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2 11:59
易非
早些天《隋唐英雄传》在卫视热播,电视剧中的那个杀兄弑父的炀帝杨广昏庸无能、好色享乐、重用奸臣、胡作非为、无恶不作想必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言过其实虽说是现在历史剧的通病,但个人觉得未必就用得上这么夸张来误导众人。故忍不住想替杨广来打这个抱不平。
早在做王子时(不是太子),他领兵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南陈,台湾统一全国。在历次边境作战中又成功降服南越(现在的白眼狼越南鬼子),降和东突厥,收服吐谷浑。当上皇帝后又三次出征高丽(今南北朝鲜)。开掘了今日的大运河。在他短短的一生里干了这么多大事,能认为他是一个无能昏庸之人吗?
当时天下动乱之源,是赋税役徭太重。开掘京杭运河也就成了他罪状之一了。他开掘完全是为了去扬州看花吗?这完全是小说家之言,当时的中国赋税粮产多出于江浙一带,南方经济因未经受北方的众多长久的战乱,远比北方繁荣。他开运河本是为加深南北联系,促进南北交流。这条运河在没有铁路和空运的古代中国立下的功勋是无可估量的,建国初期还一直默默地为共和国作着贡献。
至于他杀兄弑父的罪名是坐实了,好色荒淫更是走不掉。在没做皇帝时就因为张丽华恨上了忠臣,后更宠信萧妃。要说这在古代绝对权力和封建权贵内部斗争中本就算不了特别奇怪的事,更不能以此认定他就是昏君。被伟人毛主席称道的一代圣君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就不用说了,宠信武媚的遗祸也不须我多讲,好色到抢他弟妹做老婆的事估计知道的人不多。其实李元吉也不是传说中那么坏,人家都怀上夺妻之恨了,能不靠着太子哥哥与他那好色如命又极其霸道的二哥世民作对吗?而杨广的荒淫无道,只知享乐,广修宫苑这些更远不能比肩十全皇帝乾隆和被后世极度景仰的汉武帝,连一直被称为千古大帝的康熙皇帝都修了座避暑山庄,想来杨广去扬州看看花散散心也没什么直得好批判的。何况他在位其间的国库也比那些名君大帝当朝之时充实。
这样说下来,肯定会有人奇怪了,既然这样他应该是少有明君,怎么他一当上皇帝还这么快完蛋了。
历史就是这样残酷,隋一统天下之时,中国刚刚经历的是无休止的南北朝分裂,战乱不断。百姓盼望和平,民间疲惫,国家需要休生养息。而这位杨广兄台却又是少有的好大喜功做英雄的皇帝,让已枯泽的民间再无活路。这政治上的短视便成了他误国送命的根本原因。假若他是生在文景之治或是康乾盛行世之后,他会不会成为中国少有的有为令主呢?当然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仅让后辈留下这生不逢时的感叹吧。
2005-1-12 12:46
慕容燕然
乾隆好大喜功是出了名的,他的那个十全不提也罢。
杨广这个人能力还是有的,这毋庸置疑。坏就坏在他不自量力,要打仗又要享乐什么都想干。他没有掌握好动用国力、民力的尺寸,滥用民力已超过了民众的承受能力,最后导致大隋的崩溃。
2005-1-12 13:11
关毛
电视剧害人啊,这些天的《汉武大帝》,明显的误导观众尊儒贬道,明明儒道之争并没有是非对错,可是电视剧中似乎在说道家学说是错的。
《隋唐英雄传》里贬低杨广还是可以的,谁叫小说里是这样写的呢?可是电视剧里把李密演成了一个什么人?这点就太过分了。
2005-1-12 13:14
kingke
对,要看在什么时候作什么事情了。那个时候休养生息比较可取
2005-1-12 13:30
捕风捉影
在做王子时(不是太子),他领兵东征西讨,先后平定南陈,
这点不同意 虽然是他统兵 但真正领兵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将领。不算他的功劳
20岁的杨广很有气度:杀掉了陈后主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封存府库,不贪钱财,最后将陈叔宝及皇后等人押回京城。
