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5-31 10:22
dimeterio
回复 #60 tiger1970 的帖子
可以從電子琴開始,大概幾百塊。
學音樂要從鍵盤樂器開始,12歲以前不宜學吹管樂器。
2010-5-31 10:59
tiger1970
为啥不从弹拨乐器开始?
中国古代很少键盘乐器,但也出了很多音乐方面的高手啊。
2010-5-31 11:15
dimeterio
回复 #62 tiger1970 的帖子
彈撥樂器的音準是靠演奏者自己掌握的,因此沒有十分音樂天賦的人上手很困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電子琴是最大眾化的選擇。
2010-5-31 11:19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10-5-31 11:15 发表
彈撥樂器的音準是靠演奏者自己掌握的,因此沒有十分音樂天賦的人上手很困難。 [/quote]
晕......
2010-5-31 11:21
颖颖
回复 #63 dimeterio 的帖子
我听到的理论恰恰相反。一场交响音乐会,一般有一个钢琴手+无数个小提琴手。即便在小学/中学,能进校音乐队为钢琴手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小孩如果小时候学小提琴,则比较容易通过进校队而受到激励。钢琴的话,很多小孩进不了校队,就心灰意冷放弃了。所以说,除非小孩音乐天赋极强,绝对不要让他/她去学钢琴。
2010-5-31 11:24
马岱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10-5-31 10:06 发表
我覺得你和你老婆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如果我的理解沒有錯的話,你老婆希望女兒學鋼琴考級,而你反對考級所以不要女兒學鋼琴。其實考級可以免,鋼琴還是要學,你如果爲了省錢連學都省了,那就等於說 ... [/quote]
没有,我老婆没有钢琴考级的想法,她只是觉得钢琴弹得好是一种享受,我跟她说这个过程是一种痛苦。
说实话,说为了省钱还不如头疼钢琴往家里哪个地方放。
2010-5-31 11:25
dimeterio
回复 #65 颖颖 的帖子
用我的親戚——一位因為種族歧視而不能進入墨爾本交響樂團的小提琴家——的話來說,對於入門者而言,鋼琴比小提琴容易百倍,因為鋼琴的音階是事先調好的,而小提琴要自己把握,但是對於高水平而言,小提琴是一隻手的技巧(拉弓的手沒什麼奧妙),而鋼琴要兩隻手彈,所以鋼琴更困難。
2010-5-31 11:29
dimeterio
回复 #66 马岱 的帖子
如果女兒自己喜歡,可以考慮買個電子琴,先玩玩。
2010-5-31 11:30
颖颖
回复 #67 dimeterio 的帖子
自然困难永远比人为困难容易解决。你说的掌握音律属于自然困难,多练习一下大多数人都可以掌握的。而在一个乐队里当钢琴师,你就需要 PK 掉所有潜在的竞争对手。这个难度比掌握个小提琴音律要大多了。所以说像我这样没有音乐天赋的,也只敢去教堂里乱弹两下,我当初要是学小提琴的话,估计还能参加一些 tours。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5-31 11:32 编辑 [/i]][/color]
2010-5-31 11:33
tiger1970
不玩音乐不成吗?
练拳行不行?
似乎练拳比音乐有用的多。
我媳妇钢琴弹的好,也没看见比我有修养。着急的时候她也骂人----反倒我这个一介武夫不骂......
