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4-15 14:02
郎心如铁
英语我从来就不喜欢,所以过去考试很少英语及格,就冲这个,楼主我支持你
2005-4-17 12:06
adomson
外语这东西我觉得有需要就学,那就最好了!!
2005-4-17 18:32
金庾信
我们现在是伟大的民族吗?
2005-4-17 20:48
dingli1031
我们现在不是伟大的民族吗?
2005-4-18 04:04
月似飞
为世界的统一而努力。
1.秦统一战国诸侯,为我们少了很多麻烦。
2.当今世界统一才能发展
2005-4-18 10:22
金庾信
[quote]原帖由[i]dingli1031[/i]于2005-04-17, 20:48:55发表
我们现在不是伟大的民族吗? [/quote]
显然不是,最多是自大的民族而已。
2005-4-18 23:03
camer
光名字就说到我心坎里去了
2005-4-27 10:00
大树将军
学外语吗,自愿也好,为生活所迫也好,何必上纲上线?
其实很多外企的技术人员就是外语好,业务水平也一般。
2005-4-27 13:35
marketing
大家都被这帖子题目吸引说歪了吧,这个家伙的故事真是吸引人啊
文章也写的非常精彩
2006-1-26 14:52
2881989
自己的母语学的好的有几个
如此这样
只想知道为什么不能都学汉语
2006-1-26 18:15
勿随流水
不学好汉语不许学外语。这是个世界问题,美国有不少年轻人(具体数字我忘记了,新闻里听来的)英语基本读写都有问题,外语却说得不错,这对他们本国文化也未见得没有害处。
经济发展和文化不一定永远都是统一的,它们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有时候也是互相牵制的。为了经济上、科学技术上和吸取国外先进的东西,和外国交流合作, 就把自己的文化扔了(别跟我说不是这样~),可能扔了以后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适应(看不懂文言文和在现代社会生存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却是对民族,对国家乃至对人类犯下了重罪,造成的损失是靠什么都弥补不回来的。这个道理实在是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的关系一模一样。用不着扯政治,民族强大不强大,都有保存自己文化的义务,拿不强大作为扔掉根本的借口是可鄙视的。
不过我觉得学古汉语用不着外语的观点不对,其实我们还是在别的方面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近代的大学者大作家不会一两门外语的不多,会多门语言对比较文学研究很有意义,在语言学上更是重要,现在不少语文老师外语有问题,我觉得这是个缺憾。当然,用什么考试,证书来衡量一个人的外语水平不大公道,所有专业都使用统一的标准更不对,比如理工科就可以主攻科技英语,新闻工作者之类主攻交流、新闻英语,汉学者主攻英语文学,有用大家才会学得有效率。
至于汉语言文学论文用英语写,只要不是发表在国外杂志上,就只能给一句评价:去死吧你。
2006-1-26 18:16
平生最爱周公瑾
一看题目就知道是较为极端的民族主义者
2006-1-26 18:26
爱上三国的女人
典型愤青主义标题
2006-1-26 19:04
云幽泉
大人的外语肯定不好~~~~~~~~~~~
2006-1-26 19:12
虎豹狼
某除数学以外最好的就是外语了~~~~我要学~~~~~
2006-1-26 19:23
勿随流水
鄙视数学外语好的人==
2006-1-26 19:29
轩辕苍龙
学外语不要忽视本国文化即可。
思想第一,尔后是学术。
2006-1-26 21:42
轩辕疮脓
真正无耻的卖国贼是需要学俄语的
2006-1-26 22:36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勿随流水[/i]于2006-01-26, 19:23:06发表
鄙视数学外语好的人== [/quote]
请不要随便鄙视人.
2006-1-26 22:38
天宫公主
另, 对标题回复: 真正伟大的民族是不需要学外语的.