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是他的功绩,应该肯定。既然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没有完全地否定,那么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也应该给予肯定。
杨广在公元590年,奉命到江南任扬州总管,平定江南高智慧的叛乱;公元600年,北上击败突厥进犯。这几点和李世民一样。
2005-1-12 16:14
b00095120
隋唐,兴唐等小说都说其是咯昏君
2005-1-12 20:11
马岱
昏君并不是笨蛋,如果是笨蛋恐怕还不能做出很坏的事,相反是那些聪明过头的君主容易自以为是,把小聪明用错了地方,干出蠢事来。
2005-1-12 20:39
宇文
和殷纣王一个模子
1.好大喜功,疯狂对外扩张,耗尽国力
2.贪图享乐
3.诛戮大臣,顺昌逆亡
前后辉映,(恶)名传后世,(黑)光耀千古啊,
2005-1-12 21:19
斜出正入
如果你有比尔.盖茨那般身家,每月个花几十万没啥。要是你老爸只留给你百多万家产,你还是每月花几十万,几个月就挥霍一空,那不是败家子是什么?同样,杨广就是昏君。
2005-1-13 10:00
晨山尚书
是说昏君又不是说庸君,他是有些政绩可是正像马岱和斜出兄所说政治上的短视和败家子的命.
2005-1-13 11:32
秦川雄帝宅
一分为二。他还是个很有才华的人,但是太放纵了自己的欲望
2005-1-14 15:59
xuyinghsu
总的来说大方向没错就行了。《汉武大帝》里面也只是说怎样开始独尊儒术的,儒家确实在后来的两千年深深地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至于杨广,如果他能使隋朝版图扩大一倍(至少三征高丽能征服也好啊),那么也许他的地位就能大大提高,至少科举是从隋朝开始的,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半期。没有隋朝,哪来的大唐的繁荣,就好象秦之于汉。李密就演得太夸张了,一个瓦岗的领导者,怎么被演得那么的昏庸无能,有点不符史实。
PS:除了满清的我都喜欢看,康熙雍正乾隆是拍了又拍,拍完这三个皇帝还不够,又拍皇太极,顺治,连末代皇帝浦仪,伪满洲帝国的伪皇帝也拍个几遍。这些都还不够,还要拍N多的戏说版本,肥皂剧,看了就想吐。这些北京导演实在是受满清遗毒太深了。相比满人在头上插个鸡毛,或者是带个瓜皮帽,后面还搞个长到屁股的麻花辨,再看看汉唐时代的传统汉族服饰,对比鲜明啊。现代中国的满清遗毒依然太深,拍了N多的满清电视剧,还把旗袍做为中国传统民族服饰,误导了中国下一代啊,也误导了外国人~~~~~~~
2005-1-14 16:47
了了ly
扬广在历史上确实有着令人不齿的行径,将他与历史中已得到认可的名君
(这是公认的称谓,非我一家之言)相比,本就是一种变相的闭门造车,有失公信力!
2005-4-6 14:15
wantry
我们是研究历史,那些小说虚构成分太多不可信,就像三国演义一样。隋唐英雄传纯属娱乐片,不用当真。
2005-4-6 17:50
醉眼看苍生
杨广和纣王差不多,都是太过于自信,好大喜功。但这也不能全说是其昏庸,真正昏庸的是明朝那个木匠皇帝,完全把大权都交给了魏阉。
2005-4-6 19:07
曹仁子孝
好大喜功而已,把家底都败光了,然后就挂了.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
只会开顺风船
2005-4-6 19:28
以史为鉴
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
杨广只是过于迷信自己的力量,造就了一片乱世,而非盛世。
所以他的历史评价也不高罢了。
2005-4-6 21:34
旁观者
炀者,滥也,十分贴切地谥号。
2005-4-7 11:36
festal
楼主还是不要翻这个案了吧,估计是费力不讨好的。
2005-4-7 20:12
silverfox
杨广的确有才,但有才未必就是明主啊
三征高丽,是大事,也是错事。至于开凿运河,应该站时代背景下评价,而不是我们今人的角度。当时而言,开凿运河是为了漕运?个人所了解的就是游江都了。
难道一个人多做大的错事就是有为?不解
2005-4-8 10:54
瑶姬小公主
唐太宗曾问魏征:朕观隋炀帝全集,文采华丽……亦知尧舜之道,厌桀纣恶行,然为何还行桀纣之事?
