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8 22:46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天水英才姜维[/i]于2006-01-08, 2:41:24发表
晕,死的早功劳比不上二荀,但贾诩早期功绩还比不上郭嘉呢,能这么分等级吗? [/quote]
贾诩加入晚有很大缘故, 但他早期也没闲着啊. 出入长安, 三算曹操, 袁曹论势... 无论从战术还是战略, 都表现出了一流水平. 他加入曹操后, 表现也一直非常活跃, 这种人不入一流, 还有谁能入?
2006-1-9 00:44
天水英才姜维
郭嘉早期和贾诩不同,后者是在不停的换主子“实验”,前者是静观以求明主。郭嘉出仕曹操的时候是27岁,贾诩投奔曹操已经30-40来岁了。郭嘉早期的功绩也不少,水淹下邳,论孙策,论刘表,论袁绍,论袁氏二子,轻装袭乌桓难道不是?这些功劳应该比刘晔,蒋济大吧?把郭嘉放到二流不太合适。
2006-1-10 15:38
大雄GG
轻装袭乌桓关郭嘉吗事啊?
2006-1-10 15:45
llgslqs
[quote]原帖由[i]燕京晓林[/i]于2004-06-23, 20:45:53发表
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能担任优秀参谋的就让他在这个位子上充分发挥,相比刘备也不错。而诸葛亮就要差一些了。所谓不比不知道,就是这个道理呀。 [/quote]
非常支持楼上朋友说的这话,我喜欢曹操也是这点,知人善用最关键,刘备不如他的也主要是这点,郭嘉适合这个位置,虽然荀氏和程大军师在这方面可能不如他,但是在治国等其他方面所发挥的才能确也很大,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006-1-12 23:10
朝花夕露
[quote]原帖由[i]倾心奉孝[/i]于2006-01-02, 20:02:49发表
我不知道你们所谓郭嘉战略上谋略属二流,是以什么做依据,如果只是你们的“认为”而已,那我也无从驳之。
只可惜曹操拥有你们所谓的战略一流的二荀、程昱这些谋士在身边,照样惨败赤壁,痛失一统江山的机会。
别拿谋士劝过曹操了,可惜曹操不听这种话来搪塞,如果曹操是那种一意孤行的人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魏国了。他们即便说了,也没有说到要害,只是谈些“屯兵荆州”等类似保守的战略而已,更没有分析孙权与刘备的利害关系。谋士不是分三等吗,第一就是在事情未发生可预见其结果。可惜没人预见赤壁的大败。
郭嘉在的时候,多次大胆预见到所战的后患和结果,其战略眼光不是一般人可比。
我先前说过不能单纯的拿郭嘉和二荀的计谋来比较高下,毕竟其二人擅长有所不同。
但是二位非要把郭嘉战略定位在二流,这种断言实在过于偏执。 [/quote]
荀令当时不在前線
不要算他帳好不好...
>别拿谋士劝过曹操了,可惜曹操不听这种话来搪塞,如果曹操是那种一意孤行的人就不可能有后来的魏国了。
当时魏国的版图/基业已大定,所以才曹操得意起來,不听劝告
有点倒果为因...
2006-1-13 00:02
风舞の岚
贾诩说他是谋士还不如说他是个懂得明哲保身的智者。
至于曹操赤壁之战后说的那句话,有很大程度是想使在场的谋士羞愧一下,让他们以后注意。
2006-6-6 15:01
fe2000
在赤壁之战后,曹操哭奉孝之举。有人说是他认为手下没好的谋士。 那曹操为什么要哭奉孝呢?是因为奉孝比较特别。 奉孝是个军事天才。 在曹操面临险峻之时都能为曹操解围。如果奉孝在的话,赤壁之战虽不能胜但在战败后也会为曹操提出好的意见。为曹操解难。赤壁之战的败是有多方面的原因。
还有郭奉孝这个人很厉害,他几乎把曹操的对手都看透了。就连曹操他也看透了,能猜到孙策之死。打乌丸料到刘表必不会攻来。 这只是一些小方面的细节。 而不能用立功多评价一个人。 奉孝死得太早所以没立下很多功绩,这是令人非常惋惜的。他为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这功劳早早被人忘记。
还有他和诸葛亮有一些共同点
诸葛亮26岁出山 奉孝27岁出山都是年轻有为的
诸葛亮会为自己选老板。他料到刘备必会来找他。而出现了三顾草庐。
而奉孝也是自己选老板的,如在关东军离散之后,袁绍首先夺取了冀州,并在各地网罗贤才。郭嘉听说袁绍能够礼贤下士,再则袁氏当时声势位赫,盛名一时;他便前往投效,期望能一展鸿图。然而,袁绍本人外宽而内忌,好贤而不能用。因此,郭嘉并未受到袁绍的重用。外表的强大和喧嚣的声势,没能掩盖得了袁绍内在致命的弱点。当时,郭嘉的两位同乡辛评、郭图也在袁绍处效力。郭嘉对他们说:“智谋之士首要在于审择明主,只有那样,才能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如今,袁公只想学周公的礼贤下士,却根本就不懂得用人的道理。他只是招揽人才,却不予以重视;临事又好谋而不能决断。若想和他一道拯救天下的危难,建立霸王之业,实在是难啊!”于是,他毅然离开了袁绍,去另寻明主。他看穿了袁绍投曹操。
还有刘备在白帝城拖孤就把江山拖给了诸葛亮
而曹操也想到他老去时也要拖给奉孝。但是没想到奉孝先离他而去。
诸葛亮和奉孝这两个军事天才。。。。
由于奉孝的先死去而不能见到此二天才在后头的斗计。。真是令人惋惜。。。
呜呼!唉哉!
