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1 21:54
Mengzhaoyang
明朝,由于封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达,兵器也有很大的发展。其主要冷兵器有长柄刀、枪、短柄长刀、腰刀及各种杂式兵器如镋钯、马叉、狼筅等等。除了继承传统的兵器品种外,火器的发展到明朝达到鼎盛时期,明末的兵书如《兵录》、《神器谱》、《武备志》、《西法神机》、《火攻挚要》、《筹海图编》、《军器图说》、《火龙神器阵法》等更是详细地记录了明军装备火器的制法、图谱以及火器部队的编制和战法。此外诞生了数位知名的火器(包括理论)专家如赵世祯、毕懋康、胡宗宪、茅元仪、孙元化和明末清初的天才武器发明家戴梓;十分重视火器运用的军事将领如戚继光、孙承宗、袁崇焕等。明军真正意义上的火器发展是从抗击倭寇时开始的。
15世纪初期,西欧的工匠们将原先的“火门枪”的木制握柄被重新设计过,射击时能够倚靠在士兵的肩膀上,而不再是架在支架或者地上,自此步枪的定义被正式确定为:单兵肩射的长管枪械。15世纪中期,又创制了新式火枪——火绳枪,用火绳点火,并在火枪上加装了能够控制点火的机械装置——扳机,使火枪射速更快,射程更远。这种新式的扳机击发式火绳枪的口径一般为15~20毫米,管径比一般为40到45,而最大射程一般为60~80米(杀人距离),它在1543年传入了日本。
日本制成火绳枪经历了三个阶段:元至元十一年(倭文永十一年、公元1274)到至元十七年(1281)蒙(元)、倭战争时期,倭军从作战中见到了蒙古(元)军使用的铁火炮,从此得知世界上已经有了一种新式兵器—火器,这是倭国初知火器的阶段;尔后在天朝大明成化二年(1466年),(中国的)琉球人到倭国时传入了明铜火铳(原始手铳);大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南夷”(葡萄牙)商船被台风带到了萨摩以南的种子岛,葡萄牙商人带有欧洲火绳枪,大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工匠八板清定仿制出了倭国最早的火枪——种子岛铳,这就是给倭国历史带来巨大变化的“鉄砲传来”——火枪在倭语中写作“鉄砲”。
大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倭国江州的国友锻冶,组织了高明的工匠,仿制成适合倭兵使用的火绳枪,并且制成了闭锁螺栓,较好地解决了枪尾的闭气问题,提高了火绳枪的威力,较葡萄牙人制造的火绳枪更为先进。这种“鉄砲”的口径与欧洲火绳枪相同,但射程提高到100米,射速每分钟5发。不久国友锻冶进行批量生产,售出数百支成品,有些海盗及走私商人等乘机购买,持为劫掠凶器,我国闽浙沿海多受其害。当时正值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对火绳枪的威力评价很高,认为这是杀敌最有效的兵器,并对火器的战术使用作了很深的研究,发展出车营、三才阵等适合发扬火器威力的部队编制和战法。 (泡泡语:野史记载,台州作战中,倭寇精锐武士7人临阵单挑,明军以火器密集射击毙之,贼大乱,证明中国人也很损。
大明正德七年(1512),明军平定南海之役,缴获三艘海盗舰船,得到了“佛郎机”火器。“神机营”的武器专家改进了缴获的火器,创制出佛郎机铳,又称为“神机炮”,并批量生产,使中国的火器跨跃了一大步。但佛郎机铳是大口径火枪(炮),需三人同时操作一门。九年后,大明嘉靖元年(1521),明军在广东新会西草湾之战中,又从缴获的两艘葡萄牙舰船中得到欧洲火绳枪称“西洋番铳”,但那时葡萄牙人所用的火绳枪,大抵还是初创时期的制品,未引起明军高层的足够重视,直到不断掳掠沿海的倭寇用上了火绳枪,明朝军队才开始批量装备以之对抗。
中国把创制成功的火绳枪,称之为“鸟铳”,《武备志》说:“后手不弃把,点火则不动,故十发有八九中,即飞鸟之在林,皆可射落,因是得名”,又因其所安装的弯形枪托形似鸟喙而被称为“鸟嘴铳”,也有人称其为鸟枪,成为当时明军战斗中的“利器”。明军装备的鸟铳射程可达 120米,枪管用熟铁制作,底部有火孔与火药池(放引火药)相连,池上覆盖有铜盖,可以遮挡风雨,搠杖(通条)插在枪管下的木托上,用于填送弹药,枪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于取开擦洗枪管。
2005-1-21 22:10
XM8
