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中国古代兵器和武器图


2005-3-1 21:09 酒徒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daojiantu/hongqd2.jpg[/img]
明清短刀

2005-3-1 21:11 酒徒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daojiantu/qdmd2.jpg[/img]
清代马刀

2005-3-1 21:12 酒徒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daojiantu/m27-1.JPG[/img]
明代文人佩刀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m118-2.JPG[/img]

2005-3-1 21:15 酒徒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m93-2.jpg[/img]
明骑兵旁刀

2005-3-1 21:17 酒徒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m91-1.jpg[/img]
四款明盾牌短刀

2005-3-1 21:19 酒徒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m127-1.JPG[/img]
清中期实战杆式大刀头

2005-3-1 21:22 酒徒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daojiantu/m47-2.JPG[/img]

明末清初七星双剑: 

2005-3-1 21:23 酒徒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M123-1.jpg[/img]
清代短铁锏

2005-3-1 21:25 酒徒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daojiantu/M51-1.jpg[/img]
链子锤

2005-3-1 21:27 酒徒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daojiantu/N35-1.jpg[/img]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M78-1.jpg[/img]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daojiantu/N32-1.jpg[/img]
[img]http://www.tiefengju.com/DAOTU/daojiantu/M18-1.jpg[/img]

2005-3-1 21:37 酒徒
[img]http://www.beiyang.org/bybq/images/hdp.jpg[/img]
明代虎蹲炮
[img]http://www.yikenbbs.com/n3/blc0138.jpg[/img]
明崇祯十六年制红夷铁炮

2005-3-1 21:44 酒徒
[img]http://www.yikenbbs.com/n3/blc0123.jpg[/img]
[img]http://www.yikenbbs.com/n3/blc0112.jpg[/img]

2005-3-1 21:47 酒徒
[img]http://www.yikenbbs.com/n3/blc0015.jpg[/img]
战国 汉代 弩复原示意图

2005-3-1 21:52 酒徒
[img]http://www.qbq.cn/new/UploadFile/2003116205854.jpg[/img]
诸葛弩好漂亮

2005-3-1 22:02 酒徒
[img]http://vm.nthu.edu.tw/history/shows/show01/sung.siege/images/bows-ani.gif[/img]
床弩

2005-9-26 19:39 真相不死
看不到图了,
一直想找这个,能提供打包下载吗?
yilan25@56.com
谢谢!

2006-3-23 15:39 柑蕉桔梨萝柚
果然很齐全................好像传说中的十八样兵器,还未齐吧?

2006-3-23 19:53 投奔慕容
这种东西我有一套模型 很真实 就是小........哪天传上来给大家鉴赏

2006-4-5 11:11 武悼天王冉闵
配图很漂亮,但好像武器多,铠甲少

2006-7-1 12:23 西门杀猪
帅!个人喜欢冷兵器

2006-7-8 11:59 司徒苍月
很不错
记得在战国末期,战车就走向末路了

2006-7-12 11:33 zongtu
古人都知道上战场打仗要穿甲护身。
现在我们的军队却没有配防弹衣。看来国家还是很困难。

2006-9-7 13:13 谷藏院
战车就是到今天也是战场上的主力--坦克啊。不管你用多先进的武器,最终还是要靠陆军的,而战车就是陆军的王牌。

2006-10-28 10:19 wugang1927
难得看到这么全的

2007-11-28 13:11 wz87216731
涨见识了,好象是哪本书上的:wink:

2008-10-27 18:37 qwopqwop44
不错 不错 大长见识啊 想看看八棱金瓜锤之类的东西 亦或精致钩镰枪

2008-11-3 23:05 一了班长
61-75的图片

酒徒你的图片除了明代虎蹲炮和床弩外,剩下都显示不出来!

