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18 18:41
大将文钦
女儿留学嫁老外 卖了房的父母崩溃:我们老了谁照顾
来源:广州日报
原标题:独生女留学嫁老外父母崩溃
坐在家里抽着烟,张勇还是有种莫名的焦躁感,推开窗户,车流轰鸣。他家就在高架桥边上,尽管装着两层隔音玻璃,噪音依旧很大,和夫妻两人聊天,要大声扯着嗓子才能听清。
10年前,女儿到美国留学,如今,不仅留在了美国,还和美国男友结婚。一年来,张勇一直在做女儿的工作,劝她回国,甚至拿“断绝父女关系”作为要挟,但效果不大。这让张勇觉得,这辈子做的最错误的决定就是送女儿到国外上学。“我跟她有两个星期没联系了。”张勇叹了口气。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张勇今年61岁,妻子朱静今年60岁,退休前,张勇是深圳一名家电配件厂的工程人员,妻子朱静则是这家工厂的会计。
卖掉房子送女儿留学
“其实当年送女儿出国一开始不在我们的计划内,因为我们没那么多钱。”朱静说,张勇家兄弟四个,张勇是老三,尽管很早就已经到深圳来打工,但张勇在深圳混得并不好,在几兄弟中并没有地位。
朱静31岁生下女儿张莉,在当时看来,张勇是“老来得女”了。张勇对女儿张莉格外疼爱,两口子也定下了一个目标,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能让女儿到国外读书。
2006年,女儿张莉在高考中以11分之差与自己心仪的一所国内名牌大学失之交臂。她跟张勇说,想到国外读书。
“其实当时条件还不算太成熟。只是有这样的打算。”张勇说,女儿上初中之后,两口子就一直省吃俭用,为了给女儿凑够足够的留学费用,两夫妻把家中110平方米的房子卖了,换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两房。“反正女儿出国后两口子住也够了。”
从三口之家到二人世界
2007年,张莉收到了美国一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张勇当时非常兴奋。“我查了,这个学校每年招收的亚洲学生并不太多,能被录取还是挺幸运的。女儿终于让我们扬眉吐气了。”张勇说。
张勇至今仍记得自己把女儿送出机场的那一幕。“凌晨1点的红眼航班。我远远地向她挥挥手,她已经消失在我的视野了,我还是朝着那个方向张望着,我突然心里空落落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了。我扭头一看,我老婆也蹲在地上哭了。我赶紧擦了把眼泪,拉起蹲在地上的她。”
朱静不止一次交代女儿,在美国晚上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参加示威游行之类的聚众活动。受张勇的“委托”,她还一本正经地对女儿进行了一番性教育,要求张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或婚姻观。朱静还给女儿划了几条红线:不准找外国人当男友,不能当未婚妈妈,不能和学校的老师搞师生恋。
适应女儿不在身边的日子,对张勇夫妇来说是更大的挑战,尤其对朱静。女儿从出生后都是她带大的,一直在她身边,现在突然从身边消失了,感觉挺不习惯的,她情绪波动很大,女儿离开的前两个月,她总是失眠。“我原本以为自己准备好了,但实际上并没准备好。从女儿离开家门时,我就像掉了魂似的。我心里知道,女儿出国留学是好事,但还是忍不住直掉眼泪。刚去的一个星期,我一天要给她打3个电话。”
“很害怕她离开我”
张莉出国后和家里联系并不多,张勇通常都是通过skype和电话与女儿联系,当时还没有微信。即便女儿给家里打电话,也显得有些“官方”,主要是吐槽饮食不习惯和学习太忙。“去的第一周,几乎每天打电话都吐槽说和美国人交往困难和东西难吃。”
“说实话,在打电话之外,我也不知道她在美国干什么,认识哪些人,学习怎么样。”张勇一直没跟亲戚们说,女儿到国外留学是全自费的,每年大约花费30万元。但对于家庭收入不算太宽裕的张勇来说,是一笔巨资。
张莉在去美国后的第二个春节是在国内过的。在机场见到女儿,一家三口抱在一起热泪盈眶。女儿去到美国的第三年暑假,张勇夫妇才有了第一次去美国的机会。张勇笑言,这还是沾了女儿的光。“我估计如果我们自己去,签证都不一定能办下来。”
女儿陪着张勇夫妇在美国玩了一个星期。张勇发现女儿变化很大:扎起了耳洞,戴起了耳环,并且还买了名牌包包。在和一位张莉的留学生朋友小熊聊天时,小熊一不小心说漏了嘴,说张莉到美国来之后,交往过一个外国男友。
这时,张勇才注意到,女儿变了,“我为女儿感到骄傲,但真的很害怕她离开我。”张勇说。
女儿嫁了外国人
张莉是个懂事的孩子。当晚,张勇委婉地问起,在美国是否有交过男朋友。张莉承认自己之前曾交往过3个男朋友,但都很短暂,那个外国男友交往了两个月就分手了。这次谈话后,张勇和朱静达成一致意见:女儿不能找外国人做男朋友,更不能嫁给外国人。毕业后要回国内工作。
但女儿对此却并不认同。“找个外国男朋友也没什么不好啊?”
2012年,张莉继续在该校攻读研究生。2015年年底,朱静接到女儿的电话,女儿在电话中告诉她,她要留在国外工作,并且要和外国男友结婚。第二天,她才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张勇,张勇气得把两个盘子摔碎在地板上。
朱静说,不管女儿做出何种选择,她都支持,只要女儿幸福。但想到以后要一年才能跟女儿见上一面,她心里还是很难受。
在张勇家的墙壁上,还贴着很多张莉从小学到初中时得到的奖状。想念女儿时,张勇经常翻出女儿小时候的照片。“小莉小时候最喜欢我骑着自行车带她去菜市场了。”甚至,和女儿的来往邮件也经常会被他翻出来,打发时光。
我们老了谁照顾?
