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我们是“抄袭的一代”?


2005-6-5 22:51 实干司马
惊悉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王铭铭在自己的著作《想象的异邦》中严重抄袭哈维兰的《当代人类学》,这一事件实在出乎我们的意料。

   记得三年前,笔者曾撰文指出王教授在负责翻译吉登斯的《民族--国家与暴力》时,误把中国的孟子译成"门修斯",不料文章发出后影响颇广,当时有福建同学提醒,都是厦门大学的校友,需手下留情些个。其实,当时笔者只是对中国学术界普遍存在的浮躁学风表示不满,对王铭铭教授个人来讲,不过是治学粗糙了些,以后多加注意就是了。故而笔者也就不再作声。但王铭铭教授这次抄袭实在令人为他感到惋惜和难过,因为他已经突破了一个中国高级知识分子起码的职业道德底线,这对他个人不能不说是毁灭性的,而对中国学术界又是灾难性的。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王铭铭教授身上,那是不公正的,王铭铭教授固然要对自己的抄袭行径负个人应负的责任。但他所处的环境,造就他这种行径的土壤就没有问题吗?享有世界声誉的北京大学出现严重抄袭的教授,反映的是中国学术事业的危机、中国高等教育的危机,以及中国知识分子职业道德的危机。也许有人会反驳,中国大多数教授是没有抄袭行为的,此话差矣!教授群体肩负着培养社会各方面精英人才的使命,因而是国家栋梁中的栋梁、民族精英中的精英,正因如此,教授这一社会群体就像眼睛一样,容不下一粒沙子,不能有一个抄袭剽窃者混迹其中更不能以"大多数同志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作为标准来评估抄袭现象。

   从社会大背景看,整个社会正处于"转型期",贫富差距迅速拉开,相应提高高校教师待遇的措施严重滞后,迫于经济窘境的无奈,高校教师心理普遍失衡,一个月读一本专业书没有挣得一个大毛,兼职或兼课一月少者千元,多者数千元进帐,难怪有人说"现在读书是高消费"。一旦形成呆在书房就是经济损失的局面,教师业务素质下降就如决堤之水,师德、师风、学风、产品质量(学生素质)则一发而不可收拾。这种现象视作高校腐败一点也不为过,虽然高校即将实行岗位津贴制,但可以预言,上述状况不会发生根本改变。

   但是,没有科研成果是不能在象牙之塔里混下去的,怎么办?只有多快好省的地抄袭、拼凑加以应付。于是,出现了当今高校抄袭拼凑的景观。于是,有人长期不搞科研居然也能够混下去,从道理上讲,大学教师不坐班,是为了科研,一是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二是将科研成果融于教学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学生,为此,蔡元培先生担任北大校长时提出:不搞科研的人是不能上讲台的。现在相当一部分大学教师却把国家给他们搞科研的时间大量化在外面兼课、兼职挣钱上,上课照着教材念,业务水准长期处于底水平状态,就连刚进大学的高中生都能一眼看穿。以致于他们在中学时代培养起来的学习热情都消失在大学校园。现在许多人感叹学生学风日下,但一个学校的学风是由师风决定的,师德、师风如此,又何必苛求学生的学风呢。如果说中国的高等教育过去受到政治的冲击,那么今天则遭受经济的冲击,中国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的师风、学风问题又涉及体制和体制后更深层的诸多原因。此处暂不一一列举,当专文另论。

   言归正传,中国学术界抄袭问题真正反映了知识份子的精神危机和精神堕落。追求虚名、不择手段、利令智昏、巧取豪夺、鸡鸣狗盗却又要道貌岸然、为人师表。屈指算来,老一代学者教授几乎没有类似行径,而抄袭的一代人皆是"文革"后成长起来的,由于"文化大革命"既"革"宗教的命,又"革"传统道德的命,几乎什么都"革",所以这代人既没有信仰支撑、也没有道德支撑,只剩下一个"利"字为其立身之本。也许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老毛病,至此,笔者想起了毛泽东解放后的知识份子改造政策,事至今日,方觉其见识洞察却有过人之处,岂吾等书生所能及之!其实毛泽东早就发现中国知识份子上述毛病,缺乏社会精英应有的素质。故而让其下放"五七干校"种田锄草、养鸡放鸭经受磨炼,再让其意识到自身的使命,担负起自身的责任,所以经过改造后的老一代知识分子勤勉、谦虚、踏实、刻苦、敬业,堪为社会师表。想象一下,王铭铭教授抄袭若是发生在毛泽东时代,咋办?事实上,毛泽东时代学术界虽僵化却没有抄袭成风。当然,要杜绝抄袭并非一定要回到毛泽东时代,西方国家的知识份子就没有这么严重的抄袭剽窃行径。