明朝人写的出火药的化学反应方程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2005-1-21 23:55
星凌天琊
[quote]原帖由[i]XM8[/i]于2005-01-21, 22:10:56发表
明朝人写的出火药的化学反应方程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quote]
日本人当时写的出火药的化学反应方程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答非所问哦~个人觉得在当时的环境造成了不能大规模的发展火器,等到有环境的时候又有了内忧外患..清兵入关后这种武器发展的环境又回到了开始
2005-1-22 00:41
XM8
[quote]原帖由[i]quest[/i]于2005-01-21, 23:55:06发表
日本人当时写的出火药的化学反应方程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答非所问哦~个人觉得在当时的环境造成了不能大规模的发展火器,等到有环境的时候又有了内忧外患..清兵入关后这种武器发展的环境又回到了开始 [/quote]
日本人在17,18世纪的火器先进吗?火绳枪是靠经验所能达到的极限.1840年英国人手里拿的是什么枪?
关键是科学的落后,怎么算是答非所问?
2005-1-22 00:45
紋刀狩易
清兵善於馬上作戰
給火器嚇怕了
有傳説努爾哈赤就是給明軍的大炮打死的
所以不敢大力發展火器
2005-1-22 00:48
星凌天琊
[quote]原帖由[i]XM8[/i]于2005-01-22, 0:41:18发表
[quote]原帖由[i]quest[/i]于2005-01-21, 23:55:06发表
日本人当时写的出火药的化学反应方程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已。
答非所问哦~个人觉得在当时的环境造成了不能大规模的发展火器,等到有环境的时候又有了内忧外患..清兵入关后这种武器发展的环境又回到了开始 [/quote]
日本人在17,18世纪的火器先进吗?火绳枪是靠经验所能达到的极限.1840年英国人手里拿的是什么枪?
关键是科学的落后,怎么算是答非所问? [/quote]
1840年都什么年代了呀~?
其实我们的终点一样~我的意见是清兵入关后影响了发展~你的意见是科技的落后~
2005-1-22 01:05
酒徒
[quote]原帖由[i]紋刀狩易[/i]于2005-01-22, 0:45:34发表
清兵善於馬上作戰
給火器嚇怕了
有傳説努爾哈赤就是給明軍的大炮打死的
所以不敢大力發展火器 [/quote]
此话太过牵强
那时明朝军队的单兵火器的射程最远就是500米。从500米外到短兵相接,这段时间,以单发火器计,依当时的装药速度,对骑兵可以齐射一轮多一点,对步兵是三轮半,还不保证精度,杀伤力有限.萨尔浒一战时,满洲军队每战必克,充分说明没有遭受到重大的杀伤。这场会战中的前两场战斗是硬碰硬的厮杀,明军部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动用他们的火器以及相关装备,如动用偏箱车结成车阵。然而弓马娴熟的满洲军队在较量中却丝毫不落下风,从容地证明了明军昂贵的火器不如清兵的骑射突击好用.萨尔浒一战的失败,暴露装备了大量火器的明朝军队作战效率的低下。
实战检验增强了满清统治者们依仗弓马骑射的决心。清初的几次战役,如,尼布楚战役,平三藩,灭准噶尔,降台湾等,都主要是骑兵建功.康雍乾三世,满清军队所战必克,他们几乎所有的对手在火器上都还有些长处,而满清的骑兵最后总能获胜。
火器没落实际上从明末就开始了.就明军大量装备火器来说,从依靠材料的弹射力量到利用火药爆炸来形成推动力,是一个进步,但这不是决定性的进步。近代欧洲火器运用上就经过多次反复,刚大规模装备火枪时,出现了火枪队单行横列的阵型,意在发挥火力。但实战检验后,又回复到方阵阵型,前面又加上了保护作用的长矛兵。后来能够将火枪队的战力提高到在野战中不需依靠冷兵器部队的支援,可以独力对抗骑兵的冲锋,关键还在于连发装置与膛线的出现。这二者提高了火枪的发射效率、射程与精度,它的出现与子弹的产生,枪械铸造工艺的提高密不可分。而所有这些进步,依靠的是其背后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军事学的深厚积累。中国的文化中既然没有这样的积累,也就很难期望它会有这样的革新.