张勇和女儿的关系闹得很僵,两人已经有两个星期没通过话了。多亏了朱静从中打圆场。张勇的态度很坚决,不同意女儿同外国男友结婚,并且毕业后要回到中国工作,否则就要和女儿断绝关系。但他承认,这些都是气话。“我对女儿关心不够,只知道给钱,忽视了她的感情问题。”
张勇说,他也不是老古板,他也很爱女儿。反对女儿留在国外和嫁给外国人,他有自己的理由。一是因为文化差异,二是为老两口的老年生活考虑。“我们老两口不可能去美国,她要是留在美国了,以后可能就没机会见面了。这可是我们的独生女啊。”
因为女儿找了外国男友,还要留在国外,张勇和女儿间的“冷战”还在继续,朱静成了他们之间的“传声筒”。“她眼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父亲?”张勇在谈话中反复重复着这句话,他的声音有些颤抖,夹着香烟的双手也不停在烟灰缸上掸着烟灰。
“子女有自己的梦想是好事,但也要考虑父母的感受啊。我现在真很后悔当初送她出去读书,这是这辈子最错误的决定,你说让我们老两口去美国生活,现实吗?不现实。我俩根本不具备在美国生活的条件和技能,也生活不习惯。”张勇说,他现在的感觉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为别人培养了一个女儿。如今,他最犯愁的是:如果和唯一的女儿失去了来往,这剩下的几十年可怎么过?“将来我们老两口老了谁来照顾?”
[url]http://news.ifeng.com/a/20170418/50958189_0.shtml#_zbs_maxthon[/url]
2017-4-18 20:28
落叶聚还散
这老头挺自私的。还有,他控制欲太强。女儿长大了,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不能总想着要求别人怎么做。
2017-4-18 20:44
KYOKO
光哥您女儿长大了您要管多少:hz1011:
2017-4-18 20:44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落叶聚还散[/i] 于 2017-4-18 20:28 发表
这老头挺自私的。还有,他控制欲太强。女儿长大了,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不能总想着要求别人怎么做。 [/quote]
2006年,女儿张莉在高考中以11分之差与自己心仪的一所国内名牌大学失之交臂。[color=Red]她跟张勇说,想到国外读书。[/color]
“其实当时条件还不算太成熟。只是有这样的打算。”张勇说,[color=Red]女儿上初中之后,两口子就一直省吃俭用,为了给女儿凑够足够的留学费用,两夫妻把家中110平方米的房子卖了,换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两房。[/color]“反正女儿出国后两口子住也够了。”
==========
1. 大家都對別人有要求,相對公平
光哥疼子女是好事,但我不認為"只能兒女要求父母,父母不能要求兒女"
像咱打小就很少要求父母,懂事後一般都是要求父母別要給我買這買那,提一個讓父母賣房的要求,我真是連做夢都不敢想
2. 這個爹媽為兒女付出的相對兒女為爹媽付出的多,我認為要求還是比較合理,畢竟不是一筆小錢
3. 我覺得女兒做得不太ok,不是說非得回國內,而是說應該做一點讓兩老舒心一點的行為
比如給兩老一大筆錢之類的
2017-4-18 20:55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4-18 20:44 发表
光哥您女儿长大了您要管多少:hz1011: [/quote]
她长大了,我不会管的,让她自主,我不想参与她个人生活太多。
至于出国读书,我也在考虑,我老婆就有些不太情愿,怕女儿以后不回来。
我直接就对我老婆说,女儿大了是一个独立的人,你不要干涉,别人干涉你,你还不满意呢。什么样的生活是她喜欢的,你不知道,你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即便这个人是你的女儿。
另外,再从历史趋势上看,中国两千年来,在所谓的盛世之后,往往在陷入衰退时,会出现极大的动荡,如战乱,那时就是人不如狗。目前中国就是号称盛世,在我看来,就如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上所说,盛世中埋藏了衰退的祸根,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再过几十年,不一定会出现什么情况,我这一代年纪大了,也就这样了,也不怕什么了。得为下一代或下二代着想。
2017-4-18 20:58
碧炎陽
回复 #5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擦,光哥太悲觀了吧
搞的好像要赴湯蹈火了
我個人感覺像令千金這代的盡量留在國內謀生比較好,去國外更不太平
學業不好說,我只單純講事業
2017-4-18 21:02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碧炎陽[/i] 于 2017-4-18 20:44 发表
2006年,女儿张莉在[color=Red]高考[/color]中以11分之差与自己心仪的一所国内名牌大学失之交臂。她跟张勇说,想到国外读书。
“其实当时条件还不算太成熟。只是有这样的打算。”张勇说,女儿上[color=Red]初中[/color]之后,两口子就一直省吃俭用,为了给女儿凑够足够的留学费用,两夫妻把家中110平方米的房子卖了,换了一套70多平方米的两房。“反正女儿出国后两口子住也够了。”[/quote]
留学这件事,主要是父母的事情,卖房留学这责任还真不是女儿的。
女儿上初中,他们就准备给女儿筹集留学学费,这是女儿让的?这明明是父母的主意,所以高考失利,女儿提出出国留学。
这么多年来,父母早就把出国留学这个念头灌输给女儿,反过来女儿不想回国,又说什么当时条件不成熟。
我承认这对夫妻对女儿付出很多,但这不能作为控制女儿原因。
如果说父母当初为孩子付出多少,孩子就要一切服从父母,这与商业契约有什么区别?
有些父母重男轻女,往往会说,我把女儿养这么大,她还不帮着家里的兄弟,这与主贴的父母又有什么区别?
