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笑书神侠 » 对《“金庸笔下武功最强的十人”纵论二稿》的一些疑问


2003-10-26 04:52 菜刀
匆匆阅过,有如下不解:
[quote]在张无忌为张三丰疗伤的时候,张三丰就发觉张无忌的内力之深当时只有他自己才能匹敌,而他所见过的人中除了郭靖,觉远大师等几人有此功力.张三丰曾自谦说以他百年的功力或许还不敌郭靖当年的功力(可见郭靖的厉害),而在这本书里,九阴白骨爪竟然是很厉害的武功,周之若用之打遍天下无对手,可见张无忌再厉害也有限.觉远大师不会武功. [/quote]

请注意,黑风双煞的九阴白骨掌和周芷若的九阴,水平是相同的吗?
双煞修炼的时候是只按九阴真经下卷练的,而下卷只有招式,而无运攻心法(心法在上卷)。而双煞文化又有限,看不懂古文,因此对真经的很多重要之处无法理解,(比如将“摧敌首脑”理解成抓人家天灵盖)这些都大大降低了九阴神抓应有的威力。可以说,在双煞手中使出的九阴神抓在《射雕》里只能算是二流武功。
《倚天》里神抓为什么变成了一流武功呢?这是因为,它本来就是一流武功。  只要好好修习真经,那么经中的武功就都是一流武功,这一点,大家应该没有疑问吧?
周芷若练的是一流武功还是二流呢?应该说是一流。因为,周是按照比双煞更高明的修炼方法练习真经武功的。虽然周练的是黄蓉写的速成法,但总比双煞的方法更好吧?起码周会练上一点心法,再练具体招式的(虽说练的时间比较短)。再说,周的文化程度和悟性,应该比双煞更高,甚至有可能和无忌哥哥差不多。
当然,存在这样的问题:双煞修炼九阴十余年,而周修炼不过数月,两者有一拼。是的,从伤害力(damage)上讲,周的九阴远不如双煞的,这正是功力和修炼年头造成的高下之分。但是,从准确度上(attack rating)来讲,周的和双煞的未必有多大差别,因为从练习角度来讲,总是先练准确度,再练劲头的;是以令狐冲无半分内力之时,其招式却可臻超一流高手之境。我觉得说白了就是:被双煞抓一下,比被周抓一下(同一部位),受伤更严重;但从躲避双煞和周的抓的难易程度上,相差不多。
以上几段是为了证明这一点:双煞的抓,和周的抓不能同日而语。九阴白骨爪这一招式,不能作为评论《射》和《倚》两书中人物武功的一个标准,因为根本就不标准。

[quote]风清扬和令狐冲都是独孤求败的传人,独孤九剑只达到了独孤求败中年时的水准(见《神雕》的剑铭),显然不如杨过.任我行略胜令狐冲但也有限,东方不败以一敌四尤占上风,武功之高实在恐怖.其余之人均平平无奇. [/quote]
这一段,我也有些疑问:

任我行武功怎么会比令狐冲高?在西湖底两人较量过一回,当时令狐对独孤九剑尚处于领悟阶段(书中也对此也有描写,参看第二十章的末尾),这是他从招式上来讲已不可能败给任,任是靠内力震晕令狐的。
此后,经过数十场大战小战,令狐冲对独孤九剑的领悟越来越深,使将出来也愈加得心应手。到最后甚至可以打败会辟邪剑法的岳不群。假若战败岳之后的令狐和任打一场,任必败。
再来谈谈东方不败、岳不群和林平之几位。我认为《葵花宝典》(包括辟邪剑法)已不是一部记载精妙招式的秘籍,而是一部探讨如何发掘自我潜力、如何超越自我极限的的教科书。东方在练成《葵花宝典》后,最大的突破是他的体质,而非他的精神境界(仅从武功上来讲)。可以说,东方的肉体机能,已经超越普通人的极限了。所以他不需要什么再练什么招式,因为他是以非人去对抗人。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方的招式很一般,他用之与四大高手对抗的,是他超人的速度和力量(用一根针架开令狐冲的长剑)。
我再说的明白些:比如,一个小伙子冲着我就是一剑,我只有躲;但如果一个小孩也给我使这一招,我却可以从容躲开(或者压根不用躲),并回他一拳,也不用什么高明拳法,就是简单的一拳,便足以把小孩打趴下。(众:欺负小孩!不要脸!  )在这个例子中,东方不败相当于我,而令狐冲等四人相当于小孩,他们的招式再精妙,在我的速度和力量下也不堪一击。
所以说,独孤九剑和葵花宝典根本就不属于同一类的武功,没有可比性。
在上例中,那个小伙子显然处在和我相当的速度和力量级别上,那么我们两个要交手,以何分胜负呢?很显然,假如我会独孤九剑而他不会,那我肯定能赢。  在《笑》中,同一级别的肉体相斗时,独孤九剑是最厉害的武功,我认为,辟邪剑法失传后,令狐冲是天下无敌的,任我行绝不是他的对手。

