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运筹帷幄 » 人间五十年 » [转帖]日本剑道流派资料


2005-2-8 02:40 黑十字
转自:心动社区
作者:章翔

一  北辰一刀流
北辰一刀流是江户时代末期很流行的剑术流派。其创始人为千叶周作成政(1794-1855)。  
  周作出生于陆前栗原郡花山村,是三兄弟中的次男。其祖父千叶吉之丞常成原为磐城国相马藩北辰梦想流剑术师范,后移居到陆前国栗原郡花山村居住。周作少时随父亲千叶幸右卫门练习北辰梦想流剑术,以后作为浅利又七郎义信的养子,到下总松户跟随浅利又七郎和中西忠兵卫学习一刀流剑法。后来将自己所学剑术糅合起来,创立了北辰一刀流,并在江户日本桥设立了剑术道场玄武馆,与镜心明智流的士学馆、神道无念流的练兵馆合称“江户三大道场”。玄武馆后来迁往神田玉池。

  北辰一刀流认为剑道是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在真剑胜负盛行的江户末期,北辰一刀流改良了使用竹刀跟护具的练习方法,对现代日本剑道有较大的影响。

  北辰一刀流可谓人才辈出的门派。周作之弟千叶定吉政道(?-1879)、周作之次男千叶荣次郎、定吉之长男千叶重太郎均为振兴北辰一刀流做出巨大贡献。其中千叶定吉在江户桶町开设了一户剑术道场,为跟玄武馆相区别,被称为“小千叶道场”,土佐勤王志士坂本龙马即是这家道场的弟子。龙马曾说道:“小千叶道场是我的第二个家。”除坂本龙马外,幕末很多名人剑士,比如新撰组的伊东甲子太郎、山南敬助、清河八郎等等都出自北辰一刀流。

附  幕末北辰一刀流剑士名录:

千叶家  
  流祖:千叶周作成政
周作之弟千叶定吉政道
周作次男千叶荣次郎、三男千叶道三郎
定吉长男千叶重太郎、次男千叶东一郎、长女千叶佐那、次女千叶里几、三女千叶几久

  
  
非千叶家  
  伊东甲子太郎、井上八郎延陵、奥田松五郎、海保帆平、清河八郎、坂本龙马、真田范之介、下江秀太郎、庄司弁吉、塚田孔平、丹羽精藏、森要藏、稻垣定之助、山南敬助、藤堂平助、服部武藏  等

二  二刀流

  二刀流,顾名思义就是使用双刀作战,但在剑道界懂得并能使用双刀的剑客并不多,很多人对这种二刀流的价值产生了诸多怀疑,认为这种战法是邪魔外道,所以学习双刀战法的人特别少!就客观事实来看,双刀的操作是由单手挥剑,从力量上当然要逊于一刀流的双手的挥劈,而且双刀作战的确很容易顾此失彼,所谓心不专一,生死相搏,出现一丝疏忽,便是致命的败亡!所以对于没有掌握到二刀流的剑客来说,二刀流无疑是一种疯狂的违背常理的诡剑(这类人的主要形象代表当然是霸王丸了)!有人会说二刀流虽然挥劈力量不够,但其作战方针侧重于技巧,以双刀诡异的剑法迷惑对手以取得胜利,当然原则上双刀二刀流之使剑技巧比持一刀时为多,因二刀流之技巧是兩支剑組合相应所产生的变化,当然要比一刀为多(这二刀的代表当然是宫本武藏或者柳生十兵卫);然而一刀一样舞出种种花样迷惑对手,问題不在使剑技巧数之多寡,而是在于这些技巧是否合乎剑理,只要是有效而适切的技法,皆可說是合于剑理,故二刀流之技巧在这个见解之下,是丝毫不违背剑理的,因此说二刀流是诡剑和以剑法取胜是不正确。这早有定论,只重一样都不可能成为剑道高手,力气与剑术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关键的分别在于特色剑技不同.  

Ⅱ二刀流名人  

  宫本武藏,流派二天一流(流祖),时代室町时代後期(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初期。出身作州/播州(现在的冈山县/兵库县)的武将,后来是九州肥后细川藩的剑术教官。宫本武藏玄信(在兵法二天一流正称为新免武藏玄信)。小时候跟从父亲新免无二之助一提真学习当理流兵法,十三岁开始到二十九岁为止此一段时期跟其他流派比武六十多次,从来没有打败过一次。除剑术以外他还是手里剑和徒手武术等多种多样武术的高手。二十来岁已开创一派号称“圆明一流”!庆长十年,1605写下《兵道镜》。宽永年间(1624~1644﹚完成二刀的兵法,号称“二刀一流”。武藏五十七岁时,宽永十七年(1640),得到熊本藩主细川越中守忠利邀请在当地正式教授兵法,同时开始写下兵法理论的著作。称为“兵法二天一流”,也是在武藏进入熊本以後的事情。宽永二十(1643)十月,武藏隐居灵严洞开始执笔写作“五轮书”。正保二年,將“五轮书”传给寺尾孙之丞胜信,“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二十五条”传给寺尾求马助信行以後就离开这个世界。死时六十二岁,到了今天在九州还有他的继承者。  

  宮本无二之助一真(無二流),武藏之父,十手与二刀之名人.因其子的名气过大,反倒使他的名声被湮没黯淡无光。其先祖为播州赤松氏一族,名新免伊贺守,曾是揖东郡林田的城主,无二之助出生于宫本村而易姓宫本,任官于別所长治家,被称为十手(后来江户时代为捕吏们所持用,尺釭齱A近柄有*的铁尺)的妙手,并擅双刀之术。一五八零年,别所家被织田信长(征伐軍实际的主帅为羽柴秀吉)所灭,无二斋成为浪人,流浪天涯至京,向名门吉冈挑战获胜,后來入仕黑田家,黑田家臣的菅和泉,从其习剑也成为一流的剑客,其另一弟子青木鐵人斋也为一杰出的人物.  