大错特错! 真正伟大的民族, 即使在自己的语言已经贯通世界, 她的人民还会努力的去接受各各民族的语言, 思想和文化. 只有如此, 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2006-1-26 22:52
勿随流水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6-01-26, 22:36:43发表
请不要随便鄙视人. [/quote]
换成B4会不会效果好一些 没有阶级仇,民族恨,就不用上纲上线
2006-1-26 22:53
勿随流水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6-01-26, 22:38:45发表
另, 对标题回复: 真正伟大的民族是不需要学外语的.
大错特错! 真正伟大的民族, 即使在自己的语言已经贯通世界, 她的人民还会努力的去接受各各民族的语言, 思想和文化. 只有如此, 才能做到知己知彼, 才能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quote]
不错,可是自己的文化了解不好,就去了解别人的文化,这就未必是为了“知己知彼”了哦
2006-1-26 23:02
天宫公主
没有必要先了解好了自己, 才去考虑了解别人. 所谓了解和学习, 完全可以同步进行的, 对么? 古人云,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如此说, 一个人不到四五十岁, 其实是根本不了解自己的, 那么这阻碍他/她去在此之前了解别人了么? 个人如此, 民族也如此. 而且很多时候, 只有通过了解别人, 才能真正看清自己.
2006-1-26 23:22
勿随流水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6-01-26, 23:02:41发表
没有必要先了解好了自己, 才去考虑了解别人. 所谓了解和学习, 完全可以同步进行的, 对么? 古人云, 四十而不惑, 五十知天命. 如此说, 一个人不到四五十岁, 其实是根本不了解自己的, 那么这阻碍他/她去在此之前了解别人了么? 个人如此, 民族也如此. 而且很多时候, 只有通过了解别人, 才能真正看清自己. [/quote]
毛主席教导我们:理解一个事物,才能更好地感受它。这就如你所说,我们通过理解外国,进而理解中国,并在和外国的接触中不断地加深我们的理解,这样就能更好地感受中国的现状。但这一切都是以“能够理解中国”为基础的,而“理解”又是以“原先的感受”为基础的,如果你生下来就没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活过,那么不会有人相信你能“理解”中国。我们大家都是在中国环境下长大的,这是一种可贵的感性认识,但每个人的认识范围是有限的,学习我们的文化,是扩大这种感性认识并初步形成理性认识的可靠途径,是理解认识中国的基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现在的人没了解自己就急于了解别人,这样的人没有根,譬如邯郸学步,学不好别人的,却丢了自己的。为什么不先走好自己的路,再从别人走路的姿势中汲取优点呢
2006-1-26 23:40
天宫公主
了解中国只需要一部分人就可以了, 也不一定要全民都了解. 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 如果你遇到了他们当地所谓的"中国通", 这些人对中国的了解, 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国的了解, 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了解. 但一个国家没有一批这样的人, 在国际舞台上将永远做瞎子, 聋子.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 而人口大国最大的优势, 就是国民特长可以多样化. 这就包括了一些, 生活在中国就是为了了解外国的人. 而且,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他们是否要做这样的人, 没有人可以制止他/她, 或者去鄙视他/她.
2006-1-26 23:59
勿随流水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6-01-26, 23:40:46发表
了解中国只需要一部分人就可以了, 也不一定要全民都了解. 在任何一个西方国家, 如果你遇到了他们当地所谓的"中国通", 这些人对中国的了解, 远远超出了大多数中国人对中国的了解, 也远远超出了他们对自己国家的了解. 但一个国家没有一批这样的人, 在国际舞台上将永远做瞎子, 聋子.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 而人口大国最大的优势, 就是国民特长可以多样化. 这就包括了一些, 生活在中国就是为了了解外国的人. 而且, 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他们是否要做这样的人, 没有人可以制止他/她, 或者去鄙视他/她. [/quote]
1.中国不一定要和外国一样。迄今为止我仍然认为我们的文明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的,好处比不了,缺陷也比不了。所以我们的文明需要后人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来传承它,改造它。
2.这几年你不在大陆可能了解不深。中国现在并不是你所说的每个人能自由选择做怎样的人的国家。恰恰相反,比如说我选择研究中国文化,但我英语不行,那么就肯定考不上好大学,而教育资源的垄断使得考不上好大学几乎就等于无法进行研究(不像几十年前,二流大学也很可能有好老师好资料)。即使考上了,我过不了四级也毕不了业,考不了研,找不着工作,评不了职称,甚至发表不了论文,这种全民性盲目“选择”是不是过火了?这又是大家心甘情愿的选择吗?是中国发展实际需要的体现吗?我现在想在中国做个毛里求斯通,斯里兰卡通,不会英语还是考不上,毕不了业,考不了研,找不着工作评不了职称,这又合理吗?
