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1-11 11:43
tty1
本文的目的旨在讨论宋忠武王民族英雄岳飞政变之可行性。具体地说,主要是在论证岳飞于绍兴十一年下半年或者绍兴十一年上半年期间发动政变夺取南宋政权的可能性。
应该说,在绍兴十年以前,无论从名望还是实力各个方面来说,岳飞实施政变的基本条件都不大具备。因此我们就主要讨论绍兴十年至十一年间的事情。
岳飞接到高宗的12道金牌而被迫还朝是在绍兴十年的盛夏,这个时候岳飞如果想要搞政变,那么他最好的办法就是联络韩世忠(这个时候,参加北伐的诸将当中,张俊已经退兵,唯有韩世忠和岳飞还在前方,而这个韩世忠和岳飞的关系还算不错,而且英雄惜英雄,虽然如此,但是当时两人应该说并无深交)如果能够拉上韩世忠,事情就比较好办,接下来两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联合起来勒兵回朝,这无外乎两种方法。第一:大摇大摆的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包围杭州逼迫皇帝下台。第二:偷袭杭州。(这种方法的具体使用将在下面提到)但是这两种方法来说恐怕都不太可行。
首先,岳飞和韩世忠兵力的总和只有大约7万左右,不到6大节度使和朝廷(岳飞、张俊、韩世忠、刘锜、刘光世、吴璘、杨沂中)总兵力的30%。要想搞成功政变,就得摆平其他各路诸侯。张俊这个人,小人之心,肯定不可能和岳飞合作。而刘锜的部队不久之前被张俊抢劫过,因此张俊和刘锜的关系肯定不好。刘锜的八字军和朝廷的关系并不算密切,然而,刘锜和岳飞也没什么深厚的交情。因此,就刘锜方面来说,虽然不大可能为张俊或者所用,也基本上不可能投靠岳飞而做朝廷的敌人。至于四川,吴玠(吴玠这个人,说起来还算是个色情狂)已经死了,吴璘则初露锋芒,吴玠这个人和岳飞的交情相当的不错,而吴璘这个人,虽然和岳飞没有什么深厚交情,却也没有什么矛盾。至于刘光世,是个大懒人。朝廷方面,则还有殿前司的部队可以动用,不过杨沂中的能力只能算一般。这样的话,朝廷的部队加上张俊的部队,和岳韩联军的实力对比大致恰好半斤八两。就岳韩联军方面来说,综合能力恐怕要高出朝廷方面一筹。但是问题在于,即使岳韩联军即使组成,其兵力相对于全国的总兵力也只占少数。如果混战起来的话,虽然岳韩联军可能占优势,但是恐怕不能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问题。而如果内战不休的话,那么金人乘虚而入的可能性就会变得很大。
以上的假设,乃是基于岳韩联军对战朝廷和张俊联军的前提下。其实岳韩联军的可能性在岳飞和张俊联合视察韩世忠部队以前并不大。首先是岳飞和韩世忠虽然有交情,但是也只能说是一般的交情,并不是生死之交,因此,就当时的情况来说,要两人共同拿出玩命的本事来合作的可能性实在不大。其次,韩世忠和张俊之间虽然有矛盾,但是还没有激化到生死相拼的地步。第三,就岳飞、张俊的关系来说,岳飞原先是张俊的手下,虽然张俊这个时候对于岳飞的嫉妒心已经相当强烈(张俊这厮有个非常重要的毛病就是嫉妒心太强,对于岳飞后来居上,差点赶超自己这件事情耿耿于怀,不过就当时两人的情况来说,张俊还是想要拉拢岳飞的,而岳飞对张俊也算是比较恭敬的)第四,张俊当时似乎还没有和秦桧勾结的现象。(当然,秦桧如果拉拢张俊的话,张俊立即投靠秦桧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最后,岳飞和秦桧的矛盾虽然已经产生,但是也还没有到拼命的时候。因此,就当时情况来说,岳韩联盟的基本条件还不具备
