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笑书神侠 » 丘处机为什么不把包惜弱和杨康带走


2016-3-1 22:52 杏花疏影
再补充说一下,女人爱上一个有背景的男人,只要她自重,就不会让男人觉得她不值钱。穆念慈是这样,包惜弱也是如此。包惜弱虽然爱上完颜洪烈,但她守礼,不轻浮。移情别恋,但不忘记自己的身份,自然就会让完颜洪烈尊重她。

廊桥遗梦的电影,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讲的就是一个家庭主妇为了家庭,为了责任,放弃了爱情,而且她还出轨了,但看这个电影的人,有谁认为这个女人下贱?

美国如此,中国也如此,文化虽然不一样,人性都一样。

2016-3-2 09:18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大将文钦[/i] 于 2016-3-1 19:45 发表
老顽童随随便便玩着教出的耶律齐和中神通认真教出的全真七子差不多,可见老顽童教徒比中神通强:hz1007: [/quote]

是。而且老顽童还教了一个郭靖。
但是----耶律齐自从遇到郭靖黄蓉后,武功始终还是那样,与霍都相当----这说明:
1、郭靖黄蓉没教耶律齐;
2、老顽童教的东西没有发展后劲。

2016-3-2 09:46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6-3-1 22:09 发表

丘处机反驳?

黄药师为什么称之为黄老邪?还不是因为他无视礼教?这就证明了在射雕中的礼教束缚。

而丘处机、江南七怪等人豁达,所在在礼教之上看得淡些,即便如此,在神雕中,杨过要娶小龙女,书中还有 ... [/quote]

没听明白?你自已也说了,丘处机是一个受到礼教约束的人,他原本是准备杀掉包惜弱的,因为他觉得包惜弱移情别恋,失节改嫁。

他正是在准备杀包惜弱的观察过程中,发现包惜弱并没有移情别恋,而是在没人的时候一直爱恋着杨铁心,这才罢手,开始与包惜弱联系。

包惜弱对杨铁心的感情,连丘处机这样的人都无法否认,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当然啦,你要说包惜弱其实是一个武林高手,早就察觉丘处机在一旁观察,所以故意做这么一场秀,那我就没话说了。

2016-3-2 09:5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 09:46 发表
没听明白?你自已也说了,丘处机是一个受到礼教约束的人,他原本是准备杀掉包惜弱的,因为他觉得包惜弱移情别恋,失节改嫁。

他正是在准备杀包惜弱的观察过程中,发现包惜弱并没有移情别恋,而是在没人的时候一直爱恋着杨铁心,这才罢手,开始与包惜弱联系。

包惜弱对杨铁心的感情,连丘处机这样的人都无法否认,这就是最好的明证。

当然啦,你要说包惜弱其实是一个武林高手,早就察觉丘处机在一旁观察,所以故意做这么一场秀,那我就没话说了。 [/quote]
不是我没听明白,是你假装没看明白。

我从来没说包惜弱做了十八年的假,却是说,包惜弱十八年来一直如此,从未作假。只不过包惜弱记念前夫,已经不是爱情,而是她面临礼教压力下的自责,丘处机是分不清她到底爱不爱杨铁心,但只要包惜弱还念着杨铁心,其情甚哀,那么正常人都会原谅理解,更何况丘处机还是一个侠客,又怎么对一下弱女子下手呢?

这种感情,别说丘处机,就是完颜洪烈都没看明白,连包惜弱自己都不敢面对,连大忽悠你,面对金庸写包惜弱初见完颜洪烈时的文字都会看不懂,苛求什么丘处机?

至于包惜弱其实是一个武林高手,你就不要借题发挥了,桃谷六仙转移话题的本事,没必要学。

2016-3-2 10:01 sos2290
其实从之前你摘取的原著文字中,就可以发现问题在哪里。

比如在201楼中,你摘取了这段文字,来证明包惜弱喜欢完颜洪烈--------- 说着淡淡一笑,安然而死,容色仍如平时一般温宛妩媚。

可实际上,这段话的原文是------------- 包惜弱躺在丈夫旁边,左手挽着他的手臂,惟恐他又会离已而去,昏昏沉沉间听他说起从前指腹为婚之事,奋力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说道“这......这是表记......”又道:“大哥,我们终于死在一块,我......我好欢喜”说着淡淡一笑,安然而死,容色仍如平时一般温宛妩媚。

看到问题在哪里了么,明明是一段描述包惜弱爱恋杨铁心,至死不渝的文字,经过一番掐头去尾,变成了包惜弱爱上完颜洪烈。

2016-3-2 10:03 szwd1997
我觉得她2个都爱。

因为丘处机想弄死她的时候,考察她并没有见异思迁和单纯的移情别恋。

包惜弱比较善良,她不是影后,她不知道旁边有人。

但是书中的描写,确实有完颜洪烈有悸动有情愫,还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孩子被生父“抛弃”了(杨铁心疑似挂彩。),包惜弱这孩子被完颜洪烈这个后爸领养。一般情况下,孩子都和亲生父母没感情,只有年纪特别大了,或者养父挂了才会想得去认祖归宗。但不同在于孩子是确实被抛弃,杨铁心并没有对不起包惜弱,所以她二者都是爱的,但对杨铁心更多的是一种缅怀和不忘本。

她天天和完颜洪烈生活在一起,感情上很可能更加亲昵。这点和孩子同理,生亲不如养亲。后来发现杨铁心并没有死,我估计她内心是崩溃的。因为她如果与杨铁心破镜重圆就对不起完颜洪烈。爱情里面不会考虑道德品质,所以她不会为了铁哥报仇真正弄死完颜洪烈。

其实包惜弱救完颜洪烈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自己的悲剧,无论怎样的结果导向,包惜弱都不会是人生赢家。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szwd1997 于 2016-3-2 10:10 编辑 [/i]][/color]

2016-3-2 10:14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6-3-2 10:03 发表
我觉得她2个都爱。

因为丘处机想弄死她的时候,考察她并没有见异思迁和单纯的移情别恋。

包惜弱比较善良,她不是影后,她不知道旁边有人。

但是书中的描写,确实有完颜洪烈有悸动有情愫,还一起生活了 ... [/quote]

好。

2016-3-2 10:14 杏花疏影
包惜弱与南兰都有共通之处。

南兰个性刚强,铸成大错时,她其实知道,她与田归农私奔时,根本就是不想活了,觉得与田归农过一天,就快活一天,就做了一天的仙子,结果呢,到后来才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就后悔,她个性刚强,也肯认错,也肯坦承召集的感情,所以要田归农将她的骨灰洒在大路上,任人踩踏,这样她赎罪心理才好一些。

