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水泊轩辕 » 跟老公回婆婆家过年我受折辱


2016-2-17 23:11 李元芳
跟老公回婆婆家过年我受折辱

来源:凤凰时尚 作者:天空永远蔚蓝


导语:过年是最喜庆的时候,也往往是各种家庭矛盾,集中暴发之时。大家平时,各处一方,或能相安无事。但过年聚到一起,各种闲聊,说长道短,就特别容易,新怨旧恨一起涌上来,进面暴发各种带有连锁效应的家庭冲突。下面这个案例,就非常典型。娇生惯养中长大的嫂子,处理婆家各种关系不得力,老公软弱含糊,几个姑子联手欺负嫂子……


[img]http://y3.ifengimg.com/a/2016_08/ed5d1366f837b29.jpg[/img]
跟老公回婆婆家过年我受折辱(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网友来信:

蔚蓝老师,您好!我老公是农村的,家里有四个姐姐,他是家里的独子。而我从小家里娇生惯养,啥事都不懂,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人。然而,我却要被迫参与他家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

想当初我妈妈说,让我嫁给老公这样的男人,我能得到更多人的关爱,毕竟她姐姐多。但现在,我们结婚三年了,我非但没有一点点这样的感觉,反而经常被他四个姐姐联起手来欺负。

蔚蓝老师,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也没什么心眼,所以我根本不是她们的对手。我现在真的是快撑不下去了。过年的时候,他三姐还动手打了我,她说我总是乱用她弟弟的钱,说我没权力去管她弟弟的钱,我说管老公的钱,是为人妻的职责,她管不着。她还说,有人告诉她我弟结婚时,我送了一万元的礼金。但那根本是没影的事,所以我肯定要解释一下的。但就这样,她还没等我把话讲完,就扯着我一把头发……


这件事情发生后,他一家人就像没发生一样,他爸妈也是默认不做声,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主持正义的话。我老公虽然后来也说了他三姐,但谁都能看得出,那也完全是做个形式,做给我看的。最可恨的是,他家里大姐、二姐和小姐姐这些人,竟然在我老公那里,说打的好。蔚蓝老师,我的心都破碎了,嫁给这样一个没用的男人,连自己的老婆都不能保护好,这样的婚姻我还有啥留恋的呢?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她四个姐姐连我回娘家都要大力干涉。背地里骂我妈是“老妖精”,说我回娘家是要去“向老妖精取经,搬救兵”。

自从嫁到这个家里来,我凡事小心谨慎,从来都不敢惹她们,但她们几个人,总是要大事小事针对我!天空永远蔚蓝老师,我现在很无助,请您帮帮我,他家四个姐姐这样欺人太甚,甚至凌辱我,我应该怎么办?

专家回复:

你好!我很能理解你眼下的处境。首先,在这里,我们估且不说你的个体情况。以天空永远蔚蓝的观察,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但凡是家中女姊妹较多的,往往家里的杂事和各种是非就会比较多。其实,这并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恕天空永远蔚蓝直言,这往往是女人的天性。也许你的这几个姑子,最开始“针对”你,并不一定就是有多大的恶意,而可能是,出于她对弟弟的爱和保护欲……但遗憾的是,在你们相处的最初,彼此之间并没有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而这样一种状况,恰恰可以成为家庭关系的分水岭。若处理得好,你就可能会比别人有更多的宠爱,若关系不好,你必定会面临现在这样的四面楚歌。

所以,若是要找其中原因,我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你自己身上。因为,一般情况下姑子若是对嫂子(或弟媳)有不满,多半都存在如下一些原因:其一,感觉嫂子(或弟媳)对公婆不够孝顺;其二,感觉嫂子(或弟媳)对她弟弟(或哥哥)并不好;其三,嫂子(或弟媳)本人性格软弱,抓不住理;其四,感觉嫂子(或弟媳)太顾娘家了;其五,嫂子(或弟媳)在公婆面前不能得宠,并有某些突发事件的引导;其六,弟弟(或哥哥)性格软弱,一来不能保护好妻儿,二来经济条件不够好。

我罗列出的这六点,或许在你身上存在不止一点。所以,要想根本改变现状,你还需要对症下药。

另外,女人与婆婆姑子搞好关系,还是要多少讲究一点策略的。

首先,你得到老公的支持这是根本。虽然,你用不着老公处处保护帮着你,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需要他配合你,去做一些必要的,隐瞒、筛选、传达、调解及实施的工作。

例如:你多送了点礼给娘家,至少他要帮你隐瞒着。他若不说,别人自然就不会知道;对婆家有啥好事,他得愿意把这个好人让你来做。而有坏事时,他要能一个人主动承担下来。

其次,多姐妹家庭的嫂子,从客观上来说,是特别难做的。所以,就一定要有更多的精明,要既能做得了事,又抓得住理。否则,就特别容易被“几个女人一台戏”,给“戏”下去。

再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在处理家庭矛盾时,你老公必须要有担当,不能软弱。就拿你被他三姐打的这件事来说,恕蔚蓝直言,但凡是稍微有点脾血的男人,就绝不可能让它这样风吹过的。我想你老公在事后处理时,选择敷衍,这一定和他平时性格软弱,甚至你们夫妻本身的心性不一,是有很大关系的。

另外,你得得到公婆的支持。试想想,如果你那作为海陆空总司令的公婆,能够喜欢你,支持你,甚至宠着你,我想,他们四姐妹是绝对不可能敢动你一个手指头的。所以,从这一角度,也说明你有必要改善一下与他父母的关系。

最后,对于这四个姑子,我认为,你还是能避就避。如果必须面对的话,建议你不妨采取“分别瓦解,逐个击破”的策略。你可以先试着和某一两位搞好关系,不要让她们四个人形成合力,一致对付你。

2016-2-17 23:12 李元芳
因为彩礼要少了?