2010-5-31 11:34
黑传说
回复 #54 tiger1970 的帖子
我小时候(好像是初二还是初三的时候)曾经根据一本书讲如何学习的书,给自己画了个金字塔的知识结构,比较全面,然后根据这个金字塔自己去学,还蛮有效果的,至少是基础非常广泛且扎实。
印象里好像[b]最初[/b]是这样的(当时太小,所以画这个的时候缺陷很大,后来高中和大学的时候修正了下,以后就没根本没动过了):
顶尖:某个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大学搞定)
第二层稍有深入:语文、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生物/其他、体育、外语、数学(高中搞定)
第三层需要稍有进展的:语文、数学、地理、物理、化学、外语、政治、历史、生物、体育、音乐(初中搞定,初中没搞定的,高中补上)
底层基础知识:语文、数学、音乐、画画、书法、地理、物理、化学、外语、体育、棋类、花鸟……(初中以前搞定,没搞定的初中后补上)
最初的效果看起来好像跟当时的教育体制非常像,但多了很多杂七杂八的东东。
ps:实际上这些都不重要,[b]重要的是兴趣和自主能力[/b],有了兴趣和自主能力,什么样的应变能力和知识结构都可以自己创造出来。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0-5-31 12:16 编辑 [/i]][/color]
2010-5-31 11:44
dimeterio
回复 #69 颖颖 的帖子
學鋼琴是爲了打下樂感和樂理的基礎,一般學一段時間之後就可以轉向其它樂器。
如果不是對著黑白鍵盤,要理解十二平均律是不太容易的。
2010-5-31 12:02
颖颖
回复 #72 dimeterio 的帖子
嗯,这倒也对。
2010-5-31 12:07
KYOKO
我猜公主有个。。弟弟。恩,至少一个
2010-5-31 12:10
颖颖
回复 #74 KYOKO 的帖子
没有啊,我是独生女。
2010-5-31 12:12
KYOKO
回复 #75 颖颖 的帖子
那我判断错误了。照理来说,既然你爸妈出国了,再生个2、3个应该是没问题的:hz1024:
你看见现在改了国籍的原中国人只生一个的吗:hz1001:
2010-5-31 12:14
tiger1970
公主说话的口气明显是独生女。
有兄弟姊妹的人,说话口气和独生子女是不同的。
2010-5-31 12:26
田建享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
城市子女与农村子女
东北子女与广东子女
男的与女的
有钱子女与贫穷子女和中级子女
以上的子女教育方式是不同的
地区不同+情况不同+经济不同+性别不同=教育不同
有些人认为 教育的好 有些人认为教育的不好 那是因为他们不是同个教育的所以才会认为
教育好或教育不好
毕竟:!!人人的思想是不同的 如果人人思想相同那是什么世界(我想体验一下)
2010-5-31 13:43
黑传说
回复 #77 tiger1970 的帖子
好像跟个人有关系,而不会跟是否独生子女有关系吧?
至少公主上面所说的话,基本上我也会这么说。但我上有哥姐(我是超生的),但相比而言,我独立性方面比我哥姐好多了,从初中开始,父母就不用管我,我做得比他们要求和想象的好太多了,反而作为我大哥的,到大学还需要我父母操心。
孩子如何教育,和父母的远见很有关系,如果父母在平时的日子里就只图目前安逸,而不去关注未来三十年的变化,那么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也会基本缺乏预见性。
而如果父母在还能折腾的年轻时代就有预见到未来可能的不稳定,然后通过自己努力,把主动权牢牢控在自己手中,那么到时怎么变化都无所谓。而如果把这过程推迟到三十年后,到时就是想变,精力也跟不上了。
所以,既然绝大部分人都是如此,那还不如就给人家提供一个孩子所需要的知识金字塔,这样可以不用管未来的变化,反正孩子有了该金字塔型知识结构,什么变化都不在话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0-5-31 14:13 编辑 [/i]][/color]
2010-5-31 14:21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黑传说[/i] 于 2010-5-31 13:43 发表
好像跟个人有关系,而不会跟是否独生子女有关系吧?
至少公主上面所说的话,基本上我也会这么说。但我上有哥姐(我是超生的),但相比而言,我独立性方面比我哥姐好多了,从初中开始,父母就不用管我,我做得比 ... [/quote]
不是在这个帖子里,而是在她以往的帖子里。呵呵......
