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24 22:27
yaolei
论项羽与韩信孰弱孰强
后人把韩信当成一代战神,却忽略项羽!不能不说是中国人战争观偏僻的地方!
大多数人受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的影响,把战争当成用诈用奇!而忽略战争本身最重要的地方——精锐士兵,经验丰富善于组织的基层干部,善于利用自己长处和短处的将领!很多人把猜测将领心理和怎么搞阴谋当成胜负的关键!
而韩信正是很多人心里优秀将领的代表!项羽成可武夫猛将的代表!
下面来分析两人的军事水平!大家多多讨论!
项羽的军事水平,在汉书中归到兵形势当中!韩信的归到兵权谋!
看史书项羽用兵似乎很猛但是没有用计,韩信处处算计!后人多以为韩信多谋项羽无谋,但是实情非是这样!
项羽出身于军事世家,有良好的军事素质教育,又是百年不遇的用兵天才!
这里项羽学兵法大喜却不肯竟学,很多人误解项羽性格毛躁,学习不深入!
这里项梁,司马迁后人都有误解,认为学习要刻苦钻研!实际上真正的有创造性的,学习都不会很深入,都是一处通处处通,关键在于自己的创造和综合!事实上学问是学不完的,如何运用才是关键的!
后来项羽用兵没有痕迹可寻,但是百战百胜无疑是良好的军事素质基础和天才的创意!
韩信出身破落户,小时候没有什么正规军事教育,又不像项羽有小战争练手!
虽然韩信军事素质不高,但是也是一代天才,估计跟小时候多思考和项羽帐下一段的磨练有关系!
但是韩信这种带兵很容易大胜也容易大败,对一般的将领可以!但是碰到老谋深算,坚韧耐心的将领却很容易聪明反被聪明误!
关于两个人谁强谁弱,如果从战绩来看,项羽明显强于韩信!
项羽最经典的战争有两战,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
巨鹿之战项羽率领起义军5万到7万之间对抗王离的20万边防军和章邯的20万精锐(估计大多是蒙恬的边防军),虽然有几路诸侯军帮忙,但是在战争的前期诸侯不敢迎战,只是最后对战败的王离军痛打落水狗而已!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完胜,不论是战争中还是政治中!
彭城之战是项羽三万骑兵,长途奔破对抗刘邦及其五路诸侯56万联军,最后也可以用完胜,当时就击杀20万之多的联军!
这两战不论从战略布局还是战术指挥到达最高境界,两方的实力之悬殊另人咋舌!
项羽8年战争中身经70多战,除了亥下之战,在数量,形式的绝对弱式下战败,可以说再无败绩!
韩信的战争经历,大概是三秦之战,彭城之战,灭魏之战,井陉之战,灭齐,灭齐楚联军!
不过最经典的是井陉之战!当时韩信带几万新兵,对陈余的20万新兵(号称20万,不是20万,具体不清楚,一般来说最多10万)。这场战争可谓经典,但是我认为主要是高级间谍的运用和战术的巧妙才达到的效果!
韩信的战绩比起项羽明显差了一个档次!
从数量上井陉之战韩信数万新兵对抗陈余的新兵!
巨鹿项羽数万精锐对抗秦兵精锐40万
彭城3万精锐对刘邦精锐至少20万加上联军一共56万
从对手上,项羽对手是名将王离,章邯,刘邦等几乎楚汉时期所有高手!
韩信的对手除了龙且基本都是2流!不可相提并论!
从败绩上,项羽有绝对的劣势而败,韩信有彭城不为主帅之败!都是“非战之罪”!
从战争的数量上韩信不如项羽!
从组织上韩信不如项羽!
总的说来韩信的军事能力要比项羽弱!
2004-10-25 12:33
紫冠道人
項羽是厲害,但也沒並要說比韓信強吧。
韓信是帥,項羽是將。
2004-10-25 14:04
马岱
项羽如果是一员战将,就是一个非常勇猛的武将,偏偏他是一个君主。
2004-10-25 14:15
雷动于九天之上
我觉得项羽的巨鹿大捷好比近代的解放战争,不是单纯比较人数就行了的。章邯,司马欣等人就好比杜聿明,廖耀湘,缅甸野人山打日本鬼子也是战功赫赫,但却也都被解放军俘获。
紫冠道兄解的切:项羽是猛将,韩信是帅才!
2004-10-25 14:18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韩信的战争经历,大概是三秦之战,彭城之战,灭魏之战,井陉之战,灭齐,灭齐楚联军!
不过最经典的是井陉之战!当时韩信带几万新兵,对陈余的20万新兵(号称20万,不是20万,具体不清楚,一般来说最多10万)。这场战争可谓经典,但是我认为主要是高级间谍的运用和战术的巧妙才达到的效果![/quote]
[quote]从对手上,项羽对手是名将王离,章邯,刘邦等几乎楚汉时期所有高手!
韩信的对手除了龙且基本都是2流!不可相提并论![/quote]
自扇耳光还挺厉害的。说韩信对手是二流,项羽对手是章邯王离之类的名将。前面自己又承认韩信的战绩包括三秦之战,请问那是哪三秦啊?
再者请问刘邦又是哪位高手?
彭城之战你可以去看本讨论区的帖子,所谓“联军”、“精锐”都是什么样的东西。
你说井陉之战是经典,又不甘心地用“主要是高级间谍的运用和战术的巧妙才达到的效果!”这种话来试图贬低该战。
说出这句话,你已经失去讨论战争艺术的资格了。要不要读《孙子兵法》给你听?
2004-10-25 15:52
yaolei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10-25, 14:18:09发表
[quote]韩信的战争经历,大概是三秦之战,彭城之战,灭魏之战,井陉之战,灭齐,灭齐楚联军!
