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1-16 00:19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乌云密布[/i]于2005-11-16, 0:01:17发表
三国时期的武将也是人啊,作为人就应该把身体健康状况、年轻年老情况、兴奋度状况等等,都考虑进去!只看一次单挑很难就判定其武力值! [/quote]
俺就试评一下:霹雳火秦明,武力不凡,正当"如狼似虎"之年,哪天单挑史文恭,奈何中午贪吃羊肉串,有点拉稀跑肚,顿感周身乏力,被老史照后臀来了那么一枪,大叫声中栽于马下.
其余各位武将单挑战例可仿此,大胆想象,大胆发挥,有道是:火车不是推的,什么什么也不上税.
哈哈,夜已深,玩笑一下,给各位同好提点神.
2005-11-16 00:27
温柔的一刀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11-15, 23:56:29发表
还是让战例和战绩说话,这是俺一贯的想法。
张飞同吕布不只打了50回合没分胜负,张飞同吕布还是有点差距的,如果两人差距甚小,关羽、张飞两人合斗吕布,应该很快战败之,否则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张飞非常接近吕布的武力,而关羽的武力则可有可无,不值一提,这与事实是不符合的。三国关、张战吕布有点类似于水浒林、秦斗关胜,为什么关胜撑不了几合,就因为关胜、林冲武力太接近了,而秦明就象在一个业已平衡的天平一端又加上了些微的重量,而关羽、张飞合斗吕布的情形不一样,在两大高手的夹击下,吕布支称的时间不算短,这也许可以说明一点问题。俺一般习惯上不提马在人与人单挑中的作用,易有漏洞,为人所诟。
同意你回合的说法。
按书中的理解吕布败夏侯那次,当在十合内,但并非说夏侯在吕布手上只是十合之将。具体原因在这个贴子里先不说。
同意5、7的说法,基本同意6的说法。 [/quote]
张飞同吕布打了那么就没显出败势,我认为2者武力相差不大。至于关羽加入后还没取胜,一者我认为吕布靠了赤兔,最起码在灵活性方面比张关强了不少。二者在下以为吕张打斗时吕布是有一定优势的,只是几十回合内很难显示出来。关羽加入后愚以为他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但要是专意防守,支持个几十回合还是没问题的。张关想速败吕布还是很难的。三可能就是张关配合默契可能不够,毕竟二个人不像一个人那样得心应手。
回合的定义是我很久前看到的,现在已经记忆不清,只能记其大概而已。在我印象中一回合需要的时间还是不短的。望孤狼兄能告之在下回合之确切定义,不胜感激。
甚盼孤狼兄新之大作尽快出炉。在下才来此论坛没几天,有不到之处望仁兄不吝指点。
2005-11-16 00:47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温柔的一刀[/i]于2005-11-16, 0:27:05发表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11-15, 23:56:29发表
还是让战例和战绩说话,这是俺一贯的想法。
张飞同吕布不只打了50回合没分胜负,张飞同吕布还是有点差距的,如果两人差距甚小,关羽、张飞两人合斗吕布,应该很快战败之,否则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张飞非常接近吕布的武力,而关羽的武力则可有可无,不值一提,这与事实是不符合的。三国关、张战吕布有点类似于水浒林、秦斗关胜,为什么关胜撑不了几合,就因为关胜、林冲武力太接近了,而秦明就象在一个业已平衡的天平一端又加上了些微的重量,而关羽、张飞合斗吕布的情形不一样,在两大高手的夹击下,吕布支称的时间不算短,这也许可以说明一点问题。俺一般习惯上不提马在人与人单挑中的作用,易有漏洞,为人所诟。
同意你回合的说法。
按书中的理解吕布败夏侯那次,当在十合内,但并非说夏侯在吕布手上只是十合之将。具体原因在这个贴子里先不说。
同意5、7的说法,基本同意6的说法。 [/quote]
张飞同吕布打了那么就没显出败势,我认为2者武力相差不大。至于关羽加入后还没取胜,一者我认为吕布靠了赤兔,最起码在灵活性方面比张关强了不少。二者在下以为吕张打斗时吕布是有一定优势的,只是几十回合内很难显示出来。关羽加入后愚以为他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但要是专意防守,支持个几十回合还是没问题的。张关想速败吕布还是很难的。三可能就是张关配合默契可能不够,毕竟二个人不像一个人那样得心应手。
回合的定义是我很久前看到的,现在已经记忆不清,只能记其大概而已。在我印象中一回合需要的时间还是不短的。望孤狼兄能告之在下回合之确切定义,不胜感激。
甚盼孤狼兄新之大作尽快出炉。在下才来此论坛没几天,有不到之处望仁兄不吝指点。 [/quote]
找了一篇他人的文章(汗!)供参考。我兄别太客气、自谦了。问好。
3,如果张合此时想败逃的话,张飞基本上是无法纠缠他的,这取决于回合战的特点。今宵兄来本坛之前,曾有多位同好认真探讨过回合战的问题。[color=blue]大家公认的看法是,各类演义中的所谓马上回合战,是指二将相距一定距离进行对冲、接近时以军器交锋、二马错蹬后继续跑开一段,勒马回来再来一次对冲,这样才算完成一个回合。[/color]
当然,有时也存在两将并马边驰边战的“缠斗”局面,但缠斗一段时间后必然还要分开,因为只有分开才标志着这个回合的结束。因此,如果张合斗至三五十合时真的自知不敌想要败逃的话,他完全可以在下一个回合结束,两人各自驰离一段距离(至少该有10米吧,准备下一个回合对冲)的时候,不勒马回头,也无需停下来再重新起动、加速,而是直接拍马加速败下阵去;而由于此时的张飞还要先勒马回头,再起动、加速,如此一来,张合至少可以取得25米的距离优势,在一般情况下这25米的距离当可确保张合成功逃脱!
