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中国的人口学专家正在建一座危险的空中楼阁


2004-12-27 14:09 amiko
中国的人口学专家正在建一座危险的空中楼阁

何亚福

在人口学上, 总和生育率(TFR)是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总和生育率将特定时点上全体妇女的生育率综合起来,以一个数字来表示。通俗地说, 总和生育率就是每位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 它是衡量生育水平的一个最常用的指标. 如果一个国家的男女比例是1:1, 那么这个国家的人口要保持既不增加也不减少, 总和生育率要保持在2.1, 这就是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 然而,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男多女少的国家来说, 要保持更替水平, 总和生育率应为2.2至2.3.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人口政策, 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看这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是多少. 如果生育率远高于更替水平, 就要适当控制人口的增长; 相反, 如果生育率远低于更替水平, 就应适当鼓励生育, 以减缓老龄化进程, 因为生育率越低, 人口老龄化就会越严重.

中国在九十年代以前的生育率数据比较可信, 没有引起大的争论, 例如1970年总和生育率为5.81,1977年降到3.0,到1979年则降为2.75;八十年代后, 总和生育率从1980的2.24回升到1982年的2.86;1985年下降到2.20之后,到1987年再次回升至2.59;而到1989年又回落到2.35。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显示当时的总和生育率是2.31。

然而, 进九十年代以后, 生育率数据竟然变得扑朔迷离了. 1992年国家计生委所进行的全国生育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990年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这一结果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争论。尽管不同的研究人员所计算的总和生育率数值略有不同,但是都一致发现生育统计值水平很低。1992年调查数字还显示出1991年的总和生育率仅为1.65,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认为这一数字受到出生漏报的影响,有人认为突然在一两年中发生这样大幅度的生育率下落很不可信;也有人认为虽然会有漏报,但生育率水平已经降到更替水平以下还是可以接受的。与此对应,九十年代国家统计局所进行的一系列年度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所得到生育水平实际也很低,同样引起了很大疑义。于是,国家统计局从1992年开始不再发布有关总和生育率数字,并且,各年所发布的出生率数字也经过了比较大的调整。自1995年以来,各种统计数据均表明全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极低,1995年国家统计局1%人口抽样调查中总和生育率仅为1.46,1997年国家计生委的调查则为1.35~1.38.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仅仅为1.22。这不但大大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而且还低于亚洲的一些富国如日本(2001年为1.3)和韩国(2001年为1.5)。 然而,计生委认为这个数据太低不可信,而将总和生育率认定在1.8左右。多种预测表明,假如将我国现在的总和生育率认定在1.8的情况下,我国人口的峰值可能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到来,峰值大约在15亿左右。如果总和生育率为1.22, 那么我国人口的峰值将在14亿左右, 然后将进入负增长.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10~14岁人口有1.2亿,5~9岁人口有9000多万,但0~4岁人口只有6800多万----下降速度极其迅速!

现在人口学界最困惑的难题是家底不清,数字不明。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到底是多少,尚难定论。既然人口学界公认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是准确的, 为什么计生委又认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不准确呢? 计生委的人口专家把总和生育率调整为1.8有何依据呢? 估计1.8的生育率是计生委所希望得到的生育率数字, 因为1.22的生育率使得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失去了依据. 然而, 把想当然的数据当成真实数据, 并以此为根据建立人口理论, 这是不是在建一座空中楼阁呢?

如果高层决策部门不相信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那么中国应该在2005年专门进行一次生育率的调查, 以摸清家底,查清数据. 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 绝不能想当然地认定现在的生育率是1.8. 现在大多数所谓的人口学专家都是在假设中国人的生育愿望不变,不孕症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得出的预期数据,并且指望今后一放宽计划生育,生育率就会马上回升。并且无视农村人口结构的急剧改变。而这些数据又是高层决策部门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这种做法是极其危险的! 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 生育率一旦下降, 要回升极其困难! 新加坡、日本和欧洲国家千方百计鼓励多生育,成效甚微。并且这些国家还有能力给孕产妇提供比较好的条件,提供较好的照顾小孩的条件。等中国将来出现问题的时候,国家连给老年人口提供基本保障都困难重重,还有能力在物质上鼓励生育?如果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是准确的, 总和生育率是1.22左右, 那么中国的人口政策应尽快改弦易辙, 否则中国将陷入极度老龄化的泥沼中永无出头之日!


来源: 人民网深入讨论区

2004-12-27 18:35 晨山尚书
有点危言耸听了。

2004-12-27 18:50 宇文
[quote]总和生育率是1.22左右, 那么中国的人口政策应尽快改弦易辙, 否则中国将陷入极度老龄化的泥沼中永无出头之日![/quote]
等到中国人口到5亿以下再来说这句话!  
现行人口政策的目的是减少人口增长率,逐步把人口减下去,而[color=blue]不是维持人口现状[/color]

2004-12-27 19:43 关毛
嘿嘿,楼主真是不解世事还自以为是。

你以为计划生育真的都在认真实行吗?

在乡下,大多数家庭生2-3个孩子,不然上次计划生育罚钱为什么罚那么多呢?

农民多生一个罚几百块钱,大家咬一咬牙再生个,何乐不为呢?

2004-12-28 00:41 晨山尚书
[quote]原帖由[i]关毛[/i]于2004-12-27, 19:43:04发表
嘿嘿,楼主真是不解世事还自以为是。

你以为计划生育真的都在认真实行吗?