而包惜弱性格软弱,不会向南兰那样迈出那一步,但被完颜洪烈设计了,她半被迫半自愿地走出这一步,因此她的自责一样强烈,却无法面对,只能所谓的思念亡夫减轻自己心理的罪恶感。

还有一个略有相似的人物,马春花。马春花过于水性杨花,对他的师兄没半分感恩,以为为他复仇,就可以了,而福康安只是引诱于她,她虽然是一个好人,但抵挡不了诱惑,结局最可悲。她是尤二姐似的人物。

古龙笔下有一处情节,与此相似,便是《绝代双骄》的铁心兰,她一样是移情别恋,最后她承认了这段感情,准备以死赎罪,其实也不是什么罪。

2016-3-2 10:21 sos2290
金大侠对杨包二人的感情颇多文墨,也非常的明显。

比如在《长春认输》这一章节里,是这么描写包惜弱心态的:包惜弱蓦然涌上了十八年前临安府牛家村的情景,丈夫抱着自已狼狈逃命,黑夜中追兵喊杀,此后是十八年的分离、伤心与屈辱,她突觉昔日惨事又要重演,搂住了丈夫的脖子,牢牢不肯放手。

看到这段心理独白了么,包惜弱自已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这十八年对她来说,是分离、伤心、屈辱的十八年,她不愿意再重演过去,所以紧紧抱着丈夫不愿意再度失去他。

所以别跟再我说什么”包惜弱其实不知道自已是礼教的受害者”-------- 人家心里清楚得很。

所谓的包惜弱移情别恋爱上完颜洪烈,其实跟完颜康同学的心理是一样的:(完颜康)不由向杨铁心望去,只见他衣衫破旧,满脸风尘,再回头看看父亲时,却是锦衣玉饰,风度俊雅,两人直有天渊之别。

很多同学其实也是抱着这种心态,美女怎能配大叔?在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下,各种臆测自然就出炉了。比如前面有人谈到包杨二人感情不和谐---------- 事实上金书中从未提过,反倒是着重描写二人的深情。

但是在“美女怎能配大叔”的心理暗示下,他想当然的以为杨是个不解风情的莽夫,双方认知有差距,所以感情不和睦。

2016-3-2 10:23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 10:01 发表
其实从之前你摘取的原著文字中,就可以发现问题在哪里。

比如在201楼中,你摘取了这段文字,来证明包惜弱喜欢完颜洪烈--------- 说着淡淡一笑,安然而死,容色仍如平时一般温宛妩媚。

可实际上,这段话的原文是------------- 包惜弱躺在丈夫旁边,左手挽着他的手臂,惟恐他又会离已而去,昏昏沉沉间听他说起从前指腹为婚之事,奋力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说道“这......这是表记......”又道:“大哥,我们终于死在一块,我......我好欢喜”说着淡淡一笑,安然而死,容色仍如平时一般温宛妩媚。

看到问题在哪里了么,明明是一段描述包惜弱爱恋杨铁心,至死不渝的文字,经过一番掐头去尾,变成了包惜弱爱上完颜洪烈。[/quote]
我摘的根本就没有问题,你根本不感拿包初见完颜洪烈火的文字来说事,因为你知道,那段文字你怎么也解释不了。

只好拿了这一段。‘

这一句中“ 说着淡淡一笑,安然而死,容色[color=Red]仍如平时[/color]一般温宛妩媚”,仍如平时,就说明了一切,她在完颜洪烈身上感情得到了满足,与杨铁心同死,她十八年来所面临的压力也解脱了。

这十八年的压力这么大,如果没有与完颜洪烈的爱情,包惜弱早就折磨得不象样子了。

对比一下温仪,金蛇之后,她在温家可有过温宛妩媚?

2016-3-2 10:32 sos2290
问题在于包惜弱的性格,这是一个除了感情之外,其他问题柔弱无主见的女子,所以当断的不断。

对完颜洪烈,她当然是有感激之情的,但要谈爱恋,却也谈不上。既爱着丈夫,却又感于完颜洪烈的情义,本身柔弱无主见,所以才两难。

金书中写得很清楚,包惜弱觉得,与丈夫分离,跟随完颜洪烈的这十八年,是伤心分离屈辱的十八年,只有跟随丈夫一起,才是她想要的,那怕是死也要死在一起。

十八年前她是这样,十八年后她还是这样。

至于“她其实不知道自已的这种思维是封建礼教产物,其实是愧疚”神马的,就纯属扯淡了。

2016-3-2 10:35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 10:21 发表
金大侠对杨包二人的感情颇多文墨,也非常的明显。

比如在《长春认输》这一章节里,是这么描写包惜弱心态的:包惜弱蓦然涌上了十八年前临安府牛家村的情景,丈夫抱着自已狼狈逃命,黑夜中追兵喊杀,此后是十八年的分离、伤心与屈辱,她突觉昔日惨事又要重演,搂住了丈夫的脖子,牢牢不肯放手。

看到这段心理独白了么,包惜弱自已已经说得明明白白了,这十八年对她来说,是分离、伤心、屈辱的十八年,她不愿意再重演过去,所以紧紧抱着丈夫不愿意再度失去他。

所以别跟再我说什么”包惜弱其实不知道自已是礼教的受害者”-------- 人家心里清楚得很。

所谓的包惜弱移情别恋爱上完颜洪烈,其实跟完颜康同学的心理是一样的:(完颜康)不由向杨铁心望去,只见他衣衫破旧,满脸风尘,再回头看看父亲时,却是锦衣玉饰,风度俊雅,两人直有天渊之别。

很多同学其实也是抱着这种心态,美女怎能配大叔?在这种潜意识的影响下,各种臆测自然就出炉了。比如前面有人谈到包杨二人感情不和谐---------- 事实上金书中从未提过,反倒是着重描写二人的深情。

但是在“美女怎能配大叔”的心理暗示下,他想当然的以为杨是个不解风情的莽夫,双方认知有差距,所以感情不和睦。 [/quote]
包惜弱十八年来不停温习这种情景,怎么能忘?当年她要与杨铁心同生共死,杨铁心把她抛弃,这种事情,是个人也忘不了。在她心中,这十八年来是分离、伤心与屈辱,唯独没有十八年的思念,没有杨铁心当年对她恩爱。要知道,杨铁心当初是很疼她的,“她嫁到杨家以后,杨铁心对这位如花似玉的妻子十分怜爱,事事顺着她的性子”,在这一章中,包惜弱有过这方面的回忆吗?她要是还爱着杨铁心,她绝对忘不了这个恩爱。

十八年的分离,这是事实,屈辱是什么?是她失节,是她嫁给金人,以至于连丘处机这种豁达之人,都一度接受不了,象她这种人,能不感到屈辱吗?伤心,有伤心杨铁心之死的心情,更重要的哀伤自己的命运,如果当日杨铁心不抛弃她,会有这种情况吗?会有这种屈辱吗?