从三五十合到最后的百十合,中间两人曾分开达60-80次,如果张合真的想要败逃的话,为什么有这么多次逃跑的机会他都没有跑呢?可见,张合根本就没有想跑。我这么说,不仅仅是基于我的分析,同时还基于原文:“合与死战百十余合,山上火起,已被张飞后军夺了寨栅。张合败走” 原文中,是张合见到山上火起、自己的寨栅为张飞后军所夺后才败走的,隐含着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张合的败走,是缘于自己的营寨为对方所夺。----煮酒正熟
2005-11-16 01:07
温柔的一刀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11-16, 0:47:03发表
找了一篇他人的文章(汗!)供参考。我兄别太客气、自谦了。问好。
3,如果张合此时想败逃的话,张飞基本上是无法纠缠他的,这取决于回合战的特点。今宵兄来本坛之前,曾有多位同好认真探讨过回合战的问题。[color=blue]大家公认的看法是,各类演义中的所谓马上回合战,是指二将相距一定距离进行对冲、接近时以军器交锋、二马错蹬后继续跑开一段,勒马回来再来一次对冲,这样才算完成一个回合。[/color]
当然,有时也存在两将并马边驰边战的“缠斗”局面,但缠斗一段时间后必然还要分开,因为只有分开才标志着这个回合的结束。因此,如果张合斗至三五十合时真的自知不敌想要败逃的话,他完全可以在下一个回合结束,两人各自驰离一段距离(至少该有10米吧,准备下一个回合对冲)的时候,不勒马回头,也无需停下来再重新起动、加速,而是直接拍马加速败下阵去;而由于此时的张飞还要先勒马回头,再起动、加速,如此一来,张合至少可以取得25米的距离优势,在一般情况下这25米的距离当可确保张合成功逃脱!
从三五十合到最后的百十合,中间两人曾分开达60-80次,如果张合真的想要败逃的话,为什么有这么多次逃跑的机会他都没有跑呢?可见,张合根本就没有想跑。我这么说,不仅仅是基于我的分析,同时还基于原文:“合与死战百十余合,山上火起,已被张飞后军夺了寨栅。张合败走” 原文中,是张合见到山上火起、自己的寨栅为张飞后军所夺后才败走的,隐含着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张合的败走,是缘于自己的营寨为对方所夺。----煮酒正熟 [/quote]
感谢孤狼兄的指点。
前日闻兄有志于编一历代武将总排名,然演义小说卷帙浩繁,对同一人物的描写各书大不相同。就以较著名的隋唐英雄论,很多演义中李元霸都是打遍天下无敌,而在兴唐传中,李元霸不过和裴元庆打一平手,更败于罗成之手,而罗成又不是其兄罗春之对手。似此矛盾之处,不知仁兄如何解决?
2005-11-16 10:24
mf48
1、庞德主要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战力才只能排在这里的:只有平关羽一场,和曹营诸将玩的不能算。马超那句本来就是参考,因为你一直扯这点才跟着你说的,但至少说他不如许储的理由比说他强于许储的理由多些。
2、晕,还是多打一白费。演义中的很多“单挑”白写了。照你这么说吕布应该把曹营6人都K了才对。
你自己死抠毛本演义,有矛盾处也要相个办法圆,而不是参考其它因素,我有什么办法。
3、资料,什么资料?史实还是演义?史实上极少有单挑这回事,演义中的回合怎么算老罗没说。或者你说夏侯顿和吕布打了多少时间,折多少合?
4、我说他没败吗?我是说:没败的话起评是降2档,夏侯已经降了3档了。当然,我们在时间上还有分歧,请你先回答3的问题。
武艺相克,那是今人为了圆演义中一些不合理的循环套,不得已为之。
如果关羽没秒这几人还能有这么高的地位吗?其实罗本中前因后果叙述较细,毛本只知道打的热闹,不注意整体逻辑,才导致前后矛盾。
那你觉得纪灵可打几分。
5、这个主要也是时间上的分歧,还是先请讨论3的问题。
不过武评全靠胜或平来定?我觉得50合败吕布比50合胜纪灵有说服力。
6、还是3的问题。当然你也没仔细看我的话,我这话只是说一个总体的原则而已。
7、我说的是“一、演义与史实:以演义为准,实在说不清的参考“史实”。演义虚构太多,下面几点都不存在,所以说,一切都是演义惹出来的祸!”
演义矛盾太多,只能参考其它因素。
致 乌云密布:
演义中确实没有考虑这些情况,个个都是不老仙。
2005-11-16 23:34
温柔的一刀
1:马超那句话是你先引用出来据此解释为庞德不如许诸,我和你争辩就是因为你评这一句话何以断定庞不如许?
2:什么叫照我这么说吕布应该把曹营6人都K了才对?我什么时候有过这个意思?是你认为吕布战三英证明吕布武力很强,设置为100还要再加上5。我承认吕布比张飞强。和你争论是你认为吕比张强很多。强很多还会打了50回合没显出优势?孤狼兄认为马战不考虑马匹因素,在下一般也认同。但赤兔是三国中着力渲染的盖世宝马,似也应考虑进这个因素。如果把张飞武力设置为基数的话,你眼中的吕布自然比我眼中的吕布厉害得多,那K了曹营6将的也应该是你那个吕布嘛。
3:回合是怎么回事我也不和你扯了。是你根据夏侯敦战吕布认为夏侯强。而我只是认为你就凭那一场模糊不清的战斗来评定夏侯是理由不足。你也别让我说夏侯敦和吕布打了多少时间,折多少合?应该说明白的是你,你要是连他们打了多久多少合都说不清,你凭什么能根据这一仗评定夏侯敦?我告诉你我说不清他们到底打了多久,也正是因为说不清这才不能作为夏侯敦厉害的证明。他们有可能打几分钟,有可能打几十分钟,也有可能打几个时辰。
4:你说:没败的话起评是降2档,夏侯已经降了3档了。一回合败是败,三五回合败是败,打上几十几百回合败也是败。还是那句话,3中的问题我用不着回答,我只是认为你凭这一仗大言断定夏侯的地位不能服人。你竟然认为这一仗可做依据,那回答3中问题的恰恰应该是你。
5:你觉得50合败吕布比50合胜纪灵有说服力。那你知道夏侯是久败给吕布的?对于自己都解释不清的一场单条怎么能评论的依据?“武评全靠胜或平来定”是我说的,后面那句“就算败了也要显示出来打了多久”你怎么不提?对我说的话你这是断章取义。
后面的也不和你争论了。还有你认为关羽30合未战下纪灵是他不稳定,那你举的关平和庞德战平我也可以认为是庞德不稳定。
2005-11-16 23:42
温柔的一刀
对夏侯敦和吕布的一战告之MF48兄:
你让我说夏侯顿和吕布打了多少时间,折多少合。我是认为这一仗根本就是模糊不清的,不能做为评定的依据,故在下完全没有必要说明他们交战的时间。兄既言之凿凿非要把这一仗做为依据,似应说明他们到底打多久。
2005-11-17 11:14
mf48
1、我何时“凭这一句话断定庞不如许?”我的正文中是以战例算的啊,这点只是在和别人辩论时提出作为参考的。
2、那里觉得2人同上,甚至6人同上,比起1人战力高多少?即使按你说的车轮战,而非3人同时上,赤兔也要付出3倍的体力,还能占优势?