不过最经典的是井陉之战!当时韩信带几万新兵,对陈余的20万新兵(号称20万,不是20万,具体不清楚,一般来说最多10万)。这场战争可谓经典,但是我认为主要是高级间谍的运用和战术的巧妙才达到的效果![/quote]
[quote]从对手上,项羽对手是名将王离,章邯,刘邦等几乎楚汉时期所有高手!
韩信的对手除了龙且基本都是2流!不可相提并论![/quote]
自扇耳光还挺厉害的。说韩信对手是二流,项羽对手是章邯王离之类的名将。前面自己又承认韩信的战绩包括三秦之战,请问那是哪三秦啊?
再者请问刘邦又是哪位高手?
彭城之战你可以去看本讨论区的帖子,所谓“联军”、“精锐”都是什么样的东西。
你说井陉之战是经典,又不甘心地用“主要是高级间谍的运用和战术的巧妙才达到的效果!”这种话来试图贬低该战。
说出这句话,你已经失去讨论战争艺术的资格了。要不要读《孙子兵法》给你听? [/quote]
兄台,我们可以详细分析和讨论,不要这么指责人!
一一回复你,三秦之战主要是功劳不是韩信的,主要战斗的是刘邦,周勃,樊浍!
三秦之战打的很辛苦,差点没有出来,后来再别的地方找到路才杀到章邯后方!但是章邯直到彭城之战后才解决!再说巨鹿的时候章邯,王离有自己的亲信部队40万,三秦之战章邯的兵力可以说都是新招的!可以比吗?这不是我自扇耳光!
刘邦是被后来很多人忽视的一个优秀军事家!考察他对秦的作战,几乎全胜!
对项羽之外的楚军几乎全胜,后来平反叛全胜!英布是个优秀战将,反叛时候说除了寒心,彭越,刘邦谁都不怕,刘邦的作战能力可见如何?正面战场一直是刘邦亲自对抗项羽,其它谁会可以?
只是刘邦屡屡败于项羽,才让大家低估他!实际上当时谁可以抵挡项羽?
彭城之战我不需要看了,我考证的已经很多了!5路诸侯差劲,但是刘邦的军队可是经过灭秦,三秦,攻击诸侯的百战精兵!实力可不是陈余的可比的!
井陉之战我没有贬低,我说的是有根据的!运用一切条件战胜对方就是将领的厉害之处!但是你不得不承认有这样的条件可以更好的完成胜利吧?
孙子兵法我看多了,不需要阁下麻烦了,以后我会继续研究了!这里谢谢了
2004-10-25 15:55
yaolei
[quote]原帖由[i]紫冠道人[/i]于2004-10-25, 12:33:29发表
項羽是厲害,但也沒並要說比韓信強吧。
韓信是帥,項羽是將。 [/quote]
实际上情况恰好反过来!
我说项羽比韩信强,是比较战绩!当然韩信后来没有被杀,有更多机会表现,我可能会另有分析!人总是在成长着!
2004-10-25 16:18
紫冠道人
把兩個人換個位看一下就行了(只叫軍事)。
如果讓項帶韓的兵,讓韓帶的項的兵會怎樣。
項可能會輸得很慘。項可能會把一支弱兵鍛煉成強兵,但這需要時間;而韓無論什麼兵拿上手就可用(背水那一戰堪稱經典)。
韓自己曾自負的說他帶兵是多多益善,從他的經歷來看的確也是如此。而項我想做不到這點。
2004-10-25 16:18
羽化
这里项羽学兵法大喜却不肯竟学,很多人误解项羽性格毛躁,学习不深入!
这里项梁,司马迁后人都有误解,认为学习要刻苦钻研!实际上真正的有创造性的,学习都不会很深入,都是一处通处处通,关键在于自己的创造和综合!事实上学问是学不完的,如何运用才是关键的!
后来项羽用兵没有痕迹可寻,但是百战百胜无疑是良好的军事素质基础和天才的创意!
同意,诸葛观书也是观其大略。
2004-10-25 16:56
yaolei
[quote]原帖由[i]紫冠道人[/i]于2004-10-25, 16:18:01发表
把兩個人換個位看一下就行了(只叫軍事)。
如果讓項帶韓的兵,讓韓帶的項的兵會怎樣。
項可能會輸得很慘。項可能會把一支弱兵鍛煉成強兵,但這需要時間;而韓無論什麼兵拿上手就可用(背水那一戰堪稱經典)。
韓自己曾自負的說他帶兵是多多益善,從他的經歷來看的確也是如此。而項我想做不到這點。 [/quote]
呵呵,你这个问题说的很好!
我们来分析下项羽的兵力构成!
项羽度江的时候带子弟兵八千!后来和秦朝作战,一直是带一只偏师!估计是他一手训练的子弟兵!应该是精锐!
后来巨鹿之战,项羽的人马构成不是子弟兵,是联合军!我们首先看项梁的军队,可以说是江东自己的兵力加上沿路收的各路人马,有陈婴等起义军,有受的降军秦嘉的,也有独立的兵团但是受他指挥的,比如英布,龙且,吴芮等人!
可以说典型的杂牌军!
再项梁死后,在彭城项梁的直系部队受到致命打击!构成更复杂,主要还有吕臣军人数加人,他的军队是典型起义军!
后来项羽参加巨鹿战,大概有5万到7万兵,英布2万,剩下3万到5万有各路兵马,当然比例不可考了,但是可以看出项羽的直系兵马处于少数!可以说是个联合军团!素质也是很难说,也是项羽用破釜沉舟的把他们的战斗力逼出来,同心协力打败秦军!