  柳生十兵卫,流派新阴流(江户柳生第二代),时代室町时代後期(安土、桃山时代)~江户时代初期。出身德川将军家的剑术指南役(剑术教官)柳生家的长子。柳生十兵卫三严  庆长十二年——庆安三年(1607-1650)柳生宗矩的长男。跟从父亲谒见将军秀忠,不久当了三代将军家光的小姓(随从)。当时十三岁。十兵卫非常喜爱文学.後来积极写作,写下《月之抄》《武藏野》等。据说行为相当有问题,出仕後第八年即寬永三年便辞职,周游列国。在这期间有人说是为父亲宗矩进行间谍活动,也有人认为是四处修炼。宽永十六年十兵卫与弟弟宗冬以及父亲的门人木村助九郎一同向将军家光表演剑术(有可能是小说中所讲的宽永御前比武)正保三年(1646),宗矩去世,十兵卫继承柳生宗家,并担任但马守。四年之后去世,享年四十三岁。十兵卫因为是剑术高手,并留下很多英雄事迹,所以经常出现于武侠小说之中.  

Ⅲ二刀流剑法的起源  

  众所周知武藏是二刀流剑法的元祖,并开创二天一统。各种文献多有记载,但是作为一篇并非是记流水帐的二刀流文章,不出点新意是无法满足各位剑道高手的,所以在下通过各种文献分析,妄加揣测发现几个疑点!武藏自然是二刀流剑法的主要代表人物了,但是对于宫本武藏,个人觉得对于二刀流的开创之说。在下颇多怀疑,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个人觉得是武藏在他那个时代过于勇猛,而且对于一些剑术家来说,二刀是个很难接受的事实。虽然很多人都带着两把刀,但多半那把短的是留给自己的!现在说说宫本武藏的父亲,他的父亲宮本无二之助一真号新免无二斋,本身已经是一个很著名的二刀流的名人,确是一代剑道大师,曾败室町两百余年剑术师范京都吉冈一族家督于刀下。这亦导致了后来吉冈清十郎与武藏的决斗。所以让在下不得不对武藏的开创二刀流剑法产生怀疑啊!个人以为武藏的成名在于他超越了其父的剑术,成为全日本的剑圣,其一生中还参加6次战役,并且在五轮书中我并没有感觉到他是二刀流剑法的开创者,只是感觉到他是把二刀流提升到了一个比较合理能让人接受的层次,但也更加玄了,一生的战绩是60多胜0负,这更让人遐想,所以后世的编剧和作家把他神化了!小说家言对于后人对历史名人的看法的影响可不是一点点的!不过在下在读了五轮书之后,的确很佩服武藏大人的修养和对于剑术的深刻认识,不过我想还有一点即在小说里面,包括拍成电影的故事,把武藏所遗留下來的著述与绘画等等,不难看出其高度的智慧与教養,這些应是除了天赋的异秉之外,須再加上后天培育所获得,所以其父的影响我们还是要考虑的!

Ⅳ其他与二刀流有关的流派  

  先说一下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香取神道流是战国时代的武术,由下总国香取郡出身的饭筱长威斋家直创立。香取神道流是综合古流武术,是包括剑术(太刀、小太刀、二刀流)、居合术、棒术、长刀(薙刀)术、枪术、手里剑术、柔术、气合术等等多种类的武术。该流派在现代日本仍有传人.因为饭筱长威斋家直有松本备前守,塚原土佐守,上泉伊勢守,师冈一羽斋等后世被认为是剑圣的弟子,所以他被称为日本剑道之祖.  

  柳生家,这个家族在战国的影响力非常的大,其第五子柳生又右卫门宗矩的长男就是柳生十兵卫了~他成为了剑豪,而且这祖父孙三人对于柳生新阴流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其成为全国最大流派,对于二刀流剑法起到了很大的传播作用.并且对双刀进行改造,使之更加适合战斗.而避免了因力气小而无法发挥双刀最大威力的弊端.  