3、原文再引用一遍:“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
首先战了数合,然后两军先后相交,这都需要时间的啊,我判断是10余合。由于原文没有具体写时间,你非说两军相交时,根本来不及打上几合,我也没办法。
后面的问题似乎也不用论了,都是以此为核心。
关平有平庞德和徐晃2仗,3人表现相当。
关羽很大程度上是前面突然秒了几个猛人,后面却完全没有这样的表现。
2005-11-17 16:02
马岱
[quote]原帖由[i]phoenixdaizy[/i]于2005-11-14, 23:29:32发表
[quote]原帖由[i]马岱[/i]于2005-01-06, 14:59:26发表
一并回答了吧,我所反驳的就是关平武力上90,一般以吕布武力100的话,庞德老兄最多95吧,那么就是说三十回合战平能不能得出两者的武力差在5之内的结论,我认为是不能的。
夏候渊的武力至少90以上,而杨任的武力不会超过80吧,我举例的意思也在于此。
关平的武力应该在85~90之间。张苞的武力也不会超过90,90应该是张合、徐晃之流的档次。 [/quote]
按你的打分标准,专论军器工夫,我感觉黄忠不一定有庞德强.他的军器战绩本来一般,只不过在老关面前走了100回合.应该在93-94(的军器武力).
夏侯渊和他对打30合不假,可惜一个再无其他表现的李严也50合平.
照理夏侯渊是个重要人物,长时间参战,但无重大突出的表现,我个人认为应该在张合之下,于禁之上,地位与李典,乐进等同,但箭术高超.
88-89左右比较合适吧.~
关平__前面表现无过人的地方87-88够了.战退丁奉,是混战,还有廖化在.
关兴其实也不错.
沙在罗本战50合才死,还不错.
综合战绩(罗本),应该有张辽比徐晃,张合更高明,如果看毛本,张辽不过泛泛之辈三人几乎等同.
罗本:100关羽,吕布98:赵云,马超 97:张飞,典韦
96:颜良,许诸,
95:孙策,
94:黄忠,庞德,
93:太史慈,张辽,(文鸯),文丑
92:华雄,(曹彰)
91:徐晃,张合,姜维,甘宁,(诸葛尚)
90:魏延,曹仁,曹洪,夏侯敦,周泰,管亥
毛本:100:吕布99:关羽98马超,张飞97赵云,
96:典韦95:颜良,许诸,庞德94:孙策,(文鸯)
93:太史慈,黄忠
92:(曹彰),文丑,(诸葛尚),甘宁
91:张辽,徐晃,华雄,夏侯敦
90:曹仁,周泰,张合,姜维 [/quote]
这么古老的帖子居然也被翻起来了啊。
黄忠对庞德当然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在很多人的排名里,也摆在差不多的位置。在我的心目中,也就是第九和第十之间吧。
黄忠与庞德,唯一可以类比的就是与关羽之战,相比黄忠对关羽时,打了三天,其中第一天打了一百回合,和庞德一样,但是考虑到黄忠对的关羽比庞德对的关羽年轻不少,而且与庞德对阵时,关平甚至有担心关羽年老不支,说明这个因素值得考虑。这仅仅是感觉上而已,并不能形成铁证。
2005-11-17 16:06
犀牛司令
对了,问一下,甘宁的武力如何定位?他壮举不少,但单挑一流高手好像没有吧,是猛将,但大家认为他如何定位呢??
2005-11-17 16:06
马岱
两名武将一起上的效果可能不象想像中那么大,特别是对于高手来说,不信可以翻翻三国演义所有的战例看看。
当然两军前后夹击不能算。
2005-11-17 16:09
马岱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17, 16:06:42发表
对了,问一下,甘宁的武力如何定位?他壮举不少,但单挑一流高手好像没有吧,是猛将,但大家认为他如何定位呢?? [/quote]
不光甘宁,整个东吴武将都不好定位,单挑战绩本来就少,而且平手多(杀那些菜鸟并没有多大作用)。
2005-11-17 18:18
不得不注册
张合应该属于那种攻低防高的吧,胜迹不多,却经常能和高手打平
2005-11-17 20:05
武悼天王冉闵
如果是按演义来的关羽的位置差不多,如果按史书关羽的太高了~
2005-11-17 23:05
温柔的一刀
[quote]原帖由[i]mf48[/i]于2005-11-17, 11:14:07发表
1、我何时“凭这一句话断定庞不如许?”我的正文中是以战例算的啊,这点只是在和别人辩论时提出作为参考的。
2、那里觉得2人同上,甚至6人同上,比起1人战力高多少?即使按你说的车轮战,而非3人同时上,赤兔也要付出3倍的体力,还能占优势?
3、原文再引用一遍:“夏侯惇挺枪跃马,直取吕布。战不数合,李傕引一军,从左边杀来,操急令夏侯渊迎敌。右边喊声又起,郭汜引军杀到,操急令曹仁迎敌。三路军马,势不可当。夏侯惇抵敌吕布不住,飞马回阵。”
首先战了数合,然后两军先后相交,这都需要时间的啊,我判断是10余合。由于原文没有具体写时间,你非说两军相交时,根本来不及打上几合,我也没办法。
后面的问题似乎也不用论了,都是以此为核心。
关平有平庞德和徐晃2仗,3人表现相当。
关羽很大程度上是前面突然秒了几个猛人,后面却完全没有这样的表现。 [/quote]
1:那你竟然说这句话是做为参考的,你凭什么战例断定庞不如许?