2016-2-17 23:18 杏花疏影
狗屁专家,到这份上,只有离婚,没别的路。

2016-2-17 23:25 大将文钦
光哥认为这种事是无法接受的?:hz1026:

2016-2-17 23:30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大将文钦[/i] 于 2016-2-17 23:25 发表
光哥认为这种事是无法接受的?:hz1026: [/quote]
人家兄弟姐妹站在一起,打你,骂你,连你家的经济状况也要干预,还过个屁啊!

让这男的与他四个姐姐过一辈子吧。

这女的他妈也是一个二货,男的姐妹多,是非才多,居然还说什么疼你,脑子穿刺了。

2016-2-17 23:33 大将文钦
回复 #5 杏花疏影 的帖子

也许这是当地的传统观念?:hz1017:

2016-2-17 23:35 杏花疏影
当地要是这个传统,就嫁外地。这传统就是垃极中的战斗机!

2016-2-18 00:16 LXR
光哥(跟水王叫的,不知是否可行)好象忘了一面之辞这个词了。
还有一个说法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虽不知道这个“专家”是何方神圣,但我看TA说的就有这个意思。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LXR 于 2016-2-18 00:31 编辑 [/i]][/color]

2016-2-18 07:25 dimeterio
这事也怨不得专家,专家也只能含糊其辞

主要还是自己,能过过,不能过离

2016-2-18 07:41 天下第一水货
不是专家,而且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我甚至怀疑随便劝人离婚的人的大部分都没有结婚。所以可以瞎说,叫别人离婚。
大家可以去打听下,哪有专家随便劝人离婚的?
为什么有“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说法?大家以为一桩婚姻就像小孩过家家,可以随时合随时散?
大部分人如果去咨询专家,自然是想维持婚姻,才去找专家出主意,如果已经打算离婚了,还找专家做什么?
什么叫专家?什么叫愤青?
可以瞎说话,呈口舌之快,却不需要承担责任的就是愤青,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才是专家。
所以当年李鸿章被骂为卖国贼,义和团最后实际上就是一群暴徒
自古以来,为什么大多数情况下是文人主战,武人主和?因为文人不需要取战斗,自然可以慷慨激昂。反正打赢了是我有先见之明,打输了是武人饭桶,作战不利。
一个人愿意继续维持某段旁观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婚姻,其中自然有非当事人难以理解的愿意。
就像董卓被杀,蔡邕为何大哭?各有各的愿意。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天下第一水货 于 2016-2-18 07:59 编辑 [/i]][/color]

2016-2-18 08:29 KYOKO
最后,对于这四个姑子,我认为,你还是能避就避。如果必须面对的话,建议你不妨采取“分别瓦解,逐个击破”的策略。你可以先试着和某一两位搞好关系,不要让她们四个人形成合力,一致对付你。

=========================
这是后宫政治,男人只有一个女人确实不行啊

2016-2-18 08:49 LXR
回复 #11 KYOKO 的帖子

水王以为该男子娶四个老婆(假设法律允许且该男子有能力做到),就会形成四个老婆联合对付四个姑子联合的4VS4平衡局面吗?

2016-2-18 08:49 杏花疏影
活活,原来专家的标准是只能劝合,不能劝离,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与方法,怪不得这年头专家满嘴跑火车数不胜数。

承担责任?

离婚承担责任,不离婚受家暴呢,就不承担责任,这才是关键吧,拜托一下,能不能分析一下,这个专家是如何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了?否则,就别逞口舌之快,乱说话了,这年头,请君入瓮的事还真不多。

“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那也得看具体情况,总不能一方杀人放火,另一方还要从一而终吧。

至于李鸿章与义和团,更是搞笑,居然能往这方面扯。

就算是这样吧,原来晚清当时只能做李鸿章,或者义和团,不知是哪位专家定的路子?拿出来让俺看看,长长见识。

至于大多数情况下是文人主战,武人主和。拜托,最好有个数据说话,不要拍脑袋,自己认为什么就是什么。

文人与武人是主战多还是主和多,我是不清楚。

文人贪生怕死的更多,主和的一样不少,武人想要战功,一样有想主战的,居然有人能得出这种结论,也算是奇葩了。

董卓被杀,蔡邕大哭的结果是什么?去死吧。

如果觉得这个女人,去死吧,也要维持这桩婚姻,我除了佩服,无话可说。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杏花疏影 于 2016-2-18 09:08 编辑 [/i]][/color]