围歼王离军后还有章邯军,项羽带着诸侯军更是素质低下,个个有自己主将指挥,项羽指挥他们连败章邯,比起韩信不是更难!何况对手是百战百胜的正规军呢?
2004-10-25 17:10
yaolei
[quote]原帖由[i]紫冠道人[/i]于2004-10-25, 16:18:01发表
把兩個人換個位看一下就行了(只叫軍事)。
如果讓項帶韓的兵,讓韓帶的項的兵會怎樣。
項可能會輸得很慘。項可能會把一支弱兵鍛煉成強兵,但這需要時間;而韓無論什麼兵拿上手就可用(背水那一戰堪稱經典)。
韓自己曾自負的說他帶兵是多多益善,從他的經歷來看的確也是如此。而項我想做不到這點。 [/quote]
接着说,在击败秦军后,项羽带着各路诸侯联军40万进攻关中,可以显示项羽的指挥水平,多多益善,可以有此证明。
在彭城之战的时候,项羽用的是大规模骑兵,而巨鹿是步兵!我们知道江东之地是很少马的,骑兵也少,那么项羽的骑兵来源应该是句鹿后收编秦的骑兵和赵的骑兵,当时两国是骑兵有经验的地方。对项羽来说对骑兵的训练指挥要很花时间的吧?
但是从时间上,项羽在巨鹿和彭城之间一直忙于行军政务出外战争,而如此军队的素质之高也是惊人,也说明项羽超强的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
2004-10-25 17:11
心灵贩子
支持项羽,项羽比较有人格魅力,相等水平的士兵在他的带领下士气会更高。
2004-10-25 18:30
琼斯
比较喜欢项羽!偶没有月光宝盒,要有一定助他成就霸业!
2004-10-25 18:42
桓大司马
某以为,单纯的兵对兵正面交锋,则项羽是千古一人。后世之冉闵、陈庆之等亚之。
若是比用计,则韩信强过项羽
交锋与韬略综合,还是韩信较强
2004-10-25 20:49
yaolei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5, 18:42:09发表
某以为,单纯的兵对兵正面交锋,则项羽是千古一人。后世之冉闵、陈庆之等亚之。
若是比用计,则韩信强过项羽
交锋与韬略综合,还是韩信较强 [/quote]
历史没有留下项羽的谋略不代表没有
巨鹿彭城都是大战略,没有谋略是不行的
2004-10-25 21:53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5, 20:49:52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5, 18:42:09发表
某以为,单纯的兵对兵正面交锋,则项羽是千古一人。后世之冉闵、陈庆之等亚之。
若是比用计,则韩信强过项羽
交锋与韬略综合,还是韩信较强 [/quote]
历史没有留下项羽的谋略不代表没有
巨鹿彭城都是大战略,没有谋略是不行的 [/quote]
误会了,我不是说项羽没有谋略,是认为韩信在谋略这方面比项羽强些
2004-10-25 22:02
yaolei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5, 21:53:29发表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5, 20:49:52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5, 18:42:09发表
某以为,单纯的兵对兵正面交锋,则项羽是千古一人。后世之冉闵、陈庆之等亚之。
若是比用计,则韩信强过项羽
交锋与韬略综合,还是韩信较强 [/quote]
历史没有留下项羽的谋略不代表没有
巨鹿彭城都是大战略,没有谋略是不行的 [/quote]
误会了,我不是说项羽没有谋略,是认为韩信在谋略这方面比项羽强些 [/quote]
再给兄弟一段我在别的论坛他回复
我们来说说巨鹿之战,当时的情况就不说了,大家知道
我要说点当时项羽军队的情况,项羽的军队是杂烩,自己以前带兵的是占少数,大多是其他的人的兵,素质很难说,指挥起来也不容易。项羽也是第一次指挥他们。
秦军的实力远在自己之上,诸侯军都不敢迎战,本身战斗力又不行。
但是秦军有弱点,关键就是粮道,王离军又要围巨鹿,要防止诸侯的威胁,有可趁之机。
不过说容易做难,尤其是秦军素质之高难以想象。项羽先用英布军两万度河进攻粮道,等到确定实际情况,再加上英布已经破坏粮道的防守,才全部度河(从这里可以看项羽一点也不莽撞,有勇有谋)。项羽过河后破釜沉舟,可不是简单的断后路。否则为什么只带3天粮食?
因为他已经明白这次是以快打慢,全部都在一个快字!不但只是要打胜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一直胜下去才能有活命的机会。这里他已经把握的胜利的关键,断绝了所有楚军的后路。但是说的容易,其实是在刀尖上跳舞,玩的心跳!
下面不详细说了,项羽先击破粮道,使两军分离,再击败章邯军,使之退却。再一掩耳不及速雷的速度杀向王离,王离根本来不及全面防线,各个被击破。被全面分割各自为战,这里史记形容是九战九胜,说明这不是一场会战是多方面的连续战斗,由此可见项羽的战略水平和指挥之术。而项羽打跨王离后,诸侯痛打落水狗,围歼王离军,全歼了王离军!
这场战争说来容易,但是中间有一个环节达不到计划就是完蛋,甚至只是速度达不到同样完蛋。打的就是秦军措不及手,只要秦军稍微有喘息的机会,或是两军赶到救援,项羽就是死路一条,这完全在敌人的刀光剑影下各个击破,分而歼之。或则章邯完全气没有喘来就听到王离军全歼。
这样的战争能是背水之战可比的?
2004-10-25 22:04
elz5000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5, 15:52:47发表
一一回复你,三秦之战主要是功劳不是韩信的,主要战斗的是刘邦,周勃,樊浍!
