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背负家族命运的靠山王


2005-6-23 06:22 裴元庆
自幼长得胜,到老不失机。双棒无敌手,威名震华夏。
遥想当年,平南陈,灭六国。横扫天下,双棒无敌手是何等的威风,是他打下了大隋的江山,可是高高坐在九五至尊位子上的却是他的哥哥,他的心中可曾有过不忿?
靠山王,大隋之靠山也。他活得很累,因为他选择作大隋的能臣,他有至高的权利,却和无上的地位永远无缘。因为他是家族中的一份子,而且他是老二。杨林不是李世民,杨坚也不是李建成。
演义中杨家有四兄弟,杨坚,杨林,杨素,杨芳。杨林的能力功绩是其他几个兄弟无法比美,所以杨坚忌惮他,因为杨坚的头上有一个沉沉的宝盖顶,他明白在朝中唯一能与之抗衡的人只有一个就是杨林。如果有可能他不是没想过除掉杨林,如果有可能他不愿给杨林至高的兵权,他只是无奈,他明白一点,不留住杨林不给他至高的权威,那就等于不给自己再做皇帝的机会,朝中所有人都可以杀,只有杨林一个人不能杀,因为他的地位太特殊了。跟将士们打下天下的是他,而且他也是杨家的人。
杨林其实很明白杨坚的心理,但是杨坚却不明杨林那种视家族利益为己任的执著。杨素,杨芳都在京城中高官得坐。杨林选择了离开,他不停的在外东征西讨,他是家族中的一头牛。
无论是那个版本中,杨林爱才都是出了名的,他对秦琼的容忍和偏爱往往气煞了十二个干儿子,甚至于杨林曾经想在自己百年后让秦琼继承自己的王位,这对秦琼来说,可能是耻辱,可能是滑稽。但对杨林来说是如何的惆怅?如何的凄凉。杨林对秦琼是真情,秦琼对杨林却是假意,杨林杀了秦琼的爹,不是因为私仇,那是为了家族,为了大隋,俩国交兵哪有不死人的?杨林唯一的错,只是他比秦彝的本事强。在杨林三赶秦叔宝时,当他听到秦琼是秦彝的儿子,他在马上呆住了。这个呆不光是对秦琼的失望,而且是对大隋未来希望的破灭。杨广的昏庸他不是不知道,他有能力去废除他,但真的那样做天下还是大隋的天下么?
杨林是悲惨的,在这个时候他是悲惨的老人,在杨广的事上,他劝过杨坚不要费长立幼者是他的执著,但杨坚对杨林的怀疑,和对独孤皇后的顺从使杨坚没法相信杨林的话。杨林的苦劝换来的只是平边境叛乱的圣旨,杨林失望了,杨勇完了。但大隋还是杨家的天下。
他恨宇文化及,是在他的挑唆下杨广杀了杨坚,他不是不恨杨广,但杨广是杨家的人,他只能自己骗自己杨广只是受了奸人的摆布,他再次失望,但大隋总还算杨家的天下,只要扫除奸佞,他还是会有希望的,他遇见了秦琼,他要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他,那是百年之后保住大隋的希望,可惜破灭了。他试图去弥补,他想再二再三的去说服秦琼回心转意,但他忘了秦琼是为名声活着的人。他又失望了。四平山一战,十八路反王拦路,杨林眼看着这原本是大隋朝臣的反王他连最后的那么点幻想也破灭了,那是一夜雨淋透无眠的心,那是一片云飘过含泪的眼。他现在的希望只有死了,但是家族的负担连这点权力都不能给与他,大隋还在,杨家还在。他只能继续背着这个家族走下去。
扬州夺玉玺后,杨林自由了,他知道自己前面要走的路,但他又为秦琼的未来担心了,因为他真地把秦琼视为自己的儿子,在他告知秦琼李密的为人后,他上马痛痛快快的去与罗成大战,他死在回马枪下,在吐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的包裹全放下了,他安心的去了。

2005-6-23 08:57 江东甘兴霸
靠山王这个角色在《说唐》里还是很饱满的。有些评书中让杨林的忠君爱国和爱才如命的个性表现得很滑稽。其实,我倒觉得他是个悲情人物,这么个忠直可感的好老头儿,就这样被英雄们唾弃了。

(只是在他对双枪曹延平的做法,让人看到了他狭隘的一面)

2005-6-23 11:40 关内侯
历史上真的有靠山王这个封号吗?

2005-6-23 12:03 东海麋子仲
靠山王搜刮来的180万皇槓银子,使用来干什么的捏?

2005-6-23 12:48 裴元庆
[quote]原帖由[i]关内候[/i]于2005-06-22, 23:40:28发表
历史上真的有靠山王这个封号吗? [/quote]
靠山王这个封号的确有,但是杨林是演义中杜撰的。

2005-6-23 12:51 裴元庆
[quote]原帖由[i]东海麋子仲[/i]于2005-06-23, 0:03:36发表
靠山王搜刮来的180万皇槓银子,使用来干什么的捏?   [/quote]
先说一下,朋友可能记错了,是64万两。不过这也不少了,杨广划下的道,就想让李渊建行宫一样。

2005-6-23 13:22 百事可乐
那历史上的杨林 是怎么评价的?