在乡下,大多数家庭生2-3个孩子,不然上次计划生育罚钱为什么罚那么多呢?

农民多生一个罚几百块钱,大家咬一咬牙再生个,何乐不为呢? [/quote]
同意,全国黑户口的孩子不知有多少。

2004-12-28 01:07 无知者
拜托楼上各位说话有根据好不好?就算人口普查的数据不够权威,你们也要拿出更权威的数据啊。你们做过哪怕稍微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调查统计吗?大多数家庭生2-3个孩子这个数据哪来的?调查过哪些地方?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式?

2004-12-28 01:31 鬼眼狂刀
要是多罚点,就没人干生了

什么计划生育,骗钱的把戏

2004-12-28 11:04 mf48
[quote]原帖由[i]鬼眼狂刀[/i]于2004-12-28, 1:31:38发表
要是多罚点,就没人干生了
什么计划生育,骗钱的把戏 [/quote]
是啊,处罚太低,根本不能跟某些人要儿子的欲望相比。

生的都是低素质的,高素质比例越来越少,这才是真正可怕之处。

2004-12-28 12:45 关毛
[quote]原帖由[i]无知者[/i]于2004-12-28, 1:07:16发表
拜托楼上各位说话有根据好不好?就算人口普查的数据不够权威,你们也要拿出更权威的数据啊。你们做过哪怕稍微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调查统计吗?大多数家庭生2-3个孩子这个数据哪来的?调查过哪些地方?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式? [/quote]
你怎么这么无知,好好下乡学习学习吧。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班上独生的只有毛一个  

最好来西部看看,再BS一下楼上的,如果罚钱太重可能就会危及统治了。我们这里罚一点点都经常闹事哩。

2004-12-28 13:10 无知者
[quote]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我国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仅仅为1.22。[/quote]

你好像在上高中吧?推测起来应该90年以前生的。你拿90年以前你们一个班的情况来概括现在的生育率吗?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再怎么不精确,恐怕比你一个高中生能掌握的情况要全面和可信吧?

2004-12-28 13:22 mf48
[quote]原帖由[i]关毛[/i]于2004-12-28, 12:45:34发表
最好来西部看看,再BS一下楼上的,如果罚钱太重可能就会危及统治了。我们这里罚一点点都经常闹事哩。 [/quote]
不要拿西部来压人,一个国家要统筹考虑。
那你觉得该怎样,任他们乱生?

2004-12-28 13:34 宇文
看看前些年的“超生游击队”吧
罚款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罚得重罚得人到处逃,还不如不罚~
92年以前罚得多少人四处流(窜)浪,现在有多少黑人口?难道不是埋伏的炸弹吗?
别地区的不了解,现在河南农村35岁以下生二胎的少多了,一方面是经济上来了,忙着赚钱的人多了,想通了;另一方面呢,养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寒!

2004-12-28 13:41 关毛
[quote]原帖由[i]mf48[/i]于2004-12-28, 13:22:52发表
不要拿西部来压人,一个国家要统筹考虑。
那你觉得该怎样,任他们乱生? [/quote]
当然不是了,毛是说这些事情都很麻烦,不是大家胡乱一讨论就可以解决的。

2004-12-28 13:54 关毛
[quote]原帖由[i]无知者[/i]于2004-12-28, 13:10:50发表

你好像在上高中吧?推测起来应该90年以前生的。你拿90年以前你们一个班的情况来概括现在的生育率吗?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再怎么不精确,恐怕比你一个高中生能掌握的情况要全面和可信吧? [/quote]
住在乡下的没多少文化的人可见识并不比你们这些城市里的知识分子差。因为我们了解情况,你们以为整个中国的情况就像你们城市一样那就差远了,毛告诉你毛家里的情况:


毛的伯父:生孩子一个

毛的姑父:孩子四个

毛的老爸:孩子  一个

毛的大舅:孩子一个〔住在大城市,不算〕

毛的二舅:孩子二个

毛的三舅:孩子二个

毛的四舅:孩子二个


这些还都是拿工资的,毛家有一些农民亲戚,孩子都在三个以上啊。


基本情况是二个孩子以上的越穷孩子越多。


毛家邻居:

对门:造粉条的,三个孩子

前面:反贪局的干部,二个

后面:干部还在吸毒,三个

后面的后面:医生,一个

前面的前面:懒汉,三个

东北方向:农民,三个

西北方向:干部,一个

东南方向:开出租车的司机,二个

西南方向:开杂货店的,二个



看看,这些都是真的,毛如果骗你今年高考落榜~!


什么八十九十年代,现在新世纪了还是如此~!!!!!


毛只能说你是无知者,住在城市里不了解情况的无知者

2004-12-28 14:02 关毛
竟然有人相信人口普查~!~!


晕~~~~~~~~~~~~~~~吐血

知道我们县的人口普查怎么查的吗?毛以前同桌是计生办的领导的孩子,给毛说过,普查时他老爸想了想,根据上次情况胡乱写了份。

2004-12-28 16:16 幽浪
就我的情况。和对同校同学的了解。
乡镇农村:平均2.5个一般都是两个,少数三个,四个很少见。现在。
城市:1.3个。每三个同学,有一个是两个的。

学历越高,出现“独生”子女的机率越大。

对照毛的数据。显示为支持。

自己回农村去看。两个普遍,三个以上的有。
此简报为湘中地区人口印象。

今年年中,有报导说,超生的小孩可以上户口了。这一条显示中国人口数量普查工作的景况。
另,请去我的关于中国经济的数据一文看,十三亿人口的问题。

[color=red]对,定性的论证结论一般支持。所谓定量的结论,一般不以认定。对通过定量而定性的结论。最好小心点看。[/color]
也就是,论证中数据越多,他的结论越可能有问题。如果他说一句,中国人口歧形。我认同这个结论。

OVER

2004-12-28 18:39 幽浪
我担心的不是老年化的问题,我到是挡心男女比例的问题。

到时这帮兄弟一个个老光棍怎么办。

老龄化,上海最明显。我认为无它,上海基本上是一座移民城市。移进去的都是老油条,那里不老,哪里老?