2016-2-18 08:51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LXR[/i] 于 2016-2-18 00:16 发表
光哥(跟水王叫的,不知是否可行)好象忘了一面之辞这个词了。
还有一个说法叫“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我虽不知道这个“专家”是何方神圣,但我看TA说的就有这个意思。 [/quote]
太客气了。
这女的有问题,是必然的。但到了这份上,已经突破家庭和谐的底线,而这个女人实际上根本无法扭转这种局面,因此这桩婚姻没有存在的价值。

2016-2-18 09:00 天下第一水货
[quote]原帖由 [i]杏花疏影[/i] 于 2016-2-18 08:49 发表
活活,原来专家的标准是只能劝合,不能劝离,而不是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与方法,怪不得这年头专家满嘴跑火车数不胜数。

承担责任?

离婚承担责任,不离婚受家暴呢,就不承担责任,这才是关键吧 ... [/quote]
行行,你牛逼,你啥都对。我错了,我是垃圾。

2016-2-18 09:01 小贩
三条腿的蛤蟆难找,两条腿的男人满地跑。。。。。

男人不能保护你,支持你,提供幸福、祥和的生活环境,得先教育他。

2016-2-18 09:05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天下第一水货[/i] 于 2016-2-18 09:00 发表

行行,你牛逼,你啥都对。我错了,我是垃圾。 [/quote]
先向别人放一把冷枪,然后再摆出一副高冷作派。这也大概算中国式专家作派吧。

2016-2-18 09:50 tiger1970
我支持这个女子离婚。

按照传统规矩:
第一,儿媳妇为全家传宗接代,是有功之人(即使不能生育,那也是40岁之后的事情啦,此时也伺候全家半辈子,即使无功劳也有苦劳,同样受尊敬),虽然是伺候全家的角色,但地位并不低,特别是独子的媳妇儿,那是冢妇,地位极高,连言语上受辱都不可以,怎么能打?公然殴打冢妇,这一家连祖宗都不要了吗?
第二,独子的儿媳妇是冢妇,既然是冢妇,不仅自己家里的事情说了算,就连公婆家里的事情,都基本说了算,只有婆婆可以说她某件事做的不对,别人凭什么插嘴?凭什么指责?何况嫁出去的闺女是别人家的主妇,凭什么敢打这一家的冢妇?这对得起祖宗吗?把祖宗放在何处?这岂不是严重的不孝?不仅是大姑子的不孝,而是公婆和丈夫对祖宗的不孝。
第三,按照老规矩,儿媳妇要回娘家,只要禀告公婆,公婆同意就可以,大姑子凭什么管?难道礼法都不讲了吗?大姑子公然辱骂弟媳的父母,这是什么规矩?此家的公婆竟然不予干涉,这就是哪家的家法?

所以,不用说现代道德和法律,即使是按照任何一个朝代的旧规矩和法律,这一家媳妇绝对占理,无论向族长控诉,还是向官府控诉,都绝对能赢。而且处置起来,绝不会是单单离婚那样简单,而是要让男方家庭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因为男方家庭全体“不孝”----虐待冢妇,侵夺冢妇权利,不孝于祖宗。

2016-2-18 09:54 tiger1970
所以说啊,别赖传统----按照传统,无论儿媳还是儿媳的娘家告到官府,这一家估计公婆丈夫都要挨板子,还要给亲家赔钱赔礼,给儿媳妇当场下保证,写下字据,以后再犯,从重处罚。
要是搞到族长那儿去,估计这家公婆要出点血----掏钱给亲家赔礼,挂红绸子去晦气,当众做忏悔,写下保证书不虐待儿媳,否则就如何如何......
这才是传统。

2016-2-18 10:01 tiger1970
按照现代规矩,处理的反倒会轻一些:
1、一家有一家的过法,你大姑子凭什么干涉弟媳的经济支出?这个当然是大姑子不对,但是现在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所以也只能说这大姑子不懂事,连谴责都谈不上。
2、大姑子主动打人,只要没有受伤,估计连故意伤害都算不上,连最轻的行政处罚都不够格。而从道德上,也就能谴责一下,没别的约束力。
3、至于丈夫和公婆的不闻不问,那丈夫纯属家庭问题,最多鄙视一下;那公婆最多说他们不主持正义,鄙视一下----因为现代观点公婆是另外一家嘛,本来也不好过度干涉儿子一家和女儿一家的事情。

所以,这女子也只能离婚啦,最后财产还会平均分割----丈夫从法的观点看没过错啊。

2016-2-18 10:05 tiger1970
所以说,如果这个女子没撒谎或者隐瞒事实的话,我不认同这个专家的观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家庭,何谈社会?

