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22 12:32
KYOKO
穷人思维VS富人思维,到底哪里不一样?
很多人说,“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穷人思维”。在现代社会,决定一个人是不是“穷人”,不是根据他先天的物质条件,而是他们的思维方式。
穷人思维并不是说穷人才有的想法,而是说带有这种思维会导致贫穷、越来越穷。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日入500,打扫你的房子需要一天时间,请清洁阿姨是300,你会怎么做?
看到这里,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当然是雇人打扫啊。
但实际上,大部分人选择的是自己打扫。
富人思维用钱买时间,穷人思维用时间换钱。
穷人的时间不值钱,所以愿意用时间换钱,这是一种“经济行为”。但当你的口袋已走出穷困,却仍然把自己的时间、别人的时间看得太不值钱的话,说明你的脑袋依然停留在“穷人思维”中。
再举个例子:很多人毕业后会面临租房的问题——那么到底应该选择离公司近的但是贵的房子还是离得远但是便宜的呢?
因《屌丝男士》和《煎饼侠》大火的导演大鹏分享过自己很有意思的一个经历: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就在郊区有了套房,但我从没住过。我的公司在长安街的时候,我就住长安街旁边,当公司搬到五道口的时候,我也搬去了五道口,为的就是比别人多一个机会。
当主编需要人的时候,他打电话我第一个到公司,然后我可以把这个事处理得很完美。”
和租房一样,生活中很多所谓的“省钱绝招”,其实都是坑你没商量:
看书不想花钱买,就在网上搜盗版,时间成本你计算过了吗?而且,这些免费的东西还会捆绑无数的流氓软件,清理它们要浪费很多时间,还有可能中病毒让你电脑彻底当机;
你为了几块钱的优惠输入了手机号领取可能根本用不上的优惠券,从此你要忍受无穷无尽的垃圾短信骚扰;
想去看个电影,在各个团购App看了对比了几个小时才决定买哪张票;
观看免费的视频而不付费买会员,宁可忍受开头120秒的广告(现在这广告还丧心病狂地插播到了中间)。
这些一系列看似免费的东西,其实才是最贵的。
但是我们还是愿意选择这些“贵”的东西,其实这些都是“穷人思维”的表现。
再给大家看一个案例:
之前有一部超级烂片《热血雷锋侠之激情营救》,豆瓣上95.7%的人打一星,但根据经验,再烂的片子,中途退场的人也不会超过30%,就是说,在65%的人看来,90分钟的时间价值不会超过30元的票价。
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穷人思维”往往过于注重“沉没成本”。
什么叫“沉没成本”,就是你花了30块钱看电影,无论电影好看不好看,这个钱都回不来了。
有一个有趣的“买鞋定理”。假设你在商场买了双鞋,大小没问题,但真正穿时却发现夹脚,退又退不掉,于是,你会经历下面的心理挣扎:
“不甘心定理”:这双鞋对你而言越贵(换句话说,你越穷),你尝试穿一下的次数也就越多(受的罪越多);
“侥幸定理”:你确定穿不了了,那么这双鞋越贵,你放在家里占地方的时间越长;
“绝望定理”:无论你放多长时间,总有一天,你都会把它扔了,有多远扔多远。
世界清静了。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富人思维”的则完全相反:花钱,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为了享受,两样都不搭的事,就不值得白白浪费精力。
所以,这就是穷人跟富人之间,思维的差距。
每个人都想成为富人,但世界上的富人总是少数,这是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铁律。到底什么是穷人思维?什么是富人思维?我们来对比一下穷人和富人在思维上的七大对比:
思维一:穷人忙手脚,富人忙头脑
忙手脚,自然是体力劳动;忙头脑,自然是脑力劳动。穷人每天在干的事情就是工作、工作、再工作,或者娱乐、娱乐、再娱乐,看上去是勤奋,实质上多数时候是瞎忙。
富人每天都在忙头脑,不思考就不舒服,不学习就不舒服,不交流就不舒服。哪里有学习机会,就往哪里跑;哪里有资源,就往哪里跑;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跑。
思维二:穷人认命,富人改命
这样的话,相信每个人一生中听无数人听过:这就是我的命,我天生不是做生意的料,我天生不会带团队,我怎么样都不会写文章。凡事说这样话的人,一定是穷人,终身不会成为富人。最可怕的不是某项技能,而是那种思维模式,否认自己的学习能力。
穷人就是用借口来安慰自己,说这里没天赋,那里没条件。而富人也会遇到自己不会的东西,但他们从来不会去抱怨,他们会想方设法改变。甚至他们对困难有一种渴望,征服了困难只会让他们变得更强大!