这种情况,在岳飞和张俊联合视察楚州韩世忠的防区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们还是先来介绍一下当时岳韩张三人担任的职务。张俊,太师,枢密使。韩世忠,太保,枢密使。岳飞,少保,枢密副使。从职务上来说,岳飞比张韩两人要低一级。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三人虽然身在朝廷,但是三人的军队仍然在各自统领之下,朝廷的控制权极其有限。就秦桧来说,当然不会容许这样的情况长久存在,于是就想出来一招借刀杀人的毒计。前面说过,张俊是个贪婪又嫉妒的人。秦桧就利用他这个弱点动起了歪脑筋。
张俊和岳飞前往楚州韩世忠的部队视察,实际上,张俊无非是想借机吞并韩世忠的部队。可是岳飞不合作,偏偏不给张俊面子。张俊什么便宜没占到,只好悻悻回杭州。
实际上,在绍兴十一年岳飞下狱以前,六大军阀对自己的部队仍然掌握着较完整的控制权。听说张俊这厮想借机吞并自己的部队,韩世忠当然受不了,发作起来,跑到皇帝那里去大大地发作了一番。这样,韩世忠和张俊的矛盾就大大地凸现了出来。
就另外一方面来说,由于岳飞在楚州不给张俊面子,岳飞和张俊之间的关系也接近闹翻。就第三方面来说,由于岳飞帮了韩世忠一把,这个时候,岳韩两人的关系应该明显密切起来了。就岳飞和秦桧的关系来说,两人同朝为臣,且都是一品,而对外关系方面处处不和,矛盾越来越大,已经逐步公开化。就张俊和秦桧的关系来说,由于谋夺韩世忠兵权的闹剧被岳飞阻止,韩岳两人已经成为张秦的共同敌人,两人走向合伙顺理成章。
我认为,如果岳飞要发动政变,选择的时间应该以绍兴十年视察韩世忠军营以后至绍兴十一年中期为佳。主要理由如下,首先,张岳联合视察韩世忠军营以前,岳韩联合的条件不具备,单独发难的各种条件也不允许。要发动政变,只能在岳韩联合的条件成熟以后。但是,时间又不能拖的太久,否则就会夜长梦多。对于两人各自军队的控制力也会成问题。
我现在要设计的,就是在绍兴十年下半年至绍兴十一年上半年这段事件内实施政变的可行性方案。
方案一:岳韩两人共同从临安城出逃(一人出逃,留下一人必定不存,故必须两人都逃出去,否则,两人联合的意义就不存在了,因为不管谁逃出去,都指挥不动另外一人的部队)。关于出逃的可能性,我认为是非常大的,因为,在岳飞被捕以前,两人都还是朝廷的一品大臣,而且也没有任何被正式监视的记录。就岳飞来说,还摞下官职,跑到乡下去休假去了。因此我认为, 岳韩两人分别以休假或者其他什么的名义逃出临安的可能性是很大的。逃出临安以后,接下来就是组织各自的部队联合或者分头合击,打出“清君侧”的旗号,勒兵回朝。接下来的情况,我们在前面已经大致提到过了。由于岳韩联军的总兵力相对于朝廷和各路军阀没有优势,虽然岳韩两家的用兵能力都是上上,但是毕竟张俊、杨沂中等也不是饭桶,所以,宋内部很可能形成较长的内战,而岳韩两家要用大军凭实力取天下,就必须抽调两家的绝大部分兵力。这样的话,湖北,河南,淮东的抗金防线就会完全崩溃,一旦兀术乘此机会集中大军全力南下,则即使岳韩两人在宋的内斗中获胜也不可能阻止完颜宗弼统一中国了。因此,我们认为大举进攻这种方式不可取。
那么,就只有搞偷袭了。
我们就来具体研究偷袭的相关问题。
首先,是偷袭部队的选择。岳飞,韩世忠两人都有自己的亲军,就是所谓的“背崽军”。(“崽”者,乃是古时北方人对于酒瓶的称呼,所谓“背崽军”,就是替大将背酒瓶的人,非大将亲近不能任也,所以岳飞和韩世忠的亲军都叫做“背崽军”)“背崽军”的规模倒是不大,岳飞的“背崽军”据说大约8000人,韩世忠的“背崽军”大致顶多也这样的规模,两人的背崽军加在一起也就15000人左右的样子。但是,这些人都是真正的百战之士,是岳家军和韩家军的精华和灵魂,也是当时中国乃至全世界战斗力最强的部队。相对于一般部队,他们就像田中大婶笔下《银英》中的“蔷薇骑士”。这些人,如果是在相对狭窄的环境中作战,将使得对手在数量方面的优势无法发挥,就进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己方的优势。而因此,我们侯氏三兄弟认为,“背崽军”是最好的选择。
至于“背崽军”的忠诚度问题,则没有担心的必要。南宋初年的各大军阀,对于自己的部队都有完整的控制权。(这种情况,在岳飞被杀,韩世忠辞职以后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像“背崽军”这样的嫡系亲卫部队,几乎完全是私家部队的性质。