无论从古从今从传统从现代,这个女子都应该受到保护,你身为专家,居然劝女子忍耐、屈从甚至用心计“宫斗”?简直岂有此理!
-----------------
从现在的观点看,我绝对支持这女人离婚----这日子过下去也是忍气吞声,过什么过啊。
要是放到古代,我绝对不支持这女人离婚----你倒是一离婚走啦,置礼法于何地?置风俗人心于何地?你身为冢妇,这样不负责任的一走了之,你倒是眼不见心不烦啦,但置这家的祖宗于何地?无论官府,还是宗族,都全力支持你拨乱反正,在这一家恢复你的尊严和权利。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是宗族的事情,是社会的事情,是天下的事情。你必须拨乱反正,也只能拨乱反正。
当然,前提是事情清楚,这女子说的都是真实的事情,并无其他隐瞒。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6-2-18 10:16 编辑 [/i]][/color]

2016-2-18 10:07 szwd1997
回复 #21 tiger1970 的帖子

又见狄仁杰。

2016-2-18 10:21 tiger1970
回复 #22 szwd1997 的帖子

我说的不对吗?

你是湖北人,可能不太明白山东的规矩。
山东有个规矩就是儿媳妇在公婆面前面子最大,原因基本是我上面那个理由----儿媳妇是传宗接代和伺候全家有功有劳之人,儿媳妇别看是个干活的命,但是只要提出要求,甚至儿媳妇娘家提出要求,公婆一定要全力以赴去办。特别是公公对儿媳如同客人,不仅不能当面指责儿媳(有问题可以告诉儿子),衣冠不整都不能见儿媳,这是尊重儿媳的功和劳。
为什么山东女子有贤惠之名?就是因为出嫁过去地位较高,因此对这个家庭融入的就快。公婆容让,媳妇自然投桃报李,自然就出贤德的媳妇。

如果这家儿媳说的是事实并无隐瞒的话,这一家,完全坏了规矩。
---------------
我是胶东人,本来以为只有胶东才有这个规矩,结果看徐皓峰(就是那个最近很红的武打片导演)写的《武人琴音》一书,发现济南那边也是这个规矩。山东的半岛地区是这个规矩,山东的陆地部分也是这个规矩......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6-2-18 10:24 编辑 [/i]][/color]

2016-2-18 10:23 风精之羽
感觉一个巴掌拍不响,所有事情都是以女方视角来评述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女方平时在家里到底什么表现,主贴根本没有描述

当然以女方自己的观点,肯定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确的,连矛盾因何而起都不知道或者故意隐瞒,实际上也就没那么无辜了。

2016-2-18 10:30 tiger1970
回复 #24 风精之羽 的帖子

所以说,现在只能假设女方说的全是事实并无隐瞒来看。

但是,如果是从传统观点看,即使女方说的有隐瞒,只要女方不犯“七出”,这事实就根本不必调查,男方公婆和丈夫绝对要挨板子。
因为冢妇权利不可侵犯----这不是仅仅针对一个女人,而是针对祖宗,针对整个社会,针对天下。
只要女方不犯“七出”,作为冢妇,天下只有一个人可以因为她办事不好而责备她----就是她的婆婆(因为她的权力来自于她婆婆权力的转让),别人连责备她都不可以,都是越权。即使连丈夫也不能责备她,而只能提出意见,帮她分析,建议她重新决定----因为男主外女主内,家事本就不是男子有权干涉的。

2016-2-18 10:32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6-2-18 10:21 发表
我说的不对吗?

你是湖北人,可能不太明白山东的规矩。
山东有个规矩就是儿媳妇在公婆面前面子最大,原因基本是我上面那个理由----儿媳妇是传宗接代和伺候全家有功有劳之人,儿媳妇别看是个干活的命,但是只 ... [/quote]

老虎兄,我个人觉得,主贴所说都是一面之词,以此来判定女方无过真不合适

主贴里有这么两句:

[quote]而我从小家里娇生惯养,啥事都不懂,还是一个涉世未深的人。[/quote]

这其实就基本说明,女方很可能有很多不符合儿媳身份的表现,毕竟结婚三年才爆发到这种程度,矛盾都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quote]蔚蓝老师,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人,也没什么心眼[/quote]

这句话,换个角度理解,就是女方很2,干啥也不考虑后果,得罪了别人自己根本没意识,跟你说的贤惠媳妇根本不是一种人

2016-2-18 10:35 szwd1997
风精兄说得不错,听话要听两面,你让婆家人来说,又是一个故事。

不过客观上,打人是不对的,过问弟弟家的财务是不对的。

我个人认为在夫妻有稳定感情基础的情况下,夫妻的关系要大于兄弟姐妹,准备离婚当然是兄弟姐妹大于夫妻。

所以如果男方爱女方就应该尽力保护,无视姐妹的要求,甚至要无视亲妈的要求。

女方出现这种情况也同理,不然你和自家人过好了。

2016-2-18 10:37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6-2-18 10:30 发表
所以说,现在只能假设女方说的全是事实并无隐瞒来看。

但是,如果是从传统观点看,即使女方说的有隐瞒,只要女方不犯“七出”,这事实就根本不必调查,男方公婆和丈夫绝对要挨板子。
因为冢妇权利不可侵犯- ... [/quote]

我相当怀疑,女方在婆家是不太尊重长辈的,从主贴的口气里,感觉女方很自我为中心,这种人对跟自己无血缘关系的长辈很难有应有的礼貌

男方的姐姐们也不是省油的灯,所以最后自然就到了这个地步

2016-2-18 10:38 LXR
请教下老虎伯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中的“熬”了作何解释?