[/quote]
这么说来老毛肯定没用,因为他一场战斗都没参加过
项羽也不怎么样,自己动手的也不多
看来楚汉战争时期最牛的应该是樊哙之流的,参加了多少战斗啊
2004-10-25 22:08
elz5000
巨鹿战前章邯军是由修建阿旁宫的徒隶组成的
2004-10-25 22:09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5, 22:02:51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5, 21:53:29发表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5, 20:49:52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5, 18:42:09发表
某以为,单纯的兵对兵正面交锋,则项羽是千古一人。后世之冉闵、陈庆之等亚之。
若是比用计,则韩信强过项羽
交锋与韬略综合,还是韩信较强 [/quote]
历史没有留下项羽的谋略不代表没有
巨鹿彭城都是大战略,没有谋略是不行的 [/quote]
误会了,我不是说项羽没有谋略,是认为韩信在谋略这方面比项羽强些 [/quote]
再给兄弟一段我在别的论坛他回复
我们来说说巨鹿之战,当时的情况就不说了,大家知道
我要说点当时项羽军队的情况,项羽的军队是杂烩,自己以前带兵的是占少数,大多是其他的人的兵,素质很难说,指挥起来也不容易。项羽也是第一次指挥他们。
秦军的实力远在自己之上,诸侯军都不敢迎战,本身战斗力又不行。
但是秦军有弱点,关键就是粮道,王离军又要围巨鹿,要防止诸侯的威胁,有可趁之机。
不过说容易做难,尤其是秦军素质之高难以想象。项羽先用英布军两万度河进攻粮道,等到确定实际情况,再加上英布已经破坏粮道的防守,才全部度河(从这里可以看项羽一点也不莽撞,有勇有谋)。项羽过河后破釜沉舟,可不是简单的断后路。否则为什么只带3天粮食?
因为他已经明白这次是以快打慢,全部都在一个快字!不但只是要打胜而且要用最快的速度一直胜下去才能有活命的机会。这里他已经把握的胜利的关键,断绝了所有楚军的后路。但是说的容易,其实是在刀尖上跳舞,玩的心跳!
下面不详细说了,项羽先击破粮道,使两军分离,再击败章邯军,使之退却。再一掩耳不及速雷的速度杀向王离,王离根本来不及全面防线,各个被击破。被全面分割各自为战,这里史记形容是九战九胜,说明这不是一场会战是多方面的连续战斗,由此可见项羽的战略水平和指挥之术。而项羽打跨王离后,诸侯痛打落水狗,围歼王离军,全歼了王离军!
这场战争说来容易,但是中间有一个环节达不到计划就是完蛋,甚至只是速度达不到同样完蛋。打的就是秦军措不及手,只要秦军稍微有喘息的机会,或是两军赶到救援,项羽就是死路一条,这完全在敌人的刀光剑影下各个击破,分而歼之。或则章邯完全气没有喘来就听到王离军全歼。
这样的战争能是背水之战可比的? [/quote]
呵呵。
我说的“兵对兵正面交锋”没有正确地表达我的意思,这里面还包括了合理地使用战术(限于战场)等。而韩信呢,战术素养是没得说的,还能用间、料敌,所以认为这方面他比项羽强些
2004-10-25 22:11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elz5000[/i]于2004-10-25, 22:08:26发表
巨鹿战前章邯军是由修建阿旁宫的徒隶组成的 [/quote]
是倒是。不过战斗力确实很强
看看他镇压各地义军有多凶悍就知道了。且章邯此人的确甚有军事才能
2004-10-25 22:12
yaolei
[quote]原帖由[i]elz5000[/i]于2004-10-25, 22:04:03发表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5, 15:52:47发表
一一回复你,三秦之战主要是功劳不是韩信的,主要战斗的是刘邦,周勃,樊浍!
[/quote]
这么说来老毛肯定没用,因为他一场战斗都没参加过
项羽也不怎么样,自己动手的也不多
看来楚汉战争时期最牛的应该是樊哙之流的,参加了多少战斗啊 [/quote]
兄弟,话不能这么讲,韩信献技,就像其他谋士献的军事战略和阴谋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吗?
再说张良当时就献了了计,不是说功劳是张良的吧?
也可以说这是当时一个战略思想,也不是韩信独有的。
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韩信没有很大作用,出来的时候也不是这么容易,菜九考证过,当时打的很辛苦。几乎没有出来,后来再别的地方找到出路才杀出去,用优势兵力包围章邯军队,并分割几处。四处转战,才平定三秦,章邯是后来彭城之战后用灌水才解决(可见章邯军事水平也是很高的)。
这样能是韩信的大功劳吗?
2004-10-25 22:17
yaolei
[quote]原帖由[i]elz5000[/i]于2004-10-25, 22:08:26发表
巨鹿战前章邯军是由修建阿旁宫的徒隶组成的 [/quote]
再说点,章邯军应该是囚徒和边防军组合的。蒙恬的30万,王离只有20万,剩下估计是章邯军所有了吧
2004-10-25 22:20
yaolei
呵呵。
我说的“兵对兵正面交锋”没有正确地表达我的意思,这里面还包括了合理地使用战术(限于战场)等。而韩信呢,战术素养是没得说的,还能用间、料敌,所以认为这方面他比项羽强些
用间,项羽没有用过,难说。不过料敌,绝对在韩信上,巨鹿,彭城不是料敌如神,怎么可以作到完美呢?韩信至少在彭城之战对项羽没有料到。
2004-10-25 22:24
桓大司马
项羽也没有料到垓下之战刘邦和韩信会给他来一下阴的~
2004-10-25 22:33
yaolei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5, 22:24:10发表
项羽也没有料到垓下之战刘邦和韩信会给他来一下阴的~ [/quote]
这个垓下之战不是阴的问题,是刘邦,韩信,彭越,英布,周殷等几乎天下兵马围困项羽,项羽本就没有什么战略运转了,又没有了基地。这样的情况被围困不是正常的,唯一不知道是怎么被围困的,项羽本是什么计划。
有书说是李左车把他诱进来围困的,不知道可能如何。但是李在韩信手下,已经很久了,项羽不知道?