2005-1-3 01:30 会州隐
[quote]原帖由[i]无知者[/i]于2004-12-28, 1:07:16发表
拜托楼上各位说话有根据好不好?就算人口普查的数据不够权威,你们也要拿出更权威的数据啊。你们做过哪怕稍微具有一定科学性的调查统计吗?大多数家庭生2-3个孩子这个数据哪来的?调查过哪些地方?采取什么样的抽样方式? [/quote]
俺可以负责的告诉这位大大,俺就是农村出来的,隔三岔五经常回家,农村现在的政策是:最多生两个,如果头一胎是男孩只能生一个.
但是现在农村的好多人就认罚,就要生.俺老家农村几乎没有独生子,3个都是正常现象.
因为农村是养儿防老的,还没有几个地方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干部一天没别的事情就是搞计划生育,
而且现在很多地方计划生育工作是和工资挂钩的,而且责任到人,就是说你负责哪几个责任户,如果2胎后还不结扎就要扣你的工资,注意:一扣就是一年的!
所以现在农村的计划生育弄的干部和群众关系极度僵化.

2005-1-3 01:44 会州隐
在城市里的朋友大多还不知道计划生育最艰苦的就是农村了
有农民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也有国情所至和社会保障难以企及的问题
目前正在很多方面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比如对于二女结扎户有养老保险等等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关毛的话略有些夸张,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俺们单位原来都是独生子,后来出台政策给所有二胎报户口
结果大院里马上多出了很多小孩.......都是偷偷养的.........
现在城市里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不知道要比农村高多少
再加上思想相对较先进,所以城市里的计划生育不存在多大问题
拜托各位没有双脚踩过真正泥土的朋友常下去农村看看
农村人和城市人是一样的
农村和城市是不一样的

2005-1-4 13:41 青阳
城市里的外来人口多子女现象较普遍.

2005-1-4 14:01 关毛
[quote]原帖由[i]美杜莎情人[/i]于2005-01-03, 1:44:19发表
在城市里的朋友大多还不知道计划生育最艰苦的就是农村了
有农民思想素质方面的问题,也有国情所至和社会保障难以企及的问题
目前正在很多方面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比如对于二女结扎户有养老保险等等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关毛的话略有些夸张,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俺们单位原来都是独生子,后来出台政策给所有二胎报户口
结果大院里马上多出了很多小孩.......都是偷偷养的.........
现在城市里养育一个孩子的成本不知道要比农村高多少
再加上思想相对较先进,所以城市里的计划生育不存在多大问题
拜托各位没有双脚踩过真正泥土的朋友常下去农村看看
农村人和城市人是一样的
农村和城市是不一样的 [/quote]
看看,美杜莎情人是白银市的,接近农村,就比你们这些城里人懂的多啊

2005-1-4 22:18 marketing
那个人口普查啊,那时候晚上就我一个在家,来个站区的大叔,问我,你爸在不在家,户口本给他看看,我说家里都不在,我家就三个,他就在本上钩了钩就完事啦
他看过我们家户口本了吗?如果我们家也偷生,没报户口,他们知道吗?不知道,这种调查,自我安慰罢了

2005-1-4 22:54 青石
关毛说得对

我是农村的

我们那儿 和 关毛说的一样

基本上家家两个小孩 一个的基本没有
不论是80年代出生的 还是90年代出生的

2005-1-5 13:14 鹰派分子
楼上说的不对,黑户口的存在并不会非常影响男性独身的数目,首先作为一个有户口的男性来说,娶了一个没有户口的女性(不能结婚登记),那这个男性在法律意义上来说他是属于未婚人群,但是他不是光棍.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既然他没有结婚登记,那么他就可以和一个有户口的女性结婚登记.那么他就是不是光棍了.是已婚人群.这样他还是剥夺了一个有户口的女性的名额. 在农村里,不正式登记的占到60%.有些甚至占到30%.当然里面包括了和有户口的女性未登记结婚,和没户口的女性未登记结婚.而且也不排除一个男子娶多个女子的情况(由于不登记,所以可以名义上不算结婚).自然黑户口女子和有户口女子一样共事一夫的现象肯定存在. 以海南为例,临高县某镇近两年来有280对男女结婚,办理登记的仅有19对,登记率仅为6.8%.而且这个县纳妾现象就很严重,其中有不少是黑户口.可见中国的男女失调比例不会因为黑户口的存在会趋于平衡.结不到婚的依旧结不婚.因此只要黑户口存在,有些男性始终都要过光棍的了.
         中国很多人口专家都说,男性是不是光棍,其实是和经济因素有关系比较大些,跟男女比例失调的关系小些,还有现在婚姻法律不健全,就算男女比例真是1:1,那有些男性也未必能找的到老婆.