2017-4-18 21:04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落叶聚还散[/i] 于 2017-4-18 21:02 发表
留学这件事,主要是父母的事情,卖房留学这责任还真不是女儿的。
女儿上初中,他们就准备给女儿筹集留学学费,这是女儿让的?这明明是父母的主意,所以高考失利,女儿提出出国留学。
这么多年来,父母早 ... [/quote]
考慮公平原則
女兒能提要求
父母自然也能提要求
甚至父母提的要求比女兒的還略小一些
從公平原則來說我認為沒毛病,當然光哥要說父母兒女不適用公平原則,那就是本質區別了
2017-4-18 21:05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碧炎陽[/i] 于 2017-4-18 20:58 发表
擦,光哥太悲觀了吧
搞的好像要赴湯蹈火了
我個人感覺像令千金這代的盡量留在國內謀生比較好,去國外更不太平
學業不好說,我只單純講事業 [/quote]
我一直是持悲观态度的,尤其是近年来。
当年我结婚后,就一直动员老婆移民,当时我们的条件还是可以的,有不少朋友都移民去加拿大,运气好的,还有去美国的。只可惜,我老婆死活不肯,否则我们出去了,也就不用下一代再到人生地不熟的国外拼搏了,至少起点要好不少的。
2017-4-18 21:07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碧炎陽[/i] 于 2017-4-18 21:04 发表
考慮公平原則
女兒能提要求
父母自然也能提要求
甚至父母提的要求比女兒的還略小一些
從公平原則來說我認為沒毛病,當然光哥要說父母兒女不適用公平原則,那就是本質區別了 [/quote]
除了我认为公平原则在这里不适用之外,我的意思的是,当初女儿那不能算提要求。
因为父母多年来一直灌输出国留学的观念,才导致女儿要留学的。
2017-4-18 21:08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落叶聚还散[/i] 于 2017-4-18 21:05 发表
我一直是持悲观态度的,尤其是近年来。
当年我结婚后,就一直动员老婆移民,当时我们的条件还是可以的,有不少朋友都移民去加拿大,运气好的,还有去美国的。只可惜,我老婆死活不肯,否则我们出去了,也就 ... [/quote]
咱反之,咱樂觀,美國才是真悲觀....
您出去孩子倒是好,但兄的老父母就不太好了,總得有一方吃虧
光哥當不了abc的爹,但可以當留在國內的留守老父母,也是為家庭作貢獻,挺好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碧炎陽 于 2017-4-18 21:12 编辑 [/i]][/color]
2017-4-18 21:10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落叶聚还散[/i] 于 2017-4-18 21:07 发表
除了我认为公平原则在这里不适用之外,我的意思的是,当初女儿那不能算提要求。
因为父母多年来一直灌输出国留学的观念,才导致女儿要留学的。 [/quote]
偏牽強,女兒也18歲成年人了,出國對那個家庭是甚麼個意義這個不能用不懂事來推托的
這種要求幾乎是要人命了
要人命的要求可不能說是別人灌輸,你就接受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碧炎陽 于 2017-4-18 21:15 编辑 [/i]][/color]
2017-4-18 21:20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碧炎陽[/i] 于 2017-4-18 21:10 发表
偏牽強,女兒也18歲成年人了,出國對那個家庭是甚麼個意義這個不能用不懂事來推托的
這種要求幾乎是要人命了
要人命的要求可不能說是別人灌輸,你就接受的 [/quote]
这不算什么要人命吧。
110平方米的房子换成了70多,两个人住,可以了,现在北京不少年家庭年收入三四十万的,也就是这个面积。不缺吃,不缺穿,有什么要人命的?
2017-4-18 21:23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落叶聚还散[/i] 于 2017-4-18 21:20 发表
这不算什么要人命吧。
110平方米的房子换成了70多,两个人住,可以了,现在北京不少年家庭年收入三四十万的,也就是这个面积。不缺吃,不缺穿,有什么要人命的? [/quote]
[url]http://www.xycq.online/forum/thread-304620-1-3.html[/url]
聊開了扯點別的,這帖咱上兩個月軒轅恢復時發的,光哥當時應該不在
====
不止不止,1是換了房,2是花光了銀行裡所有的錢
女兒這一張嘴是要了一年30萬生活費,按5年算都150萬了
兩老甚麼地位?兩個小工薪月入合計就1萬吧
你向個月入1萬的開口要150萬,我覺得跟割了個腎差不多
老頭有150萬,割了個腎,基本也能活到70歲
留下兩個腎,但拿了他150萬,我覺得也差不多只能活到70歲
不抬槓說,老來傷痛毛病多
富人窮人壽命差個10年8年的很正常
對這種小破家庭來說,有150萬,和沒150萬,就是能活到80歲和70歲就見上帝的區別
===
原文
===
“说实话,在打电话之外,我也不知道她在美国干什么,认识哪些人,学习怎么样。”张勇一直没跟亲戚们说,女儿到国外留学是全自费的,[color=Red]每年大约花费30万元[/color]。但对于家庭收入不算太宽裕的张勇来说,是一笔巨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碧炎陽 于 2017-4-18 21:29 编辑 [/i]][/color]
2017-4-18 21:34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碧炎陽[/i] 于 2017-4-18 21:23 发表
[url]http://www.xycq.online/forum/thread-304620-1-3.html[/url]
聊開了扯點別的,這帖咱上兩個月軒轅恢復時發的,光哥當時應該不在
====
不止不止,1是換了房,2是花光了銀行裡所有的錢
女兒這一張嘴是要了一年30 ... [/quote]
深圳两口子加起来才一万收入,我觉得这不可能。
女儿每年花30万,未必是老两口全给的,因为女儿在美国也可能会打工挣些钱。
至于你那个贴子,学习支出,这个你说的有道理,但也有偏颇之处。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结果,不要总是抱有功利的态度。
我觉得老外这一点就比较好,学什么凭兴趣,而不是得到什么回报。我身边有一些老外在中国留学,真的就是所有这种态度。前几年我有一个同事,南非的女孩,在中国学的是中医史,中医史,不是中医,这个东东学完之后,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她就是喜欢,就是花钱学。我就是再开明,现在也接受不了,花了一大笔钱,加上数年时间,主修这玩意。
还有深圳的房价按10万一平计算,光卖房子,他们就有了四百万左右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7-4-18 21:35 编辑 [/i]][/color]
2017-4-18 21:40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落叶聚还散[/i] 于 2017-4-18 21:34 发表
深圳两口子加起来才一万收入,我觉得这不可能。
女儿每年花30万,未必是老两口全给的,因为女儿在美国也可能会打工挣些钱。
至于你那个贴子,学习支出,这个你说的有道理,但也有偏颇之处。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结果,不要总是抱有功利的态度。
我觉得老外这一点就比较好,学什么凭兴趣,而不是得到什么回报。我身边有一些老外在中国留学,真的就是所有这种态度。前几年我有一个同事,南非的女孩,在中国学的是中医史,中医史,不是中医,这个东东学完之后,一点用处都没有的,她就是喜欢,就是花钱学。我就是再开明,现在也接受不了,花了一大笔钱,加上数年时间,主修这玩意。
[/quote]
數字不用細究,大抵差不了
深圳兩位老革命差不多就這個價,頂多算你1.5萬吧
粗算這兩位也比光哥大個十幾來歲,五十好幾的人還是普工級別
精力文憑級別都低,你說再高高不到那裡去
常識算法:女兒大學4年又念了研,還有學前語文班一年,共7年
另外又工作生活了3年(新聞說女兒去了usa10年)
這麼算拿了家裡150萬是差不多,您想想,按深圳這麼高工資房價算,大房換小房+兩位老同志6年的積蓄是多少?
