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6-12 12:05
实干司马
张仪出仕秦国后,想方设法只为秦国尽忠,算什么反覆小人
屈原、张仪都是各为其主的忠臣
不知是哪位的胡乱评价
2005-6-12 12:25
伟君子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6-12, 11:56:32发表
张仪,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反覆小人.
屈原,我最讨厌的历史人物之一,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爱国君子.
我可能真的很卑鄙,喜欢小人,讨厌君子.^^
[/quote]
兄弟厉害,不过这种标榜自己特殊的人,不过是不满现在的一些宣传而导致的矫枉过正罢了。
一个字“俗”
至于张仪,我至今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骂他是反覆小人的
2005-6-12 12:39
桓大司马
小人陷害人需要有依据吗?
上官大夫陷害屈原,一定要屈原先有什么毛病吗?
2005-6-12 12:46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伟君子[/i]于2005-06-12, 12:25:31发表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6-12, 11:56:32发表
张仪,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之一,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反覆小人.
屈原,我最讨厌的历史人物之一,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是----爱国君子.
我可能真的很卑鄙,喜欢小人,讨厌君子.^^
[/quote]
兄弟厉害,不过这种标榜自己特殊的人,不过是不满现在的一些宣传而导致的矫枉过正罢了。
一个字“俗”
至于张仪,我至今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骂他是反覆小人的 [/quote]
见<东周列国志>
2005-6-12 12:49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6-12, 12:39:10发表
小人陷害人需要有依据吗?
上官大夫陷害屈原,一定要屈原先有什么毛病吗? [/quote]
小人陷害人是没有理由的
但是为了陷害成功他们当然要从对方的毛病上下手.
2005-6-12 13:42
六韬五略
我就奇怪了,在秦时期,所谓的秦的一些重臣在国内虽然也打击排挤别的大臣异己,但是对秦确出了很多力,让秦捞到许多好处,都是为秦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使秦国力变强而没变弱。感觉是,不排挤打击那些大臣反而自己的抱负没法实施了,但客观给秦确带了好处。
为什么其余六国那些歼臣爱排挤忠臣,结果自己没本事就是在自己本国内捞钱,捞权,对外妥协,结果六国被搞的国力大弱。经常干临阵换菜鸟,杀忠臣,能臣。
2005-6-12 14:02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6-12, 13:42:06发表
我就奇怪了,在秦时期,所谓的秦的一些重臣在国内虽然也打击排挤别的大臣异己,但是对秦确出了很多力,让秦捞到许多好处,都是为秦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使秦国力变强而没变弱。感觉是,不排挤打击那些大臣反而自己的抱负没法实施了,但客观给秦确带了好处。
为什么其余六国那些歼臣爱排挤忠臣,结果自己没本事就是在自己本国内捞钱,捞权,对外妥协,结果六国被搞的国力大弱。经常干临阵换菜鸟,杀忠臣,能臣。 [/quote]
嘿嘿
制度先进^^
君主不坏
其实秦国也吃过亏啊
比如长平之战没能顺势灭赵
将相不和导致天才白起冤死------
秦国的大臣都是性情中人啊
我喜欢.
2005-6-12 15:23
陶心
如此一来,似乎楼主兄长不该挺张贬屈,应该捧秦批楚。
2005-6-12 15:28
yanhy
楼主叫嬴政当然贬屈捧张了,可以理解。
2005-6-12 23:57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6-12, 14:02:33发表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6-12, 13:42:06发表
我就奇怪了,在秦时期,所谓的秦的一些重臣在国内虽然也打击排挤别的大臣异己,但是对秦确出了很多力,让秦捞到许多好处,都是为秦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使秦国力变强而没变弱。感觉是,不排挤打击那些大臣反而自己的抱负没法实施了,但客观给秦确带了好处。
为什么其余六国那些歼臣爱排挤忠臣,结果自己没本事就是在自己本国内捞钱,捞权,对外妥协,结果六国被搞的国力大弱。经常干临阵换菜鸟,杀忠臣,能臣。 [/quote]
嘿嘿
制度先进^^
君主不坏
其实秦国也吃过亏啊
比如长平之战没能顺势灭赵
将相不和导致天才白起冤死------
秦国的大臣都是性情中人啊
我喜欢. [/quote]
不过是个冤死,死前还干过几件大事,这倒没什么。
不像其他人,胸怀大志,没地方舒展,死都死不瞑目。
2005-6-13 00:02
yingzheng
恩,我果然是偏向秦的
不过屈原也没有做什么对秦不利的事情,或者说,从来没有起到什么实质作用.
偶不会因为这个跟他计较的
李牧虽然两败秦军,但偶也很PF他的.各为其主嘛.
偶没有那样小家子气.