   中国学术界的腐败已经到了令人难以容忍的地步,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笔者以为,现在已是政府教育部门进行行政干预的时候了。西方有"垮掉的一代"、"颓废的一代",照此下去,总有一天子孙后代会把我们这一代学者称作"抄袭的一代"。

2002.1.5与上海

2005-6-6 01:55 东海麋子仲
我的一个老师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2005-6-6 07:53 鹰派分子
转贴算不算抄袭啊。不知道人家有没有同意转啊。

2005-6-6 08:37 武安国
[quote]原帖由[i]东海麋子仲[/i]于2005-06-06, 1:55:50发表
我的一个老师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quote]
嗯,当年我的语文老师也这么说。

2005-6-6 10:53 arrowblue
[quote]原帖由[i]东海麋子仲[/i]于2005-06-06, 1:55:50发表
我的一个老师云: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quote]
恩,会不会抄不抄差距可大多了


楼住的这个问题,责任真的不在于老师,而是在于社会问题


分配制度太不公平了


而且,作为一个在读的研究生,我的读书经历感觉蔡元培先生说的话不见得是对的(尤其是在今天),现在的社会分工要求明确的专业化,


教学和科研的确应该分开,完全是两回事

但是高校们对老师的制度的确很摧残

2005-6-6 11:03 arrowblue
一谈到这个话题我心里就堵得慌

2005-6-6 20:45 实干司马
看现在我原来毕业的院校,毕业设计或论文不少都是“参考”师兄师姐的劳动成果,而指导老师也睁一眼闭一眼

2005-6-6 20:49 superzz_0
功利和学术永远是冲突的,我只能这么说

2005-6-6 21:01 洗甲狼河
何止高校对教师摧残,整个社会对纯学术者完全都是在摧残。

摘录几句南方周末上的文章:

由北大张筑生教授之死所想 (作者:党国英)

南方周末    2003-03-13

    “科学家真正的创造期在三四十岁时期,数学家的创造期会更早一些,科学的弄潮儿是年轻人。一个科学家具体的创造期有多长,不仅与他的体能有关,也与他的研究方向选择有关,这都是极不确定的因素。过了创造期,科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书或从事其他知识普及工作,走上知识界领导岗位的是少数,而且在本质上对科学的贡献并不重要。”
    “目前中国科学界的一些游戏规则是在折腾科学家。具有毁灭性的规则是两条,一是无休止的资格认定,二是下达科学论文发表的硬性指标。从读博士学位开始,有的大学就定了发表论文的指标,达不到就不授学位。然后从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一步通过资格认定。有的大学通过“改革”,又增加了新的资格认定等级,有“终身教授”和“×级教授”等,每个台阶上的每一年都要完成论文发表指标。大部分科研单位还有“年审”制度,虽然是做样子,但还是给科学家施加了一种压力。科学家本身就承受职业成就感的压力,加上规则的重压,真是不堪重负。”
    “目前科学界的规则我看倒是弊端丛生。某些科学家的投机钻营,徇私舞弊,弄虚作假,都与我们的规则有关。目前的规则给科学界带来了官场习气,那些安守本分的科学家容易受到冷落,而名利场上的好猎手则平步青云,玩名利于股掌之间。银子在追捧等级,有的学科造就了富豪学者,为世界所少见。像张筑生这样的教授在骑自行车往来街区之时,早有人名车出入了。”

2005-6-6 21:35 轩辕苍龙
见不少,不少见
抄天下,天下抄

2005-6-6 22:02 義経と静御前
我的毕业论文都是这里转那里转转出来滴~~~

汗!不过试验可都是我自己做的呀~~只可惜试验部分贼少,才不到10篇纸,文献综述全用转的到有20篇~~~

2005-6-6 22:19 慕容翩翩
社会发展到现在,创新的空间很少了,适当的抄一部分,也是不必深究滴说^_^

偶听的那句是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抄的高不高^O^

其实连文字这个东西都是抄古人的,何谓抄与不抄呢?
抄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啊~~

2005-6-6 22:22 arrowblue
[quote]原帖由[i]苏晴[/i]于2005-06-06, 22:19:08发表
抄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啊~~ [/quote]
MM好可爱