Ⅴ家族影响  

  二刀流和武藏之间的确有直接的关系,在找遍联盟的关于武藏及剑术的资料来看,在下陷入了迷茫之中,二刀流说直白了就是双刀。在武藏的同时代已经有人拿双刀了,当然可以肯定一部分人是对决失败后是用那把短刀剖腹用,但也难免有人是用双刀来决斗,所以在这种野史中在下无法寻找二刀流的来历,但是对于他对二刀流的贡献在下是不否认的,但在下还是有所保留的,在下仅认为他只是将二刀流提升到了一个可以被人接受的层面,说明二刀流也可以产生剑术高手!从而让更多的人接受二刀流!在下已经给此无异议,不过问题是,谁能知道武藏在小的时候没有受到其父的影响,当时的武士阶层没有几个人能感受的父爱的,毕竟日本的传统教育非常的野蛮和现实,武士道的精神!(有人说武士道精神和理论建立和武藏有关,不过这和本文无关,在下也没有考证)武藏其父的野蛮和对武藏的虐待是否能证明他的剑术没对武藏产生过影响呢?教育有4个前提,一个是遗传,二是环境,三是后天教育,四是主体。武藏在这里面有符合其中3条,一是有好的遗传因素,二是有一个剑术世家的环境,三是主体个人后天努力,至于后天教育,看是怎么说了,天天看他家老头子舞刀弄枪也算是一种教育吧~再说这种单亲家庭的孩子大多有一种很强的个人毅力,所以武藏的剑术和其先辈还是有关系的!在武士的时代,剑术世家对孩子的严酷训练是必然的,不严不能出成绩,一旦家族传位,没有过硬的本领必然会被乱世所淘汰!在下以为武藏杀父选择出走,的确是不明智的表现!只不过后来武藏的名气不但的膨胀,他自己想怎么说自己的事情,别人还敢有什么异议呢?这也是在下认为的疑点之一!除了因其家庭原因而对宫本武藏是二刀流元祖这个说法产生怀疑之外.根据宫本武藏个人的说法,使用两把刀的目的是:“用单手挥刀以锻炼自己”。事实上,武藏剑法的特征与其说是二刀,不如说是单手砍。武藏运用单手长刀的招数,在一生六十余次的决斗中获胜。关于他的单手砍,心形流高手肥前平户侯松蒲静山将它解释为“乱轮刀”。所谓“乱”是“不定型”的意思,“轮”是“像轮子一样旋转”。亦即根据力学的原理,双手握住刀柄时,刀的运转会卡住,要是使用单手的话,便能形成乱轮般变化无穷的运动。不过,这需要相当强的臂力和技巧。历史上以此扬名立万的,终究只有武藏一人而已。其中依*了个人的天赋神力,对二刀流剑法来说,恐怕会严重影响此种剑法的传播吧,在这方面柳生新阴流就要做的好一些了!

      Ⅵ二刀流剑法的分析  

  武藏对二刀流的贡献综述为将二刀流剑法提升到一个可令人接受的层次。在武藏创立二刀流剑术流派之前,无所谓二刀流。双刀战法可能只是未受过剑术教导的人情急之下的行为而已。就好比我们随手抓起两根棍棒交替挥舞觉得更有威力些。所以,武藏之前的双刀战法是非正流的,与诸多武家的剑道技法格格不入,往往遭武家所不屑。而武藏也未系统的学习过任何流派的剑术。在武藏眼里,没有对持双刀战斗的不屑,只有对胜利的渴望。于是,武藏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为双刀战法注入含先进剑术思想的血液,将其改造为为人瞩目的流派------二天一流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宫本武藏的二天一流使用大小二太刀作战。而且,从目前在下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是未经改进的原装太刀。也就是说,保留了原太刀的加长刀柄。这样的话,也就保留了日本刀的双手刀功能和刀柄击敌功能——这个可以从宫本武藏的经历里找到答案:他一直是使用一把太刀作战的,而且都是比较长的太刀,*自己超人的腕力、刀的长度、对距离的无比敏锐来赢得决斗……直到晚年才使用二刀(也没听说他用二刀打过谁。因为当时他的一刀已经天下无敌了)。二天一流的传人都是十分隐蔽的(太有名了,一传出去恐怕天下的剑客都找来要决斗),他们为了身份保密,平时都是只使用一把太刀战斗的,实在打不过才拔另一把刀——虽然不知道武藏搞两把长柄刀的真实用意究竟如何,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在非必要的时候,二天一流是可以单独选择一把长刀或者一把短刀作战的。那么,二天一流实际上不单单属于二刀流,对于不同的对手,它的武器有多种不同组合方案,需要使用者对多种武器的灵活掌握……我觉得这种观点比较合理。因为武藏一生用过很多刀,针对不同对象的特点来选择使用武器,不拘泥于一种。  而柳生的二刀流,是真正的双刀作战的。他把日本刀做了改进,刀刃变短使两刀容易配合,刀刃弧度变小使之容易直刺……而且,最重要的是刀柄做了改进,变成了适合双手使用的短柄——这才是正经的双刀啊,用双刀的话要个长柄做什么?至于最后的小太刀二刀流,我了解不多。只知道他们是用两把小太刀战斗的——也都是长柄刀(叹气……)这是一个重视防御的流派——因为小太刀的长度短,重量轻,所以比太刀灵活的多,可以灵活的挡住太刀的攻击,然后用另一刀来对对方因进攻而露出的空隙下手——这里要说的是,使用两把小太刀的二刀流是重视防御胜于进攻的流派,而使用一把小太刀的却都是些亡命的家伙……没办法,一寸长一寸强,拿这么个短家伙跟人斗,不拼命怎么行?  

Ⅶ二刀流的总结  

  所以,在下认为,武藏的二天一流不应该简单的归入二刀流。它的优势在于根据不同的对手选择相应的武器,占点兵刃上的便宜。如严流岛一战就是武藏灵活使用武器的著名一战,  而柳生的二刀流剑法是真正的使用双刀作战的流派。他完全抛弃了日本双手刀的特点,纯粹为了双刀作战而改进了日本刀。所以在下的意见就是二刀流剑法的出现是日本剑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宫本武藏将这种剑法发展成了二天一流,使其为世人所接受。并且让更多的人学习和发展这种剑术。而柳生十兵卫为代表的柳生家则是让二刀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刀作战,并通过改进让这种剑术更加合理,不用再借助天生的异质来加大作战威力。而寻找到底谁是二刀流的开创者就不是那么重要了,谁是谁不是就是个见仁见智的事情咯!