2016-2-18 10:39 tiger1970
现在是这样----
大家怀疑这女孩子说的话。
可是一切判断,大家还都从这女孩子说的话中判断。
这就奇怪啦,你既然怀疑,干嘛还以这话为根据判断对错?
现在只能假设这女孩子如果说的都是对的,并无隐瞒,那怎么办。

反正,按照传统,十分简单----只需要知道该女子是不是犯“七出”。犯了,可以休妻,但是不能在休妻之前侮辱之。没犯,更不能侮辱。
为啥?冢妇的身份摆在那里,侵犯冢妇的权利,就是无视祖宗,就是不孝。

2016-2-18 10:40 杏花疏影
现在不是说这个媳妇无辜不无辜,而是出现了这种情况,这婚姻已经是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在过年的时候打人,再加上大姑子乱管那女的家里事,已经是一个家庭保持和谐的底线打破了,所以一定得离。

除非是这女的完全扯谎,过年时,大姑姐也没打他,也没干涉她家的事,但她求助于人,又不上上法院,争权益,不应该会扯这种谎话。

2016-2-18 10:41 szwd1997
有的爱就是要划分的,特别是对于必须选择的事情。

我爱妈妈也爱爸爸,那是小孩。不争宠的婆媳关系,自然是和谐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对于争宠的就应该泾渭分明,如果妈妈(本家)错就应该多支持媳妇。如果媳妇错,就应该讲道理让她融入。

刘表不动手,曹操就不打过来了?在不好的氛围中一定要站队,一定要施力。在美好的氛围中,一定要单纯,一定不要破坏和谐的气场。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szwd1997 于 2016-2-18 10:43 编辑 [/i]][/color]

2016-2-18 10:44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6-2-18 10:41 发表
有的爱就是要划分的,特别是对于必须选择的事情。

我爱妈妈也爱爸爸,那是小孩。不争宠的婆媳关系,自然是和谐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对于争宠的就应该泾渭分明,如果妈妈(本家)错就应该多支持媳妇。如果 ... [/quote]
家里是无法做到泾渭分明,或者说是很难,但必须保证底线不破。

2016-2-18 10:46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LXR[/i] 于 2016-2-18 10:38 发表
请教下老虎伯伯“多年的媳妇熬成婆”中的“熬”了作何解释? [/quote]

第一个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儿媳妇是个干活的命”;第二个就是我前面说的“婆婆权力转移”。
第一个,地位和义务是相符的。作为冢妇,地位极高,但是要管家啊。内事全是冢妇的,如果家里比较穷,所有事情都要自己动手,因为没有仆人嘛,这必然造成伺候全家的事情发生。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即使有钱能有仆人,自己也要经营家庭,不能坐下来享受。只有等到自己的儿媳进门,才可以转让权利,让儿媳去操劳,自己退居二线,多少享受一下。
第二个,是一家做内事的真正主人,是这一家的最大的主妇,也就是婆婆或者太婆婆(或者太太婆婆)。只要上面有婆婆,作为儿媳,权利就是婆婆转让的,是因为婆婆年龄变大,精神体力不济,才让儿媳提前接班的,虽然是儿媳办事,但责任还是婆婆承担。所以儿媳要禀婆婆之意来行使权利,婆婆一天不死,儿媳就不能自己说了算。

这,就要“熬”,这就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

2016-2-18 10:55 tiger1970
比如《红楼梦》上就是这样----
贾母是太婆婆,邢夫人是贾母长子的媳妇,邢夫人的独子是贾琏(虽然可能不是她生的,但那是唯一的儿子),贾琏的妻子是王熙凤。

所以,贾府的“内事”,贾母做主,但是贾母年纪大,就是邢夫人做主;邢夫人才能较差(贾府的事儿多嘛),在王熙凤没娶进来之前,就要二儿子贾政的媳妇王夫人帮助邢夫人,但邢夫人的冢妇地位不容侵占,王夫人只是帮助;王熙凤进门之后,王熙凤才具很好,所以就成了王熙凤当家----凤姐儿的当家地位不是来自王夫人而是来自邢夫人,所以邢夫人才敢给王熙凤脸子看,换一句话说,你凤姐儿家里管的不好,邢夫人就可以问责;而邢夫人管的不好,贾母就可以主要向邢夫人问责(虽然家事一直是王夫人主要做主)。
而王熙凤一旦生病,那也不是让王夫人接着管家,而是只能让王熙凤的唯一妯娌李纨管家。李纨的才具不行,才添了小姑子探春,又求了常住贾府的亲戚薛宝钗共同管理。
在家庭地位上,凤姐儿的地位比李纨要高的多。为什么?她是荣国府老大的独子的媳妇儿,是“冢妇”的地位,李纨和薛宝钗(嫁给宝玉后)是荣国府老二的儿子的媳妇儿,跟她差着行事呢。