3.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忘了中国的文化,不仅是忘了语言,更是脱离了中国式的意识形态。这样有好处,比如甩掉封建思想等,可是现在的现状是中国文化的糟粕留下来了,优秀的有价值的东西却被人遗忘甚至曲解了,且这种情况还在日益恶化。不讲法制讲专制留下来了,仗义执言、舍生取义忘了;熙熙攘攘,为利来往留下来了,富而好礼忘了;党同伐异留下来了,方圆不周忘了。本来美好的品德就脆弱,不如野草藤蔓长得茂盛,再加上信仰缺失,资本主义国家的好东西没学着,为了积累资本残酷剥削,垄断,见利忘义学来一堆。长此以往,这不是必然会造就出“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民风败坏,人心不古”的一代甚至几代人么?一个社会必须有一个文化氛围和法治氛围,这样才能确保其他社会活动有自觉的约束,现在法制不健全,文化氛围又没有,不是很危险么
4.我在对“真正伟大的民族不需要学外语”上的看法和你是一样的:狭隘,荒谬。不过文章写得挺有意思的。
2006-1-27 00:49
凤凰涅槃
英语的如此流行纯粹就是一种文化霸权!
伟大的民族是可以不用学外语,但弱小的民族却必须要。
2006-1-27 00:57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勿随流水[/i]于2006-01-26, 23:59:09发表
1.中国不一定要和外国一样。迄今为止我仍然认为我们的文明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的,好处比不了,缺陷也比不了。所以我们的文明需要后人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来传承它,改造它。
2.这几年你不在大陆可能了解不深。中国现在并不是你所说的每个人能自由选择做怎样的人的国家。恰恰相反,比如说我选择研究中国文化,但我英语不行,那么就肯定考不上好大学,而教育资源的垄断使得考不上好大学几乎就等于无法进行研究(不像几十年前,二流大学也很可能有好老师好资料)。即使考上了,我过不了四级也毕不了业,考不了研,找不着工作,评不了职称,甚至发表不了论文,这种全民性盲目“选择”是不是过火了?这又是大家心甘情愿的选择吗?是中国发展实际需要的体现吗?我现在想在中国做个毛里求斯通,斯里兰卡通,不会英语还是考不上,毕不了业,考不了研,找不着工作评不了职称,这又合理吗?
3.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忘了中国的文化,不仅是忘了语言,更是脱离了中国式的意识形态。这样有好处,比如甩掉封建思想等,可是现在的现状是中国文化的糟粕留下来了,优秀的有价值的东西却被人遗忘甚至曲解了,且这种情况还在日益恶化。不讲法制讲专制留下来了,仗义执言、舍生取义忘了;熙熙攘攘,为利来往留下来了,富而好礼忘了;党同伐异留下来了,方圆不周忘了。本来美好的品德就脆弱,不如野草藤蔓长得茂盛,再加上信仰缺失,资本主义国家的好东西没学着,为了积累资本残酷剥削,垄断,见利忘义学来一堆。长此以往,这不是必然会造就出“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民风败坏,人心不古”的一代甚至几代人么?一个社会必须有一个文化氛围和法治氛围,这样才能确保其他社会活动有自觉的约束,现在法制不健全,文化氛围又没有,不是很危险么
4.我在对“真正伟大的民族不需要学外语”上的看法和你是一样的:狭隘,荒谬。不过文章写得挺有意思的。 [/quote]
明白你的意思了... 更准确的说, 应该是"强大的国家不必须逼迫每个人学外语."
