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0-17 22:49
财务成本管理
中秋无见月,佳节难归乡.
时下虽欢聚,须臾便参商.
世人多如星,谁胜天父光?
帝尊一声吼,苍生破胆肠
失意便落寞,得志即猖狂.
纵使千般跃,不能破五常.
生当早行乐,何故太神伤
宁为红颜笑,肯舍自由邦
人分三六九,兽分虎豹狼
狼嚎无人问,独归赴远方
今夜且大醉,明日再奔忙
片刻即入梦,不思生短长.
2004-10-18 13:55
独孤烈云
看时懂七分,想时懂三分。
再一想,只觉得高深了·
2004-10-18 17:32
水荷
有两个疑问请教楼主,一个是首句为何不做"中秋不见月",更觉气派.第二是这首诗的含义,看了好几遍,只觉高深莫测.
2004-10-19 00:41
独孤烈云
人分三六九,兽分虎豹狼
呵呵~平仄我不要了!~
但还有意思不太清晰,还望楼主赐教!~
2004-10-19 08:41
花影吹笙
乌鸦的古风?他一向就是散文大家,想从他的YY里找意思,不如去树上捉鱼还比较可行。
2004-10-19 08:49
ADIEU
本来还想求解的,既然楼上的和楼上的楼上以及…………都说了,偶就不发表意见了。
倒是古风无所谓平仄韵律的…………
2004-10-19 13:46
财务成本管理
[quote]原帖由[i]花影吹笙[/i]于2004-10-19, 8:41:14发表
乌鸦的古风?他一向就是散文大家,想从他的YY里找意思,不如去树上捉鱼还比较可行。
另送孤陋寡闻之熊文章一篇
人真的可以缘木求鱼 柬埔寨捕鱼花样多
--------------------------------------------------------------------------------
[url=http://www.sina.com.cn]http://www.sina.com.cn[/url] 2003年06月11日12:03 世界新闻报
王忠田
“敏德克敏德雷”(有水就有鱼)是柬埔寨民间的一句俗语,也是柬埔寨渔产丰富的真实写照。我曾经先后在柬埔寨工作将近7年,在这期间,我不仅饱尝了各种新鲜鱼的美味,还见识了柬埔寨多种多样的捕鱼方法。
亚洲第三大河——湄公河纵贯柬埔寨,其支流遍布全国。特别是在金边与湄公河交汇的洞里萨河及其上游的洞里萨湖,更在柬埔寨的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柬埔寨语中,“洞里萨”(Tonle Sap)的意思是“淡水河”。洞里萨湖是东南亚第一大淡水湖,旱季时,湖长150公里,宽32公里,其周边有暹粒、马德望、菩萨、磅清扬、磅同等省份。每年雨季(5月至10月),湄公河水暴涨,洪水通过洞里萨河倒灌入洞里萨湖,使湖面迅速扩大,从3000平方公里扩大到10000平方公里,淹没大片农田和森林,形成“水淹林”。水淹林能够为鱼类和水鸟提供丰富的食物,成为它们重要的繁衍生息之地。
天然鱼仓 缘木求鱼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重要的湿地系统,是世界著名的淡水鱼区,为世界上产鱼量最高的水域之一,被誉为“柬埔寨的鱼仓”。雨季,各种鱼类在洞里萨湖中繁殖生长,到11月份进入旱季时,鱼类已经长大,柬埔寨便进入繁忙的捕鱼季节。每到此时,鱼贩们便到洞里萨湖畔收购鲜鱼,运到各地销售,很多农民也纷纷前去购买鲜鱼,制作鱼干、鱼酱、鱼露等,在家里长期保存,供全年食用。
我曾应柬埔寨朋友的邀请,乘快艇在浩瀚的洞里萨湖上遨游。当时正是涨水季节,辽阔的湖面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洞里萨湖上有一些水上渔村,那里住的都是以捕鱼为生的渔民。他们把一些大空油桶捆绑起来,上面铺上木板,再盖上房屋。这种水上房屋既可以锚泊在一个地方,也可以随水漂流。
在湖畔水较浅的地方,我看到有不少淹没在水中的木棍。柬埔寨朋友介绍说,那是居住在附近的农民用来捕鱼的。他说,这叫做“水下树林”,就是在洞里萨湖涨水之前,在即将被水淹没的地方用木棍插成一个个圆圈,涨水后,圆圈被淹没,就会有鱼在圆圈内生长繁殖。待水退后圆圈里自然会有很多鱼留下来,只要进入圆圈把鱼收起来就行了。
朋友说,这种“水下树林”只是捕鱼方法的一种,人们还能够在大树上抓到鱼呢。什么?在树上抓到鱼?那不就是中国成语所说的“缘木求鱼”吗?那怎么可能呢!朋友见我露出迷惑的神情,便解释说,在被水淹没的湖畔树林中,一些老树身上有树洞,有些鱼会躲到树洞里去,当湖水退下之时,一些藏身于被水淹没的树洞中的鱼来不及随水退走,于是人们便可以在树上抓到鱼了。洞里萨湖里还有一种小鱼,它们不但会游泳,还能用它们的胸鳍爬到树上去或在陆地上爬行,人们也能在树上抓到它们。啊,太神奇了,这才是真正的“缘木求鱼”?