我上初中的时候,同学抄作业

老师批他,

他就说出了这句经典的话

当时很不屑

不了现在读到了硕士,才知道这句话是真理

2005-6-6 22:24 arrowblue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06-06, 20:45:17发表
看现在我原来毕业的院校,毕业设计或论文不少都是“参考”师兄师姐的劳动成果,而指导老师也睁一眼闭一眼 [/quote]
因为现在的导师本身就知道不了研究生

硕士还好点,看看我的博士师哥师姐们,太同情他们了

做论文,什么都要靠自己

导师根本什么都指导不了

遇到问题?自己憋着吧,别说有人指点,连找人讨论都困难

2005-6-7 11:06 Sphynxyu
其实很多东西就是要靠抄的,完全的自创我认为是奢侈、不理智的做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围棋把,仔细留心,你会发现,现代的围棋好手对弈,每一局有85%以上都是在重复定式,所谓定式就是前人下过的,死记硬背的部分棋谱,他们不是在抄袭?----原因很简单:围棋发展了千余年,光靠个人来“想”是无法和几千年来所有棋手的经验抗衡的,所以要想成高手,现把以前的棋谱给背个几百套,高手见真章也就是在那15%的自己的发挥中,否则纵使你是天纵英才,在数千年悠悠棋手的经验面前根本就毫无还手之力。

然后让我们拓宽视野,放到一个领域中:我是学工的,当时我们教我们机械的老师在国内是比较牛的,他最喜说的话就是:“机械设计就是抄袭。”因为现代的机械零件标准化程度很高,说有的零件几乎都有标准件,想自己设计完成的机器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全跳出标准。完全非标的机器就算再好也不会为社会接受,应为他难以制造且无法维护。

最后,在把这个看法拓展到整个世界。何谓抄袭?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所说的话,干的事,又有几件不带有“抄袭”的成份?妈妈管外婆叫妈妈,于是我们也叫妈妈为妈妈,父亲一日3餐,于是我们也一天吃3顿。牛顿说万有引力,于是我们也说万有引力---------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为什么?--------我们为什么从不以为这些是抄袭而引以为耻,因为大家已经习已为常。

牛顿说自己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这是真的。

有人说中国的学术界腐败,抄袭现象无处不见,我倒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中国学术在世界上并不处于领先地位,而处于发展中的学术界抄袭是必然经过的一步。所以对于实干的这句话:“总有一天子孙后代会把我们这一代学者称作"抄袭的一代"。”我敢肯定的说:不会。

2005-6-7 22:05 勿随流水
楼上同志之论未免太不合适了:)

2005-6-7 22:28 门清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有新的发现,跟陈陈相因还是不同的

2005-9-17 17:46 lionheart
[quote]原帖由[i]Sphynxyu[/i]于2005-06-07, 11:06:39发表
有人说中国的学术界腐败,抄袭现象无处不见,我倒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为中国学术在世界上并不处于领先地位,而处于发展中的学术界抄袭是必然经过的一步。所以对于实干的这句话:“总有一天子孙后代会把我们这一代学者称作"抄袭的一代"。”我敢肯定的说:不会。 [/quote]

2005-9-17 19:11 小乐乐
这个世界太疯狂!能把别人的东西化为己用,而且用好了,也不失一种能力!

2005-9-20 23:03 Rhett
对楼上某几位兄弟的话插一句: 引用别人,学习别人,介绍别人,并无不妥,而且在今天的中国大妥特妥. 但是引用要注明参考资料,直接的,间接的,都应该很清楚,这是对原作者的尊重. 能够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是锦上添花,单纯的介绍也是件善举. 可是拿了别人的东西,不加注明的暑上自己的名字,这种剽窃行为太不可取.这和学习是两回事情了.
西方的教学从小就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无论多小的报告,引用参考资料的注明和其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评分标准.这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2005-9-28 16:39 Phil
四五年前为了这个问题,曾经去搜索过国外院校对抄袭的管制和处罚,现在具体的忘了,但是当时记得好像发现国外院校对抄袭的定义,比我们这里的一些媒体要宽松的很。

2005-9-29 01:52 金庾信
[quote]原帖由[i]洗甲狼河[/i]于2005-06-06, 21:01:20发表
何止高校对教师摧残,整个社会对纯学术者完全都是在摧残。

摘录几句南方周末上的文章:

由北大张筑生教授之死所想 (作者:党国英)