2005-1-22 13:34
〖凤凰〗大帅
我觉得清朝主要太封闭了,国外他们的火枪武器,都是在交流中发展,中国的封建是不思进取了。
2005-1-22 15:41
马岱
人家有工业革命唉,中国还是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所以发展热兵器方面没法更别人比。
2005-1-22 15:50
〖凤凰〗大帅
[quote]原帖由[i]马岱[/i]于2005-01-22, 15:41:06发表
人家有工业革命唉,中国还是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所以发展热兵器方面没法更别人比。 [/quote]
有理哦。
2005-1-22 16:34
鬼眼狂刀
闭关锁国不进则退
没有永远的强者
2005-1-22 16:47
水户洋平
从后来的甲午海战看,就算有中国有先进的武器也没用,关键还是用武器的人。当时中国人的思想太陈旧落后了。
2005-1-22 17:38
Mengzhaoyang
[quote]原帖由[i]水户洋平[/i]于2005-01-22, 16:47:53发表
从后来的甲午海战看,就算有中国有先进的武器也没用,关键还是用武器的人。当时中国人的思想太陈旧落后了。 [/quote]
清朝末年 清政府大力发展海军 为了什么?
因该那时候那些清政府人也意识到不发展不改变是不行的。
知识想发太晚了,已经落后人家上百年了。
都是人误国,思想误国那是引人而定。
思想是可以转变滴....
2005-1-22 17:56
小海
关键在于无缝钢管和膛线发明落后了。
2005-1-22 18:43
鹧鹄仔
人都是这样,一样东西用惯了之后就不想升级换代了,新的东西总有它的优势,但在一开始很多方面还不如老的,但等不断改进、完善后老的东西就没法比了。
再加上制度、思想的落后,挨打是难免的了!
其实落后别的不要紧,思想、制度落后才是最可怕的。
不过康熙皇帝还是比较重视科技的,后面几代的皇帝如果如此的话,至少到了近代还能少打几场败仗,少赔点款!
2005-1-22 18:49
水户洋平
你也说了落后上百年了,一个根深蒂固上百年的观念是说转变就可以转变的吗?
2005-1-23 17:25
Mengzhaoyang
[quote]原帖由[i]水户洋平[/i]于2005-01-22, 18:49:57发表
你也说了落后上百年了,一个根深蒂固上百年的观念是说转变就可以转变的吗? [/quote]
怎么不可以改变?你看现在呢...............
难道我们没有改变?
2005-1-23 23:15
獏良了
[quote]原帖由[i]Mengzhaoyang[/i]于2005-01-23, 17:25:28发表
怎么不可以改变?你看现在呢...............