十八年来的分离、伤心、屈辱,在完颜洪烈这里,感情得到了完全的满足,所以她平时才会温宛妩媚。

别与我说,她还爱着杨铁心,她根本不爱杨铁心了,她是接受不了礼教的束缚,她一直在意着别人对她的看法,虽然这只是她的想法,但她用十八年进行自责,仍没走出去。

所谓包惜弱没有爱上完洪烈,是你的一厢情愿,而且别人有这种看,你还用你自己的心理来揣测。

实际上,杨铁心就算在当年,在风度、学识与相貌上,与完颜洪烈也相差甚远,至少在包惜弱的眼中。

2016-3-2 10:37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 10:32 发表
问题在于包惜弱的性格,这是一个除了感情之外,其他问题柔弱无主见的女子,所以当断的不断。

对完颜洪烈,她当然是有感激之情的,但要谈爱恋,却也谈不上。既爱着丈夫,却又感于完颜洪烈的情义,本身柔弱无主见,所以才两难。

金书中写得很清楚,包惜弱觉得,与丈夫分离,跟随完颜洪烈的这十八年,是伤心分离屈辱的十八年,只有跟随丈夫一起,才是她想要的,那怕是死也要死在一起。

十八年前她是这样,十八年后她还是这样。

至于“她其实不知道自已的这种思维是封建礼教产物,其实是愧疚”神马的,就纯属扯淡了。[/quote]
十八年来的分离、伤心与屈辱,却让她温宛妩媚,可想而知,她在完颜洪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感情满足。她对这十八年越痛苦,越证明她对完颜洪烈的爱情。

我早就说过,一个人所选择的,很多时候不是他最想要的,而是现实中能给他最好的选择。在这里,只有一死,对包惜弱才是最好的选择。

如果这十八年只有分离、伤心与屈辱,包惜弱早就死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6-3-2 10:43 编辑 [/i]][/color]

2016-3-2 10:43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6-3-2 10:23 发表

我摘的根本就没有问题,你根本不感拿包初见完颜洪烈火的文字来说事,因为你知道,那段文字你怎么也解释不了。

只好拿了这一段。‘

这一句中“ 说着淡淡一笑,安然而死,容色仍如平时一般温宛妩媚”,仍 ... [/quote]

这就是寻章摘句了。

所谓喜欢完颜洪烈,愧疚于杨铁心,不过你自已的臆测之言,这段文字明明谈的是包杨二人的感情深厚,半字跟六王爷没关系。所有的这一切,不过是你自已从“平时”两字中演绎而来,你甚至连包惜弱在六王爷那里得到感情满足都给演绎了出来。

从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为什么会出现“包惜弱移情别恋”的这种说法:包杨爱恋,不符合今人的价值观。美女嘛,就应该配风度翩翩的帅哥。本着这种心理,在金书中寻章摘句,断章定义,最后演绎出了这么一个玩意。

事实上金书中对包惜弱的感情描写得非常明确,但是他们视而不见,统统扣上“礼教毒害,不是真爱”的帽子。

2016-3-2 10:48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 10:43 发表
这就是寻章摘句了。

所谓喜欢完颜洪烈,愧疚于杨铁心,不过你自已的臆测之言,这段文字明明谈的是包杨二人的感情深厚,半字跟六王爷没关系。所有的这一切,不过是你自已从“平时”两字中演绎而来,你甚至连包惜弱在六王爷那里得到感情满足都给演绎了出来。

从这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为什么会出现“包惜弱移情别恋”的这种说法:包杨爱恋,不符合今人的价值观。美女嘛,就应该配风度翩翩的帅哥。本着这种心理,在金书中寻章摘句,断章定义,最后演绎出了这么一个玩意。

事实上金书中对包惜弱的感情描写得非常明确,但是他们视而不见,统统扣上“礼教毒害,不是真爱”的帽子。 [/quote]
我拿着原文,你说寻章摘句,你半个证据没有,就说我是臆测,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双重标准?

不符合现在价值观?更是搞笑,现在的价值观是希望自己的妻子移情别恋?你有这个价值观可以,我绝对没有。你希望自己的妻子如何如何,是你的价值观,不是我的。

这段文字说的很清楚,仍如平时,就是说,十八年来的分离、伤心与屈辱,有了别的弥补。否则包惜弱早就死了,绝对不会温宛妩媚。

你干脆就说,我不识字得了,别说我寻章摘句。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6-3-2 10:55 编辑 [/i]][/color]

2016-3-2 10:50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6-3-2 10:03 发表
我觉得她2个都爱。

因为丘处机想弄死她的时候,考察她并没有见异思迁和单纯的移情别恋。

包惜弱比较善良,她不是影后,她不知道旁边有人。

但是书中的描写,确实有完颜洪烈有悸动有情愫,还一起生活了这么长时间。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孩子被生父“抛弃”了(杨铁心疑似挂彩。),包惜弱这孩子被完颜洪烈这个后爸领养。一般情况下,孩子都和亲生父母没感情,只有年纪特别大了,或者养父挂了才会想得去认祖归宗。但不同在于孩子是确实被抛弃,杨铁心并没有对不起包惜弱,所以她二者都是爱的,但对杨铁心更多的是一种缅怀和不忘本。

她天天和完颜洪烈生活在一起,感情上很可能更加亲昵。这点和孩子同理,生亲不如养亲。后来发现杨铁心并没有死,我估计她内心是崩溃的。因为她如果与杨铁心破镜重圆就对不起完颜洪烈。爱情里面不会考虑道德品质,所以她不会为了铁哥报仇真正弄死完颜洪烈。

其实包惜弱救完颜洪烈的那一刻就注定了自己的悲剧,无论怎样的结果导向,包惜弱都不会是人生赢家。 [/quote]
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当年她要与杨铁心同生共死,杨铁心抛弃了她。这对一个弱女子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2016-3-2 10:56 sos2290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6-3-2 10:37 发表

十八年来的分离、伤心与屈辱,却让她温宛妩媚,可想而知,她在完颜洪烈那里得到什么样的感情满足。她对这十八年越痛苦,越证明她对完颜洪烈的爱情。

我早就说过,一个人所选择的,很多时候不是他最想要的, ... [/quote]

完颜洪烈自已就是包惜弱这十八年分离伤心屈辱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他是罪魁祸首包惜弱当时不知道),换句话说,让她感到屈辱伤心的因素中,跟随完颜洪烈也有份,而且是分量最大的那一份。

另外,包惜弱还提到了“分离”,与谁分离,与六王爷?

你却说什么“她对这十八年越痛苦,越证明她对完颜洪烈的爱情”.......