2;3人同时上赤兔就要付出3倍的体力?赤兔在来回奔跑耗体力的时候难道刘关张的战马是轮流耗体力的?赤兔是要多费些体力,但远没有3倍那么多。马战不仅仅靠的是马的体力,战马的爆发,冲击,速度,无论哪一方面赤兔都占有优势。说夸张一点,就像一个人骑着老虎,3个人骑着瘦驴。
3:我说根本来不及打上几合是从一方面反驳你。诚如你所说两军先后相交,这都需要时间,但你判断是10余合依据何在?你竟然觉得他们打的时间不短,为什么他们打了不是几百回合?那这样你判定的夏侯的武力就又低了。你竟然知道原文没写具体的交战时间,却非要以此为依据,怎么能服人?所以说你对夏侯武力的评定是靠不住的。
关羽秒颜文是作者为了神话关羽而夸张写的,我想人人都知道。试问吕布那么强,他能秒了颜文?关羽做为神话的人物要是没有秒过厉害武将也有点不象话,只是委屈了颜文二人。评论武力关羽的秒人根本算不上数。但三国的历史是固定的,这一点作者也没法改变,要是要让关羽到后面也一路秒下去,那刘备就靠关羽的这一招早统一三国了。
和你争论只是看了前面你和刘备是奸人兄的争论,感觉刘备兄说得在理。
2005-11-17 23:15
温柔的一刀
在下认为吕布和张飞相差不多,就是三英战吕布。前面我已经说过,一是吕布靠赤兔。二者在下以为吕张打斗时吕布是有一定优势的,只是几十回合内很难显示出来。关羽加入后愚以为他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但要是专意防守,支持个几十回合还是没问题的。张关想速败吕布还是很难的。三可能就是张关配合默契可能不够,毕竟二个人不像一个人那样得心应手。
还有一点在下以为吕布做为天下第一武将,他的攻击能力和防御能力都是很高的。攻击能力吕布天下无敌,防御能力相比是更胜一筹,只是人们往往注重了他超强的攻击能力,而不大注意了他的防御能力。吕布驰骋于千军万马中,不管一对一还是一对多,好象从来没受过伤,他的防御能力还是很出色的。在下以为他是个防胜于攻的将领。
2005-11-18 13:18
mf48
1、请问庞德有什么可以排进“超一流的战例”?仅靠平关羽一场?
你和“刘备是奸人”倒是有一个共同点:反复咬定某一点,从来不仔细看我后来论述中又提到与之相关的评论。比如他总是提出于禁、李典双战吕布作为吕布攻击力不强的证据。
2、你不是说近似车轮战的吗,那自然是3:1的体力消耗,如果是同时上的话由于强度更大消耗更多。
3、夏侯对吕布一战暂且不论,因为演义中确实没有名言时间,各执一词,难出结果。
4、关于必须“符合历史”一点,我是赞同的,因此才会出现很多前后矛盾的战例,使得我等争论不休。
5、关于三英战吕布,大家都承认吕布是一个比较“怕死”的人吧,他为什么会明明力不从心而勉力对抗关张?而不是像战6猛那样看看不对就跑了?我觉得认为他有这个实力(至少是防住关张)更为合理。
有些事是可以从两面看,不过还是要把不同的事联系起来看,得出总体较合理的解释。
6、至于多打一,人数不是太多而滥的,我的算法就是简单叠加,至于说配合什么的,除非书中名言,否则实在牵强,只适用于矛盾战例找借口。每高10分战力加倍,比如说张飞98、关羽97、合起来约107.5。
2005-11-18 14:41
nongfun
感觉还是很合理~~认可吧
2005-11-18 14:42
nongfun
关羽是不是比庞德年长很多啊~~是不是也要考虑年龄因素啊
2005-11-18 21:42
飞霞客
想不通的是关羽杀颜良、文丑被人说是靠马快占了便宜,为什么没有人说吕布战张飞是占了马快的便宜?张飞可是三国中单挑吕布最多的人物,而且是吕布唯一忌惮的大将。
2005-11-18 21:48
书者
楼上的,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矛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这句话是白来的?
2005-11-18 22:58
温柔的一刀
[quote]原帖由[i]mf48[/i]于2005-11-18, 13:18:04发表
1、请问庞德有什么可以排进“超一流的战例”?仅靠平关羽一场?
你和“刘备是奸人”倒是有一个共同点:反复咬定某一点,从来不仔细看我后来论述中又提到与之相关的评论。比如他总是提出于禁、李典双战吕布作为吕布攻击力不强的证据。
2、你不是说近似车轮战的吗,那自然是3:1的体力消耗,如果是同时上的话由于强度更大消耗更多。
3、夏侯对吕布一战暂且不论,因为演义中确实没有名言时间,各执一词,难出结果。
4、关于必须“符合历史”一点,我是赞同的,因此才会出现很多前后矛盾的战例,使得我等争论不休。
5、关于三英战吕布,大家都承认吕布是一个比较“怕死”的人吧,他为什么会明明力不从心而勉力对抗关张?而不是像战6猛那样看看不对就跑了?我觉得认为他有这个实力(至少是防住关张)更为合理。
有些事是可以从两面看,不过还是要把不同的事联系起来看,得出总体较合理的解释。
6、至于多打一,人数不是太多而滥的,我的算法就是简单叠加,至于说配合什么的,除非书中名言,否则实在牵强,只适用于矛盾战例找借口。每高10分战力加倍,比如说张飞98、关羽97、合起来约107.5。 [/quote]
你仅凭夏侯战吕布那一仗认定夏侯,别人为什么不能凭庞德平关羽认定庞德?庞德和关羽打那一仗书中交代得很清楚,比你夏侯那一仗有说服力得多吧。
我什么时候提出过近似车轮战了?我的原话是古典小说打厉害的人,要不就是车轮战耗体力,要不就是一拥而上一大群人淹死对手。 3打一小后的是大些,但不会张飞消耗的时候关羽和刘备什么都不耗吧。
夏侯对吕布一战暂且不论的话你的夏侯就没法评定。
2005-11-18 23:32
飞霞客
[quote]原帖由[i]书者[/i]于2005-11-18, 21:48:49发表
楼上的,八路诸侯见张飞渐渐矛法散乱,吕布越添精神,这句话是白来的? [/quote]
张飞听了,□目大叱曰:“我哥哥是金枝玉叶,你是何等人,敢称我哥哥为贤弟!你来!我和你斗三百合!”玄德连忙喝住,关公劝飞出。玄德与吕布陪话曰:“劣弟酒后狂言,兄勿见责。”布默然无语。须臾席散。布送玄德出门,张飞跃马横枪而来,大叫:“吕布!我和你并三百合!”玄德急令关公劝止。-----------第十三回 李□敦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张飞有此豪言也有此本事:
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color=red]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color]。------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吕布一声暗号。众军齐入,喊声大举。张飞正醉卧府中,左右急忙摇醒,报说:“吕布赚开城门,杀将进来了!”张飞大怒,慌忙披挂,绰了丈八蛇矛;才出府门上得马时,吕布军马已到,正与相迎。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color=red]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color]。十八骑燕将,保着张飞,杀出东门,玄德家眷在府中,都不及顾了。
却说曹豹见张飞只十数人护从,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赶来。飞见豹,大怒,拍马来
迎。战了三合,曹豹败走,飞赶到河边,一枪正刺中曹豹后心,连人带马,死于河中。飞于
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尽随飞投淮南而去。--------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飞亦挺枪来迎。[color=red]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color]”-----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水
操问曰:“谁敢敌张飞?”许褚曰:“某愿往!”操令许褚引一千精兵,去阳平关路上护接粮草。解粮官接着,喜曰:“若非将军到此,粮不得到阳平矣。”遂将车上的酒肉,献与许褚。褚痛饮,不觉大醉,便乘酒兴,催粮车行。解粮官曰:“日已暮矣,前褒州之地,山势险恶,未可过去。”褚曰:“吾有万夫之勇,岂惧他人哉!今夜乘着月色,正好使粮车行走。”许褚当先,横刀纵马,引军前进。------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可惜许褚有此豪言却没此本事,结果经此一战,沙场之上再无“虎痴”
为首大将,乃张飞也,挺矛纵马,直取许褚。褚舞刀来迎,却因酒醉,敌不住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军士急忙救起,退后便走。张飞踞粮草车
辆而回。---------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2005-11-19 13:04
caorui4
邓艾怎么不行?
