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4-15 02:04 洗甲狼河
相送残英,夜宇晴天,旧月小楼。正云山过隙,无凭徙倚,画桥流漪,犹自凝眸。棋酒堂前,晚烟晓雾,一叶便知天下秋。风悄度,问秦关何处,唤取箜篌。
凭谁共赋销忧。只争作黄昏独自愁。叹幽幽心事,濛濛烟雨,淹留怊怅,空对沙鸥。绿酒消溶,清狂遣尽,躲却珠歌闲泛舟。无由也,任飞花敛恨,暗锁浮游。

2005-4-15 03:15 蒹葭苍苍
相送残英,夜宇晴天,旧月小楼。正云山过隙,无凭徙倚,画桥流漪,犹自凝眸。棋酒堂前,晚烟晓雾,一叶便知天下秋。风悄度,问秦关何处,唤取箜篌。
凭谁共赋销忧。只争作黄昏独自愁。叹幽幽心事,濛濛烟雨,淹留怊怅,空对沙鸥。绿酒消溶,清狂遣尽,躲却珠歌闲泛舟。无由也,任飞花敛恨,暗锁浮游。

词我已读过,现在粗略评论一下。
楼主的词我之前也读过几首,加上这一首,给我整体的感觉功力是有的。别的不说,楼主肯定读过不少前人作品,谴词造句上做得比较雅致,这是我最直观的感受。但同时我也感觉到楼上在词的结构安排,和意象使用上还有待提高。就拿这首词来说,景物安排得不是很合理。

比如,“相送残英”,这里没多大硬伤,既可以是春也可以是秋。问题出在后面,“晚烟晓雾,濛濛烟雨”恐怕就不能超脱春的范围了。可本词却偏有一句“一叶便知天下秋。”这句如果不是大意疏忽,必定是为了凑韵而作。另外,上片从写到了“旧月小楼,画桥流漪,棋酒堂前”这些都是在室内和城市里的场景。下片突如其来写到了沙鸥,这里就显得突兀了。再者,全词时间太乱。先是写了夜晚,有月,然后又说晚烟晓雾,再一跳,又跳到了黄昏,让人无所适从。

其二,词的呈现性不够。全词所用的词比较笼统,大多是叙述性的词语,真正具有呈现性的句子较少。比如夜宇晴天,究竟是什么样的夜宇,什么样的晴天呢?没说清楚。旧月小楼这句不错。“画桥流漪”、“濛濛烟雨”、“绿酒消溶,清狂遣尽,躲却珠歌闲泛舟”、“飞花敛恨,暗锁浮游”这些句子都是不错的,但又相对孤单,没能形成合立。词要写得灵动,细致,就要观察仔细,在描写上极尽其态。比如“燕子来时,流水绕孤村”、“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等等。这些的句子之所以出名,传唱不衰,就是因为它写得形象,仿佛是在读者眼者放了一次录像。这种方法应该学习。

其三,关于抒情。从整词的格调来看,这应该是一首感时自伤的词。作的是什么,不是很清楚。既可能是伤情,也可能是抒发华年已逝,功业未立的惆怅。造成这种模糊的原因就是意象上的不明朗,确切地说是在选择抒情的景物上做得不是很好。这个“秦关”就很不好理解。李白有诗“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里的秦关可以指家乡,暗喻思念之人之所在。但“秦关”又可以指建功立业之地(百二秦关终续楚。剑指三秦等等。)所以我认为,如果这里是伤情的,不如用秦楼。如果不是,那另外说。下片沙鸥一词也是耐人寻味的。因为沙鸥头上的毛是白色的,所以一般用来形容年纪老大,借来自比。楼主的年纪我并不知道,但从这首词看来,感叹年华的味道并不是很浓。还有词中的意象时而清晰,时而迷渺,所以我觉得很乱。

