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现代文艺 » 灵魂,向西走


2005-1-24 20:48 阿拉根
夜班,睡了一上午。醒来时,阳光肆意的一塌糊涂。前天的酒劲过了,前天的牙疼也好了,前天随着与之为伍的物质的幻灭,似乎消失。
    
  还好,并非羚羊挂角,枕边放着两本前天买的书———《藏地牛皮书》和《西部行知书》,厚厚的,褐色的书本里有很多生灵在跳舞。他们的舞动让我觉得清新,很想稚气的狂想,或是大笑。
    
  这是我目前看到的,关于西部旅行————或者说寻梦更合适————最为相宜的书。无需寻章摘句,纸页间仰俯皆是流动的风景和奇迹。
    
  魔鬼城终年都在悲伤的呜咽着。大风在吹,还将继续吹,不停的侵蚀着它已经伤痕累累的面孔,让它继续伤痕累累。。
    
  新藏线上处处是风景,这是路边一个不知名的湖泊,在灼人的阳光下,它看上去非常美丽,流动着的仿佛不是水而是水银。。
    
 被供奉在圣湖玛旁雍措岸边的篆刻有六字真言的牦牛头和风马旗。五色风马可以说是藏区的大地景观艺术,随处可见。。
    
    
 纳目措湖畔玛尼堆遍布,制作精美,在多年风蚀中,显现出自然的和谐。岛上地貌奇异多彩,怪石嶙峋,自然岩洞中常年居住着修行的僧侣。。
    
  多玛刀日土县城途中经过的班公湖,像大海一样波涛汹涌,发出巨大的轰鸣,成为整个西部长征中最为难忘的景象与声音之一。
    
 在雪山环绕的地方,在神灵恩赐的大地。藏牦牛看到许多朴素的行走的人来了,又走了。。。
    
 很多很多,看得慢慢的,有了些与作者同行的快乐。那些被赋予了生命的图片,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对于照相我是个外行,但我想在那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摄像师会有幸福的把相机抛向天空的冲动。旋转与闪动间,艺术无法抗拒的形成。
    
 羡慕蝈蝈,一个曾孤身沉溺在圣地的姑娘。在藏地的灿烂阳光下,你一定记取,留存了同样灿烂的笑容。
    
  父亲的一个朋友曾经作的更决绝,开着吉普车去过两次西藏。当然,他有钱,夜有时间————老婆孩子送去了美国。但我想,更为关键的是,他曾经那样的爱过艺术,想做个导演。不能把生活变成电影,那就把电影变做生活。
    
 更多的人,想到那里的人们————西部只是个无限可能,又永远平行的梦吧。大四最后有一个月时间,哥几个曾打算去过敦煌。后来没有成行,一个是北京的公司急着开伙,另一个要去挽救爱情。在后来,一个辞职,一个分手。让我们去雕刻石山的圣像吧,我想象魔戒里的阿拉根一样,一叶轻舟,载着敬仰和失落。
    
 我一直走了这么远的路,她一直生活在这么美丽的地方。。。
    
 打开电脑,是王落宾飘飘遥遥的歌声。书中,作者在普兰的镇上,与朝圣归来的藏民相逢。他们的眼神与你我不同,不是迷离的,而是清澈见底的。那时候,书中人与读者同时惊醒:离神山与圣湖已经不远。实际上,它们就在不远处的云山雾海里时隐时现,夕阳西下时,我们来到山脚下。看到了烟消云散后,金色的岗仁波齐。她是许多人一生的心愿,令那么多人魂牵梦绕。在它的西方,是奔腾的云雾,苍凉的旷野。
    
   我看到了神山。
    
 只是,这样的拜见太随意。脚下的路,是那个英雄描绘的新藏线,不是朝圣路;这颗心太脏,装不下那么明净的东西;神山就在我们面前,又太远太远,永远在别人的世界里。



[img]http://fjwindow.com/pic/rsrh/xz/6.jpg[/img]
  

2005-1-25 09:57 冰火蝴蝶
不要再说了,西部是在中华大地上,我永远的思念,梦于斯

2005-1-25 10:14 阿拉根
窃以为当中土不可遏制的世俗喧嚣之际,西部还象一曲古风。

2005-1-27 02:12 紋刀狩易
一個純潔的地方

2005-1-27 11:31 黑十字
那只是一个遥远的梦。

2005-1-27 11:45 雪皑
那一方圣土,不曾被世俗污染,是心中的天堂.

2005-1-27 18:34 如果云知道
[quote]原帖由[i]雪皑[/i]于2005-01-27, 11:45:10发表
那一方圣土,不曾被世俗污染,是心中的天堂. [/quote]
心中的天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灵魂,向西走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