2004-10-26 09:40
tty1
反正我知道项羽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刘邦打败了。
2004-10-26 09:47
yaolei
[quote]原帖由[i]tty1[/i]于2004-10-26, 9:40:45发表
反正我知道项羽在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被刘邦打败了。 [/quote]
说出证据,什么时候项羽在优势下被刘邦打败?
2004-10-26 11:32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
用间,项羽没有用过,难说。不过料敌,绝对在韩信上,巨鹿,彭城不是料敌如神,怎么可以作到完美呢?韩信至少在彭城之战对项羽没有料到。 [/quote]
拜托,彭城之战韩信根本没有参予~~连这个都不知道还谈什么谈?
2004-10-26 11:39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英布是个优秀战将,反叛时候说除了寒心,彭越,刘邦谁都不怕,刘邦的作战能力可见如何?正面战场一直是刘邦亲自对抗项羽,其它谁会可以?[/quote]
为了给自己证明刘邦打仗是个人才,硬是在英布的话里塞上个刘邦。
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也。”
自己看看原话。
2004-10-26 11:52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这场战争可谓经典,但是我认为主要是高级间谍的运用和战术的巧妙才达到的效果![/quote]
[quote]孙子兵法我看多了,不需要阁下麻烦了,以后我会继续研究了!这里谢谢了[/quote]
你要是真看过,就不会说出第一句话了。看看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用间第十三。谋略、战术、用间,都是战争的艺术~~
打仗,只有真正综合运用了各种战术、谋略,加上高超的指挥艺术,才是真正的名将!
最后,纠正你的错误,井陉之战并没有什么高级间谍的运用。
2004-10-26 12:44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5, 22:12:06发表
[quote]原帖由[i]elz5000[/i]于2004-10-25, 22:04:03发表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5, 15:52:47发表
一一回复你,三秦之战主要是功劳不是韩信的,主要战斗的是刘邦,周勃,樊浍!
[/quote]
这么说来老毛肯定没用,因为他一场战斗都没参加过
项羽也不怎么样,自己动手的也不多
看来楚汉战争时期最牛的应该是樊哙之流的,参加了多少战斗啊 [/quote]
兄弟,话不能这么讲,韩信献技,就像其他谋士献的军事战略和阴谋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吗?
再说张良当时就献了了计,不是说功劳是张良的吧?
也可以说这是当时一个战略思想,也不是韩信独有的。
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韩信没有很大作用,出来的时候也不是这么容易,菜九考证过,当时打的很辛苦。几乎没有出来,后来再别的地方找到出路才杀出去,用优势兵力包围章邯军队,并分割几处。四处转战,才平定三秦,章邯是后来彭城之战后用灌水才解决(可见章邯军事水平也是很高的)。
这样能是韩信的大功劳吗? [/quote]
优势兵力分割包围,这正是作战取胜的正道!在你口中怎么就成了韩信用兵平庸不行的证据了呢?
“四处转战,才平定三秦”,这话看似贬低韩信,仿佛应该坐在那里,三秦自动平定才是真正的军事家。没错,孙子说了,上兵伐谋,不战屈人之兵最好。但是要真的作战,请问三秦那么大,你不四处转战怎么个平定法?
通过这段话还可以了解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指挥作战。仿佛名将应该身先士卒亲自参予一线搏杀才是军事天才似的。将领是根据战时不同时期的需要,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行有效的调度,指挥士兵进行军事行动如同指挥自己的身体一样熟练,能够充分利用一切优势条件,善于用谋用计,综合了这所有,才能称之为名将。在三国志系列里面,用两个指标来体现就是——统率、智力!所以周瑜是名将,郭嘉只能是军师,吕布只能是猛将。
2004-10-26 12:51
yaolei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10-26, 11:32:56发表
[quote]
用间,项羽没有用过,难说。不过料敌,绝对在韩信上,巨鹿,彭城不是料敌如神,怎么可以作到完美呢?韩信至少在彭城之战对项羽没有料到。 [/quote]
拜托,彭城之战韩信根本没有参予~~连这个都不知道还谈什么谈? [/quote]
这个自己看史记,淮阴侯列传
2004-10-26 12:54
yaolei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10-26, 11:39:46发表
为了给自己证明刘邦打仗是个人才,硬是在英布的话里塞上个刘邦。
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也。”
自己看看原话。 [/quote]
刘邦的军事能力你自己去分析,
那句话可以当成刘邦军事能力强的证据吧?
刘邦反秦的时候对秦作战几乎全胜,和项羽作战,除了项羽亲自带兵,几乎全胜,
后来平反,几乎全胜,包括英布,能力你说怎么样?
2004-10-26 12:57
yaolei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10-26, 11:52:08发表
你要是真看过,就不会说出第一句话了。看看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用间第十三。谋略、战术、用间,都是战争的艺术~~
打仗,只有真正综合运用了各种战术、谋略,加上高超的指挥艺术,才是真正的名将!
