王
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不知算否?

2008-3-18 18:29 齐王韩信
双方投入兵力合计过百万的,战国时代应该就有2次。

但长平应该不在此数。当时秦强赵弱,连赵自己都认可;在兵力上若是处于劣势,赵王是不会头脑发热命令同秦军对攻的,所以秦军数量上应该远远少于赵军。那么两军合计就该不足百万。

可能的是:
1.五国灭齐之战。齐国“连百万之众,地二千余里,天下莫盛”;当时的齐国,正处于霸业的顶峰,实力上连秦也承认齐为东帝。而是役,齐王“亲将其军,悉众迎于济水西”。齐军悉众,王亲将军,数量当已接近百万,而五国合兵,能一战尽歼齐军精锐,至于尸横遍野的程度,数量上当与齐亦相差不远。这场没有史料记载用兵实数,却可能是华夏古代史上用兵规模最大的一场鏖兵。

2.秦灭楚之战。楚将项燕将兵20余万,破李信;而后秦将王翦将兵60万伐楚,楚复益20万助项燕。合计正好过百万。

2008-3-19 10:55 congwanshui
个人对战国时期老是大好几十万的战争表示极大的怀疑, 或许是一些运东西的民众也算上吧! 要知道战国时期整个国家才多少人口!!

2008-3-19 12:31 正版商
[quote]原帖由 [i]燕京晓林[/i] 于 2005-10-16 16:10 发表
所谓全民皆兵,是不可能有真正的精锐之师的。而打遍中国的精锐秦军,决不会是这种全民皆兵的产物,而是一支经过长期训练和实战的部队。 [/quote]

全民皆兵十年,大概是没什么精锐之师的,全民皆兵百年,还能长期当“民”而不是地里的肥料的,就基本上都是老兵了,大部分新丁出门没几仗就成肥料了。

PS:以色列就是全民皆兵,而且是公认世界第一精锐之师

页: 1 2 [3] 4 5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