思维三:穷人省钱、花钱,富人赚钱、投资
假如你有一百元,打算用来吃饭,如果你一个人吃了,这是消费;如果你请一个最近认识的朋友去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谈合作,这就成了投资。
10块钱用于投资,一年后可以变成15元,用于消费立马变成0,投资会随着时间的延长价值越来越大。
思维四:穷人学技术自己干,富人学整合找人干
假如公司来了一个国外的客户,是选择自己学英语呢?还是花钱找翻译?答案显而易见,自己花大量时间去学习英语,不光学不好,也会用不好,时间的价值全部浪费掉。花钱找一个随身翻译,高效解决问题,这是资源整合的思维。
一个再牛的统帅,不可能开飞机,不可能开坦克,不可能开汽车。找来的人才,授予他们权力就OK!同样的企业管理,老板不可能把全部事情干了,而是要整合多方面的人才一起来配合做事!企业才能容易做大做强!
思维五:穷人占小便宜,富人吃小亏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小便宜呢?买彩票就是典型例子,表面上看,2元可以中五百万。实际从概率上来算,每天买一次得买几百年才有机会中五百万。
你身边总会有这样的人,一群人去吃饭,到结账的时候总是找理由拒绝买单。经常抢着买单的人,其他人对他越来越有好感,从来不买单的人其他人都会反感的。从整合资源的角度来看,这两者高下立判!
思维六:穷人获得-再付出,富人付出-再获得
有一句话:怕吃苦就吃一辈子苦,先吃苦只会苦一阵子。对财富,你是想先得到再付出,还是先付出再得到?对友情,你是想先得到再付出,还是先付出再得到?对爱情,你是想先得到再付出,还是先付出再得到?对健康,你是想先得到再付出,还是先付出再得到?答案都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付出,又怎么会获得呢?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得到些什么!
思维七:穷人走亲戚,富人交朋友
谁都有亲戚和朋友,也需要经常去联系。问题是,穷人和富人的做法完全不一样。过年的时候,穷人基本上是走亲戚,很少走朋友。当然了,这和穷人的圈子有关系,因为圈子小,所以穷;富人在过年的时候,更多的是交朋友,积累更为广泛的人脉关系。
人就是的资源,选择和怎么样的人发生关系,结果显而易见。
最后,贫穷不是你的错,你不想改变才是大错特错。想改变口袋,首先改变你的脑袋!
笔者画笔点金,经常关注国际军事形势和重要消息面,对现货原油沥青/白银,天然气,股票外汇,期货等大宗商品有深入研究。一个选择,一份信任,一生收获。如果目前正在做这方面的理财投资,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或者对现货投资感兴趣,想学习相关的技术和方法,可联系本人。
====================================
咱肯定是属于穷人:hz1015:
饭菜买回来不好吃也得吃掉,电影看到一半不好看也得看完:hz1033:
支付宝上抽了个6.88的线下现金红包,咱千方百计的想把它用掉,不用掉就“亏了”(是不是亏6块8不知道,但肯定是亏了);还有天猫超市也有俩券,一张3块的,一张满100减15的,不用掉不舒胡啊,何况咱还有轻微强迫症:hz1035:
ps:s老弟,你怎么看:hz1010:
2017-7-22 13:02
住持方丈
最后一句是广告语. . .