从这个就可以看出啦,如果凤姐儿不犯七出,贾府是不可能休弃她的,因为这个地位是不容无故侵犯的。
而贾府同辈份的任何女人,也不可能对凤姐的权益进行侵夺----因为差的太远,一个是贾赦的儿媳,另两个是贾政的儿媳,那差大了啊。
除非......贾琏也出事,荣国府的世爵让贾政或者贾兰承袭,那就不同啦----虽然贾赦一支是长房,但荣国公的世爵可是贾政一支。从宗法上,贾赦一支优先,从爵位上,贾政一支优先。所以要是像高鹗写的那样,贾政在贾府败落之后承袭了荣国公世爵,那当荣国公世爵的这个家的就只能是王夫人----李纨这个分支(事实上贾政说过贾赦和贾政两家并未分家,那就只能李纨当了整个荣国府贾家的家啦)。李纨才具有限才轮得到宝玉妻子薛宝钗,但薛宝钗也只能与以前的王夫人地位相同,是个“帮忙”的,而不是“正宗”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6-2-18 11:04 编辑 [/i]][/color]

2016-2-18 11:02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6-2-18 10:39 发表
现在是这样----
大家怀疑这女孩子说的话。
可是一切判断,大家还都从这女孩子说的话中判断。
这就奇怪啦,你既然怀疑,干嘛还以这话为根据判断对错?
现在只能假设这女孩子如果说的都是对的,并无隐瞒,那怎 ... [/quote]

老虎兄对现在人的要求太高了

这么严格的家族规矩,小门小户哪里有那么多讲究呢

我对女方表示怀疑还有一个原因:主贴通篇未提过公婆,这其实挺不合理

我猜测,女方多半对公婆不是很尊敬,但公婆忍让了,而男方的姐姐们忍无可忍

可以参考一下很多故事和传说里的刁蛮媳妇情节,从另一个角度看基本就这样了

2016-2-18 11:06 tiger1970
回复 #36 风精之羽 的帖子

这不是家族规矩,而是传统规矩,是最基本的要求。
放在小门小户上,就一句话----儿媳妇别看是个干活的命儿,可是却是全家面子最大的人,除婆婆之外,谁也无权说她,婆婆对付她,是没办法的事情;别人对付她,就是别人不孝顺自家祖宗。

所以才有“刁蛮媳妇欺负婆婆”或者“恶婆婆欺负媳妇”这两种话----按照道理来说,别人没资格与媳妇发生冲突,连资格都没有。
一家之中重视大姑子小姑子的规矩,是满族的规矩,不是汉人的传统规矩,这个民俗学家多次说,就是作为普及知识,大家都知道的老舍说的都很清楚啦。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6-2-18 11:11 编辑 [/i]][/color]

2016-2-18 11:18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6-2-18 11:06 发表
这不是家族规矩,而是传统规矩,是最基本的要求。
放在小门小户上,就一句话----儿媳妇别看是个干活的命儿,可是却是全家面子最大的人,除婆婆之外,谁也无权说她,婆婆对付她,是没办法的事情;别人对付她,就 ... [/quote]


这也许是规矩,但没道理

为人子女,有人欺负自己父母,只能忍气吞声显然不合理

2016-2-18 11:24 tiger1970
回复 #38 风精之羽 的帖子

咱们还是说传统观点。

谁欺负自己父母?
要是是这一家的儿媳妇,按照传统规矩,她不是别人家的人,而正是自己家的人!
儿媳妇,才是这一家的正经成员!

换一句话说----你媳妇儿跟你娘的关系,要近于你出嫁的姐妹,而等于你未出嫁的姐妹(但她的权利和义务,要高于你未出嫁的姐妹)。

从道理上也能讲通----古代儿子跟父母不分家,只有父母去世后几个儿子才分家。在这种情况下,当然是生活在一个家庭中的为一家。只有这样,才能维持家庭的稳定,进而维持社会的稳定。

这个跟血缘无关。所以说,中国古代才叫宗法社会而不是血缘社会----宗法占绝对位置,血缘关系倒是次要的,因此过继的儿子即使没啥血缘关系也比亲生女儿或者亲侄儿权利(和义务)要大,亲侄儿则比出嫁的亲生女儿权利(和义务)要大。

何况,从这个案例上(如果该女子自述真实无隐瞒的话),是出嫁的大姑子欺负这一家唯一的媳妇,是别人家的人欺负这一家的冢妇。而不是媳妇欺负婆婆。

只有现代,才用血缘关系来分析,说出嫁的大姑子小姑子与父母的关系要近于儿媳妇。这个其实是从男女平等继承父母遗产这个法律规定推出来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6-2-18 11:41 编辑 [/i]][/color]

2016-2-18 11:41 szwd1997
回复 #39 tiger1970 的帖子

我一直都认为婚姻大于原始亲情,婚姻本身就是新的亲情,恋爱不算啊。

这个问题不一定是法律,我们仔细想想就明白,有哪个子女认为母亲是外人的?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女性逐渐独立了,自己也能赚钱,不纯靠男人养。

妈妈看媳妇的眼光当然就成外人了,法律又建立了,万一离婚了我儿子的一半给那个丫头片子了。

社会发展起来了,金钱的频繁流通,物质的丰盈客观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从而让婚姻本身一体的关系搞成了外人。

