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25 22:13
杭州中医周强
西南水稻之父周开达院士
华西都市报:他经历过巴蜀大饥荒,童年充满对饥饿的记忆;他立志一生投身新型水稻研究,让川人都吃上大米;他培育出的杂交稻增产30%,全国1/3稻田都种它,“西南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全国著名水稻育种专家周开达,从挨饿少年到农学院士
周开达,影响着中国西部乃至整个中国的水稻种植。上世纪70年代末,经过10多年系统研究,周开达的冈型雄性不育杂交水稻开始在四川推广。一年后,试点地区水稻亩产已近千斤,平均每亩增产约30%。周开达的儿子周晓禾说,这种变化是惊人的,意味着同等面积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人。当时,周开达研制的冈型、D型杂交稻和袁隆平研制的籼型杂交水稻,成为全中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水稻品种。即使现在,冈型、D型杂交稻在长江中上游及云、贵、川等地仍广泛种植,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
1999年11月,周开达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四川第一个农业院士。周开达毕生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首创了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建立了不育系选育的新途径。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3项,累计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全国先进工作者,四川省劳动模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