2017-7-22 15:47
墨叶
日入500不能保证每天能入。找一个没事的日子做家务无妨。
如果本来就是准备拿30元消遣,那么继续看也合理。
所以,有时候并非是穷人思维,而是时间的价值还得不到体现。
2017-7-22 15:57
落叶聚还散
“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就在郊区有了套房,但我从没住过。我的公司在长安街的时候,我就住长安街旁边,当公司搬到五道口的时候,我也搬去了五道口,为的就是比别人多一个机会。
当主编需要人的时候,他打电话我第一个到公司,然后我可以把这个事处理得很完美。
-----------------------------------------------------------------------------------------------------------------------
这个是在扯淡。
2017-7-22 16:21
zhouhuan
思维方式难道不是先天给的?出生在贫穷家庭和出生在富人家庭,思维方式能一样?
2017-7-22 19:48
KYOKO
回复 #4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扯嘛?
介应该是特例,具体单位具体工作不一样
2017-7-22 19:51
KYOKO
回复 #3 墨叶 的帖子
主要还是相对来说,中国人的时间不值钱
不好看的电影也要看完,回去也是看电视;广告最多也就1、2分钟,看就看吧,至少是不要出会费;不合脚的鞋子,舍不得扔啊,几十块钱呢,看看谁家有要的给他家
2017-7-22 19:55
KYOKO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小便宜呢?买彩票就是典型例子,表面上看,2元可以中五百万。实际从概率上来算,每天买一次得买几百年才有机会中五百万。
=======================================
s老弟,介可不是咱说的啊,看看吧,咱从不幻想中500w。别人怎么定义买彩票的?小便宜!:hz1007:
2017-7-22 21:07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7-22 19:48 发表
扯嘛?
介应该是特例,具体单位具体工作不一样 [/quote]
先不说别的。你月收入税后一万,
假如你在单位旁边租房子,一个月8000,在远一点的地方,3000,不谈别的,你每个月吃饱饭都难。
假如单位附近5000,你也多花2000,如果这2000省下来,你去充电,以后不更有用?
2017-7-22 21:51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落叶聚还散[/i] 于 2017-7-22 21:07 发表
先不说别的。你月收入税后一万,
假如你在单位旁边租房子,一个月8000,在远一点的地方,3000,不谈别的,你每个月吃饱饭都难。
假如单位附近5000,你也多花2000,如果这2000省下来,你去充电,以后不更 ... [/quote]
我也覺得那題不一定對,但光哥這個反駁沒打到點子上
大鵬那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單位旁邊租了房子,工作更有幹勁,這時月收入就不是10000了,而是18000之類的
"富人思維"嘛
2017-7-22 22:21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棕炎陽[/i] 于 2017-7-22 21:51 发表
我也覺得那題不一定對,但光哥這個反駁沒打到點子上
大鵬那句話的意思是說在單位旁邊租了房子,工作更有幹勁,這時月收入就不是10000了,而是18000之類的
"富人思維"嘛 [/quote]
不可能,80%的提升,就算提职,基本上也达不到这个幅度,除非让人挖走。一般来说,平均每年能涨10%就相当不错了。
在现在北京,就算每月工资给你涨个两三千,都激励不了什么员工士气。
还有,单位突发有事,一般属于那个部门的,先找的是部门领导,然后是部门领导安排,这个安排可不是按照谁离单位近找谁。
如果你说,房租差个百八十元,离单位近,上班不累,从而令干劲更足,这还有点道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7-7-22 22:23 编辑 [/i]][/color]
2017-7-23 08:37
KYOKO
回复 #11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在现在北京,就算每月工资给你涨个两三千,都激励不了什么员工士气。
======================================
咱不胡,除非光哥接触的个个年薪百万。私以为,只要每个月能涨个5%的工资,很多人都乐得屁颠屁颠的鸟:hz1015:
2017-7-23 08:44
KYOKO
另,每个月涨5%,咱计算器按了下,差不多一年能涨80%工资
光哥您是不是从火星来的?地球上能做到介点的人极少
2017-7-23 09:28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7-23 08:37 发表