最后,纠正你的错误,井陉之战并没有什么高级间谍的运用。 [/quote]
兄台,我们对这个问题可以开帖子专门谈井陉之战。
这里我没有贬低的意思,就不多谈了
2004-10-26 13:01
诸葛孔不明
"大多数人受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的影响,把战争当成用诈用奇!而忽略战争本身最重要的地方——精锐士兵,经验丰富善于组织的基层干部,善于利用自己长处和短处的将领!很多人把猜测将领心理和怎么搞阴谋当成胜负的关键!"
其他的不论,楼主的这段话倒是很有道理
2004-10-26 13:08
yaolei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10-26, 12:44:28发表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5, 22:12:06发表
[quote]原帖由[i]elz5000[/i]于2004-10-25, 22:04:03发表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5, 15:52:47发表
一一回复你,三秦之战主要是功劳不是韩信的,主要战斗的是刘邦,周勃,樊浍!
[/quote]
这么说来老毛肯定没用,因为他一场战斗都没参加过
项羽也不怎么样,自己动手的也不多
看来楚汉战争时期最牛的应该是樊哙之流的,参加了多少战斗啊 [/quote]
兄弟,话不能这么讲,韩信献技,就像其他谋士献的军事战略和阴谋能是他一个人的功劳吗?
再说张良当时就献了了计,不是说功劳是张良的吧?
也可以说这是当时一个战略思想,也不是韩信独有的。
到了真正实施的时候韩信没有很大作用,出来的时候也不是这么容易,菜九考证过,当时打的很辛苦。几乎没有出来,后来再别的地方找到出路才杀出去,用优势兵力包围章邯军队,并分割几处。四处转战,才平定三秦,章邯是后来彭城之战后用灌水才解决(可见章邯军事水平也是很高的)。
这样能是韩信的大功劳吗? [/quote]
优势兵力分割包围,这正是作战取胜的正道!在你口中怎么就成了韩信用兵平庸不行的证据了呢?
“四处转战,才平定三秦”,这话看似贬低韩信,仿佛应该坐在那里,三秦自动平定才是真正的军事家。没错,孙子说了,上兵伐谋,不战屈人之兵最好。但是要真的作战,请问三秦那么大,你不四处转战怎么个平定法?
通过这段话还可以了解你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指挥作战。仿佛名将应该身先士卒亲自参予一线搏杀才是军事天才似的。将领是根据战时不同时期的需要,作出正确的判断,进行有效的调度,指挥士兵进行军事行动如同指挥自己的身体一样熟练,能够充分利用一切优势条件,善于用谋用计,综合了这所有,才能称之为名将。在三国志系列里面,用两个指标来体现就是——统率、智力!所以周瑜是名将,郭嘉只能是军师,吕布只能是猛将。 [/quote]
这些是刘邦的功劳,你能把他加在韩信身上?
何况当时的章邯可不是巨鹿时候的,现在都是新兵又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刘邦靠优势兵力,又找到新的出路,能不败?
韩信除了在汉中说了个战略思想(张良早有此念),调过兵吗?指挥过军队吗?出过注意吗?
2004-10-26 13:42
桓大司马
平生不识陈近南兄:井陉之战韩信使用了间谍是yaolei兄自己的揣测,并且有专门的考据文章。辩论是请不要恶语相加
刘邦统兵作战的能力的确还过得去(虽然比之项羽是远远不及),漂亮仗也打过一些
2004-10-26 13:46
yaolei
[quote]原帖由[i]诸葛孔不明[/i]于2004-10-26, 13:01:56发表
"大多数人受三国演义等古典小说的影响,把战争当成用诈用奇!而忽略战争本身最重要的地方——精锐士兵,经验丰富善于组织的基层干部,善于利用自己长处和短处的将领!很多人把猜测将领心理和怎么搞阴谋当成胜负的关键!"
其他的不论,楼主的这段话倒是很有道理 [/quote]
是啊,我也是看演义长大,曾经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后来觉得不合理,才从真正史料以及西方的研究着手。
2004-10-26 13:59
桓大司马
用诈用奇和料敌庙算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十分重要。这不是受三国演义影响。看史书上对战争的记载也可以知道
2004-10-26 14:27
luao
我觉得没太大可比性,不明白楼主为什么拿这两个人比,项羽非一人可敌也,只韩信一人恐怕比不了项羽,战略上刘邦这个团队(不仅仅是韩信,张良也很重要)强,战术上项羽强,项羽是战术专家,不是战略专家,项羽之所以战略不行,也是由他的性格所决定,一个不懂得外交手段的战略家,注定得不到天下,如果日本的中田信村是“日本第一兵”,项羽理所当然能称的上是“天下第一兵”,但纵然是天下第一兵又有何用?打仗不是一只部队的事情,一只部队再精锐再强大,人数是有限的,而项羽的性格却是不断的树立敌人,这样一来敌人却是无限的,以一只有限的兵力去打无限的敌人,安能不败?即使对方能够暂时的屈服于你,其实是在保存实力,承认你是楚霸王,但那也只是暂时的,换句话说反而是颗定时炸弹,仅仅靠武力的征服是很难消磨掉多数诸侯的野心。想要征服天下,仅仅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说到武力,当然不能忘记老成,但项羽和成吉思汗的情况还不同,成吉思汗是另外个民族,而且都是古战场上最强大的武力——骑兵