2016-2-18 11:42 若云邪尊
这男人屁用没有。趁早离了吧

2016-2-18 11:49 tiger1970
对啦,想起个事情来----传说中,同治皇帝死掉啦,同治皇后跟慈禧太后发生了口角,慈禧要打她,同治皇后急了,来了一句“我是从大清门进来的,你不能打我”,结果把慈禧差点气死。这其实就反映了这个地位。

同治皇后再是小辈,她是同治的正妻,是正经的冢妇身份。
她的正经婆婆,是同治他爹咸丰的正妻,换一句话是慈安太后(当然慈安不是第一位正妻,但毕竟是正妻)。
慈禧太后是“母以子贵”,在咸丰面前她永远不是正妻。
换一句话说,同治皇后那句话表达的是这个意思----按照宗法制度,你敢打我,那就是不守规矩,就是你不孝祖宗(我的地位比你高)!
这当然会把慈禧差点儿气死,所以才有传说中逼杀同治皇后的说法。

当然这是个野史,据现代清史专家推测和考证好像真实的历史没这回事儿。

2016-2-18 11:53 tiger1970
回复 #40 szwd1997 的帖子

你说的是现代,我说的是传统。
所以我每个相关帖子都声明从传统上来说。
从传统上来说,出嫁的女孩子,从丈夫姓氏,住在丈夫家,进丈夫家谱,当丈夫的家,服侍丈夫家的人,这是因为宗法上确定了她是丈夫家的人而不是亲生父母家的人。
这,就是中国宗法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

现在不是宗法社会,还用说什么啊。

2016-2-18 11:58 szwd1997
回复 #43 tiger1970 的帖子

谁说不是的。

有家谱的地方女方都会列进去。农村的离婚率比城市低得多。

不过等若干年农村都消失后,离婚也和玩一样的时候,真不知道写哪个女的名字。因为永远不知道谁是最后一任。

2016-2-18 12:07 tiger1970
回复 #44 szwd1997 的帖子

要是宗法社会的话,写哪个女性的名字是知道的。
因为这个与性关系无关,只与身份有关。
换一句话说:只要你按传统举行了婚礼并得到法律承认,那即使你一辈子不跟她睡觉,她也是你家正宗媳妇;要是你没有这一套即使你们天天在一起睡觉,在人前人后也夫妻称呼,她也连小三小四小五都不如,而跟妓女的地位是一样的----性伙伴而已。
你要是觉得写哪个女性的名字不知道,那就说明这里的宗法制度连痕迹都荡然无存啦。

2016-2-18 12:08 LXR
回复 #44 szwd1997 的帖子

死后再写呀。
不过还有写的必要吗?

2016-2-18 12:20 LXR
回复 #45 tiger1970 的帖子

他的意思应是:今天某甲的老婆是某A(完全合法的,有红本本为证,还正式拜过堂),但明天可能就离婚了(离婚也和玩一样的时候),后天又和某B结婚,大后天又和某C结婚,所以家谱上某甲的老婆该写ABCD……中谁的名字好呢?(同样地A也可能和某乙丙丁……结过婚)

2016-2-18 12:20 tiger1970
回复 #46 LXR 的帖子

没错,现在家谱这个东西能传下去的很少啦。
我家祖辈就有家谱,不过到我这一辈,就不上家谱,也没人去管这个家谱啦。先父说的很清楚:咱家老家在何县何镇何村,家谱在谁家,咱家家谱上到谁谁,其余的都没回去报告上家谱,也没必要回去报告上家谱啦。咱家有辈分字,不过从你这一辈就不遵守,你的辈份字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咱家的祖坟现在就在当地,再老的祖宗的祖坟在老家,咱们也没必要回去上啦,即使回去老家的人也不认得咱家这些人。

2016-2-18 12:24 大将文钦
回复 #20 tiger1970 的帖子

主动打人算寻衅滋事罪吧:hz1016:

2016-2-18 12:27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LXR[/i] 于 2016-2-18 12:20 发表
他的意思应是:今天某甲的老婆是某A(完全合法的,有红本本为证,还正式拜过堂),但明天可能就离婚了(离婚也和玩一样的时候),后天又和某B结婚,大后天又和某C结婚,所以家谱上某甲的老婆该写ABCD……中谁的 ... [/quote]

写现有的。
如果是到死后上家谱,写最后一个(但是你必须“出”,就是离婚,要是不“出”,女性在这个位置上死亡,到死都是妻子身份的话,那正妻的位置是她,第二个正妻的位置是继妻,也属于正妻,通俗叫续弦,但位置在第一个正妻之后----这也是古代大户人家小姐不愿意给人当续弦的原因)。
其余的可以作为注明。比如:

赵某某,妻吴氏,某年来归(来归就是女子结婚的意思),某年故,生子某丁、某戊,继妻郑氏,某年来归,生子某己。(这是正文)
出妻钱氏,某年归某年出,生子某甲;出妻孙氏,某年归某年出,生子某乙;出妻李氏,某年归某年出,生女某丙;出妻周氏,某年归某年出,无子。(这是注文,其用途主要是表明赵某某儿子的情况,而主要用意不是表明其前妻的情况,当然这里面我们没涉及妾侍的问题)
(上述姓氏用百家姓顺序,是为讲述方便,不是特指或者有意为之)
至于嫡子,有个规矩在春秋上说的很清楚,叫子以母贵,就是不管这孩子排行老几,只要他母亲是正妻,他就是嫡子。
也就是说,别看某丁他是他爹第五次结婚的第一个儿子,子女总排名年龄老四,但是因为他爹前面的四个老婆都被“出”,所以只有他妈妈才是正妻,他是嫡长子,排名第一。他的媳妇儿才算冢妇----要是没有钱家娘子这个人这回事儿(当然也就没有丁戊两子啦),那就是郑家娘子是正妻,某己是嫡长子。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6-2-18 12:38 编辑 [/i]][/color]

2016-2-18 12:28 tiger1970
回复 #49 大将文钦 的帖子

不知道抓头发算什么罪,这个要问现代法律研究者。

2016-2-18 12:36 LXR
回复 #50 tiger1970 的帖子

问题是写家谱时的正妻会不会在以后被出,所以我说要等死后再写。

2016-2-18 12:39 大将文钦
回复 #36 风精之羽 的帖子

这话可以反过来说:公婆也不是什么善类,女方不提公婆就为了隐瞒公婆的错误,所以女方不提公婆实际上是因为对公婆太过尊敬。:hz1016:

2016-2-18 12:43 tiger1970
回复 #52 LXR 的帖子

家谱是可以改动的啊。

家谱有两种,一种是本子,这个记录到活着的人,是按时改动变更情况的(一般是十年或者二十年一次重修)。这个每家都一本。重要的人物,上面还有一些简略的事迹。这个家谱是记载女儿的,但通常只有一句话:女某某,某年月日生,某年月日适某县某村某氏(连啥时候死都不纪录,悲催啊----只记录到出嫁为止。为啥?出嫁之后就不是这家的人啦,其情况自然有婆家的家谱记录)。这个东西是分支各家的凭证,有了这个东西,哪个分支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也能找到自己的老家。

另一种是图,有的上面有祖宗画像,有的只有始祖有,有的全是文字和线条。这个每个宗族只有一张,一般在族长或者长房那儿,是祭祀时候挂起来的,这个可想而知只有去世的人,活人是没有的,就是一个个名字,下面划线来说明父子关系----亲父子是黑线。过继父子是红线,女儿是不记载的(这就是女孩子不上家谱的说法来源,除非女子在宗法上是男子身份,比如说终身不嫁,这个就是男子身份----这个身份家族要给她安排过继儿子的,活着时候赡养,死后继承----或者招赘上门女婿,这个情况下女孩子也是男子身份)。
过年拜的家谱就是这东西。红楼梦上所谓“拜了影回来”,这个“影”就是这东西。

所以质疑怎么进家谱的,应该是从未见过家谱,也没听说过家谱是什么样子的人。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6-2-18 12:51 编辑 [/i]][/color]

2016-2-18 12:53 李元芳
[quote]原帖由 [i]风精之羽[/i] 于 2016-2-18 10:23 发表
感觉一个巴掌拍不响,所有事情都是以女方视角来评述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女方平时在家里到底什么表现,主贴根本没有描述

当然以女方自己的观点,肯定自己做的所有事情都是正确的,连矛盾因何而起都不知道 ... [/quote]

一个巴掌未必拍不响,比如对方给了你一记响亮的耳光就是用一个巴掌,你能说不响吗?

2016-2-18 12:58 杏花疏影
有的人,天生就窝囊,到哪都被人欺负。不排除主贴的女人就是这种人。

2016-2-18 13:01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大将文钦[/i] 于 2016-2-18 12:39 发表
这话可以反过来说:公婆也不是什么善类,女方不提公婆就为了隐瞒公婆的错误,所以女方不提公婆实际上是因为对公婆太过尊敬。:hz1016: [/quote]

这女方可没那么厚道,文中特意提到自己娇生惯养,心思简单,一般这么说的人,潜在意思就是:我可能做事不当,但不是成心的,你们担待着吧

其实我是挺讨厌女方管男方钱的行为的,娇生惯养,心思简单为啥会想到管钱?

2016-2-18 13:03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李元芳[/i] 于 2016-2-18 12:53 发表


一个巴掌未必拍不响,比如对方给了你一记响亮的耳光就是用一个巴掌,你能说不响吗? [/quote]

网上这种帖子比比皆是,一般都是一个女的自述,从来都是别人错,自己没问题,无论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2016-2-18 13:25 粉炎陽
[quote]原帖由 [i]风精之羽[/i] 于 2016-2-18 13:03 发表


网上这种帖子比比皆是,一般都是一个女的自述,从来都是别人错,自己没问题,无论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quote]
風精兄,我還是站光哥一隊,
可能都有錯,但女方未必有突破底線
婆家肯定突破底線了,都打人了

你去商店,店員罵了句草泥馬,然後你去把店員砍了,那肯定是你不對啊,這沒甚麼好開脫的

2016-2-18 13:32 李元芳
回复 #58 风精之羽 的帖子

信不信是你主观想法,你要是认为事实和她说的相反就得拿出证据来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