2005-11-19 14:34
伏羲氏
纪灵,管亥,高顺,高览,应该怎么排?
2005-11-19 15:07
书者
[quote]原帖由[i]飞霞客[/i]于2005-11-18, 23:32:32发表
张飞听了,□目大叱曰:“我哥哥是金枝玉叶,你是何等人,敢称我哥哥为贤弟!你来!我和你斗三百合!”玄德连忙喝住,关公劝飞出。玄德与吕布陪话曰:“劣弟酒后狂言,兄勿见责。”布默然无语。须臾席散。布送玄德出门,张飞跃马横枪而来,大叫:“吕布!我和你并三百合!”玄德急令关公劝止。-----------第十三回 李□敦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张飞有此豪言也有此本事:
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吕布见了,弃了公孙瓒,便战张飞。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color=red]连斗五十余合,不分胜负[/color]。------第五回 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吕布一声暗号。众军齐入,喊声大举。张飞正醉卧府中,左右急忙摇醒,报说:“吕布赚开城门,杀将进来了!”张飞大怒,慌忙披挂,绰了丈八蛇矛;才出府门上得马时,吕布军马已到,正与相迎。张飞此时酒犹未醒,不能力战。,[color=red]吕布素知飞勇,亦不敢相逼[/color]。十八骑燕将,保着张飞,杀出东门,玄德家眷在府中,都不及顾了。
却说曹豹见张飞只十数人护从,又欺他醉,遂引百十人赶来。飞见豹,大怒,拍马来
迎。战了三合,曹豹败走,飞赶到河边,一枪正刺中曹豹后心,连人带马,死于河中。飞于
城外招呼士卒,出城者尽随飞投淮南而去。--------第十四回 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郡
“飞曰:“我夺你马你便恼,你夺我哥哥的徐州便不说了!”布挺戟出马来战张飞,飞亦挺枪来迎。[color=red]两个酣战一百余合,未见胜负[/color]”-----第十六回 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水
操问曰:“谁敢敌张飞?”许褚曰:“某愿往!”操令许褚引一千精兵,去阳平关路上护接粮草。解粮官接着,喜曰:“若非将军到此,粮不得到阳平矣。”遂将车上的酒肉,献与许褚。褚痛饮,不觉大醉,便乘酒兴,催粮车行。解粮官曰:“日已暮矣,前褒州之地,山势险恶,未可过去。”褚曰:“吾有万夫之勇,岂惧他人哉!今夜乘着月色,正好使粮车行走。”许褚当先,横刀纵马,引军前进。------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可惜许褚有此豪言却没此本事,结果经此一战,沙场之上再无“虎痴”
为首大将,乃张飞也,挺矛纵马,直取许褚。褚舞刀来迎,却因酒醉,敌不住张飞;战不数合,被飞一矛刺中肩膀,翻身落马;军士急忙救起,退后便走。张飞踞粮草车
辆而回。---------第七十二回 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quote]
版本不同
2005-11-19 15:12
caorui4
如此而已。
2005-11-19 16:31
马岱
[quote]原帖由[i]伏羲氏[/i]于2005-11-19, 14:34:39发表
纪灵,管亥,高顺,高览,应该怎么排? [/quote]
纪灵能在败退中敌住关羽,死在张飞手下要考虑整体兵败如山倒,士气低落,信心不足。
高览跟许褚单挑平手回合数不详,一回合死在赵云手下有些反常,不象是与张颌齐名的水平。怀疑是对赵云冲阵能力估计不足,麻痹大意反应不及身死。
管亥能够跟关羽斗三十多回合才死,但一句“管亥如何是关羽敌手”,又使得管亥的武力不可能太高。关羽似乎是头几刀凶猛,后劲不足的类型。
高顺并无出色单挑战绩,高顺的强项应该是统兵,高顺与另一将联手面对典韦竟然倒走出城,还有五十回合败夏侯惇。
关羽对高顺会如何?看起来高顺不象能支持三十回合。
所以我认为:纪灵》高览》管亥》高顺
2005-11-19 19:18
一飞
楼主排名挺合理的
2005-11-19 22:59
温柔的一刀
在下对三英战吕布中战马的体力消耗再谈一下个人看法。
如MF48兄所言,若是3打1战马的体力消耗为3倍,那依此逻辑,1打10,打100那岂不是为10倍百倍?赵云长坂坡对曹军千万人,那看来他的马要不了一分钟就该累死了。在下认为战马体力消耗当分为2部分,一是战马来回奔跑移动所消耗的体力,这方面双方战马消耗大致相当。另为武将攻击防御时战马提供给武将的能力和武将受到冲击时转嫁给战马的冲击,这部分赤兔是比刘关张的战马消耗为大。但在下以为马的体力在那一战中根本不成问题。演义小说中武将除非陷入重围,似基本没有过战马体力不支的。况战马不仅要考虑体力,其冲击爆发速度也都是重要的衡量标准。在下打个比方,试如赤兔附加给吕布的能力为5,刘关张的战马附加能力都为3,那吕布靠坐骑就比张飞的能力高了2点,故在下认为吕布那一仗还是靠了赤兔的优势,他和张飞本身的差距并不如你说认为的那么大。
2005-11-19 23:02
温柔的一刀
[quote]原帖由[i]马岱[/i]于2005-11-19, 16:31:00发表
纪灵能在败退中敌住关羽,死在张飞手下要考虑整体兵败如山倒,士气低落,信心不足。
高览跟许褚单挑平手回合数不详,一回合死在赵云手下有些反常,不象是与张颌齐名的水平。怀疑是对赵云冲阵能力估计不足,麻痹大意反应不及身死。
管亥能够跟关羽斗三十多回合才死,但一句“管亥如何是关羽敌手”,又使得管亥的武力不可能太高。关羽似乎是头几刀凶猛,后劲不足的类型。
高顺并无出色单挑战绩,高顺的强项应该是统兵,高顺与另一将联手面对典韦竟然倒走出城,还有五十回合败夏侯惇。
关羽对高顺会如何?看起来高顺不象能支持三十回合。
所以我认为:纪灵》高览》管亥》高顺 [/quote]
在下记得当时吕布手下第一将不是张辽,可惜记不起来那人名字了,想来那人战力也应相当客观。
2005-11-20 12:11
伏羲氏
[quote]原帖由[i]温柔的一刀[/i]于2005-11-19, 23:02:45发表
[QUOTE= 在下记得当时吕布手下第一将不是张辽,可惜记不起来那人名字了,想来那人战力也应相当客观。[/QUOTE]
[/quote]
不会想告诉我们是魏续吧?