这样有了民族的隔阂,就不容易有什么异族间的叛变等等这类事情发生。要发生也是同族内部之间,而且蒙古人当时头脑还没怎么开化,刚从原始社会进化过来的,思想都很单纯。也就相对比较团结。
但项羽是汉人,汉人在后秦这个时代,思想已经非常复杂了。论勾心斗角绝对不比现在逊色半分。在这种情况下不小心说句让人误解的话,都会引发对方的报复之心。何况项羽的为人大家也都清楚吧,他的傲慢和刚愎自用为他带来的回报就是,得罪人。
也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说项羽是必然要败的,他自己的军事力量是有限的,由于他刚愎自用,惟我独尊的傲慢性格不仅加速削弱了他的军事力量。还为他带来了无限的敌人,而刘邦却正好和他唱反调,原来项羽手下的能人就都投靠刘邦了,三个臭皮匠也顶个诸葛亮,何况这些能人本领也都很高强,所以刘邦虽然战术比不了项羽,但战略方针是非常正确的,所以刘邦的兵越败越强,人越死越多。而项羽的军队屡战屡胜,却越打越弱。
2004-10-26 14:43
luao
再说句,楼主一定要那这两个人比下战术上的军事能力的话,那我的感觉是
韩信的战术方针非常正确,打仗本来就是不择手段的。但项羽的性格比较光明磊落,不喜欢用这种谋攻,但如果他善于用谋攻的话,他会变的更强。当然如果他善长谋略,也不会培养出这种光明磊落的性格了。
2004-10-26 14:56
snleo
[quote]原帖由[i]luao[/i]于2004-10-26, 14:27:51发表
我觉得没太大可比性,不明白楼主为什么拿这两个人比,项羽非一人可敌也,只韩信一人恐怕比不了项羽,战略上刘邦这个团队(不仅仅是韩信,张良也很重要)强,战术上项羽强,项羽是战术专家,不是战略专家,项羽之所以战略不行,也是由他的性格所决定,一个不懂得外交手段的战略家,注定得不到天下,如果日本的中田信村是“日本第一兵”,项羽理所当然能称的上是“天下第一兵”,但纵然是天下第一兵又有何用?打仗不是一只部队的事情,一只部队再精锐再强大,人数是有限的,而项羽的性格却是不断的树立敌人,这样一来敌人却是无限的,以一只有限的兵力去打无限的敌人,安能不败?即使对方能够暂时的屈服于你,其实是在保存实力,承认你是楚霸王,但那也只是暂时的,换句话说反而是颗定时炸弹,仅仅靠武力的征服是很难消磨掉多数诸侯的野心。想要征服天下,仅仅靠武力是远远不够的。说到武力,当然不能忘记老成,但项羽和成吉思汗的情况还不同,成吉思汗是另外个民族,而且都是古战场上最强大的武力——骑兵
这样有了民族的隔阂,就不容易有什么异族间的叛变等等这类事情发生。要发生也是同族内部之间,而且蒙古人当时头脑还没怎么开化,刚从原始社会进化过来的,思想都很单纯。也就相对比较团结。
但项羽是汉人,汉人在后秦这个时代,思想已经非常复杂了。论勾心斗角绝对不比现在逊色半分。在这种情况下不小心说句让人误解的话,都会引发对方的报复之心。何况项羽的为人大家也都清楚吧,他的傲慢和刚愎自用为他带来的回报就是,得罪人。
也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所以说项羽是必然要败的,他自己的军事力量是有限的,由于他刚愎自用,惟我独尊的傲慢性格不仅加速削弱了他的军事力量。还为他带来了无限的敌人,而刘邦却正好和他唱反调,原来项羽手下的能人就都投靠刘邦了,三个臭皮匠也顶个诸葛亮,何况这些能人本领也都很高强,所以刘邦虽然战术比不了项羽,但战略方针是非常正确的,所以刘邦的兵越败越强,人越死越多。而项羽的军队屡战屡胜,却越打越弱。 [/quote]
虽然我很喜欢项羽,但他最后还是被刘邦耗死了。。他在非军事方面,比如外交,的确不如刘邦,这是他败的很大原因。
不过个人觉得好像项羽有像欧洲的贵族一样的贵族气质(他本也是贵族),好像不屑于在战争之外耍一些手段阴人,也就是为了目的而不择手段,而外交家、政治家那些阴人的手段在刘邦眼里很平常。
所以从个人魅力上讲,我比较喜欢败了的项羽。
2004-10-26 15:16
在爱中沉沦
信息在战争中实在太重要了,没有信息,没有准确的信息,是必然要失败,两千年前的人类战争尚且如此,何况是现代战争呢?孙子兵法十三篇,把用间放在最后一篇,这就是他人万古也不能及的地方。
韩信在这方面是做得很不错的,刘邦也不错,但是项羽在这方面就差多了,也许就是性格刚愎自用的恶果吧。
2004-10-26 16:10
真田信繁
项羽作为千百年来的悲壮英雄,偶也很喜欢他啊……
2004-10-26 19:41
桓大司马
项羽是中国英雄时代的最后一个英雄
尚力不尚德的英雄
2004-10-26 22:17
斜出正入
打仗是项羽强,项羽败在政治上。史书记载项羽学剑无敌,学兵法还是无敌,却没见他学过政治,所以百战百胜还是不免败亡,这个项梁是要负一点点责任的。(大概他没想到自己会那么早死吧,嘿嘿~)
2004-10-27 19:43
飞将军
韩信到齐地,能扫灭群雄,并拥兵十余万南下,打破刘项当时的均衡之势,迫使项羽自刎,自然是韩信强一些。不过论勇猛和武力,韩信就不如项羽了。
2004-10-27 20:06
wzz1968
项羽是将才,不是帅才.他没有战略眼光,一味的打杀,结果胜仗越多,势力越弱.
韩信是帅才,当年拜帅后对刘邦那番谈话,堪称楚汉相争的全局性的指导策略,按此策略,刘邦虽然屡战屡败,但还是打败了项羽.