三  二天一流

二天一流,由江户初期著名剑士宫本武藏创立。

  宫本武藏原名新免武藏,在二天一流兵法中的正式名称是新免武藏玄信。但宫本武藏这个名字更为人们所熟知。

  天正十二年(1584年),宫本武藏出生于岡山县英田郡大原町宮本。年少时跟父亲新免无二斋学习当理流兵法。从十三岁与新当流有马喜兵卫比武开始,直到二十八岁,这期间与其他流派比武六十余次,据说一次都未败过。武藏二十九岁时在严流岛跟当时名满天下的剑士佐佐木小次郎决斗,用自制的四尺二寸长的木刀将小次郎斩于剑下,一战成名。

  在二十余岁时,武藏便以“圆明一流”自成一派。并于庆长十年(1605年)写成剑术书《兵道镜》。但他对自己的剑术始终不满意,认为没有达到极境。三十岁后,武藏继续修业,终于在自己五十岁左右练成了使用大小两刀(即一之太刀与二之太刀)的剑术。这就是著名的“二天一流”。

  武藏五十七岁时,即宽永十七年(1640年),得熊本藩(今熊本县)藩主细川越中守忠利邀请,在当地正式教导剑术。在以后的岁月里,武藏写成了《五方之太刀道序》、《兵法三十五固条》以及《五轮书》,合称为“兵法二天一流三兵书”。

  正保二年(1645年),宫本武藏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二天一流中所谓“二天”就是指“二天曬日”(“曬”同“晒”,《五方之太刀道序》)之意,指的是太阳和月亮:即阴与阳,也就是象征对立的事物。世界一切都是由相对事物组成,由这些相对事物相互浸透而使所有事物发展统一,产生新的事物。二刀的技法简单的讲就是统一左右两手手上大小二刀的动作,由此达到战胜对手这一目的。由这对立的二极升华统一而发展这个事实,不但是剑术,甚至是“世界之理”(武藏书状),因此命名为“兵法二天一流”。

附  佐佐木小次郎:

  
  佐佐木小次郎(?-1612)。佐佐木严流创始人。

  与出身于并不富裕的家庭的武藏相比,小次郎则是在拥护和赞扬的光环的环绕中成长起来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纨绔子弟不同,小次郎绝对是一个剑术奇材。虽然曾经跟随钟卷自斋学习过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创立的严流,使用的却是比小太刀长得多的太刀。小次郎的爱刀"长光"便是长达三尺二寸的长刀,而小次郎的绝技"燕返",更是能够将长刀之利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这样的小次郎,却连"燕返"都没有使出就败在了宫本武藏的剑下。跟武藏决斗时的小次郎,无法发挥自己刀长的优势,因为武藏在决斗之前,特意制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长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长光"长了整整一尺。  

  因为小次郎在决斗之前并未将绝技"燕返"传给弟子,这一招便从此失传。或许从《侍魂》里右京的必杀技之一"秘剑·燕返"中,可以领略到一点小次郎"燕返"的风采(不知道是否真的能划出一只火鸟来……)。

四  镜心明知流

镜心明智流,也作镜新明智流,是一种讲求动作的“位”,即姿势、形态,艺术性与实用性并重,更偏向于艺术性的剑术。其道场位于江户南八丁堀,名为士学馆。流派代表人物为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春藏直正为骏州沼津藩士田中重郎左卫门丰秋的次男,出生于文政八年。本名为田中左右八郎堪助。天保九年,十四岁时来到江户,于镜心明智流桃井道场修行剑术,当时的道场师范为桃井春藏直雄。十七岁时,娶直雄次女为妻,入赘桃井家,继承春藏之名,改名为桃井春藏直正。嘉永二年,春藏直正以二十五岁取得皆传称号,并继承镜心明智流宗家,为四代目师范。  

  据天保时代《新撰武术流祖录》记载,镜心明智流始祖是安永年间(1772-1781)人,名为桃井八郎左卫门。这位桃井八郎本来出仕柳泽家,后来离开主家开始自己的武艺修行,精通各种武艺。艺成之后,创立镜心明智流,并于江户开创桃井道场。

  桃井道场代代都是由儿子继承。比较特殊的是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是作为桃井家入赘的女婿以及养子的身份继承士学馆道场的。春藏直正担任师范时,镜心明智流迎来了鼎盛时期。桃井道场士学馆与千叶周作的玄武馆(北辰一刀流)、斋藤弥九郎的练兵馆(神道无念流)三雄并立,称为“江户三大道场”。三大流派的剑术相比,有“技之千叶”、“力之斋藤”、“位之桃井”的说法。

  跟北辰一刀流讲究剑技、于攻防之中体现艺术性不同,镜心明智流的艺术性主要体现在一个“位”字上,即讲求形态、姿势的优美和潇洒。据说桃井春藏直正本身就是一位美男子(剑豪中的美男子好象还真不少……),因此镜心明智流的“位”被他发挥到了极致。但是,在幕末这个动荡的时代,光讲求艺术性的剑法是无立足之地的。因此,在实用性方面,镜心明智流也不输于人。被称为“刽子手以藏”的冈田以藏,以及土佐藩士武市半平太瑞山也是镜心明智流的高手。

附  幕末镜心明智流剑士名录:

桃井道场师范  三代目桃井春藏直雄、四代目桃井春藏直正  
桃井道场四天王  上田马之助、坂部大作、久保田晋藏、兼松直廉  
土佐藩  冈田以藏、武市半平太瑞山  
佐仓藩  逸见宗助  
其他  田口永八朗  等

五  居合  拔刀术(绯村剑心的飞天御剑流的拔刀术应该也算吧)

  契子一:  看过《圣斗士星矢》的朋友应该记得,十二宫中金牛宫圣斗士阿鲁迪巴使用的绝招叫做“巨牛号角”,这一招据说是根据日本剑道中的居合剑法的原理而创制的,通过快速地出招和收招使对手无法判断招式的来路,从而击倒对手,那时我们对居合剑法只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只知道居合剑法是一种出招极其快速的剑法。  