PS:凡是要上学的,工作的,都得要户口.如果一个人是黑户口,那么这个人必定从来没有和社会打交道.你们说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的,大都上了学吧.只有那些从来没上过学的,你们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黑户口,那些在捡破烂的小孩子到是黑户口多些的.凡是到学校里上学的肯定都有户口.现在不需要什么普查,只要查上学的或工作的人数就知道了.要解决黑户口可不需要到乡镇里面去普查.只要把企业给管严了,不得让他们雇佣黑户口的人,然后把乞丐给监督起来,
黑户口迟早都要消失.黑户口可不等于能够在家里吃闲饭!!!!

现在大家的观点似乎认为黑户口是中国公民,其实黑户口不是中国公民,没有国籍.也没有一般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基本生活不受到保障,就连生存权都不受中国法律保障.

现在出现黑户口的地方一般是私自接生的,如果是在医院出生,一般医院都会做记录.汇总上报公安局.

2005-1-6 15:06 关毛
[quote]原帖由[i]鹰派分子[/i]于2005-01-05, 13:14:58发表
楼上说的不对,黑户口的存在并不会非常影响男性独身的数目,首先作为一个有户口的男性来说,娶了一个没有户口的女性(不能结婚登记),那这个男性在法律意义上来说他是属于未婚人群,但是他不是光棍.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既然他没有结婚登记,那么他就可以和一个有户口的女性结婚登记.那么他就是不是光棍了.是已婚人群.这样他还是剥夺了一个有户口的女性的名额. 在农村里,不正式登记的占到60%.有些甚至占到30%.当然里面包括了和有户口的女性未登记结婚,和没户口的女性未登记结婚.而且也不排除一个男子娶多个女子的情况(由于不登记,所以可以名义上不算结婚).自然黑户口女子和有户口女子一样共事一夫的现象肯定存在. 以海南为例,临高县某镇近两年来有280对男女结婚,办理登记的仅有19对,登记率仅为6.8%.而且这个县纳妾现象就很严重,其中有不少是黑户口.可见中国的男女失调比例不会因为黑户口的存在会趋于平衡.结不到婚的依旧结不婚.因此只要黑户口存在,有些男性始终都要过光棍的了.
         中国很多人口专家都说,男性是不是光棍,其实是和经济因素有关系比较大些,跟男女比例失调的关系小些,还有现在婚姻法律不健全,就算男女比例真是1:1,那有些男性也未必能找的到老婆.

PS:凡是要上学的,工作的,都得要户口.如果一个人是黑户口,那么这个人必定从来没有和社会打交道.你们说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的,大都上了学吧.只有那些从来没上过学的,你们也不知道他是不是黑户口,那些在捡破烂的小孩子到是黑户口多些的.凡是到学校里上学的肯定都有户口.现在不需要什么普查,只要查上学的或工作的人数就知道了.要解决黑户口可不需要到乡镇里面去普查.只要把企业给管严了,不得让他们雇佣黑户口的人,然后把乞丐给监督起来,
黑户口迟早都要消失.黑户口可不等于能够在家里吃闲饭!!!!

现在大家的观点似乎认为黑户口是中国公民,其实黑户口不是中国公民,没有国籍.也没有一般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基本生活不受到保障,就连生存权都不受中国法律保障.

现在出现黑户口的地方一般是私自接生的,如果是在医院出生,一般医院都会做记录.汇总上报公安局. [/quote]
又是一个无知的人,在小地方的医院做屁记录,再说乡下生小孩的事找个接生婆就可以了,何必劳医生大驾?

罚过钱的就不是黑人黑户了,再说乡下即使是黑户口,只要不出远门〔哪来的钱出远门?〕就没什么事的。

说话之前先调查清楚,不要凭主观臆断胡说八道。

2005-1-6 20:02 鹰派分子
我哪里胡说八道了,请关毛先生指教一二,农村医务所不规范,当然有可能不会做记录,接生的情况也是有的,我也说了这些现象是存在的。只要不出远门还不够,还要不能上学,不能去一般正规公司打工。这都需要户口本和身份证。一个黑户口的人连身份证都没有,很多事情都是办不了的,罚了钱的就不是黑户口的,那就意味着在13亿人口中的一份子了啊。所以黑户口还是很少的。就算有黑户口的存在性别比例失调也是很严重的

关毛先生说话出口伤人,只怕伤了和气,希望你能道歉。

2005-1-6 20:21 宇文
楼上:
[quote]还要不能上学,不能去一般正规公司打工。这都需要户口本和身份证。一个黑户口的人连身份证都没有,很多事情都是办不了的[/quote]
这就是黑人口埋藏的炸弹。
[quote]罚了钱的就不是黑户口的,那就意味着在13亿人口中的一份子了啊。所以黑户口还是很少的。[/quote]
问题是每个黑人口都会交钱吗?“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在西北穷到交不起罚款的人夺得是,黑人怎么不错?洛阳郊县一个村都有上百个黑人口,全地区有多少?全省有多少?全国有多少?

[quote]现在河南农村35岁以下生二胎的少多了,一方面是经济上来了,忙着赚钱的人多了,想通了;另一方面呢,养活一个孩子的成本太高了[/quote]
只是由普遍减少到不普遍而已,还是超生的,路漫漫呵!