2006-6-6 17:20
ldm.nc
郭嘉是厉害,可是荀氏叔侄也很强吧,还有那个贾翊,人才多了才好嘛,而曹操足以驾驭他们,并不存在谁重要的说,都重要,只是曹操可能更喜欢郭嘉,更能接受郭嘉的建议吧,不象刘备,法正死后没人了(现在还有姓法的吗),把诸葛亮提出来
2006-6-7 01:26
匣中玉
这么久远的帖子又浮上来,今天刚看了易中天品郭嘉的天生奇才,上来看看。
郭嘉给我最强的感觉,是他极富于洞察力,对人性了解非常透彻。这样的人的确会是一个可怕的对手。
2006-6-22 00:10
jz2003
奉孝之计,往往针对人的性格出发,在当时那样一个通讯,交流不便的时代,他都是如何研究他的对手的?想想都是一个字“狠”。
作为一个谋士,奉孝绝对是非常优秀的。
2006-6-22 11:13
匡匡匡
[quote]原帖由 [i]首席屠宰官[/i] 于 2004/6/22 07:15 发表
郭嘉是个参谋,非常优秀的参谋
参谋有三种发展可能,以郭嘉、马谡,李鸿章为代表
这三个人都曾经是非常优秀的参谋,参谋的作用主要是为主帅出谋划策,可以知无不言,甚至可以异想天开以开拓主帅思路
但是参谋不 ... [/quote]
李鴻章的外交能力實在是不太好呀。其它倒不錯
2006-6-22 11:16
匡匡匡
[quote]原帖由 [i]大雄GG[/i] 于 2006/1/10 15:38 发表
轻装袭乌桓关郭嘉吗事啊? [/quote]
如果不是這樣郭嘉還會病死在柳城???
2006-6-22 15:26
小关平
对谋士来说,战略和大局观肯定比战术重要啦,所以拿荀攸比郭嘉本来就不对,何况所重的东西也不同啊~~
我支持郭嘉是一流谋士。:^%
2006-7-31 19:17
wy928
[quote]原帖由 [i]iloveyq[/i] 于 2004-7-13 18:46 发表
被看曹操在赤壁大敗而歸后哭訴到 若奉孝在,安會柱次大錯
可見郭嘉的能力 [/quote]
猜测也行啊:qoo+:qoo+:qoo+
2006-8-2 13:04
Claymore1984
曹操是把郭嘉作为自己的后继者(辅佐)来用的
因为他比二荀等人要年轻许多
在伐袁氏时,郭嘉的作用很大
2006-8-3 15:15
斩杀大将
[quote]原帖由 [i]loyani[/i] 于 2005-1-27 19:25 发表
刘晔太喜欢玩弄小聪明,结局又好到哪里? [/quote]
太喜欢玩小聪明的是杨修,你看他的结局就好了,曹瞒不喜欢别人不干实事。
2006-8-3 15:19
斩杀大将
[quote]原帖由 [i]superzz_0[/i] 于 2005-2-17 23:39 发表
荀文若不是谋士,久镇后方管理政务........ [/quote]
文若的宏观战略是不错的。
2006-8-8 18:33
圆桌博弈家
公达前后凡画奇策十二,唯繇知之。繇撰集未就,会薨,故世不得尽闻也
太祖表封攸曰:“军师荀攸,自初佐臣,无征不从,前后克敌,皆攸之谋也。
2006-8-24 13:54
jidongshou
其实并不好比,从类型上来讲,奉孝是政治家,而文若是军事家
2006-8-25 13:44
zhangjf
我觉得二荀就是萧何张良,郭则是陈平一样的角色
2006-8-29 08:52
凌月
郭嘉看破袁家,孙家,以及周边诸侯的动态这难道不是大战略家的眼光和韬略吗?郭嘉的嘉的柬言对曹军整体的部署甚至于于进兵方案都起了深远的影响.统帅不是将军,非要亲自去攻城略地吗?
说郭嘉是个天才的谋士,政治家,军事家这都不为过.:^%
2006-8-29 10:12
孙武子
[quote]原帖由 [i]潜水大头虾[/i] 于 2004-11-16 13:39 发表
没想法。
荀攸、贾诩?
曹操的首席谋士前期是戏志才,他死了之后是郭嘉,郭嘉死了之后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首席谋士。荀攸和程昱,说不清楚是哪个。荀或(打不出字)很少跟着曹操出去打仗的。
至于贾诩,曹操在 ... [/quote]
说实话,郭嘉的不少建议都是抄二荀的。
2007-3-31 23:42
dongsiwole
汗.......别拿郭嘉跟诸葛亮比成不,两个人的性质就不是一样的,你们读三国看过郭嘉在那里调兵遣将吗?
谈郭嘉强指的都是军事谋略......一生算无疑测......好象诸葛亮没这个能耐吧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