  契子二:  什么是无刀术?无刀术按照其真正的称谓应该是“无刀取”,它起源于战国后期的柳生新阴流。柳生新阴流的真髓就是"无刀取",即以空手制住手中有剑的对手,其实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空手入白刃"。柳生新阴流不赞成以杀戮来磨炼剑技。在《活人剑》及《无刀之卷》中,都体现了柳生"无刀取"的意义:"不杀人,我们以不被杀为胜。"。

  那么拔刀术和“无刀取”究竟有何关系呢?  通过快速的拔刀在对手拔刀前的一瞬间击倒对手,使对手陷入“带刀如同无刀”的境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剑法---居合剑法。之所以说它是“另类的无刀术”是因为一般的“无刀取”是使用者自己本身无刀,而居合剑法则是使对方陷入无刀境界的剑法,因此说它另类也就不足为怪了。  

【居合剑法的诞生】

  居合剑法之所以成名其特色在于它出招的快速和出其不意,考其源流,我们不难发现,居合剑法的创制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应运而生”。  

  为什么说是“应运而生”,因为居合剑法的创制和它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创制它的人的身世经历都有着千丝万缕颇为奇妙的关系。  

  居合剑法起源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拔刀术”。拔刀术成为一种独立的剑术而存在要上溯到日本古代奈良朝或平安时代初期。那时武士在战场格斗时,在所使用的枪、矛和薙刀等武器被折断或击落时的瞬间,拔出腰佩的大刀、或短刀以应对敌人,久而久之就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刀技,后来与剑道合并研究发达后,各种派别纷立采用,沿袭下来。  

  其真正诞生的时期大约始于战国末期,也就是大约十六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间(通常这段时期被称之为“安土,桃山时代”)。现今日本公认居合道之始祖为林崎甚助重信就出生于那个年代(大约为1547年),他是出羽之国人氏,生于林崎村(现日本山形县村山市楯冈町),幼名民治丸。他的父亲据说是当时楯冈城主最上义守(豊前守)的家臣浅野数马。  

  民治丸六岁时,发生了一件足以改变其一生命运的事。他的父亲被当时同藩的食客坂上主膳偷袭所杀。为什么被杀,因为缺乏资料的关系,我们只能稍作探讨。根据林崎神社一带流传的说法,最上义守在操办祖先兼赖的300周年祭法事时,放弃了原先作为礼法专职而被雇用的坂上主膳所提倡的大内家礼法,而采用了浅野所提倡的将军家礼法。由此浅野和坂上的对立产生了,民治丸六岁的时候,浅野就被坂上暗杀了。

  父仇不共戴天,民治丸立誓必报父仇,然而坂上主膳本人是当时有名的一流剑客,六岁的民治丸欲报父仇实非易事。于是民治丸开始苦练剑术,因为年龄和经验上的差距,民治丸要击败坂上主膳不能依*一对一的剑击格斗,也就是说和坂上主膳展开持久的对攻对于民治丸来说是很不利的。那么唯有速战速决,争取在短时间内击倒坂上主膳才有成功的可能。而符合这个条件而且当时比较流行的剑术就是鹿岛新当流。因为鹿岛新当流是一种很单纯,讲究纯粹的“一击必杀”的刀法,正符合民治丸希望速战速决的想法。于是以此为目标民治丸开始了刻苦的修行。  

  他每天每夜雪雨无阻地持木刀到森林里以大树为对手,一心不乱地作剑击的修练。尽管是这样的练习,但是民治丸依然没有击败坂上主膳的信心,直到十二岁那年,民治丸到林崎神社祈愿后,继续自己的修炼,突然有一天晚上,疲惫不堪的他做梦梦见一白发老翁,对他说:「你有创派立流的运命,但只有悟得用长柄之刀较能有利之理,才能成功,你先用此刀试试」话说完后拿出一把刀,这时惊醒的民治丸,立即按照梦中所见,削造了一把柄长二尺,刀长则长达三尺的木刀(按照现在的尺度可能为九十公分,而总长要达到一百五十公分),用这把刀继续修炼,终于创出了长柄刀拨刀术的流派来。当然这很可能是后人为了附会前人而编纂的,比较可信的说法是民治丸祈愿后练习剑法时无意间刺向自己的影子,突然领悟到用长柄刀弥补自身不足,制敌先机的方法。长柄刀其有利点是在斩出一剑做圆形运动时,因长度增加,剑尖部分的速度及攻击力也会相当惊人。但是,使用时对于体力的消耗及种种不便也应运而生,因此,民治丸便想出了拔刀与攻击一体的技巧,这就是后来的林崎流拔刀术。
就这样,在将长柄刀的拔刀术运用自如后,民治丸在元服的那年易名为林崎甚助重信,并将自己的刀法流

  
居合神社  
派定义为林崎明神梦想流(注:林崎明为当时林崎神社供奉的神祗,梦想一词来源于“拔剑刺向自己的影子”的典故)。从此林崎甚助带着家传的宝刀“信国”踏上了寻找仇人坂上主膳的道路。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林崎甚助十八岁那年,他在摄津山城国的伏见附近遇上了他苦苦追寻的仇家主膳,林崎当即向坂上主膳发出挑战。自恃剑客身份的坂上主膳对年仅十八岁的林崎甚助非常轻视,他一边冷笑一边对林崎甚助说:“你既然敢向我挑战我就不能让你活命,但念在你还年幼,为免你痛苦,我倒可以一刀结束你的性命,让你毫无痛苦。”说完后坂上主膳还非常轻蔑地不停地冷笑。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不发一言的林崎突然拔刀斩击,当时两人相隔大约有一米左右,坂上主膳万万没想到林崎甚助会在这个距离就发动攻击,他刚伸手准备拔刀,可惜当他的手刚刚触及刀柄,他的头已经被“信国”一切为二了,林崎甚助终于得报父仇,而他这种具有压倒性优势的凌厉的拔刀术也从此声名大噪。  