其次,既然是偷袭,就要考虑如何将部队开进临安而又不被人发掘。韩世忠的部队就在淮东,只有南下一条路可行。我们主要考虑的是岳飞部队潜行的路线。为此,我设计了几条行动路线。
第一种:是我们最早设想的,从湖北和河南分别进入安徽,然后在浙西和安徽的群山中集结,由安徽进入浙西天目山山脉,再潜行到今日临安市的群山中,一出山脉就可以直扑凤凰山一带的皇宫。我认为,这么做成功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失败的可能性很大。首先,安徽地界不是岳飞的地盘,要想背崽军全部出动通过安徽而又不被驻守安徽的军阀发现是一件困难的事情。要想减少被发现的几率,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部队尽可能分散,每股几十人几百人地行动。这样,单支部队被发现的几率就会大大减少。(宋朝的山大王是一项热门职业,土匪多如牛毛,即使南宋经过岳飞等人剿灭以后,仍然存在不少,所以几百人一二千人的盗寇对于官军的吸引力不会太大)但是这也存在一些问题,万一某一部出现问题,差不多也就等于整个计划暴露了。所以从浙西偷袭的方法不大可取。
第二种:走水路,沿长江东下。关键也是要经过安徽的防区,要把几千壮士神不知鬼不觉地运到下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第三种:从河南经安徽北部进入淮东,然后和韩世忠的背崽军合兵一处,再利用韩世忠的防区偷偷渡江进入苏南,渗透进入杭州。这是我们最后认为比较可行的方案。朱仙镇之役,河南一带归附岳飞的义军极多,号称数十万。岳飞走后,很多部队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几支几百人几千人的小“民军”或者流民的移动不至于引起很多的关注。然后经过淮西,进入淮东,期间由韩世忠部队做好掩护工作。这条线路的安全系数应该是最高的。
背崽军的抽离,会严重影响岳家军和韩家军的战斗力。而且,不论朝廷还是金方面都在岳韩两家的防区内派有大量的间谍和斥候。要抽离背崽军,而又不被朝廷和金的间谍察觉,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果想将背崽军全部抽离而不被朝廷或者金发现,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抽离背崽军只能抽离一部分。至于如何抽离这部分背崽军的问题,倒不是没有办法。由于宋金大战刚刚结束不久,岳家军在伤亡数字,退伍人数,新兵选练等方面都有手脚可做。因此,制造空额还是能做到。而且朝廷对于吃空额这回事似乎并不太在意——据说韩世忠就假造士兵名册吃空额。加上可以通过多设军营和在各军营之间的经常性的兵力调动来迷惑外人对于行动的判断,还可以以军事机密为借口尽可能减少内部消息的外漏。我们认为,如果筹划周密,是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相当一部分背崽军调出来的。
那么下面就行动吧。某月某日,隐藏在临安城内的3000岳韩背崽联军突然冒出,分头杀进秦桧的丞相府和张俊的太师府。(关于岳家军和韩家军士兵混进临安城的方法应该不难,岳家军当中很多原先是江浙的土匪水匪,而韩家军的主力也是以江浙两地人居多。再加临安本不少从河南等地逃难来的北方人,就算岳韩军中有些北方人,对于混进临安也应该不是难事。关键的是武器问题恐怕不好解决,如果偷运的话万一运气不好就很麻烦了,因此我设想是想办法从京杭运河偷运,大运河的货物吞吐量在当时是很大的,只要细致准备,往城内偷运一些体积短小的短兵问题应该不大。