而魏征说:炀帝不听人言,自以为是……故事心、思尧舜之道,而实行桀纣之事。
唐太宗也以为然,叹息说道:是啊,前者之事,可为后世的老师。
这一对明主贤臣的对话,鼓励了所有人,也指出了杨广的弱点。因为他身心不一,所以,走向了灭亡。
2005-4-8 10:58
瑶姬小公主
还有一点,就是,最新看书得知,杨广没杀杨坚,此无中生有也!
杨广的功,大家不能否定,他的荒迷,是至隋短命而亡
楼主说唐太宗,我敬佩他,非常敬佩,但他这一代伟大的圣主明君,虽然有过,也不能和杨广同日而语
不过,一半我是支持楼主的,说得对
2005-4-8 18:39
superzz_0
竟然看隋唐英雄传这样的片子啊.
我看了一集,根本是给小孩子看的嘛
杨广有才已经被众人认可,但是他是个暴君也一样是事实
2005-4-8 21:17
chanson
我没有恶意灌水啊.我都是认真看了贴才回的,干嘛删我贴啊!抗议.
小说不算啊.以前曹操不也是狗屁都不是的人物啊.后来翻案了才有现在的形象啊.反正这个给人看历史就不是真正的历史事实
2005-4-8 22:16
天山一剑仙
杨广自作自受,够昏!!!
2005-4-8 22:17
关内侯
杨广肯定不是一个好皇帝。
征高丽,在当时看来有点急于求成了,是典型的军事冒险行为,拿一个国家的统治工具做毫无准备的军事冒险,这样的人算是明君吗?
开凿大运河,在后世看来当然很有好处,就像长城一样现在我们说是奇迹象征,但它却导致大秦帝国的最后崩溃,大运河也是一样的道理吧?
2005-4-10 09:46
耶律楚才
开凿大运河的动机是为了让自己能顺利的下江南游玩,纯粹满足个人私欲.
征讨高丽也不过是纯粹为了解自己的怒气。古语有云:“王不可因怒而兴师。”
显然他并不明白这个道理
2005-4-10 11:15
Dusk
第二次征高丽都打到那种程度了,只有他一个白痴去相信高丽会臣服.数十万的大军就因为他一个人而白白的死去,这不是昏君是什么
2005-4-10 11:37
silverfox
是啊,第三次征讨高丽,直接换来杨玄感的起义,之后就群雄逐鹿喽
如果在一个好皇帝手下,历练后或许可以做个能臣吧
2005-4-10 14:15
完颜康
有才有德是圣君:唐宗(开国之君)
有德无才是明君:文景(守成之君)
无才无德是庸君:嘉道(败家之君)
有才无德是昏君:隋炀(亡国之君)
2005-4-10 17:56
高木知之
[quote]原帖由[i]阿巽[/i]于2005-04-10, 14:15:08发表
有才有德是圣君:唐宗(开国之君)
有德无才是明君:文景(守成之君)
无才无德是庸君:嘉道(败家之君)
有才无德是昏君:隋炀(亡国之君) [/quote]
对,就是这么讲的,他的才能还是有的,主要还是做了皇帝以后,绝对的权力造成了绝对的腐化!
2005-4-10 18:29
golrenbob
自古聪明绝顶的人物,同时权柄全部操持在手,很少人不患“大头症”的,杨广便是一例。唉,不过最后被大臣以一条丝袜结束了性命,死成这样真是不爽!王莽有点类似
2005-4-17 14:57
ds1982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2005-4-17 15:24
扶楠
一条丝袜?……是隋炀身上一条腰带吧
元载死时倒是让人用一只臭袜子堵住嘴然后行刑……
2005-4-28 15:42
瑶姬小公主
杨广不是昏君,他伐陈有功,文才高尚,就是不听人言,自以为是,说的是尧舜话,行的是桀纣事,身心不一,而亡
再者,杨广没有杀父亲,演义小说害人啊
2005-4-28 16:39
赵师俊
杨广有点小聪明,但太不量力而行了
2005-4-29 12:42
azoic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知之明的话会怎么样?如果这样的人做了皇帝难道不是灾难吗?他的所做所为超过了他的能力,怎么驾驭的了整个国家。这样的人只能以昏君冠之。
2005-4-29 12:56
Sphynxyu
当你问别人:“何谓昏君?”
