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3-23 00:00
桓大司马
[b][size=3][color=blue]松尾芭蕉俳句[/size][/color][/b]
新年:莫疑问,潮头花,亦是滨海春.
岁旦:一年又一年,叫猴戴假面.
闲居二月堂:猫儿叫春停歇时,闺中望见朦胧月.
楠边:古池塘呀,青蛙跳入水声响.
和歌浦:春将归,鸟啼鱼落泪.
梅林:水鸟嘴,沾有梅瓣白.
缓步:内山花多娇,外人哪知晓.
赏花:树下肉丝菜汤上,飘落樱花瓣.
伊势山田:春月夜,暂且逗留花蕊上.
伏见西岸寺遇任口上人:请将伏见桃花露,滴落我衣襟.
致露沾公:湖景遮掩梅雨中,濑田交横.
十八楼记:望此方,眼底景物皆清凉.
明月夜泊:夏月夜,章鱼壶中虚幻梦.
佐夜中山:命也如是,只有草笠下,稍得些凉意.
无常迅速:新叶滴翠,滴来拂拭尊师泪.(尊师:鉴真)
清泷眺望:松叶青青,散落清泷波心.
鸣海眺望:寒鸦宿枯枝,深秋日暮时.
菊月二十一日,潮江车庸家:谈笑风生,打破秋夜静.
惜秋:大海波翻时,银河横挂佐渡天.
不破关:坟墓也震动,我的哭声似秋风.
诣那谷观音:比起石山石,秋风色更白.
诣那谷观音:秋月明,一夜绕池行.
十五夜:迷蒙马背眠,月随残梦天边远,淡淡起茶烟.
泛舟于深川尾五颗松处:此川上下游,同是月之友.
过箱根关所时遇雨山云迷漫:濛濛细雨,不见富士山姿,别有情趣.
山中十景:高濑渔火,菊花请快开,重阳就到来.
在八町(土屈):石屋石缝间,秋菊花自鲜.
秋杂:江户客居已十霜,便指是故乡.
旅怀:秋深矣,不知邻人作何事?
冬:旅宿不堪夜雨情,犹闻狗叫声.
深川雪夜:独酌更难眠,夜来风雪天.
二度建置芭蕉庵:啜粥听琵琶,犹如粒雪敲檐声.
病中吟:旅中正卧病,梦绕荒野行.
为某人祈冥福:不知鱼鸟心,乐我忘年吟.
在大津:三尺山,山风吹落木.
冬杂:冬天院子里,虫吟纤月细如丝.
布袋僧画赞:求施舍,袋里之花和月.
在奥州高馆:长夏草木深,武士当年梦痕.
2005-3-23 00:27
桓大司马
如果大家喜欢,偶有空再发与谢芜村与小林一茶的
2005-3-23 02:45
南宫如水
麻烦马兄把原句也发一发吧,这样看不出俳句的味道了。
2005-3-23 11:32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南宫如水[/i]于2005-03-23, 2:45:58发表
麻烦马兄把原句也发一发吧,这样看不出俳句的味道了。 [/quote]
抱歉啊,我并无原句。即使有原句,也不会打日文
2005-3-23 11:46
谷风及雨
《贫穷问答歌》
风雨交加夜,冷雨夹雪天。
瑟瑟冬日晚,怎奈此夕寒。
粗盐权佐酒,糟醅聊取暖。
鼻寒频作响,俯首嗽连连。
捻髭空目许,难御此夜寒。
盖我麻布衾,披我破衣衫。
虽尽我所有,难耐此夕寒。
比我更贫者,听我问数言。
妻儿吞声泣,父母号饥寒。
凄苦此时景,何以度岁年?
天地虽云广,独容我身难。
日月虽云明,岂照我身边。
世人皆如此,抑或我独然?
老天偶生我,耕作不稍闲。
身着无絮衣,条条垂在肩。
褴褛如海藻,何以御此寒。
矮屋四倾斜,稻铺湿地眠。
妻儿伏脚下,父母偎身边。
举家无大小,呜咽复长叹。
灶头无烟火,锅上蛛网悬。
忍饥已多日,不复忆三餐。
声微细如丝,力竭软如绵。
灾祸不单行,沸油浇列焰。
里长气汹汹,吆喝在房前。
手执笞杖来,催讨田税钱。
世道竟如此,此生怎排遣?