南方周末    2003-03-13

    “科学家真正的创造期在三四十岁时期,数学家的创造期会更早一些,科学的弄潮儿是年轻人。一个科学家具体的创造期有多长,不仅与他的体能有关,也与他的研究方向选择有关,这都是极不确定的因素。过了创造期,科学家的任务就是教书或从事其他知识普及工作,走上知识界领导岗位的是少数,而且在本质上对科学的贡献并不重要。”
    “目前中国科学界的一些游戏规则是在折腾科学家。具有毁灭性的规则是两条,一是无休止的资格认定,二是下达科学论文发表的硬性指标。从读博士学位开始,有的大学就定了发表论文的指标,达不到就不授学位。然后从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一步一步通过资格认定。有的大学通过“改革”,又增加了新的资格认定等级,有“终身教授”和“×级教授”等,每个台阶上的每一年都要完成论文发表指标。大部分科研单位还有“年审”制度,虽然是做样子,但还是给科学家施加了一种压力。科学家本身就承受职业成就感的压力,加上规则的重压,真是不堪重负。”
    “目前科学界的规则我看倒是弊端丛生。某些科学家的投机钻营,徇私舞弊,弄虚作假,都与我们的规则有关。目前的规则给科学界带来了官场习气,那些安守本分的科学家容易受到冷落,而名利场上的好猎手则平步青云,玩名利于股掌之间。银子在追捧等级,有的学科造就了富豪学者,为世界所少见。像张筑生这样的教授在骑自行车往来街区之时,早有人名车出入了。” [/quote]
这才是关键,现在的制度就是拔苗助长,不抄行吗?

2005-9-29 06:23 marketing
呵呵看大家讨论这个,忽然想起两个多月前,离交毕业论文还半个多月,天天去学校图书馆的机房上那些是万方之类的数据库找文章贴,主要就是从两三篇文章来,然后加点其他文章来的图表之类.因为那些数据库只有在校园网上的了,电脑同学也要用,所以那段时间学校机房暴满,开馆十五分钟后就别想有机子了,大家都在拷啊.
更有意思的是,我在万方发现两篇内容几乎是完全一样的文章,题目之差一个"浅谈"在万方的搜索列表排序里之隔一篇,不同的地方大概就是导言了......他们比我强,不愧是硕士研究生.

2005-9-30 11:08 popohernan
说到抄,谁不在抄啊,我们现在写的汉字不也是抄袭前人的啊!

2005-9-30 14:14 无知无畏
[quote]原帖由[i]武安国[/i]于2005-06-06, 8:37:04发表
嗯,当年我的语文老师也这么说。 [/quote]
从小学,到高中,我的语文老师都是这么说的。

2005-10-2 16:30 撤消
抄书也要有技巧的
比如改个人名,换同意词等

2005-10-2 17:58 袖里乾坤
“想抄就抄,要抄得漂亮,就算没有人为我放哨……”请用《想唱就唱》的曲子唱。

2005-10-2 20:24 大树将军
岂止是我们这一代在抄!我抄上一代的,上一代抄再上一代的,再上一代的抄老外的。

2005-10-9 12:30 远舟
做个简单的调查:
没有抄袭过的请举手

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原创”有20%的非抄袭部分就够了
尽管这20%是真正的价值所在,但这20%不可能脱离那80%

2007-5-25 19:24 豫少
现在中国的建筑又有几个是原创的呢,现在叫参考!:funk:

2007-5-25 19:42 fengrui19
不怕抄,怕只是抄,怕被迫抄
如果真的是为了学习而抄倒是值得称赞的,但很多时候目的并不这么纯洁

2007-5-25 19:58 豪杰
现在不单是学生在抄,大人也是

2007-5-25 20:01 林冲
不是吧。现在再抄袭也总能创造出点新的东西来。之前2000年,思想都在几本书上转,那才叫“抄袭的两千年”呢?

2007-5-26 02:06 天宫公主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谁抄的水平高。

2007-6-9 18:22 白石道人
抄袭的一代也能叫学者么?

2007-6-11 02:51 天宫公主
说得好听点,这叫“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007-6-11 03:05 悲风鸷
[quote]原帖由 [i]marketing[/i] 于 2005-9-29 06:23 发表
呵呵看大家讨论这个,忽然想起两个多月前,离交毕业论文还半个多月,天天去学校图书馆的机房上那些是万方之类的数据库找文章贴,主要就是从两三篇文章来,然后加点其他文章来的图表之类.因为那些数据库只有在校园网 ... [/quote]
毕业论文也用两周多啊?9000字的论文我用5个小时连提纲到参考资料到写完,1个小时修改,1个小时规范格式,5分钟准备答辩,基本上一切都在最后三天内完成。至于花费最多时间的,恐怕就是等着答辩和与与辅导老师见面前去学校的时间了。最后轻松PASS,反正我写的他们基本也不懂

