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7 09:14
弓骑步
[b][size=3]前言:[/size][/b]
为田中的《银英》感动,不光是因为他行文的磅礴气势、宏伟的架构和近乎完美的英雄们。那些英雄背后的女人们其实更令我感到震撼,她们不是男人的附属、调味品,她们有着独立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虽然只有寥寥几笔,却有呼之欲出的真实感。
我个人认为,这些女性形象的魅力甚至胜过某些被塑造的过于完美的男性角色。田中从侧面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的残酷,那些女人们在战乱中没有一个得到幸福的结果。我又要说句不中听的话了:战争是让男人流血,女人流泪的东西。我不知道现实中是否这样,但田中的书里明明白白这样写着。人们总是过多的注意男人们流的血,却忘记了在战乱中失去一切的女人。我觉得很不公平,所以才想要做这样的东西,以重新展现那些被人遗忘在角落的女性魅力。
[b][size=3]NO·1:安妮罗杰[/size][/b]
某日课间,某同志煞有介事的问我:“你说,如果安妮罗杰长的像侏罗纪会怎样?”大脑有半分钟的空白,好半天才挤出一句:“大概……一切都会不一样吧……”
如果安妮罗杰长的像侏罗纪?!这种想法还真不常见到。要真是那样的话,哼,银河系,不,整个宇宙的历史都将会大不一样。
假如,我是说假如,她真的生的如此抱歉,那也就不会有被亲爹卖进宫里的悲惨命运,小莱小吉们也就没了发奋的理由,没了发奋的理由,也就不会有后来的莱因哈特皇帝,罗严克拉姆王朝。那么,同盟也好,帝国也好,大家都怀着一腔与卑微现实不相称的伟大才干庸庸碌碌了此一生。于是乎,天下太平,没有战争,变乱,杀戮。阴谋权术,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发生。连同人女们津津乐道的“莱吉之恋”,也只能是“下级士官生和贫苦孩子的恋爱故事”。
以上是开玩笑,下面从理论上总结(要抄历史课本了,不喜欢学历史的同志可自行跳开)。那种时代,会出现莱因哈特那样的人物和其丰功伟业是历史的必然,而我们美丽温柔的安妮罗杰小姐则起到了一个导火线的作用。英雄传说的开始,只源于安妮罗杰小姐的一句话:“某某,和某某做好朋友吧!”假使没了这条线,历史还是会前进,只是,不会像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那样发展。
在百荷的印象中,安妮罗杰是这样一种女人:永远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方向,处在时代的激流中央却只能听天由命,随波逐流。她们柔弱外表下的坚韧精神永远是为别人准备的,支持了别人,却保护不了自己。幸福明明就在眼前,无力伸手,只能在一旁看着他流逝。
作了皇帝的莱因哈特并不能使她幸福,安妮罗杰所要的,是像个普通女人一样,恋爱,结婚,生子,平静的生活。然而吉尔菲艾斯死了,往日安宁的生活一去不返,眼前的虚华,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过眼云烟。
安妮罗杰是田中笔下最具悲剧意味的女性代表,她从未为自己要求过什么,却一直在失去,爱人,兄弟,所珍视的人全都一个个离她而去。那种悲伤与金戈铁马、塞外狼烟的悲壮不同,那是一个女人内心中,由无数细小伤口编织成的,流血的狼籍。
[b][size=3]NO·2:希尔德[/size][/b]
希尔格尔·冯·玛林道夫,这个女性是田中小说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感觉上,希尔德应该属于与安妮罗杰相反的类型。她是个男性化的女人,留短发,穿军装,学识也好,职务也好,都像是个男人。对于自己的人生还是比较能够掌控的,虽然也常常遇上意料之外的变数,但她还是能很明知的解决问题。
