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诗词歌赋 » 题图词三首


2004-12-1 21:01 花影吹笙
又要交作业了,哪位才子佳人提点意见吧~~  

[color=blue]点绛唇
题彭连熙《桃花仕女》图[/color]
2004-11-24

似梦飞花,
随风飘落无从数。
一般凄苦,
未卜归何处?

依旧春来,
依旧春将去。
怜风絮、
来时无据,
去也无人遇。

[img]http://www.winrain.com/photo/albums/userpics/10130/normal_200451819423886674.jpg[/img]

2004-12-1 21:02 花影吹笙
[color=blue]清平乐
题彭连熙《花落春不知》图[/color]
2004-12-01

春归如旧,
不管人清瘦。
叶底蝶衣拂还又,
道是谁能消受。

奈何时日匆匆,
东风解尽轻红。
怜取佳人未见,
悄然飞入诗中。

受千山兄指点,改动两字。将“树”改为“叶”,将“舞”改作“解”。

[img]http://www.winrain.com/photo/albums/userpics/10130/normal_200451819294654659.jpg[/img]

2004-12-1 21:05 花影吹笙
[color=blue]好事近
题彭连熙《七夕》图[/color]
2004-12-01

寂寞泪阑干,
忍见烛烟寒碧。
望断月华何处,
更天南天北。

且托乌鹊寄相思,
未教与人隔。
应是年年今夜,
共风轻云白。

[img]http://www.winrain.com/photo/albums/userpics/10130/normal_200451819301377343.jpg[/img]

2004-12-1 21:36 玉堂风
第二首,词境语调性的吻合度都很不错,这闋词意流畅,用字不俗,过片口住感情的铺陈却是满自然的娓娓道来,很能激起读者情绪!
上片[不管]承不上起片的因果关係,[又]字不稳,佳人未见一句似乎在这儿可以将情绪在挖深些,结片很有位也满切图题!

2004-12-1 22:07 花影吹笙
多谢玉堂兄指点  

“树底蝶衣拂还又”一句是套用“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的,“又”字就是从“满”字化来,我本想造出一种思绪纷飞的意境来,如果不用“又”字,那该用什么呢?

我再想想~~

2004-12-1 23:11 桓大司马
图好诗也好呀。花影姐姐哪天也教兄弟点作词的诀窍呀

2004-12-1 23:13 建威中郎将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2-01, 23:11:31发表
图好诗也好呀。花影姐姐哪天也教兄弟点作词的诀窍呀 [/quote]
跟在司马后面拜师

2004-12-2 10:43 大贤良师
呵呵意竟很好,用“落试试!

2004-12-2 11:16 蒹葭苍苍
我倒觉得着第一首好,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2004-12-3 00:53 千山暮雪001
清平乐
题彭连熙《花落春不知》图
2004-12-01

春归如旧,
不管人消瘦。---清字不符合画中人的情态,改为消
叶底蝶衣拂还又,----树字太实,改为叶;拂、还出律
道是谁能消受。

奈何时日匆匆,
东风解尽轻红。----舞字在这里俗了,也重了,改为解字比较好
怜取佳人未见,
悄然飞入诗中。

喜欢这首,写的很好!

2004-12-3 09:54 花影吹笙
多谢暮雪兄指点  ,尤其是“解”字改得好  ,当时我就不满意这个字,可是又想不到别的字代替  

“叶底”比“树底”好多了  我为这个地方费了好大神,还问遍了人,可却没有真正合乎我心的东西,呵呵,早知道就直接问暮雪兄好了。

至于“消瘦”,因在第四句中已有“消受”一词了。我记得柳亚子先生曾说,诗词最好还是不要重字,除非有意为之,但此处有意为之,亦不能造成什么特殊的效果,反使两句在音节上雷同了。

另“拂、还出律”之事。拂在平水韵中确为入声,但我因甚喜“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一句,不忍将之换去,可幸此字在今音中为平,且按今音看罢,故不欲因律害意也。而“还”字在我所引的《白香词谱》中是平仄亦可的啊,不知兄所引系何谱?

附所引之《白香词谱》
三四 清平乐·晚春 黄庭坚

春归何处,
○○⊙▲  
寂寞无行路。
⊙●○○▲  
若有人知春去处,
⊙●⊙○○⊙▲  
唤取归来同住。
⊙●⊙○⊙▲  

春无踪迹谁知,
⊙○⊙●○△(换平韵)
除非问取黄鹂。
⊙○⊙●○△  
百啭无人能解,
⊙●⊙○⊙●  
因风飞过蔷薇。
⊙○⊙●○△

2004-12-3 10:34 千山暮雪001
呵呵,很欣赏花影的治学态度。因《白香词谱》的错误很多,
历代词人都不依此为据。故此,大词学家天虚我生对该谱作
了详细的考证,书名〈考证白香词谱〉,后人皆依此为据。我
依据的〈考证白香词谱〉是民国七年三月出版的振始堂原印版
本,当时定价是大洋壹元二角。

2004-12-3 10:41 千山暮雪001
天生我虚考证白香词谱序:
予正髫龄时节好为词,苦无师承,但举〈白香词谱〉为圭皋而不知
其谬误处正多也……。

2004-12-3 10:42 千山暮雪001
昨晚夜深了,没有注意和下面的消字重复。呵呵,汗颜!

2004-12-3 12:36 花影吹笙
雪兄如晤:
闻君之言,影又去寻得《钦定词谱》,上在此处标注为⊙,盖应平可仄之意,亦未定为平或仄也,兄以为如何?

附《钦定词谱》卷五(下)之《清平乐》

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李白
禁闱清夜仄韵月探金窗罅韵玉帐鸳鸯喷兰麝韵时落银灯香灺韵  女伴莫话孤眠平韵六宫罗
◎⊙⊙●  ◎●○○● ◎●⊙○○⊙● ⊙●⊙○⊙●   ◎●◎●○○  ◎⊙⊙
绮三千韵一笑皆生百媚句宸游教在谁边韵
●⊙○ ◎●⊙○◎● ⊙⊙⊙●○○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若赵词之前结句法小异,李词之或押仄韵,皆变体也。但此调亦有填单遍者。宋施岳词,“水遥花暝,隔岸炊烟冷。十里垂杨摇嫩影,宿酒和愁多醒”。又,元张肯词“孤村虽小,几簇人家绕。菰叶纤纤波渺渺,摘得菰根多少”,即此前段也。注明不列。 韦庄词,前段起句“何处游女”,处字仄声;第二句“金线飘千缕”,金字平声;第三句“门外马嘶郎欲别”,门字平声,马字仄声;第四句“惆怅香闺暗老”,暗字仄声,又“燕拂画帘金额”,燕字、画字俱仄声;换头句“尽日相望王孙”,相字平声;第二句“尘满衣上泪痕”,尘字平声,满字、泪字俱仄声,又“含羞待月秋千”,待字仄声;第四句“扫即郎去归迟”,即字仄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余参赵词。

多谢暮雪兄指点:)
至于《白香词谱》,因影乃初学,此亦是针对入门者而论的,所以颇有指路之功,有时也会参其他词谱,但词乃年深日久之物,其律正确与否,有些已不可考证了,不过随心随意,随处填了~~

2004-12-3 14:11 千山暮雪001
花影说的对!意念中记得此处应是仄声,我当时只顾翻〈考证白香词谱〉,
怕费事就没有翻〈康熙词谱〉以至妄言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题图词三首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