在现在北京,就算每月工资给你涨个两三千,都激励不了什么员工士气。
======================================
咱不胡,除非光哥接触的个个年薪百万。私以为,只要每个月能涨个5%的工资,很多人都乐得屁颠屁 ... [/quote]
哈哈哈哈哈哈:hz1007:
光哥意思是月工資漲兩三千,水兄理解成連續每個月都漲兩三千
2017-7-23 11:09
KYOKO
回复 #14 棕炎陽 的帖子
即使每年月工资涨2、3q,对月薪2、3w的人来说也涨了10%,还不满意?况且,即使在帝都,月薪2、3w已经是中上等了,您不能光看光哥光嫂等高收入人群,还得看看普通老百姓,对他们来说就涨的更多鸟
2017-7-23 11:46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7-23 11:09 发表
即使每年月工资涨2、3q,对月薪2、3w的人来说也涨了10%,还不满意?况且,即使在帝都,月薪2、3w已经是中上等了,您不能光看光哥光嫂等高收入人群,还得看看普通老百姓,对他们来说就涨的更多鸟 [/quote]
頂樓的內容我認為半真半假吧
大鵬那種話絕大部分情況都不是真實的
全信這種話會吃虧的
這個原理上也容易理解
成功學分享家也是人,也有私心,肯定不可能把發家事跡一五一十全說出來
必須得虛化一部分
另外肯定要美化一部分,強調自己很努力,很聰明之類的
當然還要把一些見不得光的隱去
要我分享我也肯定只能這麼說
但是去蕪存菁,有則加勉無則改之一部分也是好事,隨便聽聽嘛
對於我們普通人思維來說,肯定有一部分是非常短板的,才導致我們身處自己所在的階段
大鵬那個內容很極端的情況下合理,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很難操作,甚至對於他自己來說都不一定合理
花A元住近一點,從而得到了更好的發揮,於是提升了B元的進帳
A>B,完全有可能,反之也完全有可能
看每個人的發揮
2017-7-23 11:59
KYOKO
有句话说,成功是很蓝、无法复制的。如果普通人都能复制的话,那介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成功人士了,那就又回到原点,介些人又变成普通人了,还是需要有、必须有、一定有一批更优秀的人站出来。
顶楼介些,先不说对错,普通人很蓝认同,或者说,认同也没用,他们很蓝做到
2017-7-23 12:24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7-23 11:59 发表
有句话说,成功是很蓝、无法复制的。如果普通人都能复制的话,那介世界上绝大多数都是成功人士了,那就又回到原点,介些人又变成普通人了,还是需要有、必须有、一定有一批更优秀的人站出来。
顶楼介些,先不 ... [/quote]
成功和不成功不是分割的,而是連續的
成功是100LV,不成功是20LV,複製成100LV是難,複製成25LV不難
當然不能光靠喝雞湯來複製
2017-7-23 12:38
KYOKO
回复 #18 棕炎陽 的帖子
您说的对。但复制成25LV没人关心,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举不胜举
一个100LV成功的人讲他的成功史有人听,一个25LV成功的人讲谁去听?咱说的复制成功,是以100LV、90LV为限的,那些25、30的自然不在其内
2017-7-23 12:55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7-23 12:38 发表
您说的对。但复制成25LV没人关心,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举不胜举
一个100LV成功的人讲他的成功史有人听,一个25LV成功的人讲谁去听?咱说的复制成功,是以100LV、90LV为限的,那些25、30的自然不在其内 [/quote]
飯要一口口吃啊.......如果20LV人對25LV的人充滿不屑,那當然永遠也成不了100LV
比自己略高一點的恰好是最優的學習對象
對於不太迷信的人而言,成功學一聽無妨,不太可能可以完全複製,但提高1-2LV很有可能
2017-7-23 13:20
KYOKO
回复 #20 棕炎陽 的帖子
战术上不该不屑,但战略上肯定不屑。一个25LV的人写他的成功史,您说20LV的人会看吗?虽然他的25LV更实用、更接地气,但是,没人写,因为他知道写了也没用,没人看
不管25、50、80的,喜欢看的都是那些100的
2017-7-23 13:38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7-23 13:20 发表
战术上不该不屑,但战略上肯定不屑。一个25LV的人写他的成功史,您说20LV的人会看吗?虽然他的25LV更实用、更接地气,但是,没人写,因为他知道写了也没用,没人看
不管25、50、80的,喜欢看的都是那些100的 [/quote]
對於20LV來說,聽25LV的其實更有用
但聽100也沒問題啊,100的理論水平高,但當然私利上人家不會分享太多
20看100的人也肯定有所得,也可以提高一點點
但要小心點,有糖也有毒藥,不要被帶上邪路了