我也来弄几样兵器。

霹雳车:
古代战车的一种。上装机枢,弹发石块。因声如雷震,故名霹雳车。《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太祖(曹操)乃为发石车,击(袁)绍楼,皆破。绍众号曰霹雳车。”亦称“抛车”。指在车上用粗竹将石块抛击出去;作为攻坚的手段。《明史·兵志四》:(弘治十六年)闲住知府范吉献先锋霹雳车。”
[img]http://hiphotos.baidu.com/vstpmj/pic/item/f53b4e344432e559251f1410.jpg[/img]

艨艟:
非常有名的一种战舰,以速度著称。《武经总要》上说:“此不用大船,务在捷速,趁人之不备。”此船用生牛革蒙船背,舷两侧开棹孔。舱室前后左右开孔洞,可用弓箭长矛攻击。“蒙冲者,以生牛革蒙战船背,左右开棹空,矢石不能败。前后左右有弩?矛?,敌进则施放。”
《太白阴经》记载:蒙冲:以犀革蒙履其背,两相开掣棹孔,前后左右,开弩窗矛穴,敌不得接近,矢石不能及,此不用大船,务于速进速退,以乘人之不备,非战船也。
[img]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969cbf44a2d71091b3b7dc53.jpg[/img]

楼船:
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汉代大型战舰“楼船”高十余丈。三国时东吴建成五层战船,可载兵3000人。楼船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就造船而言,汉代最为著名的船,便是楼船。楼船之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南方的越国,越有楼船军,秦朝及汉朝都有官衔为“楼船将军”的军事指挥官。汉代能够建造这种大型船舶,是因为我国的造船技术发展到汉代时已渐臻成熟。首先表现在帆的使用上。汉以前是否有帆,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汉刘熙《释名》书中“释船”部分已有船帆的解释:“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显然,发展到汉初时,我国船舶使帆技术已经出现了。与帆同时出现的是造船史上最重大的发明之一,船尾舵的发明。它设在船尾部,有使舵拔正航向不偏航的功能。1955年在广州出土的一只汉代陶船模,其上就有船尾舵的设置。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相印证,证明汉代船尾舵确实存在。而迟至1242年西方造船史上才出现舵。帆、舵的发明与使用,使得秦汉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楼船的出现与建造可以说是汉代造船、航海技术的集大成者。
  另:古代中国海军装备的一种大型战船。船上建有重楼,因而得名。有的作为指挥舰。春秋时期,随着战船建造技术和作战需要的发展,出现具有重楼式上层建筑的战船,统称楼船。公元前525年,在吴楚长岸之战中,吴军曾以吴王座舰——大型楼船余皇,作为指挥舰。公元前522年,楚国大夫伍子胥由楚奔吴后,在同吴王阖闾的问对中,伍称:“楼船者,当陆军之楼车。”这说明,吴、楚舟师中均已装备有楼穿。至汉代,楼船进入大发展阶段。汉武帝准备征服南越,遂建造大型楼船,起上层建筑3--4重,高10丈(27.6米),可载1000人。各重上层建筑均设有舱室、女墙、战格,作为士卒战斗的依托和防护设施。船上多竖旌旗,以壮声威。楼船成为舟师的主力战舰,从而亦成为舟师的代称,故汉代舟师通成为楼船军,简称楼船,或船军;士卒称为楼船士,领率官称为楼船将军。督造楼穿的称为楼船官。三国时期,吴国水军装备有5层楼的楼船,如“飞云”、“盖海”等大型楼船,可载士卒3000人。此后,历代水军,都以楼船作为主力战舰。西晋时,楼船上装设有拍竿。东晋时期,孙恩、卢循海上起义军也拥有一支以大型楼船为主力的舟师。隋代初期的舟师装备有大型楼船—五牙舰。宋代将车船建造技术运用于建造楼船,发展出装有多达24车的楼船,船上有的装设拍竿6座。明代初期,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可远渡重洋进行洲际航行的巨型楼船,这是中国古代楼船建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img]http://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2cb4fefea2c6f5225d600853.jpg[/img]

2009-5-1 20:20 马跃檀溪
楼主果然是博学,好些东东没见过!
希望把武学中的十八般兵器展示给我们观赏观赏。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古代兵器和武器图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