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运筹帷幄 » 关于三国志游戏的人物属性


2005-2-3 02:11 菅谷
历来三国志都是用 统率\武力\智力\政治\魅力
5种数据来区分三国志中的600多名武将
而关于这些属性中,谁应该是什么样的水平
大家也是各有所见
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
对于各自的观点
都有自己各自的评价标准
我无意统一大家的标准
只是发篇帖子,说说我自己的标准
供大家参考

首先是统率。
统率的决定因素:决策能力、领导能力
影响统率的因素:洞察能力、分析能力
统率能力,是作为一个军团主将或者军队主帅最重要的能力
决策,就是从参谋提供的方案中,选择最准确的方案
领导,就是使军队服从的能力,军队能及时接受将领的命令
以上2项是统率的决定因素。
洞察,是指能够在多如牛毛真真假假的情报中,找出最准确情报的能力
分析,则是将众多包罗万象情报变成敌我两军态势的能力
以三国中人物为例,
周瑜在赤壁之战的时候表现出了强的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
选择使用火攻、黄盖程普等将领及东吴军队对周瑜的绝对服从
在面对号称八十万的曹操军,周瑜冷静分析,作出结论:
曹操军绝对不超过三十万。
以上看出,周瑜的决策、领导、分析、洞察均属于上乘,
统率95—98的数值基本合理。
再看诸葛亮,其领导能力不容质疑,仅仅其在蜀军中的威望
将领和军队就极为服从
而其南征北伐的战例,可看出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但最关键的就是他的决策能力
“诸葛一生唯谨慎”,诸葛亮的谨慎使其从不打无把握之战
不能敢于冒险
因此,在北伐初期,于曹真的对战中总是不能占上风
后期换成司马懿,司马懿的坚守战略也使占上风的诸葛亮无可奈何
所以,诸葛亮的统率应该低于周瑜
统率90左右大概是诸葛亮最合适的数值。
当然,这主要是考虑到了正史的因素。

第二是智力。
智力的决定因素:谋划能力、洞察力
智力的影响因素:分析能力、知识面的宽广
谋划,就是出谋划策,计谋越多、越灵验的人智力越高,尤其是“算无遗策”
洞查,说过了,洞察能力越好的人越能“先知先觉”
知识面,读书多了,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加上活学活用,“博学多才”。
分析能力,不用多说了,作为一个参谋,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无论将领还是谋士,无论是谋划战术还是战略,
能“洞察先机”,就绝对会受到历史的青睐。
还是以贾诩、郭嘉为例。
贾诩“算无遗策”,郭嘉的“十胜十败”说,表现的是出众的谋划和分析能力
贾诩和郭嘉的知识面自然也是不用怀疑的。
两人一谋战略,一谋战术,尽管所谋之事不同,但所谋必准
平定华北时,郭嘉及时停兵使袁家二子相争,可以看出其洞察力出众
同样,贾诩连换主公十余人,乱世之中保全自己,可以看出其“识人”之能,
同样也是一种出众的洞察力。
总的来说,两人智力相当,不过考虑到郭嘉对曹家所做的贡献更大
将郭嘉的智力定为99,贾诩98,我想更公平一点。(功绩是证明将领能力的标准,谋士也一样)。
至于诸葛,游戏历来的100,我争也没用(这里B4下光荣)。但是我由衷希望哪次将《三国志》推向正史,让上面两位把诸葛拉下马。

第三是武力。
最不好分析的就是这个武力了
武力的决定因素:单挑能力、冲阵能力
影响武力的因素:骑术、弓术、体力等
说到武力,就不能不说单挑,说到单挑,又不能不说《三国演义》
因为正史当中单挑是很少见的,只能以演义为准。
而骑术、弓术、持续作战的能力,对武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黄忠,单论其单挑能力,远远不如关羽,
但是他百发百中的弓术,使其武力上升了一个档次 。
对于三国志中的武力分析
发过的帖子不知道有多少了,
我还是不要罗嗦了才好。
但是我个人仍然倾向于吕布的优异表现。