别人会说:“像隋炀的就是昏君!”
还有回答的必要吗?
2005-4-29 13:03
天宫公主
我基本同意楼主的说法,觉得杨广是个不错的帝王,可惜生不逢时。
杨广最大的错误就是,他没考虑到当时全国需要的是修整,而不是进取。如果杨广的老爸象雍正那样,留给他一个8000万两银子的国库,他未必比乾隆差。
对了,我一向对帝王奢侈不太反感,他们如果有能力,奢侈一点也无妨。道光是清朝有名的勤俭之君,结果一个败仗不都完了?
2005-4-29 21:10
寂寞的烟
有点喜欢这个人
2005-4-29 22:22
一骑讨
[quote]原帖由[i]xuyinghsu[/i]于2005-01-14, 15:59:11发表
至于杨广,如果他能使隋朝版图扩大一倍(至少三征高丽能征服也好啊),那么也许他的地位就能大大提高,至少科举是从隋朝开始的 [/quote]
这话甚是有理!
虽说杨广,商纣都是败家的主!但说到败得离奇!他们恐怕还及不上李治!
2005-4-29 23:56
酒徒
声援楼主,我搬救兵来了~~
(ZT)愿天下人还他一个公道
(作者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系 胡戟教授)
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隋炀帝自伴随亡隋的败迹黯然辞世起,便有盖棺定论,被公认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皇帝,千余年来,铁案如山。笔者无意只在翻案二字上作文章。按愚意,评论历史人物,功就是功,过就是过,功不折罪,瑕不掩瑜,归根结底要看他历史活动的社会意义,是进步还是反动。我所以认定隋炀帝不失为一个伟大的历史人物,是因为他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建树最多的皇帝之一,而完全否定那最后湮没在农民战争的血与火中的,却曾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光彩的一页,是中国士大夫传统思维模式偏狭、脆弱一面的反映。
虽然我们不能指望从瓦岗寨上下来,又是抱着“以隋为鉴”宗旨撰史的魏征,能给我们留下一部公允地评述隋炀帝的《隋书》;我们甚至也不能指望所有作为小生产观念文化代表的中国士大夫及其史学家,能比较客观地认识隋炀帝;即使这即使年,他还是更多地被作为一个批判对象而不是研究对象。所以,我们倘若不下一番从头做起的功夫,把隋炀帝的全部材料,颠来倒去,反复玩味,怕是无法拨开迷雾,接近他的真面目的。
我们差不多可以说,秦始皇做过的事,他多半也做了,但是他没有焚书坑儒;我们还可以说,隋炀帝做过的事,唐太宗多半也做了,但是唐太宗贞观时代远不及他大业前期富庶,然而,秦始皇、唐太宗都有“千古一帝”的美誉,隋炀帝却落了个万世唾骂的恶名。
我们不能设想,如果隋炀帝早死几年,秦始皇、唐太宗多活几年的话,他们的历史评价是否要掉一个个儿,但我们可以不落前人的窠臼,重新研究隋炀帝,还他一个公道。
姓名:杨广
别名:杨英(乳名阿糜)
生辰:公元569年
民族:鲜卑
祭日:公元618年3月11日
籍贯:武川
地区:关陇
国家:隋朝
职业:帝王
信仰:佛教
2005-4-30 01:30
羽扇纶巾
[quote]原帖由[i]酒徒[/i]于2005-04-29, 23:56:05发表
姓名:杨广
生辰:公元569年
民族:鲜卑
祭日:公元618年3月11日
籍贯:武川
地区:关陇
国家:隋朝
职业:帝王
信仰:佛教 [/quote]
好象是汉和鲜卑的混血吧?
