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8 13:48
桓大司马
甲申年腊月十九日,乃宋东坡先生九百六十七载寿诞。
先生,天才也。夫天才者,中区贮造化之灵秀,情志聚百载之英华,厚积薄发,迭代乃出。是以汉道既兴,乃生史迁;晋风寝盛,乃见陶潜;唐音方振,乃有青莲;宋声初萌,乃诞坡仙,咸革文坛之流弊,第启翰苑之新颜。于先生,诗则脱唐贤之藩篱,另辟蹊径;词则摈花间之鄙艳,首倡豪旷;文则继欧公之平易,而随物赋形,莫知其行止;书画亦别开生面。故当世之贤如欧公,避其头地;后学之徒如山谷,望其项背而已。
然才高运骞,古今同慨。先生以年少,退于韩魏公;以非议新法,黜于王荆公;以兼采新旧,又疏于司马温公。元祐后,更远谪南荒,几死者数。然先生秉赤子之心,具旷世之度,无往而不利,先有“姑妄言之”之趣,后有“兹游奇绝”之语,真万古之通达人也。老子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其先生之谓欤!
谚云:“家贫思贤妻,国乱思良将。”狐兔横行则慕苍鹰,豺狼当道则盼猛虎,故今时今世,安能不思先生也?谄谀风行,则思先生之直也;请托流靡,则思先生之正也;人逐蝇头,则思先生之达也;士竞蜗角,则思先生之旷也;信义不闻,则思先生之质也;人情近伪,则思先生之真也;雌声遍地,则思先生之诗也;野语充塞,则思先生之文也。是无时而不思先生,不地而不思先生也。
夫时移世异,古道凌迟。今之学人,俯仰俳优之鼻息,而遗忘高贤之寿诞;乐道独夫之末节,而讳言圣哲之本原,邪焰益炽,正道乃迁,伪体争胜,风骚不传,此吾所以为先生寿也。
文不尽意,发之于诗,诗曰:
先生一醉岂有已?人境百年成羁縻!
先生谈笑风云迁,千古坡仙并谪仙。
二陆京郊年少日,欧公欲避出头地。
宦海升沉不自由,竟遣孤舟向瘴疠。
心安儋耳亦吾乡,兹游奇绝老南荒。
留侯功业成何事?但味陶令归田章。
不意立言兼立德,诗文清句如澡雪。
泼墨清香百代传,曳杖铿锵万年绝。
近世文人风雅残,半谋商贾半谋官。
茫茫举世居无竹,寂寂谁人室有兰?
我亦佯狂好疏阔,天意出尘皆落寞。
江南江北起秋风,敢与先生看寥廓。
2005-1-28 13:52
梓庭君
“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苏子之《猪肉颂》吾之好也!
2005-1-28 13:59
梓庭君
顺便做个广告
《赤壁赋》桌面今天交货
[url=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42578]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42578[/url]
2005-1-28 18:44
桓大司马
炮兄啊,偶目前用不了那个桌面,先不买你的吧
2005-1-29 00:58
蒹葭苍苍
诗捧得有点过了,不如文。
2005-2-1 14:19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蒹葭苍苍[/i]于2005-01-29, 0:58:49发表
诗捧得有点过了,不如文。 [/quote]
诗俺写得不是很好是真的 但偶不觉得捧得过分呀
2005-2-4 16:04
花影吹笙
奉蒹葭大人手谕:(此文)文字简洁流畅,意韵丰足,略无疏漏。看来这匹大马厉害,文言功底深厚。诗不论,为文精!
因蒹葭大人贵人事忙,特代大人加精!
申明:这篇偶看不懂滴说,关于此文有任何讨论之处,请与蒹葭大人及马儿讨论,千万表拉上偶~~
2005-2-4 17:30
卡拉依
= =||不可否认,自从看了东坡志林后,偶满脑子都是阳丹决……我有罪……
楼主写的不错,可惜东坡生不逢时,遭了那么多污蔑,反过来想如果不受那么多罪,偶们大概也就看不到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姿态和文风了吧
2005-2-4 21:04
有苦自家知
[quote]原帖由[i]卡拉依[/i]于2005-02-04, 17:30:06发表
= =||不可否认,自从看了东坡志林后,偶满脑子都是阳丹决……我有罪……
楼主写的不错,可惜东坡生不逢时,遭了那么多污蔑,反过来想如果不受那么多罪,偶们大概也就看不到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姿态和文风了吧 [/quote]
呵呵,最近偶也在看东坡志林.
好怕看到写炼丹.
2005-3-15 17:49
苏西坡
谢温国公谬赞,卑职不胜感激!来日当过府少叙。
卑职东坡的那个破房子被雷劈了,西坡又建一屋,可否赏光?
2005-3-15 20:51
御柳斜
请教大司马是否因为住在山的东面所以叫东坡啊
2005-3-15 22:11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御柳斜[/i]于2005-03-15, 20:51:42发表
请教大司马是否因为住在山的东面所以叫东坡啊 [/quote]
依稀记得东坡曾居某地,耕种于某坡,故自号东坡
至于其坡究竟在东在西,不得而知~
2005-3-16 16:24
张建昭
看楼上的楼上的楼上的签名,把其中的“西”改成“东”就知道了。
2005-3-17 22:41
黄承彦
楼主的文章不错.诗后半截可以,前半截不好
2007-2-26 19:28
右文
记得当初还给这篇做过小注,呵呵
2007-2-26 19:39
右文
某当年对此篇的胡言,考古顺便帖出:titter:
此诗或两句或四句一转韵,交错押平仄韵,是七古转韵的常见样式。
“先生一醉岂有已?人境百年成羁縻”,此处已字属上声四纸,縻字属平声四支,平仄通押,显系误用。
“先生谈笑风云迁”,落脚不甚稳当。
“二陆京郊年少日,欧公欲避出头地”,前一句“二陆”,陆士衡,陆士龙兄弟,以比东坡,颍滨兄弟。二苏年少时人即以二陆比之。后一句用欧阳永叔《与梅圣俞书》中语,所谓:“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掇二事以写东坡才隽。
“心安儋耳亦吾乡,兹游奇绝老南荒”,前一句运东坡《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一阕中语。此词序中云“王定国歌儿曰柔奴。。。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词中云“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后一句运东坡《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七律中语,所谓“老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掇此两处成句,以写东坡旷达胸怀。
“但味陶令归田章”,东坡晚年尝尽和渊明诗。
“不意立言兼立德,诗文清句如澡雪”,“ 立言”“立德”,见《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澡雪精神”见《文心雕龙 神思》。以“清”言东坡诗文,未免太泛些。
“曳杖铿锵万年绝”,绝字不稳。又,一篇之中“百年”“千古”“百代”“万世”,凡四见,宜力避。
“近世文人风雅残,半谋商贾半谋官”,转。残字不甚稳。
“茫茫举世居无竹,寂寂谁人室有兰”,前一句运东坡诗“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寓一“俗”字,后一句寓一“雅”字,是“举世皆俗,谁人为雅”之意,见得知音难求。这两句承上两句,启结尾四句。知音难求,故觉寂寞,故求与古人神交。一结遂顺理成章。
总体来看,章法上的安排还是不错的,特别是最后一部分。置字造句方面,还可再酌,趁韵嫌疑也应力避。
2007-4-20 09:16
ossicee
获益非浅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