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诗词歌赋 » 【南呂‧四块玉】 离愁


2004-10-28 00:09 玉堂风
自别离,人凄苦,一点魂儿乱中浮。相思最是心酸楚。俏怨家,想煞奴,神失主!

2004-10-28 09:12 落花风雨
浮字韵似不稳

2004-10-28 15:29 玉堂风
依大中华辞典:

[浮]:1.在水上或空中的。如:富贵於我如浮云。文选˙左思˙吴都赋:陵鲤若兽,浮石若桴。

 2.表面的。如:浮土、浮面。

 3.虚而不实的。如:浮名、浮文。

 4.轻佻、不沉著起落不安寧。如:轻浮、心浮气躁。

这裡取第四项

2004-10-28 16:06 花影吹笙
落花说的可能不是指意思,而是指韵律。

曲子我没有研究,不知道落花有没有作过,但我不曾见他的曲子作品,可能也是不很明了的。但落花是七绝圣手,小令也写的好,而这两种的格律都是很严的,尤其是要平仄不同韵。玉堂兄全曲除“浮”字外,全是仄韵,可能曲子对此没有什么要求,但在作惯了律诗和词的人看来,韵确是不合的,所以落花才说了一个“似”字,也不是肯定的意思,只是提出一点异议而已。

落花兄,我说的是么?

2004-10-28 17:19 玉堂风
呵呵...
花影您好,我挺喜欢这种学术上的互讨研究,这是一个难得的成长机会呢!

至於曲麻,我想我须这麼说:
曲调之复杂非可想像,须是精确的守住宫调即使转调入何宫也不得马虎,曲调一般常用平上去这三音韵,而且绝大部分不能通仄通平或互协,明确得甚至要到阴平阳平明晰的,格律因為年代与语言隔阂又分南北曲,常见的是北曲,其格律也是一版一眼不能取代,这裡[浮]是转音处前节在此用平有缓和通仄韵的浊度与换气的地方,同时以我教授曾说的阳平音最好,可把浊重的仄音在这裡拉起来才不使音调过沉过死,因此自古除元代以降学曲的文人就没有像填诗词的那麼广泛推行上的阻力在这方面也是主因之一!

2004-10-29 08:26 花影吹笙
呵呵,多谢玉堂兄指点。

宋词先因为是入谱而唱,也是讲究音律的,所以有倚声填词之说,但因为时间、地域的缘故,后世之人已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了,故有了按谱填词。例如我料想《满江红》之曲必然是很为激昂的,但按谱填词不需顾及音乐后,缠绵悱恻的内容亦可填之了。元曲之不流通,可能也是太过拘泥于音律的缘故,若填词也一定要倚声的话,估计如今格律古诗就是一枝独秀了。凡事过于严苛,则必定曲高和寡,度曲之人远少于作诗填词之人,自身也是有原因的。

2004-10-29 09:39 落花风雨
这个,我没想这么复杂地,音节之类的我也不甚明了
所谓不稳,是从字义上说的,至于到底不稳在哪里,我也说不上,感觉而已.或是我作惯律绝的缘故,曲子的口感已经不适合我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