2007-6-11 03:11 天宫公主
楼上这种做法充其量也就是个 PASS.... :titter:

2007-6-11 03:16 悲风鸷
我本来就是以PASS为目的的,最后的结果是良,比中和及格略好,我觉得还可以

2007-6-11 12:37 谭文山
本来么,创新就是蛋糕上的樱桃,要使人人都是爱迪生,那现在的世界还不得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蛋糕可以拿来,樱桃得要自做,这就是创新。

    站在巨人肩膀上,只需前进一点点,便可千古留名。

2007-7-1 22:34 a3475
贴算不算抄袭啊。不知道人家有没有同意转

2007-7-3 14:45 mymei
许多的学术论文是一定要参考其他的文献的,但必须要列出出处,如果据他人之言为己有,那就是抄袭了。
虽然对大多数人来讲,很难分辨抄袭与参考的区别,但写文章的人本身,是知道他到底是在抄袭还是在参考。
从来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再有才能的人也不得不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关键还是态度的问题。

2007-7-24 21:15 无双吕布
[quote]原帖由 [i]Sphynxyu[/i] 于 2005-6-7 11:06 发表
其实很多东西就是要靠抄的,完全的自创我认为是奢侈、不理智的做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围棋把,仔细留心,你会发现,现代的围棋好手对弈,每一局有85%以上都是在重复定式,所谓定式就是前人下过的,死记硬背的 ... [/quote]
就其中围棋的部分而言,说这话的人根本不懂围棋。

2007-7-25 18:41 越骑校尉
连“三个代表”都是照抄邓小平理论的“三个有利于”的!上梁歪了,下梁怎么弄也不会正。

2007-7-30 13:12 嘻哈赵云
我们不是抄袭的一代

2007-8-3 15:50 天下第一水货
我听到的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就看你会不会抄”

2007-8-4 10:04 FLIEDSTAR
学习可以说是一种“抄袭”吧,我们在学习中积累“抄袭”,然后升华,最终酿造出属于自己的果实,人们就是这样“抄袭”着,把一代代的智慧和文明传承并发扬着。

我们是“抄袭的一代”也许是我们抄袭得太没水准了吧:angry2:

[[i] 本帖最后由 FLIEDSTAR 于 2007-8-4 10:12 编辑 [/i]]

2007-9-6 21:41 体会孤独
回复 #1 实干司马 的帖子

就是那句老话: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
  会抄的叫做引用,不会抄的叫作弊!!
  很多现实的例子.....
 那你说网络中的转帖算不算抄袭?:cai::q```+

2007-9-7 12:33 aj1971
[quote]原帖由 [i]慕容翩翩[/i] 于 2005-6-6 22:19 发表
社会发展到现在,创新的空间很少了,适当的抄一部分,也是不必深究滴说^_^

偶听的那句是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抄的高不高^O^

其实连文字这个东西都是抄古人的,何谓抄与不抄呢?
抄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啊~~ [/quote]





[size=5][/size]  楼上的,说一句,抄的确也是一种学习过程,但如果一个人的脑子里只有抄的东西。那么他就没有自己。如果一个国家只有抄的人材,那么这个国家就原地不前,没有了发展。


要清楚,抄只是一种学习的初级过程,

[[i] 本帖最后由 aj1971 于 2007-9-7 12:40 编辑 [/i]]

2007-9-7 19:58 麒麟子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需向国门悬。”这是陈毅元帅的诗,老师都说过“此头需向国门悬。”一句是汪精卫在监狱里写的,所以陈毅元帅不叫抄袭,而是用了引用的写作手法。

2007-9-7 23:04 陆声俊
抄书也要有技巧的
比如改个人名,换同意词等

2007-9-8 09:57 麒麟子
说的高雅一点,我们不是抄袭的一代,而是善于借鉴的一代,效仿能力强的一代

2008-2-7 18:50 枫树银天
我们怎么做是我们的事,何必听从他人看法:titter:

2008-2-8 22:03 bob1003
抄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抄也只是学习的一个过程

2008-2-25 15:23 123qaz
抄袭不好,但不是最坏的

最坏的应该是不知道自己抄的是什么

2008-2-25 19:19 gaobao
抄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比如抄写十遍单词;抄袭是反学习的一种行径,是将别人的成果直接说成是自己的。
抄的目的是学习,是学习中的一个环节;抄袭更多时候与学习无关,而是为了欺世盗名、争名夺利什么的。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