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6-20 12:20
汉飞
春秋战国乱悠悠,各国混战,百姓不堪其苦,突然之间的战乱打破了原始的男耕女织的田园生活。罗贯中说得好“天下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时的历史已经需要统一了,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而由秦来完成这一历史的必然也不是偶然的。主要原因是秦具备了统一的先天性和后天性。
先天性:
1 秦地处关中,三面守险,东拒诸侯,北定狄戎
关中八百秦川,土地肥沃,是个发展农业的好地方!唯一不利的地方就是西北面蒙古宁夏甘肃一带的少数民族的骚扰,秦国也因为这个原因从甘肃迁到了关中并且在与狄戎的战争中才建立的国家。早在周宣王时,“秦仲立二十三年而战死与戎”,这是秦国最早与狄戎战死的君主,其大男庄公立,在庄公去世后,他的大儿子世父“因图战西戎而让位于其弟襄公“,后战败被俘,后在襄公在褒姒引发的动乱中保护平王迁都有功,“因而获岐西地而立国。立十二年伐戎而卒。“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和其他的手段,秦基本上平定了西北方面的敌人。并且在长期的战争中建立了强大彪悍的军队。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硬件因素。
2 秦经过百里奚和商鞅的执政后,国力持续上升。
秦穆公时,重用百里奚的德治而成为一个霸主,但是这不能统一全中国,统一需要武力,但是这和礼仪是相冲突的,德治不能完成这一任务,后在在商鞅的变法中,他大力推崇法治,建立了明确的法律体系,大力发展人口和农业,为秦国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兵源和后勤保障,虽然他最后被车裂,但是他建立的体系且维持下来,统一了中国。而法家之所以能在秦国建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秦国的人民思想比较野,法制也没有那么大的阻力,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西行不入秦“的原因。
3 秦国的君主一直走的是扩张的路线
秦国和周围的楚,晋以及后来的魏,赵,韩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进行了无数次的磨擦和战争,但那也只是局部的。秦国的大步伐统一也只能由强大的武力和强力的君主率领能征善战的将军来完成了。而后赢政就有蒙骜,王龁,杨端和等来扩张了。
白起长平之战后,坑杀赵军四十万,这时候秦始皇赢政出生在赵国。而在秦国南并巴,蜀,汉中,西取太原郡,上党郡,东至荥阳时,十三岁的赢政登基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秦国有吕不韦,缪毒执政,而从小在困境中逆起的赢政有着很强的能力,他打败了缪毒,并且在吕不韦死后正式掌权,这时他二十五岁,为了统一中国,他可以做付出一切,为了堵住天下人的口,他迎回了因淫乱被他囚禁的母亲。
他也是残忍的,变态的,再攻下赵国后,他灭了当年和他妈有过节的所有人,其后,他更是极力地进行军事扩张,终于在他三十九岁时统一了中国,甚至于为了扩张领土,他的部队都扩张到了广西,越南一带,这也足见了这位君王对权势的狂热追求了。
在统一之后,他更是自称始皇帝,用他那不知疲倦的野心统治着天下的一切,什么事情都是由他来做决定,北击匈奴,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巡视全国。
不可否认,他对于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基本上确立了中国的疆域,给以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指示了方向,但是如果依靠一个人来维持的巨大帝国的话,那么这种人一定是非常杰出的,至少在围绕他的年代绝对是空前绝后的,所以在他死后不久,他一手建立的秦帝国就在陈胜吴广的呼喊声中坠落了,本应该是盛世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农民却在统一的梦中被惊醒了,历史的车轮压碎了那几代人的心,战乱又开始了!
2005-6-20 12:30
王平
仅仅有武力的统一,没有后续政治手段的继续,统一也是暂时的。严刑苛法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人性的一些弱点,使秦国得以强大,但统一后一整套的法律没有适应和平时期的变化,所以最后秦灭亡的也很快。
2005-6-20 12:37
狼一
耕战,和上进心的君主
可以说若不是落上秦二世
秦朝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2005-6-20 12:48
汉飞
[quote]原帖由[i]mivy[/i]于2005-06-20, 12:37:30发表
耕战,和上进心的君主
可以说若不是落上秦二世
秦朝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quote]
楼上的兄台此说似乎值得商榷一下哦。
2世时爆发的危机,很多是在始皇帝的时候的积弊啊,换了扶苏,后果应该差不多,人们怕的是凶残的赢政,他一去,大家心头的恐惧就没了,自然就大胆作乱了。
2005-6-20 17:17
惟仁
秦朝建立的一整套政治制度为两汉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6-21 15:31
张建昭
是原创还是转帖请楼主标明。
2005-6-21 17:27
寒冰
所谓没有衣服穿的人只需要一件破袄就可以满足,吃不上饭食的人只要能吃到糟糠就已经足够.天下人见二世即位都张着眼睛等着能有新的政治气象,只要略施以小惠就能让天下沸腾之势得到缓解,难道招致秦亡的不正是二世胡亥吗?