2017-4-18 21:41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落叶聚还散[/i] 于 2017-4-18 21:34 发表
还有深圳的房价按10万一平计算,光卖房子,他们就有了四百万左右啊。
[/quote]
這麼算就更多了,按10萬一平米,房子一換兩老就付了300+萬?
2017-4-18 21:45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落叶聚还散[/i] 于 2017-4-18 21:34 发表
深圳两口子加起来才一万收入,我觉得这不可能。
女儿每年花30万,未必是老两口全给的,因为女儿在美国也可能会打工挣些钱。
至于你那个贴子,学习支出,这个你说的有道理,但也有偏颇之处。
学习本来 ... [/quote]
女兒這麼一去的開銷,假設是回報父母的程度跟留在國內一樣(說真的可能更差)
父母等於折壽10年沒說的
======
300萬的房留到父母老了基本值個600萬沒問題,多600萬說真的比多個腎都好用,光哥也是有歷練的,常跟老同志相處的應該明白,
為什麼何鴻燊霍英東李嘉誠之流能活這麼久
2017-4-18 21:47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落叶聚还散[/i] 于 2017-4-18 21:34 发表
至于你那个贴子,学习支出,这个你说的有道理,但也有偏颇之处。
学习本来就是一个结果,不要总是抱有功利的态度。 [/quote]
1. 不矛盾,你說"不考慮功利"恰好也符合我說的"功利上不划算"
2. 看情況吧,自己投入興趣學習和拿了一大塊家庭財富去學習是兩回事
老外可沒這麼多全副身家給小孩這樣的義舉
人家學習大多是自己工作多年存的錢,成人30歲再入學,或是向父母借的錢
買房就更不用說了
2017-4-19 10:09
☆慕容泪☆
如果这对夫妇说的是真的,女儿也最不对的地方,也是父母最伤心的地方,就是出尔反尔、欺骗,之前商量好的不找老外、要回国的,答应了就要做到,要么在商议的时候态度坚决,说自己的爱情自己作主。
之前听说一种声音,说在美国,老外看不起中国人,尤其是美国女人认为中国女人很cheap,很大程度是基于以上的原因。
其实跨国婚姻,不只是中国人,西方国家的女性想嫁到中国,其父母阻挠的也不少,即使不阻挠,中国的“孝”文化是最最最核心的矛盾冲突所在。
另外,中国人的理想当中,也就是说的“中国梦”,含有国家民族兴旺的“匹夫有责”愿意,因此当中国人外嫁时,感到国家白白流失资源,是一种极大的失落感。看过一侧纪录片,一名美军老兵不理解抗美援朝中国志愿军明知力量如此悬殊,作战却如此勇敢不要命,直到95岁高龄再接受采访时,跟中方记者交谈过后,他才顿悟,中国人在战场上勇于流血牺牲,是为了后辈子孙们能有一个安宁幸福的成长环境,是正真为国家民族兴旺而视死如归。这种精神一直在鼓舞和影响着中国人,一辈又一辈传承着。
至于上述例子,饿认为主题中的老人的悲伤,一定是含有“对不起国家”的那么一种愧疚感。
饿身边也有不少女儿出国读书再不回来的例子,不过他们嫁外藉华人,然后到港澳定居的居多,起码是在中国领土上生活,情况没上述那么糟。
2017-4-19 13:17
落叶聚还散
政协委员、体育总局体操中心主任高健3月8日“辟谣”说,“于局长在小组讨论会上根本没提周洋的名字”。高健还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跆拳道队总教练陈立人在7日上午的小组会上谈到中国跆拳道队进行了‘励志教育’,每个队员都很有感触,爱国心、感恩心有很大提高。于再清随后插话指出,‘中国运动员是举国体制之下培养出来的,取得成绩的时候,应该感谢祖国,感谢父母。’”
2017-4-19 15:30
诸葛尚良
回复 #20 ☆慕容泪☆ 的帖子
话题笔锋一转牵扯到家国情怀,这是不是以前阅读理解题目中的“升华主题,画龙点睛”呀,可惜文中的父亲没能在这一高尚主题上进行足够的发挥。与评论反衬,深刻的体现出了体制内公仆的政治觉悟性之高
2017-4-19 16:50
☆慕容泪☆
回复 #22 诸葛尚良 的帖子
得了吧,体制内饭碗稳定的人才是很多一天到晚想着怎么损公肥私的,CCP员真正相信C能实现的有几个,饿见多了。倒是那些在体制外各行各业豁出去奋斗过的人才容易形成这种情怀,饿相信这些对国家民族的意念,只不过大多人嘴上不说,甚至骂,潜意识还是认同的。从“不做亏本生意”这个角度来看,现在中国男多女少,女儿嫁到国外,对外国贡献,确实是损害国家利益的事。
2017-4-19 17:25
KYOKO
如果和唯一的女儿失去了来往,这剩下的几十年可怎么过?“将来我们老两口老了谁来照顾?
