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献给所有佛教徒


2005-4-17 16:04 遗诺
佛,是万物之眼,是万物之初开

佛说,你的心中有灰尘

真正悟道的人会回答:“倘若我根本没有尘世的心,又何来的灰尘呢?”

于是佛祖认为他悟了,罗汉认为他悟了

可是他又说了一句话:“倘若我的心中根本连佛也没有,又何来的恶,何来的执着,何来的五毒?”

罗汉震惊了,观音震惊了,佛祖震惊了


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律令没有规条,又哪来的罪恶?善与恶原本就是人类心中的自我观念,倘若我的心中没有我,我的心中没有善恶,我的心中又何来的世界?我的心中没有世界我的心中就拥有了世界。

2005-4-20 07:06 初九勿用
應該挪去我思我在討論討論啊

2005-4-22 12:28 小轲
既然如此,你的心中又有什么?又何来你的心?无心,又何必来此尘世中沾惹是非?

2005-4-22 13:00 匿名拖拉机手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那么色了又如何

2005-4-22 13:06 sincery
据说今天是佛灭日。大凶

2005-4-22 18:06 37211273123
无我无相~

2005-4-22 18:09 superzz_0
心中总有有东西的,不然那还叫生命吗?

2005-4-22 18:36 〖凤凰〗大帅
心中没东西的,肯定是死人。

2005-4-22 18:49 关毛
佛家不好~~~还是道家好,可以娶老婆~~

2005-4-22 19:17 fengxv
[quote]原帖由[i]关毛[/i]于2005-04-22, 18:49:12发表
佛家不好~~~还是道家好,可以娶老婆~~ [/quote]
俗家最好……跑题了

2005-4-22 23:57 sukerwl
我一直奉劝大家这种无聊的机锋毫无意义 你们什么时候能证到“观诸相非相”、“非想非非想”的时候再来参不迟

2005-4-23 00:13 萧香剑雨
偶什么教也不信

2005-4-23 01:08 初九勿用
我思故我在!

2005-4-23 12:51 sukerwl
圣一法师谈般若

般若是什么?般若是佛母。世人只有聪明,称为世智辩聪,来自背心取境,就是违背自心而取外境,取境时必有一个我在,背心取境学究世法,名向外而学,不能离开一个我字,有一个我来积聚学问,叫作聪明,所以世间的聪明智慧肯定有我,而聪明人的我见很重,越学问多,我见越重。

有我是有为法,般若不是有为法,而是背外境求明白自己的心,明心肯定没有一个我在,心明则万法齐观,万法不离自心呀!明白了这个心后,三世诸佛在□许,十方世界在其中,十方世界也清楚,明白了这个心后,不论中外文字,甚至鸟兽之语言也清楚,得语言陀罗尼,所以明心时万法皆通,但一定无我,无我而万法皆通就是般若智。

般若,一般称作智慧,但我认为要加多两个字-菩提,菩提智即是般若,菩提就是佛性,从佛性流出智慧就是般若,不是向外学有般若,向外学只称聪明,不称般若,唯有离境明心,明心生智慧,就叫作般若。

背境观心,眼自看,看自己,不是看人,看自己则知自己的过失,能够反醒,把自己的过失洗得干干净净,所以六祖云:‘若真修道人,常自见已过。’为什么我们不能常自见已过?皆因我们的眼不是自看,而是看人,看人又如何见到自己过,一定要回光返照,然后才见自己过。

眼自看是否很消极而不够积极?不是,自看是积极不是消极,自看到一程度,肉眼便出生天眼,天眼现前,天上天下也见到,天眼无碍,也可以见到极乐世界;自看再进一步,慧眼现前,无我,生死一时空,能出三界;再进一步自看,法眼也现出来,一切法都知道,六度万行乃至八万四千法门,皆能清楚了知,到后来佛眼亦现前,见佛境界,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佛的功德,一一都清楚。

如果我们眼能自看,不向外看,便能具足五眼,因此,般若不是向外求,般若就是自看、自见。

昔日五祖命六祖作务,六祖答曰:‘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便是福田,末审和尚教作何务?’智慧从自心生出来,不离自性,这便是福田,可知六祖一开始便懂得自看,但自看是难事,眼看人容易,自望则难得很呀!