總得來說一聽無妨,不能說非要一聽就能馬上到100,不然就拒絕聽
這種心態不必要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棕炎陽 于 2017-7-23 13:41 编辑 [/i]][/color]
2017-7-23 17:40
sos2290
最后一句亮了,说了半天在打广告
2017-7-24 00:42
朱炎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7-22 19:55 发表
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小便宜呢?买彩票就是典型例子,表面上看,2元可以中五百万。实际从概率上来算,每天买一次得买几百年才有机会中五百万。
=======================================
s老弟,介可不是咱说 ... [/quote]
买彩票确实算富人思维
富人思维就是投资,不是靠自已挣钱
用少量的钱博更大的利润,相应承担更多的风险
实际从概率上来算,一个成功的富人背后是一大波用富人思维规划人生而失败的炮灰
2017-7-24 07:49
KYOKO
回复 #24 朱炎陽 的帖子
实际从概率上来算,一个成功的富人背后是一大波用富人思维规划人生而失败的炮灰
==========================================
和咱的一样啊。可s老弟、艳阳从来不考虑介点的。他们只考虑:1.国家拿钱去是办大事 2.老板姓出几个小钱输了也就输了,不碍事儿。——要知道,开赌场的都希望赌客有2的思维,来赌不嫌小:titter:
2017-7-24 09:28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7-24 07:49 发表
和咱的一样啊。可s老弟、艳阳从来不考虑介点的。他们只考虑:1.国家拿钱去是办大事 2.老板姓出几个小钱输了也就输了,不碍事儿。——要知道,开赌场的都希望赌客有2的思维,来赌不嫌小
[/quote]
:hz1011:
我可不是這意思
我意思是說把多數人的小錢集中到一個中獎者身上,扣去一定的流失,也不一定是損失,有可能是好事
例子我已經舉了,經濟規模嘛
100個人,人人都有2元,不一定比99個0元+1個70元的狀態好
2017-7-24 09:46
szwd1997
他每一段的小标题是对的,经济学思维我几年前在回帖时也分享过。
经济学讲求机会成本往往无视[b][color=Red]过往的[/color][/b]会计成本。
假设有人请刘德华去讲课,2小时,给他5k。一般人就说了,刘德华1小时赚2k5,我鄙视,比我一个月赚得都多。但真是这样吗?
同样的时间刘德华可能去拜访朋友,可能去电影,可能陪伴父母尽孝,可能看书自我学习,可能练习唱歌,可能去拍戏。这些里面金钱价值最高的无疑是拍戏,假设1小时1w。同时间段中无论他此刻是看电影、拜访朋友、陪父母吃饭、看书、练习唱歌、还是拍戏,他都不能做其他的事了。那么经济学的成本如何定义?就是相同时间里,除却选择项目外,其他项目[color=Red]最高价值的待选项[/color]即为成本。
刘德华拍戏2个小时可以赚2w,如果此刻外面有人排队找他拍戏,他选择去讲课,他的成本就是2小时拍戏的价值。从收益的角度讲他是亏钱的,如果没人找他拍戏,有人找他做广告,他的成本就是相同的时间去做广告。刘德华去看电影同理,电影票30元,无论刘德华看不看完电影,这30元已经不可逆,没有意义。他的成本同样是相同时间内最有价值的事情之一。
所以刘德华无论做什么事情,他的成本就是拍戏,他如果选择拍戏,他的成本就是除去拍戏外,价值最高的选择。
你去吃牛肉面,牛肉面15元,你觉得面不好吃,你强行吃,也许会给你带来不适。你咬着牙吃完这碗面,说白了,就是在相同的时间段内,你认为你赚不到15元罢了。你如果像明星那样的收入就是150元一碗面,你也可以吃一口丢掉也不可惜,因为你很容易赚回来。经济学做任何举动都有成本,当15元不可逆时,你以为你吃掉了这碗面,你就没有成本了吗?你的成本是可能因为你的不适感,一整天不舒服,参加不了任何活动(出场费的损失),也许还要去医院看看(医疗)。所以你的成本是健康的恶化。
你买了一个球票,30元。可惜了,刚好球赛那天狂风大雨,你去,实际上你就是为了赚那30元。但你去了,你的成本就是可能被风吹病,被雨淋湿,增加感冒几率。所以你选择不去的成本就是看球赛的快乐,你选择看球赛的成本是你的健康。穷人就是拼了命,也要赚了这30元,因为你给他相同的时间,他赚不到。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缺少机会,他碰到烂片,烂片要看2小时,穷人2小时赚不到30元,所以穷人选择将烂片看完是对的。看完了,就相当于2小时赚了30元。而富人他机会多,备选项多,往往不会拘泥于一隅。富人的机会成本更重,选择更多,所以往往要纠结盘算。穷人往往路穷,眼前就一个结果,没有选择余地,所以往往不纠结。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szwd1997 于 2017-7-24 10:40 编辑 [/i]][/color]
2017-7-24 10:07
若云邪尊
对比了一下,楼主的思维方式,穷富各一半 算啥?