====================================
光哥,将来您女儿出国咋办,一年一次您忍受不了吧?有木有人撺掇您要二胎的,咱家二阿哥也好有个伴儿:hz1011:
2017-4-19 17:28
KYOKO
回复 #23 ☆慕容泪☆ 的帖子
现在中国男多女少,女儿嫁到国外,对外国贡献,确实是损害国家利益的事
======================
虽说婚姻自由,但客观上还真是,肥水流了外人田:hz1011:
2017-4-19 18:52
黑传说
父母教育上的失败吧,没教会女儿承担责任,只教会女儿自私逞欲,做事不顾他人。
2017-4-19 19:04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17-4-19 16:50 发表
得了吧,体制内饭碗稳定的人才是很多一天到晚想着怎么损公肥私的,CCP员真正相信C能实现的有几个,饿见多了。倒是那些在体制外各行各业豁出去奋斗过的人才容易形成这种情怀,饿相信这些对国家民族的意念,只不过 ... [/quote]
看来体制内的人总有代表他人的意愿,王羡鬼只是其中一个影子罢了。
2017-4-19 19:06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4-19 17:25 发表
如果和唯一的女儿失去了来往,这剩下的几十年可怎么过?“将来我们老两口老了谁来照顾?
====================================
光哥,将来您女儿出国咋办,一年一次您忍受不了吧?有木有人撺掇您要二胎的, ... [/quote]
我是不要二胎,女儿出国就出国呗,我总不能象主贴那老头那样自私自益,只考虑自己的利益。
2017-4-19 19:07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4-19 17:28 发表
现在中国男多女少,女儿嫁到国外,对外国贡献,确实是损害国家利益的事
======================
虽说婚姻自由,但客观上还真是,肥水流了外人田:hz1011: [/quote]
水王,谁是外人啊?是女婿外人,还是八竿子打不着人是外人?
2017-4-19 19:08
碧炎陽
回复 #29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我想問一下您21樓是不是貼錯了,如果你說否的話,我再慢慢參透下甚麼意思
2017-4-19 19:37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碧炎陽[/i] 于 2017-4-19 19:08 发表
我想問一下您21樓是不是貼錯了,如果你說否的話,我再慢慢參透下甚麼意思 [/quote]
当然没有贴错。
只不过看了有些人的回复,心中有感而已。
2017-4-19 19:38
KYOKO
[quote]原帖由落叶聚还散 于 2017-4-19 19:07 发表
水王,谁是外人啊?是女婿外人,还是八竿子打不着人是外人? [/quote]
咱只是针对女性外嫁啊,“客观上”,中国男多女少,如果女性再外嫁外国,自然加剧社会矛盾。国家角度出发,女性自然内部消化对国家最有利。话说,如果有一家人有8个女儿,宏观来看,他们家对国家贡献是很大的。但站在个人角度而言,谁TM想对国家有介样的贡献?
2017-4-19 19:42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4-19 19:38 发表
咱只是针对女性外嫁啊,“客观上”,中国男多女少,如果女性再外嫁外国,自然加剧社会矛盾。国家角度出发,女性自然内部消化对国家最有利。话说,如果有一家人有8个女儿,宏观来看,他们家对国家贡献是很大的 ... [/quote]
其实这些女性不嫁外国,国内有些男的,该打光棍一样打光棍,根本不存在加剧社会矛盾。
2017-4-19 20:11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4-19 19:38 发表
咱只是针对女性外嫁啊,“客观上”,中国男多女少,如果女性再外嫁外国,自然加剧社会矛盾。国家角度出发,女性自然内部消化对国家最有利。话说,如果有一家人有8个女儿,宏观来看,他们家对国家贡献是很大的 ... [/quote]
這就不是公平原則了,如果討論不違法問題連公平原則都不講,我認為幾乎就沒有任何討論基礎了
簡單來說有人想做一件合法的事(比如一少女想外嫁外國人),你想去制止,又講不出一個公平的道理來,誰願意理你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碧炎陽 于 2017-4-19 20:15 编辑 [/i]][/color]
2017-4-19 20:23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17-4-19 16:50 发表
从“不做亏本生意”这个角度来看,现在中国男多女少,女儿嫁到国外,对外国贡献,确实是损害国家利益的事。 [/quote]
誰窮誰有理,按需分配
因為我缺老婆所以女的應該嫁我,不應該嫁老外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碧炎陽 于 2017-4-19 20:25 编辑 [/i]][/color]
2017-4-19 21:08
☆慕容泪☆
回复 #27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你说的什么“感谢国家”、“王羡鬼”根本是另外一回事,恶心死了。饿也不明白你的用意,你到底是支持“体制外的人比体制内的人更爱国”这个结论还是反对?你好像在说因为饿是体制内的人,然后想攻击饿?你是听谁说的?
至于说代表,好像你代表其他人的意思更浓,至少水王说的有为国家利益担忧的意思,而你的意思是国家是死是活与你无关的样子。
2017-4-19 21:14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17-4-19 21:08 发表
至于说代表,好像你代表其他人的意思更浓,至少水王说的有为国家利益担忧的意思,而你的意思是国家是死是活与你无关的样子。
[/quote]
愈說愈扯了,這跟公交強迫讓座一個意思了,讓座是好事,說明不讓座有問題嗎?