至于长兵器,携带运输都不方便,而还容易发生危险,其实长兵器京城的卫戍部队多的是,只要够本事,对于背崽军来说要抢并不是难事,因为南宋初年的那点禁军实在不怎么样)然后,在临安城内打得火热的同时,隐藏在西湖西面的群山中的2000背崽军们则直接对西湖南面的凤凰山皇宫发动进攻。与此同时临安城内还预备下1000名不参与进攻只负责半道劫杀的背崽军守住城内四方道路。再在城外各处安排下1000人的接应造谣和劫杀部队。以背崽军的威名来说解决只比自己多几倍的禁军恐怕不是什么难事。(看过《银英》的同志应该对其中“蔷薇骑士”连队和普通军队战斗时的局面效果有些印象吧。)而且临安城市狭窄,大部队伸展不开,相对之下背崽军单兵战斗力强的特点会变成非常大的优势。
事情既然到了这个地步,那就干脆打出背崽军的旗号吧:吾等就是黄天荡、朱仙镇大破兀术的背崽军,今日尔等有幸,如果想早点去见阎王的话就不要再犹豫了,赶紧上来送死吧。
对于3000左右的人马用于临安政变会不会太少的担心,应该是不太必要的。韩世忠的背崽军强于短兵,岳飞的背崽军虽然以骑战见长,但是个个都是当世的猛士。杭州的禁军面对的背崽军的时候到底还有多少的战斗意志实在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情。
当然,既然是政变,为了政变的成功,就少不了阴谋诡计。其实,要说到搞阴谋的能力,岳飞未必在秦桧之下。(当年收服土匪的时候,就多次显示了岳飞在使用阴谋诡计方面的能力。)而韩世忠方面,他的老婆梁红玉也是个厉害角色。
关于时间的掌握。既然是这种偷袭式的政变,时间的掌握就非常重要。由于在兵力方面占绝对的劣势,那么争取尽快达成目的就非常的重要。岳韩联军的目的,在于尽快杀死秦桧和张俊,同时突击凤凰山皇宫,胁持皇帝交权或者退位。杀死秦桧不难,但是张俊这个人,乃是军旅出身,万一走脱就会非常地麻烦。所以,临安的战斗要尽快结束,要力争将秦桧和张俊杀死在临安城内,为了以防万一,应该在临安城外每个城门外各设置一两个百人队负责劫杀,尤其要注意的是临安西南方向和凤凰山连接区域,目的在于防止万一张俊逃到凤凰山接管禁军进行反扑;至于突袭皇宫,目的在于尽快控制局势,防止别人借口皇帝的名义来平叛。这样,即使张俊或者秦桧当中有人走脱也能控制住局势。
战场指挥官的选择。作为岳飞方面来说,朱仙镇一役高宠和杨再兴两位最强悍的战将战死实在是很大的损失。(高宠死于铁华车,杨再兴小商河一战万箭穿心)王贵和牛皋用兵能力都不算很强。而张宪武力很好,又才智过人,岳云是岳飞义子(可能是亲儿子,而且应该是亲儿子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如果要动手,这两人当是上上之选(看起来秦桧说他们两人拥兵谋反而不说其他人,也算是有见识的人了)
岳韩同盟的可靠性分析及加强岳韩同盟的方法。岳韩两人共同的厉害关系,是建立岳韩联盟的基础。这种同盟,在面对不同的严重的利益冲突的时候,就可能面临瓦解的威胁了。当岳韩两人控制主朝政以后,权利分配就会成为矛盾的焦点。韩世忠原本职位就高于岳飞,加上临安政变出力比岳飞为大,(韩的部队离临安近,动用起来比较方便,而岳飞军远离临安,中间还隔着别人的防区,所以要政变就得以韩世忠部队为主力)因此将来不可能屈居岳飞之下。两人共同执政的话在权利分配问题上就必然产生矛盾。所以,为了加强岳韩联盟,不妨做一次政治联姻:岳飞有女儿,应该可以嫁给韩世忠的儿子。这样就可以把两家完全捆绑在同一辆战车上了 代理人的选择。如果抓住了赵构,那么有几种选择:1、继续让赵构做名义上的皇帝,只是把他幽禁起来。2、废掉赵构,不管用什么方法,禅让也好,废立也好,总之是换一个皇帝,但是不杀赵构。3、给赵构安上一大堆罪名,然后杀掉。再另立新君,或者改朝换代。