2004-10-28 10:46
tty1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6, 9:47:16发表
说出证据,什么时候项羽在优势下被刘邦打败? [/quote]
鸿门宴时,项羽40万军队,刘邦10万军队。后来项羽成为王中王,事实上的天下共主;刘邦只不过一偏僻之地的王,项羽是不是处于绝对优势?
2004-10-28 12:29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tty1[/i]于2004-10-28, 10:46:22发表
鸿门宴时,项羽40万军队,刘邦10万军队。后来项羽成为王中王,事实上的天下共主;刘邦只不过一偏僻之地的王,项羽是不是处于绝对优势? [/quote]
项羽那40万军队不全是自己的。多半是诸侯的
后来诸侯军背叛他的太多了
他自己最后的楚军数量是十万吧
2004-10-28 12:40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6, 12:54:28发表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10-26, 11:39:46发表
为了给自己证明刘邦打仗是个人才,硬是在英布的话里塞上个刘邦。
布之初反,谓其将曰:“上老矣,厌兵,必不能来。使诸将,诸将独患淮阴、彭越,今皆已死,余不足畏也。”
自己看看原话。 [/quote]
刘邦的军事能力你自己去分析,
那句话可以当成刘邦军事能力强的证据吧?
刘邦反秦的时候对秦作战几乎全胜,和项羽作战,除了项羽亲自带兵,几乎全胜,
后来平反,几乎全胜,包括英布,能力你说怎么样? [/quote]
自己有了大破绽就顾左右而言他,请回答我英布什么时候在韩信彭越后面加了刘邦的名字?
平反时的环境和秦末天下大乱时根本不具有可比性。双方实力对比悬殊还有刘邦手下有多少人才?到后来跟地位对等同样为国家的匈奴,倒是有个白登之围。
对秦全胜?他打过几次有名的胜仗?
自己知识有纰漏就不要掩饰。
2004-10-28 12:46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6, 12:57:55发表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10-26, 11:52:08发表
你要是真看过,就不会说出第一句话了。看看谋攻第三,军形第四,兵势第五,用间第十三。谋略、战术、用间,都是战争的艺术~~
打仗,只有真正综合运用了各种战术、谋略,加上高超的指挥艺术,才是真正的名将!
最后,纠正你的错误,井陉之战并没有什么高级间谍的运用。 [/quote]
兄台,我们对这个问题可以开帖子专门谈井陉之战。
这里我没有贬低的意思,就不多谈了 [/quote]
错误被我找出来又开始躲了,井陉之战并没有什么高级间谍的运用。你怎么解释你原来的话?
2004-10-28 12:52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原帖由[i]yaolei[/i]于2004-10-26, 12:51:11发表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10-26, 11:32:56发表
[quote]
用间,项羽没有用过,难说。不过料敌,绝对在韩信上,巨鹿,彭城不是料敌如神,怎么可以作到完美呢?韩信至少在彭城之战对项羽没有料到。 [/quote]
拜托,彭城之战韩信根本没有参予~~连这个都不知道还谈什么谈? [/quote]
这个自己看史记,淮阴侯列传 [/quote]
[b]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汉二年,出关,收魏﹑河南,韩﹑殷王皆降。合齐﹑赵共击楚。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闲,以故楚兵卒不能西。 [/b]
你就是通过这段话得出韩信参加了彭城之战的?自己理解去吧。
本版有彭城之战讨论帖,好好看看。比你从书上歪曲解义好的多。
2004-10-28 12:56
贫僧不识陈近南
韩信和项羽都可以算我的乡人,这两个人都是中华史上不世出的名将,也是我追慕的先贤。
不要因为个人喜好就去挖空心思编造资料贬低其人的对手。
2004-10-28 12:58
桓大司马
英布那句话的确说明了他惧怕三人:刘邦、韩信、彭越
首先说的就是“上老矣,必不能来”,然后说“余不足畏”,可见还是很忌惮刘邦的
2004-10-28 16:51
tty1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8, 12:29:42发表
项羽那40万军队不全是自己的。多半是诸侯的
后来诸侯军背叛他的太多了
他自己最后的楚军数量是十万吧 [/quote]
作为军队统帅部下却背叛了他,能说明他强吗?
要说项羽作为大将冲锋陷阵无人可敌我倒是赞同。
2004-10-28 17:10
tty1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8, 12:58:39发表
英布那句话的确说明了他惧怕三人:刘邦、韩信、彭越
首先说的就是“上老矣,必不能来”,然后说“余不足畏”,可见还是很忌惮刘邦的 [/quote]
忌惮刘邦因为他是皇帝,人心所向,并不是他打仗有什么高明。
2004-10-28 20:28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tty1[/i]于2004-10-28, 16:51:25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8, 12:29:42发表
项羽那40万军队不全是自己的。多半是诸侯的
后来诸侯军背叛他的太多了
他自己最后的楚军数量是十万吧 [/quote]
作为军队统帅部下却背叛了他,能说明他强吗?
要说项羽作为大将冲锋陷阵无人可敌我倒是赞同。 [/quote]
那是政治上的原因,非战之罪
2004-10-28 20:29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tty1[/i]于2004-10-28, 17:10:23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10-28, 12:58:39发表
英布那句话的确说明了他惧怕三人:刘邦、韩信、彭越
首先说的就是“上老矣,必不能来”,然后说“余不足畏”,可见还是很忌惮刘邦的 [/quote]
忌惮刘邦因为他是皇帝,人心所向,并不是他打仗有什么高明。 [/quote]
刘邦打仗虽然跟项羽根本没法比,但也有两把刷子,没有你想得那么差劲
页:
[1]
2
3
4
5
6
7
8
9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