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德行与王道


2005-6-25 16:41 change
魏武雄才大略,却被后人以“奸雄”称之,而刘备一织席贩履小儿,无德无才,后世却称其“仁德之君”。
项羽英雄盖世,纵横天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称帝而有本纪的一代枭雄,而刘邦一介小史,德行不佳,却坐拥天下。
朱元璋一个黄觉寺小和尚,无德无能,称帝后大肆屠杀有功之臣,却也是一代帝王。
历史真是善于开这样的玩笑。

张良、刘基,旷世奇才,韩信、徐达,中华名将。为何同效了一个没有德行的主子?历史的轮回吗?

2005-6-25 16:45 张建昭
帝王中真正有德行没几个,基本都半斤对八两,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2005-6-25 16:47 change
那么为什么他们能称帝呢?和儒家的理论有悖。不是说有德者居天下吗?

2005-6-25 17:00 张建昭
事实上有成就的皇帝不需要有多么的好私德

2005-6-25 17:43 梓庭君
当上皇帝,自然就有德了。
果都有了,会没有因吗?

2005-6-25 19:12 老不看三国
正因为他们不是真正的"正人君子",所以他们建立的朝代最后都GAME OVER了!
而且后人一般很惨,这就是"报应".

2005-6-25 19:17 王佐之才
我认为历代兴亡,“德”仍然在起一些作用。以“德”收人望,以“才”务事功。这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有德无才,难成正果,有才无德,不可长久。

“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天下人负我”这话是小说家言,事实上曹操并非轻德如此,即使曹操能说出这样的话,但在现实中却注定做不到。为什麽?因为你若负天下人,天下人也必负你。曹操宽恕张绣,见重贾诩,就证明了曹操并非只可负人之人,是有德有量的。

总之,贤才比君子更有用,一个人获得成功,起直接作用的是才华而不是道德,但一旦有才华的人同时拥有了道德,就会变得更有力量。才主德辅,一个硬件,一个软件,凡成大事者,缺一不可。

统治者在未取江山之前,机变权诈,不择手段,毫无道德可言,道德不起决定性作用,但一旦取得江山就要劝善崇德,披上道德的外衣,以收人心,以得人望。隋朝之所以速亡,乃隋文虽修德于天下,但恩德未厚之故;晋朝之所以未全亡,皆司马氏祖孙三代笼络人心,布德与天下之故。
 
道德就是一面旗帜,一个王朝一旦拥有了道德,它就拥有了旗帜,有了旗帜就会吸引人才。可见,“德”“才”从来都是相互作用的,故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同样重要。
 
一个王朝失民心,则百般求稳而不得稳,一个王朝得民心,即使将朝廷搞得天翻地覆,也大乱不了。隋炀帝与明太祖就是一正一反两个例子!

2005-6-25 20:27 马超将军
[quote]原帖由[i]change[/i]于2005-06-25, 16:41:42发表
魏武雄才大略,却被后人以“奸雄”称之,而刘备一织席贩履小儿,无德无才,后世却称其“仁德之君”。
[/quote]

曹操被奸雄称之,是后代帝王维护正统所为。说刘备无德无才则先入为主。救公孙瓒、救徐州则明显体现了刘备义与德的一面,徐州遭屠城,除了孔融、刘备、陈宫还有谁想着去救?
无德无才怎么可能后来人才济济,三分天下有其一呢?

[quote]项羽英雄盖世,纵横天下,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称帝而有本纪的一代枭雄,而刘邦一介小史,德行不佳,却坐拥天下。[/quote]

项羽何以言雄?匹勇之夫耳!做将军是个好将军,可历史偏让他作个君王。而他不具备君王所需要的雄才与大略,徒有妇人之仁与短视。

刘邦虽一地痞诬赖,却也能识人用人,审时度势,最后终能坐拥天下。

[quote]朱元璋一个黄觉寺小和尚,无德无能,称帝后大肆屠杀有功之臣,却也是一代帝王。[/quote]说朱元璋无德无能,但他有做一代君王的胸襟,所以才有很多人为他效力,最后也能成为一代帝王。

[quote]历史真是善于开这样的玩笑。

张良、刘基,旷世奇才,韩信、徐达,中华名将。为何同效了一个没有德行的主子?历史的轮回吗?[/quote]

历史从来不开玩笑,成功者自有他成功的理由所在,失败者自有他失败的根本原因。不会违背历史与自然的规律的。所谓煮酒论史,实际都在找这些理由和原因。这也是楼主困惑原因之所在。

2005-6-25 20:41 扶楠
支持将军!

其实说刘备无德无才,无论是史书还是小说都不是这样,史书里昭烈帝还是比较厉害的,就是演义里,刘备就算无才,但德总有了吧?何况,演义里刘备的韬晦还是很深的。
刘邦,无德就算是吧,但说“无才”就勉强了,起码灵机一动的小才还是有的,比如“虏中吾指”,比如答应封韩信为齐王时的话,反应出来刘邦脑子还 很快的。

2005-6-25 20:42 潇湘夜雨
[quote]原帖由[i]扶楠[/i]于2005-06-25, 20:41:45发表
支持将军!