2005-1-6 20:25 关毛
[quote]原帖由[i]鹰派分子[/i]于2005-01-06, 20:02:12发表
我哪里胡说八道了,请关毛先生指教一二,农村医务所不规范,当然有可能不会做记录,接生的情况也是有的,我也说了这些现象是存在的。只要不出远门还不够,还要不能上学,不能去一般正规公司打工。这都需要户口本和身份证。一个黑户口的人连身份证都没有,很多事情都是办不了的,罚了钱的就不是黑户口的,那就意味着在13亿人口中的一份子了啊。所以黑户口还是很少的。就算有黑户口的存在性别比例失调也是很严重的

关毛先生说话出口伤人,只怕伤了和气,希望你能道歉。 [/quote]
你不了解情况.我们这里没听说过上学要户口,只有高考才需要身份证.一般农民家的孩子是不会高考的,大多数在初中毕业就去种地了.没有身份证不代表什么都干不成,农村里没有身份证的人多的是,在基层,什么事情都可以忽略不记的,这不是吹牛,而是真事.曾经我以为生在穷乡僻壤是件坏事,可是我现在觉得,我很幸福,至少你们懂的我可以学,而你们如果不来农村调查,我懂的你们就一辈子也懂不了了.我说话是有些过分,可以相你道歉,但是事实是不可能因为我的一句道歉而改变的.

2005-1-6 20:27 小贩
说话没点刺,不带批判。这论坛讨论就更不用负责任了。

支持有限度的语言暴力。不过注意尺度,文责自负,删了贴别说是我说的:)

2005-1-6 20:29 关毛
关于这个问题,你们这些城市里的公子哥都没有发言权,请你们冷静,大千世界,知识并不是书上全有的,实践才是获得真理的最可靠途径.

2005-1-6 20:32 关毛
[quote]原帖由[i]小贩[/i]于2005-01-06, 20:27:44发表
说话没点刺,不带批判。这论坛讨论就更不用负责任了。

支持有限度的语言暴力。 [/quote]
毛是个粗人,说话非常喜欢带刺,在农村大家胡乱骂人都没人生气,可一想到在论坛里要和不同的人交流,毛就也要文明一些,那些被毛骂过的人也不要生气,毛那些话你们看着不爽,但是在我们这里却没什么.请诸位原谅毛.

2005-1-6 20:38 无知者
这种事情需要经过严密、系统、全面的调查,没有经过调查,不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都没有发言权。在这里讨论是不会讨论出结果来的。

2005-1-6 20:59 鹰派分子
在浙江省不论农村还是城市一般初中生到初三学校就会叫到年龄的学生到公安局去办身份证的。而且无论农村还是城市只要是上学(不论上小学和中学还是大学)都要有户口。因此只要管住了学校,企业,单位,还有城市的三无人员。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与社会隔绝的,黑户口比以前少的多了。人口普查其实并不需要挨家挨户的去查的。

2005-1-6 21:02 袖里乾坤
全国普查的确存在漏洞。
    我生长在武汉,上大学后,认识了别班一个女孩子,并且很喜欢她。她住在航空路。她告诉我说,家里还有一个上高中的亲弟弟。还有个别班的男生,有个亲妹妹,居然为他妹子和我班一个武力极高的男生牵线。我倒~

2005-1-6 21:07 鹰派分子
[quote]原帖由[i]袖里乾坤[/i]于2005-01-06, 21:02:54发表
全国普查的确存在漏洞。
    我生长在武汉,上大学后,认识了别班一个女孩子,并且很喜欢她。她住在航空路。她告诉我说,家里还有一个上高中的亲弟弟。还有个别班的男生,有个亲妹妹,居然为他妹子和我班一个武力极高的男生牵线。我倒~ [/quote]
人口普查,和多几个兄弟有嘛关系??难道有人口普查了,就不允许多生了??

2005-1-6 21:31 袖里乾坤
[quote]原帖由[i]鹰派分子[/i]于2005-01-06, 21:07:14发表
[quote]原帖由[i]袖里乾坤[/i]于2005-01-06, 21:02:54发表
全国普查的确存在漏洞。
    我生长在武汉,上大学后,认识了别班一个女孩子,并且很喜欢她。她住在航空路。她告诉我说,家里还有一个上高中的亲弟弟。还有个别班的男生,有个亲妹妹,居然为他妹子和我班一个武力极高的男生牵线。我倒~ [/quote]
人口普查,和多几个兄弟有嘛关系??难道有人口普查了,就不允许多生了?? [/quote]
人口普查多有漏报。漏报地区多有多生。多生现象不止农村——这就是我要说的。没有直接关系,但有裙带关系。

2005-1-7 12:39 关毛
[quote]原帖由[i]无知者[/i]于2005-01-06, 20:38:05发表
这种事情需要经过严密、系统、全面的调查,没有经过调查,不论是农村的,还是城市的,都没有发言权。在这里讨论是不会讨论出结果来的。 [/quote]
说的不错,但是中国到底农村人口多些,所以农民说的更准.

另外我也不想和鹰派分子争了,和不了解情况的人争论,很无奈,更无聊.

2005-2-3 01:24 小黑脸
估计过几年中国人口不会那么快增长了
现在的男人都做事不负责的  哈哈

2005-2-3 09:54 粗犷一猛男
支持关毛同学!!
人口普查即使不是乱来,也只能查到冰山一角,别的地方我不知道,也不敢妄加评论,我在广东,这儿可是全国男女出生比例失调最严重和超生现象最厉害的省,粤东粤西一些个地方生3个是计划生育,生11、2个大有人在(别不信,我有两个远房叔伯就有此佳绩)我自己是独生,但我到现在到闹不明白我有几个表弟表妹,堂弟堂妹,一个家族内的人口都调查 不清,全国普查能查到什么?不要说一个家庭或一个省不能说明问题,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假如有人不相信近在身边的现象,那我实在不知该信什么了~~

2005-2-3 10:32 ltsitm
[quote]原帖由[i]关毛[/i]于2005-01-07, 12:39:58发表
说的不错,但是中国到底农村人口多些,所以农民说的更准.