2003-10-26 08:57 易非
按道理辟邪剑法是一代高手林远图对葵花宝典的领悟版。正如菜刀兄所言,葵花宝典充其量只是气宗,而辟邪剑法是气剑之完全武功了。所以按理说辟邪剑法的威力应在葵花宝典之上,可能是林平之与岳不群修练的火候不到才无法与独孤九剑抗衡。
只有辟邪剑法失传,才有独孤剑法的天下无敌。

2003-10-26 09:08 剑气漫天花满楼
但倚天的堕落
还是众所周知的
张无忌连少林的三个和尚都打不过
要是杨过去准破(郭靖都悬)

2003-10-26 09:20 高兴高天骐
倚天屠龙记我看了很多,不过电视剧有很多不同的结局啊!

2003-10-26 11:08 小月刀锋
金庸小说的人物,碰到古龙小说的人物,就一个字:死!

2003-10-26 12:49 沙加
[quote]原帖由[i]贱客浪心[/i]于2003-10-26, 11:08:21发表
金庸小说的人物,碰到古龙小说的人物,就一个字:死! [/quote]
古龙小说的人物,碰到《七龙珠》的人物,就一个字:亡!

2003-10-26 13:02 首席屠宰官
你们这几个水王,碰到我——死

2003-10-26 15:22 宝宝聪
[quote]原帖由[i]菜刀[/i]于2003-10-26, 04:52:01发表
周芷若练的是一流武功还是二流呢?应该说是一流。 [/quote]
  个人以为此女武功标准的二流。大战殷梨亭N合不胜,更险些丧命与俞莲舟之手:
  俞莲舟一直捉摸不定周芷若诡异的鞭法精要所在,待得见她抖鞭成圈,夺落殷梨亭手中长剑,登时心中雪亮:“原来她功力不过尔尔,这几下抖鞭成圈,比之我们的太极拳功夫可差得远了。”一抓住鞭梢,拚着腰间受她一腿,左手探出,正是一招“虎爪绝户手”,直插周芷若小腹。周芷若无可抵挡,心中如电光般闪过一个念头:“我今日死在俞二叔手里。”
  与无忌合斗少林三僧时更是泄了底:
  周芷若却不与三僧正面交锋,只在圈外游斗,见到金刚伏魔圈上生出破绽,便即纵身而前,一遇长鞭拦截,立时翻若惊鸿般跃开。这么一来,张无忌和她武学修为的高下登时判然。
  但张无忌的衣衫却并无异状,这情景高下已判,倘若他是以一对一,甚而以一敌二,早已获胜。
  心下暗自焦急:“芷若武功虽奇,毕竟所学时日无多,尚比不上外公和杨左使二人联手的威力。我独力难支,看来今日又要落败了。这次再救不出义父,那便如何是好?”
  所以周芷若的九阴神抓只能出奇制胜,对付同为二流的选手让人摸不着头脑,对上一流立马玩完。正如二流选手莲舟看透之后的感慨:原来她功力不过尔尔

2003-10-26 22:22 沙加
俺认为张三丰自认功力不如郭靖是基于对后者人品尊重仰慕的一种谦辞。从张三丰达到的境界(《笑傲》中描述他40岁后就用木剑天下无敌),和《倚天》中的表现(少年击败大高手何足道,100岁一招制服武功比逍遥二仙只高不低的鹤笔翁),以及后来武当的江湖地位(和少林并驾齐驱,出的高手远远多于丐帮)来看,他的武功应该远远高于南宋末年五绝的境界。