所以眼不易自见,耳不易自闻,心不易自觉,意不易自知,自看自观,不是容易,但我们一定要向这个地方下手。

昔日马祖有一弟子,名石拱禅师,未出家时是一个大将军,喜欢射鹿。有一天,经过马祖的道场,马祖问他是何人,他说我是个猎士,要射鹿,马祖问他一箭射多少只,他说一箭射一只,马祖说:‘你不懂射。’‘我不会射,然则和尚懂射否?’马祖说:‘我懂射。’‘那你一箭射多少只?’祖曰:‘一箭射一群。’猎士曰:‘彼此是众生,何必一箭射一群呢?’马祖曰:‘你既然明白这道理,何不自射?’‘若教某甲自射,无下手处。’

你看,射鹿有下手处,自射却无下手处,马祖即时赞叹:‘这汉历劫无明,一时倾尽。’自射无下手处即无自己,所以历劫无明,一时倾尽,彼因此出家。

你要知道呀,断烦恼若一个一个的来断,需要很长久的时间,若能自断,所有烦恼,一时都清。烦恼从甚么地方生?从我而生,无我,烦恼便尽灭,所以自看、自见,是最妙的法门,但是,无下手处。因此,般若不是向外而求,背心向境-有我,属世智辩聪,背境求心-无我,明心生智慧,智慧不离自性,便是般若。

有了般若又如何?般若波罗蜜嘛!

何谓波罗蜜?即到彼岸之意,到诸佛、圣人、佛土的彼岸,到涅槃的彼岸,到菩提的彼岸,到常寂光的彼岸,简单的来说:返我们的老家。

到彼岸又作何解?六祖解释得最清楚:‘焚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岸。’著境有生灭,犹如大海有波浪,故名此岸,离境无生灭,即名彼岸。是故以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无生无灭,是名涅槃彼岸,若聪明有我,见一切法有生有灭,就是生死的此岸,在这个世界,一切都有生灭:国土有生灭、入有生灭、事情有生灭,如水有波浪,此波浪不同被波浪,香港不是伦敦,若到彼岸,离境无生灭,是净土,如水常流通,此水与彼水打成一片,极乐便是娑婆,娑婆也是极乐,是名流通。

有了般若智慧,观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清净,清净和合,万法打成一片,是名到彼岸,万法清净,就是波罗蜜多心;心是清净,无生死、无烦恼、无业障。到了彼岸,然后见真如心、清净心、涅槃心。

但般若不是一件物,般若未曾离开一切法,而又不是一切法,般若是无相,般若经云:‘色空故,般若亦空,色无我故,般若无我,色无尽故,般若无尽,色不坏故,般若不坏,色清净故,般若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般若清净,受想行识无我故,般若无我,受想行识空故,般若空。’所以般若不是离开一切法,般若与一切法打成一片,如来讲般若经,讲了二十二年,就是因为无一法离开般若。

以观照般若自看、自闻、自觉、自照,背境欢心,无我,故能了生死,古时有一僧人问惟正禅师:‘请问和尚,道在何处?’禅师答:‘道在眼前。’‘道在眼前,为何我不见?’禅师曰:‘有我,所以不见。’‘有我不见,和尚还见否?’‘有你有我,转转不见。’‘无你无我,还见否?’‘无你无我,阿谁求见?’

是以,若想求般若,尽量把我执减低,减至无,无我即见道,见道生智慧,就是般若。

2005-4-23 13:22 陈本布衣
只要是追求真理而不只人云亦云,我认为就是好的。
不过我知道,没有20世纪的物理学变革,就没有波尔和冯.诺伊曼,我们能不能上网交流还两说。

2005-4-23 13:44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陈本布衣[/i]于2005-04-23, 13:22:03发表
只要是追求真理而不只人云亦云,我认为就是好的。
不过我知道,没有20世纪的物理学变革,就没有波尔和冯.诺伊曼,我们能不能上网交流还两说。 [/quote]
上楼文章讲“我” 是贴给楼主看的

2005-4-23 13:57 陈本布衣
我的话是表明我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看法。

2005-4-23 14:07 sukerwl
[quote]原帖由[i]陈本布衣[/i]于2005-04-23, 13:57:15发表
我的话是表明我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看法。 [/quote]
所以佛教要实修 光把佛经背的滚瓜烂熟也没用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

2005-4-23 15:16 陈本布衣
我是个实用主义者,我觉得研究佛经还是可以静心止欲,在炎热的夏天,还是有其积极的一面。当然,有空调时,我就静不了了,毕竟,心静的凉快敌不过空调的凉快。

2005-4-23 16:22 小马爱犬屋
[quote]原帖由[i]遗诺[/i]于2005-04-17, 16:04:05发表
佛,是万物之眼,是万物之初开

佛说,你的心中有灰尘

真正悟道的人会回答:“倘若我根本没有尘世的心,又何来的灰尘呢?”