所以说寻章摘句了,你所有的依据,不过是一句“温宛妩媚”---------- 根据这个,你能抛开包惜弱的心理独白,演绎出她跟随完颜洪烈很幸福。

太强大了。

2016-3-2 10:56 szwd1997
回复 #256 杏花疏影 的帖子

不知道你这个抛弃是咋定义的。

2016-3-2 11:00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 10:56 发表
完颜洪烈自已就是包惜弱这十八年分离伤心屈辱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他是罪魁祸首包惜弱当时不知道),换句话说,让她感到屈辱伤心的因素中,跟随完颜洪烈也有份,而且是分量最大的那一份。

另外,包惜弱还提到了“分离”,与谁分离,与六王爷?

你却说什么“她对这十八年越痛苦,越证明她对完颜洪烈的爱情”.......

所以说寻章摘句了,你所有的依据,不过是一句“温宛妩媚”---------- 根据这个,你能抛开包惜弱的心理独白,演绎出她跟随完颜洪烈很幸福。

太强大了。[/quote]
包惜弱是不知道,但她潜意识已经知道不对了,所以她才要把那天的事情忘掉。

心理独白说的很清楚,包惜弱想的是这十八年来的分离、伤心、屈辱,为什么没有想起与杨铁心的美好时光?无论是女人爱上男人,还是男人爱上女人,终归是幸福,包惜弱若是爱着杨铁心,她怎么就没有幸福时光的回忆呢?

仍如平时温完妩媚,怎么就不能做证据?合着对你说法不利就是寻章摘句,就是别人臆测。

这才叫无比强大。

2016-3-2 11:01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6-3-2 10:56 发表
不知道你这个抛弃是咋定义的。 [/quote]
杨铁心咬牙道:“大哥已死,我无论如何要救大嫂出来,保全郭家的骨血。要是天可怜见,你我将来还有相见之日。”包惜弱紧紧搂住丈夫脖子,死不放手,哭道:“咱们永远不能分离,你说过的,咱们就是要死,也死在一块!是吗?你说过的。”杨铁心心中一酸,抱住妻子亲了亲,硬起心肠拉脱她双手,挺矛往前急追,奔出数十步回头一望,只见妻子哭倒在尘埃之中,后面官兵已赶到她身旁。

2016-3-2 11:02 杏花疏影
我还真就奇怪了,一个女人十八年这么痛苦,为毛还会温宛妩媚?连容貌都没有多大变化。这居然能是不幸福?

2016-3-2 11:03 szwd1997
我也觉得光兄自己的话矛盾了。

他自己认为包惜弱爱完颜洪烈,完颜洪烈对她好是一种幸福的补偿。那怎么会认为嫁给金人是屈辱和失节呢?痛并快乐着还是有痛啊。

本身问题很明显,两者都爱。其实那个如平时温婉妩媚,金庸都没想那么多。如果每一处都这样理解没有一个作家能完成几十万字的作品。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再者如果她恨杨铁心并全然不爱,为什么在她怀里温婉妩媚起来了?杨铁心又不是完颜洪烈。

包惜弱就和张无忌一样是个纠结的人,用墨叶的话说,比较好色。(墨叶认为被动好色也算好色。)

2016-3-2 11:08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6-3-2 11:03 发表
我也觉得光兄自己的话矛盾了。

他自己认为包惜弱爱完颜洪烈,完颜洪烈对她好是一种幸福的补偿。那怎么会认为嫁给金人是屈辱和失节呢?痛并快乐着还是有痛啊。

本身问题很明显,两者都爱。其实那个如平时温婉妩媚,金庸都没想那么多。如果每一处都这样理解没有一个作家能完成几十万字的作品。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再者如果她恨杨铁心并全然不爱,为什么在她怀里温婉妩媚起来了?杨铁心又不是完颜洪烈。

包惜弱就和张无忌一样是个纠结的人,用墨叶的话说,比较好色。(墨叶认为被动好色也算好色。)
[/quote]
那就是礼教的因素了。

礼教告诉她,这是失节,礼教告诉她,不能嫁给金人。

不是金庸没想那么多,而是一种暗示,或者说是,他完全理解到,信手写来,便是合情合理。

碧血剑中,温仪怎么样?

飞狐外传中,马春花“这时见她虽然仍是容色秀丽,但已掩不住脸上的风霜憔悴。”

马春花对师兄不感激吗?

她死在杨铁心怀里,十八年来的枷锁解开来,心理的压力没了,自然温宛妩媚。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6-3-2 11:16 编辑 [/i]][/color]

2016-3-2 11:10 szwd1997
回复 #260 杏花疏影 的帖子

我忘了这个细节,这可以定义为抛弃。

不过以包惜弱之善良和纠结是不会对某件事耿耿于怀的。

况且这种抛弃不是外面的野女人,而是为了兄弟为舍弃了自己。并不是他不爱她,才不管她生死的一种表现。只能说杨铁心那一刻更看重兄弟之义。

这就像媳妇和母亲掉水里,你先救谁不代表你讨厌憎恶另一方,只能说明先救者在你心中的权重更高,或者你基于现实状况考虑是某人更近,先活一个是一个。

为了兄弟抛弃老婆,这不是情人关系的敌对而是价值观的取舍。

2016-3-2 11:14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6-3-2 11:10 发表

我忘了这个细节,这可以定义为抛弃。

不过以包惜弱之善良和纠结是不会对某件事耿耿于怀的。

况且这种抛弃不是外面的野女人,而是为了兄弟为舍弃了自己。并不是他不爱她,才不管她生死的一种表现。只能说杨铁心那一刻更看重兄弟之义。

这就像媳妇和母亲掉水里,你先救谁不代表你讨厌憎恶另一方,只能说明先救者在你心中的权重更高,或者你基于现实状况考虑是某人更近,先活一个是一个。

为了兄弟抛弃老婆,这不是情人关系的敌对而是价值观的取舍。
[/quote]
这种生死之间的事情,情感就易出现变化。包惜弱理智上会理解这一点,但感情深处,肯定会有触动。

如果没有这处细节,我认可包也爱杨铁心。

但这段细节,就是金庸的铺垫。包惜弱由此开始慢慢地在感情上疏离杨铁心,所以她为杨铁心戴孝时,见自己镜中红颜如花,所以在她察觉完颜洪烈对她别有用心后,还会很快地接纳,固然有形势的因素,也有完颜洪烈个人魅力令她倾到。

2016-3-2 11:23 杏花疏影
包对完颜洪烈及杨铁心感情的变化是有一个过程的。

杨铁心对她好,她夫妻情深,但即便这样,初见完颜洪烈,她也情动,但随后就忘了。如果没有之后的发展,她与完颜洪烈就是两个路人,与杨铁心会白首偕老。但就是这样,她还做梦杨铁心要杀完颜洪烈,以及完颜洪烈要杀杨铁心,说明完颜洪烈在她心中存了一个影子。