2005-11-20 12:14
伏羲氏
[quote]原帖由[i]马岱[/i]于2005-11-19, 16:31:00发表
纪灵能在败退中敌住关羽,死在张飞手下要考虑整体兵败如山倒,士气低落,信心不足。
高览跟许褚单挑平手回合数不详,一回合死在赵云手下有些反常,不象是与张颌齐名的水平。怀疑是对赵云冲阵能力估计不足,麻痹大意反应不及身死。
管亥能够跟关羽斗三十多回合才死,但一句“管亥如何是关羽敌手”,又使得管亥的武力不可能太高。关羽似乎是头几刀凶猛,后劲不足的类型。
高顺并无出色单挑战绩,高顺的强项应该是统兵,高顺与另一将联手面对典韦竟然倒走出城,还有五十回合败夏侯惇。
关羽对高顺会如何?看起来高顺不象能支持三十回合。
所以我认为:纪灵》高览》管亥》高顺 [/quote]
排的有些道理,不过我觉得高览和高顺在伯仲之间
2005-11-20 13:42
马岱
战马是要在特定的时候才能起作用的,一是追击,二是奔袭(颜良还是按常规速度考虑,结果来不及反应就被杀)。
其他时候,战马并不见得有多大作用,后来关羽也没有利用赤兔马占什么便宜。
三英战吕布几乎可以忽略马的作用。
2005-11-20 13:46
马岱
吕布手下第一将当然是高顺,其次才是张辽和臧霸,但是这个排名并不一定等于武力排名,太史慈在刘瑶手下、魏延在韩玄手下排名都靠后。
高顺对吕布忠心耿耿,而且统兵有方,排第一也当之无愧。
2005-11-20 16:44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温柔的一刀[/i]于2005-11-15, 12:08:10发表
[quote]原帖由[i]犀牛司令[/i]于2005-11-14, 11:09:59发表
[quote]原帖由[i]温柔的一刀[/i]于2005-11-14, 10:47:20发表
[quote]原帖由[i]mf48[/i]于2005-01-06, 18:54:16发表
[quote]原帖由[i]刘备是奸人[/i]于2005-01-06, 18:06:03发表
其实现在看来,很简单,楼主好看是夏侯侯敦,只有一次孤证,就把他排上中一流,很多人还是以名气取人这个问题不会在他身上出现,夏侯侯敦是不是以这场仗的名气取人楼住也从来没想过这问题,倒想过庞德是以名气取人.
我的看法却是庞德不是以名气取人,夏侯侯敦有点文题,你我相反. [/quote]
你的语法错误太多了!
夏侯惇战绩也不少,只是没和公认一流交手罢了。吕布的说服力岂是关羽可比? [/quote]
夏侯惇有什么战绩?不记得了。好象出了他变独眼龙那一战和被火烧那一战,别的时候他就没露过脸吧?他让人感觉武力高也就是个吃自己的眼珠子,人们对于这种楞货一般都给点惧怕,无形中就将他的武力平白加了不少。在曹操那里也根本就不受重视,唯一一次领兵打仗曹操怕他吃亏,千叮咛万嘱咐,这哥们还真不长脸,让人烧了个精光,以后好象就没见过他了。估计大话被拆穿,不好做人了吧。 [/quote]
独眼大战关羽前后达40余回合(罗本)呢。 [/quote]
书中哪里写过?有次诱敌也才打了没几合,况且算不得单条。 [/quote]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之后
忽背后一骑飞到,大叫:“不可与关将军交战!”关公亦按辔不动。来使怀中取出公文,于马上言曰:“丞相怜爱关将军忠义,恐于路关隘拦截,故遣某特赍文书遍行诸处也。”惇曰:“关某于路杀把关将士,丞相知否?”使曰:“未知。”惇曰:“活捉将去见丞相,等丞相放他。”关公大怒曰:“吾惧汝,非大丈夫也!”拍马轮刀,直取夏侯惇。惇挺枪相迎。两马约战二十合,又一骑飞到,大叫曰:“二将军罢战!”遂各自分开。夏侯惇问曰:"汝来何故?"使者曰:“。丞相恐于路阻挡关将军,特来告报。"惇曰:“丞相知他杀把关将士否?”使臣曰“未知。”惇曰:“若如此,不可放他去。”二将又战到二十余合,忽又一骑飞至,大叫:“二将军少歇!"惇于阵前忙问使臣曰:"丞相交擒关某乎?"使曰:"非也。丞相二次使人来说,诚恐路上阻当关将军,故送公文教行。"敦曰:"丞相不知关某杀人,必用擒下!"指挥手下军士,团团围住,休教走了,背后军马齐来。公无半分惧怯,声如巨雷,来冲阵势,惇挺枪来迎。阵后一人飞马而来,大叫:"元让、云长休得争战!”众皆视之,乃张辽也,俱各失惊。二人勒住马。张辽近前而言曰:“奉丞相钧令:因云长杀了孔秀,恐有阻当,特差我来,教于路关隘任便
2005-11-20 22:55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i]马岱[/i]于2005-11-19, 16:31:00发表
纪灵能在败退中敌住关羽,死在张飞手下要考虑整体兵败如山倒,士气低落,信心不足。
高览跟许褚单挑平手回合数不详,一回合死在赵云手下有些反常,不象是与张颌齐名的水平。怀疑是对赵云冲阵能力估计不足,麻痹大意反应不及身死。
管亥能够跟关羽斗三十多回合才死,但一句“管亥如何是关羽敌手”,又使得管亥的武力不可能太高。关羽似乎是头几刀凶猛,后劲不足的类型。
高顺并无出色单挑战绩,高顺的强项应该是统兵,高顺与另一将联手面对典韦竟然倒走出城,还有五十回合败夏侯惇。
关羽对高顺会如何?看起来高顺不象能支持三十回合。
所以我认为:纪灵》高览》管亥》高顺 [/quote]
高览的能力无法证明~和吕旷都是杀一人而死,
在有就是和许战无数合,
虽然是名将,也只能说是华雄手下所斩名将的一个档次.