然后是政治。
政治的决定因素:(内政)分析能力、决策能力
影响政治的因素:知识面、亲和力、记忆力
这里的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和统率能力中的分析、决策有相似的地方。
但又不是完全相同
政治,基本上等同于内政能力
统率、智谋、武力基本上是在战场上对外用的
但政治却是对内的
分析、决策两个字字是相同,但对象却变了。
在每天多如牛毛的文件中找出重要的事情
在众多方案中找出最准确的方案
同时,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
游戏中文才出众的人内政值总是比较高,比如曹值、比如陈琳
估计也是考虑到了“知识面”的问题
亲和力是指对民众的亲和力
民众认可你,你执行内政就更加容易
很简单的道理
还有就是记忆力
严格来说记忆力对统率、智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拿破伦能记住每一个军官的名字,所以他的命令可以直接下达到最基层……
说远了,把记忆力加进来的主要原因是我想起了“过目不忘”的张松……
另外,记得康熙时代的两大名相,索额图和明珠,他们的政治能力应该是不可质疑的吧?
一个能记住所有官员的履历
另一个能记住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
另外,至于政治阴谋能力算不算政治能力呢?
(商榷中……)
话扯远了
关于政治能力
诸葛亮和荀彧都是赫赫有名
一个是有名的大政治家
另一个是有名的“王佐之才”
到底谁优,我还是不要分析了,因为我本人的政治能力实在不怎么样
分析内政能力的人最是让我头疼。
但是我个人倾向于诸葛亮。
蜀国在三国时代是最弱的,
但是在诸葛亮的运做下
不仅支撑了整个蜀国军队的运转
而且在承担了夷陵战败的损失。
数次的北伐虽然使国力大损,
但是很明显国家的内政跟上了军事的步伐。
这不能不说主要还是诸葛亮的功劳。

最后是魅力
其实我总觉得魅力和政治有重复的地方。
魅力的决定因素:仁德、对历史的影响
魅力的影响因素:史官评价、亲和力
与魅力无关因素:外貌
为什么刘备曹操张角的魅力总是前三?
为什么外貌不错的吕布的魅力总是50以下?
其实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答案
三国志里当了君主的人魅力普遍比较高。
而孙家魅力被压下来
恐怕还是和老罗的《三国演义》有关。
我说过了,魅力和政治似乎有重复的地方
而且说实话,我到目前为止也没发现魅力到底是作什么的
有人说魅力决定舌战时候特殊牌的几率
我和一个魅力8的家伙舌战时
他一连3个扬足把我推下去了。
郁闷
总的来说,魅力这一数据,在三国系列游戏中最为鸡肋。
但是却不能丢弃,
比如~如果没有魅力这一属性,那刘备还算什么?

2005-2-3 03:48 kelvinbb1
很同意,諸葛亮被變到100絕不同意,頂多9十多,老諸6出祁山走同一路徑,雖說謹慎,但實在過於保守,在看人方面又不及劉備,亮曾對劉備進言,魏廷不能成為將才,希望劉備考慮,劉備只對亮說,說管國之能,我確不及你,但相人之說,我比你高很多,
在六出祁山時,亮沒聽從魏廷之見,利用奇兵進攻長安,因他看見魏廷之能力徊對其的偏見,直揭成為令到魏廷之後兵變的事實了,但想深一層,如果魏廷真的兵變,為什麼他要南返而不是北上呢?歷史不可能記載在戰爭時期每個人的想法,只能記戴歷史所發生過的事件再加以重組,誰知道魏廷只是一心為國,想回成都套回兵權再為劉家打天下,卻被已死的老諸死前出計害死
在這已看見老諸不是被人推說為神一般的傳奇人物了,能力除了政治總覺得有點過高了,還有很多人物的能力需要作出調正,例如張遼孫權次戰已看出張的能力吧,但他的知力低了一點的說~____~討厭三國志系列的能力偏卡三國演義~_~

2005-2-3 09:44 supergwl
其实把魅力改成仁德更合适

2005-3-30 08:02 慕容雪芸
顶一帖,转回主区,另回一帖,好像楚院整理个相关的文章,写过这篇东东

2005-3-30 08:38 戊雅
我记得三国9里面的一个剧本  贾诩的智力比诸葛高~

2005-3-30 20:14 梦520
啊楼上是让贾诩拿了什么宝物了吧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