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9 12:22
朕即太阳
最近看佛经深有感悟!
有时候灵光一闪,的确很有悟性,在那一瞬间很“超然脱俗”,如同刚读完心灵鸡汤一样,虽说过会就恢复,但毕竟多少有那种体会。
近来,闲来无事,再情感上,生活中经历的点点滴滴,比过去看看金刚经,逛寺院的体会要多得多。前阵子感情因“求不得”之苦而烦恼,慢慢在烦恼中有了看透的趋势,佛家说修行就是体悟生活看来实在是至理名言。
2017-5-9 12:25
朕即太阳
多年前洒家就信手相一说,因手纹横七竖八非常凌乱,所看过的人都说一生“操心事多”。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到现在的确忧心过各种事情,有的还很可笑。三千烦恼丝不在头上,而在手上。这也是洒家后来慢慢接触佛家的原因。
2017-5-9 13:48
小贩
佛说:我什么时候搞过看手相了???
2017-5-9 13:54
szwd1997
我看佛经不会激动,倒是玩到仙剑4大结局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2017-5-9 14:05
小贩
来,说出你的故事...
2017-5-9 14:17
朕即太阳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7-5-9 13:54 发表
我看佛经不会激动,倒是玩到仙剑4大结局让我久久不能平静。 [/quote]
仙4感触不太深,到是仙6玩的挺有韵味,当然,现在仙剑普遍不如古剑
2017-5-9 14:59
szwd1997
回复 #6 朕即太阳 的帖子
我也认为仙剑6是一部不错的作品,但他的主题和仙剑本身无关了,更应该叫《九泉传说》。
仙4我说的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是他的结局是开放式的,是辩证的。玩到后来发现:哦,原来我们的琼华派才是坏人,魔族的其实是好人。 还有那个台词:无所谓过得好不好,人生韶华白首不过转瞬,唯有天道恒在,往复循环,不曾更改。 那个时候我还没走上工作岗位,他后面的意思是仙剑4可能要完,还说有的人拿一把零钱硬币排队买正版,让我等玩n久盗版的痛哭流涕啊。最后那个台词:剑的传说,直到永恒,也让我一直都很感动。 虽然我知道仙剑里姚仙应该只是一个精神和情怀的符号了,和仙剑本身无任何关系了,但就是觉得这句话感动啊,怎么办。
然后说说仙剑6,仙剑6感觉有点模仿古剑1的味道。古剑里方兰生最像我们身边的平凡人而对应的是仙剑6里的居十方。还有古剑1大boss欧阳少恭变态性格的人,一开始是一个沉静的美男子,人性人格都是博爱的,就因为好友悭臾修成应龙,前去平乱导致意外,永去仙籍,轮回往生皆是孤独之命,可谓魂飞魄散,不能全整。而仙剑6里对应类似的就是洛埋名了,也是一个变态性格的人,为昙华洛家而献祭自由和生命体200多年,可谓灵魂早疯了。
仙剑6在辩证方面远超仙剑4,特别体现在越今朝消失以后,越祈的自我成长和感悟,以及衡道众的大义(刚开始出场给人的感觉是大反派),顾寒江的人生智慧。 比如我喜欢这句台词, 对妖而言,弹指间百岁千年,有何纷扰?至多合眼便过;然而人寿短暂,自应及时反思,方可少留遗憾。绮里小媛在赢旭危删除记忆和事迹时候的台词 大姐,快点儿醒过来吧,不然我都管不过来。你看,都有人乱扔东西啦……咦 二姐变成大姐,这位大哥全剧的灵魂人物,没人知道他存在过,我们作为上帝视角的玩家却知道是他牺牲自己成全他人,看到这里我泪差点下来。
仙剑6唯一搞不懂时间轴的穿越以及你为我献祭,我为你献祭,这里面很乱,肯定有BUG。
2017-5-9 16:06
朕即太阳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7-5-9 14:59 发表
我也认为仙剑6是一部不错的作品,但他的主题和仙剑本身无关了,更应该叫《九泉传说》。
仙4我说的久久不能平静一方面是他的结局是开放式的,是辩证的。玩到后来发现:哦,原来我们的琼华派才是坏人,魔族的其 ... [/quote]
仙剑跟着古剑走其实情有可原,毕竟一个是老牌子,不变还有情怀一个是新产品。不过古剑剧情尤其是第二部真心秒杀同时期出的仙剑,虽说两部我都会玩,但说到底,洒家更期待古剑。
仙剑4没有感觉主要是刚没进去,情节这东西进去了就好,没进去就无感。已经很少有什么剧情能让我进去了。昨晚看了电影《夜色人生》就进去了,不容易
2017-5-9 18:06
hhp19910906
回复 #3 小贩 的帖子
佛不教看手相,但修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一些感觉,手相,面相的理论根据在中医的面诊和手诊,以2L的为例,手上细浅的纹多,说是操心的命,实质上是操心多了,耗损气血多,导致部分肌肉也被耗损,手掌上的皮撑不起来,所以显得纹路很多,就和长期劳神的人都偏消瘦同理,只是很多人都不懂,然后以讹传讹
2017-5-9 20:15
小贩
六通为(一)神变、(二)天耳界智、(三)他心智、(四)宿住随念智、(五)有情死生智、(六)漏尽通。
感觉这个还是比较高端...