其实说刘备无德无才,无论是史书还是小说都不是这样,史书里昭烈帝还是比较厉害的,就是演义里,刘备就算无才,但德总有了吧?何况,演义里刘备的韬晦还是很深的。
刘邦,无德就算是吧,但说“无才”就勉强了,起码灵机一动的小才还是有的,比如“虏中吾指”,比如答应封韩信为齐王时的话,反应出来刘邦脑子还 很快的。 [/quote]

2005-6-25 21:02 狼一
所谓成王败寇
正史上宣传
都是先登上公车后补票

2005-6-25 21:30 鹧鹄仔
不光是“德”要“威德并济”才行,“德”只是表面文章,做给老百姓看就可以了。

2005-6-25 22:22 旁观者
其实德与才都是用于不同的时代的,如果是乱世,群雄以智力争战,一味重德,就等于自缚手脚,很容易失败,死生之际,往往顾不了许多。但是时代安定之后,就要建立秩序并加以维持,只有如此才能让社会发展,乱世可破坏旧弊,却产生不了太多的新事物,所以以人类发展来看,重德要大于重才。
题目不妨改为王道与霸道?

2005-6-27 14:10 change
马超将军对朱元璋的看法,本人不敢苟同?一个连自己的结义兄弟都能杀的人,他人品行可谓“人渣”。和他四子比,他是个什么东西。

2005-6-27 14:12 change
从道德角度来看,刘邦、朱元璋都不咋地,不否认的是,他们俩都会使唤人。

2005-6-27 18:47 5288123
听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讲的.项羽真的是匹勇之夫和妇人之仁.。但我想为将肯定是无敌猛将

2005-6-27 18:57 高木知之
同意前面某位的说法,德行只是做个老百姓看的,一统天下需要的不光光是德,位置那么高,光凭借德行是不足以治理天下的,不耍些手段是不可能当个好领导的,否则怎么对付那些贪官污吏?

2005-6-27 19:21 姑苏陆逊
其实无私可以成致私
或者引用……的话
道德是加权的

2005-6-27 22:27 火狐天下
德有小德与大德,
人品不好失的是小德,
居高位而能顾及百姓,不管是否真的发自内心,以德治国,最终成大业

2005-6-30 11:38 change
[quote]原帖由[i]5288123[/i]于2005-06-27, 18:47:00发表
听厦门大学的易中天教授讲的.项羽真的是匹勇之夫和妇人之仁.。但我想为将肯定是无敌猛将 [/quote]
如果易教授生于那个年代,恐怕他不如项羽吧。

2005-6-30 12:47 格奥尔吉
成王败寇,什么仁义道德,统统给我见鬼去吧.

2005-6-30 17:45 第三帝国
霸王道杂之方为上策

2005-6-30 18:02 马超将军
[quote]原帖由[i]change[/i]于2005-06-27, 14:10:49发表
马超将军对朱元璋的看法,本人不敢苟同?一个连自己的结义兄弟都能杀的人,他人品行可谓“人渣”。和他四子比,他是个什么东西。 [/quote]
我并不是说朱元璋有什么德,而是说他有识人和用人的能力,否则无法解释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为什么会为他效力。

2005-7-3 15:50 change
[quote]原帖由[i]马超将军[/i]于2005-06-30, 18:02:19发表
我并不是说朱元璋有什么德,而是说他有识人和用人的能力,否则无法解释李善长和刘伯温等为什么会为他效力。 [/quote]
刘伯温不也是打完江山就跑了吗?刘先生是早就看出来朱不是人的,那为什么还保他呢?也许是朱比陈有谅等强?

2005-7-3 16:04 张建昭
刘伯温跑得不够彻底……

2005-7-3 18:29 旁观者
被毒死的可能极大……要是象张良,范蠡一样功成名就跑的远远的,才叫完美的人生。

2005-7-3 18:34 老不看三国
刘伯温据说精通奇门遁甲,阴阳五行,能掐会算,结果没有自己。。。。。。
哎~~~是知道自己的因缘,逆来顺受?不象~

2005-7-3 18:58 真面目
统治都,也是管理者,重于能力多于道德,他们的道德是用于统治天下的,而且他们自己最重要的是管理,平衡利益,所以,一般人所谓的道德用于得天下的统治者,实在是很不恰当的。

2005-7-3 19:13 kenterIII
要我说就是在客观环境下的相对能力对比,这些人稍高一点,陈友谅VS朱,项羽VS刘,应该比较明显吧.记得看书时最清楚的一个细节就是项羽要求和刘单挑,实在是觉得有点搞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行与王道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