杨坚(汉)+独孤氏(鲜卑)—>杨广
为这种人翻案大可不必,秦朝二世而亡在始皇时就种下了因,赵高和秦二世所为只不过加速了亡国的过程;隋朝二世而亡则是炀帝一手造成的,两个朝代虽都是二世而亡,但还是有一点区别的。
2005-4-30 16:34
一骑讨
好大喜功其实不算坏事,但要有个度,开凿运河这是千古受利的事!可以像愚公移山那样,慢慢磨!没必要在他有生之年内完成,空耗民力,还替他人做嫁衣!哈哈
汉武帝讲究排场,生活上奢侈,为求经费还支持买官卖官!与匈奴一战后,人口大幅度下降,以当时的人口比例来算,不亚于三征高丽,不过打赢了分量就不同.性质也不同,一个反侵略,一个是侵略!如果他能取得高丽尺寸之地,起码也对得起死起的将士,可惜他没有!
弑父杀兄,淫母的不伦行为就更让人不齿!
2005-4-30 16:57
旁观者
杨广开运河还不是最劳民伤财的,如果只是开运河还是不会亡国的,关键是他三征高丽,徒劳无功,导致内部的很多矛盾激化,而他却又不反省和采取有利的对策,结果亡国。说他是个有才的人,不错。但是,他是个昏君也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2005-4-30 17:19
清水咬雪
杨广若不是生在帝王家,若他父亲只是一名富足的小地主的话,搞不好他和风流才子唐伯虎有的一拼。
2005-4-30 17:58
逍遥神侠
乾隆是典型杨广
2005-5-1 01:53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逍遥神侠[/i]于2005-04-30, 17:58:47发表
乾隆是典型杨广 [/quote]
只可惜杨坚给留的底子没雍正那么厚。
2005-5-1 02:05
fengxv
隋炀帝确实是昏君,不过也有点本事,不必一棒子打死。
2005-5-1 17:12
完颜康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他不负责任,一通乱来,下场只有大好头颅,有人斩之
2005-5-1 17:55
伟君子
楼主的观点还是不错的。不过不要拿那版《隋唐英雄传》来说事。超级垃圾的片子,怎么还能拿出来放。混杂了武侠,不伦不类,打仗之类的想我小时侯想的那种打仗一样的幼稚,我实在是看不下去。
2005-5-2 16:54
七七白菜
杨广享乐不是没有资本的...
当年他老爹给他攒了多少money呀...
关键是过头了...
给树缠丝帛的能有几个皇帝做的出来
2005-5-2 16:57
商青君
穷奢极欲,好大喜功和昏庸还是不同的!
2005-5-2 16:59
七七白菜
被穷奢极欲,好大喜功冲昏的头脑不就是昏君了吗?
明君最大的特点就是能节制自己的欲望
2005-5-3 12:26
杨少凡
他是个暴君,自以为是的暴君。
2010-10-20 13:14
taisanh
杨广其实可能过于有能力了 要是他平庸一些 对大隋可能反而是好事
2010-10-21 08:41
麒麟子
在杨广身上真是有点盛极必衰了,他的诸多特质都不亚于其父杨坚,历史贡献也有不少但是,没有把握好当时的时局,全力消耗当时的国力,尤其是国家发展目标上,如果奉行刘邦朱元璋的修生养息政策也许隋朝的兴旺不亚于盛唐。
2010-10-21 14:28
小兵1234
[quote]原帖由 [i]高木知之[/i] 于 2005-4-10 17:56 发表
对,就是这么讲的,他的才能还是有的,主要还是做了皇帝以后,绝对的权力造成了绝对的腐化! [/quote]
非也,我覺得是成王敗寇。
私德覺不是成就君或聖君地關鍵。
2010-10-21 14:30
小兵1234
我若打下天下,只要為子坐地穩。
歷史定位上,我無過即是功。
我若丟了天下。
歷史定位上,我無功即是過。
2010-10-21 14:31
KYOKO
今天我们在享受大运河给我们便利的同时,有没有想到是杨广付出了身败名裂的代价给了我们这样一份宝贵的遗产:hz1024: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