2017-5-10 10:27
乌鹊南飞3
回复 #10 小贩 的帖子
我看到,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佛祖当年说过,佛法抵不过业力,乃不要想太多
2017-5-10 12:05
小贩
难怪宗教都有恐怖分子反人类的嫌弃,地狱业力张口就来....
2017-5-10 12:22
朕即太阳
佛主也没说自己万能,他不过是把他看到的转述而已,所以佛家没有创世说。同样的场景,看的心境不同也就不同了。这是眼界和心境的变化。所以一切无常。
洒家不太喜欢当今社会的和尚,但佛祖的教诲和警句还是很推崇的。
2017-5-10 12:22
朕即太阳
佛主也没说自己万能,他不过是把他看到的转述而已,所以佛家没有创世说。同样的场景,看的心境不同也就不同了。这是眼界和心境的变化。所以一切无常。
洒家不太喜欢当今社会的和尚,但佛祖的教诲和警句还是很推崇的。
2017-5-10 16:29
sos2290
最主要的是楼主你自已有了相关的经历和生活的感受,然后再来看佛经,自然会引发共鸣,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你和撰写经文的人有共同的语言和感悟。
至于现在的僧侣,怎么说呢,只能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华严寺那几个知客僧,各处的信众都会去找他们聊天喝茶,身份高贵的有,饱学清高的也有,没看打什么机锋妙语,很少谈什么经文人生,就是很平淡的闲聊,气氛反而融洽安详。估计这些信众,求的就是这份心中安详吧。
个人倒是极其同情那些知客僧,信众的供奉品贵贱都有,僧侣也不挑拣,但唯一共同的就是茶,而且都供的好茶,信众不断,好茶不断,一般人还真是承受不起。
2017-5-10 16:56
朕即太阳
回复 #15 sos2290 的帖子
宗教自从出现就丑闻不断,古代也不是没有寺庙里藏匿妇女的事。但如今信息时代,丑闻也流传的快。洒家这边传言一寺庙方丈开陆虎,想想也是醉了,得道高僧,往往也许不是相像的那样,也许也很普通,说话一嘴大碴子味儿也不定。
2017-5-10 17:09
szwd1997
回复 #16 朕即太阳 的帖子
这只是你入了障罢了。
孔子的论语只是其弟子将孔子一生的精华对话整理甚至是再创造美化而来。并不是孔子张口闭口就是说教,他也要papapa,也要打屁,也有烦躁郁闷想骂人的时候。
同样寺庙的高僧只是说修为起来了,在论道修行领域有建树,不代表他脱离了世俗的趣味。
业务是业务,选择是选择。就像搞早教的人很少让自己孩子去早教,像我搞文案策划广告的,就不听别人忽悠,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工作就是忽悠。我忽悠的再厉害,哪怕天下人都信了,我自己不会那么认为。
而现今的和尚只是自己没有本职的信仰,只是当做一种工作在做,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类似的就是贪官谈廉政比清官还义愤填膺。
2017-5-10 17:17
朕即太阳
回复 #17 szwd1997 的帖子
宗教本身就不应该职业化,也不应该群体化,或者说利益化。一旦里面扯到名利二字,就注定变质。曾经接触过基督教一个小团体,貌似在基督教很普遍,大家以“家庭 ”为核心,相互组织活动,洒家没深入过,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利益点,但洒家觉得,自己解读圣经,比听教皇们解读要靠谱得多,起码不会形成解释权的垄断行为。在中国则一直都没有什么话语解释权一说,一向是各说各的。大家在明面主流上由政府主导舆论,实际上私底下各自信奉自己的人生哲学。所以中国人混的一向比别人顽强。
2017-5-10 17:27
朕即太阳
[quote]原帖由 [i]乌鹊南飞3[/i] 于 2017-5-10 10:27 发表
我看到,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佛祖当年说过,佛法抵不过业力,乃不要想太多 [/quote]
