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7 11:14
风魔小太浪
今川义元和武田北条达成同盟,刚刚想上洛,就被信长在桶狭间给突袭了。战死
武田信玄,取得三方原大捷之后,刚刚想上洛,也病死了。
至于谦信在信玄病死了之后应该所向披靡了吧,刚打败了信长想上洛,他也的病死。
信长上洛之后没隔几年,被明智光秀杀了。
明智光秀占领京城没多久,又被后来猴子杀了。
猴子占领京城对内对外,都统一了,死了只后把这个好不容易打来的江山,死了,给家康夺去了。
我到现在总于德川家康为什么不上洛,他知道谁要是上洛,不是战死,病死,早死,
所以等厉害的人物死完,后继人长大,上洛也不迟
2005-1-7 14:57
信鋆
谦信早于第二次川中岛之前就上洛过~还接受了天皇的天杯、明国宝剑五虎退~得到近卫前扁赠送平式琵琶朝岚和乐谱《钦朝岚》
2005-1-7 14:59
关毛
毛用新武将,没有出现上洛的CG,真气人啊
2005-1-7 16:18
azhuguang
容易,你要记得多动动居城,我从二条城搬到长岛城,出现上洛!
2005-1-7 17:10
慕容燕然
再往前推一点,大内义长也上洛一次,结果大内家不久后也败了。
2005-1-7 22:53
晨山尚书
这个难道是宿命吗?
2005-1-8 01:03
日向宁次
枪打出头鸟啊~~
2005-1-8 01:41
捕风捉影
楼上的这位说的有道理
2005-1-8 02:48
廖化将军
上洛就成为众矢之敌。成为众矢之敌本身并不很可怕。可怕的是成为众暗矢之敌。今川是被偷袭的。武田是不小心死的不算,而武田的后人不懂得离间敌联盟,可见小日本愚昧,看我们的3国看的不够认真。
2005-1-8 12:58
鬼眼狂刀
上洛者皆众敌,共讨之
2005-1-8 13:01
关毛
[quote]原帖由[i]廖化将军[/i]于2005-01-08, 2:48:17发表
上洛就成为众矢之敌。成为众矢之敌本身并不很可怕。可怕的是成为众暗矢之敌。今川是被偷袭的。武田是不小心死的不算,而武田的后人不懂得离间敌联盟,可见小日本愚昧,看我们的3国看的不够认真。 [/quote]
好精辟的分析
2005-1-8 14:00
紋刀狩易
小日本沒有聽説過朱元璋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吧!
2005-1-8 14:48
superzz_0
带兵上洛的确实下场都不好,要么失败,要么成功后也使家业失败.
所以乱世中实力才是王道
2005-1-9 15:24
6626240
所以说:做人要低调
2005-1-10 11:32
黑夜喵喵
上洛杀手信长
2005-1-10 19:12
南宫如水
关于这点,在下只能对楼主回答:“人总是要死的……”
2005-2-2 12:37
大饼油条
上杉那次算“上洛”还是算“朝觐”?
2005-2-5 11:22
ls0906
很奇怪为什么上洛的没有毛利?
他上洛的路上没人阻拦,因该是很轻松的阿
2005-2-5 12:00
小马爱犬屋
因为他背后搞不定!
上洛本身没有问题,但一旦上了,就成为众矢之的,和中国一样,如果没有实力,挟天子的结果就是挂!
2005-2-5 12:05
ls0906
[quote]原帖由[i]小马爱犬屋[/i]于2005-02-05, 12:00:22发表
因为他背后搞不定!
上洛本身没有问题,但一旦上了,就成为众矢之的,和中国一样,如果没有实力,挟天子的结果就是挂! [/quote]
有道理,虽然说九州龙造寺,岛津,大友互相牵制。但是谁说得好他们不会突然袭击毛利背后。
2005-2-5 12:06
慕容燕然
上洛对毛利的诱惑不大。一方面出云尼子家的残余势力要消化,另一方面毛利认为控制北九州的贸易比上洛更加实惠,于是在织田上洛的同时毛利和大内一直打得不可开交。
2005-2-6 17:47
北条早云
看看京都周围的大名吧,上洛太危险了。
2005-2-8 01:07
okio
[quote]原帖由[i]ls0906[/i]于2005-02-05, 12:05:31发表
[quote]原帖由[i]小马爱犬屋[/i]于2005-02-05, 12:00:22发表
因为他背后搞不定!
上洛本身没有问题,但一旦上了,就成为众矢之的,和中国一样,如果没有实力,挟天子的结果就是挂! [/quote]
有道理,虽然说九州龙造寺,岛津,大友互相牵制。但是谁说得好他们不会突然袭击毛利背后。 [/quote]
补充还有土佐的能人号称姬和子的长宗我部家都对毛利家有威胁
2005-2-9 21:55
敦煌沙魂
[quote]原帖由[i]ls0906[/i]于2005-02-05, 11:22:33发表
很奇怪为什么上洛的没有毛利?
他上洛的路上没人阻拦,因该是很轻松的阿 [/quote]
毛利就是看到上洛弊大于利的问题才不上洛的吧
上洛比三国控制汉献帝差老远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