公民應盡責任是守法不添亂,而不是為國家利益奉獻婚姻
為國家利益分憂可以做幾天義工,或者說額外捐出比如一個月的薪水,這都是合理範圍
要求公民改變自己的結婚對象(假設有個A小妹真心是喜歡一個外國男)來為國家利益擔憂這個道德要求高到離譜了
國家男多女少是甚麼原因大家都明白,要求生了女娃的家庭再去為那些生男娃的家庭作奉獻,這不止不符合公平原則了,廣義上連道德原則也不符合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碧炎陽 于 2017-4-19 21:19 编辑 [/i]][/color]
2017-4-19 21:18
☆慕容泪☆
回复 #32 KYOKO 的帖子
不对,过度内部消化对基因优化不利,中国男多娶进外国女,后代在中国生活工作,才是对国家利益最好的事。
2017-4-19 21:26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17-4-19 21:08 发表
你说的什么“感谢国家”、“王羡鬼”根本是另外一回事,恶心死了。饿也不明白你的用意,你到底是支持“体制外的人比体制内的人更爱国”这个结论还是反对?你好像在说因为饿是体制内的人,然后想攻击饿?你是听谁说的?
至于说代表,好像你代表其他人的意思更浓,至少水王说的有为国家利益担忧的意思,而你的意思是国家是死是活与你无关的样子。
[/quote]
你也知道这样令人恶心啊。主贴没有半分家国情怀,中国梦,国家兴亡(不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类的表述,你就能无中生有,唯恐人家忘记国家,主动贴金,其实不过是感谢国家的变异体罢了。王羡鬼可以代表死人,你这不是一样代表别人,直接说别人都没意识到,我还真纳了闷了,别人没意识到,你咋看出来了,人家晚上梦游,无意识间告诉你的?
体制外的人比体制的人更爱国?这与主贴有什么联系吗?我为什么要支持?又为什么要反对?真莫名其妙,为毛让我在这里二选一?
我又代表谁了?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我想攻击你?你又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说你是体制内的,是有证据的。你曾经发过一个贴子,说“考上去的公务员又如何如何”,那不是自承你是公务员啊,还不是考上的。难道说你是公务员,还是侮辱攻击不成?
2017-4-19 21:44
☆慕容泪☆
回复 #37 碧炎陽 的帖子
这跟强迫让座也不是一回事,依法守法办事本身就是为国家利益贡献着。
饿哪里说了“强迫改变结婚对象”的意思了?饿在第一个回帖中不是说了既然主人公女儿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就不应该出尔反尔,或者事先表明立场,与父亲据理力争,让父亲有心理准备?这种在感情上毫无责任感的欺骗,美国人也恨,美国女说中国女很cheap,因为你不是中国女,当然好像没影响到你心情了。
公平永远是个乌托邦,世界根本就不公平啊,各个种族生理特点不同,各个种族的势力确实有强弱之分,目前美国强大,中国相对贫弱,中国女纷纷想嫁到美国,美国女看不上中国男,看过一组数据说的是美国与中国通婚,男女比好像是10:1甚至更高,你觉得这叫做公平吗?
饿反对“谁穷谁有理”的意思,应该是“谁穷谁自强”。
2017-4-19 21:53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17-4-19 21:44 发表
这跟强迫让座也不是一回事,依法守法办事本身就是为国家利益贡献着。
饿哪里说了“强迫改变结婚对象”的意思了?饿在第一个回帖中不是说了既然主人公女儿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就不应该出尔反尔,或者事先表明立场,与父亲据理力争,让父亲有心理准备?这种在感情上毫无责任感的欺骗,美国人也恨,美国女说中国女很cheap,因为你不是中国女,当然好像没影响到你心情了。
公平永远是个乌托邦,世界根本就不公平啊,各个种族生理特点不同,各个种族的势力确实有强弱之分,目前美国强大,中国相对贫弱,中国女纷纷想嫁到美国,美国女看不上中国男,看过一组数据说的是美国与中国通婚,男女比好像是10:1甚至更高,你觉得这叫做公平吗?
饿反对“谁穷谁有理”的意思,应该是“谁穷谁自强”。 [/quote]
淚姐,
世界不公平不代表像你我這樣的升斗小民可以不講公平,世界耍流氓也不代表像你我這樣的升斗小民可以耍流氓
強者不講規則是因為有規則對強者相對不利,規則更多保護的是弱者,弱者如果不守規則那就失救了
一個符合常理的觀點言論觀點至少必須符合1. 法律, 2. 道德, 3. 公平.....等正面三觀,至少1到N個的
如果你這也不符那也不符,單純都從利益出發,那可以提出的觀點就太多了,基本可以想到甚麼說甚麼了
你完全可以今天說搶個冰淇淋吃吃符合你的利益,明天說排隊插隊符合你的利益,後天說天下掉錢了符合你的利益,這.......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碧炎陽 于 2017-4-19 22:18 编辑 [/i]][/color]
2017-4-19 21:59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17-4-19 21:44 发表
饿反对“谁穷谁有理”的意思,应该是“谁穷谁自强”。 [/quote]
依您說的,一個"窮"(這裡不單純指財富,意思就是誰窮誰有理的"窮")中國漢討不到老婆
他有性需求,有感情需求,有實際各種社會需求,但就是沒女的肯嫁她
如果他是通過自強來符合女性需要而討到老婆的,這就叫誰窮誰自強
如果他是通過"有需要"就自然獲得老婆的,這就叫誰窮誰有理
您在這個命題上究竟是不是在反對誰窮誰有理,您可以仔細想一下
2017-4-19 22:07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碧炎陽[/i] 于 2017-4-19 21:59 发表
依您說的,一個"窮"(這裡不單純指財富,意思就是誰窮誰有理的"窮")中國漢討不到老婆
[color=Red]他有性需求,[/color]有感情需求,有實際各種社會需求[color=Red],但就是沒女的肯嫁她
[/color]
[color=Red]如果他是通過自強[/color]來符合女性需要而討到老婆的,這就叫誰窮誰自強
如果他是通過"有需要"就自然獲得老婆的,這就叫誰窮誰有理
您在這個命題上究竟是不是在反對誰窮誰有理,您可以仔細想一下[/quote]
你是指手指头告了消乏吗?:hz1016:
2017-4-19 22:10
☆慕容泪☆
回复 #39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很不幸告诉你,饿不是体制内的,饿一直不是公务员,是临工,现在饿所在的单位独立出来,要自行赚钱收支了,绝对不是体制内的。你没见过一篇文章是关于“改善生产线”的么?
