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6-20 07:56
yili
新世纪教育构想:从教育实际需要思考产生主体性教育理念
从教育实际需要思考产生主体性教育理念
——学年三段分期连续教学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极大扩充容量实行宽进严出普及高教,师生可选择学习和实践突显个性化灵活组合多样化教育,是极其广泛发掘潜质发现人才解放思想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育理想的憧憬。
1992我撰写《向导教学法实验报告》,我从宏观思考,从我少年上学感受出发,憧憬未来美好的自主可选择的学习和实践的环境,于是次年暑假撰写《新世纪教育构想》,世纪之交《石油教育》杂志刊发。
第一条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向导服务。笫二条实行一学年三个学期新学制,大大提高学校设备资源使用效率,师生可自主选择连续或轮流在校活动或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是实验、实习、创业、打工、疗养、考察等,基本保持原有教学内容和按两个学期成绩升级制度。
这样,每个学校增加一个学期的教学,相当于增加一半的学生,从而实行宽进严出的高校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自主选择,激发学生兴趣照顾学生特長,既保持班级制度集体教学优势,又发挥自主选择扬長避短展示潜力,出现多元化多样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气象。所以,2018.11.8撰写《关于建立“学年三段分期连续教学宽进严出新学制”的构想》及其提案。
最近网搜,外国也有学校实行一个学年三个学期的办法,国内几个高校已在效法。但是,这些学校都是两个长学期(17周)一个短学期(6周),长学期如传统教学,短学期用于组织学生实踐。这当然体现理论联系实践,也应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进步。
但是,与我提出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和实践,创造宽进严出多样化多元化的教肩环境,相差就很远了,师生仍然被校方束缚着手脚,没有摆脱千校一面的传统学校模式。
1993.8.3撰文,提出一学年三个学期这一构想,还没有互联网可以搜索国内外教育信息,也没有相关的著作参考,完全从当时教育存在弊端,希望学校适应时代普及教育和学生自主选择需要设计。2000年文章国内发表,2001北美国际与比较教育学会邀请出席交流,国内尚未见到学界文章研究和推动。
网络偶然搜索,发现国外已经有了一个学年三个学期的做法,国内近期则纷纷效法。但是,对比1993年撰写《新世纪教育构想》,学制改革的做法、过程和目标相去甚远。所以,撰文强调,一学年三个学期的新学制改革,最重要的是学校给师生双方,都提供了自主学习和实践的选择,也为宽进严出的普及教育创造条件。
如果实行一学年三个学期连续教学宽进严出新学制,各地大大提高学校设备资源使用效率,扩大1/3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各级各类学校师生可自主选择连续或轮流在校活动或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可以是实验、实习、创业、打工、疗养、考察等,基本保持原有教学内容和按两个学期成绩升级制度。
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充分发挥向导服务作用,为学生提供选修科目课程和专业构成的最佳方案,推荐和指导选择报考最能发挥学生个性特长的学校和科系,避免专业构成的盲目性和缺失,促成学生个性潜力与学校科系课程配置的科学化和最优化。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万物的认识,是多维度多层面多方向的。因此,人们不可用已有观念,来限定认识世界的方式的多样性,只有思想和科学研究探索的自由自主的环境,才有可能发现和开拓新的认识领域,出现原始创新的科研成果和推动认识的新的发现。
同样,人的潜在能力,也是多维度多层面多方向的。家长、教师和管理者,凭个人印象、观察不可能了解他人多样的潜在素质,甚至被了解个人也不能在没有接触某种事物前明白自己所特有的潜在素质。
因此,只有让青少年在广泛浏览和批判继承丰富间接知识同时,提供和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多种多样的联系实际的自主选择的社会实践和观察思考,学校教师热心提供学习和实践的向导服务,导而不主办而不包启而不发,鼓励学生多方向观察、体验、思考和探索,才能在认识世界自主选择和探索过程中显露青少年特有的潜在素质,闪耀出无法预知的潜在素质在科研创新中耀眼的奇光异彩。
这就是现代教育指导思想“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在1988-1992我国教育研究实践中产生的客观现实依据。
新乡医学院报(2003) :学校是爱心之花盛开的地方
网友yili在中国教育科研网教盲论坛上发表言论,倡议制订新教育改革措施,致力于创办新型半工半读学校,以救助失学青少年和普及职业技术教育。其设计的这种新型半工半读学校,实行一学年三个学期的新学制,分期轮流参加教学和生产,实行“劳学结合,以劳养学”,“半工”效益和“半学”质量兼顾。
yili称这种学校不仅大大节约教育资源和时间,而且可以还距离招生、办学和组织生产,克服了贫困地区不利客观环境的局限,有利于灵活机动地选择资源和市场,从而救助成千上万的农村失学青少年,使其成长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实踐能力的一代新人。
宽进严出可选择教育是培养和发现杰出人才的广阔原野
清华大学郑泉水院士是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他表示,培养顶尖创新人才,要满足 “三大要素”——是否具备特定的历史机遇?学生是否对某个方向或问题充满激情?学生能否获得杰出导师提供的引导?