难道我们没有改变? [/quote]
慢慢在改变中…但路还遥远…
不知有生之年能否看到…
2005-1-23 23:40
水户洋平
你能改变现在的观念吗?以前的观念是人都能改啊
但是陈旧观念带来的问题不是等你过了好长时间改掉后才出现的啊
2005-1-23 23:46
偷心猎人
中国人习惯躲在自己硕大的壳子里面,对外面视若无睹
2005-1-24 00:16
Phoenix
提一个[color=blue]另类的观点[/color]:
中国人热爱和平,火药的研究转向烟花爆竹方面;
西方人热衷战争,火药研究致力与杀伤性武器方面。
2005-1-24 04:15
Mengzhaoyang
[quote]原帖由[i]水户洋平[/i]于2005-01-23, 23:40:32发表
你能改变现在的观念吗?以前的观念是人都能改啊
但是陈旧观念带来的问题不是等你过了好长时间改掉后才出现的啊 [/quote]
时间问题 错误的思想肯定会被取代。
我就不相信 欧洲是从奴隶社会直接蹦到工业革命。
2005-1-24 11:34
顺城亭侯
我记得"鸦片战争"开始的时候,在广州炮台配备的还是明朝时期的火炮,而清朝200多年火器好象没有什么发展,甚至有可能会倒退。
2005-1-24 12:56
水户洋平
你们都理解错了
我不是说不能改掉陈旧观念。
只是观念不是说改就改的,要是感觉到了某些错误的观念,马上就能改掉
清朝都不会变成那样了
2005-1-24 18:44
kingke
武器本来就只是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
2005-1-24 22:53
李存孝
清朝没有大力发展武器装备,因为满州人他们是马背得天下的。
如果明朝用的不是鸟铳,是19世纪的滑膛枪,按射程威力,发射速度来看。
恐怕清兵的弓马。。。。。
2005-1-24 23:31
我本非我
在清朝,识字的人就埋头故纸堆,诸位谈的火药、兵法等等都是要充军、杀头的,怎么可能进步?而科技之事,不进则退,自然会落后咯。
康熙是满清的大帝,却是华夏的大敌,他一人学习西阳科学,知道科技并非“淫巧之术”,却不肯让全国学习,为的只是愚民,只是巩固蛮清的统治罢了。
虽然明朝也很腐朽,好歹还没有那么多的文字狱,还有《本草纲目》《天工开物》等等,清朝在自然科学方面有什么比得上前朝的成绩吗?
2005-1-24 23:36
浅草沉钟
《天工开物》这本书还是外国进口的呢,要不,中国人都不知道偶们的老祖宗有这么部杰作,这可真托了满清文字狱的福啊
2005-2-9 14:34
warren558
我记得在军事百科上面说在春秋时期,战争中就已经是用火炮了
2005-4-24 15:29
paranoia
中国人冷兵器用的太多了,也太久了
2005-4-24 17:21
关内侯
都是垃圾满清做下的蠢事,我们国家的科技到清朝就基本上完全停止了。
明朝直到末年还出了位徐光启,满清就只剩下大辫子了!
2005-4-24 20:07
kgb8027
明朝火器那么厉害,怎么会输给满州人?根本不怎样!
2005-4-24 20:10
李存孝
也不能这么说~清朝大半时间都是镇压各民族的反抗从天理教到西南苗民。。西北回民
按理说军备方面应该提升得快,但是问题就出在这里啦,西北战场开阔当时的火枪射程不远速度慢,回民以骑兵为主。所以满州人调用骑兵对垒。
天理教起义规模小,调一个提督一省兵力可以镇压下去。所以对枪炮依赖少。
再者就是吸大烟。。。没钱哪来军备。呵呵
皇帝们致力与古文研究 生活理事。。。搞所谓的满汉一家共同语言,,,后来还是演变成文字狱。。。至于最有特色的还是满汉全席。
一片文功武治下粉饰太平的中国,却不知道全副武装的西方海盗船正朝东方驶来。
2005-4-24 21:04
酒徒
清朝的军事装备在入关后就定型了,以弓马骑兵为主,就是因为明朝后期和后金的几次战役惨败。使得后金不屑使用火器,加上他们的民族习性。~哎~~
2005-4-24 21:05
酒徒
兵士吸大烟,那都到清朝中后期了。想研究火器都来不及了。
2005-4-24 21:12
andromache
推荐李约瑟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第五卷 化学 及相关技术 第六分册 军事技术:抛射武器和攻守城技术
从前只在图书馆翻过英文的
现在中译本好像已经出了
2005-4-25 15:54
鲁瞪眼