2010-5-31 14:30
颖颖
回复 #80 tiger1970 的帖子
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说了什么了。。。不过,我还是专心做好自己就行了,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2010-5-31 14:39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5-31 14:30 发表
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说了什么了。。。不过,我还是专心做好自己就行了,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quote]
放心,你说的都是健康、快乐、有道理和能引人深思的话。有时偶尔带出一点稚气,也稚气的让人感到可爱。
像公主这样的有学问的好姑娘是很少见的。
2010-5-31 16:15
陶心
回复 #82 tiger1970 的帖子
我倒觉得她所具有的是从艰困中拼杀出来走向富足者的一切或者大半鲜明的、强烈的性格特征,而不是独生不独生方面。
前辈们对于独生子女在评价、议论时即使是善意的,也难免喜欢从一种居高临下的心理位势来思考、处理问题,这也是正常的,[b]但有时候会因此而忽视其他的人性分类因素[/b]。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陶心 于 2010-5-31 16:26 编辑 [/i]][/color]
2010-5-31 20:23
文以载道
回复 #71 黑传说 的帖子
呵呵,目前我打算把我想学的知识画一个树形结构,和老兄的倒是异曲同工~
2010-5-31 20:27
文以载道
公主有丰富的文理知识,逻辑清晰,态度认真,且可以说是事业有成,的确是让人佩服的女子。
不过就公主以上发言,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搏一搏的资本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文以载道 于 2010-5-31 20:30 编辑 [/i]][/color]
2010-5-31 21:17
黑传说
回复 #84 文以载道 的帖子
我那时是初中,所以作用明显,现在再来画,已经来不及也没必要了,因为基础已经打好,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对专业的东西钻得够不够深的问题。
在大二之前, 一直有三本书是呆在我身边的:孙子兵法(其战略思维和实用性思维)、竞争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书,延边大学的,现在买不到了,当时的人也没现在这么功利,所以里面所写的没有现在这种讲竞争/厚黑之类的那样喧嚣,里面介绍了很多[b]思维方式[/b],令我很受启发)、另外一本名字忘了,是系统讲解学习方法的。
对于小孩的教育,“[b]学习方法[/b]”非常重要,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快速掌握一个东西,可以大幅度提升其成就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另外一个重要的东西就是我所说的[b]知识金字塔结构[/b]。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0-5-31 21:24 编辑 [/i]][/color]
2010-5-31 21:21
文以载道
回复 #86 黑传说 的帖子
呵呵,现在并不晚,对我来说,也只是具有一个知识框架,还有非常多的空白的地方需要填补。如果不能想通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话,会影响学习的效率。
不过看了老兄的发言,我以后也看《孙子兵法》,说的很有道理,人应该具有战略考量,正所谓不能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能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文以载道 于 2010-5-31 21:23 编辑 [/i]][/color]
2010-5-31 22:46
颖颖
回复 #86 黑传说 的帖子
博二之前我也有类似的一批书,不过现在记不得了。博二那年我忽然意识到,真正最有价值的理论,是不会印刷出版的。从此,我身边一本书都没有。
举个例子,投资理论中的风险/回报率换算公式,本身就是无稽之谈。但无论是大二教科书,还是专业金融论文,基本都拿它当公理看待。
真正能赚到大钱的基金,都知道回报率应该和成交量之间换算。因为你掌握了这个公式,你就能具体计算出,如果狙击一支股票,或者一个国家的经济,具体需要卖空多少就能触到支承点。但关于这方面的理论,你不会看到任何刊物写它,你只会在高盛那样的地方,或者极个别的私募基金的 classified 档案里看到。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5-31 23:06 编辑 [/i]][/color]
2010-5-31 23:09
黑传说
回复 #88 颖颖 的帖子
真正的风景或者眼界或者是世面或者说是书,还是在人脑里的。
理论一般印出来的时候,就已经过时了,只适合当垫脚板用,但对孩子来说,这垫脚石是一定要的,直到某一天其能自己去主动抛弃、让自己成为下一代先驱的垫脚石为止。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10-6-1 00:07 编辑 [/i]][/color]
2010-6-1 08:36
burningmars
看了这么多颇受启发啊,还是提高自己能力最关键,行行出状元嘛,真的自己能做到本业务的高层应该是不须太担心自己的未来的。
2010-7-2 16:12
dasha1989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8-2-22 11:13 发表
中国孩子的问题是学而不思,思而不习。
所谓“学习好”的孩子,大多数的创新能力,工作/实战能力都非常的差劲。
最后我想问一句,学习好有什么用?
我这么问是因为我觉得我在大众眼里,还算是一个学 ... [/quote]
公主真是我滴OUXIAN!!好久没有上了,这里还是热闹!
2010-7-2 19:05
羁绊
我感觉我爸在这方面做的很好
我爸在一些事情上都会和我商量,他从不给我定一些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给我定的目标都是和我商量的结果;另外,他天天看新闻都影响到了我,他看的一些新闻大事之类,都跟我讲,让我了解,还给我讲些国家大事,等等。
所以感觉我爸没有给我太大的压力
2010-7-3 17:25
dasha1989
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相叠加是对小孩教育最终的体现!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