2005-6-23 13:53 裴元庆
[quote]原帖由[i]百事可乐[/i]于2005-06-23, 1:22:08发表
那历史上的杨林 是怎么评价的? [/quote]
历史上没有杨林其人,原型是杨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受封卫王。自幼被杨坚之妻独孤氏收养,因此倍受文帝宠爱。曾三次率隋军北伐,大败突厥沙钵略可汗,威震塞北。杨爽仪容俊美,举止有度,名声甚好文帝开皇七年(587年),杨爽病,文帝派巫师为其驱鬼,不料鬼没赶走,巫师倒被吓死,当夜杨爽病死,年二十五。

2005-6-23 21:07 完颜康
怎么卫王命都不长,李元霸(李玄霸)也是追封卫王

2005-6-25 01:26 飞霞客
感觉杨林有点象《封神》里的闻太师,颇带悲剧色彩。

2005-6-25 01:35 吕布貂蝉
闻太师 跟这个就是一个形象刻画出来的啊~~

2005-6-25 05:24 曹子健
“靠”山王,就是以皇帝为靠山的王,所以叫做“靠”山王。

2005-6-25 10:37 spacestar
[quote]原帖由[i]裴元庆[/i]于2005-06-23, 6:22:18发表
自幼长得胜,到老不失机。双棒无敌手,威名震华夏。
遥想当年,平南陈,灭六国。横扫天下,双棒无敌手是何等的威风,是他打下了大隋的江山,可是高高坐在九五至尊位子上的却是他的哥哥,他的心中可曾有过不忿?
靠山王,大隋之靠山也。他活得很累,因为他选择作大隋的能臣,他有至高的权利,却和无上的地位永远无缘。因为他是家族中的一份子,而且他是老二。杨林不是李世民,杨坚也不是李建成。
演义中杨家有四兄弟,杨坚,杨林,杨素,杨芳。杨林的能力功绩是其他几个兄弟无法比美,所以杨坚忌惮他,因为杨坚的头上有一个沉沉的宝盖顶,他明白在朝中唯一能与之抗衡的人只有一个就是杨林。如果有可能他不是没想过除掉杨林,如果有可能他不愿给杨林至高的兵权,他只是无奈,他明白一点,不留住杨林不给他至高的权威,那就等于不给自己再做皇帝的机会,朝中所有人都可以杀,只有杨林一个人不能杀,因为他的地位太特殊了。跟将士们打下天下的是他,而且他也是杨家的人。
杨林其实很明白杨坚的心理,但是杨坚却不明杨林那种视家族利益为己任的执著。杨素,杨芳都在京城中高官得坐。杨林选择了离开,他不停的在外东征西讨,他是家族中的一头牛。
无论是那个版本中,杨林爱才都是出了名的,他对秦琼的容忍和偏爱往往气煞了十二个干儿子,甚至于杨林曾经想在自己百年后让秦琼继承自己的王位,这对秦琼来说,可能是耻辱,可能是滑稽。但对杨林来说是如何的惆怅?如何的凄凉。杨林对秦琼是真情,秦琼对杨林却是假意,杨林杀了秦琼的爹,不是因为私仇,那是为了家族,为了大隋,俩国交兵哪有不死人的?杨林唯一的错,只是他比秦彝的本事强。在杨林三赶秦叔宝时,当他听到秦琼是秦彝的儿子,他在马上呆住了。这个呆不光是对秦琼的失望,而且是对大隋未来希望的破灭。杨广的昏庸他不是不知道,他有能力去废除他,但真的那样做天下还是大隋的天下么?
杨林是悲惨的,在这个时候他是悲惨的老人,在杨广的事上,他劝过杨坚不要费长立幼者是他的执著,但杨坚对杨林的怀疑,和对独孤皇后的顺从使杨坚没法相信杨林的话。杨林的苦劝换来的只是平边境叛乱的圣旨,杨林失望了,杨勇完了。但大隋还是杨家的天下。
他恨宇文化及,是在他的挑唆下杨广杀了杨坚,他不是不恨杨广,但杨广是杨家的人,他只能自己骗自己杨广只是受了奸人的摆布,他再次失望,但大隋总还算杨家的天下,只要扫除奸佞,他还是会有希望的,他遇见了秦琼,他要把自己的王位传给他,那是百年之后保住大隋的希望,可惜破灭了。他试图去弥补,他想再二再三的去说服秦琼回心转意,但他忘了秦琼是为名声活着的人。他又失望了。四平山一战,十八路反王拦路,杨林眼看着这原本是大隋朝臣的反王他连最后的那么点幻想也破灭了,那是一夜雨淋透无眠的心,那是一片云飘过含泪的眼。他现在的希望只有死了,但是家族的负担连这点权力都不能给与他,大隋还在,杨家还在。他只能继续背着这个家族走下去。
扬州夺玉玺后,杨林自由了,他知道自己前面要走的路,但他又为秦琼的未来担心了,因为他真地把秦琼视为自己的儿子,在他告知秦琼李密的为人后,他上马痛痛快快的去与罗成大战,他死在回马枪下,在吐出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他的包裹全放下了,他安心的去了。 [/quote]
老实讲,俺非常讨厌这种写作风格.BC
不过,写的不错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背负家族命运的靠山王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