当然,虽然我觉得此词有上面这些缺点。但还是有可取的地方的,就是这首词已经确立了个基调,这个基调是感伤的,不管是为何事,有情可抒。既然有情可抒,只要楼主确定抒的是什么情,然后再选择与之相关的意象,加以修改润色的话,这词也许会成为一首好词。意象混乱是网络诗词写作者比较多犯的一种现象,常常令人觉得堆砌,其原因是多样的,在这里很难几句话说清楚。我在这里只想介绍一点我的经验,就是在写词的过程中,每写一种景象,每一个意象、典故,都要和抒情有关。必要的时候要狠下心来,推翻重来,反复斟酌。只要能坚持下来,假以时日,必定能有收获。这也是我的作品比较少和写一首词创作的时间比较长的原因。
在我所有词中,能一气呵成的,只有两首而已。

2005-4-15 09:26 花影吹笙
酸人说的极是,楼主的这首词,语境言辞用得都比较纯熟了,看过的词一定不少。
但此词给人的感觉却是混沌不清的,可能就是意境没有达到统一和谐。
一首词想表达什么,就从这个主题来敷衍开。
过多的着意于言辞的优美上,会造成写出来的词比较浮,让人猜不透作者心里究竟想说的是什么。

2005-4-15 09:32 烟波逐浪
正准备学词,搬个板凳过来好好听听

2005-4-16 20:29 洗甲狼河
谢谢蒹葭巡按使这么认真地评点!费心了!
大凡诗词爱好者多是在读到古典名作后,极喜爱其优美词句和琅琅上口的韵律,便开始尝试自己模仿着写。象我这样业余爱好又疏于钻研者便易走入误区。常见的错误便是执著于字句,而忽视了炼意。习惯于诵读词句,但未注意整体布局,忽视了诗意的起伏变化。且又未沉浸得深入,尚做不到厚积薄发,偏还不懂诗意出于自然心,于是强堆词藻,为写而写。最后学得词句看似花哨,却空泛不知所云。又如在下,偶想到个句子便常急于凑个整篇,自以为是灵感,不敢拖延过日。更不忍删去成句。砖瓦不成房屋,便只是垃圾而已。近年来在下常觉自己卡在某处瓶颈,写的东西无法提高,自做检讨,也恍惚似有所悟,今日蒹葭巡按使及兰陵公主节度使所言,亦将许多在下心中模糊之处讲得清晰了。谨受教。
陶郡公大人理论功底深厚,大家风范。难怪此间诸多好手都对大人执弟子礼。今承蒙指点,不胜荣幸。更主要的是大人甘做蜡烛,费时费力为我等劣作谆谆讲解,古道热肠,令在下肃然起敬。

2005-4-16 21:03 桓大司马
看了词和评论以后受益良多

2005-4-17 16:36 一叶孤舟
也来学习一下:P

2005-4-17 22:15 蒹葭苍苍
[quote]原帖由[i]洗甲狼河[/i]于2005-04-16, 20:29:05发表
谢谢蒹葭巡按使这么认真地评点!费心了!
大凡诗词爱好者多是在读到古典名作后,极喜爱其优美词句和琅琅上口的韵律,便开始尝试自己模仿着写。象我这样业余爱好又疏于钻研者便易走入误区。常见的错误便是执著于字句,而忽视了炼意。习惯于诵读词句,但未注意整体布局,忽视了诗意的起伏变化。且又未沉浸得深入,尚做不到厚积薄发,偏还不懂诗意出于自然心,于是强堆词藻,为写而写。最后学得词句看似花哨,却空泛不知所云。又如在下,偶想到个句子便常急于凑个整篇,自以为是灵感,不敢拖延过日。更不忍删去成句。砖瓦不成房屋,便只是垃圾而已。近年来在下常觉自己卡在某处瓶颈,写的东西无法提高,自做检讨,也恍惚似有所悟,今日蒹葭巡按使及兰陵公主节度使所言,亦将许多在下心中模糊之处讲得清晰了。谨受教。
陶郡公大人理论功底深厚,大家风范。难怪此间诸多好手都对大人执弟子礼。今承蒙指点,不胜荣幸。更主要的是大人甘做蜡烛,费时费力为我等劣作谆谆讲解,古道热肠,令在下肃然起敬。 [/quote]
这个说得我都不好意思了。我这只是一家之言,如果觉得还有可取之处,那就是我莫大的荣耀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沁园春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