但后来事情的发展不是这样。

她得知杨铁心已死,又看到完颜洪烈对她着迷,一方面情重想殉情,但又怕对不起完颜洪烈,感情的天平则开始向完颜洪烈倾斜;后来完颜洪烈的体贴与风度、学识才能,又令她倾心,这时感情天平进一步向完颜洪烈倾斜。

一路上的照料,令包惜弱已经爱上完颜洪烈上,以至于,她对完颜洪烈当初的猜疑都一定要忘掉。如果没有礼教道德因素,杨铁心在她心中已经没了,事实上,她早就忘掉了与杨铁心生活中的美好时光。

2016-3-2 11:27 武三郎
有个疑问,包惜弱和杨铁心一席话,到底有没有知道完颜洪烈其实是牛家庄惨案的制造者。

如果知道了,我倾向于认为,包惜弱说的名节有失更重要的是嫁给了杀父凶手。

2016-3-2 11:28 杏花疏影
写马春花嫁给师兄不幸福,就是掩饰不了风霜惟悴,写包惜弱就是温宛妩媚,十八年容貌都没有太大变化。这意味着什么?

2016-3-2 11:32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武三郎[/i] 于 2016-3-2 11:27 发表
有个疑问,包惜弱和杨铁心一席话,到底有没有知道完颜洪烈其实是牛家庄惨案的制造者。

如果知道了,我倾向于认为,包惜弱说的名节有失更重要的是嫁给了杀父凶手。 [/quote]
我认为她不知道,但潜意识中觉得不妥,所以一定要忘了那件事。

完颜洪烈刚救她时,她起了疑心,还问,你不是与官后是一伙的是吗?后来完颜洪烈骗她,她才放心。但没多久,她就知道当时完颜洪烈说谎,她怎么会不再向那个方面想?之所以不想,是因为她爱上完颜洪烈。

她一方面十八年来,总是要身处当时,怀念与杨铁心分离,另一方面,一定要忘记丘处机当时杀人,就是这种矛盾心理在作怪。

2016-3-2 11:35 武三郎
凭包惜弱的智商,肯定是想不明白的。不过18年后杨铁心和包惜弱有一次畅谈啊。杨铁心到底说了多少牛家村事件的来龙去脉,存疑。

2016-3-2 11:36 墨叶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6-3-2 11:03 发表
我也觉得光兄自己的话矛盾了。

他自己认为包惜弱爱完颜洪烈,完颜洪烈对她好是一种幸福的补偿。那怎么会认为嫁给金人是屈辱和失节呢?痛并快乐着还是有痛啊。

本身问题很明显,两者都爱。其实那个如平时温 ... [/quote]

并非所有的小三都能放下思想包袱。
喜欢上结婚了的人都没罪过(出轨还是有罪过的),何况是被抛弃后被动接受爱情的包惜弱。

不好色的人太少,也就乔峰这样的少数人物算的上不好色。

2016-3-2 11:38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武三郎[/i] 于 2016-3-2 11:35 发表
凭包惜弱的智商,肯定是想不明白的。不过18年后杨铁心和包惜弱有一次畅谈啊。杨铁心到底说了多少牛家村事件的来龙去脉,存疑。 [/quote]
包惜弱不傻,只是太过软弱与善良。

包惜弱听到“天缘巧合”四字,脸上一红,转身向里,不再理他,心下琢磨,忽然起了疑窦,转身问道:“你和官兵本来是一路的?”颜烈道:“怎……怎么?”包惜弱道:“那日你不是和官兵同来捉拿那位道长、这才受伤的吗?”颜烈道:“那日也真是冤枉。小人从北边来,要去临安府,路过贵村,哪知道无端端一箭射来,中了肩背。如不是娘子大恩相救,真是死得不明不白。到底他们要捉甚么道士呀?道士捉鬼,官兵却捉道士,真是一塌胡涂。”说着笑了起来。
-------------------------------------------------------------------------
这里就说明她不是不会联想之前的事情。

2016-3-2 11:47 武三郎
如果说包惜弱能想明白。包惜弱自己也猜到了就是因为自己救人造成了郭杨两家惨案。但是面对着完颜洪烈的柔情、王府养尊处优的生活,放不下了,所以造个破屋子怀念下前夫,寻求下心理安慰,自己骗自己“其实不是这样的,郭杨就是倒霉死了,跟完颜无关”。但是杨铁心复活了,她没法骗自己了:hz1016:

这样解释,包惜弱的智商倒是回复正常了。但是这人物的品性可就恶劣多了

总之,包惜弱的智商和品性之间有一项是下限很低的:hz1017: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武三郎 于 2016-3-2 11:48 编辑 [/i]][/color]

2016-3-2 11:52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武三郎[/i] 于 2016-3-2 11:47 发表
如果说包惜弱能想明白。包惜弱自己也猜到了就是因为自己救人造成了郭杨两家惨案。但是面对着完颜洪烈的柔情、王府养尊处优的生活,放不下了,所以造个破屋子怀念下前夫,寻求下心理安慰,自己骗自己“其实不是这 ... [/quote]
如果包惜弱没有爱上完颜洪烈,她能想明白,但她爱上了,就想不明白了。但理智中的那个声音一直在潜意识中提醒她,才造成了她总想忘记丘处机杀人之事,偏偏对一个已经不爱的人,思念不已,还肯与他同生共死。

包惜弱不是很在意王府的富贵生活,但她很在意感情上满足。

2016-3-2 12:00 sos2290
我在这个帖子里多次看见什么暗线写法一类的说法,谈谈吧。

首先,提出这个“暗线写法说明包惜弱爱完颜洪烈”,本身就是证据不足的一种体现。金庸的书中,包杨二人生死与共的场景,包惜弱的心理独白,丘处机的 旁证,都明白的说明了包杨相爱。证明“包惜弱爱完颜洪烈”的依据都是些捕风捉影,比如根据一个人长得“温婉妩媚”,推断出她很幸福,很爱完颜洪烈。

提出“暗线”写法,恰好证明了“包惜弱爱完颜洪烈”这个观点的苍白无力,如果金庸真的写了包惜弱爱完颜洪烈,直接提出来就好,扯什么暗线啊。正因为金书中只写了包杨相爱,所以只能推出一个什么暗线写法,那意思是金庸虽然没明写,但是有暗写。

反正金庸也不会出来辩白,到底有没有,全凭一张嘴。

这种“暗写包惜弱爱完颜洪烈”的观点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是胡说八道。写作中确实有明与暗两种写法,但是,这两种写法是有很明确的规则的。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尽管分明暗两线,却都是为同一个主题服务,可以有出入,但绝不能对立矛盾。

打个比方,你花90万字,明线写这个主人公行侠仗义,然后花10万字铺垫一条暗线,写这个主人公无恶不做----------------- 请问你这部作品到底想说什么,人性的复杂?