于是佛祖认为他悟了,罗汉认为他悟了

可是他又说了一句话:“倘若我的心中根本连佛也没有,又何来的恶,何来的执着,何来的五毒?”

罗汉震惊了,观音震惊了,佛祖震惊了


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律令没有规条,又哪来的罪恶?善与恶原本就是人类心中的自我观念,倘若我的心中没有我,我的心中没有善恶,我的心中又何来的世界?我的心中没有世界我的心中就拥有了世界。 [/quote]
这不是悟道者说的,是找碴者说的,和那块上帝的石头是一个概念。  

佛原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灭佛,万物都是佛,那么真正的所谓高高在上的佛也就不存在了,又怎么会罗汉震惊了,观音震惊了,佛祖震惊?他们开心还来不及了。

2005-4-23 16:39 庞桶
sukerwl先生所言甚有发人深思处,受教了
另有一事请教:
悟最高处既为无我,因何有"我"存在(正如先生言,一切烦恼皆从此生)?难不成是神欲晃点我等,取“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之意否?

2005-4-23 16:41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小马爱犬屋[/i]于2005-04-23, 16:22:29发表
[quote]原帖由[i]遗诺[/i]于2005-04-17, 16:04:05发表
佛,是万物之眼,是万物之初开

佛说,你的心中有灰尘

真正悟道的人会回答:“倘若我根本没有尘世的心,又何来的灰尘呢?”

于是佛祖认为他悟了,罗汉认为他悟了

可是他又说了一句话:“倘若我的心中根本连佛也没有,又何来的恶,何来的执着,何来的五毒?”

罗汉震惊了,观音震惊了,佛祖震惊了


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律令没有规条,又哪来的罪恶?善与恶原本就是人类心中的自我观念,倘若我的心中没有我,我的心中没有善恶,我的心中又何来的世界?我的心中没有世界我的心中就拥有了世界。 [/quote]
这不是悟道者说的,是找碴者说的,和那块上帝的石头是一个概念。  

佛原本最终的目的就是要灭佛,万物都是佛,那么真正的所谓高高在上的佛也就不存在了,又怎么会罗汉震惊了,观音震惊了,佛祖震惊?他们开心还来不及了。 [/quote]
对 不过纠正一点 佛原本的最终目的不是灭佛 而是希望众生都尽快成佛

2005-4-23 16:59 小马爱犬屋
人人皆佛,万物皆佛,那么所谓的佛也就如同空气一般,不再高深,不在被崇拜了。

破除崇拜,原本就是佛性,不过到了中国被转化了而已。

2005-4-23 17:12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小马爱犬屋[/i]于2005-04-23, 16:59:51发表
人人皆佛,万物皆佛,那么所谓的佛也就如同空气一般,不再高深,不在被崇拜了。

破除崇拜,原本就是佛性,不过到了中国被转化了而已。 [/quote]
有见地

凡是正信的佛教徒,并不会把塑画雕刻的圣像,当做就是佛菩萨的本身,所以也绝不同于庶物崇拜。

正信的佛教徒,对于圣像的崇拜,目的是在藉著圣像的崇拜而将信仰的力量感通佛菩萨的悲愿。正像靶场的射手,将视线由瞄准口通向准星,再对准靶子的红心,射击的目标虽在靶子的红心,要想射中靶子的红心,却须首先通过瞄准口及瞄准星。当然第一流的射手,并不需要按照瞄准基本动作瞄准;同样的,一个已经悟透了佛法的佛教徒,便会发觉佛的本身是遍满虚空而充塞法界的,那就根本用不著偶像来作为感通感应的媒介。所以唐朝禅宗的丹霞祖师,曾把木雕的佛像,取来烧火烤手的公案。但在尚未证悟的佛教徒来说,岂能不敬佛菩萨的圣像?

2005-4-24 15:35 我自横刀向天笑
我认为ADSL比ISDN好。我相信佛也这么认为

2005-4-24 23:16 实干司马
人人皆佛,佛乃不存,是否意味着人人皆非佛

2005-4-24 23:45 星垂平野阔
悟是这么用言语解释的吗......
佛也是会震惊的吗........

2005-4-25 16:07 sukerwl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5-04-24, 23:16:47发表
人人皆佛,佛乃不存,是否意味着人人皆非佛 [/quote]
现在还没到人人皆佛的地步

2007-8-14 02:05 cxycxy81
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
:hug::hug:

2008-9-30 12:14 黑山白水
楼主实际还是没有看懂佛经吧。。
其实佛教也认为这个世界本没有佛,也没有佛教,也没有佛经。。。。万物皆虚幻
所以佛不会震惊的:qco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献给所有佛教徒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