2005-6-13 02:49
扶楠
楼主确实喜欢秦,这篇文章写的也满有新意,只不过一时接受起来还有点难度……
“但是屈大夫,你到底明不明白,楚国的未来和你的清白,原则谁更重要?如果你使用些手段,就能将小人除区,就能将楚国拯救,你为什么还要死抱那些原则不放?楚国倒了,于你有什么好处?小人的存在,除了趁出你的高洁,于国何利?恩,你可能认为,自己如果耍那些手段,就等同于自甘堕落,良心上无法过去.可是如果你的堕落能换一个光明的楚国,你何乐不为?那不正是你也希望的吗?正义是要战胜邪恶,但是这胜利,也是正义自己争取得来的啊!但是,你只会哼着《怀沙》投江,向世人证明你的清白,却不能对楚国尽一点绵薄之力,改变它的未来.”
这一段就不大赞同,虽然可以理解为为了国家可以用用手段,但这无疑更向阴谋家提供了理论基础,他们凡事便可以说是为了国家。而正人君子仍然是正人君子,即使是为了国家,也不齿于用阴谋,否则也就不叫正人君子了。
屈大夫的地位只怕是动摇不了的,不过我也挺喜欢张仪,总之,人和人都是不同的,张仪是纵横家,屈原是爱国人士,各有各的魅力
2005-6-13 07:26
蒹葭苍苍
东周列国志只是一本历史小说罢了,当不得正史。张仪什么时候成了反复小人了?
2005-6-13 07:45
萧香剑雨
评价历史人物只能按照史记记载的文字,而不能根据演义之类的
2005-6-13 09:53
张半仙
最昏庸的倒是那魏惠王了,一世忙忙碌碌,却不识人才.
2005-6-13 10:45
yingzheng
我只是发泄一下郁闷之气
我从初中开始对屈原有意见(谁叫他自杀来着,谁叫我当时叛逆来着-----)
高中上郭老的<屈原>时那别提多痛苦了
语文和历史教参是世上最丑恶的动西,但老师偏偏按着它们讲
偶现在终于出了口气哈
PS:高中时写过<屈原之死>,当时是竭尽所能把他往坏里想,也就是为了发泄----"他"压迫我那么久啊!!!!!!!!!
2005-6-13 11:18
曹仁子孝
屈原该是那种名节至上的
2005-6-13 12:58
riolion
张仪?反覆小人?第一次听人这样评价他,战国时代这样的人多了去了。。。。。。怎么能算小人呢
无语。。。。。。
2005-6-13 13:50
洗甲狼河
如果屈原也耍阴谋,和别人争斗,不管他为不为了楚国,都只会成为一个普通的政客,输了,死了,都活该,没人会同情他。
但现在,他是个有着伟大精神的人。
但张仪也没什么错。除了有人因为同情楚国,而在秦楚之间的事情上对他有些反感外,好像没谁会厌恶他。
2005-6-13 16:18
关内侯
古代中国文人都是这样的~很难说谁对谁错。
2005-6-13 17:28
单调一索
屈原爱国之心很让人感动,但从某种程度上说,他做大臣作的有点失败。
2005-6-13 17:32
杨少凡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6-12, 11:56:32发表
不过事情也不能光看一面,因为并不是每个重臣都会因为一次谗言而被君主疏远的.怀王固然昏聩,但是屈原如果平时没有些恃才傲物的行为,他也不会相信.况且小人搞陷害的时候,不会挑别人从来没有的毛病.史记上没有具体说明,屈原对此是如何回应的,只是写屈原为此做了<离骚>,以发泄心中不满.太史公对它的评价很高,也相当理解屈大夫的心境. [/quote]
小人要陷害一个忠臣,并不需要刻意找什么毛病,因为即使是再好的行为,经过有意识的挑拨,也会变成致别人于死地的杀机。以致公孙弘尚有布被之讥,况他人哉。
观新宋即能看出:大灾之年,富户出家中存粮赈济百姓,反有人说他邀买人心,有非常之志;将军打了胜仗,却不能趁胜追击,而要归国受封,何也?因有人说他拥兵自重;至于地方官为度荒年出官库向外地买粮,也有人说他屯积粮草,有图谋不轨之心。悲哉,小人陷人以罪,何必对方有瑕也?
观楼主之意,似有颠倒之嫌,正如一起强奸案,不去遣责罪犯手段残忍,反责怪受害者无能,出此与众不同之语,用意何为?
