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11-18 22:02 陷陈营亮
裴邃传

裴邃(?-525),字渊明,河东闻喜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与韦叡齐名。
裴邃的祖父裴寿孙,寓居在寿阳,作了宋武帝刘裕的前军长史。父亲裴仲穆,为骁骑将军。
裴邃十岁就那能写文章,喜好《左氏春秋》。南齐建武初年(494),刺史萧遥昌任命他为府主簿。寿阳有座八公山庙,萧遥昌为立其碑,命裴邃做文章。裴邃写的文章,受萧遥昌到称赞。
东昏侯时期,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刺史,任命裴邃为参军。后遥光败,裴邃回到寿阳。刺史裴叔业以寿阳降魏,裴邃遂随众北徙,魏主宣武帝非常器重他,任命为司徒属,中书郎,魏郡太守。魏王遣王肃镇守寿阳,裴邃请求随肃同行,密图南归。
南梁天监初年(502),回归南朝,被任命为后军谘议参军。裴邃请求到边境效力,迁升为辅国将军、庐江太守。魏将吕颇率众五万奄来攻郡,裴邃率麾下拒破之,加封为右军将军。
天监五年(506),征邵阳洲,魏国造长桥断淮以防,裴邃进攻很多次没打下来,于秘密制造突击舰,等到天降大雨,派突击舰开到桥两边,魏军大惊,裴邃乘机进攻,大破魏军,又进军攻破羊石城,斩杀城主城主元康,又破霍丘城,斩城主甯永仁,平定小岘,攻下合肥。以功封夷陵县子,邑三百户,迁升为冠军长史、广陵太守。
裴邃为广陵太守时,与乡人共入魏武庙,讨论帝王功业。其妻甥王篆之密启梁武帝:“裴邃多大言,有不臣之迹。”(《南史·裴邃列传》)于是左迁为始安太守,裴邃志欲立功边陲,不愿闲远,于是致书于吕僧珍,想请他为自己求情,书信还未到达,魏国攻宿预,梁武帝下诏命裴邃拒之。裴邃行到直渎,魏军就退兵了。裴邃升迁为右军谘议参军、豫章王云麾府司马,率所领助守石头。后为竟陵太守,开置屯田,于公于私都得利。升迁为游击将军、硃衣直阁,直殿省。后又假节、迁明威将军、西戎校尉、北梁、秦二州刺史,开创屯田数千顷,仓廪盈实,省息边运,民吏获安,民众送饷绢千余匹给他,裴邃说道:“汝等不应尔;吾又不可逆。”(《梁书·裴邃列传》)只收纳其绢二匹而已。还朝为给事中、云骑将军、硃衣直阁将军,迁大匠卿。
普通二年(521)七月,南梁义州刺史文僧明以州叛入于魏,魏军来援。梁武帝以裴邃假节、信武将军,督众军讨焉。裴邃深入魏境,从边城道进军,魏所署的义州刺史封寿据檀公岘,裴邃出其不意,击败封寿,围其城,寿面缚请降,于是平定义州。除持节、督北徐州诸军事、信武将军、北徐州刺史。裴邃还未上任,又迁督豫州、北豫、霍三州诸军事、豫州刺史,镇合肥。
普通四年(523),裴邃进号宣毅将军。
普通五年(524)六月,梁武帝以豫州刺史裴邃督征讨诸军事,北伐魏。裴邃率骑三千,先袭寿阳。九月十五日晚,斩关而入,克其外城,和魏扬州刺史长孙稚一日九战,因为后军蔡秀成失道不至,裴邃没有后援,所以退军。裴邃重新整兵,收集士卒,命令诸将各以服色相别,邃自为黄袍骑,先进攻狄丘、甓城、黎浆等城,皆拔之,又攻下安成、马头、沙陵等戍所。第二年,攻破魏新蔡郡,进军郑城、汝南,颍川等地,这些地方都响应梁军。魏河间王琛等惮裴邃威名,陈军于城父,不敢进攻。后来元琛到了寿阳,和寿阳守将长孙稚率众五万出城挑战,裴邃临淮河叹曰:“今日不破河间,方爲谢玄所笑。”(《南史·裴邃列传》)裴邃命诸将为四队以待之,使直阁将军李祖怜先挑战而伪退,稚、琛悉众追之,四队竞发,魏军大败,斩首万馀级。元琛走入城,长孙稚勒兵殿后,遂闭门自固,不敢复出。五月,卒于军中,追赠侍中、左卫将军,给鼓吹一部,进爵为侯,谥曰烈。
点评:裴邃是和韦叡齐名的名将,《南史》记载:“睿.....与裴邃俱为梁世名将,余人莫及。”裴邃为人少言笑,沉深有思略,为政宽明,能得士心,在军中有威重,将吏惮之,少敢犯法。他和韦叡一样,都是学尚自立,晚节驱驰,各着功于戎马生涯。但相比韦叡顺利的一生,裴邃要坎坷得多,两次北虏,后又因谗言贬官,北伐时一片大好形式却病死军中。要他晚死一年,是那么第一个进入洛阳的南梁将领,就不会是陈庆之了。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4 13:23 编辑 [/i]]

2003-11-25 14:05 天青如水
裴邃的确可称当世良将,可是与韦,陈相比还缺少些大战役的战果,还是稍逊了些呀.

2006-2-26 11:04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i]小陆伯言[/i]于2006-02-26, 8:22:39发表
还是喜欢韦睿. [/quote]
韦虎还是很强的…………至少比那个杨大眼强

2006-2-26 23:19 windg
不怕萧娘与吕姥,只怕合肥有韦虎。

2006-3-3 23:15 秣陵钓徒
哎  梁武帝若不是先明后暗
南朝乘北魏内乱之时恢复两京是很有可能的啊
哎  结果却亡于侯景之手 可悲啊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裴邃传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