另外我也不想和鹰派分子争了,和不了解情况的人争论,很无奈,更无聊. [/quote]
我说,你别一口一个农村的、城市的,老实说城市人没招你吧,你说的现象我相信肯定有(现在连城市收税都是形式主义,更何况人口了),而且中国的户籍制度本身就不合理,凭什么靠户口就把人限制住了,最近刚看了钱穆的书,早在唐朝我们是到哪里就算哪里人的,我想这个制度将来肯定要改的,只是不知道能否在有生之年实现,呵呵。也许有那么一天你也会到城市里来,至少你高考就是一个接触城市的机会不是吗(虽然现在大学一般都在郊区),到那时你总有后代或亲戚有可能做城市人,到时人家骂城市人,你的后代又会怎么想

2005-2-3 12:26 关毛
[quote]原帖由[i]ltsitm[/i]于2005-02-03, 10:32:55发表
[quote]原帖由[i]关毛[/i]于2005-01-07, 12:39:58发表
说的不错,但是中国到底农村人口多些,所以农民说的更准.

另外我也不想和鹰派分子争了,和不了解情况的人争论,很无奈,更无聊. [/quote]
我说,你别一口一个农村的、城市的,老实说城市人没招你吧,你说的现象我相信肯定有(现在连城市收税都是形式主义,更何况人口了),而且中国的户籍制度本身就不合理,凭什么靠户口就把人限制住了,最近刚看了钱穆的书,早在唐朝我们是到哪里就算哪里人的,我想这个制度将来肯定要改的,只是不知道能否在有生之年实现,呵呵。也许有那么一天你也会到城市里来,至少你高考就是一个接触城市的机会不是吗(虽然现在大学一般都在郊区),到那时你总有后代或亲戚有可能做城市人,到时人家骂城市人,你的后代又会怎么想 [/quote]
我骂了城市人吗?

我骂了什么?

请你说的有凭据些~~!

PS:我自己的户口还是城市的呢?再傻我也不会骂自己吧~~

2005-2-3 12:41 粗犷一猛男
关毛同学莫跟你楼上的计较,人家就这么敏感,我只不过问了个问题他就说我骂街,对你算客气的啦~~~
中国改革户籍管理?呵呵,有趣~~到时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个城市人口过亿那更有趣,到时外国人都来看稀奇把戏~~哟,中国一座城市顶人家一个欧洲~~

2005-2-3 12:42 之乎者也
什么农村人城市人的,那一家城市人上数几代不是从农村出来的
楼主说的现象的确是存在,不过若放到全国来讲就有些夸大了
别的地方我不知道,就我在农村的很多亲戚都有个共同特点,父母在45岁以上的家中大多有2个以上的子女,但近些年结婚的年龄在30岁左右的则几乎全部只要一胎且只想要一胎。社会在发展思想也在改变,还是要看到积极的一面的。

2005-2-3 12:44 粗犷一猛男
是在改变啊,教育程度高的越来越不想生,受教育程度低的还是那么使劲生~~

2005-2-3 14:47 龙宽九段
[quote]原帖由[i]关毛[/i]于2004-12-28, 13:54:43发表
[quote]原帖由[i]无知者[/i]于2004-12-28, 13:10:50发表

你好像在上高中吧?推测起来应该90年以前生的。你拿90年以前你们一个班的情况来概括现在的生育率吗?中国人口普查数据再怎么不精确,恐怕比你一个高中生能掌握的情况要全面和可信吧? [/quote]
住在乡下的没多少文化的人可见识并不比你们这些城市里的知识分子差。因为我们了解情况,你们以为整个中国的情况就像你们城市一样那就差远了,毛告诉你毛家里的情况:


毛的伯父:生孩子一个

毛的姑父:孩子四个

毛的老爸:孩子  一个

毛的大舅:孩子一个〔住在大城市,不算〕

毛的二舅:孩子二个

毛的三舅:孩子二个

毛的四舅:孩子二个


这些还都是拿工资的,毛家有一些农民亲戚,孩子都在三个以上啊。


基本情况是二个孩子以上的越穷孩子越多。


毛家邻居:

对门:造粉条的,三个孩子

前面:反贪局的干部,二个

后面:干部还在吸毒,三个

后面的后面:医生,一个

前面的前面:懒汉,三个

东北方向:农民,三个

西北方向:干部,一个

东南方向:开出租车的司机,二个

西南方向:开杂货店的,二个



看看,这些都是真的,毛如果骗你今年高考落榜~!


什么八十九十年代,现在新世纪了还是如此~!!!!!


毛只能说你是无知者,住在城市里不了解情况的无知者 [/quote]
毛真是厉害啊!以后到计划生育办公室工作!