“体制外比体制内更爱国”,是饿的意见,主帖的主人公是算是做生意一类的吧,体制外的,这类人饿接触得多,尤其是涉外的,满世界跑的也有,虽然这些人当中有些平时身上有恶习也不少,不过大是大非问题上,饿经常听到“还是中国好”,倒是体制内的很多是说一套做一套。之前饿关注过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家国一体”的潜意识是比较强的,只不过很少表达,很多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普通家庭发生的,很容易上纲上线上升到社会和体制层面,而老外的舆论,尤其是西方的,比较倾向从技术上找原因和对策,这是事实,饿认为是基于这么一种潜意识。而且主人公男这类人是经历过文革和知青下乡岁月,又经历过改革开放发家致富,应该是对国家有种比较复杂的情愫吧,饿感觉身边的人是如此。这是饿对身边的人观察出来的结论,不是谁代表谁的意思。当然你可以反驳饿的意见,只是什么“感情国家”、“王羡鬼”的例子实在恶心,不是一个问题。
2017-4-19 22:18
☆慕容泪☆
回复 #42 碧炎陽 的帖子
饿不很明白你的意思,饿只知道如果单身汉过多,会引发治安问题,暴力侵害事件会上升,这是肯定的。会不会上升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影响到自己的利益,谁都说不清。
饿在38#提到一个意见,就是中国男多娶进外国女,这是唯一的出路,也是一种“自强”的表现,你觉得不是吗?一味要求公平,不讲抗争手段,中国人不能走“谁穷谁有理”的路,看看马来人就知道。
2017-4-19 22:23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17-4-19 22:18 发表
饿不很明白你的意思 [/quote]
我意思很簡單,需求是要透過做功來滿足的,需求不會自然滿足,或者說因為你需求強烈而滿足的,這不難理解吧?
這個是絕大部分情況下的[color=Red]自然規律[/color]
大米只會因為你去種田而獲得,不會因為你愛吃大米而自然獲得
你喜歡保時捷,那你得去賺保時捷的錢
社會或許有可能在一些極為基本廉價的物品上給予有需求者一些無償贈予,比如有人很餓很餓,社會會送他們一點飯,孩子沒有教育,可以送一點教育機會,一點醫療機會
但不太可能送一個老婆這麼稀罕的物資
如果連老婆都能因為有需求而自然得到,這國力得多強大啊,基本每個國民發一部五菱宏光是沒問題了
2017-4-19 22:39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17-4-19 21:44 发表
这跟强迫让座也不是一回事,依法守法办事本身就是为国家利益贡献着。
饿哪里说了“强迫改变结婚对象”的意思了?饿在第一个回帖中不是说了既然主人公女儿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就不应该出尔反尔,或者事先表明立场,与父亲据理力争,让父亲有心理准备?这种在感情上毫无责任感的欺骗,美国人也恨,美国女说中国女很cheap,因为你不是中国女,当然好像没影响到你心情了。 [/quote]
一個座位我不知道在您心目中能值多少錢?
咱理解一個公交車座位市場價值大概就是5元錢吧
一個婚姻嫁得好不好上下落差,咱怎麼看都至少能值個50左右萬
如果有一個人要求(或強迫,或鼓勵)一個女的拿婚姻為國家作貢獻,我認為數值上基本上等同要求(或強迫,或鼓勵)她無償讓座10萬次(呃這個頻率來說基本就是從5歲讓座到100歲吧)
或者這麼說吧,基本就等於要求(或強迫,或鼓勵)一個人(這個人甚至不一定是有錢人)捐出一台國產寶馬給窮人開開的意思
=======
咱隨便拿個人舉例吧,像光哥這個等級的小資,你要求(或強迫,或鼓勵)他捐出一套北京學區房給窮人住住,
我覺得光哥是肯定不會同意的,我將心比心說,我也做不到
我不知道淚姐您能不能做到
而光哥重視女兒婚姻幸福的程度,可以想像又勝過一套北京學區房多矣......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碧炎陽 于 2017-4-19 22:50 编辑 [/i]][/color]
2017-4-19 23:11
KYOKO
回复 #35 碧炎陽 的帖子
誰窮誰有理,按需分配
因為我有可能娶不到老婆,所以谁都只准娶一个老婆
2017-4-19 23:17
KYOKO
回复 #34 碧炎陽 的帖子
咱已经说了啊,只是客观上对国家有利,没说国家一定能实行
事实上现在一家5女对国家贡献绝对比一家5子要大的多,国家欢迎了,老百姓有几个乐意的?艳阳您乐意?——相当于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2017-4-20 07:55
墨叶
不知道扯哪里去了。
送女儿出国又禁止女儿和外国人谈恋爱禁止嫁外国人本身就不恰当。
即使女儿当初答应了,考虑到年纪小和爱情的不可控性,现在嫁给外国人也没什么问题。
我觉得如果女儿能回国工作,那就是完美结局。
如果女儿不回国,即使是嫁给在国外的中国人也没什么区别。
2017-4-20 07:58
墨叶
女儿嫁的人,父母不喜欢要反对太正常了。
与国籍并无关系。
如果女儿回国找一个生活水平很低的男人嫁了,估计她老爸又要唠叨了。
2017-4-20 08:44
碧炎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7-4-19 23:17 发表
咱已经说了啊,只是客观上对国家有利,没说国家一定能实行
事实上现在一家5女对国家贡献绝对比一家5子要大的多,国家欢迎了,老百姓有几个乐意的?艳阳您乐意?——相当于委屈自己,成全别人 [/quote]