郑泉水表示,只依靠高校发现具有创新潜质的“苗子”,并不足以回答“钱学森之问”,还需改革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体系,这将是一场教育的大变革。
青少年的潜在素质,随着身心的成长和环境机遇的刺激,有些会外显表现为特殊兴趣,大多数未达临界不能破壳而出。所以,一方面要重视伯乐识马,更重要的是创造校园自由思想,兼蓄并包的宽松环境。
要重视校内外组织学生集体活动,培养青少年“互助合作”和“自理自立自治”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科学决策”。
从幼儿园到大学,教师积极热诚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提供向导服务,导而不主办而不包,注重学生批判继承间接知识,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多向思维独立思考;广泛搜集信息和数据,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加工分类,发现问题追根寻源“大胆设想谨慎求证”,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完善精益求精,尊重事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青少年科学态度的普遍养成教育,在不同的环境的激发产生顿悟,潜在的优秀素质就会外显,如同石油钻井,一旦触及蕴藏的高压油层,就会井喷般爆发。应该说明,除非人生理特异功能,青少年的潜在素质具有多样性,因而尊重和鼓励青少年自主选择多次尝试,不怕失败百折不挠,才有望发现少年天才,不会埋没大器晚成的栋梁。
我们深信,人的多元潜能表现为兴趣,兴趣也是多种多样的,是可以培养和迁移变化的。只有自由的思想,自主的选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爱的校园,才会出现英才辈出万马奔腾的创新的原野。
清华大学郑泉水院士是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首席教授,他认为:“钱学森之问”最大的挑战是,如何识别并招入具有巨大创新潜质的人才”。
无论基础教育还是职业技术教育,要重视学科教育必须“宽基础+活模块”,也就是“必修课+选修课”。必修课主要是掌握学习和研究的必备工具,要熟练掌握和应运。选修课要精细深入,可以灵活组合边际融通,适应个性和解决实际存在问题。
只有可以容纳奇异提问的爱迪生的老师,只有不歧视吶于言的爱因斯坦的学校,才可能为异彩纷呈的天才打开思想的枷锁,让人类智慧的方舟遨游宇宙星空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yili 于 2021-6-20 08:35 编辑 [/i]][/color]
2021-6-24 16:04
yili
曾格格【我的教育指导思想】[url]https://www.jianshu.com/p/4bbb79607baf[/url]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向导”是现代教育指导思想。
师生关系的认识是教育学指导思想的发展。在解决教育发展问题时,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深入思考,寻找教育问题存在之症结,探索解决教育问题的途径,修正和扬弃曾经权威的理论,而不应抱残守缺自圆其说。在讨论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概念的界定,然后要从教学过程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观念,这样才有可能促成教育学的发展。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思想,但是,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不能叫做“学生为中心”,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是合作关系,相互是平等的友好的尊重的。然而,先知和后知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不同,学生要积极主动学习、批判地继承和探索,不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地盲目乱干,也不能如原始初创那样摸索一万年,必须有先知的老师来提供向导服务,以减少或避免后知在学习过程不必要的延误和损失。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