明暗矛盾,主题不明,是写作的大忌讳,不会有人这么写,即使偶尔出了这么一个奇葩,他的下场也只会是挨骂。明写与暗写,只能是相辅相成,而不会相互拆台,这一点千万要记得。

所以,“金庸铺垫暗写包惜弱爱完颜洪烈”,就是胡说八道。他花那么多笔墨去描写包杨二人的生死爱恋,然后偷偷告诉我们包惜弱爱的是完颜洪烈-------------- 拜托,他写的是武侠小说,不是狗血爱情剧本。

2016-3-2 12:01 sos2290
正所谓言之无心,听者有意,作者不会去铺垫一条与主线矛盾的暗线。很多时候,读者喜欢这部书,也喜欢上了书中的各种人物,然后演绎加工出来的。金庸的很多作品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比如完颜洪烈,这个角色早期在读者心目中就是个大反派,美女怎能配反派? 到了80年代,完颜洪烈的角色开始出现了转变,六王爷坏虽然坏,对包惜弱的感情却不假,这时候的包惜弱,对完颜洪烈就多了一份愧疚---------------比如83版射雕。

进入新世纪后,新版的几部射雕对完颜洪烈的正面描写更多,他不仅智勇双全,还英俊多情,这么一来认同的人就更多了,再加上社会观念的转变,认同六王爷的越来越多。

所以啊,六王爷没变,包惜弱也没变心,读者的思想变了。

2016-3-2 12:12 墨叶
回复 #275 sos2290 的帖子

黄药师喜欢梅超风你看出来了?

2016-3-2 12:20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 12:00 发表
我在这个帖子里多次看见什么暗线写法一类的说法,谈谈吧。

首先,提出这个“暗线写法说明包惜弱爱完颜洪烈”,本身就是证据不足的一种体现。金庸的书中,包杨二人生死与共的场景,包惜弱的心理独白,丘处机的 旁证,都明白的说明了包杨相爱。证明“包惜弱爱完颜洪烈”的依据都是些捕风捉影,比如根据一个人长得“温婉妩媚”,推断出她很幸福,很爱完颜洪烈。

提出“暗线”写法,恰好证明了“包惜弱爱完颜洪烈”这个观点的苍白无力,如果金庸真的写了包惜弱爱完颜洪烈,直接提出来就好,扯什么暗线啊。正因为金书中只写了包杨相爱,所以只能推出一个什么暗线写法,那意思是金庸虽然没明写,但是有暗写。

反正金庸也不会出来辩白,到底有没有,全凭一张嘴。

这种“暗写包惜弱爱完颜洪烈”的观点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是胡说八道。写作中确实有明与暗两种写法,但是,这两种写法是有很明确的规则的。最重要的一条规则就是:尽管分明暗两线,却都是为同一个主题服务,可以有出入,但绝不能对立矛盾。

打个比方,你花90万字,明线写这个主人公行侠仗义,然后花10万字铺垫一条暗线,写这个主人公无恶不做----------------- 请问你这部作品到底想说什么,人性的复杂?

明暗矛盾,主题不明,是写作的大忌讳,不会有人这么写,即使偶尔出了这么一个奇葩,他的下场也只会是挨骂。明写与暗写,只能是相辅相成,而不会相互拆台,这一点千万要记得。

所以,“金庸铺垫暗写包惜弱爱完颜洪烈”,就是胡说八道。他花那么多笔墨去描写包杨二人的生死爱恋,然后偷偷告诉我们包惜弱爱的是完颜洪烈-------------- 拜托,他写的是武侠小说,不是狗血爱情剧本。 [/quote]
首先,不是证据不足,而证据充足,你死不认账罢了。无论是包杨生死与共,还是包惜弱的心理独白,都证明了包爱完颜,丘处机那个,根本什么证明不了。

金庸不是你,作为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写明了,那样的作品叫做白开水。最重要的是,明暗两线两线,主题上有什么矛盾啊?又怎么是狗血的爱情剧本了?穆念慈可以爱上杨康,为毛包惜弱不能爱上完颜洪烈啊?写包惜弱爱上完颜洪烈,又怎么与主题矛盾了?如果你这种想法是真的,只有四个字给你,“蜀犬吠日”。

你说的辨白才是一个苍白无力,居然好意思说人家胡说八道?

2016-3-2 12:22 墨叶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 12:01 发表
正所谓言之无心,听者有意,作者不会去铺垫一条与主线矛盾的暗线。很多时候,读者喜欢这部书,也喜欢上了书中的各种人物,然后演绎加工出来的。金庸的很多作品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比如完颜洪烈,这个角色早 ... [/quote]

以前只会单纯用善恶区别人物,现在懂的人物的多面性。是欣赏能力的提升。

完颜洪烈为了得到包惜弱过程非常卑劣,但是他对包惜弱是真心的。
包惜弱被完颜洪烈打动没有错,爱情(好色)本身不是罪过。

总不能说金岳霖喜欢林徽因是一种罪。

2016-3-2 12:26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6-3-2 12:01 发表
正所谓言之无心,听者有意,作者不会去铺垫一条与主线矛盾的暗线。很多时候,读者喜欢这部书,也喜欢上了书中的各种人物,然后演绎加工出来的。金庸的很多作品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比如完颜洪烈,这个角色早期在读者心目中就是个大反派,美女怎能配反派? 到了80年代,完颜洪烈的角色开始出现了转变,六王爷坏虽然坏,对包惜弱的感情却不假,这时候的包惜弱,对完颜洪烈就多了一份愧疚---------------比如83版射雕。

进入新世纪后,新版的几部射雕对完颜洪烈的正面描写更多,他不仅智勇双全,还英俊多情,这么一来认同的人就更多了,再加上社会观念的转变,认同六王爷的越来越多。

所以啊,六王爷没变,包惜弱也没变心,读者的思想变了。 [/quote]
怎么与主线矛盾了?一点也没有矛盾,不能你说矛盾就矛盾啊。

我小时候读这本书时,完颜洪烈就是一个路人,没有当回事。当时阅历尚浅,看不明白,随着我长大,一次次的重读,这才发现出来的。电视剧,我也只看过83版的,其它版本没看过。

再者,别人有不同理解,就一定有错,只有你的理解是对的?

你说你是对的,证据苍白无力,一条条被我驳了,最后拿一个寻章摘句来搪塞。

为了证明你的观点,我举完颜洪烈初见包惜弱,你说是六王爷的YY,证明我臆测,拿完颜康的想法,为毛这不是完颜康的YY?