1的方案不太可行。主战派和主和派的矛盾既然已经挑开,就不能再掩盖起来。留着赵构只会碍事。3的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背着弑君的骂名总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相对来说方案2做起来就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以借口将大宋神器归还太祖后代而选择太子(赵伯琮?即后来的南宋孝宗,此时差不多刚成年)或者选赵士柢?登基。而且岳飞如果要这么做的话,还可以借助于当时的广为流传的一些迷信说法,可以在民间大肆宣扬太宗夺权是金人入侵中原的灾祸起源,要想消弭灾祸,只有恢复太祖系的帝位使帝国神器归位之类的话。这样的话,可以大大减少在民间的抵抗反对声音,甚至可能赢得更多人心。
宰相的选择。赵鼎是个不错的人选,张浚也不错。(张浚非张俊,张浚是赵鼎的学生,曾经也做过宰相)两人都是坚定的抗战派,而且能力相当的不错。
以上的设想,只是假设政变成功的理想方案。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历史有太多的偶然性,或许由于某些环节的疏漏,而并不能成功诛杀秦桧、张俊也说不定。即使成功诛杀了秦桧、张俊,那么接下来如何面对国内的各大军阀可能的挑衅,以及北方金的随时可能以此为借口发动的进攻,都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如果岳韩联盟能够维持,解决这些问题还可以期待,而一旦岳韩联盟出现裂痕,那么宋的大厦就此崩溃也未可知。
综上所述,岳飞政变有相当大的成功的可能性,然而也要冒很大的风险。成与不成,殊难预料。
2004-11-11 12:03
金刚捣锤
作者有没考虑夺权以后各地的反对声音,还有金兵的乘虚而入.
2004-11-11 12:05
梓庭君
动机呢?
2004-11-11 12:50
XM8
楼主的前提根本不能成立,韩世忠为什么要帮岳飞?
2004-11-11 19:42
张建昭
韩世忠为岳飞抱不平是真的,但二者的交情还远不足以让韩世忠跟岳飞搞政变。即使搞,二者名位差不多,韩甚至还高一点,谁做大?
以两个人的为人看,也跟本不能搞政变。
2004-11-11 20:40
桂阳赵范
此贴标题改为“关于韩岳政变的可行性的分析研究报告”还差不多。
2004-11-11 20:58
张建昭
让我做这个报告,我的结论就是几乎为零。
2004-11-11 22:49
王佐之才
看来,作者还真是一个策划阴谋诡计的高手。方案到是挺细致,还有多种选择。
不过,作者似乎忘记了一个事实。当韩、岳、张三人调入朝廷之后,三大帅的军队均冠以“御营”两个字,军事指挥权已收归朝廷,各级军官也换了不少。岳、韩即使跑回老部队策划造反,恐怕也成不了气候。还有,岳飞、韩世忠负责枢密院的事务,俩人同时歇假,最高统帅部关张。这能不引起小皇帝和秦太师的特别关注吗?还想偷偷逃回老部队搞政变,没准半路上就被捕了。至于让岳飞串联韩世忠,我觉得也是一个馊主意,恐怕韩大帅第一个跑到小皇帝哪儿,举报岳大帅。
2004-11-12 03:50
独孤烈云
看来楼主生在宋代,将有大作为!~
2004-11-12 04:03
吕布貂蝉
只好看看僵尸约会3的马小玲能否帮到他了~~~
不然肯定失败啦~~~
2004-11-12 04:40
刘戡
背上刻着精忠报国的岳飞搞政变~~~~第一反应就是,.....有没搞错???
2004-11-12 13:37
张建昭
有些人天生就不具备搞政变的素质。
岳飞与赵匡胤虽都是三十岁为节度使,但赵匡胤那一手岳飞可玩不了。
所以,赵匡胤三十四岁当皇帝,岳飞一辈子也当不了。
2004-11-13 16:07
wl301
岳飞是纯粹的军人
不是做政治家的料
2004-11-13 16:31
陷陈营亮
这帖应该改名为《关于岳飞政变能否成功的可行性的分析研究报告》
2004-11-15 01:58
silverfox
[quote]原帖由[i]wl301[/i]于2004-11-13, 16:07:55发表
岳飞是纯粹的军人
不是做政治家的料 [/quote]
个人觉得岳飞死就死在政治不行(笼统了些)
2004-11-15 12:12
金刚捣锤
就算岳飞有阴谋的想法,在哪个环境下,他没有机会.