2005-2-3 15:04 南宫如水
人口老龄化是全世界的问题,不能说中国的人口政策怎么怎么样……况且,国家要养这么多人。

2005-2-3 16:24 死了猎人
言之无物

2005-2-3 16:39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i]mf48[/i]于2004-12-28, 13:22:52发表
不要拿西部来压人,一个国家要统筹考虑。
那你觉得该怎样,任他们乱生? [/quote]
我在西部,也没见生多少
除了特殊情况和那些少数民族有个两个多的三四个外,基本上都是一家一个
当然那些外来拾垃圾的领着一群,就不知了

2005-2-3 18:08 〖凤凰〗大帅
中国现在人口该有15亿吧,在我们那,很多小孩子现在还没有户口。

2005-2-3 21:03 君莫舞
关毛同志说的是真话

“居住在城市里的无知的人”显然是具体所指,不是说城里人怎么了

城里人、农村人有什么区别呢

一定有区别的话,那农村、小城市、大城市、老外城市都来个“互轻”,何苦

都在地球上

偶在城市,读书时都居然还相信,以为“数字起码不会太离谱”

但是其实那时大学同学(农村)就基本很少独生的而且经常是三个

工作后更知道,不论哪个阶层(打工妹or白领),农村的人口系数绝对远大于一

这个不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是不可能改变的

想生的不能生,不一定想生的人不得不多生

偶看,如果按现在继续,即使等还在念书的阿毛同学养Baby的时候

政策也不会变~~~

呵呵,偶是下定决心,只要将来的LP不反对,一定不能让

小孩连兄弟姐妹都没有

2005-2-3 21:43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mf48[/i]于2004-12-28, 11:04:55发表
[quote]原帖由[i]鬼眼狂刀[/i]于2004-12-28, 1:31:38发表
要是多罚点,就没人干生了
什么计划生育,骗钱的把戏 [/quote]
是啊,处罚太低,根本不能跟某些人要儿子的欲望相比。

生的都是低素质的,高素质比例越来越少,这才是真正可怕之处。 [/quote]

谁说农民的孩子都是低素质的?!

倒是现在城里的孩子败家子一个比一个多.

2005-2-3 21:46 sukerwl
我们班广元那些特困村的都生两个 说的是“可以生两个”

2005-2-4 08:32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i]天公将军[/i]于2005-02-03, 21:43:15发表
[quote]原帖由[i]mf48[/i]于2004-12-28, 11:04:55发表
[quote]原帖由[i]鬼眼狂刀[/i]于2004-12-28, 1:31:38发表
要是多罚点,就没人干生了
什么计划生育,骗钱的把戏 [/quote]
是啊,处罚太低,根本不能跟某些人要儿子的欲望相比。

生的都是低素质的,高素质比例越来越少,这才是真正可怕之处。 [/quote]

谁说农民的孩子都是低素质的?!

倒是现在城里的孩子败家子一个比一个多.   [/quote]
莫恼火,咱们都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是有道理的~~不是说农村的孩子素质都低,但必须承认总体上受教育水不高吧?这不是说农村孩子主观条件不行,那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在农村生一大帮的孩子,就算家长想让孩子受好的教育,有那经济条件?孩子辛辛苦苦读了书出来,肯定要进城跟城里的孩子竞争,他们的起点肯定低,城里的孩子10年可以得到到的成就,农村孩子可能要20年、30年的奋斗~~
现在不是说只有城里人可以生孩子,不准农村人生,然而现实的情况就是农村生的太多,我们老说减少农业人口,可长此下去,农村这条尾巴只有越拖越长,全民的受教育水平只有越拖越低

2005-2-4 13:26 老虎
关毛的目的是说明超生和人口普查的数据不准确的现象确实存在,并且不在少数。他不是为了强调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差别吧。

2005-2-4 13:33 ltsitm
[quote]原帖由[i]老虎[/i]于2005-02-04, 13:26:11发表
关毛的目的是说明超生和人口普查的数据不准确的现象确实存在,并且不在少数。他不是为了强调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差别吧。 [/quote]

看看,美杜莎情人是白银市的,接近农村,就比你们这些城里人懂的多啊
以及
关于这个问题,你们这些城市里的公子哥都没有发言权,请你们冷静,大千世界,知识并不是书上全有的,实践才是获得真理的最可靠途径.
这里面的有些词语是否也太过分了一点

2005-2-6 02:13 会州隐
关于俺的工作性质:
俺刚毕业的时候曾经被借调到乡上帮着整帐
可以说是在计划生育第一线工作过的人
说明一下:所谓的农村人和城市人根本就是户籍政策的产物,如果没有了户籍政策也就没有了农村人和城市人这一说,大家最多只能用居住地来区分人。农村人和城市人不是两个阶级,没有必要搞的那么对立,这只不过是多少年的户籍制度使人们产生了习惯上的称呼。
中国的人口问题永远集中在农村,城市里的人早已经不需要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因为从思想认识到生活层次方面农村和城市都存在着很大差别。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孩子的抚养成本。农村都叫随风长,生一个孩子土里滚两圈不知不觉就大了,在城市里生一个孩子所要承担的抚养费用就大的多了。所以说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不用动员,农村才是重点。
以前经常有一群乡镇干部带人拆房子,搬家具的极端场面,俺在这里给说个公道话,不能全怪乡镇干部,计划生育工作是和工资甚至工作挂钩的,让你生个孩子,那么包干负责的干部就要被停工资,甚至下岗,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严峻性,上级机关不得不制订严厉的政策来保证工作的力度。几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现在现在农村群众和干部之间的巨大矛盾。
当然这几年农村的计划生育形势有所缓和,政策也略宽松了,矛盾也就没有那么激化了。但是目前乡镇工作的重点就是计划生育,包干到人的制度依然存在,有很多乡镇干部都说这不是人干的工作!举个夸张例子:俺认识的一个乡镇干部包干一妇女,已经怀孕,工作就是要等她生产后马上给孩子报户口大人做结扎手术。马上临近分娩,这个干部每天都去家里看,结果有一天他母亲病重就会去探望,第一天下午去第二天中午回来,结果发现妇女的肚子已经瘪了,答说是小产了,后来多方调查才知道是趁着他这一天不在就去了别的乡下亲戚家,连夜催生,孩子留在那里大人又连夜赶回来。工作难度相当大啊。
所以说城市里的朋友不要盲目的对中国的人口现状感到乐观,如果跳出你的主观深入的调查一下,你的结论就会不一样了。