2003-10-27 16:58 张纯
主要是5绝的本领基本失传了
要不很难说的

2003-10-27 18:56 马岱
[quote]风清扬和令狐冲都是独孤求败的传人,独孤九剑只达到了独孤求败中年时的水准(见《神雕》的剑铭),显然不如杨过.任我行略胜令狐冲但也有限,东方不败以一敌四尤占上风,武功之高实在恐怖.其余之人均平平无奇. [/quote]


说独孤九剑还不如杨过,不知是这么得来的。

[color=blue]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
  “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是利器。他将剑放回原处,会起长条石片,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
  “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
  杨过心想:“这□少了一把剑,原来是给他抛弃了,不知如何误伤义士,这故事多半永远无人知晓了。”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会第二柄剑,只提起数尺,呛□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
  原来那剑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是沉重之极,三尺多长的一把剑,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战阵上最沉重的金刀大戟尤重数倍。杨过提起时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于是再俯身会起,这次有了防备,会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是不当一回事。见那剑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心想:“此剑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灵便?何况剑尖剑锋都不开口,也算得奇了。”看剑下的石刻时,见两行小字道: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杨过喃喃念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间剑术,不论那一门那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这柄重剑不知怎生使法,想怀昔贤,不禁神驰久之。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剑,去取第三柄剑,这一次又上了个当。他只道这剑定然犹重前剑,因此提剑时力运左臂。那知拿在手□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但见剑下的石刻道:
  “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color]

按书中意思,独孤九剑很明显是第三把剑,“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与“无招胜有招”有异曲同工之妙,何况“草木竹石均可为剑”张无忌用太极剑尚可做到,而令狐冲又用独孤九剑击败了“太极剑”,又高一筹。

[color=blue]风清扬道:“独孤九剑,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攻敌之不得不守,自己当然不用守了。创制这套剑法的独孤求败前辈,名字叫做‘求败’,他老人家毕生想求一败而不可得,这剑法施展出来,天下无敌,又何必守?如果有人攻得他老人家回剑自守,他老人家真要心花怒放,喜不自胜了。”[/color]

从上文亦可得到佐证。

2003-10-27 20:36 秋孤寒
嘿嘿,对菜刀吹毛求疵一下:

[quote]而双煞文化又有限,看不懂古文,因此对真经的很多重要之处无法理解,(比如将“摧敌首脑”理解成抓人家天灵盖)[/quote]

黄老邪聪明绝顶,文武全才,教的徒弟也是个个文学修养很高,看看陆乘风就知道了,梅超风不是在郭靖一说出口诀马上就有所领会,怎会看不懂古文呢?这本就是金大侠的败笔,你怎还再引用。


[quote]再说,周的文化程度和悟性,应该比双煞更高,甚至有可能和无忌哥哥差不多。[/quote]

张无忌自小就没受什么教育,你说“甚至有可能和无忌哥哥差不多”,不通,不通!

2003-10-27 20:46 千山我独行
[quote]原帖由[i]秋雨冰风[/i]于2003-10-27, 20:36:09发表
嘿嘿,对菜刀吹毛求疵一下:

[quote]而双煞文化又有限,看不懂古文,因此对真经的很多重要之处无法理解,(比如将“摧敌首脑”理解成抓人家天灵盖)[/quote]

黄老邪聪明绝顶,文武全才,教的徒弟也是个个文学修养很高,看看陆乘风就知道了,梅超风不是在郭靖一说出口诀马上就有所领会,怎会看不懂古文呢?这本就是金大侠的败笔,你怎还再引用。


[quote]再说,周的文化程度和悟性,应该比双煞更高,甚至有可能和无忌哥哥差不多。[/quote]

张无忌自小就没受什么教育,你说“甚至有可能和无忌哥哥差不多”,不通,不通! [/quote]
无忌的长辈都很厉害阿,在岛上没书看也不至于没受教育吧?