说到希尔德,就不能不提她那个天才俊俏的丈夫。的确,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希尔德都是最配的上莱因哈特的人选。那两个人有很多相似之处:思考模式,行动风格等等。(不信?自己翻书。)但我个人认为,希尔德比莱因哈特更适合统治国家。莱因哈特充其量只是一个军事天才,在治国方面,没有奥贝斯坦一干人,他也不见得有多出色。他是那种只能在战乱中闪光的男人,一旦和平降临,他的幼稚很快就显现出来。莱因哈特出身没落贵族,也就是说,是以战争为代价,从军队中一步一步爬上来的——极具天才的爆发户。希尔德胜他一筹之处在于:她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统治者,睿智聪慧,坚强果敢,稳重持成(快想!还有什么?)……希尔德比莱因哈特更懂得利用谋略,玩弄政治手段和权术来巩固政权。莱因哈特在位期间,正是希尔德利用她高超的交际手腕和超强的凝聚力,为他打理那些貌似琐碎,却影响着全局的工作,使的胜利之旗长驻帝国上空。
罗列了这么多优点,不知就里的人很可能会以为本篇的主角是个女神或是艺术品。但很可惜,不管再怎么优秀,再怎么男性化,希尔德毕竟只是一个女人,一个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女人。
有人说,希尔德和莱因哈特间根本没有爱情可言,他们的婚姻仅仅是一个政治交易。当然,其中免不了有政治的因素在内,但是,莱希间也并不是毫无感情。姑且不说莱因哈特对希尔德怎样(其实我很怀疑他除了他家姐姐和齐格外还爱过谁。)。希尔德对莱因哈特的感情是不能视而不见的。否则,她怎么会几年如一日的为他工作,怎会在他失意到借酒乱性之时还留在他身边?怎会在面对他的求婚时丢掉了一贯的冷静?莱因哈特临死之际,一向坚强的她又怎会流泪?!
丈夫死了,留下一个诺大的帝国。也许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希尔德几乎具备了一切成功的条件,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却失去了幸福唯一的基础。今后,要巩固政权,抚养儿子,照顾长姊,希尔德任重而道远。她没有莱因哈特那样吸引所有人眼球的光彩和燃烧一切的激情,希尔德的力量在于平衡,稳定和令人安心的平静。对于刚刚经历建权初期动荡的帝国来说,这是最大的希望。
[b][size=3]NO·3:菲列特列加[/size][/b]
就像希尔德配莱因哈特一样,菲列特列加无疑也是杨威利的绝配。
曾经有杨的FANS气鼓鼓的对我说:“真搞不懂杨是怎么想的,怎么会要那种女人!”的确,表面上看,菲列特列加……好象还真没有什么可取之处呐!(汗……)外貌……勉强算是美女一类(离天仙还有一定距离),没有安妮罗杰般柔弱忧郁的气质,学识和才干也只限于做杨的副官,至于家事水平……(再汗)不提也罢。
就是这样看上去毫无优点可言的菲列特列加,竟对我们伟大的杨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这个问题让很多杨的FANS抓破了头皮也想不出来为什么,呵呵,情人眼里出西施?也许,也许吧。
菲列特列加的魅力完全是精神性的。她出众不是因为外表,而是内心那股源源不断的热情,对生活,对梦想,对爱情。好象有一位先哲说过,内心的闪光会让一个平凡的女人变的美丽。菲列特列加大概就属于这型。她阳光般的热情,对信念的坚持不仅照亮了杨,也照亮了杨舰队的每个人。
理论上说,菲列特列加是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同时她的内心又是矛盾重重的。她看得到现实与理想的巨大落差却毫无办法,她坚持杨的民主政治观,但同时又希望和杨过那种与政治、战争无关的平静生活。谁都知道,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是不可能结束的,杨也好,自己也好,也只能在各种政治旋涡中打转——制造战争,流血,阴谋与背叛……菲列特列加所希望的平静生活,是建立在有一方胜出,战争结束的结局上的,以综合实力对比来看,最后胜出的很可能不是民主同盟,这显然不是她希望看到的。