2016-3-2 12:43 大将文钦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6-3-1 20:01 发表
洪七公道:“周伯通不是全真教的道士,是俗家人,他武功是王重阳亲自传授的。嘿,你这楞家伙笨头笨脑,你岳父聪明绝顶,恐怕不见得喜欢你罢?”
----------------------------------------------------------- ... [/quote]

郭靖武功是柯镇恶亲自传授的,难道说柯镇恶有能力教出顶级高手?


[quote]突然观外有人喝道:‘快把《九阴真经》交出来,否则一把火烧了你的全真道观。’我向外张去,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凉气,只见一个人站在树枝上,顺着树枝起伏摇晃,那一身轻功,可当真了不起,当时我就想:‘这门轻功我可不会,他若肯教,我不妨拜他为师。’但转念一想:‘不对,不对,此人要来抢《九阴真经》,不但拜不得师,这一架还非打不可。’明知不敌,也只好和他斗一斗了。我纵身出去,跟他在树顶上拆了三四十招,越打越是胆寒,敌人年纪比我小着好几岁,但出手狠辣之极,我硬接硬架,终于技逊一筹,肩头上被他打了一掌,跌下树来。”郭靖奇道:“你这样高的武功还打他不过,那是谁啊?”周伯通反问:“你猜是谁?”郭靖沉吟良久,答道:“西毒!”[/quote]

王重阳教出的周伯通三四十招就败给了欧阳锋,可见周伯通武功后来变强是自己练的:hz1019:

2016-3-2 12:52 墨叶
回复 #281 大将文钦 的帖子

郭靖又不是只有柯镇恶一个师傅。

2016-3-2 12:55 大将文钦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6-3-2 09:18 发表


是。而且老顽童还教了一个郭靖。
但是----耶律齐自从遇到郭靖黄蓉后,武功始终还是那样,与霍都相当----这说明:
1、郭靖黄蓉没教耶律齐;
2、老顽童教的东西没有发展后劲。 [/quote]

1武氏兄弟武功远不如耶律齐,别说郭靖黄蓉没教过武氏兄弟武功,耶律齐武功没有明显提升只能说明郭靖黄蓉教徒弟的能力差。

2老顽童自己主要用的武功是空明拳、双手互搏、九阴真经,这些武功耶律齐都没有学到,耶律齐学的主要是全真教武功,所以只能说全真教武功没有发展后劲。

2016-3-2 12:57 大将文钦
回复 #282 墨叶 的帖子

也没有证据证明周伯通只和王重阳学过武功啊:hz1016:

2016-3-2 13:05 墨叶
回复 #284 大将文钦 的帖子

一个是有证据证明郭靖有多个师傅而且明确指出马钰对郭靖的作用更别说更高端的洪七公等人的作用。
江南七怪最多算郭靖的启蒙老师。

与周伯通的情况完全不同。

2016-3-2 13:27 大将文钦
回复 #285 墨叶 的帖子

周伯通虽然名义上是王重阳的师弟,实际上是结拜的义弟,也就是说周伯通是成年以后和王重阳学过一些不重要的武功,而不能认为周伯通的武功全是和王重阳学的。

2016-3-2 13:31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大将文钦[/i] 于 2016-3-2 13:27 发表
周伯通虽然名义上是王重阳的师弟,实际上是结拜的义弟,也就是说周伯通是成年以后和王重阳学过一些不重要的武功,而不能认为周伯通的武功全是和王重阳学的。 [/quote]
洪七公道:“周伯通不是全真教的道士,是俗家人,他武功是王重阳亲自传授的。嘿,你这楞家伙笨头笨脑,你岳父聪明绝顶,恐怕不见得喜欢你罢?”

2016-3-2 15:48 大将文钦
回复 #287 杏花疏影 的帖子

谁规定只有当道士才能学全真武功了:hz1016:

2016-3-3 15:47 伪昆仑
回复 #283 大将文钦 的帖子

谁说耶律齐不会空明拳的:hz1016:

2016-3-3 16:20 索虾王
[quote]原帖由 [i]大将文钦[/i] 于 2016-3-2 12:43 发表


郭靖武功是柯镇恶亲自传授的,难道说柯镇恶有能力教出顶级高手?




王重阳教出的周伯通三四十招就败给了欧阳锋,可见周伯通武功后来变强是自己练的:hz1019: [/quote]
周伯通也说过第一次华山论剑的时候王重阳要几天几夜才能把其他人打服,如果王重阳不死,郭靖遇到周伯通的时候王重阳不需要一天就能把他们打服
射雕,神雕书里也多次说全真教的武功是开头进境慢,后来就越来越强的

2016-3-3 16:33 大将文钦
回复 #289 伪昆仑 的帖子

谁说耶律齐差?成昆在倚天屠龙记里是顶级高手,史火龙只学了降龙十八掌中的十二掌就把成昆打得呕血而走,耶律齐学全了十八掌,武功肯定比史火龙强很多,即使不高于成昆也应该和成昆差不多,怎么能说差呢:hz1016:

2016-3-3 16:53 大将文钦
回复 #290 索虾王 的帖子

丘处机他们的武功怎么没见越来越强?按黄蓉的说法就是年纪都活到了狗身上了:hz1026:

2016-3-3 17:10 tiger1970
耶律齐的功夫有个问题。
1、耶律齐是他们这一辈里面少有的牛人,资质上是前几位的,学的是正宗全真武功和空明拳。
2、从书上描写看,耶律齐无论从资质、修养、天赋、用功程度上,都不低于杨过或者略低于杨过,远远高出他人。
3、耶律齐幼年遇到新五绝天下第一周伯通,二十岁左右遇新五绝北侠郭靖,仅次于五绝的黄蓉,按道理说,这也算够奇遇够名师的啦。
4、全真武功的特点是入门一般,越练越强。
按道理来说,16年后神雕结尾的耶律齐应该三十六七岁,郭靖这个岁数已经是五绝的水准,杨过这个岁数也是五绝的水准,但是耶律齐还是那样,还是相当于霍都,似乎还不如打赢霍都的达尔巴。别忘记了,霍都是靠自身努力升到五袋弟子的,而且大家认为他武艺低微。也就是说,霍都有很多丐帮的事情要做,也不能公然练习法王传授的武术----他必须保证自己不被最聪明的黄蓉发现。在这种情况下,霍都居然能打赢耶律齐,这只能说明两点----
第一,全真武功不是越练越强越练进境越快,而是越练越慢。
第二,郭靖和黄蓉没传耶律齐武功----岳父和岳母不传女婿武功,可见这女婿相当不受人待见。而耶律齐本身,大家都知道,是个很完美的男人。这只能说明一点----郭靖黄蓉对耶律齐有戒备心理。是因为郭芙的关系吗?显然不是,因为软猬甲穿在郭芙身上,直到耶律齐上台比武郭芙才偷偷脱下穿在耶律齐身上,而郭襄当时的功夫并不是胜过郭芙很多,可见郭芙郭襄两个人,似乎郭芙更受宠爱。如果不是因为郭芙的话,而耶律齐又是个完美的男人----那只有一个可能----民族!
因为耶律齐的契丹贵族出身,他始终不受郭靖黄蓉信任,只有到最后没法子的时候,才决定把丐帮交给耶律齐----但事实上,大事还不是黄蓉说了算?