2005-3-23 12:02
远舟
“贫穷问答”是山上忆良的长歌,84俳句
俳句那个时代还米出来捏~~
俳句的句式5-7-5,很好辨认的说
2005-3-23 12:32
广成子
日本俳句表现的是一种片断语境~即对某一生活片断或经典景色的感悟。
其实,依我看,这种文学样式,比起我们中国的唐诗宋词来,实在犹如黄犬之比麒麟~
2005-3-23 12:33
广成子
当然,有些写得确实是好,短小而隽永~实有无上之味。
2005-3-23 12:41
远舟
俳句最大的特点本不在秀丽花巧
而是平淡简洁和含蓄内敛
2005-3-23 12:46
广成子
恩,同意。
PS:老新读不读芥川龙之介的短篇?
2005-3-23 13:22
远舟
芥川我很喜欢啊~~~
不过很久没复习了就是
2005-3-23 13:36
广成子
呵呵,贫道QQ77028724,给个面子,加贫道为好友~
2005-3-23 13:52
三杯倒
什么叫俳句啊?太深奥能解释一下吗?
2005-3-23 14:13
南宫如水
好像有一贴有介绍吧,你翻一翻
2005-3-23 14:24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广成子[/i]于2005-03-23, 12:32:38发表
日本俳句表现的是一种片断语境~即对某一生活片断或经典景色的感悟。
其实,依我看,这种文学样式,比起我们中国的唐诗宋词来,实在犹如黄犬之比麒麟~ [/quote]
是。我认为俳句局限性很大,只能表现单一的感情,稍复杂点就表达不了。比之唐诗宋词,实则只是一个开头,或者只是一个结尾,或者还达不到成为中国诗词开头结尾的高度
不过表达单一的感情,很凝练,倏起倏止,也是特点吧,偶还是喜欢一些隽永有味之作的
2005-3-23 15:12
南宫如水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3-23, 14:24:16发表
是。我认为俳句局限性很大,只能表现单一的感情,稍复杂点就表达不了。比之唐诗宋词,实则只是一个开头,或者只是一个结尾,或者还达不到成为中国诗词开头结尾的高度
不过表达单一的感情,很凝练,倏起倏止,也是特点吧,偶还是喜欢一些隽永有味之作的 [/quote]
不然,律诗局限较多,难度较大,一般要再三斟酌才能作出。而俳句不然,虽是由唐五言、七言演化而成,却更类似近体诗,局限很少,更多时是诗人有感而发
2005-3-23 15:29
远舟
我觉得司马说的更切合实际
俳句以精练为长,同时也以简陋为短
毕竟诗歌不是只有一种面貌的
或辞藻华美,或气势磅礴
这些都是俳句难以表现出来的
也注定它难以达到唐诗宋词那样的高度
2005-3-23 16:54
晨山尚书
虽然比不上唐诗宋词但是司马列的这几首都是言简意赅,平淡通俗的说,喜欢。
2005-3-28 12:17
桓大司马
看来文学性的东西在人间不受欢迎的说
2005-3-28 15:01
南宫如水
连历史都很少人关注,文化方面就更别谈了……
2005-3-28 21:46
马孟起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3-23, 11:35:30发表
[quote]原帖由[i]马孟起[/i]于2005-03-23, 0:49:02发表
拍案大声叫绝 ,其实自己啥都没看懂 不过还要支持楼主 继续帖出大作
[/quote]
晕,兄弟你搞错了,这是日本古代俳句作家松尾芭蕉俳句的翻译版,跟我无关的 [/quote]
俺当然知道不是司马老大的作品,虽是粗人,但俺也是细细拜读,就是无法体会作者的心境, 但是还是司马兄帖出的,而且大家好像还都有研究,所以就继续支持帖出其他东东
其实是楼主会错意了
记得在《利家与松》里,光秀造反前有一个连歌会,这家伙写了一句,内容不记得了,但是好像就是写的一个时间,其他什么都没有,那时俺一下掉进五里雾中:这就是日本人的诗?? 在这里问一下,这个连歌和楼主谈论的绯句是不是一回事。
2005-3-29 01:27
南宫如水
连歌是俳句一种游戏方式,一般多人聚在一起,由一位连歌师起句,后人接句,歌按俳句的形式,但意思要相关,就是衔接的上。有点像对联和律诗的关系。
2005-4-2 04:07
马孟起
感谢南宫兄的解释,我也觉得可能是对联类型的东西,不过看光秀的那句东西,怎么看也觉得何中国的对联没法比。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