  此后林崎甚助继续着自己的剑术修行之旅,而他的武勇之名也越来越大。根据《武勇传》上的记载,在信州岩村田城下,他曾遭到一群无赖和盗匪的袭击,面对群敌,林崎甚助不慌不忙地拔出他赖以成名的宝刀“信国”,转瞬间就击倒了所有敌人。而此后林崎的行踪就成了一个谜,唯一可以知晓的就是终林崎甚助一生,无妻无儿也没有开设道场,在流浪和修业中孤伶伶一个人走完了全部人生的旅程,死时享年七十。  

  虽然林崎甚助没有开设过道场,但是他的弟子中却着实有一些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其中田宫平兵卫重正无疑是最出色的一个(同时也是林崎明神梦想流的第二代正统传人)。他生活在战国末期,那是将迎来太平之世的年月。因而为实战服务的拔刀术,也有必要进行变为和平时期剑术的蜕变。平兵卫经过反复探索,总结出了发源于林崎流的剑技,用于太平之世,在一对一的决斗中更加有利的新的剑术,这就是新田宫流拔刀术。在今天的山形县最上郡和茨城县水户市,分别有林崎流和田宫流两种居合术的道场。  

【居合剑法浅析】  

  因为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我们中大部分人对于居合剑法的理解,其唯一直观的印象很可能来源于SNK的著名格斗游戏《侍魂》中那酷得一塌糊涂的橘右京的剑击动作,抑或是《浪客剑心》中绯村剑心和濑田宗次郎那次电光火石般的交锋。  曾经有种错误的理解,认为居合之意在于“居”是拔刀的动作,而“合”是收刀的动作,所谓居合剑法也就是拔刀斩击和收刀作下一次攻击的结合运用(在下也曾经是这种错误观点的拥护者,还曾经想当然地意图仿效过)。于是乎,大家也就自然而然的认为,星矢击败阿鲁迪巴的关键在于破坏了对方的收刀动作,而橘右京那迅速得无与伦比的收刀动作也成了理所当然的招牌姿势。但是,只要稍作分析,我们就能得出结论,在现实中这种快捷的收刀动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用如此之长的长柄刀作快速收刀,很难想象不会把自己的手割到,相比之下,套用主上绯月大人在《燃烧吧!剑》一文中的说法“倒是剑心利用天翔龙闪和宗次郎的"缩地"加拔刀术的对决是一击定胜负,这种程度上的较量倒更加贴近现实一些。”  

  再回过头来,我们来重新定义“居”和“合”。其实“居”、“合”二字简而化之就是对峙双方的互称,按照日本古流的传说,还有“居相”、“拔合”、“坐合”、等等不同的称呼。  解释完定义,我们再来解析一下居合剑法的真髓,其实我们将居合剑法的动作还原到最基本,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林崎甚助的“神梦想流”,还是田宫平兵卫的“田宫流”,抑或是绯村剑心飞天御剑流最终奥义--天翔龙闪--也好……它们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在拔刀的同时利用刀锋在圆弧运动中具有的惊人速度向对方作出致命的攻击,并务求一击必杀。因此,拔刀术所有的修为在这一击当中完全体现出,而如果一击不中的话,就很难挡下或避开对方的反击,即使能够挡下或避开对方的反击,也很难再做出第二次攻击(因为上文说过像橘右京如此快速的收刀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  

六  柳生  新阴流
阴流,由战国初期剑士爱洲移香斋创立。后来的上泉伊势守信纲在阴流的基础上开创了新阴流。与以前的剑法的真剑决胜相比,新阴流在练习时采用竹刀,从而避免了无谓的伤害。此外,新阴流最先确立了“初级→上级→免许皆传”的剑术等级方式,后来的等级制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上泉信纲创立了新阴流,而将新阴流剑技发扬光大的,则是上泉信纲的弟子柳生石舟斋宗严。
  柳生家是大和的豪族,柳生宗严曾先后仕官于三好长庆及织田信长,后托病辞官而潜心研究剑法。在得到上泉信纲的传授后,将鹿岛新当流与户田一刀流融合于新阴流剑技中,创立了新阴流的最大的一个分支——柳生新阴流。此后宗严之子柳生宗矩及宗矩之子柳生三严(柳生十兵卫)将柳生新阴流加以不断发展和完善,使柳生新阴流成为江户时代最大的剑术流派之一。柳生宗严、柳生宗矩及柳生十兵卫三人则成为战国末期至江户初期著名的三剑士,人称“柳生三天狗”。  

  柳生家传兵法书(即剑术书)有《杀人刀》、《活人剑》、《无刀之卷》,以及后来由十兵卫撰写的《月之抄》。柳生新阴流的真髓在于“无刀取”,即以空手制住对手(就是咱们说的“空手入白刃”)。与有些流派相比,柳生新阴流不赞成以杀戮来磨炼剑技。在《活人剑》及《无刀之卷》中,都体现了柳生“无刀取”的意义:

  “不杀人,我们以不被杀为胜。”  

七  神道无念流(永仓新八!!