2003-10-27 20:47 西门名剑
同学们,你们忘了,武功和生物不同,是越后面越败落,看看金庸的约女剑,再看书剑,不是一个档次啊

2003-10-28 01:49 菜刀
哇哇哇,被老秋吹毛求疵了。  

[quote]张无忌自小就没受什么教育,你说“甚至有可能和无忌哥哥差不多”,不通,不通! [/quote]

我收回,我收回。我原意是说周和张的悟性差不多,因为他们都在短时间内晋身一流高手之境。一不留神,扯了个“文化程度”进去。
疑问随之而来了:在金庸的小说中,很少有人是因为没文化而读不懂武功秘籍、因而失去成为一流高手的机会的。(《侠客行》则正好相反,大家因为有文化而看不懂太玄经)如果出现了读不懂的情况,一般原因都是:1,外国文字(比如天竺文);2,密码文(比如连城诀)。像黑风双煞这样的不懂文言所以练不成绝世武功的,似乎是绝无仅有的例子。
如果将双煞的例子刨除在外,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文化程度和修炼结果没什么必然联系。哇好惨,一下子把我在主贴中的论证打倒了一半。可是我们讨论的就是双煞呀,看来不得不把它作为一个特例单独分析。
从《射》原文可看出,梅超风的古文水平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如果郭、马不解释,那她就无法理解经中的文字。(在其他书中没出现过这样的事,就算是流浪儿出身的杨过,读点四书五经的浅显篇章也能看懂九阴真经,靠!)老秋所说的败笔,不知指的是不是这个。
如果说这是金庸的败笔,那就没什么好解释的了。都是他惹的祸呗!
还好,老秋只是吹毛求疵,对我在主贴中的结论还没构成影响,万幸万幸。

2003-10-28 03:07 秋孤寒
[quote]无忌的长辈都很厉害阿,在岛上没书看也不至于没受教育吧?[/quote]

哦!遭到袭击。  
我说的是无忌的文化修养不高,不是一点都没有。在岛上他才几岁啊,且要天天背口诀,没什么时间读书,后来成长期是一个人一只猴过的,强不到那去。

[quote]还好,老秋只是吹毛求疵,对我在主贴中的结论还没构成影响,万幸万幸。[/quote]

哈哈,关键是我十分赞同你的看法。  
央视改得太槽糕了,把岳不群的武功一下子搞得好象天下无敌,不象书中的打不过任我行,要套用菜刀定理,就显得很不合理。而且把结局也太血腥了,落入港台武打片的俗套,实在不合岳不群的“伪君子”称号。

2003-10-28 13:54 千山我独行
[quote]原帖由[i]秋雨冰风[/i]于2003-10-28, 03:07:44发表
[quote]无忌的长辈都很厉害阿,在岛上没书看也不至于没受教育吧?[/quote]

哦!遭到袭击。  
我说的是无忌的文化修养不高,不是一点都没有。在岛上他才几岁啊,且要天天背口诀,没什么时间读书,后来成长期是一个人一只猴过的,强不到那去。
[/quote]
以张无忌的智力水平(他性格缺陷不代表他智力不行),跟父母,谢讯呆了那么多年,文化素养不会太低,后来又跟张三丰闲逛了好长时间,再后来自学医古文,文化素质不会低,他去山洞的时候已经十六七岁了吧?

2003-10-28 15:22 马岱
张无忌其实挺聪明的,十五岁进山洞,二十岁出来,“自学”九阳成功,足以证明,至于后来张无忌领导能力不行,主要是社会经历少,缺乏经验,一下子给他那么大一个帮派,那么艰巨的任务,谁受得了。

2003-12-9 03:44 seraphim
对葵花宝点的认识,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哦

就像金庸群侠传里,葵花宝点只是修习内功,并无招式

2004-9-17 20:04 我爱知识
[quote]原帖由[i]跋锋寒[/i]于2003-10-27, 20:36:09发表
嘿嘿,对菜刀吹毛求疵一下:



黄老邪聪明绝顶,文武全才,教的徒弟也是个个文学修养很高,看看陆乘风就知道了,梅超风不是在郭靖一说出口诀马上就有所领会,怎会看不懂古文呢?这本就是金大侠的败笔,你怎还再引用。




张无忌自小就没受什么教育,你说“甚至有可能和无忌哥哥差不多”,不通,不通! [/quote]
这个 不太对吧 不是说他们文化水平不够 书上的解说应该是对道教所指的含义不明白胡乱瞎猜 望文生义的

2004-9-17 20:08 土拨鼠
有一点,大家忘了:



周是健康人,梅眼盲腿瘫。

2004-9-19 09:13 胧月
[quote]原帖由[i]土拨鼠[/i]于2004-09-17, 20:08:34发表
有一点,大家忘了:



周是健康人,梅眼盲腿瘫。 [/quote]
也不要忘了,她的腿是怎么瘫掉的.