2005-6-13 18:08
慕容燕然
中国历史对胜利者青睐有加,而民间往往喜欢那些带有悲剧色彩的人物。
屈原是悲剧性的人物,所以很是受人崇敬。
2005-6-13 18:30
Yuneunhea
中国不缺张仪这种人
缺的是屈原这种人
2005-6-14 00:17
六韬五略
楼上的,这你就错了。
我们缺的是能用人,会用人的人。
能用好屈原,正确用好张仪都是一门技术。
而这两种人很多,但用的好要很高的技术含量的。
2005-6-14 09:26
cloud_fire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6-12, 12:49:41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6-12, 12:39:10发表
小人陷害人需要有依据吗?
上官大夫陷害屈原,一定要屈原先有什么毛病吗? [/quote]
小人陷害人是没有理由的
但是为了陷害成功他们当然要从对方的毛病上下手. [/quote]
岳飞爷爷被杀,是什么毛病?莫非是他造反了?
这样说屈原是我不赞成,自古艰难唯一死,他实在是找不到赏识他的君主,又怎么去施展他的抱负,他忠于楚国,却不受重用,一他的个性,难道叫他出国他投么?
死是他唯一的选择了!
2005-6-14 12:26
azx18112
这两人根本没有可比性
2005-6-14 14:59
yuyujiahui
白起叫冤死的?自己找死的。死得活該。
屈原,這個同性戀者,失戀了,一時不小心就尋死了。
張儀二度相秦,人才啊。
衹是不知道衹仕過秦的張儀怎麼反覆了。興許是許地的時候反覆了罷。
突然想起,以前上课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谈到屈原的时候,提到一句话,“安能以吾浩浩之白,受红尘之污”。呵呵。讲白了,还是他太自恋。你也不知道他到底是自杀还是被剪径的咔嚓了。
2005-6-14 15:08
小气莱西
个人有自己的良心,坚持自己的良心,无所谓其他!
2005-6-14 20:00
桓大司马
怎么能因垃圾郭沫若而反感具有伟大精神的人物屈原呢
2005-6-14 22:48
yingzheng
嘿嘿
谁让某电视剧<屈原>里把张仪刻画的那么-----
出气,纯属出气!
2005-6-14 23:26
扶楠
嬴兄不必耿耿于怀了,张仪的评价其实还是不错的,而屈原大夫,你看在他投水的面上,就别对郭老笔下的屈原那么认真了
2005-6-15 00:15
客上天然居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6-13, 10:45:53发表
高中上郭老的<屈原>时那别提多痛苦了
[/quote]
现在的中学课本里居然有把屈原往坏里写的文章?作者是不是脑袋进水了?
2005-6-15 00:26
扶楠
不是吧,嬴兄指的应该是郭老的剧本《屈原》……
2005-6-15 00:26
yingzheng
[quote]原帖由[i]客上天然居[/i]于2005-06-15, 0:15:33发表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6-13, 10:45:53发表
高中上郭老的<屈原>时那别提多痛苦了
[/quote]
现在的中学课本里居然有把屈原往坏里写的文章?作者是不是脑袋进水了? [/quote]
????????
新教材难道改了评价?
要是教材很批屈原,我不幸福死才怪!
2005-6-15 00:30
海语天风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6-15, 0:26:33发表
[quote]原帖由[i]客上天然居[/i]于2005-06-15, 0:15:33发表
[quote]原帖由[i]yingzheng[/i]于2005-06-13, 10:45:53发表
高中上郭老的<屈原>时那别提多痛苦了
[/quote]
现在的中学课本里居然有把屈原往坏里写的文章?作者是不是脑袋进水了? [/quote]
????????
新教材难道改了评价?
要是教材很批屈原,我不幸福死才怪! [/quote]
楼主过分了吧,即使是屈原配不上现在的赞扬,也没有理由去批判吧
2005-6-15 00:52
扶楠
呵呵,楼主大概是当初学的有点郁闷,故尔发泄一下,大家不要太认真了。
另外,嬴兄也的确要分清一下剧本里和历史上的屈原的不同,虽然有时称赞屈原难免有夸大其辞,但是基本上屈原的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
2005-6-15 07:02
蒹葭苍苍
郭沫若写屈原时还没变节。
2005-6-15 08:06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蒹葭苍苍[/i]于2005-06-15, 7:02:29发表
郭沫若写屈原时还没变节。 [/quote]
但文笔已经恶心啦~这家伙文笔向来恶心滴很~
2005-6-15 11:17
狼一
屈原若有张仪的辩才
有南宫的手段
有……
总之要做好人,
就要比坏人更有能耐
更狠
张仪实现了他自己的理想
也是很成功的,所谓各为其主
2005-6-15 11:20
狼一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6-15, 8:06:03发表
但文笔已经恶心啦~这家伙文笔向来恶心滴很~ [/quote]
他可是本朝钦定的
第二大 文人
如果鲁迅不死
可能也不愿意被gcd冠以这么个名号
总之,这些文人总是死了的是最好的啊
当权的人认为他们不安分的啊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