2004-11-16 12:36
鹰派分子
政变,只有现代人才想的出来的东西。
所谓君君臣臣,恪守常道。做君王的在糊涂,臣子取而代之,就是大逆不道。现在人真不懂得忠孝仁义
2004-11-19 15:51
石器游侠
[quote]原帖由[i]张建昭[/i]于2004-11-12, 13:37:15发表
有些人天生就不具备搞政变的素质。
岳飞与赵匡胤虽都是三十岁为节度使,但赵匡胤那一手岳飞可玩不了。
所以,赵匡胤三十四岁当皇帝,岳飞一辈子也当不了。 [/quote]
这和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或者用现在的话说是个人人生观相关,岳飞根本就没有想过自己要当皇帝,可以看看历史上的野心家,有些就是在条件根本没成熟的条件下跳出来的,因为皇帝的诱惑力太大了。要是岳飞想当皇帝,大可跳出宋金之外,形成又一个三国鼎立的形式,这也不无可能。历史就那么奇怪,是不能去假设的。
2004-11-22 23:14
马克思
南宋除了岳飞和韩的兵有战斗力,其他兵根本不是金国对手。岳飞能打败金国,还怕其他宋兵吗
2004-11-24 09:10
张建昭
[quote]原帖由[i]马克思[/i]于2004-11-22, 23:14:21发表
南宋除了岳飞和韩的兵有战斗力,其他兵根本不是金国对手。岳飞能打败金国,还怕其他宋兵吗 [/quote]
这话不对。
岳家军固然厉害,但他的功勋也有兄弟部队一份。
韩世忠、杨沂中、王德、吴辚都是当时的抗金名将,他们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如果南宋只有一个岳飞,估计这个小朝廷早就被扼杀在摇篮里了。
2004-11-24 09:35
我不是迭戈
岳飞谋反?可能吗?他又不是政治家。
2004-11-25 14:03
songye999
[quote]原帖由[i]wl301[/i]于2004-11-13, 16:07:55发表
岳飞是纯粹的军人
不是做政治家的料 [/quote]
支持
关键是他骨子里的保守思想
虽然他的脑子还算好使
2005-9-29 13:12
薛怯
[quote]原帖由[i]张建昭[/i]于2004-11-12, 13:37:15发表
有些人天生就不具备搞政变的素质。
岳飞与赵匡胤虽都是三十岁为节度使,但赵匡胤那一手岳飞可玩不了。
所以,赵匡胤三十四岁当皇帝,岳飞一辈子也当不了。 [/quote]
赵匡胤的老娘在赵犹豫是否走上篡权夺位的关键时刻,说:“吾儿素有大志,该当如此。”岳飞的老娘却在儿子背上亲手刺下“精忠报国”,可见岳飞在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上都不及赵匡胤更适应搞政治。
赵匡胤的属下把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硬逼着赵匡胤造反。岳飞的手下、还是他的“铁瓷”王贵,却出卖了他。可见岳飞的工作环境也远不及赵匡胤更适合篡权夺位。
2005-9-29 15:30
Sphynxyu
[quote]原帖由[i]马克思[/i]于2004-11-22, 23:14:21发表
南宋除了岳飞和韩的兵有战斗力,其他兵根本不是金国对手。岳飞能打败金国,还怕其他宋兵吗 [/quote]
这话不对,石头能赢剪刀,剪刀能赢布,石头能赢布吗?
2005-9-29 19:40
冰祁步
军事家与政治家的距离还是很遥远的
不管先天还是后天政变的条件都是很不成熟的
不然岳飞也成不了人们心中的民族英雄了……
2005-9-30 04:04
genghis_khan
韩岳两军总和怎么可能只有七万呢??
岳飞所部应该在十万左右,岳家军的粮饷是刘光世的两倍多,而刘光世是52000人,倒是韩家军只有三万人倒是真的。
2005-9-30 12:13
yanhy
老韩是本分人不会跟岳飞造反的。
2005-9-30 18:41
伟君子
若是啊瞒寄奴或许搞的定.他们一开始都是很厉害为朝廷办立过大功的人,有了实权就开始想着搞颠覆了.
