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帝王的各种称号


2004-12-27 13:29 狂乱隐者
这个或许就是中国古人的标新立异。
最早的时候年号常换,后来不换了。
本来谥号源于周朝,被始皇帝废除了,到了汉朝又兴复起来,到了唐朝又和庙号混了。

汗!民族的好东西就是这样变迁的!

2004-12-27 19:35 兴汉讨虏大将军
《明清史讲义》第三编第三章“清代种族及世系”
    “。。。太祖之建号天命,本自为金国汗,而亦用中国名号,自尊为天命皇帝。[color=red]其实并非年号,并未以天命二字为其国内臣民纪年之用。特帝业由太祖开创,在清史自当尊为开国之帝,入关后相沿以天命为太祖之年号,则亦不足深辨。[/color]至太宗改称天聪,亦是自尊为天聪皇帝,非以纪年。观太宗修《太祖实录》,屡称天聪皇帝,为不可分离之名词,可以见之。。。天聪十年有大举动,改元崇德,则真用为年号,不自称崇德皇帝矣。。。”(P373)
同书第四编第一章“开国”——第二节“太宗”
    “。。。明年四月,遂废后金号,改号曰清,亦创年号曰崇德。[color=red]以前天聪皇帝与太祖之天命同为尊号,用以纪年,乃相沿借用。[/color]至是则有年号,以天聪十年四月以后为崇德元年矣。。。”(P386)
    “。。。崇德建元,实是纪元之始,[color=red]以前天命天聪皆尊号,非与一国臣民纪年之用[/color]。。。”(p388)

2004-12-27 19:36 兴汉讨虏大将军
至于用间接论据否定直接论据的现象,在中国史上俯拾即是。
直接论据告诉我们: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可是间接论据告诉我们:鸟只能生鸟,生不出其他东西来
直接论据告诉我们:帝王降生前都有神人托梦,降生时都赤光满室香气四溢
可是间接论据的结论是:那都是骗人的
我早已说过:不可信的直接论据还不如间接论据

2004-12-27 23:32 巴西马忠
呵呵,原以为孟森先生做了严肃的考证,却只是自己大概以为而已。怒尔哈赤称汗时,群臣上尊号为“承奉天命覆育列国英明汗”,但是《满文老档》以天命纪年是在萨尔浒之战后,也就是天命四年,之前仅以干支纪年。这是因为之前努尔哈赤还不敢公然与明朝对抗,所以没有使用年号。至于大金国的称呼,最早的记载尚在天命六年。这说明了努尔哈赤并非一开始就敢于和明朝叫板,而是随着实力不断壮大而萌发的。

另外,你大概是嘲笑我没看过《诗经》吧,怎么《诗经》的内容成了中国史了?直接证据告诉你,曹操、刘备、孙权生下来时都没有神人托梦。

你所说的孟森先生的《清史讲义》说明他的论据也不过来自清人修史,大概你也是要将孟森先生踢下神坛,指斥他不会用你的间接证据否定直接证据的历史界一大新发明吧?

2004-12-28 13:22 兴汉讨虏大将军
诗经的内容不是历史的真实反映?《商颂》的歌词不是《殷本纪》的[color=red]直接佐证[/color],你既然看过诗经,那是故意装痴还是诡辩?
孟森先生为什么说“[color=red]不足深辨[/color]”?可以常理推之的问题为什么还要纠缠不清呢?
请问你的那番解释是怎么来的?凭什么就你可以猜测,却不允许别人做合理的推论呢?

2004-12-28 13:34 兴汉讨虏大将军
另外鄙人还想告诉你的是,这里不是什么专家论坛,大家都是业余的,都是有一个共同兴趣而来探讨来学习来共同进步的,只要合理的观点都可以拿出来,没有人想要在史学界树什么言立什么论。我知道您是专家我是票友,可也希望您不要居高临下动不动就给人扣帽子。

2004-12-28 18:48 巴西马忠
笑,我还真不擅长诡辩,至于你的逻辑问题,确实需要纠正一下。《商颂》的歌词是《殷本纪》的直接佐证,所以《诗经》便是史书,那么如果我在记事本里记载了一篇“911事件”,是不是代表我的记事本就是历史书呢?

孟森先生过世多少年了,史学研究进步了多少?他的论点是定论还是有大部分学者赞同?

2004-12-28 20:03 兴汉讨虏大将军
我不知道你跟我扯诗经有什么意义,但你既然说了,那我告诉你
第一我可从没说过诗经是史书的话,我只说过诗经是重要的历史资料。N年后如果911也只留下一鳞半爪的记录的话,你的记事本无疑会成为重要史料,只不过以今天的技术手段而言,此种可能性为0。
第二如果重要史料不能作为直接论据,那我不知什么才是你所指的直接论据。
第三我引诗经未能全出于行文简洁考虑,殷本纪有对此更详细的记载,你不要告诉我殷本纪也不是直接论据。

2004-12-28 20:13 兴汉讨虏大将军
再来看看你一直称引的满文老档吧
满文老档原文我没见过,可是李治亭编《清代史》载后金建国时引了《满文老档》中努尔哈赤告天即位仪式的一段,其中根本没有建元的记载。《清代史》在引文之后也说
“告天即位,定下两个问题:一是称号。。。。。。二是年号,《满文老档》没有记载。。。”(P143)
如果真如你所说,满文老档以天命纪年,可偏偏对建元的事件没有任何记载,舒赫德他们真是连作伪都没有作周全。