明军的火器装备达到中国古代高峰,其中代表性的戚家军火器兵占30%,[u]但当时明军主战火器是铳[/u],好在可以发射散弹,大面积近战杀伤效果好,但射速慢、精度低,野战中杀伤力不如后金的骑马射箭,萨尔浒之战就是样板,[u]注意当时还没引进大炮[/u]。
后来引进西洋大炮一下子就干掉了努尔哈赤,结果自己还来不及充分运用,反而是皇太极和康熙更加擅长利用大炮的攻坚能力和恐怖效果:
皇太极已经开始先用大炮轰击外围阵地、城墙和城防工事,然后步兵冲锋;
康熙进攻葛尔丹是先用大炮在敌人阵地上炸开一条宽阔通路、然后步骑兵冲锋;
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是靠小炮一寸一寸的轰过去的、同美军在太平洋对付日军挖洞死守的跳岛战术和上甘岭没什么区别。
要说清军完全依靠骑马射箭得到天下是不公正的,皇太即位之后,清军的大炮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明军(天聪五年,两军在大凌河炮战,清军炮兵部队之汉兵佟养性部40门大炮猛轰三天,明军预先构筑的工事城防完全毁坏,部队纷纷惊惧或请降或溃逃),康熙就是中国第一个在野战中运用炮兵的指挥官。
大家注意清军入关前后战术是截然不同的,之前主要是抢掠然后满载回辽东的,遇到坚城打一下不行就绕过去了,入关之后攻城战更多,大汉奸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投降之后带的明军大炮后来就成了清军三个专业的炮兵纵队,清兵作为骑兵主力、汉兵作为各种辅助专业兵种,事实上蒙古兵横扫欧亚也是这样玩的呢。
对火器的不重视起自多尔衮,雍正时期火器的发展就已经停滞,乾隆为了打仗才反弹一下,但是已经没有熟练炮兵,要引进外援来帮大炮瞄准,之后就完全停顿。到了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传教士看到清军的海岸大炮都要发笑。
因为当时四夷平定,不需攘外、只消安内,恨不得“收九州之金铸铜人立于都门”,这是传统治国思路决定的。
有个朋友曾经说过,中国火器发展为什么慢呢?一个原因是中国黄土地为主,由于土壤化学成分原因,[b][color=red]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color][/b],炼铁质量不高、更加炼不出精钢、也造不出高性能的炸药,我的化学不好,哪位专家可以有空研究一下。
2005-4-25 17:23
杨少凡
回楼主,此一时也,彼一时也,人有生老病死、朝有兴衰成败,若“为什么”起来,那太多了。
罗马军团那么厉害,为什么意大利军队打仗那么面?
大英帝国不是号称日不落吗?为什么天天跟在美国后面转?
坦克是英国人发明的,但为什么用得好的却是德国人?
2005-4-25 17:44
李存孝
[quote]原帖由[i]鲁瞪眼[/i]于2005-04-25, 15:54:06发表
明军的火器装备达到中国古代高峰,其中代表性的戚家军火器兵占30%,[u]但当时明军主战火器是铳[/u],好在可以发射散弹,大面积近战杀伤效果好,但射速慢、精度低,野战中杀伤力不如后金的骑马射箭,萨尔浒之战就是样板,[u]注意当时还没引进大炮[/u]。
后来引进西洋大炮一下子就干掉了努尔哈赤,结果自己还来不及充分运用,反而是皇太极和康熙更加擅长利用大炮的攻坚能力和恐怖效果:
皇太极已经开始先用大炮轰击外围阵地、城墙和城防工事,然后步兵冲锋;
康熙进攻葛尔丹是先用大炮在敌人阵地上炸开一条宽阔通路、然后步骑兵冲锋;
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是靠小炮一寸一寸的轰过去的、同美军在太平洋对付日军挖洞死守的跳岛战术和上甘岭没什么区别。
要说清军完全依靠骑马射箭得到天下是不公正的,皇太即位之后,清军的大炮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明军(天聪五年,两军在大凌河炮战,清军炮兵部队之汉兵佟养性部40门大炮猛轰三天,明军预先构筑的工事城防完全毁坏,部队纷纷惊惧或请降或溃逃),康熙就是中国第一个在野战中运用炮兵的指挥官。
大家注意清军入关前后战术是截然不同的,之前主要是抢掠然后满载回辽东的,遇到坚城打一下不行就绕过去了,入关之后攻城战更多,大汉奸尚可喜、耿仲明、孔有德投降之后带的明军大炮后来就成了清军三个专业的炮兵纵队,清兵作为骑兵主力、汉兵作为各种辅助专业兵种,事实上蒙古兵横扫欧亚也是这样玩的呢。
