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4-12 11:28
易非
有事去了,晚上要值班,就先想着凑成这样,也算是交了师父的作业吧。
琐窗寒
碧草迷离
桃枝暗淡
燕双飞去
寒窗瘦影
寂寞一庭花雨
近黄昏
更无稍歇
愁浓醉后人无主
又恼门前柳
偏随风意
万丝千缕
无语
伤情处
少年意气时
雁城羁旅
南郊淡酒
漫兴谁识归路
算而今
泪没人非
芳魂只共湘妃舞
惧梦中
将欲归来
子规啼不住
2005-4-12 11:30
花影吹笙
看着上片觉得好,下片感觉有些散,有些凝滞,不如上片的顺畅。可能是偶就喜欢上片的那个调调吧~~汗ING~~
2005-4-12 11:40
易非
打错字了,
把那个念经年,改成,算而今
不知道到底是琐窗寒,还是琐寒窗。汗。
2005-4-12 13:02
易非
好了,就改成这样了,算补交的作业,不知桓大与师父算不算啊。
琐窗寒
碧草迷离
桃枝暗淡
燕双飞去
寒窗瘦影
寂寞一庭花雨
近黄昏
更无稍歇
愁浓醉后人无主
又恼门前柳
偏随风意
万丝千缕
无语
伤情处
少年意气时
雁城羁旅
南郊淡酒
漫兴谁识归路
算而今
泪没人非
芳魂只共湘妃舞
怕梦中
将欲归来
子规啼不住
2005-4-12 14:13
桓大司马
呵呵,算给蒹葭兄的作业吧。诗社第一期的作业已经截止啦
“无语”~现在被好多人用为口头禅了,看起来有点想笑~真郁闷
少年意气时
雁城羁旅
南郊淡酒
漫兴谁识归路
这几句似乎枝蔓了
2005-4-13 01:07
蒹葭苍苍
虽然离我的期望还很远,但已有进步了,改天好好给你说说。
2005-4-13 20:27
落叶的秋
我的第N感告诉我这里有故事
算啦 过去的事情 还想什么呢?开心就好:)
珍惜你身边的人 珍惜关爱你的人
减价 牙痛好没?
2005-4-14 02:13
蒹葭苍苍
我牙不疼了.
评一下
“碧草迷离,桃枝暗淡,燕双飞去。寒窗瘦影,寂寞一庭花雨。”这几句起得不错。虽是写景,但景中蕴情,符合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首先用“碧草迷离,桃枝暗淡”营造出一片迷渺惨淡的气氛。燕双飞去,一语双关,为后面只个儿独处的寂寞做了铺垫。然后将镜头由外向内,写到自己身处的环境“寒窗”,一庭院的落花。人因为有心事,日渐消瘦。这里我很满意,这是我惯用的手法。不足之处是,燕双飞去之后,直接来了寒窗瘦影,词的连贯性不是太好。 “又恼”也用得不好,读起来口感略差。
近黄昏,更无稍歇,愁浓醉后人无主。又恼门前柳,偏随风意,万丝千缕。这里值得表扬,我的课没有白上。词的境界和手法与诗不同。诗给人是一种干脆利落,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而词相较要缠绵得多,就像烟气一样,袅袅绕绕,将神韵层层提升。 在前面几句中,本词已经营造出了一种孤独寂寞的气氛,这里使得这种感情更递进了一层。严格意上说,这里并不算折进,这里只有进,没有转折,它的感情是层层推进的。接着来了个“黄昏”,这个意象用得好,黄昏这词大多用来表太凄清,这点在前人作品中已见得太多,不用多说废话。“更无稍歇”,这个我要鼓掌,词是细腻的东西,这里写得就很精致。把前面种种凄苦的景象,用四个字一结,使之无限扩大,这点值得鼓励。“愁浓醉后人无主”,是对前面情绪的一种延伸,因为过于凄苦,所以借酒浇愁,但因为愁得太深,醉了也没有用。从反面烘托了主题。接下来三句,写是景语作情语的用法。把千丝万缕的柳绦隐喻成万丝千愁的忧愁,用了个夸张的手法,但很合理。
下片不如上片,从文字上看,山叶已经知道了下片要抒情,只是功力不够,没能将上片的佳构用得下边来。
无语,伤情处。这两句过片,不好不坏,只是平稳过渡。
“少年意气时,雁城羁旅,南郊淡酒,漫兴谁识归路。”这几句不是好。一是没能呼应上片营造出的意境。上片既营造出一片凄凉寂寞惆怅的氛围出来了。这里面只是平淡地回忆了一往事。而且写得很粗糙。“雁城羁旅,南郊淡酒,漫兴谁识归路”。这几句没能看出伤情的意思,问题就出在写得太粗糙。词要写得动人,就要真。如何才能做到真,就得细致,就得让人好像亲眼看一样。这里连什么事也没交待清楚。功力问题。这里写悲写喜都可以,写喜可以用来作反衬,为后面作铺垫作折进。写悲则可以层层推进感情。二是顺接得不好。无语,伤情处。已经有个处了,又少年意气时。这样写也未尝不可,但终归不是很好。虽然这几句未能出彩,但也算可以。
算而今,泪没人非,芳魂只共湘妃舞。怕梦中将欲归来,子规啼不住 。这几句其实是好句,但在这里读起来却没多大意思,为什么呢?就是上面没有铺垫好。“算而今,泪没人非,芳魂只共湘妃舞”,这里折倒是折了。但折的是哪些意思呢?看不出,上面没有交待,这几句就显得比较苍白无力了。你为什么泪流干了呢?虽然交待了“人非,芳魂”让人知道斯人已逝。但正因为没能写出人活着时的两人间的欢乐,所以才显得人死后的哀悼苍白无力。想想东坡的“小轩窗,正梳妆”,还有纳兰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些句子都充满着两人相处时的生活情趣,让人读后如同历历在目,增强了共鸣的力度。后两句也有问题。既然写梦中欲归了,这里应该是好事,子规啼是坏事。我认为这里应该换一换,可以写成怕梦短,魂不能久留,然后再加子规啼不住。借用杜鹃鸣叫来比喻断肠,这样可能会更合理些。
2005-4-15 02:30
洗甲狼河
如此细致地点评,钦佩。道一声:陶郡公大人辛苦了。
2005-4-15 21:10
易非
感谢师父这么细致的点评和拳拳教导之心。我再好好改一下。争取将师父指出的败笔与不可取之处再做圆一点。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