佛主什么时候说过佛法抵不过业力?其次业力具体指什么。
2017-5-10 19:14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朕即太阳[/i] 于 2017-5-10 16:56 发表
宗教自从出现就丑闻不断,古代也不是没有寺庙里藏匿妇女的事。但如今信息时代,丑闻也流传的快。洒家这边传言一寺庙方丈开陆虎,想想也是醉了,得道高僧,往往也许不是相像的那样,也许也很普通,说话一嘴大碴子 ... [/quote]
藏匿妇女这种事,干的又岂只是和尚,基督教神父那不是玩得更H么,即使是梁武帝兴佛,谁利用谁还说不清楚呢。个人觉得,僧侣最大的问题是不事生产,这种群体什么时代都是要被鄙视的。
今天的信众,我看更多的是追求一种心灵上的平静,真说有多迷信,倒也不至于,更多的跟你一样,从哲学、人生、社会等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2017-5-10 19:54
hhp19910906
回复 #12 小贩 的帖子
地狱是用人心中的敬畏心,不是诅咒人的,业力可以理解为人的恶念,是人就有,所以劝人向善才有必要存在,不能彻底没有,但可以减少
2017-5-10 22:52
朕即太阳
回复 #20 sos2290 的帖子
根据我的接触,现在信佛还是迷信居多,洒家看佛还是从哲学思维出发,进而礼敬。每到寺庙该拜的绝对都拜,哪怕地上没有蒲团在平地上也一样。但洒家却在寺院抽烟,被大妈说过,说抽烟在寺庙对自己不好,但洒家心中还是不以为然,有些事心里豁达一点,纯真一点,哪怕不信不礼佛,依然能成佛,而不是唯唯诺诺,深怕触怒佛要有境界的多,可惜,洒家这边看到的信徒居士们,还是没能跳出这个圈子看问题,不过洒家也跳不出,一旦心中有了佛,看到佛像怎么敢竖起中指?
2017-5-10 22:53
朕即太阳
回复 #21 hhp19910906 的帖子
受教
2017-5-10 23:04
ouyangnitian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7-5-10 19:14 发表
个人觉得,僧侣最大的问题是不事生产,这种群体什么时代都是要被鄙视的。
[/quote]
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能叫不事生产呢,分工不同罢,古代商人也叫不事生产被鄙视,你看现在商人的地位,有谁还说他不事生产,那叫资源整合,功劳可大了。
宗教这个算精神建设吧,可高端了
2017-5-10 23:08
朕即太阳
回复 #24 ouyangnitian 的帖子
从社会贡献来讲,宗教在没有形成垄断权威的程度前,有一定社会整合力,用好了可以缓解社会矛盾。
2017-5-11 09:20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ouyangnitian[/i] 于 2017-5-10 23:04 发表
都什么年代了,怎么能叫不事生产呢,分工不同罢,古代商人也叫不事生产被鄙视,你看现在商人的地位,有谁还说他不事生产,那叫资源整合,功劳可大了。
宗教这个算精神建设吧,可高端了 [/quote]
不一样的,商人好歹要行商,僧侣行什么,纯粹的靠人供养,而且还有吸信众血的黑历史(典当)。这么一来,很多正常人应该拥有的东西,搁在僧侣身上就不一样了,譬如现在很多僧人穿得好点,用得好点,有些人就会不爽。
至于精神建设神马的............起码在中国,以宗教为主体建设精神文明,这事从来就不是主流。
2017-5-11 09:27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朕即太阳[/i] 于 2017-5-10 22:52 发表
根据我的接触,现在信佛还是迷信居多,洒家看佛还是从哲学思维出发,进而礼敬。每到寺庙该拜的绝对都拜,哪怕地上没有蒲团在平地上也一样。但洒家却在寺院抽烟,被大妈说过,说抽烟在寺庙对自己不好,但洒家心中 ... [/quote]