2017-7-24 10:16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若云邪尊[/i] 于 2017-7-24 10:07 发表
对比了一下,楼主的思维方式,穷富各一半 算啥? [/quote]
正常人,中產嘛,我接觸的人群裡大部分都這樣,沒有絕對的富人思維和窮人思維,基本都是各一半
2017-7-24 10:45
朱炎陽
[quote]原帖由 [i]棕炎陽[/i] 于 2017-7-24 09:28 发表
例子我已經舉了,經濟規模嘛
100個人,人人都有2元,不一定比99個0元+1個70元的狀態好 [/quote]
100個人,人人都有2元,A可以把他的2元做成包子卖给bc,b可以做汽水卖给ac,大家都有吃有喝
99個0元+1個70元,那个有70元的赚不到任何人的钱,因为其它99个都没钱!
最后的结果是99个把那个人打死,把钱分了.
你这个经济模型是不完整的,他必须有个前置条件,就是在这百个人之外还有其它的有钱人.
很多个村子,每个村子的经济规模是相等的,才玩得下去
你把所有村子的钱集中到一个村子,干更大的事,又玩不转了
上升到全球层面,你会发现钱不能集中
比如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规模占全球一半,这个时候美国不是集中钱
反而是把资金大量借到欧洲去,让欧洲的恢复,让日本恢复,才有得玩
2017-7-24 11:09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朱炎陽[/i] 于 2017-7-24 10:45 发表
100個人,人人都有2元,A可以把他的2元做成包子卖给bc,b可以做汽水卖给ac,大家都有吃有喝
99個0元+1個70元,那个有70元的赚不到任何人的钱,因为其它99个都没钱!
最后的结果是99个把那个人打死,把钱分了.
你这个经济模型是不完整的,他必须有个前置条件,就是在这百个人之外还有其它的有钱人.