关羽是唯一一个30合以上直接斩将的。算不错了.三国的头10合分出高下的战多数.描写也无水浒一样生动.
个人以为管亥和纪灵是相当的。然后高顺和高览,臧霸差不多.
兄也说过联手起来的并不能造成档次的提升.
另外后面档次的武将一般少战即分出优劣,40-50在描写比较弱的将领.很少用,有点象曹洪对马超的差距.夏侯的能力毛本似乎在张辽的能力之上,(罗本则相反).败给他,输给典韦也很正常.否则就是另一个档次的人了.
以毛本为论据.
罗本高顺好象和张飞战过,败.
全书李严是正方人物中比较突兀的,战50合黄忠,
其他川将除张任以外都应该无法抵挡黄忠.
李严,张任应该是川将中最高的,而张任似乎更高一些.有点象水浒栾廷玉的地位.其下就是严颜和冷苞,雷同.
严名气比较大,斩过夏侯尚,也完败被张飞生擒.难以定论.
雷同被张合以伏击方式杀死.最高就是宋宪的水平.
冷苞总是堪堪将败,最不走运的魏延在其面前失手一次,应该还有些实力.但也有限.
川将的第一档次本来就不是很高(似乎至少有纪灵的水平),但是和第2档次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2005-11-20 23:00
phoenixdaizy
至于吕布手下的将领排序问题.
高顺,魏续,张辽,臧霸是比较靠前的.
2005-11-21 17:40
mf48
罗本中确实写“张飞渐渐矛法散乱”,但毛本删掉了,无疑使得关羽出场有点莫名其妙。这也是毛本缺乏逻辑的典型表现,不过目前主要还是讨论毛本,矛盾处参考罗本。
长坂时千万人不是同时面对啊。你说“战马来回奔跑移动所消耗的体力,这方面双方战马消耗大致相当。”
你觉得多打一的模式到底是怎样的?3人同时上还是一个一个轮?3人同时上的话强度是3倍(这个要求更高),一个一个轮的话耐力消耗是3倍。
2005-11-22 09:31
change
我倒是认可像臧霸这一类的武将。长期治理一方,难得啊。
2005-11-22 12:28
德鲁伊
马超应该有98吧,毕竟张飞是在被诸葛亮激将以后才能与马超打个平手而已,而赵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与谁单挑杀了谁这样明显的例子
2005-11-22 18:18
shqhaha
张合加+3
2005-11-22 23:57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德鲁伊[/i]于2005-11-22, 12:28:58发表
马超应该有98吧,毕竟张飞是在被诸葛亮激将以后才能与马超打个平手而已,而赵云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与谁单挑杀了谁这样明显的例子 [/quote]
阁下说中了一方面,马超、张飞两个三番两次战了两百数十合,其间刘备数次首先鸣金收兵,恐飞有失,从感觉上说马超的武力可能要略大于张飞,但是领先的程度非常非常微弱;从战张合的战例上说,马超二十余合退张合(有原因),而张合前后与张飞纠缠了近百合(也有原因),综合判定的马超武力要大于张飞,但差距实有限,差多少?不要走开,广告亦精彩:见本人的“客观公允,三国武力大排名”(不可多说,说多了就不新鲜了,到时看吧)。
2005-11-25 14:08
霁虹轩主人
[quote]原帖由[i]孤狼在途[/i]于2005-11-22, 23:57:04发表
阁下说中了一方面,马超、张飞两个三番两次战了两百数十合,其间刘备数次首先鸣金收兵,恐飞有失,从感觉上说马超的武力可能要略大于张飞,但是领先的程度非常非常微弱;从战张合的战例上说,马超二十余合退张合(有原因),而张合前后与张飞纠缠了近百合(也有原因),综合判定的马超武力要大于张飞,但差距实有限,差多少?不要走开,广告亦精彩:见本人的“客观公允,三国武力大排名”(不可多说,说多了就不新鲜了,到时看吧)。 [/quote]
好~~等着看看~~~本是仁者智者的问题~~关键是不偏激~~
2005-11-25 14:39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i]霁虹轩主人[/i]于2005-11-25, 14:08:19发表
好~~等着看看~~~本是仁者智者的问题~~关键是不偏激~~ [/quote]
仁者乐山l,智者乐水,虽说山水总相逢,却也毕竟不同。
没有绝对的公允,但求相对的客观。
2006-9-9 14:44
hctl
这么老的帖子了啊,同意楼上的,张大于马
另外就说说三英战吕布的事情,楼主拿出了罗本作为依据,但是怎么不看看枪法散乱之后张飞大喝一声?因为书中每次张飞大喝一声都立马干掉敌将,纪灵就是这么死的,所以说张飞大喝一声可说是后面就要有超水平发挥了,所以应该加分加成的
再者罗本里明写刘备心理活动:我不下手更待何时,说明他已看出关张三十合战不“倒”吕布,吕布只是硬撑不倒罢了,同意楼上某位仁兄说的吕布防御力高超的说法。
还有楼主认为吕张100回合大战,刘备不平了之类,既然你提到了罗本,怎么不说此战刘备是看到吕布来援军了,才恐张飞有失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吕布是比张飞强,但是不会太多,没到你说的那个程度。
以至于谁能在吕布手下不死,虽败犹荣的地步。也就是说夏侯敦能在吕布手下数合败而不死,未见得就可以排得那么高。毕竟公孙瓒、武安国同样做到了,你仅以夏侯敦在吕布手下不死来说明其武力高,这个证据是站不住脚的。
偶也认为夏侯敦只是中一流,其武力评判依据就是曾四五十合败高顺,间歇平关羽,十合之内不会败给关羽、赵云(因为都曾十合诈败)
这种水平换做是哪一个中一流的都可以做到,所以他也就中一流。跟张辽徐晃张合差不多。
2006-9-11 12:51
宵云
张飞110合胜张颌, 马超3合胜张颌, 马>张.
2006-9-11 13:13
十三金
把排名分成各个武器系列的不就行了吗?