这个跟跳出跳不出没关系,纯属的个人素养问题。跑到佛像前竖中指,这个不叫跳出佛教思想,而叫找抽........这种人我个人建议拖出去弹JJ弹死,不信很正常, 莫名其妙的侮辱人家就不对了,个人基本的礼貌,起码的尊重,这还是要有的。
2017-5-11 09:33
棕炎陽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7-5-11 09:20 发表
不一样的,商人好歹要行商,僧侣行什么,纯粹的靠人供养,而且还有吸信众血的黑历史(典当)。这么一来,很多正常人应该拥有的东西,搁在僧侣身上就不一样了,譬如现在很多僧人穿得好点,用得好点,有些人就 ... [/quote]
硬要扯可以說類似起現在的社會工作者(社工),心理醫生之類的職位
但有僧侶有區別也沒錯
2017-5-11 09:39
☆慕容泪☆
虽然饿不信佛,但比较敬佛,进去佛教寺庙都投五元十元烧柱香什么的。
“前世500次回眸,换今世一次擦肩而过”,饿认为这是这个故事是很凄美,但从人口角度看不符合概率学。
2017-5-11 11:01
乌鹊南飞3
回复 #19 朕即太阳 的帖子
就是琉璃王灭释迦族一事。佛祖三次阻拦之后还是被灭族
《法句譬喻经》卷2〈恶行品 第17〉:【昔佛在舍卫国精舍之中,为诸天人说法。时国王第二儿名曰瑠璃,其年二十,将从官属退其父王,伐兄太子自禅为王。有一恶名曰耶利,白瑠璃王:“王本为皇子,时至舍夷国外家舍,看到佛精舍中,为诸释种子所呵,骂詈无有好丑。尔时见勅:‘若我为王,便启此事。’今时已到,兵马兴盛宜当报怨。”即勅严驾引率兵马,往伐舍夷国。佛有第二弟子名摩诃目揵连,见琉璃王引率兵士伐舍夷国以报宿怨,今当伐杀四辈弟子,念其可怜便往到佛所,白佛言:“今琉璃王攻舍夷国,我念中人当遭辛苦,我欲以四方便救舍夷国人:一者举舍夷国人著虚空中,二者举舍夷国人著大海中,三者举舍夷国人著两铁围山间,四者举舍夷国人著他方大国中央,令琉璃王不知其处。”佛告目连:“虽知卿有是智德,能安处舍夷国人,万物众生有七不可避。何谓为七?一者生,二者老,三者病,四者死,五者罪,六者福,七者因缘。此七事,意虽欲避不能得自在。如卿威神可得作此,宿对罪负不可得离。”于是目连礼已便去,自以私意取舍夷国人知识檀越四五千人,盛著钵中,举著虚空星宿之际。琉璃王伐舍夷国,杀三亿人已引军还国。于是目连往到佛所为佛作礼,自贡高曰:“琉璃王伐舍夷国,弟子承佛威神,救舍夷国人四五千人,今在虚空皆尽得脱。”佛告目连:“卿为往看钵中人不也?”曰:“未往视之。”佛言:“卿先往视钵中人众。”目连以道力下钵,见中人皆死尽,于是目连怅然悲泣愍其幸苦,还白佛言:“钵中人者今皆死尽,道德神力不能免彼宿对之罪。”佛告目连:“[color=Red]有此七事,
佛及众圣神仙道士,隐形散体皆不能免此七事。[/color]”于是世尊即说偈言:“非空非海中,非隐山石间,莫能于此处,避免宿恶殃。众生有苦恼,不得免老死,唯有仁智者,不念人非恶。”佛说是时,座上无央数人闻佛说无常法,皆共悲哀念对难免,欣然得道逮须陀洹证。】(《大正藏》册4,页590,下27-页591,中7)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7-5-11 11:03 编辑 [/i]][/color]
2017-5-11 11:06
朕即太阳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7-5-11 09:27 发表
这个跟跳出跳不出没关系,纯属的个人素养问题。跑到佛像前竖中指,这个不叫跳出佛教思想,而叫找抽........这种人我个人建议拖出去弹JJ弹死,不信很正常, 莫名其妙的侮辱人家就不对了,个人基本的礼貌,起 ... [/quote]
这是隐喻而已,如来说,若以色见我,以声求我,必入魔道,又说,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同样一个石头,他是石头你就可以一屁股坐在他上面晒太阳,那请问,这个石头被雕琢成菩萨,你还会骑在他(她)头上吗?