对火器的不重视起自多尔衮,雍正时期火器的发展就已经停滞,乾隆为了打仗才反弹一下,但是已经没有熟练炮兵,要引进外援来帮大炮瞄准,之后就完全停顿。到了鸦片战争时期,英国传教士看到清军的海岸大炮都要发笑。
因为当时四夷平定,不需攘外、只消安内,恨不得“收九州之金铸铜人立于都门”,这是传统治国思路决定的。
有个朋友曾经说过,中国火器发展为什么慢呢?一个原因是中国黄土地为主,由于土壤化学成分原因,[b][color=red]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color][/b],炼铁质量不高、更加炼不出精钢、也造不出高性能的炸药,我的化学不好,哪位专家可以有空研究一下。 [/quote]
长见识了。谢谢
2005-4-26 11:16
伟君子
我以前看过一个文章,说火药时代与中国的衰落。
说中国帮助朝鲜抗击日本的丰臣秀吉,当时日本就用了原帖中讲的一种火枪,但是明军还只要是冷兵器,明军不仅装备落后,而且纪律涣散,在战争中的作用有限。以前的日本人以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对中国有很大的畏惧心理。但是朝鲜一战,日本认清了中国的软弱,不在尊中国为天朝上国了。征服中国的论调从此更加的流行了。而中国在次战之后确实成立了神机营,但是规模有限,重视不够,不能改变明朝军备落后的局面呀。
不知道是不是呀 。
2005-4-26 12:28
杨少凡
[quote]原帖由[i]伟君子[/i]于2005-04-26, 11:16:53发表
我以前看过一个文章,说火药时代与中国的衰落。
说中国帮助朝鲜抗击日本的丰臣秀吉,当时日本就用了原帖中讲的一种火枪,但是明军还只要是冷兵器,明军不仅装备落后,而且纪律涣散,在战争中的作用有限。以前的日本人以为中国是天朝上国,对中国有很大的畏惧心理。但是朝鲜一战,日本认清了中国的软弱,不在尊中国为天朝上国了。征服中国的论调从此更加的流行了。而中国在次战之后确实成立了神机营,但是规模有限,重视不够,不能改变明朝军备落后的局面呀。
不知道是不是呀 。 [/quote]
如果老兄真看了这本书的话,建议老兄烧了它.
1\1593年4月平壤之战中,明军即使用了包括大将军炮\佛朗机\虎蹲炮在内的各种火炮100余门,火枪鸟铳更是不计其数,以绝对的火力优势压制了日军,轰开了平壤城墙.当时明军单兵火器是较日军差一些,但重型火器和骑兵远较日军占优,后期日军已经不能与明军野战,只能靠守城顽抗.
2\朝鲜一战,明军虽是惨胜,和但毕竟是胜利了,而且是以当时长期安逸,已经腐败的军队击败了刚刚经历过战国时代的日军百战之师,何来"日本认清了中国的软弱,不在尊中国为天朝上国了。",
3\"而中国在次战之后确实成立了神机营,但是规模有限,重视不够"这更是天大的笑话,神机营早在明成祖时期就已建立,并在征蒙古中立下战功.明初京军三大营即:五军\三千(后改名神枢营)和神机三大营,明朝末期不但中央部队,地方军都有半数装备了火器.
4\明朝的灭亡是政治腐败导致的,以当时的政府,即使把再先进的武器装备给他们的军队,也不过充当"运输大队长"而已,满清入关时亦装备了大量火器,操作者大部分都是前明的降兵降将.
2005-4-26 12:33
杨少凡
[quote]原帖由[i]鲁瞪眼[/i]于2005-04-25, 15:54:06发表
要说清军完全依靠骑马射箭得到天下是不公正的,皇太即位之后,清军的大炮质量和数量远远超过明军(天聪五年,两军在大凌河炮战,清军炮兵部队之汉兵佟养性部40门大炮猛轰三天,明军预先构筑的工事城防完全毁坏,部队纷纷惊惧或请降或溃逃),康熙就是中国第一个在野战中运用炮兵的指挥官。 [/quote]
从这里也能看出当时的明军战斗力之低下,欧洲三十年战争中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与神圣罗马帝国指挥官提利伯爵之间的布莱登菲尔德之战中,两军开战前用炮火对轰了几个小时,阵线上都被敌炮打出了不少缺口(尤其是提利的部队,他们每发一炮,就会遭到瑞方3-6发炮弹的回击),但两军不但没有溃散,仍以极其高昂的斗志投入了后来的战斗.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