神道无念流是下野国人福井平右卫门于天明年中(1781-1789)创立的剑术流派。

  平右卫门最初是学习一円流剑法。传说他在修行回国途中,参拜信州稻纲权现,并于参拜时突然顿悟,从而创立了新的剑术。因为是在万念俱空的冥想下,由于神的权现而突然悟得的剑法,因此叫做神道无念流。  

  在平右卫门的弟子中,最有成就的要算户贺崎熊太郎。在剑术有所成后,熊太郎在江户开设了户贺崎道场。号称神道无念流最强剑士的冈田十松便是户贺崎道场弟子,并在这里取得了师范代称号。之后,冈田十松从户贺崎道场独立,在江户开设了击剑馆道场。幕末神道无念流的代表人物斋藤弥九郎即是冈田十松的弟子,弥九郎与同门铃木斧八郎并称为击剑馆最杰出的门人。

  斋藤弥九郎于宽政十年一月十三日出生于越中冰见郡佛生村斋藤信道家,是家中之长男。大名善道,号笃信斋。十五岁来到江户,入冈田十松神道无念流击剑馆道场修习剑术,不久取得师范代的称号。
  文政九年,在同门江川坦庵的帮助下,弥九郎在江户饭田町俎桥开设剑术道场——练兵馆。天保九年,由于遭受火灾,练兵馆迁往九段坂上三番町。

  在当时江户的剑术界,有“技之千叶、位之桃井、力之斋藤”的说法。跟同为江户三大道场的玄武馆(千叶周作  北辰一刀流)、士学馆(桃井春藏  镜心明智流)的剑术相比,练兵馆的神道无念流更注重格斗时的实用性和压倒对方的气势与力量。因为斋藤弥九郎的剑术将神道无念流的精髓——“力”发挥得比同流派其他支流还要淋漓尽致,因此练兵馆的神道无念流剑术又被称为“斋藤派无念流”。

  在幕末,神道无念流是一个影响力很大,门人弟子众多的剑术流派。有很多名人剑客出自神道无念流,其中包括维新三杰之一——长州藩桂小五郎(即后来的木户孝允,《剑心》的FANS对桂小五郎这个名字该不会陌生吧!)。此外,新撰组二番队长永仓新八,新撰组前局长芹泽鸭也出自神道无念流。

附  幕末神道无念流剑士名录:

斋藤家  
  斋藤弥九郎
弥九郎长男斋藤新太郎
弥九郎三男斋藤欢之助

其它  
  桂小五郎、冈田带刀(冈田十松利惇)、藤田东湖、武田耕云斋、江川太郎左卫门、渡边华山、永仓新八、芹泽鸭、新见锦、平山五郎、平间重助、太田市之进、户贺崎芳荣、金子健四郎、中村万五郎、原保太郎、宫本左一郎、百合元升三、横仓喜三次  等  

八  天然理心流   重点,重点,新撰组!!冲田总司!!!!!!!!!!(总司的绝技好像叫无明剑吧,就是那招三段刺)

 说到幕末,不能不说起新撰组;说道幕末剑术流派,也不能不说起天然理心流。如果把新撰组称为“壬生之狼”,那么,天然理心流剑术无疑就是锐利的狼牙了。

  天然理心流创始人为远州(远江)人近藤内藏助长裕。据说近藤内藏助本是古流武术——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的传人,后来将此流派武术加以自己的理解,于宽政元年(1789年)创立了天然理心流。所以也有说法把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当作是天然理心流的远祖。

  这里顺便提一下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好长的名字,以后简称香取神道流了)。香取神道流是战国时代的武术(咦,好象飞天御剑流也是……),由下总国香取郡出身的饭筱长威斋家直创立。香取神道流是综合古流武术,是包括剑术(太刀、小太刀、二刀流)、居合术、棒术、长刀(薙刀)术、枪术、手里剑术、柔术、气合术等等多种类的武术。该流派在现代日本仍有传人(不知道飞天御剑流有没有……)。

  不要说远了,拉回来,拉回来。在近藤内藏助创立天然理心流时,天然理心流也是包括了剑术、棒术、柔术、气合术等的综合武术。可是到了二代目近藤三助时代,气合术失传,而棒术跟柔术也糅合在了剑术中。于是天然理心流就作为一门剑术而流传至今。

天然理心流传位  切纸  
目录(序目录)  
中极位目录  
免许  
印可  
指南免许  
  天然理心流传位为六阶(见左表,由低到高排列)。其中“切纸”到“目录(序目录)”阶段的剑法中糅合了柔术。要成为师范或师范代,也就是所要想有教弟子的资格,则必须取得最高传位“指南免许”方可。一般来说,从切纸到免许需要10年时间,再从免许到指南免许则又需10年时间。也就是说,想成为师范代就得花费20年工夫。但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近藤勇却是个例外。  
  近藤勇于天保五年(1834年)出生于武州多摩郡上石原豪农宫川家。幼名胜五郎,后改称胜太。十五岁开始跟随天然理心流三代目近藤周助学习天然理心流剑法,一年后,也就是十六岁时便取得目录传位,并成为近藤周助的养子,改名为近藤勇。11年后,近藤于27岁取得指南免许,并成为天然理心流四代目宗家。前后一共只花了12年工夫,真是练剑的奇才。

  天然理心流的极意在于一首和歌之中:

   荒海の水につれそう浮島の
   沖の嵐に心動かず

  取意为以天然自然之理调和,临机应变,对敌人的动作采取自然而然的反应,所以名为天然理心流。

  在幕末,有名的天然理心流剑士几乎都为新撰组队员,所以,称天然理心流为“壬生狼之牙”应该很恰当吧。

附  幕末天然理心流剑士目录:

天然理心流宗家  
  一代目:近藤内藏助裕长
二代目:近藤三助
三代目:近藤周助
四代目:近藤勇(新撰组局长)
五代目:近藤勇五郎  
新撰组成员  
  新撰组副长:土方岁三
新撰组一番队长:冲田总司
新撰组三番队长:斋藤一(注)  
等等  
  