2017-5-11 11:07
乌鹊南飞3
回复 #22 朕即太阳 的帖子
禅宗有“呵佛骂祖”的传统,为了证道嘛,骂一下是可以的
2017-5-11 11:12
朕即太阳
[quote]原帖由 [i]乌鹊南飞3[/i] 于 2017-5-11 11:01 发表
就是琉璃王灭释迦族一事。佛祖三次阻拦之后还是被灭族
《法句譬喻经》卷2〈恶行品 第17〉:【昔佛在舍卫国精舍之中,为诸天人说法。时国王第二儿名曰瑠璃,其年二十,将从官属退其父王,伐兄太子自禅为王。有 ... [/quote]
佛经是好东西,如今末法时代,以律为师,胜过无数“上师”。
2017-5-11 11:15
朕即太阳
回复 #32 乌鹊南飞3 的帖子
都是要求破相嘛,其实修佛修到最后都是有击碎心中的佛像这一关的,如同佛祖说,修行法如同木筏,是渡你过河用的,都已经过河了,那还需要背着木筏吗?
2017-5-11 11:39
乌鹊南飞3
回复 #34 朕即太阳 的帖子
广义上好像没错,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比如打坐的时候,靠自己一心证道能避免走火入魔吗?知道自己的业力究竟有多深吗?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尚且有幻相心魔无数,何况旁人。对于这点我是相信西藏密宗的说法,上师比佛祖更重要,有人带你才过得去。
2017-5-11 12:59
朕即太阳
[quote]原帖由 [i]乌鹊南飞3[/i] 于 2017-5-11 11:39 发表
广义上好像没错,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比如打坐的时候,靠自己一心证道能避免走火入魔吗?知道自己的业力究竟有多深吗?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的时候尚且有幻相心魔无数,何况旁人。对于这点我是相信西藏密宗的说法, ... [/quote]
洒家的叔叔就是密宗的,非常虔诚,洒家都想入了,不过一直没好意思求,一来父母不喜欢,二来,实在拉不下脸说。
2017-5-11 15:26
sos2290
接触这些玩意,是因为媳妇办了皈依证,孩子没出生之前,常和朋友去华岩寺那边去拜访僧侣上香。至于个人么,以前就在华岩寺旁边念书,长期偷走后门逃票的主,那里谈得上什么虔诚。
倒是有个笑话分享,刚接触僧侣的时候,颇有些桀骜不训,自觉佛经道义知道得不少了,可谓明清佛理,身具悟性,虽然掩饰得很好,但言语之间不免露点机锋什么的。
结果僧侣和香客看我的眼神都有点不对,还好后来媳妇私下提醒,相处的时候,平和安详即可,那有那么多禅语机锋可打。简单的说就是装逼被雷劈了。
所以跟僧侣相处,现在基本不谈教义佛理,就是些家长里短。
2017-5-11 16:30
朕即太阳
回复 #37 sos2290 的帖子
去寺庙很少和和尚聊天,也没法聊,我看不出对方多高,对方说话也不太有说服力,所以也就不接触,拜拜佛就好了。
2017-5-11 18:20
hhp19910906
回复 #23 朕即太阳 的帖子
不敢当,对于宗教,抓住根本就好,说到底就是劝人向善,所有出于这个目的的,都可以涉猎,劝人作恶的,那就是邪教,这个观点不局限于任何一种宗教,所有的都适用,例如曾经罗马教廷操控的基督教,也是邪教,东正教基本不是,说基本不是是因为各家宗教都有走歪的,佛教教你去庙里烧香拜佛,比在家要好,其实就是寺庙为了生存而编的谎言,至于男戴观音女戴佛这句话,我推测是卖玉坠的编的,和宗教自身无关,青岛的基督教就有很多人都在说不信基督就该下地狱,这也是走歪了的
2017-5-11 19:37
朕即太阳
跟你说,宗教在把握舆论权的情况下没有好的,基督教就算到了现代也是为了适应时代才开明的,世俗政权的强大和人民自由的心才是遏制邪教的最好良方,只要不强硬了,都是和善的宗教。
2017-5-11 20:15
hhp19910906
回复 #40 朕即太阳 的帖子
人都有私心,只是多少而已,私心少的是少数,所以走歪是一定的,绝大多数的宗教出发点是好的,后面的人怎么理解教义就不好说了,道德观念才是最主要的,大多数人不懂宗教的基本定位,曾经的欧洲,不信基督就是异教徒,应该防火烧死,现在不信基督的也不认为你是自己人,自然有事先帮着自己人,中国对宗教就是实用的态度,你保佑我我才信你,我给你烧香磕头,遇到事不保佑我,张嘴就骂娘,没有什么尊重和敬畏,西亚你懂得,也不需要多说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