正如这世上一切女人爱她们的男人一样,杨威利是菲列特列加理想的集中体现。杨的死,让菲列特列加的理想主义完全破灭。所谓的民主,越来越像一句空话,对于动荡的时代,有时候专制要比民主来的有用。杨死后,菲列特列加并没有成为他的继承人,她清楚自己控制不了大局,政治这种东西不是只有崇高的理想就可以了。对于一蹶不振的同盟和她自己来说,把残局推给身为男人的尤里安似乎是最好的办法。杨舰队的衰败:先寇布的死,波布兰的出走,使得菲列特列加的理想第二次幻灭。为了自己可怜的立场,她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终于可以平静的生活了,但心爱的人却永眠于地下。为了那个理想,她陪进去的太多,无条件捐献自己幸福的结果竟还是在原点踏步。我想,人世间的悲哀,也莫过于此。
2005-1-27 19:09
贾图
我只想说一句:田中其实也是爱情白痴一个。
2005-1-27 21:52
黑十字
[quote]原帖由[i]弓骑步[/i]于2005-01-27, 9:14:48发表
田中从侧面以女性视角描写战争的残酷,那些女人们在战乱中没有一个得到幸福的结果。 [/quote]
真想把田中踩死,做得也太绝了点。
2005-1-28 09:25
本因坊秀策
田中描写爱情其实最成功,正因为他写的少,所以仅有的那一点特别牵挂读者的心,除了楼主文里那些,还有《亚尔斯兰》中的法兰吉丝等等~~
很喜欢看田中的文,但似乎总是悲剧居多~《亚尔斯兰》没有看完,不知道他写完没有~
2005-1-28 09:33
逆空
唯一能和爱人在一起的就应该是那对 同盟进攻帝国时的一个同盟少尉和帝国少女 可惜那个少女S了老爸 少尉看清了同盟的失败 叹
2005-1-28 09:33
弓骑步
[quote]原帖由[i]贾图[/i]于2005-01-27, 19:09:00发表
我只想说一句:田中其实也是爱情白痴一个。 [/quote]
不至于罢,某家比较赞同秀策,田中只是不着重爱情,然而他笔下男女之间那种微妙的接触还是颇能打动人心。
2005-1-28 09:35
弓骑步
[quote]原帖由[i]逆空[/i]于2005-01-28, 9:33:52发表
唯一能和爱人在一起的就应该是那对 同盟进攻帝国时的一个同盟少尉和帝国少女 可惜那个少女S了老爸 少尉看清了同盟的失败 叹 [/quote]
不是罢,幸福夫妻的典范还有米达麦亚和艾芳瑟琳啊。
2005-1-28 12:11
Narcissus
1。安妮罗杰城府挺深的。
2。基本都是花瓶。
2005-1-28 19:27
贾图
[quote]原帖由[i]弓骑步[/i]于2005-01-28, 9:33:59发表
不至于罢,某家比较赞同秀策,田中只是不着重爱情,然而他笔下男女之间那种微妙的接触还是颇能打动人心。 [/quote]
在你发此帖之前我就一直想写文反映田中在这方面有多迟钝。
看看主角们的表现吧
要么属于莱、杨、狼这种迟钝型,要么就是亚典波罗、柯涅夫、欧贝这种独身主义,再有就是先寇布、双瞳和波布兰这种玩世不恭型。
几个稍微正常点的,鲁兹、凯斯拉,都是莫名其妙。病人和护士产生感情,这都想的出,大概田中没住过院吧。
全篇能算的上真正爱情的只有小吉安妮罗素而已。
当然了,那种微妙的接触的确颇能打动人心,我的想法是田中自己也属于莱、杨那种类型,所以也只有这种“微妙的接触”,呵呵。其实《奔流》里的陈庆之也和杨一个德行,看的出作者脑子里就是有这种观点。
2005-1-28 19:29
贾图
[quote]原帖由[i]弓骑步[/i]于2005-01-28, 9:35:40发表
不是罢,幸福夫妻的典范还有米达麦亚和艾芳瑟琳啊。 [/quote]
他们似乎有和FRIENDS里面某对人一样的生理缺陷,这可是一辈子的遗憾啊。
2005-1-29 00:44
逆空
[quote]原帖由[i]弓骑步[/i]于2005-01-28, 9:35:40发表
不是罢,幸福夫妻的典范还有米达麦亚和艾芳瑟琳啊。 [/quote]
对对 一时没想起来
虽然还是有点缺陷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