所以,耶律齐这个女婿啊,做的也够憋屈的。不过可以反证,郭芙对耶律齐极好,好到耶律齐不忍伤郭芙的心。否则岳父岳母这样对他,他恐怕早就带郭芙走啦。

2016-3-3 17:27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大将文钦[/i] 于 2016-3-3 16:53 发表
丘处机他们的武功怎么没见越来越强?按黄蓉的说法就是年纪都活到了狗身上了:hz1026: [/quote]
丘处机他们的武功当然是越来越强,只不过,他们与五绝的差距太大,即使了强了很多,其中的差距仍不可跨越,而他们与五绝之间基本上是断档,所以就看不出来是不是越练越强。

神雕时,郭靖到全真教时,全真教三代弟子,几乎无一人是他一招之敌,等杨过出江湖了,赵尹可以接金轮法王一二十招。

2016-3-3 17:29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6-3-3 17:10 发表
耶律齐的功夫有个问题。
1、耶律齐是他们这一辈里面少有的牛人,资质上是前几位的,学的是正宗全真武功和空明拳。
2、从书上描写看,耶律齐无论从资质、修养、天赋、用功程度上,都不低于杨过或者略低于杨过,远远高出他人。
3、耶律齐幼年遇到新五绝天下第一周伯通,二十岁左右遇新五绝北侠郭靖,仅次于五绝的黄蓉,按道理说,这也算够奇遇够名师的啦。
4、全真武功的特点是入门一般,越练越强。
按道理来说,16年后神雕结尾的耶律齐应该三十六七岁,郭靖这个岁数已经是五绝的水准,杨过这个岁数也是五绝的水准,但是耶律齐还是那样,还是相当于霍都,似乎还不如打赢霍都的达尔巴。别忘记了,霍都是靠自身努力升到五袋弟子的,而且大家认为他武艺低微。也就是说,霍都有很多丐帮的事情要做,也不能公然练习法王传授的武术----他必须保证自己不被最聪明的黄蓉发现。在这种情况下,霍都居然能打赢耶律齐,这只能说明两点----
第一,全真武功不是越练越强越练进境越快,而是越练越慢。
第二,郭靖和黄蓉没传耶律齐武功----岳父和岳母不传女婿武功,可见这女婿相当不受人待见。而耶律齐本身,大家都知道,是个很完美的男人。这只能说明一点----郭靖黄蓉对耶律齐有戒备心理。是因为郭芙的关系吗?显然不是,因为软猬甲穿在郭芙身上,直到耶律齐上台比武郭芙才偷偷脱下穿在耶律齐身上,而郭襄当时的功夫并不是胜过郭芙很多,可见郭芙郭襄两个人,似乎郭芙更受宠爱。如果不是因为郭芙的话,而耶律齐又是个完美的男人----那只有一个可能----民族!
因为耶律齐的契丹贵族出身,他始终不受郭靖黄蓉信任,只有到最后没法子的时候,才决定把丐帮交给耶律齐----但事实上,大事还不是黄蓉说了算?

所以,耶律齐这个女婿啊,做的也够憋屈的。不过可以反证,郭芙对耶律齐极好,好到耶律齐不忍伤郭芙的心。否则岳父岳母这样对他,他恐怕早就带郭芙走啦。
[/quote]
即便如此,光是老顽童所教的功夫,就算在神雕末期,耶律齐就算比不了五绝,也应该是五绝之下第一人才对。所以我觉得他武功不强,只有一个原因,金庸把他忘了。

2016-3-3 17:45 大将文钦
回复 #293 tiger1970 的帖子

武氏兄弟从小就跟着郭靖黄蓉,结果武功还不如耶律齐,看来他们兄弟不受师父师娘待见,郭芙生下来就跟着郭靖黄蓉,郭芙武功更差,看来郭芙这个女儿是捡来的,不受父母待见,郭襄姐弟二人在跟着父母时武功也不怎么样,看来也是不受父母待见,既然他们不是捡来的,是不是可以推断他们是黄蓉和隔壁老王生的?:hz1007:

2016-3-3 17:47 tiger1970
回复 #295 杏花疏影 的帖子

金庸写第一版时忘记了他,可以理解。
改三联版时,又忘记了他。
改新版时,还忘记他?
这不太可能啊。

2016-3-3 17:48 大将文钦
回复 #295 杏花疏影 的帖子

郭靖的儿子更被忘得一干二净了吧:hz1016:

2016-3-3 17:50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大将文钦[/i] 于 2016-3-3 17:45 发表
武氏兄弟从小就跟着郭靖黄蓉,结果武功还不如耶律齐,看来他们兄弟不受师父师娘待见,郭芙生下来就跟着郭靖黄蓉,郭芙武功更差,看来郭芙这个女儿是捡来的,不受父母待见,郭襄姐弟二人在跟着父母时武功也不怎么 ... [/quote]

你忘记了一个前提,耶律齐的天赋、性格、聪明、用功程度是同辈的杨过之下第一人,甚至有些地方比杨过还好。
武家兄弟明显资质不如耶律齐,郭芙的问题则在性格上,这个书中都说啦。

2016-3-3 17:55 tiger1970
回复 #298 大将文钦 的帖子

郭靖的儿子郭破虏,和他姐姐郭襄同岁,神雕结尾16岁。
他的资质可能低于他二姐,所以功夫未必赶得上郭襄。
但耶律齐不同啊,耶律齐少年时期就是周伯通的徒弟,学的又是越练越厉害的全真功夫,加上周伯通的空明拳,然后跟郭芙结婚16年成为郭靖黄蓉的至亲,这个遭遇并不亚于杨过先得到玉女心经加一部分全真基础功夫和一部分九阴真经的传授,后得到神雕帮助练成独孤剑啊。
耶律齐明显不比杨过笨很多,但性格却比杨过沉稳,讲用功肯定不比杨过差。要是说他在有此奇遇后,还赶不上杨过,我信;说跟连功夫都不敢露的霍都和傻乎乎的达尔巴差不多,我不信----除非是郭靖黄蓉不仅没教他,还让他去做事分他的心,才可能出现这个情况。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6-3-3 17:56 编辑 [/i]][/color]

页: 1 2 3 4 [5] 6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