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4-17 14:03
张建昭
感唐亡
廷中紫袍列如森,尽是攀枝附势臣。
自古清浊皆不辨,何须千载骂朱温。
典故:朱温篡唐前,曾一次将三十几名号称“清流”的朝臣杀死并投入“浊流”——黄河里
------------------------------------------------------------------------------------
惊变
天子屯边未制酋,空招胡马踏中州。
百年社稷今朝坠,万里江山一旦休。
大将收兵失陕郡,小臣披挂保雍丘。
控弦倘得八千骑,无复梁唐晋汉周。
典故:安史之乱。“大将”为高仙芝、封常青,“小臣”为张巡。
-------------------------------------------------------------------------------------
感李煜出降
金殿笙歌酒正酣,北朝带甲起楼船。
中流百舰通天堑,彼岸千军过大川。
建业香衾焉可醉,汴梁卧榻岂容鼾。
当思辞庙前三载,仁肇举杯忆伍员。
典故:
1、前无古人的架浮桥渡江作战。
2、宋祖回复南唐使徐铉语“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3、李煜中宋祖反间计,鸩杀忠臣林仁肇。
2005-4-17 16:24
一叶孤舟
试着胡说。
感觉一个比一个好。
“廷中紫袍列如森”“自古清浊皆不辨”这两句平仄斟酌一下。且后两句意思不大明确
“何须千载骂朱温”“何须”?
二、三的颔联都似合掌。
二结句好,三径联感觉不错。但欲斗胆将“岂容鼾”改作“未容眠”,君意如何?
另:“伍员”“员”应读“云”,纵使不计一先与十三元,似乎也算不得邻韵。
是不是砸重了
2005-4-17 16:39
桓大司马
哈哈~既然你叫我往死里砸,那我不这么砸岂不是对人不住?
廷中紫袍列如森,尽是攀枝附势臣。
自古清浊皆不辨,何须千载骂朱温。
第一句,平仄出错,按全诗看,袍处当作仄声
第三句,按古音,浊处当为平声,此入声,不合,按今音没问题
“自古清浊皆不辨,何须千载骂朱温。”俺喜欢
惊变
天子屯边未制酋,空招胡马踏中州。
百年社稷今朝坠,万里江山一旦休。
大将收兵失陕郡,小臣披挂保雍丘。
控弦倘得八千骑,无复梁唐晋汉周。
起得还好,如萝卜姐姐所言,颔联合掌,下联明显是凑的。三联句法不好,太平,建议改一下句法,这样读上去不能读出顿挫之音。而且大将、小臣用来借代高、张,并不很妥帖罢
尾联“控弦”是什么意思?回鹘兵,还是郭李勤王兵?没看懂哈
感李煜出降
金殿笙歌酒正酣,北朝带甲起楼船。
中流百舰通天堑,彼岸千军过大川。
建业香衾焉可醉,汴梁卧榻岂容鼾。
当思辞庙前三载,仁肇举杯忆伍员。
起得不错。颔联略微合掌,建议转一个视角。颈联不错,但“岂容鼾”系生造词,建议鼾字换下,尾联人物林仁肇太僻啦~其实出现了伍员,完全可以借代林仁肇嘛~然后用别的词构成最后一句。且伍员,员读yun,出韵了。
总体来说不错啦~修改下~如果好的话给你加推荐~
2005-4-17 17:01
张建昭
又要动手术啊~~~
待我去磨磨刀
2005-4-17 17:41
黛菲狄奥
“中流百舰通天堑,彼岸千军过大川。”气势不错,有辛稼轩之风
2005-4-17 22:05
蒹葭苍苍
诗坐得太实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