2006-1-27 01:32
ADIEU
看主题题目就想起闭关锁国的论调................
2006-1-27 02:30
西陵松柏
讨论很热烈啊……
凑热闹,发表个感想
在自己民族的语言统一世界以前
应该都要学外语吧
学外语,但是不要忘记推广中文
推广中国的文化
2006-1-27 11:34
勿随流水
[quote]原帖由[i]天宫公主[/i]于2006-01-27, 0:57:08发表
[quote]原帖由[i]勿随流水[/i]于2006-01-26, 23:59:09发表
1.中国不一定要和外国一样。迄今为止我仍然认为我们的文明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能比的,好处比不了,缺陷也比不了。所以我们的文明需要后人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来传承它,改造它。
2.这几年你不在大陆可能了解不深。中国现在并不是你所说的每个人能自由选择做怎样的人的国家。恰恰相反,比如说我选择研究中国文化,但我英语不行,那么就肯定考不上好大学,而教育资源的垄断使得考不上好大学几乎就等于无法进行研究(不像几十年前,二流大学也很可能有好老师好资料)。即使考上了,我过不了四级也毕不了业,考不了研,找不着工作,评不了职称,甚至发表不了论文,这种全民性盲目“选择”是不是过火了?这又是大家心甘情愿的选择吗?是中国发展实际需要的体现吗?我现在想在中国做个毛里求斯通,斯里兰卡通,不会英语还是考不上,毕不了业,考不了研,找不着工作评不了职称,这又合理吗?
3.语言和文化息息相关。忘了中国的文化,不仅是忘了语言,更是脱离了中国式的意识形态。这样有好处,比如甩掉封建思想等,可是现在的现状是中国文化的糟粕留下来了,优秀的有价值的东西却被人遗忘甚至曲解了,且这种情况还在日益恶化。不讲法制讲专制留下来了,仗义执言、舍生取义忘了;熙熙攘攘,为利来往留下来了,富而好礼忘了;党同伐异留下来了,方圆不周忘了。本来美好的品德就脆弱,不如野草藤蔓长得茂盛,再加上信仰缺失,资本主义国家的好东西没学着,为了积累资本残酷剥削,垄断,见利忘义学来一堆。长此以往,这不是必然会造就出“信仰缺失,道德沦丧,民风败坏,人心不古”的一代甚至几代人么?一个社会必须有一个文化氛围和法治氛围,这样才能确保其他社会活动有自觉的约束,现在法制不健全,文化氛围又没有,不是很危险么
4.我在对“真正伟大的民族不需要学外语”上的看法和你是一样的:狭隘,荒谬。不过文章写得挺有意思的。 [/quote]
明白你的意思了... 更准确的说, 应该是"强大的国家不必须逼迫每个人学外语." [/quote]
其实不仅是外语,这个不强大的国家为了使自己强大逼迫国民做很多事情,到最后大家都发现这一切都只是游戏,自己学的用不上,却还要一天到晚继续学下去,这就是所谓的“学习型社会”,失去了基本学习热情,疲于奔命的学习型社会,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当然为了自己的理想反社会之道而行,或者在洪流中找到自己位置的人还是有的。比如数学和外语好的人
2006-1-27 11:49
轩辕苍龙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英语只要能交谈就行了吧?
2006-1-27 14:10
司徒苍月
网上大多资料是英语的
连电脑编程都是英语的
郁闷
要是换成汉语该多好
2006-1-27 16:05
凤凰涅槃
强大的国家推行文化霸权,使自己更强大;弱小的民族若仅有的文化都被蚕食,则必将走向灭亡!
2006-1-27 22:59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镜铠[/i]于2006-01-27, 14:10:12发表
网上大多资料是英语的
连电脑编程都是英语的
郁闷
要是换成汉语该多好 [/quote]
电脑编成那个也算? 要这么说, 你干脆说连代数都是英语的算了.
