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别把孩子当傻瓜——兼谈经典名著必须从少儿时代读起


2004-10-10 16:00 轮回
  看了人民网上关于肖大作家“小学初中生不必读经典”的言论后,颇不以为然。

  现在中国的教育毛病之一就是把孩子当傻瓜,事实上孩子有些时候比大人还要聪明,因为孩子看世界是没有思维定势的。记得我的小侄女三岁的时候,为了中止她的喋喋不休,我对她说:“再喊,等电视里恐龙出来的时候,我就把你放进去,然后把电视机关掉。”父亲当场斥责我不应该吓唬小朋友,但是小侄女闻言说了这样一句话:“爷爷,叔叔是跟我开玩笑的。”事实上,我们认为孩子不会想到的事情,孩子很可能想到了,而且有些时候看得比我们清楚。每当我听到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老师让孩子们拖长声说:“老——师——好——;知——道——了——”的时候,我就觉得老师自己就是弱智,并且试图再把很聪明的孩子变成弱智。

  真正的良好教育,在于引导和启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好是让孩子去理解一些高标准的东西,而不是把孩子当弱智和白痴,手把手地去教,甚至于强制降低孩子的标准,让一个已经习惯于正常说话的孩子象白痴一样拖长声。把孩子当聪明人培养,孩子就会成为聪明人;把孩子当傻瓜教育,聪明人要么真变成傻瓜,要么就拒绝接受一群白痴的摧残。

  孩子读经典名著确实不会马上领会全部,就是肖大作家这样几十岁的人领会的也不会是全部。但是,1000个人有1000个哈姆雷特,孩子读经典名著,了解的是经典名著的一部分,仅仅是一部分也是经典的一部分;孩子如果读的是那种浅层次作品,就比如肖大作家的作品,读再多也还是浅层次。经典中哪怕一个智慧的火花,一个人生的彻悟,被一个孩子从少年时就知道了,就会给他带来一生的帮助。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们不是那种翻一遍或者几遍就可以弃之道旁的一次性用品,孩子小时候读是一种境界,长大了读又是一种境界,而正因为小时候读过了,长大读更容易加深理解。

  笔者不反对让孩子先读一些容易接受的经典。但是易于接受不等于就是短小,就是艺术水准不够。就如李白的诗歌,目前大多把《静夜思》、《秋浦歌》等篇幅短小的作品作为开始的入门教材,事实上《静夜思》里思维跨越极大的乡愁和《秋浦歌》里“白发三千丈”的直白,倒是艰深得很,比《金陵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要难理解得多。真正需要提高的,倒是教育部某些官员的欣赏水平。

2004-10-10 20:14 实干司马
读经典名著也必须要精选,如《三字经》就别给小孩子读了。
人之初,性本善?人本性善性恶,仍然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怎么就能教孩子呢?
倒是西方一些故事如圣经故事可以让他们读读知道一下。

2004-10-10 21:31 桓大司马
[code]笔者不反对让孩子先读一些容易接受的经典。但是易于接受不等于就是短小,就是艺术水准不够。就如李白的诗歌,目前大多把《静夜思》、《秋浦歌》等篇幅短小的作品作为开始的入门教材,事实上《静夜思》里思维跨越极大的乡愁和《秋浦歌》里“白发三千丈”的直白,倒是艰深得很,比《金陵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的“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要难理解得多。真正需要提高的,倒是教育部某些官员的欣赏水平。  [/code]

好见地

2004-11-16 13:25 先知之城
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傻瓜,政治课本上写的我全都相信

2004-11-16 18:21 弟弟玉门
[quote]原帖由[i]光子[/i]于2004-11-16, 13:25:17发表
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傻瓜,政治课本上写的我全都相信 [/quote]
不光是你啊!
很多人都是,我甚至觉得我初中的时候还是大傻瓜呢!
课本上的就是至理名言啊
是绝对不容怀疑的
不过我觉得现在有点矫枉过正了
什么都在怀疑