2005-9-30 19:41
绝世天骄
岳飞有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假若他回师临安,必定的从者如云,天下可定
2005-9-30 20:27
乱指
岳飞的思想和太祖的思想好象相差比较远,应该不能模仿的
2005-10-1 10:23
yanhy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5-09-30, 19:41:01发表
岳飞有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假若他回师临安,必定的从者如云,天下可定 [/quote]
我认为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纯属空话,实力强者得天下才正确,还有中国人向来喜欢骑墙,岳飞政变成功自然人心拥戴,如果失败,不被人们骂死才怪,如果被凌迟,临安城内无知的愚民多半会争着去割肉,就像袁崇焕一样。
2005-10-3 12:10
轮回
岳飞关键是不想造反。
其实,政变根本就在于先占据中央政权。这点,杀几个大臣就足以解决。
我倒是觉得,张俊是联合的好对象。因为张、韩不可能戮力同心,张是小人,给他个王爷做做就可以了。
韩如果能够顺从最好,不然,一定要剿灭之。自古政变成功都是要消灭最强大的勤王者。
拥立太祖子孙是个好办法。打败金国后再自立。
2005-10-4 05:33
七七白菜
就是计划实现的话,但是战后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各地的观望势力会蜂起,金国难保不会举国出动.....
2005-10-4 06:38
b00095120
hehe,没有好的借口,何以得民心,得军心?
2005-10-5 02:31
铁骑绝尘
背刺「精忠报国」,安能举兵谋反?
2005-10-5 02:33
铁骑绝尘
[quote]原帖由[i]yanhy[/i]于2005-10-01, 10:23:15发表
[quote]原帖由[i]绝世天骄[/i]于2005-09-30, 19:41:01发表
岳飞有的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假若他回师临安,必定的从者如云,天下可定 [/quote]
我认为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纯属空话,实力强者得天下才正确,还有中国人向来喜欢骑墙,岳飞政变成功自然人心拥戴,如果失败,不被人们骂死才怪,如果被凌迟,临安城内无知的愚民多半会争着去割肉,就像袁崇焕一样。 [/quote]
要是岳飞谋反了,他还得民心吗?
2005-10-5 13:52
zhouli818
谬论
2005-10-5 13:55
zhouli818
我认为武穆造反根本不可能,不然他干么回去呢!再加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背景也决定了他不可能造反!~~~~~~~~~
2005-10-28 12:23
apes
政变过于冒险,到不如已从金国夺取的地盘为根据地,脱离朝廷割据自立。不过这两招都有违老娘刺的4个字。
2005-10-28 14:15
慕容秋
[quote]原帖由[i]铁骑绝尘[/i]于2005-10-05, 2:31:34发表
背刺「精忠报国」,安能举兵谋反? [/quote]
精忠报国又不是报君?
国家和君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嘛
2005-11-2 17:28
我不是迭戈
运气好一点的话,岳飞可以当个周文王的。。。。。。
2005-11-7 01:38
chenyong
[quote]原帖由[i]慕容秋[/i]于2005-10-28, 14:15:15发表
精忠报国又不是报君?
国家和君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嘛 [/quote]
干嘛老争执不休,还是慕容妹妹的观点好!
2005-11-11 12:54
晴雪飞滩
如果我是岳飞,不会任人宰割,但是可惜不是,他必须死!
2005-11-12 23:20
wzz1968
没有可能,宋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军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职业军人,岳飞对部将不下的控制能力远不如唐时安绿山,大家只是终于朝庭.
所以岳飞一纸凋令可以让他离开军队,而汉朝的周亚夫可坚壁不奉昭,唐初的二李可以在政府与敌人谈判时向敌人发动进攻,察宋三百年,有民变,但绝无军阀割据.非不敢,实不能(文化氛围不允许).
所以,岳飞要以朝庭武将的身份割据尚不可能,何论政变?
2005-11-16 19:15
cysa12345
纠正一下,是背嵬军,不是背崽军
2005-11-17 10:38
zengyang100
[quote]原帖由[i]wzz1968[/i]于2005-11-12, 23:20:41发表
没有可能,宋自太祖杯酒释兵权后,军人的地位是很低的.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职业军人,岳飞对部将不下的控制能力远不如唐时安绿山,大家只是终于朝庭.
所以岳飞一纸凋令可以让他离开军队,而汉朝的周亚夫可坚壁不奉昭,唐初的二李可以在政府与敌人谈判时向敌人发动进攻,察宋三百年,有民变,但绝无军阀割据.非不敢,实不能(文化氛围不允许).
所以,岳飞要以朝庭武将的身份割据尚不可能,何论政变? [/quote]
正解,宋代中央集权太强了!而且重文轻武。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