2006-1-27 23:04
蒹葭苍苍
不一定要学外语,到时候让别人翻译就行了.反正那么多人学,不愁找不到人,嘎嘎.
2006-1-27 23:22
疯猫
强烈支持.
现在很多人,汉语都没学好,说话写字,都是倒装句.
2006-1-27 23:34
疯猫
1.大清的灭亡,和外语没有必然联系.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也不学外语或很少人学,尤其是英语国家,也没见得哪个要灭亡.
2.语言不过是交流工具.作为一种工具,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掌握的,只有需要工具的人才需要掌握.
3.中国现在最紧迫的是每个人都掌握好汉语,而很多地方还存在失学儿童,更不要说掌握汉语.现在的中国,只有在发达地区,需求才比较大,不发达地区,基本教育还成问题.
4.要求每个人都掌握一门外语,是资源浪费.
5.学习语言也是有天分的.有的人很容易就能掌握数种语言,有的人在这方面就不行,掌握语言就很困难,但在其他方面很有可能有特长.而在前些年,因为外语不好而入不了大学的也不在少数,这也在一方面限制了中国培养特长人才的可能.
6.题外话:天宫不知道多久没回中国了(听说在德国),在国外,当然需要掌握本地语言,自然和国内不同,在中国,很多地区和很多时候,外语是用不上的.
2006-1-28 02:51
赛仁贵郭盛
这也要因人因地而异。比如我在外企做采购,外语就是必须使用的交流工具,不掌握不行。但象工作上只接触国内的,使用外语的频率就比我们少的多。
2006-1-28 02:53
赛仁贵郭盛
关于标题所表示的观点:第一,早已过时了;第二,主观片面;第三,属于沙文主义思想。
这句话放到古代去或许似乎还有一点点道理,那时世界的各个区域基本是独立发展的,彼此联系很少。但今天的世界是全球化的,语言是必要的交流工具,如果我们大家不去接触和学习外语,无疑是等于把本国和世界割裂开来。
即使今天主导最强大英语文化的美国,也并不是不学外语的,学生读书要学习西班牙语或法语——西班牙语是美国第二大语言,在南方不少地方普遍使用,还有以西语作为第一语言的州,而同处西半球的拉美国家又与美国有着密切联系;法语是世界主要的官方语言,在诸多国际组织及公约中,因其语法的最严谨性,使文件内容具有最大的可解释性和最可能的约束力,而不象英语因语法上相对较自由而会产生歧义。
而说到汉语,有一点我们值得自豪,那就是从语法上来说,汉语是一种进化程度较高的语言,而英语、法语等的进化程度都不及汉语,从这一个方面也说明了汉族的智慧。但并不是说汉语就没有缺点了——
根据现代语法学,语言从其屈折性上可分两类:一类为屈折性语言,主要以单词本身的词形变化来表意,语法复杂而严谨,比如法语;一类为说明性语言,主要以单词的组合来表意,语法简单而自由,比如汉语。总的来说,语言是从复杂的屈折语向简单的说明语进行着进化的,比如英语原来也是一种语法结构复杂的屈折语,而在这几百年的进化中简化了屈折性,并大量加入了说明成分。
但是,象汉语这样的典型说明语,正因其语法的高自由度,也使其成为一种不严谨的语言,极容易产生歧义。这样,在订立国际法时,汉语就算成为全球最流行的语言,也是无法用来作为标准文本的,标准文本用语只能用象法语这样“死板”的语言来编写。同理,当今多数的海洋公约、条例,以西班牙语作为标准文本,除了这是几百年前西班牙海上强盛时期所留下的影响外,与西语也是一门很严谨的语言不无关系。虽然对我们来说这听起来并不顺耳,但却是必须面对的事实。
所以,现存的主流语言,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存在的必然性,无法实现某一种语言对其它语言的全方位替代,当然也不可能出现什么“伟大的民族不需接触其它外语”了。真正伟大的民族是包容世界文化、而非囿于自己文化的。
2006-1-28 04:51
鲍伯 . 迪伦
[quote]原帖由[i]蒹葭苍苍[/i]于2006-01-27, 23:04:34发表
不一定要学外语,到时候让别人翻译就行了.反正那么多人学,不愁找不到人,嘎嘎. [/quote]
山人真。。。。。。。。。。。。。。。。。。。。。。。。。。。。。。。。。。懒
学外语还是要看自己的工作需要,如果基本上接触不多,会交谈已经足够了。
2006-1-28 08:23
一字千金
[quote]原帖由[i]勿随流水[/i]于2006-01-26, 19:23:06发表
鄙视数学外语好的人== [/quote]
被BS了
2006-1-28 11:46
刀钝人乏
唐时很强大吧 估计那时学汉语的外国人也不少 可也没听说那时的人不学外语啊
2006-1-28 14:09
轩辕苍龙
[quote]原帖由[i]疯猫[/i]于2006-01-27, 23:34:47发表
1.大清的灭亡,和外语没有必然联系.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也不学外语或很少人学,尤其是英语国家,也没见得哪个要灭亡.