2004-11-16 18:30 弟弟玉门
[quote]原帖由[i]轮回[/i]于2004-10-10, 16:00:01发表


  真正的良好教育,在于引导和启发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最好是让孩子去理解一些高标准的东西,而不是把孩子当弱智和白痴,手把手地去教,甚至于强制降低孩子的标准,让一个已经习惯于正常说话的孩子象白痴一样拖长声。把孩子当聪明人培养,孩子就会成为聪明人;把孩子当傻瓜教育,聪明人要么真变成傻瓜,要么就拒绝接受一群白痴的摧残。

   [/quote]
孩子的教育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考虑的事情
我认为未来中国教育要有变革性的突破应该是在家庭教育上
因为集中式的教育无论如何都是对一群孩子
不太可能顾及到每个孩子
而且集中式的教育永远都要受到社会意识的制约
就永远会有这样一个模子强加在孩子身上
要使中国的教育更加人性化一点就是努力的加强家庭教育
但这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在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的家庭里真正面向孩子的教育也是很难做到的
何况中国社会现在,将来都会有很多父母自身也没有受过很好教育

2004-11-16 19:15 幽浪
圣经就算了,

读十字军东征吧。

2004-11-16 22:16 幽浪
[quote]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傻瓜,政治课本上写的我全都相信 [/quote]

千万别弄成另一种“聪明人”,政治课本上写的我全不信。

个人认为首先得有正确的“信任方法”,然后信任自己。

2004-11-17 13:51 三骨毛驴
我以后有孩子了,会给我的孩子读<<五轮书>>, 让他从小开始身心的修炼

然后再读中国古代历史!  让他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

其他书, 就随便他了, 他喜欢看什么自愿

2004-11-17 18:10 弟弟玉门
[quote]原帖由[i]幽浪[/i]于2004-11-16, 22:16:37发表

千万别弄成另一种“聪明人”,政治课本上写的我全不信。

个人认为首先得有正确的“信任方法”,然后信任自己。 [/quote]
这是当然啊!
不过要凭个人去鉴别历史的真伪
实在是太难!

2004-11-17 18:12 弟弟玉门
[quote]原帖由[i]三骨毛驴[/i]于2004-11-17, 13:51:57发表
我以后有孩子了,会给我的孩子读<<五轮书>>, 让他从小开始身心的修炼

然后再读中国古代历史!  让他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

其他书, 就随便他了, 他喜欢看什么自愿 [/quote]
我的孩子我也会让他很好的了解中国古代史
不过我绝对不希望他(她)去学历史

2004-11-17 18:14 鹰派分子
自己要有自己的观点,全不信,全信,全部都是有失偏颇的。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中国人果然已经忘记什么叫做中庸之道了。


多读点古书,可以明事理,切不可以讹传讹,听信谣言。

2004-11-17 18:16 白木
[quote]原帖由[i]三骨毛驴[/i]于2004-11-17, 13:51:57发表
我以后有孩子了,会给我的孩子读<<五轮书>>, 让他从小开始身心的修炼

然后再读中国古代历史!  让他知道自己是个中国人

其他书, 就随便他了, 他喜欢看什么自愿 [/quote]
最好也别那样
应该是他喜欢什么就看什么

说实在的 5轮书本身够晦涩的 不好看 一般小孩子只怕是不看的,也不会喜欢看.
我到是从三年纪起就偷看天龙八部了,虽然看了一年才看完 ,过后就有每分钟看2百字的 习惯了.
不过没情节性的东西我还是不看的.
PS:理科的证明和公式推倒个人觉得很有情节性

2004-11-20 19:35 实干司马
中国教育很失败,其中最失败之处就是政治!