2005-2-6 10:07 ltsitm
[quote]原帖由[i]会州隐[/i]于2005-02-06, 2:13:35发表
关于俺的工作性质:
俺刚毕业的时候曾经被借调到乡上帮着整帐
可以说是在计划生育第一线工作过的人
说明一下:所谓的农村人和城市人根本就是户籍政策的产物,如果没有了户籍政策也就没有了农村人和城市人这一说,大家最多只能用居住地来区分人。农村人和城市人不是两个阶级,没有必要搞的那么对立,这只不过是多少年的户籍制度使人们产生了习惯上的称呼。
中国的人口问题永远集中在农村,城市里的人早已经不需要计划生育政策的约束,因为从思想认识到生活层次方面农村和城市都存在着很大差别。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孩子的抚养成本。农村都叫随风长,生一个孩子土里滚两圈不知不觉就大了,在城市里生一个孩子所要承担的抚养费用就大的多了。所以说城市的计划生育工作不用动员,农村才是重点。
以前经常有一群乡镇干部带人拆房子,搬家具的极端场面,俺在这里给说个公道话,不能全怪乡镇干部,计划生育工作是和工资甚至工作挂钩的,让你生个孩子,那么包干负责的干部就要被停工资,甚至下岗,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严峻性,上级机关不得不制订严厉的政策来保证工作的力度。几方面的原因造成了现在现在农村群众和干部之间的巨大矛盾。
当然这几年农村的计划生育形势有所缓和,政策也略宽松了,矛盾也就没有那么激化了。但是目前乡镇工作的重点就是计划生育,包干到人的制度依然存在,有很多乡镇干部都说这不是人干的工作!举个夸张例子:俺认识的一个乡镇干部包干一妇女,已经怀孕,工作就是要等她生产后马上给孩子报户口大人做结扎手术。马上临近分娩,这个干部每天都去家里看,结果有一天他母亲病重就会去探望,第一天下午去第二天中午回来,结果发现妇女的肚子已经瘪了,答说是小产了,后来多方调查才知道是趁着他这一天不在就去了别的乡下亲戚家,连夜催生,孩子留在那里大人又连夜赶回来。工作难度相当大啊。
所以说城市里的朋友不要盲目的对中国的人口现状感到乐观,如果跳出你的主观深入的调查一下,你的结论就会不一样了。 [/quote]
你这话说得实在,不过怪只怪中国的媒体从来报喜不报忧,很多人为以获取信息的渠道就是一些媒体的宣传

2005-2-6 10:15 ltsitm
关于计生,实在有太多话题要说,实际上计生所付出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不容回避的

2005-2-6 12:42 ylxzb
我就是西部农村出来的,我们这里近几年我还没见到有几个人敢生二胎,楼上有人居然说罚几百元钱,怎么我们这是罚的2W了,要知道一个农民平均年收入才1000元左右.

2005-2-6 16:39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粗犷一猛男[/i]于2005-02-04, 8:32:53发表
莫恼火,咱们都说“越生越穷,越穷越生”是有道理的~~不是说农村的孩子素质都低,但必须承认总体上受教育水不高吧?这不是说农村孩子主观条件不行,那是客观原因造成的~~~
在农村生一大帮的孩子,就算家长想让孩子受好的教育,有那经济条件?孩子辛辛苦苦读了书出来,肯定要进城跟城里的孩子竞争,他们的起点肯定低,城里的孩子10年可以得到到的成就,农村孩子可能要20年、30年的奋斗~~
现在不是说只有城里人可以生孩子,不准农村人生,然而现实的情况就是农村生的太多,我们老说减少农业人口,可长此下去,农村这条尾巴只有越拖越长,全民的受教育水平只有越拖越低 [/quote]
呵呵... 我就从来没有觉得小学, 中学的官方教育能起多少作用. 反正本人是个农村里出来的, 成天到晚逃课的, 功课成绩比那些一天读10多小时死书的强多了. 只要孩子自己用心思考, 听多少课看多少书倒真的看不出来多重要(大多数课本里讲的废话, 好好想想自己就能推导出来).

> 就算家长想让孩子受好的教育,有那经济条件?
  你&!@#就算手里比别人多了几个臭钱, 也不至于把人家给看扁了!

> 农村这条尾巴只有越拖越长,全民的受教育水平只有越拖越低
这回我真的忍无可忍了, 哦, 农民就说穷点苦点, 你不帮助在一边说说风凉话也就行了. 现在你倒开始嫌弃上了啊? 想让赶快抛弃他们啊? 好啊, 我告诉你, 你往东看有个叫日他娘的本的一个蕞儿小国, 那里很富, 你要是男的就去给他们做苦力去, 要是女的就去做慰安妇吧! 好象中国城里很多人都心向往之是吧?

唉... 当年太祖在日, 看你们哪个敢如此嚣张不敬!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