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请教三国时代各国的军力


2005-4-9 18:05 慕容燕然
[quote]原帖由[i]蓝纱枫[/i]于2005-04-09, 14:58:49发表
东西太多懒得引。 [/quote]
“捕风捉影”、“欲加之罪”这号词汇怎么也比您哪个“这斯”来得强多了吧。您看看您用的词汇,还真好意思说我啊。您的帐果然是不认的。至于说人格,不妨把两种词语比较一下看看谁更尊重人些?

说我找茬还真错了。
讨论三国时期的骑兵,有没有谁规定过不许把时间差距指出来?
[color=red]一个是曹操西征,一个是诸葛北伐,和长坂差些时候,更不要说官渡了。
[/color]
西征、北伐离长坂差些时候有错误?西征、北伐离官渡更远有错误?
建安十六年初发生的事晚于建安十三年末更晚于建安五年有错误?
蓝兄自己理解出现偏差还好意思怪别人,您自己说话果然是动不得,只有别人错。  
嘿嘿,三国究竟应该是从什么时候算起早有定论,蓝兄心理清楚得很。您总不能为了自己的观点腰斩历史吧。  

嘿嘿,当初怎么怎么样。蓝兄可真是个翻旧帐的高手。大有当年上翻祖宗三代定“成分”的气势,说您有文革遗风还真不冤枉您,您要是回到那个年代肯定是革命急先锋啊。说不定还能在天安门和主席握手呢

2005-4-9 23:48 蓝纱枫
[quote]原帖由[i]肃杀[/i]于2005-04-09, 18:05:49发表
“捕风捉影”、“欲加之罪”这号词汇怎么也比您哪个“这斯”来得强多了吧。您看看您用的词汇,还真好意思说我啊。您的帐果然是不认的。至于说人格,不妨把两种词语比较一下看看谁更尊重人些?

说我找茬还真错了。
讨论三国时期的骑兵,有没有谁规定过不许把时间差距指出来?
[color=red]一个是曹操西征,一个是诸葛北伐,和长坂差些时候,更不要说官渡了。
[/color]
西征、北伐离长坂差些时候有错误?西征、北伐离官渡更远有错误?
建安十六年初发生的事晚于建安十三年末更晚于建安五年有错误?
蓝兄自己理解出现偏差还好意思怪别人,您自己说话果然是动不得,只有别人错。  
嘿嘿,三国究竟应该是从什么时候算起早有定论,蓝兄心理清楚得很。您总不能为了自己的观点腰斩历史吧。  

嘿嘿,当初怎么怎么样。蓝兄可真是个翻旧帐的高手。大有当年上翻祖宗三代定“成分”的气势,说您有文革遗风还真不冤枉您,您要是回到那个年代肯定是革命急先锋啊。说不定还能在天安门和主席握手呢  [/quote]
笑,阁下怎么不敢拿您那“文革遗风”出来比较了?

阁下试试去街上说人家“文革遗风”,让大家评评是否属于尊重人的词汇如何?————阁下自己不尊重人在先,还好意思要求别人尊重你?  


[color=gray]说我找茬还真错了[/color]
是吗?阁下当初在辩论法正与张良的问题时,不也说别人找你碴吗?咋?别人反驳你就是“找碴”。阁下这类人物对别人有意见就是“说我找茬还真错”?——————哎呀呀,双重标准到这样子,也算长见识了。

照阁下的逻辑,我当初比较法正跟张良的异同时,阁下凭啥说什么“找碴”?如果我说“找碴”就属于“欲加之罪”,那么阁下当初的行为不也属于“欲加之罪”?

另,是否“找碴”可是跟你的观点是否正确没啥关系的。“说您找碴还真对了”。



说啥“心理清楚”————心理是用“清楚”来形容的,哎,这年头造词的特多。

有谁说过有时间差距就不能列出资料来说了?有谁规定的?

笑!要说时间差距,廖化比我更厉害,怎么不见阁下拿出来说?

[color=gray]您自己说话果然是动不得,只有别人错[/color]————看看,这个肃杀某某又开始捏造事实了,敢情我前面说巴马赵顺平的例子是白说来着?


原来建安时期是属于三国时期的,哎呀呀,真是受教了,国内史学界早已有的定论,这个叫什么肃杀的居然可以污蔑成“腰斩历史”。    ——————不如由这号肃杀某某来解释一下建安年间出现了哪三国,让大家长长见识好了。  



对了,阁下既然一再提起啥“文革”,看来可能是对那个时代情有独钟嘛。

嘿嘿,“当初怎么怎么样”?————“文革”不也是“当初”的事情嘛?阁下一再拿些“当初”的旧东东进行人身攻击,说您皮厚还真不冤枉您!

阁下既然那么喜欢提“文革”,估计是当年受刺激过度留下来的问题。哎,这种“[color=gray]要是回到那个年代肯定是革命急先锋啊。说不定还能在天安门和主席握手[/color]”这类的妄想就留给阁下自己慢慢做梦去吧。  不妨碍阁下在这里发梦回味一下您当年的小X本色……啊,不好意思,说错了,是XX兵本色。

2005-4-10 23:37 windsx
蜀国估计有13万左右的军队.吴国有20万左右的军队.魏国有30万以上的兵力.
骑兵在当时的作用微乎其微.除魏国后期有上万骑兵外,其它两国的骑兵主要都是起侦察作用.

国力上也是魏国>>吴国>蜀国

但是蜀国相对而言内耗较少,且地势险要.故而有很多机动兵力,且军队素质较高.

吴国水军很强,但是陆军战斗力一般.有长江天险.虽能自保但难于发展.

魏国早期由于战乱较多,破坏比较严重.之后内耗较多,且防线太长.故而僵持了很多年.

2005-4-22 14:50 chukekm
记得听一个专家讲过,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国力之比大概是6:2:3,也就是说,即使蜀吴两国以倾国之力对抗魏国,仍然逊于魏国一分~~~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