很多个村子,每个村子的经济规模是相等的,才玩得下去
你把所有村子的钱集中到一个村子,干更大的事,又玩不转了
上升到全球层面,你会发现钱不能集中
比如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规模占全球一半,这个时候美国不是集中钱
反而是把资金大量借到欧洲去,让欧洲的恢复,让日本恢复,才有得玩 [/quote]
沒錯,假炎陽兄這個注解是正確的
我完全同意
我上面也是這麼個思路,我描述這個現象時用了"不一定"這個修飾詞,見下:
100個人,人人都有2元,[color=Red]不一定[/color]比99個0元+1個70元的狀態好
這個買與不買(分散與集中)何者更優要分析比較複雜,我知識量沒辦法說甚麼結論對,只能說我猜測水兄那個結論應該不對,不應該單純看"返水率"
水兄的公式就是不看分散集中的,只看總數
100個人2元肯定好過99個0元+1個70元,因為200>70嘛
這種算法無疑太單純
當然反過來說100個2元是不是[color=Red]一定[/color]差過1個70元呢,當然也不是
事實有很多可能性,具體分析要基於太多前題,很多前題甚至是統計學,科學給不出答案的
總得來說只能看各人信仰
2017-7-24 11:38
赵哪个云
这种文基本就是废话
就算把卡耐基的书都背下来
也不见得能富起来~~~
:hz1017:
2017-7-24 13:33
明智
有钱了,你的思维就是富人思维。 然后就会有穷人总结你为什么早饭吃油条而不是面条,写进他的鸡汤文骗点奶粉钱。
2017-7-24 13:53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明智[/i] 于 2017-7-24 13:33 发表
有钱了,你的思维就是富人思维。 然后就会有穷人总结你为什么早饭吃油条而不是面条,写进他的鸡汤文骗点奶粉钱。 [/quote]
是這個理沒錯,事實勝於雄辯
社會科學肯定比自然科學的邏輯性要低一些
要證明球愈重,就砸愈傷這簡單
要證明人愈勤奮,就愈富這不容易
2017-7-25 09:05
szwd1997
回复 #33 明智 的帖子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与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没有关系,你是富人你也可以是穷人思维。我一个表哥90年代接手他老板一个副食店,做到现在已经是几大个超市的老板,几大品牌的区代理。每年可以赚几千万了。他也是穷人思维,买东西买最便宜的,从不挥霍,选员工选工资最低的,自己起早贪黑。40岁的人看着像70+。近两年转型养房子,还相对舒服了些。
当然现实的穷人思维,往往他是穷人,所以是穷人思维。我这个穷人就经常富人思维,我也没富起来啊。
穷人思维富人思维是一种思想上的熏陶,而不是实际案例的反馈。穷人闲多,富人钱多。物以稀为贵。所以穷人耗时间去换钱,富人牺牲小钱换取时间和机会,这本身的抉择是没错的。
2017-7-25 09:26
KYOKO
回复 #35 szwd1997 的帖子
你如果是穷人思维早富起来鸟
ps:咱现在迅雷签到每天3分钱都要签一签(最后不一定会拿,还有点儿小麻烦):hz1015:
2017-7-25 15:51
明智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7-7-25 09:05 发表
穷人思维和富人思维与你是穷人还是富人没有关系,你是富人你也可以是穷人思维。我一个表哥90年代接手他老板一个副食店,做到现在已经是几大个超市的老板,几大品牌的区代理。每年可以赚几千万了。他也是穷人思维 ... [/quote]
其实我调侃的点。。在于顶楼这种鸡汤对概念的包装。 什么叫穷人思维,什么叫富人思维? 谁来定义,谁来解释? 当你看了这种东西去认真分析作者抛出的各种名词,以及似是而非的道理,就已经半只脚进了坑。 文中所谓富人思维不见得使人致富,穷人思维也未必不是持家之道。那么这文章到底想说什么,教你去金钱换时间? 加基森的侏儒都早他好多年。
2017-7-26 10:47
szwd1997
回复 #37 明智 的帖子
这个穷人思维富人思维倒不是楼顶广告作者的鸡汤概念,早就有这种说法了。
他通篇除了广告和一些鼓励投资的小细节,基本没有夹带私货。
就像还有烂大街的话,穷人钱存银行,富人贷款。问题是你不存银行,你贷款就真是富人吗?
我只是觉得当你满足了条件后,有相应的思维会如虎添翼。没有满足条件,但有思维,也没有用。
2017-7-26 10:53
棕炎陽
回复 #38 szwd1997 的帖子
思維價值不高,特別是資訊爆炸年代,這種雞湯到處都有得喝
一直反覆想著致富思維不能致富的話回望一生徒添痛苦罷了
類似說對CCZ MOD有N種想法但不去做MOD的人......咱覺得是很痛苦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棕炎陽 于 2017-7-26 10:56 编辑 [/i]][/color]
2017-7-26 10:59
szwd1997
回复 #39 棕炎陽 的帖子
说得对。
熟读孙子兵法不如会打胜仗来得贴近。
当年明月说过,所谓军事天才,就是没经过学习,就是拿着一本盗版的孙子兵法一样打胜仗。
其实大多数情况,你富了以后,富人思维自然就来了,而不是你穷的时候,展望富人思维,然后能富起来。只是说你富了以后,你还用穷人思维,会赚得少罢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