如果不是上论坛,咱还不知道左右派的确切划分标准呢!而如此基本的常识,不过那么几句话,政治课本绝对没有!这种笑掉大牙的事想起来简直悲哀。

2004-11-20 20:34 幽浪
谁提供给俺资料,西方正规学制的课本几年级讲左右分派:)

不过,左右分派的事,这论坛里讲的还不够详尽。(也许是我贴子没翻透)

呵呵:)

其实主要还是看运气,看碰到什么老师。

2004-11-22 21:57 吾非鱼
[quote]原帖由[i]光子[/i]于2004-11-16, 13:25:17发表
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傻瓜,政治课本上写的我全都相信 [/quote]
我也一样,小时候特别相信大人尤其是老师的话,把他们说的全都当作真理。还记得小学一年级时(79年),老师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什么都是国家和集体的,连你们个人都不是你们父母的是国家的,弄得我担心了很长时间。

2004-11-22 22:19 龙鹰凌渡宇
要看老师的..

2004-11-25 16:04 arnoldxie
重要的还是老师.不过中国现在很多老师的很是个问题

2004-11-25 20:53 关毛
[quote]原帖由[i]光子[/i]于2004-11-16, 13:25:17发表
我觉得我小时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傻瓜,政治课本上写的我全都相信 [/quote]
要信啊,不然大家思想那么杂,保不准会出什么问题.

2004-11-26 10:38 songye999
[quote]原帖由[i]幽浪[/i]于2004-11-16, 19:15:29发表
圣经就算了,

读十字军东征吧。 [/quote]
哈哈,好主意啊(是不是有点过分  )
我觉得名著主要就是培养道德情操,初中到高中这期间可以接受的,应该越早越好,小学能多知道些英雄故事有个正确的榜样就行了

2004-11-26 16:09 幽浪
[quote]原帖由[i]songye999[/i]于2004-11-26, 10:38:40发表
[quote]原帖由[i]幽浪[/i]于2004-11-16, 19:15:29发表
圣经就算了,

读十字军东征吧。 [/quote]
哈哈,好主意啊(是不是有点过分  )
我觉得名著主要就是培养道德情操,初中到高中这期间可以接受的,应该越早越好,小学能多知道些英雄故事有个正确的榜样就行了 [/quote]
纯属玩笑:)
只是看到有人要孩子看圣经,我急了:不管他了,还是看十字军东征得了:)

真要这样,估计我是做不得主的!

2004-11-29 15:16 天宫公主
圣经还是要读的,读的目的就是为了狠狠的批它。

另外建议象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高科技的书籍也可以给孩子看。这些概念对于任何人都会颇有新鲜感,孩子也一定感兴趣。

2005-1-26 21:43 风的承诺
信与不信不是绝对的,人小的时候受到的教育是为了培养人的分辨是非的能力,而不是让你去信守什么。

2005-1-26 21:45 风的承诺
只要你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即使受到各种影响,也不容易迷失方向。

2005-1-30 19:09 关内侯
问题是现在的小孩真的愿意静下心来读名著吗?如果不能,不如不读。

只有当你想读的时候,名著才能算是名著。我小的时候不喜欢看《红楼梦》不喜欢读国外名著,但是现在却恨不得把这些好书都放到我的床边,细细品读。

2005-1-30 23:42 天宫公主
这就要看孩子本身了。不少孩子给大人一个“不喜欢看书”的错觉。其实孩子有这种表现,贪玩是一方面,给孩子看的书内容之枯燥乏味也是一个关键的原因。

我曾经给我一个妹妹讲过广义相对论,当时她还不到十岁,班上的功课也不是特别强的,可她却听的津津有味,至今还记得为什么质量的存在会给时空产生曲率呢。所以说,我觉得孩子就应该这么开发,先培养兴趣,再教育知识。

说老实话,就现在给孩子看的书,规律性之强,内容之单调,给什么人看都会觉得乏味的。要我看那玩意,我宁可天天泡巴玩。

2005-1-31 11:25 韦孝宽
三国、水浒、各种谋略兵法之类的名著,不见得对小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2005-2-3 01:25 ltsitm
[quote]原帖由[i]天公将军[/i]于2005-01-30, 23:42:42发表
这就要看孩子本身了。不少孩子给大人一个“不喜欢看书”的错觉。其实孩子有这种表现,贪玩是一方面,给孩子看的书内容之枯燥乏味也是一个关键的原因。