其他  
  漆原仓之辅、小野田东市、桑原永助、增田藏六  等等
  

注:
  斋藤一的剑术师承流派不明。有的说本来是一刀流免许,有的说他的剑术来自一个叫“无外流”的流派。不管怎么说,他的剑术中夹杂有天然理心流的技巧却是事实。所以姑且也把他算作是天然理心流门人吧。  
  

  
“壬生狼牙”——  

九  小野派  一刀流

一、一刀流流祖

??一刀流的始祖、伊东一刀斋景久曾随钟卷自斋学习剑术。据说钟卷自斋学的是富田流,但教伊东一刀斋剑术时,并没有拘泥于某个流派。为了方便,便称此为钟卷流。不由得令人这样想:在剑术流派的创生期,与系统化了的剑术相比,其中心更在于实战中形成的自己的风格,以及每个人都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交流的一人一派式的剑术。

??不言而喻,剑术也有历史。剑术流派的起源是刀剑大革新的室町时代。这之前刀剑的锻铁技术还很原始蹩脚。蒙古袭来(元历1274年——1281年)时日本人所用的刀,砍击数次后就弯曲、折断,甚至变得完全砍不动。名匠五郎正宗吸取经验教训,终于苦思出了用软铁包硬铁的锻铁制法,制出了不弯曲不折断、刃口不易裂断的日本刀。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室町时代中期,向鹿岛香取的武神祈祷、悟出剑术妙技的饭筱长威斋家直创立了“天真正传香取神道流”,成为新当流、鹿岛神道流等的开端。另外,伊势国倭寇出身、长于实战的爱洲移香斋开创“爱洲阴流”,成为阴流、泰舍流等的开端。此外,镰仓地福寺的僧侣念阿弥慈音(通称"慈音")创始了"念流",受了他教导的中条兵库助创立了中条流,成为钟卷流、天道流、富田流、一刀流的开端。由这三大源流开始,有无数名人高士和无名剑客,他们各自发明创新,产生了新的风格,从室町时代末期到江户时代,分化出无数分派支流。

??一刀流的发展流程是:慈音(念流)  →中条兵库助长秀(中条流)→大桥勘解由左卫门→富田九郎右卫门长家(富田流)→富田治部左卫门景家→富田治部左卫门景政→钟卷自斋通家(钟卷流)→伊东一刀斋景久(一刀流)→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小野派一刀流)。不过钟卷流自身是很难归类的流派,所以把伊东一刀斋作为一刀流的始祖(这时候还没有“一刀流”这种说法。)另外,正如一开始所说,经过了好几个分派支流改善剑法、拥有了众多门人的流派,也可以被称作是一个独立的“源流”。  

二、一刀流正统支流分派

  伊东一刀斋跟随钟卷自斋学的有妙剑、绝妙剑、真剑、金翅鸟王剑、独妙剑五样。这五样叫做“高上极意五点”。与其他一刀流的剑法不同,这五样留存有浓厚的古风形迹,是模仿了战国时代的甲胄剑术。这之后编创出的剑法有"払捨刀"。伊东在京都,烂醉之后被躺在身边的女子夺去了刀,又被蚊帐外的强盗袭击,这时候编出了这一招。

??把流派始祖神圣化的故事有很多,但烂醉之后被躺在身边的女子夺去刀、被袭击后脱险这样的故事还留存着,可见伊东一刀斋的人性十足,倒也可爱。小野次郎右卫门忠明(神子上典膳)跟随伊东一刀斋学习了“高上极意五点”和“払捨刀”,打败了兄弟小野善鬼,之后,添加了自创的招式,组成了大大刀五十柄的组太刀,奠定了一刀流的地位。与柳生神阴流一起被选为德川家的指导。顺便说一下,小野的姓不是小野善鬼的小野,而是随的母姓。
 
??忠明的次子(也有说是弟弟的)忠也继承了一刀流的正统(长男早逝)。为了与小野派区别开,称此为忠也派。由此派生出了“沟口派一刀流”、“甲源一刀流”、“天心独名流”、“凉天觉清流”等。至于小野派本流,忠明的三子忠常在大大刀五十柄的基础上增加了出刃、入刃、寄刃、开刃四柄。忠常的弟子们兴起的有“?brvbar;派一刀流”。忠明的四子忠于作了忠常的养子(虽是兄弟但年龄相差很多),继承了流派,又添加了合刃三柄、张合刃3柄共6柄,完成了流传至今的小野派一刀流组太刀60柄。

??之后小野派一刀流因为某些原因传给了津轻家与小野家两方。小野家一时以“宗家”自命不凡,津轻家则传承了正确的招式。小野家的小野派一刀流的分派,中西忠太子定开创的有“中西派一刀流”(也称中西派),由此派生出的有有名的千夜周作的“北辰一刀流”、山冈铁舟的“无刀流”,还有虽不甚著名但也是同时期优秀学生的寺田有孚(也说是叫宗有)的“天真一刀流”。中西派的正统传给了高野佐三郎苗正。

2005-2-8 14:55 北条早云
感觉二刀流和新阴流影响最大

2005-2-9 05:27 桠枫
一刀流的影响也不小~

2005-2-9 10:10 晨山尚书
看好二刀流。

2005-2-9 10:14 张文远
新阴流

2005-2-11 17:03 奇迹魔术师·杨
还是认为上泉的新阴流最强

2005-2-11 17:22 三仙炼丹
还有个猿飞阴流,宗主被戚大虾打死了,连兵法书都给抢了去,可怜

2005-2-18 01:30 尾张之猪
我感觉还是柳生的新阴流影响比较大。

2005-2-18 01:35 鬼眼狂刀
二刀流还撮合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