2004-12-28 22:24 巴西马忠
[quote]原帖由[i]梁王安在[/i]于2004-12-28, 20:13:52发表
再来看看你一直称引的满文老档吧
满文老档原文我没见过,可是李治亭编《清代史》载后金建国时引了《满文老档》中努尔哈赤告天即位仪式的一段,其中根本没有建元的记载。《清代史》在引文之后也说
“告天即位,定下两个问题:一是称号。。。。。。二是年号,《满文老档》没有记载。。。”(P143)
如果真如你所说,满文老档以天命纪年,可偏偏对建元的事件没有任何记载,舒赫德他们真是连作伪都没有作周全。 [/quote]
《满文老档》以天命纪年是在萨尔浒之战后,也就是天命四年,之前仅以干支纪年。这是因为之前努尔哈赤还不敢公然与明朝对抗,所以没有使用年号。至于大金国的称呼,最早的记载尚在天命六年。这说明了努尔哈赤并非一开始就敢于和明朝叫板,而是随着实力不断壮大而萌发的。

2004-12-28 22:41 巴西马忠
怒尔哈赤正式称汗的时候,既没有建国,也没有建元。他给朝鲜的公文用的还是建州左卫之印,直到天命四年才开始使用天命的年号,天命六年才开始使用大金的国号。《满文老档》出现天命纪年是在天命四年,是不是天命就不算年号了呢?

2004-12-29 14:26 兴汉讨虏大将军
为什么对建元之事没有记载却凭空跳出来一个年号来?难道这不正天命“本非年号”,后来“相沿借用”为年号的明证吗?

2004-12-29 18:58 巴西马忠
前面不是说了吗?《满文老档》以天命纪年是在萨尔浒之战后,也就是天命四年,之前仅以干支纪年。这是因为之前努尔哈赤还不敢公然与明朝对抗,所以没有使用年号。至于大金国的称呼,最早的记载尚在天命六年。这说明了努尔哈赤并非一开始就敢于和明朝叫板,而是随着实力不断壮大而萌发的。

既然不是努尔哈赤死后追溯的年号,那怎么能算借用呢?当时人尊称努尔哈赤为英明汗,而非天命汗。

2004-12-29 19:10 兴汉讨虏大将军
那我不也说了吗,凭什么你可以做这样的猜测,却不允许别人做合理的推论呢?他强大之后用的年号正是借用了他的尊号而已啊,因为在他告天即位时根本就没有定年号嘛。
至于他的尊号满文老档记载的“[color=red]天任[/color]抚育列国英明汗”,为什么简称只可以是“英明汗”而不能是“天命汗”呢?况且这也仅仅是满文尊号而已,从满文尊号得来的汉文尊号“天命皇帝”则更是没有异议的。

2004-12-29 22:54 巴西马忠
《满文老档·太祖》第4册,第41页:“英明汗自幼贫苦。”

至于汗怎么可以翻译成皇帝呢?那皇太极不是称了两次帝,搞笑。

2004-12-31 11:05 兴汉讨虏大将军
努尔哈赤皇太极经常自称天命皇帝天聪皇帝,玄烨若是自称康熙皇帝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天命天聪作为尊号是非常明显的事实,根本“不足深辨”。

2004-12-31 11:53 兴汉讨虏大将军
天命汗变成汉式称谓不叫“天命皇帝”,难道叫天命王,天命君,还是天命公?天命侯?笑死人了。满虏初起也有这些讲究?

2004-12-31 19:09 巴西马忠
[quote]原帖由[i]梁王安在[/i]于2004-12-31, 11:05:27发表
努尔哈赤皇太极经常自称天命皇帝天聪皇帝,玄烨若是自称康熙皇帝岂不让人笑掉大牙,天命天聪作为尊号是非常明显的事实,根本“不足深辨”。 [/quote]
《清史稿·万传》:“万,哈达部长也。万自称汗,故谓之万汗。明译为王台,‘台’‘万’音近。明于东边酋长称汗者,皆译为“王”某,若以王为姓,万亦其例也。”

2004-12-31 19:24 巴西马忠
[quote]原帖由[i]梁王安在[/i]于2004-12-31, 11:53:37发表
天命汗变成汉式称谓不叫“天命皇帝”,难道叫天命王,天命君,还是天命公?天命侯?笑死人了。满虏初起也有这些讲究? [/quote]
申忠一《建州纪程图记》:“女直国建州卫管束夷人之主佟·努尔哈赤禀,为夷情事:蒙你朝鲜国、我女直国二国往来行走学好,我们二国,无有助兵之理。”

----万历二十四年

《东国史略事大文轨》:“建州等处地方国王佟,为我二国听同计议事,说与满蒲官镇节制使知道……”

----万历二十六年

沈国元《皇明从信录》:“努儿哈赤归汉人张儒绅等,赍夷文请和,自称建州国汗,备述恼恨七宗。”

----天命三年

赵庆男《乱中杂录》:“后金国汗奉书于朝鲜国王……”

----天命四年

2004-12-31 19:29 兴汉讨虏大将军
原来如此,努尔哈赤自称han,是经过考虑的,以表明他是“王”,比明朝的“皇帝”低一级,还好为自己留条后路,哈哈。

2010-7-25 09:53 佛山黄师傅
回复 #1 逍遥津大将 的帖子

其实这些东西是学史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东西。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帝王的各种称号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