钓鱼,并不稀奇,但是坐在家里就能钓鱼,那就有意思了。有一次,我乘车从金边去吴哥古迹参观,当时正值雨季洞里萨湖涨水之时,洪水淹没了6号国家公路。在路过磅同省时,我看到路边的村庄里有人坐在自己家的高脚屋上钓鱼。柬埔寨的房屋大部分是高脚屋,房子建在木柱或水泥柱上,有梯子通向地面,上面的房间住人,下面的空地堆放杂物或饲养家禽家畜。因此,即使洪水淹没下部,房间里仍无妨碍,而且可以坐在家里垂钓,吃到绝对新鲜的鱼。拦河捕鱼 手到擒来
柬埔寨人最奇特的批量捕鱼方法是在河流中插木棍捕鱼。虽然都是插木棍,但我也看到过几种不同的方式。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开车沿1号公路从金边去湄公河渡口乃良游玩。在码头附近一条湄公河支流的入河口处,我们观赏了柬埔寨人捕鱼的情景。只见他们用木棍和竹杆在河中插成一个大长廊,长廊上游的一端两边是敞开的,一直延伸至两岸,下游的一端只留下一个约半米宽的出口,出口处放一只箩筐。我们看到,随水流游来的鱼儿碰到木棍,只好沿着长廊向下游,最后从长廊出口出来,便纷纷掉进渔民放置的箩筐里,渔民们真可谓“站享其成”了。一箩筐满了,再换上一个箩筐。买鱼的人多数是鱼贩子,他们都站在岸边排队等候。我们看得兴起,也买了一大塑料袋鱼,渔民并不称重量,随便说了个很便宜的价钱,我们就把鱼提走了。我们把鱼拿到乃良市的一家餐馆,请厨师帮助烹调。只见厨师把鱼洗净后,并不开膛,直接把鱼拿去在炭火上烤。烤熟后,我们按照柬埔寨人的办法,把鱼皮剥掉,取出鱼肉,蘸上厨师调好的鱼露汁,吃起来味道鲜美极了。
我还看到过一次规模更大的捕鱼活动。那是在洞里萨河的一条支流上,人们也是把河面用插上的木棍拦住,中间形成一条通道,而通道的形状弯弯曲曲,像迷宫一样,且宽度逐渐变窄,最后留下一个1米左右的出口,出口外又用木棍插成一个直径三四米的圆形围栏,围栏上方架一个滑轮,滑轮下方吊一个大筐,有绳索经过滑轮通向河岸。只见人们把大筐放入围栏,过一会儿再拉上来时,就是满满的一大筐鱼。对这种捕鱼方法及柬埔寨渔产的丰富,我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
我见到的最大规模的捕鱼活动是在洞里萨河上。当时,柬埔寨有关部门邀请我和同事们去参观捕鱼。我们乘船到达捕鱼处,只见人们在洞里萨河中钉了一排粗木桩,将河面拦住,中间开一个1米多宽的口子,口子处挂着一张圆筒状的大渔网,渔网长度足有10多米。我看到在木桩的上游,有一些人乘着小船向木桩口子处驱赶鱼群。过了一段时间,木桩下游有两只小船划向渔网的两侧,用木棒敲打渔网,把鱼赶到网的底端。当两只小船到达渔网尽头时,人们把连在渔网上的一个约长两米的长筒形大竹篓提上事先等在旁边的渔船,打开竹篓的盖子,船舱中立即堆满了上百公斤活蹦乱跳的鲜鱼!我们这些参观者不禁爆发出一阵惊叹声。
[/quote]
少见多怪,缘木求鱼和另辟蹊径一线之差耳
2004-10-19 14:23
独孤烈云
呵呵~
是的是的!~
悲风见解的是!~
只是我这人与别人又有不同!
让我缘木求鱼我必定求到的是木鱼了!~
声声木鱼响,
片片思绪飞!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