2004-9-19 11:02 犀牛司令
[quote]原帖由[i]沙加[/i]于2003-10-26, 12:49:52发表
古龙小说的人物,碰到《七龙珠》的人物,就一个字:亡!    [/quote]
金庸小说+古龙小说人物,碰到《水浒》的入云龙公孙胜,一个字,完!!

2004-9-19 23:34 凝雪影
张无忌跟的都是些什么人啊,在冰火岛时是张翠山夫妇和谢迅,他们都是文化修养十分高的人,不可能只教武功不教文化的;张三丰就像现在的一个全国著名的大学者一样,像梁思成一样的人物,怎可能不教文化呢?难道硬要小张考个文凭,考过四级才算是有文化吗?人家可是留过洋的。

2004-9-22 01:20 斜出正入
[quote]原帖由[i]菜刀[/i]于2003-10-28, 1:49:27发表
从《射》原文可看出,梅超风的古文水平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如果郭、马不解释,那她就无法理解经中的文字。(在其他书中没出现过这样的事,就算是流浪儿出身的杨过,读点四书五经的浅显篇章也能看懂九阴真经,靠!)老秋所说的败笔,不知指的是不是这个。
如果说这是金庸的败笔,那就没什么好解释的了。都是他惹的祸呗!
还好,老秋只是吹毛求疵,对我在主贴中的结论还没构成影响,万幸万幸。  [/quote]
这不是古文水平的问题,道经惯用隐语,外行人文化再高也看得一头雾水,所谓“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就是这个道理。
抄一段乱七八糟的“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你古文再强,知道他在说些什么吗?

2004-9-22 13:39 我爱知识
不知道在想什么 独孤九剑是剑术顶尖境界 进而可以进化到武无招境界 居然只是独孤大侠的中年剑法 不如杨过 乱寒 杨过何能 内力强而已 哪能叫剑法吗 别人能学的来吗

2004-9-23 22:09 土拨鼠
[quote]原帖由[i]斜出正入[/i]于2004-09-22, 1:20:36发表
[quote]原帖由[i]菜刀[/i]于2003-10-28, 1:49:27发表
从《射》原文可看出,梅超风的古文水平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程度上,如果郭、马不解释,那她就无法理解经中的文字。(在其他书中没出现过这样的事,就算是流浪儿出身的杨过,读点四书五经的浅显篇章也能看懂九阴真经,靠!)老秋所说的败笔,不知指的是不是这个。
如果说这是金庸的败笔,那就没什么好解释的了。都是他惹的祸呗!
还好,老秋只是吹毛求疵,对我在主贴中的结论还没构成影响,万幸万幸。  [/quote]
这不是古文水平的问题,道经惯用隐语,外行人文化再高也看得一头雾水,所谓“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就是这个道理。
抄一段乱七八糟的“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你古文再强,知道他在说些什么吗?  [/quote]
"婴儿姹女配阴阳,铅汞相投分日月。离龙坎虎用调和,灵龟吸尽金乌血。三花聚顶得归根,五气朝元通透彻"



这不是一阳指决的总纲吗??老兄从哪里搞到的````````````

2005-1-22 20:14 john36
九阴真经中有很多道家专用名词,所以双煞才看不懂.并不能说他看不懂古文
而杨过能练,可能从全真教学了一点

2005-1-23 20:37 kingofworl
[quote]原帖由[i]斜出正入[/i]于2004-09-22, 1:20:36发表
这不是古文水平的问题,道经惯用隐语,外行人文化再高也看得一头雾水,所谓“饶君聪慧过颜闵,不遇真师莫强猜”! [/quote]
请问这句里的颜闵是都是谁呀

2005-1-23 21:42 会州隐
张无忌么?
能学的通医书就应该有不错的文字功底
试试看《本草纲目》就知道了

2005-1-24 08:23 弓骑步
[quote]原帖由[i]kingofworl[/i]于2005-01-23, 20:37:33发表
请问这句里的颜闵是都是谁呀 [/quote]
颜回、闵子骞。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