2.语言不过是交流工具.作为一种工具,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掌握的,只有需要工具的人才需要掌握.
3.中国现在最紧迫的是每个人都掌握好汉语,而很多地方还存在失学儿童,更不要说掌握汉语.现在的中国,只有在发达地区,需求才比较大,不发达地区,基本教育还成问题.
4.要求每个人都掌握一门外语,是资源浪费.
5.学习语言也是有天分的.有的人很容易就能掌握数种语言,有的人在这方面就不行,掌握语言就很困难,但在其他方面很有可能有特长.而在前些年,因为外语不好而入不了大学的也不在少数,这也在一方面限制了中国培养特长人才的可能.
6.题外话:天宫不知道多久没回中国了(听说在德国),在国外,当然需要掌握本地语言,自然和国内不同,在中国,很多地区和很多时候,外语是用不上的. [/quote]
宮老姐在大洋洲的澳大利亚…………
2006-1-28 16:02
绝世天骄
那美利坚民族可真是伟大的民族了~
2006-1-29 18:59
颠覆历史
路过,没看文章,不过觉得这个标题象是老佛爷说的似的.
2006-1-29 20:06
六翼堕天使
在下认为学好了外语可以很好的和别国交流,那样我们从别人身上学到我们所没有的东西,在别人身上有用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不是单独存在的,是互相联系的。我们想要进步的话,就要和别人更好的交流
2006-1-30 22:42
心如寒冰
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学外语是为了更容易与外国人沟通。只不过这种东西应该是根据个人需要/爱好来决定的,而决不应该是强制都要学的,如果一个人对语言类的学科不需要/没兴趣,那他就根本没必要浪费精力学外语。
就拿英语来说,欧洲大部份人都是只说本国语言的,或父/母的说的其他语言,在大城市里的人会说几句英语的比较多,但是你要是到中小城镇或乡村,你就会知道人家根本听不懂英语。而且在学校语言都是选修课,不像中国英语是必修课。
2006-1-31 01:30
ADIEU
[quote]原帖由[i]心如寒冰[/i]于2006-01-30, 22:42:01发表
语言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学外语是为了更容易与外国人沟通。只不过这种东西应该是根据个人需要/爱好来决定的,而决不应该是强制都要学的,如果一个人对语言类的学科不需要/没兴趣,那他就根本没必要浪费精力学外语。
就拿英语来说,欧洲大部份人都是只说本国语言的,或父/母的说的其他语言,在大城市里的人会说几句英语的比较多,但是你要是到中小城镇或乡村,你就会知道人家根本听不懂英语。而且在学校语言都是选修课,不像中国英语是必修课。 [/quote]
片面啦,法国是不行,在别的国家我们都可以只用英语过的很好.....着重表扬德国人...
而且就算是法国,外语是选修没错,但是必须选两门呢............