我曾经给我一个妹妹讲过广义相对论,当时她还不到十岁,班上的功课也不是特别强的,可她却听的津津有味,至今还记得为什么质量的存在会给时空产生曲率呢。所以说,我觉得孩子就应该这么开发,先培养兴趣,再教育知识。

说老实话,就现在给孩子看的书,规律性之强,内容之单调,给什么人看都会觉得乏味的。要我看那玩意,我宁可天天泡巴玩。 [/quote]
中国缺乏经济学家也是这个原因,《经济学原理》就是美国的经济学家曼昆写给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看得,但中国没有,而且中国对于学术的态度似乎却总是两个极端:骂街或者天花乱坠

2005-2-5 20:35 奇迹魔术师·杨
<十字军东征>吗?
个人以为十字军东征是一种欧洲国家的集体抢劫行为,而且阿拉伯萨拉丁大帝远较所谓狮心王有风度和政治眼光,至少从人道主义看是如此,披着宗教的面纱去抢劫,是对宗教的玷污.

2005-2-6 00:17 粗犷一猛男
[quote]原帖由[i]ltsitm[/i]于2005-02-03, 1:25:19发表
中国对于学术的态度似乎却总是两个极端:骂街或者天花乱坠 [/quote]
………………………………      
苦大仇深~~~

2005-2-6 17:24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i]ltsitm[/i]于2005-02-03, 1:25:19发表
中国缺乏经济学家也是这个原因,《经济学原理》就是美国的经济学家曼昆写给十五六岁的少男少女看得,但中国没有,而且中国对于学术的态度似乎却总是两个极端:骂街或者天花乱坠 [/quote]
小孩子看书应该是孩子追书,而不是书追孩子.至于怎么让孩子追书那就是家长/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们了.不过你也不要把西方经济学想的那么神通广大,现在西方国家早就不搞那东西了,主要的力量集中在搏弈论(又称心理经济学)和数量经济方面.西方的经典经济学逻辑漏洞百出,诸多地方含糊不清,其实根本就不称之为一个完善的理论.它自所以能流传这么长和冷战也有关系.

美国的确给少年儿童出版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刊物,这也和当年中国要求每人阅读毛选一样,更主要的是政治作用.现在甚至有一些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也人为古典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utter nonsense"(一派胡言).至于为什么西方国家在经济领域上能处于领先地位,那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冷战时期的)共产主义阵营那些国家那么迷信于经典理论,成功地提早摆脱了它并且发展出下一代的经济学理论.

2005-2-6 17:29 ltsitm
[quote]原帖由[i]天公将军[/i]于2005-02-06, 17:24:04发表
小孩子看书应该是孩子追书,而不是书追孩子.至于怎么让孩子追书那就是家长/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们了.不过你也不要把西方经济学想的那么神通广大,现在西方国家早就不搞那东西了,主要的力量集中在搏弈论和数量经济方面.西方的经典经济学逻辑漏洞百出,诸多地方含糊不清,其实根本就不称之为一个完善的理论.它自所以能流传这么长和冷战也有关系.

美国的确给少年儿童出版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刊物,这也和当年中国要求每人阅读毛选一样,更主要的是政治作用.现在甚至有一些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也人为古典的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utter nonsense"(一派胡言).至于为什么西方国家在经济领域上能处于领先地位,那主要还是因为他们没有(冷战时期的)共产主义阵营那些国家那么迷信于经典理论,成功地提早摆脱了它并且发展出下一代的经济学理论. [/quote]
其实我个人觉得,西方经济学更像是东方人的定义,我本人只知道学经济学,而且是自学,按中国的教法要死人的,博弈论什么的我也有所了解,至少在定价上博弈论很有作用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