2005-6-21 17:30
天山一剑仙
秦国政策的连续性保持的很好,另外人才政策也更有利一些。
2005-6-21 17:59
湘江子龙
秦人的勇武和耐劳,服从统治也占重要的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朝裂土封侯,随着氏族体制的逐渐瓦解,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的个性的逐渐表现,各个封国,地域的人民的性格,观念有很大的不同了。
最明显的例子,比如齐鲁那么近,但两国的风气迥然不同,鲁人讲礼,思想保守,而齐国,只要看出了那诸姜,就知道和鲁真有天壤之别.
研究研究这个,会对秦为什么会暴亡,一统江山立即四分五裂,以及汉为什么能让这各国各民族融合成我们今天的汉族有新的认识的.
2005-6-21 20:12
完颜康
[quote]原帖由[i]寒冰[/i]于2005-06-21, 17:27:31发表
所谓没有衣服穿的人只需要一件破袄就可以满足,吃不上饭食的人只要能吃到糟糠就已经足够.天下人见二世即位都张着眼睛等着能有新的政治气象,只要略施以小惠就能让天下沸腾之势得到缓解,难道招致秦亡的不正是二世胡亥吗? [/quote]
这几句话用文言可能气势更足
2005-6-25 01:52
iori1222
哦,还是感觉如果二世是个仁君的话,这个朝代还是可以坚持一段时间的,毕竟刚从战争中走出来不久
2005-6-25 02:05
吕布貂蝉
那个时候谁的军事强~~就能统一~~
但是能统一多少时间就不一定啦~~
2005-6-25 22:30
伟君子
有一点非常值得大家注意。
秦过的头号大臣(香港人喜欢说是一哥)好象都是外来的。从百里奚,到商鞅、范什么的(忘了字怎么写了)、张仪、吕不韦等等。
秦怎么能够笼络这么多的人才呀
2005-6-26 08:59
岑平
为什么能统一阿~~
其一:远离纷争多时的中原地带,而是先向西发展得到国力大幅提升,以积锐多时之师猛击在乱世中早已疲惫的各国
其二:正确的政治策略,多位贤人的苦心经营
其三:正确的战略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
其四:君主臣子的努力,秦穆以来各代君王与臣子都很出色
2005-6-26 09:24
潇湘夜雨
秦朝和隋朝的命运差不多,相比之下有些共同。
都开创了以后的盛世——汉朝和唐朝
2005-6-26 10:16
蚁民
秦灭六国制度的先进是关键,靠的是法。法家重君权,其时君国一体,重君即重国。正因为制度严格才使得军中尚军功,无功不得袭爵,领军者皆为百战悍将;朝中重客卿,世袭的低能无法乱政;国中没有“四君子”这样的大害,上下一心,国势远超六国。法家思想中,君主既是国家机器的代表也是最关键的元件,最理想的状态是没有任何个人感情,忠实执行律法。这个标准太高,秦始皇勉强及格,胡亥近乎零蛋。
2006-1-31 23:07
私掠者
秦国后期注重吸引人才!中原的有才之士 纷纷西进!而且秦朝有一套奖励措施,谁引荐的人立了功,那个当初引荐他的人,也享有同等的奖赏!
2006-1-31 23:22
平生最爱周公瑾
我想发表点小看法
应该说统一中国,建立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建立自上而下大一统的政治制度确实有利于中国后来的稳定和统一,如果让战国的形式继续下去,中国很可能成为欧洲。
但我同时觉的,正是这些让中国的封建制度飞速发展,但也似乎迈入了一个不容易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的死胡同。战国时我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很接近中世纪的欧洲,我们的大夫就是他们的领主,我们的士就是他们的骑士,我们也有“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的观念”也许那样的封建制才是更适合迈入资本主义的封建制度吧?
2006-2-1 18:09
私掠者
同意楼上的!个人也认为,秦统一中国,实行秦的政治模式,使中国迈入了一个不容易进入资本主义制度的死胡同。
2006-2-2 09:58
apes
主要还是晋国分裂,不然秦能不能统一还不好说。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