2006-1-31 01:49
心如寒冰
在因特网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英语就已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因特网的发展,更加强了英语的世界霸主地位,并可能使更多国家的民族语言趋于萎缩。英语不仅是全球计算机通用语言,它还是目前信息技术最发达国家的语言,同时还是世界最强大国家的语言,它承载着超级大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为基础的文化。语言不仅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它还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是该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你接触到某种语言时,也就接触到其中蕴涵的文化。对于非英语国家而言,已经面临着英语的“殖民侵略”。如今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约占90%以上,不仅电脑和网络操作的命令是英语,而且绝大部分信息也是用英语发布的,它对于使用互联网的非英语民族和国家来说,长此下去,必将导致驾驭、运用本国民族语言能力的下降,促使世界语言由多样化变为趋英语化。以美国为首的使用英语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递文化信息,将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强加于人。久而久之,会使受众产生对英语及其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与此同时会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这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危险的,将会松动其存在的根基。
语言是文化的集中代表,语言的消失,意味着文化的消亡,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中都有先例。古埃及文化出现断层,一度灿烂的中国西夏文化如今成了博物馆中的收藏品,重要原因之一是古埃及和西夏语言和文字的消失。老牌殖民主义每征服一个殖民地,都要把自己的语言强加给被征服民族。在北美、大洋洲,印地安人、毛利人的土著语言已不复存在;在拉美、非洲,殖民主义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利用当地宗教,这样才使得一些土著语言勉强维持到今天。
2004年1月,英国《卫报》一篇文章称,现在世界上大约有近3000种少数民族语言,然而,每隔一个月,丧钟就要为其中的一种鸣起。联合国也有报告称,日益加剧的全球化浪潮正在对传统文化和土著遗产构成巨大威胁,全球化进程将加剧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日益危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报告指出,在目前全世界6000种文化中,有4000至5000种是土著文化,但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它们正濒临灭绝。联合国呼吁各国尊重不同社会、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传统,以避免他们的传统文化被全球化浪潮淹没。
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文化的扩张,不仅引起联合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忧虑,也遭到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的抵制。许多欧盟国家对这个拥有米老鼠的国家的文化开始感到厌倦。为了保护自身文化特色,防止美国文化吞噬本国文化,它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本土文化。法国每年用在向海外推广法语的经费就达几十亿法郎,并在国内开展强大的净化语言环境的运动,以抵抗英语文化通过好莱坞、流行音乐等对法国文化的“侵略”。德国政府也在世界各地推广德语。日本、西班牙等国都对本国文化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加以限制,并通过增加对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的投入来抵制英语文化的影响。由于大量英语单词的表达方式进入俄语,普京总统也专门签署过一项要求维护俄语“纯洁性”的命令,禁止在俄语中滥用英语单词。
2006-2-1 18:26
私掠者
你要主动去和外国人交流,你不说。人家可不知道你会英语!!
2006-2-1 22:29
rhettbutler
不就是外语吗! 不相信认认真真的学会有学不会的.考个四级也不见得会耽误多少青春.
谁对自己的未来会有百分百的把握,用不到外语.
至于国内的外语热潮,国人有跟风搞全民party的习惯又不是一天两天了.随他们去好了.
自己的感受是,语文学好了,学外语能学得更好.毕竟语言到了能懂的程度后,都有相通的地方.同时语言和逻辑也是相辅相成的.我从没见过有人外语好得天花乱坠,母语说得含糊不清的.
外语是一门工具,多个工具行走江湖,有益而无害.但语言这个工具代替不了思想,因为他只能表达思想.通俗点说,脑子里没货,如果外语很好,顶多也就是个低级翻译.