明白的,水兄說的沒啥問題,以事論事沒錯
2017-4-20 08:55
马岱
现在社会上确实是这么一种思潮,仿佛出国就是高大上。
我是从一开始就告诉小孩,我不会主动送出国,当然如果小孩执意要出去,凭本事拿奖学金出去,那也是阻止不了。但是如果让我花钱送出去,我承认自己没那么伟大,出国之后,确实小孩存在一定的几率留在外面不回来了,而我是没有打算在国外养老的。
一开始小孩在各种教育轰炸之下,也是憧憬出国,被我灌输多了,现在就没这个想法了。
2017-4-20 09:00
马岱
父母与子女其实也是一门关系学。
从法律层面上说,子女成年,就独立了,成为完全独立责任的主体。但是由于长久以来的习俗及思维,父母和子女并不能认识这一点。比如,父母认为子女孝顺父母是“应该的”,子女认为父母资助自己是“应该的”,但这种“应该的”其实只是一种习惯,并不能成为保障。
所以我反对的是两点
1、父母卖房送女儿出国,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天生的,但是父母也要把握一个度,并不是说付出越多越好。
2、子女需要考虑对父母的责任,权益与责任是对应的。这个例子的女儿,显然只愿意享受权益,不肯付出责任。
2017-4-20 09:01
golden
回复 #53 马岱 的帖子
原来出国求学的确实都是优秀人才,近些年还是水的多了,很多外国的破烂学校也借此发一笔财
2017-4-20 09:24
朱炎陽
回复 #5 落叶聚还散 的帖子
光哥想多了
封闭的古代社会跟现代社会完全没可比性
我倒觉得未来国家与国家间的隔阂会进一步消除
出不出国都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要是到火星去生活见面也许会困难点
更让人担心的是要是去Gliese581:hz1014:
2017-4-20 15:53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朱炎陽[/i] 于 2017-4-20 09:24 发表
光哥想多了
封闭的古代社会跟现代社会完全没可比性
我倒觉得未来国家与国家间的隔阂会进一步消除
出不出国都没有什么太大关系
要是到火星去生活见面也许会困难点
更让人担心的是要是去Gliese581:hz1014: [/quote]
我承认现在社会降低了这种可能性,但也仅仅是降低了而已。
之所以中国会出现这种规律,是与大一统的思维紧密相关,在这里就不展开了。
2017-4-20 15:54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慕容泪☆[/i] 于 2017-4-19 22:10 发表
很不幸告诉你,饿不是体制内的,饿一直不是公务员,是临工,现在饿所在的单位独立出来,要自行赚钱收支了,绝对不是体制内的。你没见过一篇文章是关于“改善生产线”的么?
“体制外比体制内更爱国”,是饿的 ... [/quote]
主贴的两口子不是做生意的,而且就是做生意的,根据这个主贴没有半句什么家国情怀的东东,没必要往这方面引导。
2017-4-20 16:00
落叶聚还散
[quote]朱静不止一次交代女儿,在美国晚上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要参加示威游行之类的聚众活动。受张勇的“委托”,她还一本正经地对女儿进行了一番性教育,要求张莉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或婚姻观。[color=Red]朱静还给女儿划了几条红线:不准找外国人当男友,不能当未婚妈妈,不能和学校的老师搞师生恋。[/color]
女儿陪着张勇夫妇在美国玩了一个星期。张勇发现女儿变化很大:扎起了耳洞,戴起了耳环,并且还买了名牌包包。在和一位张莉的留学生朋友小熊聊天时,小熊一不小心说漏了嘴,说张莉到美国来之后,交往过一个外国男友。
这时,张勇才注意到,女儿变了,“[color=Red]我为女儿感到骄傲,但真的很害怕她离开我。[/color]”张勇说。
女儿嫁了外国人
张莉是个懂事的孩子。当晚,张勇委婉地问起,在美国是否有交过男朋友。张莉承认自己之前曾交往过3个男朋友,但都很短暂,那个外国男友交往了两个月就分手了。这次谈话后,[color=Red]张勇和朱静达成一致意见:女儿不能找外国人做男朋友,更不能嫁给外国人。毕业后要回国内工作。[/color][/quote]
女儿在出国前没有答应什么不找外国男友,而是父母的一种管教。直到女儿找到外国男友后,父母才与女儿提这个要求,但女儿没同意,就算是从承诺方面讲,女儿也没有错误的。
在此贴,实际上,父母让女儿出国,一方面是为了培养女儿成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心理的满足感。
这个父亲为什么反对女儿嫁老外?是因为害怕女儿离开他。什么老了谁照顾,其实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原因。
2017-4-20 16:04
落叶聚还散
回炎阳。
深圳这父母在职时如果一个月收入才1.5万,一样不可以思议,两人至少年收入在30万以上。
其实,这父母给女儿虽然花了大笔的钱,但实际的生活质量并未下降太多。看病有医保,生活有退休金,其实这钱不给女儿留学,他们也用不了,一样留着,最后他们还不是一样给女儿?
与其这样过了几十年给女儿,还不如送女儿留学,让她多些经历,开拓一下眼界。
总之,我还是认为,这父亲控制欲太强,总是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女儿。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