不同武器间比较是不公平地
2006-9-16 01:58
武之圣者
[color=Red]把排名分成各个武器系列的不就行了吗?
不同武器间比较是不公平地 [/color]
这个观点我很支持.如果把三国单条按照武器分类,我们可以明显发现使用枪系武将的战绩明显高于用刀的.
举个例子,马超和许诸两人一人用枪,一人用刀,两人大战数百回合,武力公认在伯仲之间.我们现在来比较一下他们对次级武将的战绩:
忽然喊声大举,杨奉、韩暹领兵拦路。徐晃当先,大叫:
“曹操欲劫驾何住!”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
锋。刀斧相交,[color=Red]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color]
说罢,挺枪直杀过来。曹操背后于禁出迎。两马交战,[color=Red]斗得八九合[/color],于禁
败走。张*出迎,[color=Red]战二十合亦败走[/color]。李通出迎,超奋威交战,[color=Red]数合之中,一枪刺李通于马[/color]下。
2006-9-16 12:42
hctl
[quote]原帖由 [i]宵云[/i] 于 2006-9-11 12:51 发表
张飞110合胜张颌, 马超3合胜张颌, 马>张. [/quote]
B)单纯从回合数来看而不考虑其他因素以谁败谁来论的话:
马超四五十合败曹洪,韩当三十合败曹洪,韩当大于等于马超
韩当+周泰与许褚三十合平,许褚>韩当
所以就有许褚> 马超
许褚与张飞十合不敢恋战、一合被张飞刺下马,张>许
张>马
[[i] 本帖最后由 hctl 于 2006-9-16 12:44 编辑 [/i]]
2006-9-16 12:53
hctl
:blink:这个要分成真粉丝和伪粉丝来投票吧
因为谁谁帅啊酷啊而投票的应该摒弃吧
2006-9-26 02:50
sea_4
徐晃、张辽、张合、夏侯渊(在曹营比武常得冠军,定军山从他阵前挑战就可以说明他并不怕黄忠,就是死得有点冤)这些排低了
夏侯惇曾拼过吕布关羽也应该算虎将,另外王双也应该算是一个虎将。
华雄(和孙坚差不多)还不如纪灵,关平(曹洪、曹彰、夏侯霸之流)
2006-9-27 21:26
wby1100
反对楼主把马超和许褚放到典,赵,张后面,许典大战一天,马张,马许都是明显不分胜负的.个人意见吕布第一没异议,马,张,典,许应略强于关,赵.关羽攻高防低是一大弱点,赵云与超一流交手战绩实在少的可怜.如果有争议的话其实这六个人放在一起排名不分先后最好。
2006-9-27 22:43
KYOKO
A排在B前面
AvsB一定赢吗
2006-9-27 23:15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wby1100[/i] 于 2006-9-27 21:26 发表
反对楼主把马超和许褚放到典,赵,张后面,许典大战一天,马张,马许都是明显不分胜负的.个人意见吕布第一没异议,马,张,典,许应略强于关,赵.关羽攻高防低是一大弱点,赵云与超一流交手战绩实在少的可怜.如果有争议的话其 ... [/quote]
你说的不对,关羽一个人杀败过许储+夏候敦,赵云一个人杀败过许储+于禁+李典,所以关羽赵云武力明显高于许典
2006-9-27 23:31
hctl
<_<赵云什么时候一个人杀败过许储+于禁+李典了?
贬许褚也不用这样吧
2006-9-28 09:46
宵云
回复 #171 hctl 的帖子
不是单从回合数来看, 因为张马之间是平手, 分不出高下, 所以只有从他们各自所战的对手来分析, 对张颌马超三合胜, 而张飞110合胜, 显然马超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说马>张也不为过.
2006-9-28 10:06
宵云
[quote]原帖由 [i]hctl[/i] 于 2006-9-27 23:31 发表
<_<赵云什么时候一个人杀败过许储+于禁+李典了?
贬许褚也不用这样吧 [/quote]
许褚有力战赵云, 加上于禁,李典, 因为三人的目标是刘备, 不会与赵云有过多的纠缠, 但他们竟然眼看刘备逃跑而不追击.这说明 三人有战不过赵云的嫌疑.
2006-9-28 12:05
张飞益德
[quote]原帖由 [i]宵云[/i] 于 2006-9-28 10:06 发表
许褚有力战赵云, 加上于禁,李典, 因为三人的目标是刘备, 不会与赵云有过多的纠缠, 但他们竟然眼看刘备逃跑而不追击.这说明 三人有战不过赵云的嫌疑. [/quote]
补充一下,应该说许褚于禁李典三人肯定战不过赵云,如果能打败赵云,他们就不可能放过刘备,而且从汉水一战张合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看得出赵云武力要明显高于张合徐晃二人.许褚于禁李典三人联手应该和张合徐晃二人联手差不多,因此这2个战例都能证明赵云武力要明显高于许褚
2006-9-28 13:15
hctl
[quote]原帖由 [i]宵云[/i] 于 2006-9-28 09:46 发表
不是单从回合数来看, 因为张马之间是平手, 分不出高下, 所以只有从他们各自所战的对手来分析, 对张颌马超三合胜, 而张飞110合胜, 显然马超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 说马>张也不为过. [/quote]
:lol:标题说了斗智,会那么快收场么?当时张合是在死战状态下,在等援军来翻盘,张飞也在等魏延劫寨成功,要不然快速败张合的话,张合肯定跑回营,到时候魏延等人还没劫寨成功,那么受到寨中军和张合败军夹攻,魏延肯定会死得很惨。
张飞与张合此役是斗智,属于战局方面而不是单挑的好不好,因为此战影响因素很多。1、张合是主帅,不可能随便就败走,这样小兵还不上行下效啊,而跟马超不一样,他只是一将领败了走人可以。2、张合先是轻视张飞,对曹洪夸口,而且作为主攻方,能那么轻易败走么,当然是要撑到最后以求有挽回颜面的一线希望。3、张合死战状态。4、张飞计策的实现需要时间。5、张合总共3万人马,最后被干掉2万,二张大战短时间结束的话,张飞军不可能杀掉2万人,根本动不了张合的筋骨。
至于马超,如果说他三合可以败张合的话,那张合不是比9合才败的于禁差了一个档次?而且马超是先打了于禁再打张合,那不是更差?李通都是不数合,那张合不是跟李通一样甚至不如李通?
所以毛本把这个改为20合,怎么会那么巧?为什么不是10合、30合?——张飞与张合的初次交锋就是20合,而众所周知张马火拼了几百回合。
页:
1
2
[3]
4
5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