2006-2-2 01:50
kelvinbel
英语很重要,后果很严重
2006-2-4 01:19
西晋羊牯
大学可以选修英语和日语,过一个就可以拿到学位,我恨为什么当时没有选日语,现在英语也就和不会差不多了
2006-2-4 12:36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rhettbutler[/i]于2006-02-01, 22:29:56发表
我从没见过有人外语好得天花乱坠,母语说得含糊不清的. [/quote]
你没见过而已;我见得太多了
2006-2-4 16:54
六翼堕天使
[quote]原帖由[i]心如寒冰[/i]于2006-01-31, 1:49:54发表
在因特网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英语就已成为世界性的通用语言。因特网的发展,更加强了英语的世界霸主地位,并可能使更多国家的民族语言趋于萎缩。英语不仅是全球计算机通用语言,它还是目前信息技术最发达国家的语言,同时还是世界最强大国家的语言,它承载着超级大国政治、经济、军事力量为基础的文化。语言不仅是思想交流的工具,它还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是该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当你接触到某种语言时,也就接触到其中蕴涵的文化。对于非英语国家而言,已经面临着英语的“殖民侵略”。如今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约占90%以上,不仅电脑和网络操作的命令是英语,而且绝大部分信息也是用英语发布的,它对于使用互联网的非英语民族和国家来说,长此下去,必将导致驾驭、运用本国民族语言能力的下降,促使世界语言由多样化变为趋英语化。以美国为首的使用英语的西方发达国家,通过网络向受众连续不断地传递文化信息,将其意识形态、价值理念强加于人。久而久之,会使受众产生对英语及其文化的亲近感和认同感,与此同时会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产生动摇。这对于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是危险的,将会松动其存在的根基。
语言是文化的集中代表,语言的消失,意味着文化的消亡,这在古今中外历史中都有先例。古埃及文化出现断层,一度灿烂的中国西夏文化如今成了博物馆中的收藏品,重要原因之一是古埃及和西夏语言和文字的消失。老牌殖民主义每征服一个殖民地,都要把自己的语言强加给被征服民族。在北美、大洋洲,印地安人、毛利人的土著语言已不复存在;在拉美、非洲,殖民主义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不得不在传播基督教的同时利用当地宗教,这样才使得一些土著语言勉强维持到今天。
2004年1月,英国《卫报》一篇文章称,现在世界上大约有近3000种少数民族语言,然而,每隔一个月,丧钟就要为其中的一种鸣起。联合国也有报告称,日益加剧的全球化浪潮正在对传统文化和土著遗产构成巨大威胁,全球化进程将加剧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日益危害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报告指出,在目前全世界6000种文化中,有4000至5000种是土著文化,但面对汹涌的全球化浪潮,它们正濒临灭绝。联合国呼吁各国尊重不同社会、不同民族和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传统,以避免他们的传统文化被全球化浪潮淹没。
以美国为代表的英语文化的扩张,不仅引起联合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忧虑,也遭到法、德、日等发达国家的抵制。许多欧盟国家对这个拥有米老鼠的国家的文化开始感到厌倦。为了保护自身文化特色,防止美国文化吞噬本国文化,它们采取了许多措施来保护本土文化。法国每年用在向海外推广法语的经费就达几十亿法郎,并在国内开展强大的净化语言环境的运动,以抵抗英语文化通过好莱坞、流行音乐等对法国文化的“侵略”。德国政府也在世界各地推广德语。日本、西班牙等国都对本国文化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加以限制,并通过增加对保护和发展本土文化的投入来抵制英语文化的影响。由于大量英语单词的表达方式进入俄语,普京总统也专门签署过一项要求维护俄语“纯洁性”的命令,禁止在俄语中滥用英语单词。 [/quote]
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必然促使一种全球通用性语言的诞生,就好象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统一了语言的道理应该是一样的.在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冲突,应该要在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同时,也应该要吸取外来文化里面有价值的东西.
2007-7-19 15:15
ldm.nc
应该要学
只是学习的目的需要改变,如果学习外语是为了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交往更多的朋友(注:平等的前提下),那么,即使辛苦些也是值得的
但看当今中国举国学外语,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更好的做奴隶和更方便的让外国佬上
为什么不可以多些专业翻译,将外国的精华部分译成汉语,可以节省多少时间
2007-7-19 15:36
竹依
外语要学 但是国语更要学好
2007-7-20 12:06
an老忘密码
真正伟大的民族是会吸引各国的优秀人材的。
在还不能吸引别人来的时候。
自己先学吧。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